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爱
Amour fou,丧恋(港)
导演:杰茜卡·豪斯纳
主演:克里斯蒂安·富里道尔,Birte Schnoeink,卡塔琳娜·舒特勒,Sebastian Hülk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卢森堡,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4
简介: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柏林,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弗里德尔 Christian Friedel 饰)是一名充满了浪漫情怀的,年轻而又忧郁的诗人。海因里希深深的相信,爱情能够战胜死亡,在真正的爱情面前,任何的阻碍都是无能为力的。海因里希希望能够和深爱的表妹玛丽(桑德拉·惠勒 Sandra Hüller 饰)一起自杀,..详细 >
2.5,是挺疯的,但不是爱,这部电影除了构图布景外毫无可取。
色调和构图都很好,但是片子本身有些生硬。男女主看似一同为爱赴死,实则各怀心思。
无甚技巧,不如去改成话剧
片名的amour更像是对自己的爱而非他人 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冷静而克制 就连小女孩表达对妈妈的不舍也只是“我们明年夏天还会去看波根波尔的兔子吗” “我们”二字 小心翼翼到让人心疼 诗人或许是最自私的一个 对表妹玛丽不愿与自己一同赴死就觉得是不爱自己 转头又邀请上了另一名夫人 不过是顾影垂怜 老妇人所说的“假团圆”和“病态的爱”形容得十分贴切 相比之下香香公主为了陈家洛哪怕违背宗教信仰也毅然以自杀传达事情有变消息的行为才更算爱情 结局如果是诗人苟活或许更具讽刺性 大时代背景下总要淘汰不适应的人影片画面色调很美 人物衣着画面布景接近油画氛围 镜头捕捉的角度也增加了情感的克制程度 另 两只狗狗好可爱啊嘤
整个片子的摄影极具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但大部分时间内故事讲述得并不是那么吸引人,反而结尾倒是极大的讽刺;香港译名《丧恋》明显更贴切
剧情及对白演绎方式是在作得无法接受,居然有人拿来和侯麦相提并论也是无语了,但布景和摄影倒是挺有趣的
一个患维特综合症的诗人自杀前找了一个被庸医误诊成不治之症的商人妇做垫背,然而两人却并非鸳鸯同病同命,原来人与人之间情感并不相通。这个可笑可怜的故事肯后,真正要表达的是,时代的巨大变革中,任何与之不相适应的人终究要为时代淘汰。
当你的爱开始的时候,我的爱就结束了
“古典的疯癫经验”这构图这画面这配色这内饰也太好看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有 愚蠢 感 的故事,带一丝冷漠的荒诞。可能有些电影并不是为了成全什么吧。有意思的电影,有意思。男主长得像鼹鼠。因为某个与这电影无关的人而看了这部电影,算是一种缘分。ps.三个月后,看完侯麦的那部,我想我理解了这部电影的创作。
很有风格的传记片,导演微带一丝嘲讽。影片如德语的框形结构,首尾相连,同时又套着两条线索,一是传主的爱与死的故事,一是普鲁士政治即将面临的危机,两者均是前后相连。影片注重画面的静谧感,而牺牲镜头的流畅性,让每一画面就如一祯油画。整部影片的场景,有一种浪漫而古典的风格。
看看置景还行
看了开头十分钟。不好看。
十九世纪服饰真美,剧情真拖沓。
看似静如止水的镜头下,竟然还连成了完整的叙事线索。
真讽刺啊……
十九世纪初的柏林,家中装潢是完美的理性主义风格,静谧如维米尔的理想世界,其中的人却唱着浪漫的艺术歌曲,开始讨论自由是福还是祸。
剧情不行,但镜头浪漫的古典风格是极美的
碌碌无为极度懦弱的诗人 用爱来包装自己无法生存的真相 整片的无病呻吟 女主丑丑丑 身材辣么差还穿辣么大的低胸 没看完 除了画面比较清新 无可圈可点之处
“我真挚的邀请你同我一道赴死,我先开枪打死你,保证不痛苦,再打死自己”。好吧,这就是那个忧郁浪漫主义年代的诗人”约炮“。这种诡异行为和背后的情感,倒是通过还不错的表演有些许逻辑体现,但整个故事脉络还是进展得让人受不了。另外,居然是在伦敦南岸一家精品酒店地下影院看的,值得标记下。
画面精致,古典气息浓郁。可以一直坚持活下去的爱还是可以一起去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