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改编自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同名短篇小说。
影片讲述于2054年的美国纽约,当局利用能够预知暴力犯罪发生的“先知”建立起一套“犯罪预防系统”,对即将发生的罪行进行阻止并逮捕可能或正在犯罪的人,此系统使当地的刑事犯罪率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而故事的展开就在于“预防犯罪局”的探员被预见自己即将枪杀某个陌生人,便千方百计证明自己的清白。
原则上这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是其中却涉及到极其基础的法理问题,笔者作为一名法学与犯罪学方面的学生,自然会在这方面把玩品味一番:犯罪是什么?
思想犯也是犯罪吗?
未发生的犯罪可以被视为犯罪吗?
如何惩罚未发生的犯罪?
如果对思想犯进行刑事追究,社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犯罪的“必然性”?
我无意对整部电影的具体剧情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和分析,也毋须再讨论预知未来这种超能力存在的可能性及合理性,因为针对该片逻辑漏洞的影评已经足够多了。
电影中整个剧情均建立在“犯罪预防系统”上,而预知未来虽是科幻片常用的桥段,但是仅仅预见了未来的犯罪,又如何证明其即将发生的必然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片中汤姆•克鲁斯扮演的探员利用地球引力打了一个比方——他把一个木球从桌上滚到边沿,木球被接住了,没有掉到地上;这个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到地上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因为存在外力的介入,这件“必然发生”的事情中止了,但是你无法否认木球落地的必然性。
同理,即将发生的犯罪被警察介入并阻止了,也不能否定在另一时间线上该罪行如常进行的必然性。
因此,犯罪预防局对于未发生的犯罪进行事前的打击,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在这部以概念为主打的科幻片里,所有的理论支撑仅仅构架在这不负责任的譬喻之上,这一点可谓备受诟病,我们不妨从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来进行讨论。
客观方面,从刑法学的理论来看,犯罪的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及犯罪既遂。
根据电影中的说法,“犯罪预防系统”能够在时间上提前两周预见有预谋的犯罪,基本上可以将其扼杀于犯罪预备阶段;对于临时起意的犯罪,“先知”则只能提前一段较短的时间预知,而且预见的画面是暴力犯罪“即将且必然”既遂的情景,警方也只能根据片段里零散的线索定位犯罪嫌疑人,以及时制止犯罪、逮捕嫌疑人,这就是电影开场铺垫的一幕。
如此一来,实际上这个系统可以预见的只有两种:处于犯罪预备阶段、经过预谋与准备并最终既遂的暴力犯罪,以及临时起意、最终既遂的暴力犯罪。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刑法所惩罚的犯罪包括了上述四种犯罪形态,这是由于无论实害结果如何,犯罪都在某种程度上侵害了受保护的法益,即使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形态,也应该被评价为侵害法益、应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些却统统都无法为“先知”所预见。
主观方面,以目前法学界与犯罪学界的理论来看,犯罪的主观要件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与无罪过,犯罪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过失又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无罪过事件中有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事件。
除此以外,在德日刑法理论中还存在关于事实认识错误的讨论,具体包括打击错误、对象错误与因果关系错误等。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被“先知”预见的罪行便只有部分直接故意的暴力犯罪案件,与刑法的整个范畴相比可谓九牛一毛。
另外,犯罪中止还存在着实行行为未终了的中止与实行行为终了、实害结果出现前的中止,而“预防犯罪局”警员的出现却彻底抹杀了这两种形态的存在,而犯罪中止的情节在审判人员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时是极其关键的,因此这对于行为人自身来说也是十分不公平的。
况且人类的内心世界瞬息万变,不可能用木球落地的理论进行阐释,而“先知”展示的仅仅是案件发生的最终片段,无法感知当事人的心理变化,更遑论整个案件的全貌了。
警方仅以此为依据即行对公民实施逮捕,无怪乎片头的中年男人在被制服时高呼自己“什么都没做”,因为他的确没有实际犯下任何的罪行。
即使“犯罪预防系统”如何吹嘘自己的完美,如何卓有成效地降低了犯罪率,但也无法针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保障实体正义,更加不是终结犯罪的终局手段。
况且,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即局长利用“先知”的既视现象犯下了不为人知的罪行,这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该系统存在着致命的漏洞。
“先知”与陪审团“犯罪预防系统”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地方:这个系统并非一套简单的机器,它依赖于三名具有预知能力的人类发挥作用,而且这三名“先知”缺一不可。
然而,这三人的意见,即他们所预见的内容并非总是完全一致,而且往往是由能力最强的女性“先知”预见到不同的片段,但为了保证入罪,这些“少数派报告”被人为地删除了,这也是本片名称的来源。
我觉得有趣的是,电影里三名“先知”的设定可以比拟为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
陪审团的成员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一般都不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而陪审团制度要求他们根据关于案件的已知事实进行判断,以社会的普遍道德标准为准绳,对被告人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而且基于历史的渊源,陪审团成员的意见必须全体一致才能产生法律的约束力。
同样地,“先知”们自身并不具有任何的法律素养,他们仅仅拥有的是预知犯罪发生并向国家暴力机关呈现的能力,而非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以及道德标准对某一行为进行评价,然而他们却成为了国家机器对某一公民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依据;更有甚者,为了保证行为人被判刑,为了维护“犯罪预防系统”的完美表象,当权者竟然将预示暴力犯罪存在另一种可能性的“少数派报告”私自删除,此举毫无疑问已经与美国标榜的人权至上、法治独立等原则彻底背离,甚至在全人类的基础道德观看来也是一种邪恶。
当然,“先知”并非法官,也不是陪审团,但他们的权力已经囊括了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的范畴。
“犯罪预防系统”,也许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飞跃,但是对于法学理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倒退。
惩罚思想犯的法律再退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观察,这部电影中对刑罚的描述已经是对古今中外所有法学理论的颠覆——将这些未犯下任何实际罪行的“罪犯”判刑,然后交由监狱对其实施自由刑,而且是某种处于休眠状态下的徒刑,你绝对无法在任何的法律著作中找到这样的体系,即使是最偏激的理论。
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刑法惩罚的是犯罪行为,而非从未付诸实行的思想。
在社会关系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犯罪仅仅存在于意识当中之际,国家暴力机关却已经对社会成员实施了制裁,这便是赤裸裸的意识犯、思想犯,如果刑法对犯罪意识也进行处罚,犯罪行为实施与否的结果都一样,将会有更多人把犯罪意图转变为实际的犯罪行为,这样一来,刑法岂不有鼓励犯罪之嫌?
基于这种刑事政策,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除了电影里那种近似于乌托邦的理想状态,整个社会更加可能出现的巨大变化:犯罪率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犯罪只存在于人的思想以及未来的可能性中,警方为了逮捕思想犯疲于奔命,街头巷尾人人自危,每个人都可能在下一刻成为被追捕的“罪犯”,而权贵政要们则可以利用系统的漏洞逍遥法外,如此的国家还可能正常地存在一天吗?
回归到影片中来,“犯罪预防系统”在结尾难逃破产的命运,这也是一种必然性,如同“先知”预见犯罪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一样,因为这是法治的退步,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倒行逆施,其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电影里早就给出了解释:再完美的系统也有纰漏,而问题往往不在于系统,而在于人自身。
撇开种种吹毛求疵,能够让人在各个方面浮想联翩,不就说明了《少数派报告》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吗?
对一部科幻片作了如此啰哩啰唆的法律评价,只能说是一名法学学生的过度解释,各位看官见笑了。
电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预知一个人即将杀人,在这个人杀人前将其逮捕并关押,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了犯罪。
在电影中,关于这个设定的解释,是用一个木球。
汤帅将一个木球扔到桌子上,而法莱尔接住。
假如法莱尔没有接住,则木球必然掉到地上,接住木球,也就防止了木球坠地的事情发生。
看起来这个比喻很正确。
但是人不是木球。
木球没有选择。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木球坠地是必然的。
而人是否会杀人则并非必然。
说到底,人是有选择的。
所以汤帅在面对假冒杀他儿子的凶手面前选择了逮捕他而不是一枪爆头。
虽然他最终还是开了枪,这是那个人一心求死下的意外。
和预知的杀人情景已经不同了。
这是一个悖论。
既然人是有选择的,那么是否应该在犯罪前逮捕关押让准罪犯们失去选择的权利呢?
电影的结尾似乎做了了解答,所有被关押的人全部释放了。
继续想下去。
预知汤帅要杀人的球是咖啡色的。
这个颜色说明这是预谋杀人事件。
虽然汤帅说过,儿子失踪的六年里,他几乎每天都想着杀掉那个带走他儿子的人。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也就是说,他只是在想着杀掉某人,每天都想。
但这样的想法并没有被预知。
所以,即使你想着杀人,但自己都不确定会杀谁的时候,预知系统并不能察觉到。
只有当你知道对方的身份后才会真正的引起杀机。
汤帅是在预告时间只剩下十分钟的时候才认为对方就是自己一只想杀的人。
那么在十分钟内出现的杀机,是不是应该算做预谋犯罪?
汤帅是无辜的。
这点不用怀疑。
在我看来,他是被利用了。
女预告者利用他对儿子的思念来让他为自己的母亲复仇。
是她精心设计出了这样一个大圈。
于是才会出现汤帅带着她逃跑,并在她预知未来的能力下躲过追捕成功的找到假扮的凶手。
她努力的对汤帅说你还有选择,于是汤帅选择了。
于是杀害她母亲的凶手自杀了,她也自由了。
不用再躺在池子中梦着那些血腥了。
这真可怕。
也有点无聊。
从始至终,汤帅都像个没头苍蝇一样的奔跑着,为的是追寻一个看似已成事实的未来。
设想一下,假如一开始就确定他不认识被杀的人,那么仅仅是限制他的自由,他也就不会杀人。
在时间过后,一切照常。
有点头大了 … … … … 我讨厌想这种迷宫样的事情。
永远都在原地兜圈。
唯一确定的是,电影中的未来,2054年,我可能还活着。
但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无聊的司法机器 … … … …
预防犯罪系统这一完美的构想,当被付诸实践的时候还是难逃破产的命运,终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再完美无暇的系统都要靠人来操控,而人则是最不稳定的活跃因素。
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这个系统最致命的瑕疵。
即使给系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则来施行管理,但仍究无法杜绝管理层的舞弊的可能。
审计理论中,当识别内控系统无法识别的重大错报及风险时,cpa需考虑其潜在的广泛影响以及管理层舞弊的可能。
制度可以起制御防范作用,但其本身不是无懈可击的,它的弱点和限制反过来可以被利用。
就像电影中,预知的未来误当作回想片段而被错误的处理一样,造成内部有权识别预知图象的高层人员在现实中蓄意制造与其相似的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而逃过法网追踪。
预防犯罪系统本身有法理上的瑕疵——一个人还没来得及实施犯罪就被制止,那么他还能被逮捕吗?
如果可以被逮捕,是因为他的犯罪意念还是他即将做而还没做的事?
如果不预防制止,他就一定会在几分钟后的“未来”犯罪吗?
难道未来就像离弦之箭,没有一个alternate future?
用阻止的武断方式强行掐断“现在”通往“未来”的一条路径未来就被像气泡一样破灭了吗?
未来没有消失,只是被另一种可能性演绎。
(突然想起博尔赫斯的小说名称——《小径分叉的花园》,未来就是存在无限可能的分岔花园)。
C:why would you catch that?
F:it was going fall.C:but it did’t fall.you caught it.preventing it doesn’t change the fact that it was going to happen.阻止有没有改变之后的事实,取决于未来的发生是否具备必然性(predetermination)。
汤帅用地球引力来辩解,是非常强词夺理的逻辑,因为人的犯罪意念不是地球引力苹果落地那么强大的不容置疑—— 一个人一分钟前产生了杀人意念,并不能100%确信之后他会付诸行动。
而这个系统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机器,是出于安全保险起见。
也就是不管你会不会真的杀人,我先制止你再说。
制止本身没有错,但被制止的人因此而锒铛入狱在针筒管里过一辈子就大错特错了。
说到底,预防犯罪系统是以杜绝可能发生有害社会的行为为道德借口,对人的精神自由设定法律疆界。
它硬生生的把一道多选题篡改成只有一个错误选项的单选题,尽管这个学生还没有填写答案,但考官已经宣判他答题错误被扣分。
我喜欢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这看起来很随大流。
但是能让人感到温暖的东西,我希望来的更多。
最近刚补完了这部电影,悬念和节奏都控制的很好,直到最后才揭露真正的黑手。
很多人似乎没理解拉马是怎么陷害约翰的。
大家认为拉马无法控制先知系统和约翰的行为,他怎么能让约翰去杀人呢?
其实拉马是应用了先知系统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也是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先阐明系统的两个规则:1、一旦发生预测,不论过程如何变化,嫌犯一定会去杀被害人。
2、知道预测的人有能力去改变未来。
这两个规则拉马是知道的。
也就是说,拉马设计时并不需要考虑约翰是否逃跑,他只需要构思一个陷阱,比如用匿名信引诱约翰去旅馆和被害人碰面。
而在他设计好这个陷阱时,先知系统就会自动预测。
此时无论约翰是否逃跑,在规则1的作用下,即使事情发展和拉马设计的不一样,约翰和被害人最终也会碰面。
如果他不逃跑被逮捕,那么拉马陷害除约翰的目的也能达到。
这里的先后顺序是这样:一、拉马设计陷害约翰(设计过程不重要)。
二、先知系统发生预测,规则1生效。
不论约翰是否按照拉马的设计行动,他最终都会去杀被害人。
三、接下来有多个可能性:(1)、约翰没有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就被拉马引诱到旅馆和受害人见面。
结果是不论约翰杀死受害人还是被其他人阻止,他最终都会被逮捕。
(2)、约翰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不逃跑或逃跑过程中被抓,结果也是被逮捕。
(3)、约翰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成功逃跑且直到案发时间都没有被抓到。
此时规则1发动,约翰必定在预定时间和受害人见面。
上述几种情况不论哪一种发生,最后拉马都能达到排除约翰的目的。
四、约翰和受害人见面,此时规则2发动,即看过预测的人有可能改变未来,所以约翰没在预定时间杀被害人。
er最后拉马没有杀约翰也是规则2在起作用。
真相就是:先知系统不但有预测功能,还有强制功能!
一旦被预测,除非被知道预测的人阻止,否则不论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偶然因素,嫌犯最后都会和受害人见面,而且都会试图杀人。
假如先知系统被大幅推广,必然产生两个问题。
1、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会被预测,这个时候放弃杀人行为的人就会增多,导致无法识别有效识别真正的罪犯。
2、真正的犯罪者利用系统规则1来陷害他人,只要设计一个陷害计划就会被自动预知,之后被陷害者就会被逮捕,幕后黑手则逃脱制裁。
所以说,先知预测的强制性是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作者:黄易 二零零七年,纽约。
精神逐渐凝聚。
我把眼光集中在水晶球奇异的天地里。
坐在台子另一边的艳丽妇人,遵照我的指示,和我同样地全神贯注在水晶球内。
全身毛管忽然地耸立起来,我知道今次又奏效了。
水晶球内色光齐灭,一些模糊的景象飞快地闪过。
我沉沉地道:“你看见吗?
”艳妇茫然道:“什么也看不见!
”早知道旧当然的答案,像我这类拥有第六灵感的异人,世上真是寥寥可数。
而且,假设对方真有超自然的感官,又那用来光顾我这个水晶球术士。
我道:“我看见一个穿笔挺西装、秃头蓄须约四十岁的家伙,坐在一个泳池旁边……”艳妇叫了起来道:“是他了,我丈夫贝乐,从来不游泳,但却爱看比基尼女郎。
”我继续看进水晶球内道:“等一等,等一等,是了,有个身材惹火的三点式女郎来到他身旁,俯下,噢!
亲吻起来。
”艳妇霍地站了起来,双手撑着台面,向前俯来,胀红着脸叫道:“她是什么样子的,快告诉我。
”她这样向前俯来,低胸衣下奇景毕露,我虽然身具异术,但其他各方面每一寸都是一个正常男人所拥有的东西,那能源在受刺激,心神一分,精神松弛下来,水晶球内景象消去,回复水晶的常态。
我叹了一口气,眼光不甘心地从她的胸脯移往她艳光四射但却气得胀红的俏脸道:“早嘱咐你不要激动,一使我分神便不灵光了,你知道吗?
”女性的敏锐使她察觉到我眼落何方,下意识地把胸口拉了拉,坐了下来焦急地道:“通天士先生,请你继续看下去,我愿付双倍价钱。
”我立时精神大振,道:“如果我能告诉你那三点式女郎的样貌,你真的肯付双倍?
”艳妇咬着嘴唇,肯定地道:“一定。
”我道:“棕色短发,约二十六、七岁的年纪,非常美丽和惹火,噢!
她的左面颊处……眼角下有一点非常可爱的美人痣……”艳妇怒叫道:“果然是那婊子。
”一手丢下四百大元,怒气冲冲推门而去。
我拿银纸,满足地叹了一口气,一股倦意袭上脑际。
看水晶球确是极为损耗心力的一件事,所以我每天最多只能看四个客,还不是每趟都灵光,精神陷于低潮时,有时个多月也不敢接客,使我的经济时常徘徊于破产的边缘。
有趣的拜访 正要收拾时,门铃响起。
我心下大奇,拉门一看。
一个四十来岁、身材瘦削、看来土里土气的男子,站在门前。
他伸出手道:“通天士先生,我是李察,特地来询问前程。
”我断然道:“对不起,今天关门了,想要看的话,倒可给你预约一个时间。
”李察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淡淡道:“假设有一单大生意,不知通天士先生有没有兴趣?
”我留意到他眼神充足,灵活变动,显示他是机警多智的人,而且我的第六灵感告诉我,这个人并没有恶意。
我装作毫不在乎地道:“那要看你提出的生意,大到那一个程度。
”李察道:“一千块美金,只要你把几个人认出来。
”我压住心中的兴奋道:“一千块我还不看在眼里。
”李察道:“五千块!
”我整个人弹了一下,这是否一个傻子,一下子由一千块加至五千块,那够我几个月使用了。
李察从我身边走进细小的办公室内,大模斯样在椅子坐了下来。
我由主动变成被动,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李察直望进我的眼里道:“你是否当我是个傻瓜?
”我望了他好一会,运用精神力量对他的心灵展开探索,这是我的特长,没有人能把真正的意图对我隐瞒。
他的心灵守得很紧,显示他是那类经常要保守秘密的人,可是法力高强的我依然探测到一点消息。
我疲倦地道:“你不是傻瓜,而是个警察,不是来查牌的,而是个出得起钱求我的傻警察。
”李察浑身一震道:“莎菲没有说错,你果然有些门道。
告诉我,假设我要杀你能否感应到?
”我冲口道:“当然知道,每逢这类极端的情绪,是最易被察觉的。
”李察脸现喜色道:“好了,假设在一间酒吧内的数百人中,有几个是想杀人的凶手,你可否把他们认出来?
”我犹豫了片刻,想起了五千大元,咬牙道:“当然可以。
”血腥酒吧 车子在酒吧前停了下来。
李察在我身旁低声道:“积臣、巴比和梦露三人陪你进去,你要在一踏进酒吧后,以最快的速度把对方认出来,再告诉他们,明白吗?
”我沉声道:“你说过先付一半的。
”李察叹道:“希望你的第六灵感和你贪钱的人同样强烈,否则恐怕你没有机会收其余那一半了。
”我接过他递过来的花花绿绿的钞票,一颗心登时活跃起来,看看身旁美艳如花的女警梦露,暗忖倒不在乎和她共同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梦露推门下车,毫不起劲向我招呼道:“大术士,请下车吧。
”语气带着三分不屑。
我心中有气,不过看在五千大元分上,强忍过去,随着下车。
坐在司机位和前座的积臣和巴比两人跟着下车。
巴比是个矮壮精悍的小子,黑人积臣则身材高大,像头大猩猩。
两人走在一起,一大一小,相映成趣。
梦露把手穿进我的臂弯,警告道:“不要起歪心,是老板吩咐我们要扮一对情侣。
”积臣在我俩身后插嘴道:“我也不明白老板为何会信你这个混饭吃的江湖术士?
假设骗我,我会把你撕开两边。
”我气得几乎跳起来。
矮个子巴比道:“你有更好方法吗?
我们两个星期内已死了二十四个兄弟。
”我吓得面色发青,李察只告诉我到酒吧内把一个个想杀人的凶手认出来,从没有说过二十四个警察已被杀死。
五个人卧在血泊里 酒吧内装满了人味、烟气和酒气。
二千来方尺的空间内,至少聚了七百多人,舞池上男男女女不住在扭动。
灯光忽明忽暗,激光在场内扫射。
我极少在这些地方流连,一进来立时头晕脑袋,不辨东西,更不要说去把“心存杀意”的凶手认出来。
梦露把我拖着,硬挤到酒吧旁。
积臣和巴比不知转到那里去了。
现在要我把他两人认出来已是难比登天了,遑论去找只是内心存有杀意的人。
梦露在我耳边道:“快看!
再迟便没有机会了。
”我道:“凶徒会溜走吗?
”梦露冷冷道:“不!
是我们已被杀个干净了,快看!
”我吓了一跳,一颗心卜卜跳动,真想弃钱而逃,又记起了积臣的威吓,虚应故事的四周张望;七百多人谈着、叫着、跳着,我真的从未曾有过这种认人经验。
我犹豫地道:“会不会是你们弄错了。
”梦露脸色一寒道:“不会,我们有很准确的情报,‘快活教’的人准备好了在这次例行检查向我们三人下手,当然,现在包括了你在内,你是新入行的警察,是吗?
”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过已势成骑虎,连忙收摄心神,把精神凝定。
我在十二岁露营时曾受到一次雷殛,大难不死,居然还发觉自己拥有有了奇异的第六灵感,成为读书不成的谋生工具。
精神凝聚。
眼光由近门处的座位开始巡视。
酒吧内的人失去了形象,变成一团一团的生命能。
我的眼光来到其中一个身形时,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背脊骨直爬上后脑。
我叫道:“找到了,是坐在大门左边第三张台那人。
”梦露低骂一声道:“蠢材,那是巴比。
”我尴尬万分,但又兴奋无比,我竟然真能把第六灵感运用在这情况里,因为巴比正是心想杀人,只不过是想杀凶手吧了。
我看了忍不住脸带焦惶的梦露一眼,眼光又开始巡梭。
不一会,我发现了五个人。
两个是一对在舞池对舞的男女。
另三个分布在酒吧的不同角落。
梦露道:“肯定吗?
”这句话多么愚蠢,我怎能肯定,这时亦只有硬着头皮道:“肯定。
”梦露喃喃自语。
我不解地望向她,恍然她正在通过微型通讯器告知积臣和巴比。
我还想说话,梦露尖叫道:“伏下!
”跟着的事快到说也说不清楚。
“轰!
轰!
轰!
”一时空气间充斥着火药味,男女的尖叫混成一团,酒吧内所有人东倒西歪,也不知是谁中到枪。
积臣粗壮的声音大喝道:“所有人都不要动,是警察。
”我睁开眼来,发觉自己傻兮兮站着。
梦露转过头来骂道:“叫你伏下,为什么还要站着。
”巴比跳了过来,抹了额上的汗珠道:“大术士,幸好你早了一刻把他们认出来,使我们能在他们发难时早一步得手,好险!
”这时才看到先前我点出的五个人卧在血泊里。
李察兴奋地走了进来,大步走到我面前,叫道:“成功了!
”我呆呆道:“你的手下倒很能干。
”积臣傲然道:“当然,我们是全国的精英,不过,你也不错。
”我倒没有他的傲气,这种事,就算用枪迫我也不肯再试一次,伸手向李察道:“其余那一半呢?
”李察道:“到我办公室喝杯咖啡再说吧!
”惊人的委托 “对不起!
只此一次,你给钱,我回家,把这一切都忘记。
”李察露出个狡猾的笑容,悠悠道:“帮助政府,是每一个好市民的责任,是吗?
通天士先生。
”梦露在一旁道:“不是我开罪了你吧,我愿意道歉。
”美人软语相求,我几乎打消去意,不过生命要紧,我情愿硬起心肠了。
早先只要认人时慢了三数秒,躺在血泊内的就是我这个通天士了。
积臣撇撇嘴道:“你既然懂看水晶球,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将来的命运。
”我哂道:“将来是时隐时显的,有时清楚无比,有时又会模糊不清,你这大猩猩怎能明白。
”积臣脸色一寒,待要发作,李察插入道:“通天士先生确有真本领,我太太莎菲便曾向你求教。
”我恍然大悟,原来李察是因他太太介绍,找上了我。
另一个坐在一角,面相威严的中年人道:“李察,我看你还是把情况告诉他。
”李察恭敬地道:“是!
局长。
”我呆了一呆道:“你叫他作什么?
”梦露道:“这位兰度先生,是联邦调查局的局长!
李察是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总监。
”我叫了起来道:“什么?
”李察道:“让我解释吧!
”我摇头道:“不要告诉我,我什么也不想知。
”这时我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积臣道:“你不是能知道人内心想些什么吗?
告诉我,我在想什么?
”我为之气结道:“那是耗用心神的一回事,而且谁有兴趣知道大猩猩的兽脑构造?
”积臣脸色一变。
李察喝止道:“积臣,没有时间了。
”跟着转向我道:“通天士先生,你相信吗?
假若你踏出这里,保证你不能活过二十四小时。
”我脸色一变道:“你不要危言耸听。
”李察现出个可恨却又满是自信的笑容,缓缓道:“好朋友,你知道吗?
今天我们有幸聚在一起,是因为国家已面临一个生死存亡的危机。
”我愕然道:“你不要夸大了几个警察的死亡。
”李察道:“他们不是警察,而是国家内最精锐的安全部队,虽然只有二千多人,但却是目前唯一对抗颠覆力量的最后堡垒,可惜他们正一个接一个的被歼灭。
”我哂道:“那么军队和警察又到了哪里去?
”李察道:“这要从头说起,我们的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度后,成为了世上最强大的国家。
可惜凡事均有利弊,民主的极端发展,却造成了另一类的危机。
”兰度先生插入道:“长话短说,科技的愈发展,人类精神愈是空虚,一种鼓吹集体享乐的无政府主义者,以‘快活教’之名,乘机崛起。
他们非常聪明,秘密吸收会员,在短短十年间,已扩张至数百万人,成为一支威胁到国家安全的势力。
”我也曾听过这个教,却不甚了了,道:“那为什么不把它取缔?
”李察道:“这就是民主社会的坏处,为了更崇高的原则,我们牺牲了很多行动上的方便,几次向法庭申请禁制令,都被法院以宗教自由拒绝了。
到了三年前,快活以暗杀为手段,开始对政府进行颠覆和蚕食,企图把政府从内部拖垮,而且他们已愈来愈接近成功的阶段。
”兰度道:“忽然之间,我们发现军队和警察里,无处不潜伏着他们的人,而我们手上能控制的力量已愈来愈少,个中情形,可以想像得见。
”我道:“你怎知安全部队里没有他们的人?
”梦露叹了一口气道:“这正是目前的烦恼,总统亲自下了命令,授权我们全力对付恐怖份子,可是三个月前,有关安全部队的高度秘密资料,忽然间落到快活教的手上,于是短短的三个月内,我方超过三百多人被恐怖份子所暗杀,可恨我们对于谁是恐怖份子,却是一无所知,走投无路下,李察才妙想天开,找上了你。
”巴比道:“幸好你还真是有用。
”我道:“他们几百万人,你却只有二千来人,还有内奸在其中,这场仗怎样打?
”李察道:“真正的恐怖份子人数并不多,数目将不会超过数千人,由他们的教主快活先生领导,这是目前的情况,假设我们这唯一的反对力量冰消瓦解,此消彼长,未来便很难乐观了。
”兰度道:“所以目下我们要借助你的力量,首先把内奸清洗出去,然后再把快活先生找出来。
”梦露道:“这快活先生是快活教的神,一旦被除去,快活教凝聚力量便失去,整个组织会像冰块般溶解下来。
”我望向李察道:“你刚才说,只要我走出这里,二十四小时内性命不保是什么意思?
”李察又露出狡猾的笑容道:“你已加入我们,快活先生又怎肯放过你?
”我气得骂了起来道:“你这个混蛋和骗子!
”秘密仪式 我喝着梦露递来的咖啡,疲倦欲死。
梦露道:“你要否睡一回儿。
”我道:“累成这样,睡也睡不着。
”梦露感激地道:“你的工作效率很高,三天内已见了我们七百多队员,找出了五名内奸。
”我颓然道:“有什么用,一天找不到快活先生,一天我也不能安枕,你们真是关照我。
”梦露抱歉地道:“有什么可以补尝你,你……你这个人其实很有趣。
”我精神一振道:“不如我和你找个偏僻地方躲起来,在亡国前好好享乐一番。
说实在的换了谁当总统还不是一样,可能快活先生那一套更好也说不定。
”梦露气道:“你为什么这么短视,快活先生只是个以宗教为名行恶强徒,光是他清除异己的手段便令人齿冷。
”我还要答话,李察推门入来道:“快作准备,有情报说快活教正在市西一所大宅举行吸收新会员的秘密仪式。
”第六灵感 纤手温柔地拍打我的脸,使我从熟睡中醒转过来。
我茫然睁眼,接触到梦露明亮的大眼。
梦露道:“快醒来,你在车内睡了足有两个小时。
”我勉强自己坐起身来,从车窗望出去,四周平静如故,安全部队的人员满布四周。
一登车我便倒头大睡,一点不知道其后发生的事。
我道:“找到人没有?
”梦露道:“一个人也找不到,宅内有一条秘道……”我倒了回座位,一头枕在梦露的大腿上,准备重回梦乡。
梦露嗔道:“老板要你进去。
” 大宅内满是安全部队队员,正在进行搜集证物的工作。
中间有个铺以黑布的祭坛,一只绵羊被残忍地剖心破腹,鲜血染满坛面地上,奇怪的法器如利刃、怪异的图画、水果散落各方,显示快活教徒走时非常匆忙。
李察望向我道:“怎么办?
”这句话我也想问他。
我的目光缓缓巡游,最后落在地上的一把长剑上。
我道:“这是什么?
”:李察道:“应该是快活先生的杀羊工具。
”我喜道:“这就成了。
” 双手按着长剑,精神注在水晶球里。
兰度、李察、积臣、巴比和美丽的梦露,把我百来方尺的办公室挤得水泄不通。
水晶内一点动静也没有。
我颓然道:“不灵光了。
”积臣急得骂了起来。
李察道:“再试试吧!
我方目下大占上风,可能惹起他们的反扑。
”巴比道:“说不定总统的贴身近衞会行刺总统。
”我赌气地道:“我自己知自己事,不行就是不行,再试也没有用。
”积臣冷冷道:“你不是唤自己作通天士吗?
”我以冷笑回报,道:“你也不是叫国家安全队吧?
现在何安全之有。
”积臣勃然大怒。
梦露伸手拍了我按着长剑的左手一下,安慰道:“你的确是累了……” 当她的手按在我的左手时,水晶球内闪了一闪。
我叫起上来道:“不要拿开你的手。
”积臣哂道:“穷心未尽,色心又起。
”梦露道:“你管得那么多。
”温暖的玉手紧按着我的掌背。
水晶球内异光闪灭。
我叫道:“你另一只手。
”梦露顺从地把另一只手毫不吝啬地按在我右手掌背。
积臣妒忌地道:“得寸进尺。
”我无暇理他,凝入水晶球内,叫道:“我看见了,是血,血,从白色的羊体内流下来。
”众人希望重燃,在水晶球旁聚拢起来。
积臣喃喃地道:“我什么也看不见。
”想不到梦露的手竟能加强我的灵力,一幅清楚的图象在水晶球内呈现。
我终于看到长剑的主人。
松开了手,环视众人。
李察道:“是谁?
”难掩一脸紧张。
我道:“我曾经在电视上见过他,因为他要角逐下一届的总统。
”众人脸色大变。
李察道:“我知道了,是新兴自由党的参议员白伦登,他是批评执政党最卖力的人。
”兰度道:“可是总统也不会批准我们动他的,我们的证据,嘿……”指着水晶球道:“有等于无。
”李察咬牙道:“这要博他一博了。
”原形毕露 国会大厦正门。
刚刚散会的时刻,议员们纷纷步下台阶,坐上驶来接载的车辆。
我随着李察等人,大步往白伦登走去,后者在几名大汉的簇拥下,意气风发地正要登上一辆大房车。
我们一走近,他的保镖立时警觉。
积臣拿出证件喝道:“不要动,中央情报局。
”白伦登从容地制止了手下,向李察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要你的解释,或者让我亲自问总统。
”我用尽心力,把精神凝向这老狐狸,可是他重门深锁,守得很紧,使我没法读到他心中的想法。
李察道:“我们想请你到敝处一谈。
”白伦登冷笑道:“你当你们是什么东西,盖世太保吗?
”他的声音逐渐增大,想引起周围议员的注意力。
李察道:“若你不合作,我便要拘捕你了。
”白伦登冷冷道:“给我看拘捕令。
”李察镇定地探手入怀。
就在这刻,我察觉到白伦登神经间闪过一丝强大的恐惧。
我灵机一触,叫道:“我你有你身为快活教主的证据。
”白伦度望向我,道:“他是谁?
”他虽然脸容不变,但心灵的恐惧大大加强,我终于看到一些景象,是一部小簿子,上面有很多人名、地址和日期。
积臣在我身后答道:“教主!
还是担心你以后的日子吧!
”白伦登勃然大怒,道:“李察!
拘捕令在哪里?
”李察无助地望向我,伸了入上装的手抽不回来,当然是没有拘捕令。
就在白伦登盛怒的一刻,我终于戳进了他的神经里,读到他的秘密。
四周的人终于发现有异,围了上来,包括记者在内。
镁光灯闪个不停。
我指着白伦登一顿一顿地道:“证据就在你身上,你的西装内有部快活教的人名册,并有暗杀对象的名单,快活教教主先生。
”四周围的人忽地静至一点声音也没有。
白伦登脸容平静下来。
杀气,从白伦登传来的杀气。
我叫道:“小心。
”白伦登已从怀里拔枪出来,李察一个箭步标前,一手掌把他的手枪劈飞。
他身旁的大汉被迅速制服。
我向梦露道:“白伦登肯不肯认罪。
”梦露道:“有那个罪犯是肯认罪的,不过不用怕,有你在,他还能瞒过我们什么东西。
噢,是了,李察正式邀请你加入我们。
”我嘿笑道:“多谢了,还是按件计数来得划算。
梦露,我们找个世外桃源,好好地玩个痛快怎样?
”梦露道:“你是异能通天士,我的答案是怎样,为何要问我?
”我甜蜜地笑了起来。
(完)
开篇的设定很套路化。
在假设科技发达的未来中,武器交通通讯都变得更加先进,拥有了合法的犯罪预防系统。
犯罪预防科可以根据对未来的预测预防犯罪的发生,并且逮捕所谓的“犯罪未遂”的人。
未来和预测永远是个辩证的论题。
对未来的预知能否影响未来的结果?
知道了未来是否能够改变未来?
如果能改变,那所谓的预测又算是什么呢?
影片致力于一种有悖于传统的对于时间的非线性思考,给观看者一种对于时间性思维无能为力的感觉。
其实影片设定的所谓犯罪预防系统存在着巨大的疑问,尽管男主的预防犯罪部门对此深信不疑,但它的存在却很挑战现有的观念:犯罪抓人要讲证据的。
预谋犯罪在作案前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作为证据,被判有罪大家都能接受;但冲动犯罪之前是不会有实际证据证明他想犯罪的,最终若被阻止了,仅仅通过预测,就能判定此人有罪?
而本片背景的设定,恰恰由于预测系统的出现,预谋犯罪几乎为零,男主部门处理的几乎都是冲动犯罪。
他们理直气壮的去抓人,我却心存疑问,总觉得不对劲。
果然,后面的问题出现了,先知预测出了一个男主无法相信的未来:自己会谋杀一个自己毫不认识的人。
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恐怕男主就又理直气壮的去抓人了,然而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显然无法接受。
于是他开始想尽一切方法去逃避追捕的同时去调查真相。
故事发展到他走进那个预测中他要谋杀人的酒店中为止,我还俗套的以为这将又会是一个死循环故事:主人公因为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从而努力去做些事情企图避免未来,但所做的事情却恰恰导致了未来发生。
当男主挟持“先知”逃避系统的逮捕时,系统的创立者说出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没有人能阻止他了,因为他已经是未来的一部分了。
”然而身在当下,谁又不是过去的未来的一部分呢?
面对世界上最复杂的时间维度,谁能肯定自己的思维永远清晰?
而他最终没有扣下扳机导致对方一愣,拼命表示你为啥不杀我的时候,故事就越来越有意思了。
尽管我猜到大反派就是之前那个男主很信任的老头,不过犯罪手法却实实在在是我没有想到的事:利用系统漏洞和自身权限,混淆和掩盖自己的犯罪,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本来以为“先知”不断闪回的谋杀案和男主孩子的案件会有什么牵连,结果只是作为一个可以利用的点让老头去陷害男主罢了。
男主的孩子究竟是谁杀的起因为何依然没有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其实依然是个普通的犯罪片,犯罪原因也很常规合理,只不过掺杂了一个先进的预防犯罪系统的设定后,犯罪手法有些匪夷所思。
略微遗憾的是老头陷害男主以及多年前不可告人秘密的动机似乎略显牵强。
男主也在不停地开挂。
前妻和先知都无条件的相信并协助男主,是因为阿汤哥太帅了吗-_-|| 前妻很大气自然,俩人的复合也是顺其自然。
“先知”演员太辛苦了,之前一直是光头,一直处于身体极度衰弱的状态,最后被保护起来过正常生活一看也是蛮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啊~斯皮尔伯格和靓汤的精彩合作。
还不错的片子,有深度有创意,故事讲述得也很完整的。
值四星。
影片的故事框架来自疯狂作家菲利普·K·迪克1956年出版的一个短篇,其寓意简直像是为911后的美国人度身定作的,即“为了人身安全,你愿意放弃多少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在当今世界,为了乘坐飞机,我们可以接受搜身等检查;但乘坐地铁你愿不愿意接受身份核实?
影片假设,50年后的华盛顿特区市民愿意接受无时无刻的身份检查,当然不是由活人来搜身,而是借助科技手段。
当你能预知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时,你的行为是否会改变“命中注定”的结局?
说到故事的发展,那可谓是一波n折。
在看电影时,你会以为推理到了真相:一是认为根本没有人设局(正好设局这个说法沉溺了很长一段时间),二是断定Anderton要杀的人就是他的弒子仇人。
没过多久 脸被打得啪啪响,我所认为的“真相”,背后的基础竟是谎言!
大幕拉开,又一层大幕,这才看得爽。
Anderton在为自己的清白推理奋斗,在一次一次的奇观冲击下,我们也在真相的迷雾中摸索。
幕布拉开,终极恶人终于揭晓,影片进入令人紧张激动的高潮阶段。
在一层一层的抽丝剥茧下,在一次一次的背腹受敌中,我们为所有正义的人紧捏一把汗。
而当真相揭晓,善恶有报,但贯穿影片,悬而未解的谜题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与期待中。
不仅“真相”背后是谎言,整个预防犯罪局,整个体系,整个安宁祥和的乌托邦,都是建立在一个不自由的“谎言”上。
不得不让人想起康德对于“自由意志”的呐喊(Agatha:“我厌倦了未来”),以及《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Harvey Dent谎言揭穿导致的动乱。
“真相”与“谎言”,在故事内、电影全局中都形成了巧妙的互文。
然而,该片本来就不是以画面取胜的。
甚至,斯导最近迷上了朦胧美,画面颗粒感在影院看起来非常强烈,而且故意削减色彩饱和度,令本片呈灰暗青冷基调其实,本片重点在于悬疑/惊竦因素,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尤以科林法雷尔同学的角色设定颇为精彩,其离奇遭遇实和《洛城机密》中凯文斯帕西同学的角色篦美。
阿汤哥这回显然是矛足了力,也总算让偶看到赶着追自己眼球是怎么实现的,可怎么着都不能让铁石心肠的偶感动,实在是比较遗憾。
If you suffer from insomnia and really need some sleep, then congratulations! You don't have to take sleeping pills anymore. Instead, you can watch the first half of this film, "Minority Report", which is extremely slow and sufficiently boring to make you sleep. All the digressions and flashbacks only shatter the main plot, and render the film rather unfocused. You only know what "minority report" means after the one hour mark.
结论写在前面:逻辑有瑕疵 有点虎头蛇尾 总结一下为三颗星,如果没那么扣细节的逻辑,可以一看,全片的节奏紧凑,未来世界的世界观和发展描写的也不错:眼球识别的定制广告,全自动飞船驾驶,良好的光影利用能营造出的未来感,看过银翼杀手的应该懂,但是没银翼好。
是否能用预测杀人来给还未犯罪的罪犯定罪,很有意思的主题,电影没有选取小说原著的结局反而在结尾上价值有点失望,全片想表达未来是握在自己手里的,但是全篇只有两个人明确看到了自己的结局才有选择的能力,很难有普通人也能把未来紧握在自己手里的共鸣。
1男主被通缉且已经被抓捕归案,在那样的大数据未来,男主前妻居然可以用男主之前的眼球进入调查局。
2.那个老头最后的自杀的动机很模糊,男主给了两个选择:杀了男主成为犯人但是先知预言正确:保全自己但是证明先知预言错误。
鱼和熊掌老头一个不要,就算前面说他们有些交情但是你都陷害人家,还不惜杀了个FBI了,这时候突然回心转意是不是有点突然?
从风光无量到事情败露,然后被男主激将法掏枪行凶,男主全程还在火上浇油,然后突然就自杀啦?
就算你男主嘴遁一下真善美都好一点啊3.预测未来的能力是吸毒基因变异出来的....你说未来环境变化太阳辐射也行啊(算了 也不是硬伤)4.每一次的预测都能预测出被害者和加害者,而且会弹出两个自带防伪的木球,利用两次相似的场景来混过去没那么容易吧(但是你硬说就是案件发生在很久之前 局里人手少 老头趁人不注意把球扔了也说的过去)5.老太太和罪犯帮男主的原因也不都充分(但是 同样 不算硬伤 老太太垂涎阿汤哥美色 罪犯真的想他所说的是病娇)总的来说,观感还行,但是看着看着总给人一种好像哪里不对劲的感觉。
乔恩觉察到试图杀害先知母亲的“无名氏”的案子有问题。
事实上这是拉马一手策划的。
拉马得知乔恩要给“无名氏”翻案后便开始设局陷害乔恩。
拉马让D伪装成杀害乔恩孩子的人从而让乔恩杀他。
但乔恩与D先前并不认识,问题是拉马怎么把乔恩引入事件现场?
电影并不是现实,可能存在逻辑错误。
但我们假设没有逻辑错误的情况下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电影的脉络,事件的触发线有两条:a 乔恩翻案→拉马设局→D伪装→事件现场。
b 先知预测乔恩杀人→乔恩逃跑→事件现场。
拉马设局只是制造了犯罪条件,但并不能让先知预测乔恩杀人。
假设先知没有预测乔恩杀人,乔恩也不会跑,更不会到事件现场。
拉马根本没有控制事件发展的能力。
这好比他只能堆好木炭,能不能点火全看先知。
另外,假设先知先预测乔恩杀人,拉马利用这个预测趁机陷害也讲不通。
既然先知都预测了,拉马还费什么功夫?
直接抓人就行了。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整个事件都是先知一手策划的。
她先给乔恩看她母亲被杀的画面触始乔恩翻案,乔恩翻案触始拉马设局陷害。
先知再预测乔恩杀人触始乔恩逃跑,并且后来协助乔恩躲避追捕从而顺利来到事件现场。
事实上乔恩最后并没有杀人。
但通这一过程,乔恩最终查清了先知母亲的案子。
我推测先知可以控制自己所预测的画面,所以也一直控制着整件事的走向。
未来,在你看到的那一刻就已经改变了
我一直觉得能不能拍科幻片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水平的标准。看这电影就很唏嘘,中国啥时候才有科幻片啊。
內個 阿湯拉著他老婆聽precog預言的時候是本色演出吧。。原來Bonnie Curtis跟導演合作那麼久啦 可導演腫么就還是個大老粗呢╮(╯▽╰)╭|除了agatha之外的雙胞胎precog還真是雙胞胎矮|collin的一個agent居然是泡菜國人士 我還以為是錢嘉樂來 ╭(╯^╰)╮
讨厌哲学话题,何况有点做作。
虽然这部影片的口碑并不好,但是于我,却相当震撼。最好玩的是老汤的眼睛掉出来那个镜头。
斯皮老师从前怎么拍过这么慢热的片呢。。。前一个小时慢吞吞愉看到要睡着,要不是一边吃着东西~
好看呐!创意已然匪夷所思,还不乏所有商业片的元素,靓汤还是很帅气的。一次次令人瞠目的情节反转,虽然这设定肯定会有点漏洞存在,不过真的满足了。"I'm tired of seeing the future".
还是挺吸引人的一个大片~就是觉得好长。。
我看的时候叫“少数派报告”,情节很悬疑,但是我最关心的是,里边那个眼科医生,是越狱里的那个意大利黑手党
挺好跟想法 可惜拍出个不伦不类的玩意
如果不是因为菲利普的剧本,我是不会看的。拍的很一般,最后的解释也有点牵强,不少人电影说对原著改编太大,我希望是这样。
从没见过这么SB+NC的科幻设定,惨不忍睹的阿汤哥站在玻璃前面挥动双手,和小学生设计,不,是幼儿园的未来汽车,以及瘾君子们有特异功能的后代成为先知,还没人问过TMD这群先知都TMD从哪儿冒出来的,就TMD让这群先知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的核心和支柱,想要被剧情说服真是必须和自己的智商死磕啊……
幼稚死
画面很冷 没有AI那么冶艳 对于技术的描写或是构想很到位 绝佳讽刺:没有特效哪有此片的一叮
疫情期间重看,最大的问题是片长太长!将近2个半小时,明显节奏有拖慢了。无疑,P·K·迪克的原著思考深刻得多,斯皮尔伯格还是纯娱乐派打法,注重飞车追逐、打斗、特效,这些部分更有趣、也更拖戏。而且以前看靓汤在光屏前手舞足蹈捕捉犯罪信息觉得好眩,现在”呃,直傻!“[哈哈]靓汤靓到博士奶奶都忍不住亲他,可惜太矮是致命伤;囧林其实表现不弱,很有双强对峙的CP感,颜值也在颠峰期,不输于靓汤。局长前段戏太少是不足,铺垫不够,后面要强行转主角就有点失衡;前妻同理。视觉奇观较割裂,预罪捕捉、飞车交轨的未来感和全当代日常场景,连超级Mall都没啥新奇处。VR性爱已不新鲜,VR领奖不知在讽刺哪个?
如果说基因学上一个错误,加上科学上的失控,叫做发明,那么就是我发明的。
2019年重看觉得非常差,差到我简直难以想象为什么当初会觉得这是好电影。Its convoluted script, poorly developed characters and stiff performance just made the whole thing so unbearable in 2019. //画面那个瑰丽啊,我真佩服人的想象力。
重看一次發現電影蠻多硬傷的,但概念是超前的。可概念也是迪克的,只能說老斯能把概念給影像化就還算過得去吧。
给汤姆克鲁斯设的圈套是怎么安排的?
任何不能解释来龙去脉的先知都是科幻片里的偷懒。和织布机教可以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