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不摇你就滚,Those Days in Fidgets

主演:马頔,王佳杰,张硕,宋冬野,肖珊,郭思遥,王辰昊,张翕,董立范,王默然,张伯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剧照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2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3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4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5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6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3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4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5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6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7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8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19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 剧照 NO.20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剧情介绍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叶子(马頔 饰)是一个80后的摇滚青年,整天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日子,他每天放荡形骇,却不愿与正常人为伍,他认为常人过于庸俗物质。他唯一的生活来源是跟纪录片爰好者王小师(王佳杰 饰)在剧组干剧务,干点搬搬扛扛的粗活,领取一点微薄的酬金,闲暇时间则与医生大钊(张硕 饰)、民工申夜(宋冬野 饰)在一起厮混。有次酒后断片,他结识了白富美王紫菲(肖珊 饰),缠缅一阵后很觉无聊,感觉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本片改编自小说《那些人五人六的日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如意芳霏奈杰尔·斯莱特:美食欢聚一堂寻找伊甸园凶宅笔记杏运彬与瑛浴血十四年我的差评女友玉帝传奇再爱一次失控快递七月物语月明三更万万没想到第二季列兵查林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爱你,万缕千丝飓风半机械人米纳里男人立正忽而今夏我非笼鸟再见,李可乐在我父亲的洞穴里再见枕边人罗宾森一家特殊使命2:乱世女儿红美国女孩小姨多鹤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长篇影评

 1 ) 扔了枷锁,才想起自己是个疯子

总有人认为对于表达的限制无异于对于人性的压抑,于是总有人愿意也敢于付出代价,冲破限制来进行毫无保留的表达,可悲的是这种表达最后往往成为了各种形式的辱骂。

记得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说,高考作文就是戴着枷锁跳舞,所以我总认为,扔了枷锁,舞总会跳的更好。

而这部《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告诉我,疯狂的人只有背着枷锁才能跳舞,扔了枷锁,不过是剩下一地的放浪形骸。

这部电影总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美国关于“堕落的一代”的电影,只是这里的脏话不再是S和F打头的脏话,而是原汁原味京骂和国骂。

唱民谣的马頔披上长发,在这部小成本而且永远不会公映的电影里,肆意而又毫无目的的活着,似乎也是由于这种肆意,他永远亢奋,永不停息的折腾。

而《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毫不遮掩自己对于广电总局这道枷锁的鄙夷,从片头恶搞的龙标,到全篇的高潮处拿道具枪逼停广电总局的大巴,浓浓的不满似乎倾囊倒出,用这种戏讽与不恭说着自己的怀才不遇,像个孩子。

我相信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有野心的,他想用肆意的生活和偏激但尖锐的话语来刺痛来惊醒,可悲的是,最后的最后只剩下一大堆无用的肆意和偏激,在不断地狂笑,看到的人都露出看疯子的猎奇目光,仅此而已了。

只有骨子里是舞者的人,扔掉了脖子上的枷锁,才会跳出漂亮的舞。

而骨子里是疯子的人,只有在枷锁里才能把毫无意义的手舞足蹈压抑成舞姿,但事实是疯子永远不会甘心跳舞,成为取悦的对象。

疯子从来不喜欢也不需要受众,对他们来说,疯魔一回,人生无悔。

这样看来,疯子们的故事,不在电影里招摇着的话,是个好故事。

 2 ) 不能相信它来自几年前那个拿着DV满北京跑的孩子。

抛开那些瞎逼燥的职业影评人的专业术语,我只说一个普通滚青的直观感受。

三年前我看了那部《待业青年》,热泪盈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慌慌张张的拾起了自己的梦想。

两年前我看了那部《草莓百分百》,当时觉得张内咸在退步,完全没了当年的感觉。

直到刚刚我看了《五脊六兽》,那个少年还是回来了。

张内咸想表达的东西一直都有很多,而且不想像太多太多厌世者那样的声嘶力竭。

这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

全片来自底层的温暖有很多,那个烤串儿的河南弟兄,那个小姐,那个警察,马頔给他父亲掖上被子的瞬间。

对,我们都不是什么乖孩子,但他妈的不听话也不代表我们是坏人。

我们只是不想跟这个世界一起肮脏,这本身就没什么错。

我是个播音系的学生,滚青,混球儿,但就是这个男人教会了我梦想。

敬张内咸一杯酒,虽然你微博基本不理我。

 3 ) 五脊六兽

在大一下半学期看的这部片子,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

怎么说呢,有时候感觉这部片子能给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上一堂简单粗暴的心理课,在你刚接触喝酒刚接触适应人流时候,迷茫、困惑、焦虑、慌张都是在晚上发生,到那时候喝酒就会变成一种解脱,然后你会跟着片子越陷越深,直到你把一瓶白牛二喝完,吐爽,浑浑噩噩躺在床上想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抑郁症?

也许是,在步入大学信息接触大多,失恋、各种名人的辍学、自由旅行年轻人会受到更不知所措的惊慌。

这种故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有的也许就是在

 4 ) 请给我一把枪

叶子,请你也给我一把枪。

我要学着玛蒂娜指向自己,杀死苍白的生活,杀死虚伪的梦想,杀死罪恶的青春,杀死真实的金属,杀死哭泣的民谣,也要杀死你,再杀死孤独的鸟,还有我。

在下着雪的北京看完了这部电影,不久老王就带我走过了每一个拍摄场景。

所以我的背景音乐不是安河桥,也不是LZSB乐队的主打,而是北京的冬天。

时间太长,长到已经忘记了绝大部分的片段,只记得叶子醒来总是不知道身边的姑娘是谁,只记得结尾坐在轮椅上的叶子一言不发真像个精神病。

他爸说:“带上吧,精神病是四级残废,政府有补贴。

你总说政府不好,看看,政府这不对你挺好吗。

”我无法理解,但是我想起来发条橙里的我们可爱的阿历克斯,这样就可以让我稍微明白一点了。

政府总是对我们爱戴的,只是青春和梦想并没有那么善良,生活和人性更是险恶的一逼。

我无法想象马頔是如何从戏里走出来的,依然保持厚待每一个人。

最终叶子还是成为了一个无名英雄,这显然不是坏事,总比他真的变成世人口中的精神病好。

这样一部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一个镜头让成年人关注与共鸣,原谅我们吧,我们只是麻木了。

还带着青春光环的孩子们,切记不要看这部电影,带着你们的正能量远离叔叔阿姨们。

 5 ) 离开了校园,这些影像基本无人关注吧

因为导演发了条段子,他的片子再次被人关注起来。

但其实导演是在消费失足父女,人品有问题。

第一感觉是一网络大电影(当时应该叫微电影)。

讲摇滚的电影,《摇滚英雄》和《蓝色骨头》看着都没有感觉,这个就更是无趣,为什么一定要旁白呢?

发觉现在国产片旁白可占到一半了!

摇滚就是乱搞男女关系加上长头发,再没有更多东西了。

摇滚已死在内地。

离开了校园,这些影像基本无人关注吧。

一如当年的《我的女友是小薇》,话说,那位导演如今安在?

 6 ) 宋冬野涉毒,这部让广电总局恼羞成怒的奇葩片早就料到了

最近有两位民谣歌手上了头条。

一位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传奇歌星鲍勃·迪伦,另一位就是被媒体曝出因涉毒而被抓的宋冬野了。

两位都是唱民谣歌曲的,还都吸过毒。

不过如今,一位是永恒的乐坛传奇,另一位却身陷囹圄,不由得让人唏嘘。

鲍勃迪伦凭借《Blowin' in the Wind》《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名垂青史,宋冬野的《董小姐》《安河桥》也传唱甚广。

不知宋冬野这次是在何种情况下被抓的,但应该不会像下图那样狼狈:

这是宋冬野参演的电影《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中的画面。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是青年导演张内咸的作品。

他曾凭借纪录片与剧情片结合的电影《待业青年》出名,后拍摄的《青春是什么?

》在互联网引起很大反响,还被中央电视台拿来“引用”,引起不小的风波。

那么,《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讲的是什么故事?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找不到“五脊六兽”这个词。

根据网络释义,五脊六兽与汉族宫殿式建筑有关。

此类建筑有上脊五条,四角各有兽头六枚。

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

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

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

统称“五脊六兽”。

北方民间用“五脊六兽”这个词来形容百无聊赖的状态,也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多含贬义。

这个含义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龙须沟》里也有使用。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讲述的就是一群80后摇滚青年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内心又躁动不安想要干点儿什么的故事。

主角叶子由民谣歌手马頔饰演,他是麻油叶民间组织创始人,凭借一曲《南山南》走红。

叶子常与一群狐朋狗友厮混。

宋冬野演的就是叶子的朋友申夜。

上面这张宋冬野“吸毒”照,就是这部片子的截图。

你别说,这片还真挺神,不仅料到了宋冬野涉毒,而且亮点非常密集,尺度大得惊人。

从第一个画面到最后一个画面,都充满戏谑讽刺。

电影的第一个画面,就张狂地把广电总局狠狠地涮了一把。

电影一开场,马頔饰演的无业青年叶子在天桥上走,被董立范饰演的红衣大妈叫住:“大兄弟……大兄弟……”叶子不耐烦地说:“不要盘!

不办证我也不要发票!

”大妈一语惊人:“枪你要不?

叶子傻眼了。

大妈一本正经地说:“你觉得这个世界对你公平吗?

我就不相信你没有仇人!

”随即递给叶子一把枪!

画面一转,喝高了的叶子躺在地上。

由好友张小师骑着电动车送他回家。

一路上叶子耍酒疯,对路人高声叫喊,脏字不离口:“别他妈上班了,国家都他妈完蛋了还上班呢?

傻逼!

”“小妞,约个炮啊?

”张小师只能一路给他圆场:“对不起对不起,他神经病啊。

等叶子酒醒,什么都不记得了。

狼狈不堪。

叶子去洗漱,马頔的屁股就这么曝光了……

叶子跟着张小师混剧组混饭吃。

这一段恶搞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让人喷饭。

叶子因为长期酗酒,生活不规律,患上了失眠症。

正头疼呢被楼下遛狗的吵醒。

他烧了一壶开水浇了下去……

患失眠症的叶子托在医院当医生的大钊帮忙开安眠药。

这工作是大钊家里托人安排的。

叶子说:“你不怕给人治死啊?

”大钊轻松回答道:“没事儿,中药吃不死人。

”(这黑中医黑得……)大钊还介绍说,医院一楼窗户都没栅栏,因为医生怕挨打,一听楼道里有人骂街马上吓得跳窗跑了(汗……)。

叶子和大钊撸串,大钊跟串儿兄说:“给我烤五个大腰子,多放点儿肉精!

”串兄说:“俺的腰子不放肉精。

”大钊急眼了:“少他妈废话,让你丫放就放!

哥儿们几个就好这口!

”等烤腰子端上来,又骂:“你丫这帮河南人嘴里就没实话,你还说你这串没肉精,你看这不放的都是肉精吗?

”不仅翻了脸,还掀了串摊子,耍赖不结账。

叶子宿醉一觉醒来,床上多了个女人。

一看,就是给他开药的女大夫。

是他喝醉时勾搭上的。

女大夫叫王紫菲,说:“我觉得我特对不起我男朋友……要不我跟他分了,咱俩在一起!

”喷了……

叶子来到酒吧,和玩摇滚的朋友一起组乐队。

宋冬野终于出场了。

然而他们的乐队叫……LZSB……音乐一起,哎,这不是久石让给姜文《太阳照常升起》创作的歌曲吗?

这首歌就叫《看上去很美的太阳照常升起》。

不管了,反正他们很HIGH。

瞧宋冬野这HIGH的。

叶子说,他想往自己肚脐低下纹个斯大林。

宋冬野说:“斯大林不行了。

我得纹一个那谁……我不能说。

一曲唱毕,来了一个哥们说:“哥几个,我特别喜欢你们的音乐,一看你们哥几个就没怎么排练过,唱的就没他妈一句在调上,这他妈才叫真朋克呢!

走哥几个请你们喝酒去!

”于是大家又去串儿兄的摊子喝酒,酒过三巡,那男的说:“其实哥们啊是一警察……哥几个慌麻痹啊?

这就是一职业。

这年头谁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啊!

”喝高的大钊补上了上次欠下串儿兄的钱,却又砸了串儿兄的摊子。

喝完酒大家去KTV唱歌,在黑豹《Don't Break My Heart》和万青《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歌声中,喝大了的警察哥们带着乐队,还拉上一个KTV陪酒小姐,拜起了关公:“以后咱六个就是一家人了!

”(陪酒小姐:黑人问号???

叶子在剧组片长骂群众演员,却不小心得罪了区委书记,被赶出了剧组。

原来在KTV拜把子的陪酒小姐叫小雨,小雨也在剧组混。

叶子,小雨,大钊来到宋冬野家,大家吸起了叫“时光菠萝”的毒品。

在毒品的作用下,在崔健《飞了》的音乐声中,大家回到了过去,各人的往事浮现在眼前:

宋冬野饰演的申夜,抱着“拯救中国媒体”的新闻理想毕业,却只能拍拍领导开会,还被人骂。

大钊在家天天打游戏无所事事,被父亲训斥。

偷了家里的钱想要离家出走,最终缺乏勇气,接受了家里安排的工作。

而以怀旧复古风格出现的画面,则揭开了叶子的父亲过去的往事,以及叶子父母患难相知的经历。

涉及敏感历史事件,尺度颇为大胆。

也借孩童时的叶子之口,对中国教育发起抨击。

叶子和张小师想要撸串,串儿兄却因为拆迁掐电,关张歇业。

叶子和张小帅从剧组拉来发电机,给串儿兄接上了电。

叶子和张小师拜访“门导”(画家朱茂富饰演),“门导”正在创作以央视新大楼起火为题材的画。

门导聊起当年拍片:“剧本上报,层层审批,等他们给你修改完了,面目全非”“奴才,就是他妈奴才!

”门导最终因病去世,叶子把被广电总局枪毙的未过审的剧本给门导烧了。

串儿兄老家被强拆,这回真做不下去了。

哥们几个带串儿兄去KTV“潇洒”了一把,与KTV老板闹翻。

各自分手。

叶子回到家,父亲还在做“五毛”的发帖工作。

叶子从剧组负责枪械的师傅那偷来一把道具枪,回KTV耀武扬威,把KTV老板耍了一通,痛痛快快地报了仇。

(与开头天桥大妈的段落形成呼应)大钊:“问你个问题,毛主席死了吗?

”KTV老板:“死了……”大钊上去一耳光:“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再问你,毛主席死了吗?

”KTV老板:“没死……”大钊上去一耳光:“那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是你大爷啊?

张小师想起记恨的初中班主任,抢来三件校服回到中学,却弄了个灰头土脸。

不过还是教训了校门口的三个小混混。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众人遇上了广电总局的大巴车。

叶子带着枪上车,劫持了车上最大的官。

勒令他对全国人民说一句话:“广电总局今天以后关门下岗了!

”。

那位领导跟他解释,即使他这么闹,也不可能关闭广电总局。

申夜也打电话过来说:“这事儿没有媒体敢报,警察要来了你快走吧。

领导痛心疾首地说:“谁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在什么位置干什么事……这么多年,什么好本子我没见过啊,好电影被糟蹋了我他妈也心疼,CAO!

”叶子向领导开了枪……

广电总局领导只是擦破皮,经过此事性情大变,也下岗了。

张小师的硬盘被警察没收。

叶子被认定为精神病,还享受国家补贴。

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看,你总觉得政府不好,你看政府不是对你挺好吗?

”电影就这样在荒诞的气氛中结束了。

在宋冬野被抓后再看这部电影,虽然过于荒诞,冲动,杂乱无章,却也符合“五脊六兽”的主题。

一群有理想有追求有血性有正义感的青年,五脊六兽地,人五人六地活着,奋斗者。

相信会引起不少人的共鸣,也会让不少人冷汗直冒吧。

这样的电影,至少有所追求。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

 7 ) 于是啊 我们还是回归到生活

这个还是老早前一个人跟我说她想看的,当然当然,那时这部在网上是找不到资源的。

我某天工作无聊,搜了一下原小说,只在一些网站上面看到了一些连载,当然,最后我终究还是没看小说。

某天在外面晃荡,大概是双十一的前一天,在外面刷着豆瓣啊,看到马老板在豆娘这更新了一条关于电影的链接什么的。

当时,屌丝我还在外面晃荡啊,离自己群居的地方还很远啊,只是心里默默挂念着观看啊。

等到回到群居的地方,这才开始DL啊……就着电脑看了一遍,四周是吵闹的电视机的声音啊,算是匆匆看了一遍,初印象无非是,生活啊,反抗啊,这些一阵子过去了以后,就不会再留下些什么。

后来,又去看了待业青年和草莓百分百,待业青年里面的情绪个人还是蛮喜欢的,草莓百分百真是日和啊不过那种人物形象的吐槽还是挺赞的。

好吧,反正想到像这样的电影,在豆瓣上就回避不了装逼、无所事事、矫情、空洞……只是,个人在看这三部的时候,都有那么点情绪,让自己很喜欢的。

扯到别处去了。

我们继续来扯这一部吧。

再过了一些天,身边有些电影,但是自己也不怎么想看,于是,就着手机把这部又看了一遍。

人五人六在电影里由别人的嘴说到了一次。

对啊,重看的时候,发现自己就是无可救药地喜欢这些一会儿二逼一会儿又深沉地说着些文绉绉句子的人啊。

所谓鲜活的人,在反抗的人。

那些醉酒醒来不知道自己之前做了什么的时候,那些一群人啊在歌厅疯着的时候,什么对着关公拜把子的时候,搬来发电机为了烧烤却给别人带去光亮的时候,所谓拆迁拆了别人老家为他人送行的时候,穿着校服回学校闹的时候,劫持光锭总菊的某位领导想要改变些什么的时候,在小酒吧唱着什么的时候,或者说是各自回到过去时光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喜欢里面的太多时候了。

哦,那些张扬的日子过后,生活还是生活,尽管还是有着诸多可笑的可愤怒的东西,我们依旧还是回到无聊的平常的生活。

想到最后,有人说(我可不记得原话),你总觉得这个社会不好,你看这个社会还是对你很好。

戴着精神残疾证的马老板,双手被绑着,坐在轮椅上……哦,谁知道谁是清醒的呢。

但是,不管这样,我们还是得回到让人失望的生活中……啊哈哈,瞎扯竟然还扯了些没意义的东西出来了。

临末去查了一下人五人六,上面说这个词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的意思,在北方语言里,多带有调侃和讽刺之义。

 8 ) 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昨晚告诉舍友"那五六日"能在网上看了。

今晚上回来看时,舍友跟我说有点意思。

舍友并不喜欢"草莓百分百"。

其实从待业青年和草莓百分百一路看过来,我一直觉得张导拍的东西挺有自己的风格。

但说实在的,并没给我太多触动,我很喜欢草莓,但那是因为在我的青春期里看了那部漫画,电影里的明星彩蛋,纪录片的形式,摇滚乐手,以及几个朋友在一起做些事情之类的原因,片子本身传达给我的东西或许并没那么多。

所以,我想既然舍友说片子有点意思,那大概是有些新意吧,晚上打发下时间挺好。

可看到影片结尾,叶问用手去摸叶子的头,安和桥的吉他响起时,我的眼泪突然就来了,就止不住了 ,真是突然的。

片子里的几个主人公,除了最后一幕,我一点儿也没觉得他们朋克。

我甚至觉得掀了串哥淳平的桌(但它必须存在衔接下文?

)子和猫的故事太不合时宜。

我也无法全部认同片子中演员或者说导演想表达的观点,是无法完全认同,虽然我也充满愤怒,对太多东西。

当然也许我也并不明了导演的意图但这一百五十分钟我就一直紧跟着剧情,甚至多次因为脏话说得太快而退回去看。

然后到最后 吉他曲响起的时候眼泪就突然止不住了,我就擦着眼泪,在宿舍里忍着声音。

怕宿舍的孩子们看见,我赶紧调整好状态,片子已经把最后一句话都说完了。

那时我脑袋里突然想到万青一张专辑的名字: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我也感觉很惊讶,我也感到愤怒我也称赞导演大胆的隐喻们,我也同意他的很多东西,但这些并不至于让情绪在最后突然失控。

后来我想到,应该是和草莓一样。

是因为整部影片给的的感受,其实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渐渐觉得叶子委屈,姑娘们委屈, 朋友们委屈,警察委屈 , 我一直觉得叶子的父亲也委屈,委屈地生活了大半辈子!

假发领导委屈,委屈地被枪顶着在车上还挺淡定 。

片子里每个人都委屈,串哥淳平委屈,导演委屈,剧组的人委屈, KTV经理委屈。

无论他们的人生角色对或错,无论所谓所谓是对是错,无论这些对错真心还是违心,他们在片子中都表现了委屈的一面。

而我知道导演未必视这为重点, 但毫无疑问, 这些委屈让我也难受了。

整部片子里的人都委屈,就让我有点难受,但这些都是看完后的后知后觉。

这种感觉让我心里难受,加上这几天的压力和自己的委屈,所以在最后 以申夜的琴声为媒介,把这些东西都突然地钩出来了。

或许说明我本身也到了发泄的时候,赶得巧了,都怪这前奏放在了这。

"我们这代人已经废了,你们还在祸害下一代!

" 我想这是我想到"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的原因吧,都是无意的,可就是这么奇妙 所以我喜欢电影这种艺术手段,你不一定清楚导演想给你什么 但也没人肯定最后你得到什么。

如果说草莓给我的是对片子里或者自己过去的影子感叹,给我的是看过后的唏嘘,那么这部片子给我的就是一个一百五十分钟的情绪积累并在最后连同最近的各种情绪的释放 。

两个都是正部影片整体感受带给我的, 但是 ,确实是两码事。

张导的电影比从前好了,在我眼中。

剧情紧凑 自然 为人勇敢地加了那么多若隐若现的隐喻(跳楼明星指的贾宏声?

),以及片子作为一个整体带给我的震撼。

最重要的是,在最后片子帮我做了自己潜意识里想做的事情。

整件事情我就是这么感觉的,对电影我是门外汉。

 9 )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在导演访谈的部分

原视频优酷上有,导演的大概意思就是,虽然广电总局限制了很多东西,但不是说烂电影就是广电造成的,烂电影还是导演自身的原因。

这话说得好啊,最有意思的在于,这部电影里,我们的张内咸大导演让主角马頔偷了把枪,拦截车辆,差点崩了一个广电的领导,在电影里说我们的孩子没有好电影看全是因为你们。。。

我擦,导演啊,你在访谈里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自带两套说辞,这不合适吧。

当年拍待业青年拍草莓百分百的导演现在怎么成这个德行了,功力大减简直,虽说老拍文艺电影,也不至于把剧本逻辑都拍没了呀,王家卫也不是这个路数啊,要么就是这电影压根没剧本,要么就是剧本压根不上心。

和冯小刚的甲方乙方2也没什么区别了,就差tm对着新闻稿骂娘了我去!

黑色幽默是这么玩的么?

学学人家姜文好不好,站着,还把钱挣了。

你这么搞一部电影,钱也没挣到,还没站着,这态度真是看不懂。

导演,你再这么玩真担心你一身功夫全废掉

 10 ) 从有病的待业青年到有证的精神病患者

首先必须得要给个赞,任何一部电影能拍出来都是那么不容易。

在上学的时候,就常常听到张朋的名字,同学们谈论学校里出了这么一个人物,我一部不落地看完了他所有片子。

从《待业青年》开始,他就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风格,正如像何小沁总结的"边缘人,京味儿,半纪录,访谈,旁白,结构散",.而且这种风格一直保留到这部片子里。

你可以说是张朋他的独特,也可以说是他没有突破的惯性。

很早看过预告片,非常劲!

当时我还给我的同事看了一眼,他也觉得很酷,似乎看到了《天注定》的影子,一枪崩了这个社会。

可惜这个如此有料的情节,没有很好的用在后面,当时我还以为是一个伏笔。

太可惜!

看这个片子很多地方还是很有意思的,是一种来自热血冲动的执念带来了幽默,就是一股子冲劲,比如开始喝酒骂街那段,比如肖珊扮演的那个姑娘的角色,给了主角一种韦小宝的幻象。

我喜欢这种可爱,这种幽默,这种执念。

不太喜欢主角太多的独白,因为等于把表现的手段完完全全交付给了一段仅仅只是有磁性的声音,就好像用很多大段的对话来表达某些看法,我会很出戏地觉得在听演讲,何况又是用意明显地讲道理,何况也不是《低俗小说》里那种背《圣经》的违和感。

当然很多地方又很犀利,比如和“不仅残害了这一代,还要残害下一代”。

比如如串哥的“这可不中啊”,又比如最后那个“有证的精神病患者”。

犀利的原因是在于应景、在于含蓄,不过这个片子很多地方都太过于热血太过于直白,好像是张朋借由这个片子,在抒发自己心中种种的不满,表达自己对影视贵圈张牙舞爪的看法。

如果能隐忍点,或许更上一层楼。

演员嘛,除了马頔特别出彩,那股劲实在不可多得,其他平平,加上认识其中某位,无数次出戏。

而且人物性格塑造没有很好,感觉记不住,好像人物的性格都是一个模式,人物的差异只是简单依靠不同的外貌特征来区分,体态稍微一重合,我就晕。

但也可能是原著写的正是物以类聚的同类,这另说。

情节开始略拖沓,后来渐入佳境,结尾一招一式相当闪闪发光。

《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短评

深深发现我们每次喝完酒之后走在学校的路上跟他们是一样的傻逼。。。

5分钟前
  • 余小岛
  • 较差

槽点:广电总局+中医死骗子+瘦肉精+河南骗子(误伤)+妇科医院+哐哐哐(炸学校跟叶子小时候讲实话)+草原和野马(宋冬野的梗)+五毛+公务员(公款消费)+70年产权(强拆)+我手机尾号(某年某月某日)+毛主席斯大林+月光宝盒戴金箍那段。致敬了姜文崔健,当然,还有麻油叶的音乐。

8分钟前
  • 未成话
  • 力荐

马頔真是个傻逼

11分钟前
  • POTUS
  • 很差

7.5,剪辑加分,“断片”的叙事设定很棒,如果能理解影片中人及其心理状态,会觉得完成度不错,就是格局有点小。“戏谑调侃,嬉笑怒骂。广电总局,阳光灿烂的日子、五毛、民谣、强拆、烂片剧组、89等纷纷中枪。有点想法,但成果非常稚嫩、装逼和矫情”我也认同。

12分钟前
  • Jessie
  • 较差

“我们这代人已经完蛋操了,可是你们连下一代都不放过”

13分钟前
  • 我回2000年
  • 还行

一部神经病的电影~

14分钟前
  • 阿麦
  • 较差

烂片

17分钟前
  • 水杯
  • 很差

京骂教科书之:艹,他妈,你丫,傻逼用法案例详解

21分钟前
  • 核桃妞
  • 还行

毛主席死了吗? 我觉得是点睛之笔,充满反叛精神。真实但挺操蛋!

22分钟前
  • 敲门小点声
  • 力荐

电影就是被这帮孙子拍烂的

25分钟前
  • 夜里总是心不定
  • 很差

这片子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除了用嘴比比以外,没看到半点贡献。不过这导演能为这屎片拉来赞助还是挺有本事的。

27分钟前
  • 黑胖砸儿
  • 很差

想表现的有诚意,但用力实在是过猛。

29分钟前
  • 陈略略略胖
  • 较差

每况愈下张内咸。幽默感还在,但有点东西还是没想清楚。

33分钟前
  • Trouble
  • 很差

想看裸体的马頔和宋冬野么?那就来看此片吧

34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又名: 不摇你就滚 / 京骂教科书之:艹,他妈,你丫,傻逼用法案例详解

35分钟前
  • 喜庆莲梦露
  • 还行

哎呦我去,你们这帮京片子小流氓。。。歌儿不错

40分钟前
  • 元気一杯咪噶酱
  • 还行

完全无共鸣

41分钟前
  • 臭脸秃驴贺弃疗
  • 较差

看了这玩意谁还想当宋东野的果?

44分钟前
  • 老邢不卖艺
  • 还行

这TM是什么啊这

47分钟前
  • Summerpie
  • 较差

看不懂想讲什么

49分钟前
  • 胡多芬diudiu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