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看了两部女主从内勤到外勤,一路开挂所向披靡的电影,一部是《幸存者》,一部是《女间谍》。
巧的是两部电影的男主都是男神级的,前者是经典的007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后者则有裘德洛和杰森斯坦森两大型男作为颜值担当,实在是让人大饱眼福。
不同之处在于,《女间谍》因了女主的角色设定更为搞笑,喜剧色彩更浓,很多画面都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观赏性更高。
要不是因为搭档的“意外身亡”,女主大概永远不会有勇气和魄力从地下室走出来 ,和危险分子面对面的斗争吧,可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感情的力量是大大的。
很佩服女主的一点是不管在怎么样紧张的情境里,她总是可以镇定自若,爆发出强大的小宇宙,哪怕心里害怕到无以复加,紧张的抖成筛子,外在气场却丝毫不减,强势hold住全局。
那些从小被压抑的,作为女性的自卑终于在顺利完成任务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电影里,女主对于自己十年前特训的优秀表现满是不自信时,女上司说了句women,这个细节印象很深。
在社会大环境下,作为女性,好像总会被冠以某种特定的眼光,设下一种限定,很多时候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拿性别作为理由来安慰和说服自己。
一方面,女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感情上,投身于那些小情小爱小快乐小忧伤,所以才会有了诗经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另一方面,现代女性又在自我实现和社会期待两者中进退维谷,矛盾着挣扎着胶着。
有的时候,我们真应该学学男性,少一点情绪化的东西,开阔一些,世界很大,生命很长,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少给自己设限,也不自怨自艾,像女主一样,从自己的小空间里走出来,去发现更广阔的天空和更美丽的景色。
想起昨天看到刘瑜的一篇小文《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里面写道:女性这个性别之所以成为一个负担,就是因为女性都太沉溺于爱情这档子事了。
女人跟男人根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女人背着感情的包袱跟男人事业竞争,好比一个人戴着脚铐跟另一个人比赛跑步,没法比。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里另外几个女配也是很有亮点的。
女上司其实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在职场的决断力丝毫不输男性,也不因为性别而看低下属,同时还带着几分冷幽默,让这个 人物变得可爱。
女主的闺蜜更是集各种笑点于一身,紧张到穿着乐福鞋还蹲下来系鞋带,却又在关键时候将大反派一枪毙命,搞笑有时机智有时。
至于蕾娜其实也只是个外强中干的角色,美貌自然不用说,没什么心机,也没什么脑子,每次都被女主虚张声势的样子给镇住,大概只是因为从小没有人敢于忤逆变成了个被宠坏的小孩,最后被警察带走的那一刻,女主还击的那一刻,她淡淡的那一笑也让人对这个反派并不大恨得起来。
影片的结尾,当裘德洛饰演的男主再次暧昧地向女主邀约的时候,她望向不远处的闺蜜,笑了笑,终于还是拒绝了,看到这里我表示相当欣慰。
世界大、生命长,不只与你分享。
经此一役,她的世界变大,而他也不再是唯一,以前纠结的那些林林总总,终于可以放下。
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真好。
任何时候,做任何决定,都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自己开心,便好。
古人云:"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料到一部商业化的喜剧片在豆瓣引发了“女权”的探讨,并以不少的数量在评论区开启了是否“女权”的争执。
其实观影之后想来,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注定逃不和女权沾上关系。
现在的导演,编剧也不免要煞费苦心,因为你一不小心就被扣上“男权”的帽子。
在物质条件上升的现状下,人总是会去追求精神上的东西,自由,平等,爱,正义。
而女性从父权制以来一直作为被压抑的对象,自然是拔地而起,力争自由与平等,她们是“女权主义者”,但她们的观点却一直有所出入。
尤其在如今的文明里,歧视女性的行为并不像封建年代那么显而易见,容易鉴别了(当然了解过女权和敏感的人不难察觉,也有些人察觉到了却不知道这是性别歧视)。
像《SPY》,要说是“男权”,必然也是隐性的,不过,《SPY》究竟是不是“男权”呢?
1.首先,角色设定上女主是一个其貌不扬得不到男神心的女人,且年近40只有过一次恋爱,可以从自己与没有太多差别的闺蜜口中得知,女主很是烦恼。
观点:女性的出色被固化为姣好的外貌,性感的身材的形象,是几乎没有争议的“性别歧视”,而不符合这一形象者,便和“逊色”站边,我们都知道“逊色”的人物作为笑点是老生常谈了,片中杰森叔便是,而女主逊色之处肯定不是她的勇敢,执着或者智商能力,那么这种消费“女生其貌不扬”的笑点是不是歧视算不算歧视我想已经很明白了,你可能会说是因为女主身为CIA里的高智商文员,计算机方面的高手,男人怕驾驭不住,且不说CIA的外勤人员智商与能力也不在话下,甚至几十年几来美利坚都没一个男人相中她,就男人应该比女人强的观点也正是“性别歧视”吧?
2.部门里美丽性感的女间谍,备受同性妒恨,深受男性欢迎。
女性反派,亦是如此。
观点:基本同上条,不难体会到,相貌不佳的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固化的社会建构。
3.男性角色特工形象,不赘述,杰森叔各种装逼强调自己“男子气概”(无贬义),裘德洛狂拽酷炫掉渣天的“男子气概”,对女主出外勤的嘲讽与不信任,送给女主的难看甚至有点性意味的项链(从笑点的考虑以及旁观者的鄙夷可以确定电影要表达这个项链是“难看”的),以及老特工各种谄媚女主,对女主肉欲的迷恋。
观点:所以这电影的主旨和“女权”八杆子打不着,导演和编剧并没有要输出“女权喜剧”的意图。
4.涉及性方面的信息观点:老特工各种谄媚女主,对女主肉欲的迷恋,自以为是的随意的触摸女主(这里强调的是自以为是和随意,性行为本身并没有性别歧视,很多人抱着性行为本身就是男性受益,女性吃亏的观点也是一种“性别歧视”)。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脏话方面好像并没有太多针对女性的,FUCK YOU之流就好比我们在说操,干的时候,通常并没有指向性,可能是我记性不好,但我认为本片的脏话不足以成为“性别歧视”的论据,这里不谈对于追究到一定程度上的歧视意味。
综上所述,这是一部与“女权”八竿子打不着,甚至还带有歧视的电影,为什么有很多人仍然提到这是一部呼吁女权的电影呢?
他们看的电影难道是和我们不同的版本?
还是不在一个次元?
我认为也不是无中生有。
从与闺蜜的茶余饭后,沮丧的抱怨着那些社会格言:“放弃梦想吧,苏珊”,“融入就行了 ,不要抢占别人风头”“品行好的人,往往创造不了历史。
”,在女主告诉女领导我相信那个对她外勤能力嗤之以鼻的法恩“箴言”时,得到女领导的感叹:“women(女人啊..)”,以及综上所述的四大歧视之处都是为了对社会现状的临摹用意在为了女性觉醒做铺垫,而终于,女主在不依靠男性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实力的成功证明了自己,俗话“大翻身”,因此男性对她的看法扭转,发现了她未知的潜能与魅力,毕竟呼吁自由的电影,都是在被压迫后,呼吁真爱的电影,也有被家暴或欺骗后,呼吁和平的电影,也有血腥不堪入目的战场后,所以呢?
有很多暧昧不清的地方存在被定性为“过度解读”的可能这些暧昧不清的地方也能成为立足点表明了这不是女权电影,就好比结局所表达的:女主的计算机与幕后工作不算能力,在没有社会建构下女人应有的出色特质——美貌,你就应该用弥漫“男子气概”的活动——外勤去证明自己,或者你也可以认为:女主只是为了心爱的人复仇而真心想参与进这种活动中,要说歧视,这好像是职业之间的歧视问题了。
“女权主义”志在消除性别的偏见,不会因为你是女性或是男性所以认为你是如何如何,且应该如何如何,无关性别,终究争夺的是“人权”,行驶自身自由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是酷炫吊炸天的裘德洛,你是笨手笨脚的杰森斯坦森,你是外貌绝佳,或者喜欢品味书本的女性,你是爱好计算机的程序员女性疑惑喜欢做着“男子气概”事情的女性,这都无所谓,这是你享有成为某个人的权利,这是机会平等,无论是谁,都应当被尊重。
PS:本来也不想写女权什么的,总觉得来说一个商业喜剧片有点絮叨,一个商业片我猜也承载不了那么多的东西,还有哦,并不是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就是女权电影。
<图片1>
即使性別平權運動推行至今,保守如好萊塢,仍舊是(白人)男性的天下。
不僅男女星同工不同酬的狀況嚴重,許多類型的電影更專為男星所設計,讓女星只能淪為花瓶般的配角,譬如諜報片。
回顧過往的諜報片,不難發現陽盛陰衰的現象十分明顯,尤其007系列中詹姆士‧龐德與龐德女郎的搭配深植人心,更是奠定男性特務的經典地位。
於是乎,女性倘若想在這類型的電影中佔有一席位置,就必須像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那樣,除了擁有不輸給男性的俐落身手之外,還要有美麗的臉孔與性感的身材。
從這個角度來看,《麻辣賤諜》的蘇珊(Melissa McCarthy飾)絕對是少見的特例。
一如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蘇珊等一干女性長期以來都待在中情局總部的地下室裡,負責後勤支援的工作。
她們透過監看鏡頭,協助在外執行機密任務的男性特務,以確保他們的安全。
然而,在某次任務中,蘇珊的夥伴布萊德利(Jude Law飾)不幸身陷危險,最後更慘遭滅口。
為了替夥伴報仇,特務實務經驗為零的蘇珊自告奮勇,決定臥底潛入敵營一探究竟。
在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瑪莉莎‧麥卡錫(Melissa McCarthy)喜感獨具的詮釋下,蘇珊無疑是個形象鮮明的角色,同時她卻又反映眾生,是許多女性可以自我投射的對象。
從教職轉而投身中情局的蘇珊,擁有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只是除了工作和做甜點,從片中完全看不出她有任何其他的嗜好,彷彿她的生活都在那個不見天日又鼠滿為患的辦公室裡度過。
她的人生除了平凡,還是平凡。
正因為如此,上司才會採納蘇珊的意見,讓她擔任臥底,並以單親媽媽、寡婦、老處女等形象作為偽裝。
真實人生中的蘇珊,感情生活不甚順遂,足以稱作「剩女」,而臥底的種種身分既是偽裝,卻又符合她的形象與氣質,讓她成為「女魯蛇」的代言人。
無論是「剩女」或「女魯蛇」,都是不見容於父權社會底下的形象,她們遭排擠、遭恥笑,因此被貼上此等標籤的女性無不感到萬分焦慮,想方設法就是要擺脫這等低賤身分,然而從蘇珊身上卻看不見這層焦慮。
當然,蘇珊和好姊妹南西(Miranda Hart飾)在一起喝酒時會抱怨感情生活,但她從未試圖改變自己的外貌或身材。
此外,蘇珊的衣著品味也屢遭蕾娜(Rose Byrne飾)的嘲笑,她雖然換過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卻依然把自己搞得像臃腫的黑寡婦一樣。
「肥胖的人如菸槍、酒鬼一樣必須為自己的外形負責;而其『臃腫走樣』的體態便成為懶散、無知、缺乏意志力和自我約束力的罪證,只因在『苗條專政』的當代,人沒有肥胖的權利。
」學者張小虹曾如是論述。
於是,不管是有心或無意,蘇珊的「不變」衝撞了父權社會對「完美女人」所設下的框架,也顛覆了社會大眾對「改變自己」那股正向力的莫名崇拜與追求。
蘇珊就像《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2001)的布莉姬,也像《我叫金三順》(내 이름은 김삼순,2005)的金三順,拒絕成為良好完美的女人,而是以「女魯蛇」的方式寫下屬於自己的人生。
如同前陣子的《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2014),《麻辣賤諜》同樣以惡趣味翻轉諜報片的既定形式,但是我以為後者翻轉得更為徹底,也更為有趣。
原因很簡單,《金牌特務》玩的是表面上的音樂和視覺效果,骨子裡追求的仍舊是保守的傳統價值;《麻辣賤諜》恰好相反,它挑戰的都是既定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
除了前述的「女魯蛇」人生觀之外,編導保羅‧費格(Paul Feig)更突顯一向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愛情價值。
蘇珊之所以自願當特務,就是想為布萊德利報仇,因為他是她暗戀許久的對象,是她愛情的寄託。
於是蘇珊和另一名特務瑞克(Jason Statham飾)成了有趣的對比:一人為愛,另一人為國,兩人的目的不同,結果卻殊途同歸。
何者偉大?
何者渺小?
保羅‧費格讓女性追求愛情、男性保家衛國的安排,固然是有流於刻板印象之嫌,但這不也是意圖消弭偏見,重申愛情價值之舉嗎?
講述愛情的羅曼史總被歸類為屬於女性的陰性文類,而《麻辣賤諜》也確實是一部女性電影,而且是一部貨真價實的女性電影。
它不止以女性為主角,更允許並鼓勵女性在情慾上能自主,除了主動對男性展現欲望,也有權利拒絕男性的欲望,這在好萊塢電影裡是相當難得的現象。
片中,蘇珊可以對布萊德利存有幻想卻不一定要和他交往,也可以嚴正拒絕性感的義大利特務德盧卡(Bobby Cannavale飾)的挑逗,因為蘇珊並非被動的存在,亦非需要靠王子拯救的落難公主,而是掌握有主動權的獨立女子。
由此看來,蘇珊已成為一個典範,她的存在告訴眾多女性:妳可以展現情慾、可以不理會父權社會所設定的「女性」形象,即使如此,妳也不需要活在陰暗不見光的空間裡,只消大膽走出來,自會有一片屬於妳的天地。
《女间谍》很好笑,不过笑料的来源跟我起初想的不一样。
梅丽莎•麦卡西是脱口秀起家的谐星,我想当然认为她会演个对间谍行业一窍不通却误打误撞立下大功的奇女子。
结果被编剧摆了一道,原来她的这个文职转实地特工,除了天生比较容易一惊一乍,并且被乍然丢到陌生的环境里像只受惊的小白兔,哦不,大白兔之外,整体脑筋和性格还是十分正常的,并且越来越显露出超级特工的观察力、行动力和街头急智。
相反,有问题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男人们,平庸冒失到像是从科恩兄弟的电影里窜出来的,一面装腔作势目中无人,一面犯着各种低级错误,反而要女主屡屡救场。
梅丽莎非但没有变成被嘲笑的对象,倒有几处容光焕发,魅力四射的瞬间,足以证明气质这东西的重要性。
作为一部间谍片,它吸收了从古典到前卫的各种元素。
大家知道间谍片几十年发展来,有些东西不断与时俱进,而有些则是周而复始,时尚轮流转。
《女间谍》的搏斗方式显得非常时髦,但在更大范围上融进了《王牌特工》这一波古典主义潮流,男特工西装革履摆造型,打完架一定要正衣冠抹发胶,蛇蝎美女心狠手辣,阴谋狂人性格维度单一,超级道具夸张又上手,那种种不靠谱,早年已经被当做一种样式被大众观念吸收,但如今被尽情放大后,喜感再度溢了出来,此类戏仿在《王牌大贱谍》那个年代就很玩得转,今天依然吃香,可见其生命力。
好莱坞最能打的秃头这次化身有着《糊涂侦探》豁胖癖好的硬汉,而且绝不会心虚地问“你信不信”。
意大利人的冒险精神和浪漫多情也被夸张到种马的地步,以至于结尾说他是英国人成了一则巨大的讽刺,众所周知传统的英伦绅士间谍无论扮演什么身份都不会失去风度的呀。
同时被放大的还有那些露骨的下半身笑话,从古典间谍片硬而不射的含蓄暧昧,直接上升到R级喜剧屎尿精齐发的多彩多姿。
美式笑话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像慢热的英国人总会给出几秒钟的回味,夹带着很多俚语的粗俗笑料,都是在不经意抛出,“不知道脖子为啥湿了”,随口一说,没有任何抖机灵的征兆,错过啥也不影响,一旦注意到了,能回味上老半天。
常有人误会美式幽默就是粗话下流,其实精髓在于一个抖包袱的时机,这也跟英美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有关。
这片毫无疑问是女权电影,通过《伴娘》、《辣手警花》一路演来,梅丽莎•麦卡西俨然成为银幕女权代言人之一,她的作品也被女权观众们推崇备至。
不过这女权,仍是好莱坞式的女权,有条件,有限度。
特点之一,就是作为一个整体,体能不如男的女人们,却要依靠用男性擅长的方式来搞定任务,来彰显自己并不逊色。
此举其实经常吃力不讨好,如果揍的是帅哥,反而会有大批女观众心疼,好比运动员出身的吉娜•卡拉诺主演的《制胜一击》所遭遇的,女主招招夺命,多给女人扬眉吐气,可女粉丝只怪她揍坏了亲爱的法鲨的俏脸蛋,多讽刺。
当然《女间谍》巧妙得多,一方面用梅丽莎的吨位增加了说服力,让她赤手空拳搞翻一大票壮汉显得可信,另一面男人们个个都是洋相百出的脓包,确实没人比她干的更出色。
这种对比固然让人拍手称赞,不过脑子稍微一拐弯:那些身材纤弱的女人该怎么办?
如果不把自己变成一个功夫女郎,就只能依靠男性的保护?
看,即便是银幕世界,也是性别不平等的,政治正确只是一个口号和形式,此地仍是男性的地盘,按照男性的游戏规则来玩,取悦的也还是男性。
男观众会因为银幕上一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屌丝妹拯救了世界获得了真爱,就对身边的女性改变观念刮目相看敬重有加吗?
别说我等直男了,修炼成猿基术恐怕也难有这等觉悟。
这方面雷德利•斯科特思虑深远的多,《末路狂花》的塞尔玛和露易丝用比男性更霸道的暴力手段保护自己、讨回尊严,但最终免不了一死,这才是社会的本真面貌,令人发自心底的扼腕——只要偏见存在,女性无论把自己改造成什么样仍会受到歧视,只是其中的一些过得比另一些风光舒适罢了。
说到底,在商业娱乐片里寻找真正的女权精神,难免会失望,以通俗博票房的《女间谍》也承载不了如此艰巨又难以讨好的功能,把它当做一部纯粹的B级喜剧动作来欣赏,会放松快乐得多。
(文/方聿南)
我可不想后半生让你那肌肉发达的手臂和手掌在我的胴体上来回摩擦着妮维雅(护肤品)。
他邀请我进入他房间的唯一方式就是让我帮忙固定他的床。
“我很听我妈的话,她说‘安分守己的女人,往往创造历史。
’”“不,你要知道这话的原词是——安分守己的女人很难……创造历史。
”她可能每晚都被自己感动到哭着睡着。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情绪有些激动,但请尽量避免在报告中使用“逼养的”这种词。
“我们需要一个既能跟踪他们又不会引起注意的人,一个无名之辈。
”“我来做吧!
”“好的,谢谢你了,食堂大妈。
”“我觉得你为了国家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真的是很勇敢。
”“才不是牺牲……我会回来的。
”你是问我怎么进到这狗屎一样的烂房间吗?
——因为老子才是真正的间谍!
老子有个习惯,就是专爱做那些别人说我办不到的事。
我曾经给自己用过心脏除颤器。
我曾经从摩天大楼一跃而下,并且只用一件雨衣当降落伞。
着陆时我摔断了两条腿,但我还得假装我正在他妈的太阳马戏团里表演!
我曾经吞下一堆微型芯片,然后又把它们像屎一样拉出来,接着组装成一台电脑。
我曾经把车从高速公路开到火车上,然后我陷入了火海——不是车着火了,而是我。
还有哪个酒店比这里更容易被谋杀?
老子对179种毒药免疫,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老子曾经一次性全喝了。
老子拯救自己的国家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
这就是所谓的男人之间的战争,你是不会懂的,除非你有根这样的“棍子”在你裙下。
当老子不想被看到时,就没人能看得到我,老子行动起来就像个他妈的幽灵。
长官,我真的认为我能做到。
虽然我平时不是一个会吹牛的人,但是我今天就要吹一次。
还有,我刚才救了很多人。
“那你想要我给你什么?
”“你应该有一封里边装着我的枪的信封。
”“我没有那种枪,我只有一把看到你就会硬的枪。
”你被摸的次数比我这几天加起来的都多……不,是几个月……不,是好几年,3年零40天。
你今晚看起来简直美翻了,亲爱的……你他妈到这儿来干什么?
如果老子浪漫起来,你就会浑身湿透地躺在地板上喘不过气起来,并且还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有一次,我跟人要一片泰诺林(退烧药),结果他给了我一片泰诺林PM(迷昏药)。
“呃……我就点这个‘斯博瑞·艾·迪丽莎’吧。
”“呃……那是这家餐厅的名字。
”如果你的衣服都像这件这样的话,还是让我派个人替你把它们都烧了吧。
豪华经济舱?
听起来像是个关牲口的棚。
这是我的世界,虽然很丑,但就是我的!
你也许一点也不像猫头鹰那样聪明,但你永远是我的嘲笑者。
“别发短信了!
”“我没发短信,我在玩《糖果传奇》,刚玩到第95关。
”“谁雇用你的?
科林。
”“早在8个月前,科林就不在这儿工作了,我是弗雷德里克。
”“这就是你拿把枪对着我的原因吗?
就因为我没记住你那该死的名字?
”“我只能说有些人真的很想要你卖的那东西。
”“你大可不必这么做,我可以给你舒适的生活,科……呃……”“你又忘了我的名字了,是吧?
”“瑞娜,去驾驶舱把飞机拉平!
”“别说的好像我会开他妈的飞机似的!
”你他妈竟然说我长得像那个该死的野人(你妈)!
难怪你父亲一直生不出他想要的儿子!
老娘就是那个将要割下你的鸡鸡,然后把它贴到你额头上,让你看着像只独角兽的人。
你闻起来就像被冲上海滩并在太阳底下暴晒一个星期后才被发现的妓女死尸。
你穿着这风衣看起来就像刚拉完屎的神父。
你是想让我用卡格尼(右手)和他妈的莱西(左手)来跟你解释吗?
卡格尼会从你他妈的喉咙伸下去,莱西会从你的屁眼钻上去。
我会让他们在他妈的中间会合,然后会像拉他妈的手风琴一样玩弄你的心脏,直到把它挤爆!
“她性格古怪,根本猜不透她在想些什么。
”“也许是因为她用的是保加利亚语在思考。
”你看起来就像一只伊沃克(长毛族)死在你的头上。
在这个美丽的肉体面前闭上一眼都是一种罪孽。
你看起来就像个充气娃娃!
等等!
等会儿!
等会儿!
显然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也不是我想要的,我的意思是……男人倒是很想看这种撕逼大战,就是咱俩,知道吧?
两个聪明、漂亮,还有一头秀发的女人在这打得你死我活。
你这吻看起来就像一个牙齿掉光的老太婆在嘬着甜甜圈里的果酱。
生活总是充满悲剧和惊喜。
总有一天,超级间谍女士“苏珊·库珀”,我会操了你。
天哪,瑞娜,你是邀请了整个中情局的人么?
还是他们局里的人刚好在隔壁别墅休假?
你效力于中情局,却愿意帮我倒卖核弹?
等这事完了,老娘要把你那该死的头发全剃了!
这是我见过的最他妈丑的项链!
天哪,奥尔多,我防你的“抓奶龙爪手”防得太累了。
“你从哪儿弄的这身西装?
”“我他妈自己做的,不行吗?
”有时候,身为男人就该乘风破浪……我晕!
这他妈的是个湖啊?
看了这部2015年的高分喜剧间谍电影,却有些令人失望。
影片由一位身材肥胖的中年大妈扮演一直做办公室的CIA,但机缘巧合却直接上一线的一位探员,显然这是这部喜剧电影的第一喜剧元素。
影片给她配了两个型男当配角,分别是扮酷的Jude Law和扮傻的Jason Statham。
看着一直在B级片里演硬汉的Statham在这部片中一直扮演犯中二病的家伙,还有些让人不适应。
但Statham虽然扮傻有余,但喜剧效果却不佳。
女主角误打误撞进入核弹买卖市场,却一直靠满嘴脏话的连珠炮式对话忽悠对方。
让人看字幕看得很累,却没有多少可笑的地方。
另外,女主角本应靠其优秀的脑瓜和分析能力取胜,但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三下五除二搞定大帮黑帮保镖,让人怀疑她是否是做了10年的CIA文员。
总体来说,本片以喜剧形式调侃一众以007为代表的装逼型间谍电影,是不错的尝试。
但是喜剧效果,对我来说却是一般。
也许看电影就是很主观的东西,给《女间谍》打了5星,因为确实很喜欢。
看完之后,翻了一些豆瓣评论,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的电影,用如此轻松的方式表达女性的power,确实很让人舒服和接受。
电影末尾处,当裘德洛用他迷人的眼睛凝视女主,问她did you mean that? 她在危机关头救了他说的那些话,也就是她表白的那些话,实在太喜欢Susan的回答:Dod, I admire you.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轻松地化解了一场表白的尴尬,以后大家还是好搭档。
也许女主太清楚不过,表白有什么用,有一句话叫其实本没有误会,只是他不想要去了解而已。
这样其实很好,而且经历了那么多,在Susan心中又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最后和杰森斯坦森滚床单的镜头很有爱啊
今天趁看Jolin演唱会前的空档去国宾微风看的下午4点场,好像是6厅,3/74/7的上座率吧。
当时看到这个片子的海报就给跪了,裘德洛总是能和其他的我也同时喜欢的演员搭到戏,这次竟然是JS。
在我没有喜欢裘德洛之前,一直都是看JS的打打杀杀的,不用动脑筋好棒。
等于说是新欢和旧爱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且片子类型也是我喜欢看的特工片。
天啊太好看了。
虽然主角是女的,演的也很好,可是我只想说这两个男的。
第一个镜头就是帅脸,简直要看哭。
哪怕最近看到的都是黑海夺金、唐海明威这种大爷角色,他真的还是可以帅回来的,想到这里就要哭出来了,真的....片头还会有一些阿尔菲的感觉。
女配也演的不错。
JS只要一出场,就准备好咧嘴吧,简直王宝强的镜头感。
全场没有一个不笑的。
他讲的故事好像也是以往他的打打杀杀片子中的经历一样,关键是他的表情,看一次笑尿一次就对了。
女主演的笑料也很足,经常有笑到停不下来的时候,而且隔阵子继续笑。
那种女生情节,尤其对裘德洛这样的面孔,唉又要看哭了。
此外台版的翻译也很给力,把金牌特务、速7都融进去了,还有很多本地化的东西。
别管剧情真实与否,我也没有在意女权女性,看看帅哥,笑笑,再想想女生情怀,就是这片子的对我的意义了。
和《碟中谍》不同,《女间谍》则是谍战片另一种成功方式-喜剧。
它比我预想的美式摁地挠痒喜剧好笑很多。
不得不说主角梅丽莎·麦卡锡很有喜剧天分,深知什么是让人笑的开怀的。
摩托车那一段真是笑死了,一个肥女人穿着不合适但又不夸张的衣服骑着摩托车追坏蛋,掉进水泥坑里那“符合情理”的慢镜头让喜剧效果持续放大了更长时间,好久没这么笑过了。
台词的毒舌程度也是罕见的,那编剧不是素材采集大师,就是满腹对生活充满了怨恨(热爱)。
杰森·斯坦森大概从没演过这么2的角色吧,罗丝·拜恩真是漂亮啊,气质美女的毒嘴丝毫不输给快嘴肥婆。
至于争论这片突出了女性主义还是歧视女性的,都洗洗睡吧。
一个喜剧片而已,还让不让人好好开心一把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原载公众号“文慧园路三号”(CFA1958)导演保罗·费格在《辣手警花》、《办公室》提名多项艾美喜剧剧集类奖项之后,再度凭借《女间谍》在暑期档收获一路爆笑好评。
有《王牌特工》的成功在前,特工题材的反类型被又一次证实为行之有“票房”。
然而在这个年代,你不拿女性主义或者种族主义说点事儿你都不好意思出来混,就好像最近的《泰迪熊2》,看似讲“西天取精”生子实则宣扬类人权/种族意识一样。
《女间谍》就收到了一水的女权主义/女极权/女性主义电影的评价。
片子看下来也的确像那么回事。
男性角色都是草包——光头斯坦森满嘴跑火车,只会制造推进剧情进展的麻烦;恢复身材的裘德洛大叔在三分之二的剧情里处于消失状态;另一个开着阿尔法·罗密欧的外援塞拉菲诺威茨则负责贡献黄段子。
而转到女性角色身上,女神外勤探员海伦是绿茶婊+双面间谍;中情局头头是女的;主角技术支持苏珊、傻大个南茜和叛逆黑二代雷娜是女的是女的还是女的。
实际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上三人撑起支撑起剧情主线与冲突。
并且长得好看的都不是什么好果子。
影片内核无非是个年长色衰(本来也没有多好看),不痴只肥的中情局女探员为救搭档,小宇宙爆发,关键时刻碾压一切男性角色,实现自身价值的女屌丝逆袭的故事。
听起来的确又励志又女权。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行为动机被放置在“爱情”的名义之下,便使得整个故事都无法逃离传统男性视角与想象的桎梏。
苏珊在行动之前,是一个暗藏自己实力,为了和自己暗恋多年的搭档的所谓“默契”,而甘愿呆在爬满里老鼠和蝙蝠的地下室做后勤的女人。
激发她行动的,也是为暗恋之人复仇的决心。
在生死关头,她换取敌方信任的方法是袒露这段感情,明述自己愿意为裘德洛牺牲的精神。
种种此上情节设置,看起来难道不是所有男性都有有的红颜想象?
——一个非妻子的知己,懂你每一个特殊的需要,包括在西服里给你放上过敏药;支持你的事业,包括在监视器后面告诉你每一个转角处的敌人。
还有你们彼此不踩线的暧昧,包括工作电话里的么么哒。
但是《女间谍》无疑是讨巧的,它的讨巧之处就在于选择了梅丽莎·麦卡锡。
脱口秀出身的麦卡锡把各种三俗无下限屎尿屁的段子玩弄于唇齿之间,丝毫没有违和感,反倒萌贱十足,笑点高密。
和保罗·费格三度合作的她也是深知自己优势所在,在喜剧、搞怪、高能、自黑、脱口秀版台词的路上一路高走。
从2011年的《伴娘》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到2013年的《辣手警花》中的女警另类面,再到如今的《女间谍》,麦卡锡也算是在好莱坞杀出了属于自己类型化的一条血路。
换想之,《女间谍》这部片子,女主任是换了谁,都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了。
来个小花絮,片中胖嫂骑着摩托车追敌时候遇上了一个好死不死的路人,这个问路小哥是胖嫂[真]老公本·法尔科客串的哦。
不是闲的蛋疼就不要看了
本子不错,有强大的台词支撑,杰森斯坦森英国腔搞笑比打架美多了
讽刺是对的,但笑点好尴尬。。。
杰森老师在过去十年竖立的硬汉光辉形象在这部电影里基本上被毁了一半多233333。绝佳消暑神作。
2015年9月8日17:45:16,不是动作片,是喜剧片,一般般吧,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比伴娘还差
太棒了!!!梅丽莎简直就是天生的喜剧明星!!憋着一泡尿,生怕错过一点情节!!影院平均一分钟一小笑,三分钟一大笑!!每个角色都充满了喜感啊!不看真的对不起自己!P.S:Jason比裘德洛帅啊啊啊 啊啊啊!!
本来还期待了很久.但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好笑.整部电影只冷笑了不到三声.女主角满嘴的黄暴脏话.最后没有接受裘德洛的邀约也令人扫兴.还是更喜欢安吉丽娜朱莉演的那种漂亮又能打的女间谍片.想说这片跟辣手警花有啥区别.女猪脚还不够贾玲好笑. 白期待了
除了那些全无意义的粗口荤段子之外,其实还算有趣,即使后半段转弱也依然有些花活,斯坦森老师一直都应该好好做一个喜剧演员。
笑点在哪?!
这片子有不少借鉴别人的…
米兰达!
裘德洛帅帅帅帅帅!杰森斯坦森好笑好笑好笑好笑好笑!那个意大利特工萌萌萌萌萌萌!全程几乎无尿点,虽然整个剧情基本上等于没有剧情,但难得有那么一部解渴下饭的电影,真的棒棒棒!
蠢萌的Statham,公主病的Byrne,毒舌的Melissa,逗比的Miranda...全片都是笑点啊!
这部电影中,郭达说了一百多句话,但打架只有十秒钟。郭达,我们好好打架,别装逼好吗?
哈哈哈哈太好笑了Jason Statham的嘴炮技能开大了
Jason Statham在这部电影里大概说完了他整个演员生涯的台词。
看睡着了,醒来的时间偶尔笑两下…不是滋味。
某种意义上的anti007,类似skyfall的片头起的是消解作用,年纪大、体形喜人且笑点十足的女特工形象与传统特工片中的邦德类和邦德女郎类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其智慧与身手却出人意料地惊艳,又卖地一手好反差萌!结尾尤其好(拒绝心上人示好),使这一切都只关于她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无关取悦男性。
真的替裘德洛感到不值,竟然沦落到开始拍这种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