看《温暖的味道》首先是冲着靳东去看的,第一集看下来我被毛晓慧饰演的徐唯一这个角色吸引住了,虽然徐唯一是个刁蛮任性,做事莽撞的一个人。
但她也是个古灵精怪、直来直去、调皮可爱的小姑娘。
以前的徐唯一总是帮倒忙,该直播的没有直播,比如村里的寡妇桂花房子失火人也被困在大火中,而孙光明二话不说披着个湿被子就冲进去救人了,在冲进去救人以及救上人冲出来徐唯一愣是没拍一个镜头。
不该直播的她是都直播了,一开始农药蔬菜事件,本来作为受害方的张子灏的情绪够难平复的了,可徐唯一还偏偏把村民对张子灏的谩骂给直播出去,更是让张子灏作出起诉后石沟村的决定,好在孙光明痛定思痛销毁所有蔬菜才压下了这件事。
第二次李建安广播上向村民道歉,同事也说了一些对张子灏不满的话,她又给直播出去了,镜头还就对着大喇叭。
但是在最新的剧情中也看到了,徐唯一慢慢成长了。
之前她是村里的形象代言人,孙光明对她包容,而这次被聘请回来当谷仓民宿助理,可以说是孙光明同时也在帮她成长。
经历了不正规民间借贷的困难,以及因还车贷付不起房租住车里的事情,徐唯一也算是被孙光明拯救的安分些了。
孙光明本来为他的谷仓民宿开业仪式邀请到了一家有头脸的公司的签约仪式莅临民宿举办,但到了那一天这家公司爽约了,孙光明临时找岳岚发动一下她的人脉找些人去应一下急。
这话被徐唯一听到了,气他一有困难就找前女友,觉得他丢脸。
另外,她可能也有点小吃醋,觉得自己也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
扭头开车跑出村外去找撑场面的人,还正是让她赶巧了遇上一支迷路的旅游团,她就顺势带回到谷仓民宿。
在这两拨人开始用餐时,老祖奶亲自做了蔬菜煎饼。
因为张子灏尝过村里的卷饼一直不敢动筷尝一尝,可岳岚吃了觉得很好吃就劝张子灏尝尝真的很好吃,张子灏这才吃了起来而且也说很好吃。
就在这一刻徐唯一悄摸拿出手机把张子灏吃煎饼以及说好吃的这一幕直播出去,这一举动正好又为后石沟村的煎饼沉冤了一次雪。
之前正是因为张子灏买了三卡车煎饼喂猪,导致煎饼事业一撅不振。
这次张子灏主动说好吃也正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孙书记上任,问题一个接一个。
书记不急不忙,原来他是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看见书记焦头烂额、孤家寡人,妇女主任说,等你把办法想出来了,我们都要饿死了。
村主任开始跳出来煽风点火,还逼着大伙儿表态,意图罢免书记。
没想到,在罢免书记问题上,蔬菜合作社和煎饼合作社的人还难得地意见统一。
咱耐着性子看凤凰涅槃后,书记如何一一解决?
晚上下班回家,看到还没睡的我妈,一个人抱着遥控,美滋滋地在刷着什么剧。
定睛一看,好家伙,原来是靳!
东!
难怪平时早早就睡觉的人,今天居然微信跟我说,等我回来再睡!
果然,老妈的嘴,骗人的鬼??
不过,当我再定睛一看,《温暖的味道》。
我沉默了,这不是一个扶贫剧吗?
当初我追《山海情》的时候,她可是非常嫌弃的……果然,老妈的嘴,诶诶……(还没吐槽完,就被拉着一起看剧了:)那话不多说,这部剧到底怎么样?
看完第六集之后,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适合下班后和老妈一起看的剧(偶尔也得适当增进下亲子关系的)。
因为这剧,还怪好玩的那这部剧的看点在哪?
三个关键词:喜剧、悬疑、美食番。
剧一开始,就明明白白交代了孙光明(靳东饰演)的情况:1. 知名美食博主。
2. 西海商报副主编。
3. 工作狂。
结果你猜怎么着?
因为过于热爱工作,在城市生活优渥、小有名气的孙光明,被同事们“票选”成了下乡干部。
于是,他便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后石沟村第一书记。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去后石沟村路上的孙光明,心里也升起了一团火,却是怒火:车子被别,只得半路搭车。
不承想,最后唯一愿意载他的,正是别他车的小网红徐唯一。
不过,话说回来,孙光明性格都还挺好的。
车都被别得翻起了头盖骨,说话照样温温和和,面对肇事者,一副傲娇的态度。
你看看这人,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甚至还开起了条件。
到了后石沟村,村民列队欢迎,锣鼓声响,扇子舞起阵仗着实很大。
孙光明终于有了点做书记的真实感了!
脊梁骨也不禁直了直。
不过,真香不会迟到,孙书记也帅不过三秒。
发言刚结束,村中两股势力就开始掐了起来,赵姓家族人多势众,非要罢免李姓主任。
声势浩荡,搞得李姓主任灰头土脸,也搞得孙光明八脸懵逼!
小网红都觉得不可思议:咱不会是到了一个假后石沟村吧?
可身后的欢迎横幅却格外眼红:小伙子,没想到吧,我竟然是这样的后石沟村。
还没开始,就被村民们来了个下马威?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镜头一转,西海市首富家的宝贝儿子张子灏,开了家酒店,君子岚。
甭提多气派!
装修豪华,到场嘉宾媒体众多,规格有。
美女如云,张子灏左右逢源,尤其爱说些假大空的漂亮话,霸总感有。
如此铺垫一番之后,重头戏来了。
正当张子灏与当中呛他的记者岳岚“欢快”交流时,忽听在场嘉宾纷纷捂着肚子喊疼。
肚子疼?
我这远超国家标准线的高规格食材,怎么可能有问题?
对着采访镜头,小嘴一顿叭叭,张子灏义正言辞指出,这问题就出在沙拉上,那些所谓绿色无污染有机蔬菜,都是有毒蔬菜。
而这些蔬菜,正是出自以出产有机菜闻名的后石沟村……当村民遇上富二代,这可怎么办呢?
这才上任第一天,就遇到两件头疼的大事,一个是根深蒂固的老问题,一个是危及性命及声誉的紧急事件。
这放在一般领导身上,早急得满头大汗了吧。
但孙光明就不会。
先是很淡定地去医院核实情况,答记者问,可说是头脑清醒、思路明了。
但,头脑清醒、思路明了这个时候好像完全没有用?
更无情的是,就在这个当口,孙光明却接到了上级要调回他的指令,原因显然简单且残酷:能力不足。
没想到前脚刚跟领导递了军令状,后脚回到村里就有村民家里糟了火灾,孙光明一个箭步,直冲火海救人。
村官为民,村民为他的英勇鼓掌叫好,孙书记弯腰九十度谦虚摆手。
想想看这个画面是不是温馨且和谐?
不过很不幸,以上画面纯属个人虚构,真实的场景是:孙光明劈头盖脸“指责”小网红没把自己的高光时刻给记录下来?!
所以看到这里,不难发现,这部扶贫剧,走的就不是苦情、严肃的路子,它可以让观众一直笑着看下去。
但,它有时候却能让人笑着笑着想哭。
农村建设问题,从来没有简单轻松这么一说,为了多赚钱偷偷打农药的村民,因病返贫、最后房子也被烧没了的桂花,村中自古以来两股势力不断纷争的难题,原来给人“朴素热情”的村民们,如今却一股脑给孙光明出了一堆难题。
然而再看看孙光明呢?
就像领导所说的,后石沟村缺的是一个能够带领大家致富的书记,而不是一个只会做菜的大厨。
这世上很多事情,并不是一时冲动就能做成的,现实的黑暗会将你的幻想打碎,甚至将你拉进泥潭。
与很多扶贫剧里一心要让村子致富的主角不同,靳东饰演的孙光明,打眼一看,就一股霸总气质,和农村格格不入哇。
但,导演似乎就抓住了他给观众的这个刻板印象,通过小网红之口吐槽他霸总,再加上傲娇的性格,还真是去油成功了:
再者,不是农村人,就别强求演员一副苦哈哈的样子,孙光明的讲道理、爱说教,都在向观众说:我本来就是城市人,干嘛要装作很熟悉农村的样子?
他的笨拙与不接地气,反而让这个人物更真实,也碰撞出了很多好玩的情节。
主角好玩,配角们也不甘示弱,一个个仿佛相声演员,会逗会捧,不亦乐乎。
小网红住不惯农村的房子,大金链子的村中首富大手一挥:小姐姐来我家住,缺点一堆,您别嫌弃!
看着这灿灿金光,谁不称呼您一句,凡尔赛文学男主呢?
忽然,旁边一位对他知根知底的乡邻却不动声色地冷笑道:(对,库景房),简称库房。
这个乡邻呀,在剧中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俗称,墙头草,哪边强势哪边倒。
向孙光明介绍赵姓和杂姓相斗历史,恨不得从远古开天辟地时候讲起(最后只是谦虚地从宋元明清开始翻家谱,大概是被孙光明的眼神给震慑到了?
):
好家伙,你村村主任前,居然担得起那么多朝代作为修饰语。
掰扯家谱有历史感,追溯现实,却是多了不少悬疑感。
看到很多弹幕说,一个扶贫剧居然拍出了谍战片的意思?
可不咋地。
话说这村里两股势力,各自可都是靠着不同产业发家致富的。
比如说杂姓那边,靠的是煎饼摊,而赵家呢,靠的则是有机蔬菜了。
那前面说了,有机蔬菜出问题了,咋办?
赵家人自有自家的妙计。
那是一个夜黑风高明月照大地的晚上,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响,随即又很快地没入一座宅子里。
其中一人不动声色地以右手在门上迅速地扣了三扣。
暗号无误,几人鱼贯而入。
须臾,只见一众人等,围着个圆形的石质桌子兀自发愁,圆桌中央则摆放着一块黑漆漆的匣子。
众人眼神焦灼,却丝毫不敢怠慢地盯着那黑匣子。
不一会儿,忽然,那黑匣子透出了一股亮光,传出了一阵人声,在那之上,赫然是一张熟悉的大脸。
咳咳,这是一部手机。
几人在电话里商量着怎么处理有机蔬菜的事情,不想,却被人识破,那大脸极为“机智”地用了一个常见的话术暗示队友:敌方正在监视我。
大脸喜滋滋乐呵呵地该干吗干吗,却不知,敌方已经推翻自家水晶……
得嘞,谍战部分暂告失败。
以往看古装剧、商战剧,知道有家族利益这回事,没想到,扶贫剧里也有。
其实,在很多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势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阵营,也会为阵营的利益拼尽一切。
比如,在韩少功的《爸爸爸》一书中,就曾描述过两个为不同家族利益斗争的鸡头寨和鸡尾寨,最后就搞了个头破血流,输了的那一方离开了故土。
所以,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利益斗争并不比商场、职场少。
而导演则将这种根深蒂固的矛盾,用了悬疑、谍战的手法呈现了出来,冲淡了家长里短的乏味之感,别开生面。
除了喜剧、悬疑之外,最让我惦记的,竟然是孙光明那一口饭。
故事一开始,镜头中就出现了美食:宇宙超红美食博主孙光明在线教您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勾人食欲的蛋炒饭!
怎么说呢,在人均996的城市中,打工人一日三餐基本都是便利店解决,凑合的很。
因此,即使很多人懒得做饭,或者根本不会做饭,也会上网刷一刷吃播啦,看看美食vlog啦,不是因为馋,而是因为治愈。
民以食为天,大概食物给人温暖之感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原始记忆吧。
而这部剧的展开,也确实是从人们最为关注的食物出发的。
孙光明爱美食,懂美食,研究遍了几乎全西海所有酒店,因此对上以有机蔬菜和煎饼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后石沟村,那可不正是天雷勾了地火吗?
果然你看,他这一路披荆斩棘,靠的可不都是嘴上功夫?
有人说,要征服一个男人,首先需要征服他的胃。
孙光明就很会利用这一招。
收到被调回的指令时,工作狂孙光明表示绝不认输,卡着饭点找上了上级领导,一通大道理,却是没把对方唬住,于是孙光明靠着美食这道催化剂,明明白白地征服了眼前这个男人。
美食与言语双重轰炸,孙光明这才保住了自己的面子,继续做这个书记去了。
中国人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凡事到了饭桌上,都会比较好聊。
美食下肚,舌尖感受到了香甜,胃里也得到了满足,此时人的身心就会达到一种非常放松、非常愉悦的状态。
孙光明不仅拿捏了领导的口味,顺带还吃准了领导的脾性。
不过,有时候也不见得有用。
尤其当你做了一大桌美食,对方压根不吃的时候。
压根不吃,就无法达到那种非常放松、非常愉悦的状态,那这事基本就谈不成。
你比如说这后石沟村的赵姓和杂姓之争吧,本来就是势同水火的关系,孙光明倒好,一副“冤家宜解不宜结”“坐下来一起吃个饭,打开心结就没事了”的态度,泰然地做了一大桌子菜,结果……全浪费了。
要不说这酒桌文化要不得呢……怪浪费的……那抛开这些文化习俗,单就美食来说,这部剧可真是做得扎实,说它是一部美食番不过分吧?
街头炫技有
把平平无奇的早饭做得极有仪式感有
教女孩子用美食征服男人有
更有甚者,孙光明还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美食家哲学——
不禁让我想到最近看到的美食番《极主夫道》,通过美食品人生……阿咧,我好像是悟了!
于是,我灵机一动,当机立断将美食截图发给了我妈。
正是:学习靳东美食手艺,造福自家懒惰女儿!!
不说了,我要继续去看七八集了预测未来赵姓、杂姓之争,孙光明、张子灏之争,孙光明和村民们靠着研究美食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子,这几大部分都会很好看!
《温暖的味道》看得正过瘾。
两种发展思路将围绕村主任改选即将揭晓,却停播两天!
冯进宝夫妇表现充分,而与冯进宝同样具备村主任候选人的还有海棠、义民叔。
现在的村民已不会盲目听从别人怂恿,而是有着自己的信念和主张。
冯进宝的为人究竟怎样?
村民心里有杆秤。
孙书记静观其变、胸有成竹。
可咱还得等两天才见分晓。
纠结啊!
我幼年生活的村庄,因为比周边村子地势高,所以种出来的西瓜格外甜。
我姥爷常以种出来甜脆的西瓜骄傲,隔壁人家也会因为种出来沙瓤甜西瓜自豪。
炎炎夏日,田间地头,豆棚瓜架,随手摘几个西瓜,切成一个个巨大的月牙,大伙儿围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吃瓜。
大人们张家长李家短拉呱,孩子们就围着大人们疯跑。
绵长的夏日,也就在咔嚓咔嚓吃瓜声中悄悄流逝。
后来久居都市,每当买瓜吃瓜,我都会想起老家的瓜田,想起叽叽喳喳的说笑声,想起热热闹闹的乡村烟火气。
我老家那个村有两大姓,形成两个大的群体,各自聚居村南村北,平时会有分歧,有争端,有彼此的利益考量,但也会结亲,会互通有无,遇到和其他村庄有赛事的时候,也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村里有戏精,有杠精,有人精,有各种小狡猾小算计,也会有敞亮和释然。
人多了,自然会有恩恩怨怨,但也会彼此温暖。
张家有个小秘密,李家很快知道了,李家有个愁事儿,张家也想帮个忙。
小小的一个村子,每天也上演各种吵吵闹闹、啼笑皆非,也会有亲情爱情故事,也会经历世事变迁离合悲欢。
剧里的后石沟村,跟我幼年生活的村庄一样真实可爱,虽然比起那时候它有更多的现代感和时尚气息,但给人的感觉非常相似。
在后石沟村,第一大姓是老赵家,它是一个大家族,人多势众,一直想主宰全村。
无奈村里的各种姓氏的村民越来越多,也想获得话语权,他们有人当上了村长,也有人当了村干部。
以赵玉山为代表的赵姓村民们和以村长李建安为代表的他姓村民各怀心思,斗来斗去。
老赵家不时的整一些小动作,其他姓的村民们也毫不示弱。
两拨人一边死磕互怼,一边顺带着也给新来的第一书记孙光明来个下马威。
之后又一个接一个不断出难题,让孙光明不胜其扰。
大到在社会上发酵的新闻事件,小到唧唧歪歪的生活小事,村里人斗来斗去,没完没了。
这些个唧唧歪歪好像挺让人心烦的,也让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孙光明操碎了心,然而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些唧唧歪歪就是生活的本真,也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味道。
这味道有点熟悉,特别接地气儿。
后石沟村村民们个个都是戏精,但也都挺可爱的。
深明大义的赵家老奶奶,用一个跟头把不愿开会的赵家人聚在一起。
德高望重又固执强势的赵玉山,总想为赵家在村里再次树立威信。
还有充满心机算计的李建安,泼辣能干的妇女干部刘海棠,心思奇巧明哲保身的会计冯进宝,贼兮兮贱兮兮的赵玉喜,精明可爱的小店老板赵美凤,金链子大哥暴发户刘富贵,爱猪如命的寡妇桂花,这些人凑在一块,上演了一幕幕乡村轻喜剧。
感觉编剧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在这样的地方生活过,所以把每个人物都写得很鲜活。
说了半天村里人,再来说说主角孙光明。
本剧主人公孙光明可以说和菜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来他就是美食达人,做的一手好菜。
头几集没少演他做菜,吃个路边摊还亲自做了辣炒花蛤,看徐唯一吃的那么香,我都觉得馋了。
后面又用村里种的绿色蔬菜做了沙拉,还做蚂蚁上树、烤鱼、豆腐宴,晚饭后看着满屏的美食依然能勾起我的食欲。
这样一位美食达人,会慢慢把温暖美好的味道带到后石沟村的。
擅长做菜的美食大v变身第一书记,来到了以种植有机蔬菜闻名的后石沟村,就和有机蔬菜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光明的进村之路并不顺利,路上被人撞车,进村就看到了两派村民互斗,还被村里的妇女挠破了脸,真是出师不利。
可哪想到这还只是村民们给他准备的“开胃小菜”,大菜还在后面呢。
孙光明上任第一天就发生了“毒菜事件”,事情不断发酵,真相扑朔迷离。
围绕这个事儿,孙光明跑断腿操碎心,挖空心思都难摆平。
有机蔬菜是后石沟村的经济支柱,刚当上村支书没有工作经验的孙光明,无论多难都得面对这个问题,想办法解决它,保住村里的经济产业,带着村民们摆脱危机,迎接美好前景。
孙光明以拿手好菜为突破口说服领导,让他继续待在后石沟村开展工作。
他给和他同一天进村的签约主播徐唯一做菜,带着她一起宣传后石沟村。
他做了一大桌子菜,把争斗不休的两帮人聚在一起,想帮他们化解矛盾。
关键时刻,会做菜成了了不起的本事,在他的努力下,有些事已经初见成效,领导答应他继续做后石沟村第一书记,徐唯一也死心塌地跟着他开展工作。
可化解村里人之间的矛盾并不容易,这事还得慢慢来。
不过有做菜的功夫,相信孙光明有这个耐心和定力,可以慢慢把这个第一书记做的风生水起,帮后石沟村的村民们化干戈为玉帛。
开展工作只会做菜是不行的,工作上也得稳扎稳打。
面对棘手的“毒菜事件”,孙光明一面做好内查,一面积极对外沟通。
同时他掏出真心来对村民,披上浇水的棉被冲进火海救桂花,召开村民大会和大伙推心置腹的讨论蔬菜用了化肥的问题,这工作是有难度,但已经开展的有模有样了。
我觉得后面这位美食大V应该会在后石沟村开启他的有机美食生活。
相对于在报社的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是一种更接地气的生活。
这种生活其实挺让人向往的。
孙光明早上跑步的时候,脚下是乡村小路,两边是绿色的菜田,那景象真是养眼。
我觉得特别像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满眼苍翠,亲切舒适。
看剧的时候,如果仔细听,真能听到鸟鸣声,那也是一种宁静的乡下生活特有的声音。
其实近几年再回到幼时生活过的村子,发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也是高楼林立,有些农田变成了工厂,村里的路也都修得整齐平整,车子在村中道路穿行毫无压力。
好多老人不在了,年轻人们忙忙碌碌,很多面孔是陌生的。
不过看到村外那些绿色农田,看到爬架的扁豆,绿嫩的丝瓜,西瓜正在长大,甜瓜也用力生长,就又唤起幼时的记忆,那些记忆里的镜头,一点点苏醒。
只一心盼着,这个地方越来越好。
在田野里走一走,感觉呼吸格外的顺畅。
人不能总在格子间里张望外面的世界,不能沉迷于钢筋水泥地,沉浸在虚拟网络中,有空还是多去乡下走走,看看那些真实可爱的人儿,闻闻浇了农家肥的蔬菜的味道,用手捏一捏泥土,那种感觉真好。
不知是否跟童年经历有关,这剧给我的感觉很亲切很踏实,追了前面几集,感觉节奏很紧凑,看了上集想追下集。
《温暖的味道》播出近一周,像一首清新的田园诗,描绘出明丽的乡村图景,又似一道澄澈的溪流,潺潺地流入人们的心田。
后石沟村并非穷乡僻壤,交通便利,村书记可以每天从城里开车来上班;村中街道整洁,屋舍俨然,碧树红瓦映在蓝天白云之下,令人心旷神怡。
他们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两大支柱产业——赵姓的有机蔬菜,杂姓的煎饼,都是已被市场认可的农副产品。
贫富差距自然是有,但即使因病返贫的困难户桂花嫂,凭着村委的帮助和自己泼辣的性格,在村中过得也颇为自在。
看上去村人的致富之路早已铺就,但孙书记的扶贫工作却并不平顺,相反,以报社副主编,就任西海市后石沟村第一书记的他,甫一上任,就遭遇了农药蔬菜事件,差点就会以“一天书记”载入地方史册。
剧中并没有所谓的反面角色,都是普普通通的世间凡人,各有私心,也不乏善良。
作为主角的孙光明,并没有什么光环,反而多有“帅不过三秒”的幽默。
他的下乡不情不愿,给报社留了份霸道总裁风格的临别演说,转头就在路上被一个新手别了车,车损严重,只好步行前进;欢迎仪式隆重热情,寒暄未完,就被村中“在野派”拉了横幅,划了额角;行李尚未安顿,“农药蔬菜事件”的序幕就已声势浩大地拉开;面对村民们的遮掩矫饰,他虚张声势定下一计,却在埋伏抓人时因爬不上土坡空手而回;对上要跟市委书记请战,对下要为莽撞冲动的小网红善后,对外要应付事件受害人的咄咄逼人,对内要周旋各怀心思的村委成员。
还有以赵二叔马首是瞻的赵姓村民们,明里暗里地不配合。
种种纠结,状况频发,使得新手孙书记焦头烂额,也笑料不断。
古语“治大国如烹小鲜”,治一村也同样,需要细心观察火候,小心调制配料。
由他的应对来看,作为美食大V的孙书记,深得其中之味。
以农药蔬菜充作有机蔬菜,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就如剧中赵新龙所说,开始时大家都老老实实按标准种菜,创出品牌后,有个别人用了农药,未受惩罚反而增产增收,于是明知是错,很多人也开始使用。
终于出了事,受损的是整个村子的口碑。
孙光明壮士断腕,在销毁仪式上的一番话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他讲到“民以食为天”,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吃进嘴里的东西,容不得半点掺假。
讲到“人在做,天在看。
”所以,做错了,这要受到教训和惩罚。
讲到了“诚实的品格”和“庄稼人的尊严”。
也提到了自古流传,却很可能已经被人们淡忘的村训——为人以诚,待人以信。
这些话发自肺腑,同时也是一种形象危机公关。
由后续看,的确是获得了一些同情分的。
不过,砸招牌容易,重新树起招牌,却非常困难。
扶贫,有时候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思想上的贫乏与狭隘。
所以,有了赵二叔为子嗣逼迫儿子儿媳离婚的事,甚至他已经提前为儿子准备好了再婚的人选,并且坦言此为家事,不需要书记关心。
也有了煎饼合作社遭遇困境,众人未究原因便纷纷逼债退社。
由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孙书记少不得又要奔波劳碌一番。
不过,略显狼狈的孙书记,并非只是见招拆招,被动应对,而是一直在思考村子未来的发展。
改造仓库建民宿,几次探访临近村落中手工制茶的老人们,就是在规划着新的产业布局。
接下来,我们可以坐等孙书记领着村民们不断解决困难,烹调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农家大餐
从前几集的剧情来看,编排和剪辑的比较紧凑,收视率也没有扑街。
后石沟村里的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靳东饰演的孙光明村书记,一个是村里请来想要借助网络流量的快车来增加自家产品的毛晓慧饰演的网红徐唯一,这两个主要人物相较于其它农村剧的很大不同是,他们都是玩转互联网,善用流量的人,一个是很火美食博主,一个是直播网红。
可以看出编剧有意在将乡村扶贫的模式往现在比较普遍且流行的方式靠近,因为如今的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很多贫困地区乡村的产品外销的很重要一个方式。
“新农村”的建设也需要灵活运用新方式。
并且也刻画了村里的两大派势力的相互揪扯,大多数村里人比较刻板守旧、不注重长远发展的性格特色,孙光明的到来无疑是会在本来就分割的村庄掀起巨大水花。
因为感觉拍的是山东寿光之类的蔬菜基地的故事,心想作为山东老乡来捧个场吧,所以振作精神看了看。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看靳东这位“妇女之友”和百变吴越。
客观地说,作为迎合“定点扶贫”的主题来凑数还行,但质量肯定不拔尖,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整体都比较套路化模式化,跟《山海情》或《马向阳》都不能比。
我确实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农村是什么样的,但是这个滤镜真心挺劝退的,还有这空荡荡的置景,首先就不接地气。
农村题材电视剧里尤其不爱看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的情节,这个戏里但凡这种桥段我都挺闹心的,结合电商手段带领村民创业的情节还行,但也仅仅是还行。
不过追着追着也就适应了,后面甚至有点理解什么叫“挺过前几集就好了”,可能主要还是期待靳东和村民们的人物成长吧。
靳东把那种钢铁直男气质演得很到位,作为大厨出身兼具人文气质的第一书记,我感觉这种奇葩的人物设定还是挺难把握的。
前期对工作束手无策屡屡碰壁,后面对毛晓慧不明就里甚至说不出一句“多喝热水”,揪着她做的伤心凉粉不停补刀,很有那么一丢丢冷幽默,合格。
吴越就是一百个人能有九十九个夸她好的那种演员,演一百个角色至少能塑造出九十九个形象。
这部剧的海棠也很立得住。
成长曲线清晰,不突兀不浮夸,现实又精明,敢作也敢当。
毛晓慧有点拉分,看着她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又让人不好说什么,天赋不够努力来凑型。
她是不是上过演技类综艺演过赵灵儿?
反正挺不灵的,跟孙光明很没有CP感,就像是单纯来给他找闹心的,因为我猜孙光明看见她应该跟我看见她差不多闹心。
后来看她打包行李但怎么都收拾不明白那段又觉得挺逗比,我老公瞥了一眼说“这不跟你一个德行吗”。
好吧,本剧真实性加一分。
细春和李建安这对CP成得太突兀了,前期几乎看不出李建安对细春的喜欢和依赖,最后跟细春的出走挺突然的,细春是为了找儿子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李建安却有点逃避现实浪迹天涯的意思,你俩境界不搭啊。
至于群像,海棠的果敢,李建安的自私,二叔的顽固,李乃文的混不吝,祖奶对党的忠诚,玉玺几十年不变专注上蹿下跳瞎搅和。。。
每个人都挺有特点,不多不少全都刚刚好吧。
说了是来捧场添人气的,以上。
挺喜欢《马向阳下乡记》这部剧的,温暖又治愈,还是轻喜剧风格,2014年播出的时候正是我人生的一段艰难时期,这部剧给了我一定精神治愈力量,所以差不多每年我都会找时间再刷一刷。
当时播出没多久,就有呼吁出续集的声音,后来山影也放出了要开机《孙光明下乡记》的消息。
因为有马向阳在前,对这部剧我还是挺期待的,虽然从开拍到播出几经周折,但还是满心欢喜的等到了开播。
匆匆看了几集,总体感觉就是很失望,全方位的失望,扶贫剧不是不能做成爆款,当年的《马向阳》,今年的《山海情》都已经充分证明了。
关键是团队有没有用心的、贴近实际的制作一部剧。
说说几个我觉得比较致命的槽点吧:1.整体氛围浮夸,不接地气。
后石沟村从外景上看就绝对不是一个贫困村,首富住大别墅,二叔家绝对是一副民国地主范儿,就连贫困户桂花家也齐齐整整的。
这种级别的村子还需要扶贫吗?
孙光明住的谷仓,根据剧情,一晚上的功夫他一个人就收拾出别墅的感觉,这哪是来扶贫,分明是来度假。
这点不要说对比写实风格的《山海情》,就是姊妹篇《马向阳》也远远不如,马向阳住的小学校教室,简陋中透出一股温馨,真不是孙光明这部剧能比的。
2.群演角色面目模糊,不够鲜明。
马向阳之所以比较成功是因为除了男主,其他角色特点都很鲜明,就算二乔爹、凤安、四嫂、民义叔这些非重要角色都刻画的很深入,是一个村子整体的群像。
但从现在播的这几集看,吴越演的刘海棠几乎就看不出性格,泼辣没感觉,内敛也谈不上,比李云芳差太远;冯进宝的人设就是梁会计,但我觉得既然换人演了,就应该演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拼命模仿来喜,最后还落个东施效颦;那个义民叔摆明了是马向阳里的民义叔,但演员演的说奸诈吧,村里有事他还是着急的,说憨厚吧,有事还喜欢躲后面。
不是说不能这么设计人物,但一部轻喜剧风格题材的农村剧,人物特点不要设计太复杂矛盾,这样人物就立不起来。
刘富贵和桂花的表演简直是既浮夸又尴尬,这是轻喜剧,但不是无厘头。
桂花作为一个寡妇,跟到了发情期一样,见个男的就上去又拉又抱;李洪涛老师演的二叔已成为经典角色,这次演的这么浮夸,说明真的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剧本和导演功力的问题了。
3.剧情逻辑混乱,注水严重。
马向阳整部剧一个子单元套一个子单元,层层递进,逻辑不乱,为了递进丰富剧情,齐旺财、齐槐、刘玉龙都是慢慢加入主线。
每个人物都对剧情推进发挥自己作用,而且逻辑上讲得通。
孙光明这部剧很多人物感觉是强行加入,反而影响了整体叙事。
像赵玉喜,摆明跟二叔不是亲兄弟,但事事为二叔出头,给人家当枪使,图啥呢?
马向阳里刻画就很好,花小宝与二叔的矛盾有原因(二叔要把丁秋香嫁到外村,花小宝喜欢秋香),就算是给二叔当枪的二乔爹,二叔也是连哄带骗的用,哪像这部剧里跟使唤儿子一样。
还有一些顾头不顾腚的剧情,一开始安排赵婶去世,其实是为了引发岳岚来采访的不愉快,使岳岚有些内疚,从而让她因为良心自责而继续关注后石沟村,引出后续剧情。
但赵婶去世,除了他们回村讲话时戴孝,剩下就完了?
就算他们给出殡了只是剧情没说,但刚去世没两天就张罗孙光明去他家喝酒这合规矩吗?
都是些没脑子的设定。
至于靳东的霸道总裁范儿,以及女主的傻叉人设,已经很多人吐槽了,也不想再说了,总之,真的让我这个老粉很失望。
一个扶贫剧,居然和老干部有爱情线,你扶的是什么贫,精神贫困?!
表演浮夸,叽叽喳喳,让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这个演技真的回炉重造一下吧,导演是怎么过的,闭着眼睛过的吗?
还有就是编剧不要再写悬浮中老年扶贫爱情偶像剧了,你是外太空来的吗?
没有常识吗?
中国哪个贫困村是剧里放的那个样子的!!!
靳东老是端着,说教型的,不接地气!
李乃文演的太可爱了,深情小狗!剧情不接地气,槽多无口。
老赵家出场真的笑死我了啊,个个都霸气侧漏,大金链子大皮帽,BGM都不一样了~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坚持看完一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靳东+李乃文就是矫情拧巴的代名词
就这还清一水的五星好评?...狗血剧情,大可不必打着扶贫剧的旗号,球球
目前看到第六集,在二叔让孙书记写下欠条那一刻,这部剧可以埋了。现在的编剧是不是从不做调查就闭着脑子写剧情啊?关乎生计的有机蔬菜出事了,前一秒二叔求着孙书记帮忙拯救有机蔬菜产业,后一秒会因为村里宗族之间的分歧而不去开讨论会?用村民的无知自私贪婪无责任心来陪衬孙书记的伟光正,我觉得大可不必。还有就是,那啥的市委开会免一个乡村第一书记?写剧本能不能做足调研?是这么个程序吗?之前多期待,现在就有多失望,希望中国编剧写这类剧本能够多调查接点地气。
张子灏这条线蛮有趣的。
不撞不相识,孙光明和徐唯一第一次的相遇就是欢喜冤家的设定,不知道这两人之后有没有感情戏,一个严肃谨慎一个活泼粗线条,看着还挺有cp感的。
因为靳东看的这部剧。还行,轻松搞笑的扶贫剧,演绎了村子里各种各样的村干部和村民,美丽的乡村自然风景,装修漂亮的民宿,种植有机蔬菜,制作美食,一回头发现早已情愫暗生的爱情。
感觉现在国内的剧很多都三星觉得高,但又不至于两星……
本来冲着吴越去看的,这也能写领衔主演?合起来也就一集剧情吧,这也太离谱了…我都怀疑她就拍了一周。
城市恋爱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就要助农题材才带劲,就要蔬菜地里谈恋爱,就要看靳东叔叔当书记。让我们一起期待,光明书记如何手撕搞事村民。
昨天刷到了开播通知,主要是靳东太吸引我了,结果我发现美食也挺吸引我的,开场就把我吸引住了,我也觉得自己吃的比猪差。。。
不好看,不接地气,不是扶贫剧,是偶像剧。男主演什么都一个样,还是演正剧好看一点
今年看的唯一一部内地電視劇給W先生了
男主装酷耍帅,女主装疯卖傻。在国产烂剧的肥沃土地里,靳东栽进了一株名为乡村霸总的奇葩。可以。
为何现在国产剧总是喜欢把女主塑造成杠精+不讲道理+满肚子歪点子的形象?中国绝大多数女性不是这样的啊
可怕。
几个活宝配角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