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被炒到一点汁儿都没有的时候,有人发明了穿越。
让现代的土得掉渣的人回到旧社会当个仙人。
当人人都开始穿越,用或特立独行或千篇一律的方式创造历史或改变历史的时候,穿越风格的后继者们逐渐忘记了穿越的快感究竟来自于给古人当老大的YY还是低调的反思。
乍看电影的名字还以为是古墓丽影的姐妹篇。
但看完之后还是有点激动——用老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和平年代活了太久,已经在麻木中淡忘了要用无数生命争取更多生存权的那种状态了。
” 片中那句“为了斯大林”,真可以代表一个时代了。
导读四个俄罗斯青年,在机缘巧合下,穿越到1942年,参加了一场对抗德军的战争。
01 剧情梳理四个21世纪的俄罗斯年轻人在盗墓的时候,无意间挖到了自己二战期间的证件,然而他们并没有参加过二战。
适逢一位老奶奶从这个地方经过,给他们带来了牛奶,她说她知道他们在埋葬战士。
老奶奶告诉他们,她的儿子在二战中死了,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儿子,线索为名字和一个镶嵌着红宝石的银色烟盒,上面写着:革命终将胜利。
并告诉他们前面又一片湖,四个年轻人以为自己在做梦,便想去河边洗个澡清醒一下。
当他们潜下去,又游上来时,发现他们穿越到了1942年,对于苏联来说非常重要的时期,并且误打误撞成为四名士兵。
四个人只想赶紧回到自己的世界,不曾想他们回到湖里也不行,此时他们再一次见到了老奶奶,也许只有找到老奶奶的儿子他们才有能够回去的机会。
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个人的神经都高度紧绷,四个人逃跑没有成功只能留下来。
在那里,他们见识到了战士们对自己国家的高度忠诚,但他们还是想要回去,万一在战争中丢了小命就是得不偿失了。
他们在一次侦察德军的行动中被抓,恰巧跟老奶奶的儿子被关在了一起,找到了那个烟盒。
但老奶奶的儿子因为掩护四人逃走而丢了性命。
他们想拿着烟盒逃走,现实已经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了。
他们只能跟着士兵们一起进攻,否则,就会被视为逃兵,只能得到枪毙的结果。
他们四个盗墓者真的参与了那场激动人心的战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受伤,在战争胜利后,他们在回去的途中见到了那片湖,并潜了进去。
等到再一次浮出水面时,他们已经回到了21世纪,结束了这次奇妙的穿越之旅。
02 战争中的爱我印象中第一部穿越剧是《穿越时空的爱恋》。
剧情简介如下,以下内容搬运自百度百科:
该剧讲述了文物盗贼小玩子和女警张楚楚在明朝文物展览中因文物“游梦仙枕”而发生争夺,结果一起穿越到明初,分别与朱允文和朱棣相恋的故事。
之后就是《宫》系列、《步步惊心》等,这种穿越到战争时期的故事形式还是相对比较新颖的。
跟一般穿越的爱恨纠缠不同,本片的爱加入了战争元素。
四个俄罗斯青年中的A(外国人名字不好记)喜欢上了军队的医生,医生人长得很漂亮,是军队的团宠。
当战争的枪声即将打响时,上尉曾提出将医生调离这个军队,去往相对安全的地方,医生没有答应,她是这么说的:“胜利属于你们,胜利也属于我。
”她愿意留下来为战士们疗伤,她也是军队中的一份子。
当战争真正开始,A在战争中受伤时,医生先帮A包扎好,将其安顿在掩体中。
又再一次奔向战火连天的前线,继续救治伤员。
她爱A吗?
一定是爱的,但在战争面前,她愿意放下小我,成就大我。
她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弃前线的战士于不顾,身上是有一份使命在的。
有一说一,医生无论气质还是长相,都十分出众。
03 假设现在做一个假设:如果是你穿越回了抗日战争时期,你会选择做些什么呢?
如果是我的话,在穿越之前,一定得把那段时间的历史背得滚瓜烂熟,以便能够帮助前线的战士们破敌。
特别希望能够穿越会那个年代,体会那个年代的艰辛。
因为我们总是通过历史书上面的内容来了解历史。
历史真正的样子只有经历过历史的人才能够知晓其全貌。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家的和平年代,不必要为了每日的日常生活安全而担忧,这些都是前辈们拼命博得的结果。
战争年代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敌人,夺回自己的家园。
他们身上有着关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印记,那个时代独特的精神,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可敬的原因。
可是战争离我们过于遥远,不同年代的人们拥有不同的烦恼。
在战争中,人们的烦恼就是如何打胜仗。
而在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就是为了生存而到处奔波。
时代不同,每个人需要努力的方向也不一样。
只能说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生命当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坚守。
题记:他们的命运本不相同,他们一不小心回到过去,共同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相互依靠不能回头,他们对抗法西斯-冲锋陷阵,跨越时空,是情敌还是战友,挚爱只有失去才能懂得珍贵,穿越时空,战争,只有亲历才能铭记。
我的开头有点土,但这是我看完这部影片的唯一感觉。
一开始是打算去看锦衣卫的,但是电影院却下映了,选择来选择去,选了《古墓迷途》。
一开始以为是近似夺宝奇兵类的古墓冒险片,但看下去,却发现是带点教育性质的故事片。
讲述了21世纪的莫斯科街头的不良少年们,盲目崇拜纳粹,甚至以拥有纳粹胸章为荣、有的是自以为爱国的愤青歌手、还有欺软怕硬的游戏男、盗墓狂,以此为开头,4个性格迥异的男孩踏上的寻宝的路程••••••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男孩隐喻了21世纪,俄国街头的现状,也是很多国家的青少年的堪忧现状。
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他们,生于和平年代的他们,只从教科书上看到、从电视上看到战争,丝毫不曾体会战争带来的灾难。
万千生命堆积起来的和平年代对于他们来说,甚至比不过纳粹的万字标记来的“酷”。
而导演用他的方式,让年轻人重新体会战争的可怕。
四个男孩偶然间遇到的老妇人,老妇人送来了牛奶,他们问,老妇人这牛奶需要付多少钱,我想这隐喻了金钱至上的观念。
老妇人看似迷茫,却很执着,她知道这四个少年是来挖遗迹的,她希望这四个少年能帮她寻找在遗迹里他儿子的遗体或是找到他祖父送给他的镶着红宝石的烟盒,却遭到了这四个男孩的嘲笑,在老妇人充满隐喻的眼光中,他们开始了“穿越 ”之旅。
先是在遗迹中挖到印有自己照片的前苏联证件,然后在附近的湖中穿越到了1942年的战场,在炮火纷飞的湖中狼狈的穿越了。
他们经历了死亡、恐惧、怀疑、牺牲、被俘,也经历了爱情、友谊及战场的洗礼。
他们从最初的害怕、胆怯,最终成为战场上冲锋的一员。
毕竟是没经历过战争,导演为他们保留了胆小怕死的形象,却使得他们的形象最终更加饱满。
他们曾经另人斜眼相视的问题少年,但他们在战场中,经历了和平年代所无法学到的东西。
那种可以为国家出生入死的精神,对生命的思考。
还记得大校为了掩护他们离开,最后一刻,他牵着男主角的手问:我们最终胜利了么?
什么时候?
在听了主角的回答后,他笑了笑,赶走了21世纪来的孩子们,独自掩护他们逃脱,最终牺牲了。
但他为了国家的和平与人民的生活义无反顾牺牲的精神却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就是老妇人的儿子,出现在影片的后半段。
他被俘虏了,当它听到愤青说21世纪的街头都是崇拜纳粹的小光头时,他奋力的挣扎,掐住愤青的脖子,眼神坚定的说:世界上还是有正义有邪恶,正义就是正义,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
他的坚定,让所有人都为他所折服。
这是当时的苏联男儿坚定不移的信念,也的确为战后的和平带来了无比的幸福。
写到这里,更多的画面在我眼前一一浮现,包括在这场战争中的爱情,好似让人梗着口气般,最终他们无法改变历史,历史的齿轮让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又让他们悄然生息的离去,不能改变一丝一毫。
战争过去了,他们回到了现实,看到了街头依旧的光头党,他们恍如隔世。
仿佛他们与世隔绝般,但他们经历过了,明白过了,要改的不是他们,但改变却要经他们之手。
结局很有意味,四位死里逃生的青年,用他们历经沧桑的眼神看着21世纪莫斯科迷茫的街头。
这应该意味着改变吧。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鲍里斯加尔金,他是一名中尉,也是2005-2008年度俄罗斯电影协会的会长。
他在电影来到中国上映时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很相似的历史背景,希望不管是年轻观众还是有一定年级的观众都能看到这部电影,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谁和我们的先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们的确不应该忘记我们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生活是我们的先人用生命为我们所铸就的。
还是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很值得一看。
豆瓣的一帮土逼!
这么好的片子,居然打这么低分,还有评论又扯到什么政治,你们他妈除了政治,脑袋里面就不能有点其他的?
波兰电影《沃伦》和俄罗斯电影《我们来自未来》,放在一起看有好处。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有一块领土,原来都是俄罗斯沙皇统治,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与波兰战争,波兰把这块地方抢过去了,有20万平方公里。
这块地方住着乌克兰人和波兰人。
二战,德国入侵波兰,苏联也趁机入侵,把这块地方抢回去了,其中就包括一个叫沃伦的地方。
一些文章常说的德国和苏联夹击波兰,实际苏联不过是拿回了1920年被波兰占领的土地。
沃伦这里的乌克兰人和波兰人,无力抗拒强大的德国人和苏联人,但是互相打来打去,以及配合德国欺负犹太人,还是有两手。
于是有了波兰人受害的沃伦惨案。
《我们来自未来》和2,讲的是两个仇视俄国人的西部乌克兰人,经历了时空穿越,发现他们与俄罗斯人曾经并肩战斗,抗击德国入侵。
回到现实后,改变了对历史的看法。
想了解乌克兰与波兰、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看这两个电影,会快一些。
我没看过几部俄国片,没看过几部战争片。
也不知道怎么就看了这部电影。
不过看过之后感觉挺不错。
豆瓣的这部电影简介还没写,不过光看名字也知道这是一部“穿越”型的电影了。
(汗,穿越还真是流行啊)四个俄国年轻人,平时喜欢穿着奇装异服、打扮得怪异、在街头集会、打架斗殴……他们对历史也没什么尊重可言,靠倒卖文物为生,其中有一个身上还刺着纳粹的纹身。
在一次挖到二战时期苏联士兵遗体、遗物之后,他们甚至想拿遗骸来练枪法。
教训终于来了,他们不知不觉的回到了这些遗体多数的那个年代,1942年,并且亲历了残酷的战争。
……那些埋在地下的遗物——这些东西也曾经是鲜活的生命、也有过热烈的感情……——只要你插根桩子就能化为己有甚至拿来贩卖了么?
你的妄加揣测就能用来评判历史么?
在电脑游戏里厮杀就表明你很勇猛么?
你玩世不恭、牢骚满腹,能说明你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么?
……四个人都在经历一切之后找到了答案。
或许只有我也经历一次穿越才能深刻体会到一些什么,不过我可真的不想、也不敢回到过去。
电影里,叶尔梅杨诺夫大士掩护四个人离开时的对白“战争什么时候结束”“45年5月9日”叶尔梅杨诺夫笑着说“我们果然能挺过去!
”很感人、很爷们儿的一个角色。
哦,对了,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戏弄老年人。
-PS.sign——————————————————————http://www.dimlau.com
很多年没有看过俄罗斯的电影了,留在脑里的印象还停留在苏联的概念;昨晚的这戏,老实说,我看得并不是很舒心,俄罗斯的戏,总是那么沉重,导演有点点新的元素,但还是离不开前苏联的老式演绎模式;剧中是以现实生活中四个企图寻宝的年轻人,通过一种虚拟的时空穿越,亲临42年的二战前线,感受血与火。
我觉得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宣传意义!
哈哈!
最后四人又离奇的回归现实,个人认为:应该重点刻画回归后的变化;而在此时,电影却结束了,有种没有淋漓的感觉;此外,剧中四个年轻人,有2人明显的不像俄罗斯人,一个像美国人,一个像中东人,夹杂在一起,感觉怪怪的;
看名字猜剧情,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不用猜了,你百分之两百会错到火星上去。
我从头看到尾,你猜我找到了什么?
古墓吗?
对不起,这个没有!
迷途吗?
对不起,这个也没有!
在走出影院的时候我又看了一眼片名《古墓迷途》,才恍然理解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名字,是完完全全和内容没有关系,按某位同学的想法,这一定是故意搞的冷笑话。
这个冷笑话的流程是这样:取个离谱的名字让你进去,然后你被震惊了,因为这片和名字没有任何关系,哈哈,真好笑。
当然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制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冷笑话影片,比如《开国大典》可以被取名成《古城惊魂》,比如《阿凡达》可以被取名为《异星蓝鸟骇客》。
只是可怜一批喜爱《鬼吹灯》的观众,他们看到题目有古墓一定会奋不顾身买票进场,然后会很惊奇的发现是部俄罗斯爱国主义穿越战争教育片,事实也是如此,我在第三排,某些情节我回头看,发现大部分人脸上表情都是标准的囧。
好吧,让我们来看原文真名和内容,俄文名字是《我们来自未来》,这名字当然是不能在中国用的,不然会有很多小朋友被妈妈带进来从而看到全裸——虽然是四个男人全裸。
电影讲述的故事是在俄罗斯,4个彼得堡的现代街头小青年,想去二战的战场挖些当时的旧东西出来卖钱,结果无意中来到了1942年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战场,并意外的参加了战斗,在整个经历中,一个人在女护士那找到了爱情,而其他人也因为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友谊也经受住了考验。
从故事看,剧情是穿越的老套,也加入了不少新元素,主线从悬疑到揭开谜底和回到未来算是最流畅的一条线,但最后居然没有找老奶奶交代,就像吃蛋糕最后想猛咬一口却咬到了空气,其他支线有些跳跃和残缺,突然的爱情和穿插的友情都没太好的说清楚,让人满脑子疑问以至于不得不忽略掉大把过场,我看的总怀疑是不是电影总局引进的时候删的太多了。
场面非常一般,战争场面是关键但太没有惊奇了,像我们这样从小看“同志们,冲啊!
”这类题材长大的人,自己找一堆小朋友都能拍出这种水平,本来应该是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场景,因为太没有新意让人昏昏欲睡,这场面比《兄弟连》要差太多了,即使比《集结号》也是有段距离。
但总体看,我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因为两个原因:人物,音效。
片中人物塑造其实是比较虚的,几位主角没有深刻的性格焦点,两位配角倒是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是监狱里被俘虏的战士,我非常喜欢那位战士的形象,全身是血但仅存的一只眼睛分外明亮,那种人物坚定的几乎要散发光辉的形象我很有一种受感召的感觉,另外一位是那位女护士,是那种亲切淳朴的俄罗斯女孩,皮肤和眼睛就像是BodyShop的模特,全身每一片都反射着健康的阳光。
两人都是最简单的纯性格,这些人物勇往无前的精神虽然在这个时代略显老旧,但我潜意识里觉得这仍然是一种不可侮蔑的存在,没有办法不向他们致敬。
音效我觉得是电影的一个亮点,每次环境改变的音效都十分恰当,人物在水中,在奔跑的声音比如喘息,还有情节上各种过场音效都相当细致,相比之下战斗的音效就要略差,只有坦克碾压泥土的biaji声很有点感觉,照明弹也是败笔——因为明明是从屏幕左边打出来,却是右边的音箱响...。
最后我想音效的主要功劳也许是电影院,因为我受家里那个破音箱摧残太久了。
这又是一部游戏型电影,这四位主人公就像是返回二战玩了一次荣誉勋章(经典二战游戏),而电影的主旋律绝对不游戏,和每个稳定的国家一样,俄罗斯的现代也充满了空虚的青少年们,他们在牛奶和面包中长大,没有经历过战争,短缺和各种困难,他们长大后开始迷茫,开始慢慢销毁自己,完全忘记了现在是牺牲了多少人的生命换来的,甚至有年轻人崇拜起当年的敌人纳粹,这部电影试图让一部分人能被历史感动,也反映了很多俄罗斯人期盼在前苏联时期那种同志关系和超强的凝聚精神——每个人都在为崇高的理想战斗,而身边也都站立着坚定不移的战友。
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时刻是主角在提到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时,那次战争苏军伤亡超过2600万人,而中国也正是灾难重重,我想在那个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拿起枪,如果有什么一定需要我用生命捍卫的话,那一定是我的祖国。
总体来讲片是不错的,我比较喜欢,剧中一些喜剧性过场是里面的小亮点,这种手法在观众里还是很吃的开,在IMDB,影片达到了7.3的不错分数,投票人数也不少,看来国外观众对二战类影片还是比较热情。
看完后感觉电影还是要到电影院看,如果不把你关在一个小黑屋里,你是无法感觉到每一丝味道的,好比吃法国菜最好闭着眼睛品味,一边看报纸一边吃是不好的。
因为看电视里4个赤裸的男人发抖而下载的电影,没想到下载来的也是国语版,中国人配音技术实在不敢恭维,而片源的质量音频也有问题,左右声道大小不一,声音只对其一。
4个小伙子的穿越的过程未免太过于牵强,远没有《时间旅行的丈夫》逻辑性强。
可还是值得一看,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个性。
回到战争年代也变成了“爱国者”。
女主角有属于战争年代的漂亮性感,但穿着短裙在战场上爬来爬去膝盖不疼么?
男主角的历史学得不错,战争年代背得朗朗上口。
当看到好端端的《我们来自未来》生生被中译成《古墓迷途》,不由得不想起神州时下仍火的“说曹操,曹操就被盗”了。
然而没有古墓,有的只是一个简陋的木板拼搭的掩体。
迷途?
的确,当“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大肆标榜的今天,信仰的缺失,或者说,在物欲横流的虚无中,我们都曾迷失归途。
这是部一目了然的片子,无论是“给八零后看的主旋律”,还是感叹“红旗已然褪色”,诚如介绍中所说,圣彼得堡四个靠倒卖二战文物为生的年轻人从现代穿越到战火纷飞的1942年,经历了伟大卫国战争的炮火硝烟洗礼后又回到现代,在短短的62小时之后变得成熟。
海报上四个潮男,一个军史迷一个电脑宅一个摇滚男和一个……光头党,构成了俄罗斯小青年的代表,分别象征着自以为是、无所适从、胆怯懦弱和无知暴戾。
而影片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历史,如何战胜自身的狭隘,如何从为国捐躯的前辈那里汲取精神。
如果说湖水是穿越必不可少的介质,那么,刻着红星的烟盒才是穿越的终极目的。
那不是普通的烟盒,是灵魂人物季玛•索科洛夫的参加过一战的爷爷留给他的,烟盒上刻着骑兵军元帅布琼尼的一句话:为了革命的忠忱。
这也是魔咒。
找到烟盒,意味着找到了革命的忠忱,意味着接过了红军的枪,意味你才成为真正的俄罗斯男子汉。
而军史迷伯尔曼四人正是被季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指引到湖边,从而跌进1942年硝烟弥漫的列宁格勒的。
一开始,伯尔曼四人光猪般在大雨肆虐炮弹横飞的战场瑟缩发抖,拒绝融入历史,他们第一时间就想逃避,然而无情的湖水没有把他们送回温暖的21世纪。
他们穿越到过去是身负承诺的,而不单纯是在战斗间隙拉歌时秀一手吉他,或者和美女护士谈不负责任的恋爱。
战火很快把他们催熟了。
他们成熟的代价是两个战士的牺牲。
一个老准尉教导他们:战争中只能往一个方向跑,向前,冲锋。
这个老准尉在带领四个菜鸟去德军阵地抓舌头时,单兵断后,坚定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未来的大男孩们。
另一个就是季玛,烟盒的主人。
穿越的菜鸟们发现被德军严刑拷打却拒不透露情报的红军战士,手里正握着他们返回未来的关键。
季玛在听到“莫斯科的大街上,都会有行举手礼戴万字图标的人”时,愤怒地掐摇滚男的脖子,“永远都会有正义和邪恶,而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
莫斯科永远都不会喊出希特勒万岁!
”即便未来伤透了他的心,同老准尉一样,季玛为了掩护菜鸟逃跑,也毫不犹豫牺牲了自己。
伯尔曼们终于明白,他们倒卖烈士的勋章,挖掘战士的遗骨,难怪会挖出有着自己照片的红军士兵证。
他们是在贩卖民族的创痛和英雄的鲜血,是在亵玩历史,不啻给自己掘墓。
保家卫国的神圣战争不容置疑。
影片中的上尉连长吉奥明和光头党聊天,发现他们不仅是同城的老乡,还住同一条街道,上过同一所中学,甚至有同一个名字的教师。
这是暗示,不仅现在是过去的传承,即便是时髦的异次元空间,彼地的你也能与此地的你对应。
史家说:“历史不是站在今天看昨天,而是站在明天看今天。
”对待历史,要尊重,忠诚,客观,冷静,理智,而不应该回避,拒绝和否认,甚至推翻,篡改,毁灭。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反思中成长,才能不至于重蹈覆辙。
所以,每一位“历史爱好者”也都该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看现在的所作所为。
老准尉曾问,“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于是欣慰,“我们果然能挺过去!
”但是,眼前的厮杀,对面的顽敌,都要靠自己拿血肉之躯去延续,去抵抗。
无论是老准尉,还是季玛,还是正积极筹划反攻的吉奥明上尉,甚或总是一脸阴晴不定的契卡,都没有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到穿越过来的21世纪人身上,而是一如既往地苦战、厮杀,拉锯战,艰难地收复失地。
“即使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也一定要有人来完成,把美好的未来变成现实,还要去战斗,还要去流血,否则,胜利就永远是海市蜃楼。
”正是这种坚忍和骨气,才狠狠地教育了轻浮的21世纪小青年,包括那个自诩光头党的愣头青。
当然,苏俄战争电影里少不了浪漫又脆弱忧伤的战地恋曲。
《我们来自未来》向经典的《伊万的童年》中白桦林致敬,吉奥明上尉想把心上人护士尼诺奇卡调到大医院远离战火,而尼诺奇卡却心不在焉,“很快就要进攻了,得考虑这个”。
可谓不一样的人情世故,一样的离怀愁绪。
美艳不可方物的尼诺奇卡,在编剧的授意下和穿越的主角一见钟情。
虽然想象不出尼诺奇卡为什么会接受伯尔曼的死缠烂打,接受伯尔曼用摩天大楼和宇宙飞行来忽悠,但姑娘的意志很坚定,从没有想什么带我去未来摆脱这该死的战争,而是和战友们一道义无反顾投入战场,冒着炮火,一次次把伤兵拖回战壕救治,最后,英勇牺牲。
战争的真相就是撕裂所有的美好。
出字幕的时候,画外音重复老准尉的话,“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我们果然能挺过去!
”这就是俄罗斯战争电影所传递的东西,不像好莱坞大片那般挑战你的神经,却总能深深地触动你的灵魂。
神秘、分裂,眼里流淌着忧伤,但脸上呈现的依然是笑容。
导演马柳科夫在同年拍摄的《风暴门》广受赞誉。
《风暴门》里俄军削车臣叛军的武器装备全金属亮相,阵地战阻击战山地防御战,战战得心应手。
大概他把劲头都卯给《风暴门》了,而《我们来自未来》里的坦克看起来像是纸糊的,发起战斗也不过是营连级的攻势。
即便如此,影片也营造了日月无光的战场氛围,让观众同穿越的菜鸟一样,好好地经受了一番严酷东线的战火洗礼。
演员也有中国观众认识的熟脸。
吉奥明上尉和尼诺奇卡。
丹尼尔•斯特拉霍夫和卡特琳娜•克里莫娃合作了《情迷彼得堡》,分别饰演桀骜风流的小男爵和美丽聪慧的公爵小姐,曾在CCTV播映,引发了一阵看俄剧的热潮。
他们还在《风暴门》中再次合作,丹尼尔抢走了原本属于主角的卡特琳娜。
《我们来自未来》里,卡特琳娜又被穿越的主角从丹尼尔身边抢走。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俄罗斯已经公映《我们来自未来 2》,而护士尼诺奇卡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里!
再回味一下片中的歌曲吧:手里拿着冲锋枪,因为是战士勋章在闪耀,因为是战争我回到了家,因为是英雄回到了家,还活着这寂静和阳光,突然不再谈死亡只是阳光和安静突然大家说——战争结束了!
2010年3月《看电影》用稿
一出关于穿越的大杂烩的教育片
红色,哎。3代人了,还有谁能记得那些呢。
爱情、穿越、战争的噱头都占齐了,可惜电影不是大杂烩,就本片来说在近年流行的穿越片中实在是乏善可陈。实际上也许就一部给毛子青年看的反纳粹教育片而已,而已。。。
这一星给所有爱国的英雄和烈士们,乌拉!这个电影浪费了一个如此好的题材,加进冗长的完全狗屁不是的感情线,和过去真正的俄罗斯电影和苏联电影相比,天地之间。很多年没有看过俄罗斯和苏联电影,为曾经的那些伟大的电影人默哀,为被埋没的肯定还存在着的伟大演员们悲哀,不知何时才能再放光辉。有多热爱真正的俄罗斯和苏联电影,就有多伤感被浪费的这个题材。痛惜!
有特色的穿越剧
不穿越不也应该知道战争的残酷吗 倒是没训练过就能从二战战场上全身而退确实很奇幻
第一次看俄罗斯的穿越片,深深感动了。想到《二手时间》中那些曾生活在苏联的普通人,他们说道,“社会主义强迫人们生活在历史中,沉溺于某种伟大。但如今这个时代和斯大林时代一样,都很可怕。”俄罗斯人必须选择,是伟大的历史还是平庸的生活?电影中的角色们生活在后者,最终却沉浸于前者。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但他们战胜了希特勒。
俄罗斯人的穿越漏洞百出。(20100324)
我觉得是个烂片,没什么现实意义,俄罗斯现在拍得二战片水平太低了
看过好些中国青年回到抗战时期的网文了,如果真能拍出来应该比这个更动人更振奋…可惜不给拍穿越了
在北电的大放看得,其说还挺搞笑的,而且男演员很帅!
战场上的女护士都是宝
三星半。题材和立意挺好的,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显得俗套了,尤其是爱情线的进展很突兀,前几分钟还嫌弃,怎么后面就称为爱人。同样突兀的还有四个主角的成长,卫国战争的牺牲并没有给他们的人格带来多大的健全,起码电影里没有呈现。但不得不说这个创意真不错,我们如果翻拍的话将会非常有话题度和教育意义
很喜欢结尾他们在人群中迷茫怅惘、格格不入的样子我们无法感受那个年代的人们亲眼看着师长、同伴、爱人死于战争的悲痛,但至少应当给予尊重,致以敬意
无聊无聊..>< 俄罗斯版神话..lol
四裸男集体激情穿越。。三八妇女档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如果是三年前看到,我会给五星。
苏联情怀已经淡了,可还是有那么点
俄罗斯版的穿越故事……
四个颤巍巍的裸男,哈哈哈,笑死了。战争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