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芒特家那边
Guermantes,盖尔芒特家情事(台),Le côté de Guermantes
导演:克里斯托夫·奥诺雷
主演:Claude Mathieu,Anne Kessler,埃里克·吉诺维斯,佛罗伦斯·维亚拉,艾尔莎·勒普瓦夫尔,Julie Sicard,Loïc Corbery,Serge Bagdassarian,吉勒斯·戴维,Stéphane Varupenne,塞巴斯蒂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简介:2020年夏,随着巴黎第一波疫情封城的结束,剧团在香榭大道的剧院里开始排练改编自普鲁斯特《盖尔芒特家那边》的新戏。然而,演出取消的传闻不断,剧团内意见分歧,众人对继续排戏的看法不一。有些人担心社交距离无法维持,有些人则因为担忧演出冲突而感到困扰,甚至有演员因演出取消而松了一口气。 尽管面临种种不确定,导演(Cla..详细 >
不抱着期望去看反而收获惊喜,多少想起日式电影莽撞不计代价直奔喜好的感觉,但是被奥诺雷镀上了一层随性的风味。
★★★☆ 2021年奥诺雷为法国喜剧院导演的《盖尔芒特家那边》,改编自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因为疫情最终演出取消。他突发奇想,决定把一次特殊的没有观众的排练拍摄成电影。奥诺雷拥有多重身份,除了电影导演,他也是小说家、《电影手册》编辑、舞台剧导演。奥诺雷以自由开放的叙事试图打通电影和戏剧的边界,而他自己也进入戏中。疫情对每个人都带来影响,煎熬、焦虑和内心的挣扎无需特意刻画,直接从演员的表情中流露。主演之一在影片的结尾不断念叨“一小块黄色的墙面”,非常的普鲁斯特。
贡布雷的钟声,一小块黄色的墙面(电影唤起的听觉和视觉 vs 普鲁斯特的味觉、嗅觉和触觉 /////抄短评养号的粉谁谁糊!
似水流年
眼睛追逐文字追得累了,便合起书放在膝头,仰起脸,侧耳倾听涛声雨声风声
分不清戏剧与现实,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自然、放松、随性、美好。
一堆人唠叨
缓缓浸入 看似松散随意地切换 却带着精妙的排演 毫不做作 好有风度
3.5~4星。又一部感觉只有法国人才能拍出的类型电影——所见即所活。疫情封控解除后的剧院生活,仿佛当下正在进行时的追忆似水年华,又让我想到伯格曼在《魔灯》中提到的“狂野”的剧院生活,但是法国人没有北欧人(瑞典)那么压抑,所以不会出现伯格曼提到的那种sex混乱到飞起的夸张。这里面的法国人有点松弛、有点理想、有点浪漫,从一开始的一团散沙到最后的裸体速写,反而有种娓娓道来的舒适感。
Chef-d'oeuvre
mk2 Odéon 近期最想看的一部电影了,它把戏剧和生活一起呈现在你面前,节奏很好,音乐更好,而且听这些comédiens说法语真是太舒服了
2020年夏,巴黎结束了第一波疫情封城。剧团正在香榭大道的剧院里,排练从普鲁斯特的小说《盖尔芒特家那边》改编的新戏。不料演出取消的传闻甚嚣尘上,是否继续排戏,意见众说纷纭。有人顾忌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有人担心撞期下一档戏,有人因演出取消而松了一口气。在导演要排戏的坚持下,演员们半信半疑重拾戏服。没了演出压力后,他们反而觉得自在,不分昼夜自主排练。戏里的台词、表情、走位练习,无意间与演员戏外的生活融为一体。普鲁斯特追忆的往事似乎与各种被疫情扰乱的心情遥相呼应。焦虑与恐惧、孤独与渴望悄然在镜头与对白里成形,难以分说那究竟是戏里似水的年华,还是戏外因防疫逝去的时光。无论演出取消与否,所有人决定用尽全力享受相聚排戏的欢乐。
与《追忆似水年华》有关的题材总是这么上头
这不太适合我看
还挺有趣的
FR145 à Mk2 Bibliothèque. 梦一场,太美妙了,« un théâtre fantôme ». 去年买了票却因为巴黎第三度封城而取消,这场电影也算是填补了这个遗憾!// 2023.4.11: 昨天在Comédie française看到了这部话剧,又产生了某种话剧和电影的连结,回头一看却是自己的疫情三年。
百年前的幽灵深夜现于巴黎街头,普鲁斯特的巨著在疫情中重演。戏里戏外混淆成一体,梦境与现实谁能分得清?导演有想法,不过完成得有些草率。影片有《追忆逝水年华》里的琐碎,却少了其迷人细节与情景再现。最后穿着戏服到逛街,并去老丽兹酒店聚会的场景,还有些趣味。
贡布雷的钟声,一小块黄色的墙面(电影唤起的听觉和视觉 vs 普鲁斯特的味觉、嗅觉和触觉
虽然没怎么懂,但不自禁地被吸引。每个转场都又突然又顺畅,每个迷你片段都能一下进入。上一秒日常下一秒入戏,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很有意思。
可惜不是正剧。不过听普鲁斯特的文字与角色名从演员们的唇中念出,如音符,熟悉又魔幻,好感动!——可惜就连法国人自己也没能好好拍出普氏的《追忆》,只有不够正点的1984拍的第一卷与1999拍的最后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