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吧!少年

再见吧!少年,Let Life Be Beautiful

主演:刘敏涛,荣梓杉,谭凯,顾语涵,斯外戈,徐可珑,陈楚生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再见吧!少年》剧照

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2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3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4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5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6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3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4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5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6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7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8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9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20

《再见吧!少年》长篇影评

 1 ) 少年

春天之所以让人憧憬,是因为它不会长久地停留;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不可能读档重启。

万物有序,新陈代谢,是我们所处的世界规律,而人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必败之战,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在有限的时间中竭力证明自己的存在,然后在黑色幕布降落之际怀着遗憾挥手告别。

十四岁,是一个太年轻的阶段,有很多萌发的想法,却还没来得及一一实验,有一些意味不明的情愫,却还没笑着哭着来场恋爱……太过年轻的人生路遥遥隐没在阳光下的氤氲水汽中,青春的力量挥洒的近乎浪费,什么都不需要着急,可是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到来的是什么。

 2 ) 一曲凋零的挽歌

整部电影 要带着那种不是悲悯不是上帝的看,而是把自己观影者的姿态放低 去感受生命的价值。

不同于《滚蛋吧肿瘤君》那种青春的活跃,也不同于《我不是药神》那种无声的震撼,而是用一种写实的视角来表述白血病患者这一特殊团体的真实一面,略有些压抑和催泪,再见吧少年,愿你的青春永在,用生命的燃烧留下自己的轨迹,为留下的人留下另类的激励,再见吧少年,愿你为留下来的人留下唯一的希望。

这不是一个电影 而是对生命之花的一瞬凋落的挽歌。

 3 ) 我敢打赌,每个父母都看不了这样的情节

即使哭的稀里哗啦,内心一片荒凉,也要学会向过去说再见。

每当遇到坎坷,总想向天问一百遍,为什么是我?

不是别人来承受。

这个问题我想过,也问过,没有答案,王新阳也问过,不知道他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再见吧,少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饰演十三岁少年王新阳的就是前段时间在《隐秘的角落》里大火的朱朝阳。

想必他的演技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都记得里面几个经典的镜头,都是他贡献的。

回到正题,王新阳是一个喜欢音乐的阳光少年,也是学校广播站有名的DJ,在全校文艺大赛海选的那天突然晕倒在地。

原来,他身患白血病,万分之一的痊愈率,进了医院想出来就很难,他努力活着,他的父母竭尽全力凑钱以便顺利治疗。

骨髓穿刺,抽血,化疗,血小板等专业医学术语出现在屏幕上,感受到的只有心疼,这也不妨碍少年对音乐的追求。

偷偷的在医院天台组建一个乐队,名字叫做“too young too die ”,成员都是同楼层的的病友们。

整部剧中只有极少数几个镜头阴沉,其他的时候都是充满阳光,快乐,即使发病流鼻血时都是在灿烂的阳光下,符合少年朝气蓬勃的样子。

但一想到背后所需忍受的疼痛止不住的难过,他的父母也在假装状态良好,只有不在他面前时才会出现崩溃。

孩子生病时,最难过的是父母一想到亲手养大的孩子身患重病,前一秒还在活蹦乱跳,跟他斗智斗勇,后一秒就倒地不起,住进icu。

没有人能承受如此打击,不管咋样,还要勉力支撑,看着孩子浑身上下,因为治疗留下的针眼,淤青;化疗过后的脱发,呕吐,种种不适,整颗心都碎了。

为什么是生病的是孩子,真希望我能替他生病,这样可能就不会如此心痛。

不止一次听朋友说过,做了父母之后,最听不得,看不得的新闻便是关于孩子出事的,一想到小小的,活泼可爱的孩子因为生病、车祸、拐卖、受伤等等,即使是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心也狠狠揪着,流着眼泪,总觉得这祸事下一秒就会临到自己孩子头上。

是孩子让父母的心有了一块栖息之地,给了他们一个变柔软的理由。

有一个朋友曾经说,她女儿第一个高烧39.5度,去医院看医生,被告知要排队等候,她先生看着孩子满脸通红,萎靡不振的样子,瞬间暴跳如雷,总觉得孩子正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医生护士却见死不救,结果可想而知。

事后却反思,就是看不得孩子生病,虽然只是高烧,但脑子里已经脑各种大戏,于是一刻都忍不了。

小小的高烧便能让成年人失控,可想而知,王新阳的父母承受着比普通人更艰难的压力,这里面包括爱,包括自责,包括不忍。

为什么是他们,他们也想不通,只能深夜痛哭,看着他们,突然感觉自己的脸上也是冰冷一片,这滋味只有当父母的人才懂。

治疗之路每一步都是代价治疗疾病,首要的就是钱,王新阳的父母为了筹钱,借遍所有亲朋好友,先卖掉工作需要的车,最后再卖掉立足的房,即使房子是王新阳妈妈最喜欢的开放式厨房,但跟儿子的病相比,不值一提。

高昂的费用让整个家庭捉襟见肘,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王新阳妈妈不得不选择辞职,家里又少一份收入,经济上的窘迫可想而知。

但影片中,总是看见夫妻两的笑容,很少有崩溃的时刻,这也给了观众一点点安慰,表面上的云淡风轻,背后都是鸡飞狗跳。

钱是万恶之源,但能解决世间百分之八十的痛苦,在家人生病时,眼泪再多,心再疼,都不及钱有效。

音乐是支撑少年的精神支柱初中的王新阳,上学期间玩音乐,绝对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学习的时间都不够,还有闲心玩音乐。

生病之后的王新阳,很幸运,他爱好音乐,让他所承受的痛苦有一个出口,音乐节奏,音符跳动,拨弄的琴弦,都能化解内心的苦闷。

也正是有了音乐,让他为数不多的时光有了价值,并在去世后,留给这世间永不消逝的声音。

第一次觉得,爱好如此重要,音乐跟知识无关,不能变成试卷上的考试成绩,但在紧要关头头,却给了少年重生的机会。

家人的意义,凡事为对方着想王新阳的父母不会告诉他真实处境,为了他着想,一直说生的是小病,十三岁的少年对自己的病却了然于胸,直到有一次情绪崩溃,才脱口而出,他的妈妈愕然,原来孩子什么都知道。

少年也知道自己去世后,妈妈一定支撑不住,所以他给父母布置一个作业,很难完成的作业,而完成作业花费的时间足以让父母走出最黑暗的那段时间,也会给他们好好生活的动力。

小小的少年,如此懂事,在第二次生病复发时就悄悄计划着这些事,他知道结果,面临死亡,有很多不解,很多痛苦,从不表露半分,以免增加父母情感上的负担。

虽然已经猜到结局,但还是忍不住哭的稀里哗啦,看到父母为少年的付出,少年为父母布置的作业,都是世间不愿发生的事。

愿天下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平安,这应该是当初第一次抱孩子的时候所有父母的想法吧。

 4 ) 只要有人记得你,生命就还未到终点

今天二刷了再见吧!少年,再次被片中各位演员的精湛演技所感动而落泪。

梓杉弟弟与敏涛、谭凯老师饰演的家庭组已被无数大佬解析称赞过,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的是本片另一位主要角色,也是贯穿整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条友情线—王新阳与于晓若的故事。

--以下含有大量剧透!

---一、最喜欢的歌送给帮助过我的人影片伊始,跃入屏幕的是一位活泼可爱,酷爱音乐但看起来学习不咋的典型“后进生”王新阳(不得不感叹小荣同学充满少年感的形象将这个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与“刀子嘴豆腐心”表面斥责,实则帮他隐瞒吉他事情的典型“优等生”于晓若的故事。

新阳因为晓若的帮助而藏住了吉他,所以点了一首他最喜欢的《西涌客栈》送给晓若。

影片切回的镜头放在了晓若会心的甜甜一笑中,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青春与美好。

然而始于《西涌客栈》的美好,却也终于《西涌客栈》。

新阳精心准备的文艺演出最终却定格在了晓若的镜头中—歌声的戛然而止与新阳倒地的身影………

荣梓杉 饰 王新阳二、海盐芝士不加糖新阳因为患了白血病而不得不休学住院,晓若主动向老师提出要来给他补课。

新阳因为同房病友的离开而深夜在贴吧感慨,晓若便化身“海盐芝士不加糖”的病友来与他交心,从此糖糖这个角色成为了新阳与病魔抗争途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新阳因为化疗掉头发而苦恼,晓若便送了他好多顶帽子,看着他戴着帽子专心练吉他的样子,快门的咔嚓声似乎都无法掩盖心跳的声音,脸上的笑容仿佛是青春的隽永美好(小顾同学这里演的太好)。

同样也是晓若,鼓励新阳,喊出了片中的名台词—We are too young to die。

新阳也选择了这个名字作为乐队名,象征他们不屈的意志与向阳而生的决心。

新阳与病魔斗争的每一刻,都有晓若和糖糖的陪伴。

我们看到的是:总有一个姑娘在他的身后,镜头永远没有离开过他。

顾语涵 饰 于晓若三、too young to die/当你长大天台演唱会是全片的小高潮之一。

too young to die乐队的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演唱会如期举办,虽然听众只有他们的父母亲人与医生护士,但依然阻止不了少年们激情澎湃的内心。

当新阳唱出《当我长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勇敢坚毅,不惧病魔苦痛的追梦少年。

这既是一首歌,也是整个too young to die乐队的宣言—他们,一定会平安长大。

—ps:私人解读下,我认为这首歌还有一层意义,也许就是新阳写给晓若的歌。

当我经历过,未来成熟了,我们保持联络。

答应我要记得,我写给你的这首歌,在漫长人生,还有一个我,陪你长大了。

这两句歌词非常的戳心。

尤其最终新阳和晓若的合唱(这里新阳还特地调低了话筒的高度方便晓若够到,非常绅士)更是让人看到了少年少女在最美好的年华所绽放出的光彩。

四、平安符/你一定要好起来新阳出院了,然而他似乎并没有什么开心的感觉。

原因无非是两点:糖糖不理他了以及他觉得自己变得与同学格格不入了。

为了让糖糖能平安,他将妈妈送给他的平安符寄给了糖糖。

然而命运仿佛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平安符刚寄出没多久,他的病情就复发了,而且极其危重。

而晓若穿过大雨淋湿的街道,赶到新阳旁边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他昏迷不醒的样子。

晓若手里紧紧捏着新阳寄给她的平安符,为了新阳的温柔无声地哭泣着。

新阳和晓若也许都明白,相聚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所以当晓若带着她精心收集的同学录在一个黄昏来到了新阳的身边,熟稔无比地接过新阳的一只耳机时,这一刻,两颗年轻的心完成了彼此的靠近与救赎,炽烈又美好。

只是,其中的一颗过于耀眼,仿佛是生命最后不屈的怒吼。

——“你为什么要来帮我补课啊?

”——“因为我是学习委员呀!

”这种问答模式一点不像00后的风格,毕竟现在的小孩子比我们还懂。

但是此情此景新阳却依旧问出了如此愚蠢的问题,这是为什么?

我们不得而知,只能猜测这是一种看破不说破的状态,新阳也许并没想从这个问题中获得答案,所以他只能不停地向晓若道谢。

但这不停的道谢声却如泣血之刃一般,听上去仿佛是临终遗言。

晓若打断了他——你一定要好起来。

然而理智告诉俩人,好起来,只能期待奇迹的发生了。

所以新阳有了最后的请求……….

五、你还会记得我多久啊?

/你为什么叫…..海盐芝士不加糖?

新阳还是走了。

为了阻止母亲的离去,新阳拜托晓若给父母准备了一个任务,他带着晓若来到了他的秘密基地,拍下了他唱的最后一首歌,并希望父母能够转交给陈楚生。

于是有了最后那一场新阳与陈楚生合唱的演唱会。

影片的最后,定格在了晓若的那一滴眼泪中,闪回了新阳与晓若相处的镜头,仿佛那个少年依然存在,依然如此的活泼可爱。

然而镜头一转,回到了秘密基地拍摄完成后的画面。

新阳最后还是提出了两个问题。

——你还会记得我多久?

——你为什么叫海盐芝士不加糖啊?

(我也想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是因为寄件地址发现的?

)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晓若的回答,只有一个无言的微笑,新阳回以的也是两个微笑。

新阳虽知自己命不久矣但仍能淡然处之,晓若则是在最后的时刻默默陪伴新阳完成他的心愿,这种看破不说破的朦胧情感与平淡的处理反而更能拨动观众的心弦。

至于还会记得我多久,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更愿意相信是永远。

写在结尾两位小演员的演技真实的让人代入了这样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青春故事中。

小荣同学贡献了从活泼少年—患病的脆弱—坚定与病魔抗争的不屈—面对死亡的淡然这样一套成熟的表演,尤其是哭戏与一些微表情的处理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14岁的孩子所能做到的。

而小顾同学也毫不逊色,作为贯穿始终的主要角色,虽然人物复杂程度不及王新阳,但将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默默守护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哭戏也处理的非常到位。

人们常说绿叶配红花,但在这样一个故事中,没有绿叶和红花,有的只是相辅相成的角色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影片。

非常感谢主创团队能打造出这样一部好电影,一个积极正能量,虽有病痛的折磨但仍要向阳而生的故事。

一开始是奔着小荣同学去看的电影,看完后发现真的是全员演技派。

两位05后的小演员更是让人看到新生代演员的实力,希望小荣和小顾同学都能向阳生长,做不被打败的自己。

 5 ) 表情包女王「整容式演技」,这「真实改编」让人哭懵在影院

一部《隐秘的角落》,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 荣梓杉。

宝石般澄澈的眼睛,掩藏着比成年人还复杂的情绪;

演活了一个个性复杂、充满解读空间的朱朝阳。

而且!!!

——就很帅啊啊啊啊啊啊!!!!

这样的天才少年,跪求他吃演员这碗饭!

没想到,就在这个国庆档,弟弟就带着他的大银幕作品来了。

主角王新阳(荣梓杉 饰),本是一个元气满满、阳光开朗的初中生。

热爱音乐的他会使用从爸爸身上学到的祖传杀价技能,从同学手中购置二手吉他,为自己宏伟的音乐梦想添砖加瓦。

用他的话说,只要听着音乐,心情就会莫名变好,世界也会变得异常华丽,但是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夺走了他世界里的色彩。

在艺术节的表演中,他晕倒了。

检查结果很不乐观—— 血液指标异常,入院化疗刻不容缓。

更糟糕的是,治愈率只有不到50%。

他的人生,就像一套刚刚拆封的新款游戏: 兴冲冲地开了局,加足马力往前闯。

只是没想到: PK病魔这一关,好长好长…… 在病友交流论坛上,新阳结识了患有同样病症,但治愈率只有20%的糖糖。

看似希望更加渺茫,可糖糖始终没有放弃,还给新阳寄来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虽然从未谋面,但感觉始终陪在身边—— 好样的,小战友。

而在那间冷冰冰的病房里。

同样的小战友还有很多呢。

在疾病面前,稚嫩的眼睛还是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医院的天台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草台班子搭起来; 一个承载着美好愿景,向死而生的乐队成立了—— Too Young to Die 生辰百岁短,亡者耄年青。

怎么样,是不是挺有内味儿,挺朋克的?

而当故事继续讲下去,生命总要面临它的有始有终。

但一切都来得那么快,那么突然……战友倒下了,新阳的情况也不乐观……老规矩: 剧透的事儿就点到为止。

今天把您拉到这儿,主要还是想说说对这部电影的整体感受。

首先是基调。

本片对于生死疾病的探讨虽然沉甸甸,但整体格局却是举重若轻,并没有过分贩卖伤痛。

比如天台上的演唱会:

少年们的向死而生—— 如同暖阳。

全片用生活感十足的细节包裹起了死亡的棱角,让这原本沉重的主题在柔和的滤镜下始终洋溢着一种温暖明亮的氛围。

而这样以温和为主的基调,就对演员的表现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静,要能隐忍; 动,也要能喷薄。

这里着重要说的是: 大演员,刘敏涛。

凭一己之力扛起了所有吃重的爆发戏,情绪和状态都拿捏的非常精准,几场撕心裂肺的哭戏极具感染力。

不仅在这种大开大合的爆发点带给观众山呼海啸的震撼,更在一些细节之处的拿捏上见了功夫。

例如: 医院洗手间看到墓地广告时霎时的一怔,夹带着转瞬即逝的愤怒。

在超市买东西时,金额偏偏是1414这样不吉利的数字,那短暂踟躇、紧皱的眉头和难掩的落寞—— 极尽自然,不留痕迹。

而和她有大量对手戏的荣梓杉也完全被带动。

电影里设计了这么一场“头发保卫战”:

整场戏,荣梓杉的表现都只在一张脸上。

从拒绝到反抗再到最后的接受,每个阶段的复杂情绪都在克制中缓缓递进; 头一剃,整个人就变了。

而且是,教人无比扼腕地变了。

与之对照的是,在他还没有意识到病情严重性时的表现:

病假多好呀!

不用上学,还有大把零食作伴…… 这或许是一种同类型剧作中常见的方式: 将美好撕碎,再用人性里的那些昂贵的坚韧与乐观,一点、一点、一点地拼接起来。

而荣梓杉的存在,成全了这份少年美好。

或许,这就叫老天爷赏饭吧。

再来说说成年人的世界。

周岚,一个白血病患儿的母亲。

从得知新阳病情的那一刻起,这位母亲就做出了决定: 要让自己的儿子活。

高龄备孕,为求多一个配型成功的机会; 没人照顾孩子,那就把工作辞了; 进口特效药,一支就要2000多; 积蓄掏空,那就卖车卖房……

就连跟丈夫的争吵,都不敢把狗血情绪挂在脸上。

看着病床上的儿子,她希望生病的是自己; 而当她回到了自己的生活——

连不自知地笑了那么一下,都觉得不配。

克制,克制,还是克制。

克制的力量是什么?

镜头里的他们在哭,远远不及,镜头里的他们在忍。

镜头里的他们在忍,又不及—— 他们试图彼此理解,彼此守护,彼此成全。

情感的成功输出需要剧作在情节设计上的精准,本片最后结尾的高潮段落无疑超额完成任务。

至于效果如何,只能说: 带纸巾,两包起。

最难得的是,本片自始至终都没有刻意渲染病者接受治疗的伤痛,而是花了很多笔墨来袒露每个人的心声。

亲情和友爱,穿插在故事之间,细腻的守护,默默地鼓励支持。

他们帮着新阳完成人生中的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承载的,却是超出这个年纪的爱。

生命中总有生离死别,重要的是在生死诀别之前,要留下爱。

在用力活着的每一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在乎的人在一起……扬·马特尔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说:

人生到头来不过是不断地放下; 而永远最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

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巨大伤痛会始终在身体里回旋震荡。

这些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失独者”,被广泛认同为“最伤痛的群体”,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留下的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脱胎于真实人物事件改编的基底,无疑赋予本片更高的人文关怀视角和社会使命感。

2020年,整个地球见证的生离死别太多了。

2020年,中国电影经历的等待也太久了。

2020年,我们终于盼来了一个照常运转的国庆档—— 我们应该万幸—— 电影,终于又能成为我们情绪宣泄的出口了。

人的一生原本很长; 日复日、年又复年。

而这世上花花万物、各成大千;又有多少个日与年,足够我们看清看透?

对于失去与告别,从不会有人会光荣毕业。

可是啊,在这所残酷又魔幻的生命学堂里—— 我们不逃课也不作弊; 我们都在慢慢学啊。

 6 ) 《再见吧!少年》——愿你如歌,肆意张扬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泰戈尔

王新阳(荣梓杉饰),七年四班的学生,最爱音乐和吉他,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手,唱着自己写的歌。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他被确诊了白血病。

挺狗血的,不过是拿着朋友给的有些暴露的CD看,他就流下了一管鼻血,活像是少年青春的躁动。

再后来,他就晕了,晕倒在他弹着吉他、唱着歌的时候。

这下子,全校都知道,他,王新阳,得病了!

他那把刚买回来的五十块钱的吉他碎了,他也住院了。

吉他可以再买,健康却买不回来新的。

王新阳住院了,但他依然是那么的青春洋溢。

班上的学习委员晓若为他补习功课,空闲时,他就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

对于这个少年来说,尽管自己的病治愈率仅有50%,可在这样充满生机的年纪,他没见过死亡,自然也无法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

对他来说,自己只是生病住院,照样学习功课,照样写着自己的歌。

当他经历过病友的突然死亡、经历过化疗的痛苦折磨,他才恍然间明白了,原来自己真的会死掉。

这时候,他才真正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不再是吃喝玩乐、认真学习,而是更深层的,我为什么活着?

亦或是如果我离开了,怎么告诉世人,我曾来过?

影片里穿插着王新阳和病友组建乐队、登上天台歌唱、为音乐奋斗的画面。

那是王新阳用自己的经历,写出了展现生命的歌来,是他、他们,用生命的热,点燃了夜空的星光。

人都是有同理心的,当看到生命的逝去,没有人不会停下脚步,更遑论看到同类的逝去,那里面掺杂了更多的、更复杂的牵挂和情感。

所以我们才会在看到王新阳的父母坐在桌旁,安静压抑的吃着早餐时,不自觉地流出泪来。

悲伤着一个花样年纪的生命的逝去,更难过着尚存人世的家人的痛苦。

作为王新阳的父母,尤其是生他的母亲,她更是心犹滴血。

为了孩子治病,他们卖了车,卖了房,都是二话不说。

为了孩子,妈妈还辞了职,尽心尽力的照顾孩子。

我们看到最多的时候,是她在电脑旁做着功课,研究这个病到底是什么,该怎么治,怎么养最好。

一篇文章说花生衣对血液类疾病有好处,她就买了一大堆花生,坐在小桌子旁,仔仔细细地剥着花生,整理出花生衣来,好煮足够多的水给孩子喝。

这样养着养着,孩子的病就不会再犯了,也会好好的跟别的孩子一样健康的长大。

曾经少年的飞扬洒脱,对比如今的虚弱苍白的少年,尽管他幸运的拥有了出院的自由,却又在不久后被收回。

他该拥有这无尽的肆意,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不一样,成为被禁锢的小孩。

他该弹着吉他唱着歌,在舞台上毫不吝啬的挥洒自己的热情,而不是让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封绝笔信他该,骑着自行车、背着那把二手吉他,吹着湖边的风,然后赶在最后一秒,着急忙慌地跑进校园……有这么多对比,才会有我们不自觉地泪流满面。

为这个少年,也为这个梦想,更为这个世界、这首歌。

当看到最后的镜头里,那弹着吉他在舞台上放声歌唱的少年,我们又会笑起来,因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这就是王新阳,一个普通又不凡的少年,也是他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生命,燃放的最后一朵极美的火花。

球波关注,蟹啦\(≥▽≤)/

 7 )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小学读泰戈尔诗集 ,就格外喜欢这句话。

谁不想永远绚烂自由肆意的人生呢?

我是高三毕业生,谢可寅粉丝,当时学校补习错过电影院播出,一直知道这个电影但是放着没看,假期补了。

我泪点低,全剧从新阳得病就开始有间断地哭了,其实这部剧的制作和布置都比较简单真实温馨,没有安排令观众思考太多的细节,直接地打动人心催泪。

最打动我的是在观看时一些观众的弹幕。

他们自己,家人,或是朋友得了白血病,已经离开或是还坚强活着,发表那些感慨。

原来这样的病,就那么真实地存在在生活中,影响了这些人,这部电影也抚慰或鼓励了这些人,他们可能不能去影院看一部电影,却在手机平板上得到了安慰。

我想这是这部电影的能量意义之一。

我的感受就像那句话“幸运的人对不幸之人的愧怍”。

健康的人看了不幸的人或许会说“哎我还好还怎样”,但是王新阳不仅仅是让人这么感觉的,他实现了心愿理想,也给爱他的,活着的人留下安慰与希望。

我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与不幸之人对比下幸存的侥幸,更多地是乐观生活,多为别人考虑,还有关心帮助别人。

我开始谅解自己,高考成绩还没有出,但感觉不能如意,可是我真的很想成为医生或是其他有特别意义的职业,想帮助和保护一些人。

想去献血了,毕竟我也成年了。

这部电影缓和了我出成绩前焦虑的情绪。

谢可寅的推广曲的一句“来人间一趟,要燃烧不要腐朽”让我曾在一模前找回学习状态,陪我很快跑完高中最后一个800米,而这部电影又给我我新的能量。

其实这些能量都是我内心深处的,我可以面对一切,而外界的影响唤醒了它。

再见吧,少年!

也再见了我的少年时代,俗人在意结果得失,我是俗人,但是故事还没结束呢,我们来日方长。

 8 ) 我哭了, 你呢?

我是因為聽了由谢可寅合作的宣傳曲<<翅膀>>而來看的. 我滿喜歡他們的劇情處理, 不是每一段細節都要演出來, 有些事隨著故事走下去就會明白發生了什麼. 我比較喜歡這種處理方法. 替如說最後那一段, 沒有真的看見兒子死在病床上, 反而是看見爸爸媽媽不接受兒子走了更加感動. 還有最後那一幕, 簡單的讓觀眾知道男生是知道女生就是那個網友. 然後說說演技, 這兩個孩子(荣梓杉, 顾语涵) 也演得太好了吧! 十幾歲就那麼會演, 他們長大後應該一定會在演藝圈好好的發展. 情緒演得剛剛好不會太過. 爸爸媽媽的兩個角色也演得很不錯 (谭凯, 刘敏涛). 滿深刻的那一幕是最後谭凯硬著頭皮很堅強地離開家上了自行車後, 才露出那種悲痛和傷心因為兒子的離去真的讓人哭得不停. 那種情緒很真實的, 在老婆面要堅強, 不想影響她的情緒. 這是一部滿正能量的戲. 演技, 劇情, 剪接都很不錯. 是一部會讓你大哭的戲, 尤其是如果有親身的癌症經歷或家人, 朋友的奮鬥故事. 加油! 題外話, 說真的, 年輕得了癌症九成不是因為飲食的. 病人做化療時, 如果他們可以吃東西時, 就多給他想吃的東西. 做化療已經夠辛苦了, 有想吃的東西就讓他吃吧. 癌症不是一兩餐吃出來的. 讓他們開開心心的活在當下.

 9 ) 再见吧!少年

真人改编青春片 一部催人泪下的青少年生活片,几位年轻的小演员和成年演员都奉献了恰如其分的演技。

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因为有你才精彩。

生活投我以痛 我却报之以歌 We are too young too die.有两种不同的翻译。

“我们太年轻了,不会死去”,直到面对死亡,王新阳仍选择乐观地在病痛中成长。

“我们太年轻了,以致不想就这么死去”,好好活着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英年早逝永远是白发人心中的痛。

谁也不愿意说再见,奈何生命脆弱。

白血病夺去了无数年轻的生命,他们虽然只是这个世界的蜉蝣过客,但也活出了生命最旺盛的时刻。

作为青春版的《滚蛋吧!

肿瘤君》,荣梓杉的演技强势在线,刘敏涛和谭凯的父母角色也极具代入感。

 10 ) 少年

春天之所以让人憧憬,是因为它不会长久地停留;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不可能读档重启。

万物有序,新陈代谢,是我们所处的世界规律,而人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必败之战,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在有限的时间中竭力证明自己的存在,然后在黑色幕布降落之际怀着遗憾挥手告别。

十四岁,是一个太年轻的阶段,有很多萌发的想法,却还没来得及一一实验,有一些意味不明的情愫,却还没笑着哭着来场恋爱……太过年轻的人生路遥遥隐没在阳光下的氤氲水汽中,青春的力量挥洒的近乎浪费,什么都不需要着急,可是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到来的是什么。

《再见吧!少年》短评

6分,废戏真多,电影质感就是一网络大电影水平,在私人影院里选了这部电影真的是很人让绝望的。估计很多人在院线看都觉得没必要,我竟然在私人影院里选了这片。。。但电影毕竟给逝者留下了存在的证明,从这意义上来说,并非拍得一文不值。

5分钟前
  • 狗官初音大人
  • 还行

为什么我感觉导演留下的拍摄痕迹很重,我没法入戏

6分钟前
  • 站台之上
  • 较差

只有我一个人认为这是烂片呢?🤔🤔🤔

9分钟前
  • 用户6916131924
  • 很差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ps:泰戈尔+陈楚生+朴树,也是我爱。

13分钟前
  • 其乐龙融
  • 推荐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要你来爱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17分钟前
  • a n i@. 鴻仔
  • 力荐

3.5 台湾导演拍这种题材。。。就是让你哭

22分钟前
  • catcher07
  • 还行

神仙阵容,飙戏过瘾,刘敏涛和荣梓杉这对母子搭配真是绝了!几个其他的少年少女也都给人不少惊喜。很治愈温暖的一部电影,风格清新适合午后观看。病魔是外在的阻碍,勇敢和爱才是片子的底色,相当好哭。

23分钟前
  • 淡水无香
  • 推荐

妈妈可演的真好

26分钟前
  • ztlpoppy
  • 还行

和《滚蛋吧!肿瘤君》相比总觉得差了一点,很好哭,但是哭过之后觉得,很寻常+套路的手法。刘敏涛是本片最大看点了,拼命收着演,还是完全的情感释放,大家是信这个角色的,值得一个影后提名~~

27分钟前
  • 壹安²
  • 还行

一码归一码,故事是好故事,拍得真不好

29分钟前
  • Tough
  • 较差

md,太催泪了,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31分钟前
  • 风过留痕
  • 推荐

总体来说是个挺悲伤的故事,据说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在儿童白血病真的越来越多了,电影拍的很真实,王新阳的病态妆真的很符合现实的白血病样子了。看到孩子走后王新阳妈妈和爸爸的样子是最有感触的,这是一个所有当父母都不敢想象也不想发生的事情,对一个家庭是致命的伤害,远程安慰下现实中的那对失去孩子的父母吧。

35分钟前
  • 拾影片碎
  • 还行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39分钟前
  • Яανeη
  • 还行

6分/老套的催泪电影,但是还是会感动到,刘敏涛提名金鸡女主水平的演技毋庸置疑,凭一己之力扛起了所有吃重的爆发戏,情绪和状态都拿捏的非常精准,几场撕心裂肺的哭戏极具感染力,本片对于生死疾病的探讨虽然沉甸甸,但整体格局却是举重若轻,并没有过分贩卖伤痛,反复出现的泰戈尔的诗歌点亮电影内核,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才是面对疾病的姿态。除了痛苦,除了忍受,生命,还有其他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寻。

41分钟前
  • Otis Milburn
  • 还行

题材值三星……

45分钟前
  • 一只特特呦
  • 还行

蛮不错,好的作品不是非得光怪陆离,而是即便你知道剧情也会被感染,电影很不错,几乎没什么槽点,演员演技都很在线,小姑娘( 顾语涵)演的让人印象很深刻,上一次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金粉世家中的刘亦菲,神雕侠侣中的杨幂。

47分钟前
  • Frank_H
  • 推荐

结尾部分还是很暖心治愈的 但故事讲的有点长 有点老套

50分钟前
  • 梦鹿
  • 较差

边打游戏边看的……拍得其实不差,刘敏涛谭凯两位老师压场效果不会太差,荣梓杉灵气很足,虽然一些戏还是有些小瑕疵……但就是我我很讨厌的烂俗,电影刚开始10分钟我基本上就能猜到后面的结局==怎么说呢,看电影,看到一些烂片其实不可怕,至少它有笑点……但这种,我无语凝噎……

55分钟前
  • 打乒乓球的柯南
  • 较差

演員是認真在演,但這個節奏真是太拖沓了。場景多、煽情也多,多到看不出主次。

58分钟前
  • norris
  • 较差

很一般,总感觉绝症类电影拍的太直白太煽情不如拍的另类一些,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或者触不可及

59分钟前
  • Mercury.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