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直译应该叫《留在手心里的宝贝》,更能符合影片的意境。
ᠡᠷᠳᠡᠨᠢ在蒙古语里是珍宝和宝贝的意思,一般新生婴儿也有取名叫erden,在这个字的前后加上另一个字来取名,两个字各自做修饰。
例如: ᠡᠷᠳᠡᠨᠢ ᠰᠦᠬᠡ宝斧子、 ᠡᠷᠳᠡᠨᠢ ᠪᠠᠷᠰ宝老虎、ᠡᠷᠳᠡᠨᠢ ᠠᠭᠤᠯᠠ宝山 、ᠡᠷᠳᠡᠨᠢ ᠲᠤᠡᠭᠭᠠᠯᠠᠭ清澈的宝贝、 ᠡᠷᠳᠡᠨᠢ ᠭᠡᠷᠡᠯ 光亮的宝物、ᠡᠡᠭᠬᠡ ᠡᠷᠳᠡᠨᠢ永恒的宝物。
《黄金宝藏》一听以为是抢夺财富的犯罪探险片呢~
很少为了一部好电影下个豆瓣来评分,我很喜欢这部剧,不像都市里面偶像剧那样,这部剧很朴实特别纯真特别是他们相恋的过程让人也很心动,而且男女主为爱冲破封建思想的行为也让这部剧得到升华。
个人觉得真的是一部好剧,比较喜欢这种环境的爱情,真的很单纯,只想与彼此相守一生
这部《黄金宝藏》堪称蒙古版的《摔跤吧爸爸》,不过不同的是爸爸的思想和女儿的命运。
摔跤王无数次的胜利都填补不了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宿敌嘲笑摔跤王,得了那么多的冠军没有传承的儿子有何用,然后抱着自己的儿子挑衅摔跤王。
摔跤王年轻的妻子肚子里正怀着他第三个孩子,孩子出生,女孩。
执念已深摔跤王召告所有人他有了儿子。
“小儿子”按照父亲的期望长大了,除了身材矮小外几乎没有任何令人怀疑的地方。
草原一枝花喜欢上了草原上的帅小伙,这个帅小伙正是摔跤王宿敌家的儿子。
然而经常欺负摔跤王“儿子”的帅小伙发现了惊天大秘密,那个弱小的“男孩儿”是个美丽的女人。
两人相爱,被嫉妒蒙上双眼的草原一枝花也发现女孩的秘密,但她到处散播女孩的谣言。
二人约好私奔,女孩回家告诉父亲自己要做回女人,父亲一气之下将女孩关在地窖里。
早年被父亲打哑的母亲将女儿放出来,最后父亲也醒悟了,大女儿生了儿子,摔跤王家里终于有后了,私奔二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结局有些烂尾了,不过还是挺好看的,女主扮作的男人架势太像了,作为女子又温柔似水。。。
三星半。
一星给题材,题材很好戏剧张力强。
一星给泰平,男装女装都演的好,和杭侃在山谷中的水戏又美又纯又欲,而且也很敢演。
一星给母亲这个角色及其背后的隐藏线索。
下面比较说说比较差的地方1. 杭侃的转变杭侃一开始和雅安的接触中,显得很大男子也很粗鲁没礼貌,而且神情中还老有种猥琐之气。
结果山中看到泰平湿身洗澡就慢慢爱上了泰平还突然变成痴情有担当的草原汉子,太突兀了。
2. 父亲的转变蔡问这个角色比杭侃转得还突然+没道理,一个男权观念极重、家暴成性的人怎么会一夜之间突然忏悔呢?
老婆都是他打哑的,他自认为悲剧的一生除了男权观念的异化还有就是他对自己不败摔跤手地位的执着。
这片子没死人,我真的觉得是有问题的。
从观念上来讲,这片儿的现代性只是个中上的水平。
3. 雅安角色的设置雅安本是草原一枝花,她喜欢杭侃,但是在杭侃想轻薄她的时候,她还是会拒绝甚至回击。
这个角色前期是很可爱的。
但当杭侃完全被泰平吸引走注意力之后,雅安尾随杭侃发现了他们俩的秘密基地之后,雅安这个角色就突然变成了工具人——传统意义上因为爱而不得而报复的女二。
这样的设置真的挺烂的,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又不得不出现雌竞味儿,不是说刻意回避现实,我觉得把雅安的转变拍的更富有人性一点,而不是现如今的雌竞,可能会更好。
这片子总体上都有点铺垫不足的感觉。
蔡问将裸着上身的泰平带到地窖口扔下去的时候说了一句:“你要做女人,就只能这样,做个下贱的女人。
”让我不寒而栗!
这让我想起来我舅舅他们家。
有一年我舅舅带着表哥来我们家玩,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表哥,表哥浓眉大眼又比我大几岁,我开始对他很有好感。
但是接下来几天中听大人们谈起表姐,以及舅舅舅妈对表姐表哥做的种种区别对待,竟让我一下子就厌恶起表哥来。
表哥被我针对得很痛苦很难过,时常看着他我也会心里觉得抱歉,但只要想起表姐的遭遇,我总又不能原谅他。
唉。
我们走入现代性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广袤的草原上,洁白的圣马为美丽的母亲带来了一粒明珠,可身为摔跤手冠军的父亲蔡问却急需要一个儿子来继承荣耀。
于是明珠变成了宝石,女儿变成了儿子。
雅安享受着身为一位美丽女性带给她的便利与追捧,而男性身份却没有给泰平带来任何好处。
她因女儿身无法摔跤,只能去修男儿三艺中的另一技——驯马,但就算她取得县里首屈一指的成绩,也仍旧得不到父亲的肯定。
她聪敏机智妙语如珠,可体型上的差距仍让她备受嘲弄与欺凌。
男性身份是她身上的枷锁,只带给了她无尽的屈辱。
雅安美貌又有心计,太知道如何三言两语挑起男人之间的战火,让众人为她争风吃醋。
就算驯马再厉害又如何,蔡问只知道她摔跤输给了死对头的儿子,只有满眼的责备与斥骂,禁止她再与杭凯纠缠。
我不犯人人偏要犯我。
又一次被欺负时,泰平只得抡起棍子反抗,疯狂的样子使杭凯几人也心生怯意而却步。
待杭凯一行人离去,泰平脱力的扔掉棍子,落寞的样子令人心酸。
她躲入山洞中独自哭泣,却只有自己的影子来安慰。
男装下藏着少女怀春的心事。
她也如同其他女孩子一样,希望听到全县最帅的小伙子一句由衷的赞美:你很漂亮。
回应她的只有空寂山洞中的回音。
杭凯傲慢又自大,对于雅安一边利用泰平刺激他一边吊着他的行为心知肚明。
当雅安提出要他来求婚时,他满脸的冷笑与不屑。
他以为两人之间是你情我愿的逢场作戏,又怎会接受被这样的把戏玩弄。
所以在母亲想为他定下雅安时,他满身抗拒跑了出去。
也因此撞见了卸下男装与防备,在水中嬉戏的泰平。
夜色浓重他无法辨清,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
直到发现泰平不敢登圣山,他忍不住替泰平解围,也在心中确定。
电影中场穿插了一段女人间的闲话,一个大婶讲了一个自己跟丈夫初夜时因丈夫不会关摩托车所以骑着车在毡包外转了一夜的笑话,暗合杭凯围着雅安打转却最终过门不入。
而杭凯确认了对泰平的心意之后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色欲消而爱欲起。
杭凯最初也许是抱着拆穿羞辱泰平的目的跟到了山洞。
但当他看到跪坐着一边编辫子一边煮茶,给围着她的石头讲述圣山的传说,像一位母亲般温柔的笑着给“孩子们”上茶的泰平时。。
“宝贝,来杯热茶”。
“好”。
他接了这一句。
从阴影中缓慢步出,狼一般阴冷的目光紧紧攫住了泰平。
惊雷有如实质滚过泰平的心头。
身为观众的我也因此对男主产生了吊桥效应。
出了山洞之后杭凯没有揭穿泰平的身份。
草原上下起暴雨,如同泰平的心事。
附近的人都赶来帮雅安赶羊归圈,泰平也不例外。
杭凯姗姗来迟,见到了暴雨中落汤鸡一般的泰平。
水瀑下自由畅快的她与暴雨中狼狈不堪的“他”逐渐重合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外受伤的泰平看到杭凯,默默地退场,杭凯的目光反而紧紧追随着她离开。
受伤了也只敢一个人偷偷躲在山洞中独自舔舐伤口。
“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
杭凯的到来扯掉了泰平身上的束缚,治愈了她身上的伤,也卸下了她心上的枷锁。
从山洞缝隙中泄的雨珠细密的落在泰平身上,水雾下的她如珍珠般纯洁又脆弱,散发着柔光。
一眼万年。
因怜而生爱,从此他不再骑着摩托车招摇,回归质朴,打马而来。
皱皱巴巴又略有些汗湿的纸条,是少年悸动又紧张的心。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收到杭凯约见的纸条,少女兴奋又羞涩。
起了捉弄的心思,端起矜持的架子。
杭凯兴冲冲的冲进山洞却陡然看见一个男人的身影,果然吓了一跳,待看清是泰平时才慢慢走进来,愣愣的问:“为什么不换衣服?
”“为什么要换。
”“你知道的,你适合穿女孩子衣服。
”心里的话脱口而出,他急忙转头,对上泰平惊讶的眼神,不好意思的格了她一下,她立刻便还回来。
年少哪得深仇,打闹之间,恩怨一笑泯。
就算被父辈的阴影笼罩,少年少女之间仍抑制不住相恋。
抱一下就赶忙分开,亲一口就害羞转身,杭凯突如其来的纯情与之前那个随便摸女人大腿的纨绔子判若两人。
记得小时候看【怀玉公主】,里面有个非常坏的角色成安,在跟善良的芸儿相恋后突然变成了好人,以前非常不理解这样的转变,然后就看到了【尽善尽美】,Melvin对Carol告白说: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收起不堪的一面,爱使人变得更好。
然后。。
蔡问得知女儿与仇人之子相恋后陷入暴虐疯狂。。
少年男女的拼命反抗,母亲的觉醒,终于唤来了父亲的悔悟。
当蔡问想去放出女儿时却扑了个空,而一直心心念念的男丁在自己放下执念时又突然到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爱有很多种吗?
”泰平对父亲的敬畏和对母亲的爱束缚住了她,爱是她们痛苦的根源,也是爱带她们走出了痛苦。
有人说蔡问的转变太突然,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周围的人摄于他摔跤手冠军的威名,都怕他,当他真正成为众矢之的时,终于体会到女儿平时是被人如何轻视讽骂,又想起女儿的乖巧,所以醒悟。
影片结局时泰平问杭凯现在我们去哪里?
杭凯说去洞里,那是曾经的泰平可以真正释放自我的地方,但泰平说:“我不去,因为人家是女孩子。
”她已经不需要去那里逃避了。
杭凯陪她走了出来。
前路未知,但只要有爱。
影片没有将浓墨重彩在女性的苦难上,而是放在了少年少女的青涩爱恋上,可蔡问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观众的心头。
导演做了很多细节和留白,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
比如杭凯父母在讨论杭凯婚事的时候,杭凯母亲对蔡问三女婿的不屑,父亲却没有附和,说明对蔡问的敌对态度有些软化,而他对儿媳妇的要求也正是女主拥有的品性。
父亲对雅安不是很满意,在跟母亲争执过后,仍然定下了雅安,说明杭凯并没有在一个父权至上的环境下长大。
还有很多的细节。。
泰平识字似乎有些吃力。
不知是因为西里尔文字母书写的蒙古文跟韩文一样也是拼读才能理解意思还是因为从小没让泰平读过书的缘故。
蔡问只有在出远门的时候才会给泰平一些钱,所以泰平的假发和女装才那么久攒齐,影片中的泰平其实不是从小就在山洞里扮女装,而是后来跟蔡问吵架以后,拿了一个包袱跑掉之后才开始的。
也从侧面反映了泰平这些年所受到的的压力无处释放。
杭凯爱上泰平以后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
泰平跟杭凯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戴过从雅安那里捡到的珍珠发夹。
最后泰平头上的疤痕淡了说明蔡问对泰平造成的伤害也淡了。
第一次看蒙古国的电影,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你要知道蒙古虽然土地面积不小,但是人口只有三百万,一个国家的GDP还没有我们四线小城市多,可想而知蒙古国的经济和科技各方面都挺落后的。
演员演技明显感觉有些稚嫩,可能演戏经验不太多,拍摄设备也不太好,晚上拍摄看不清场景,导演拍摄手法也略粗糙,很多细节没有捕捉好,人物有些脸谱化,没有那么生动。
杭凯撕开泰平胸口的白布,慢镜头明显和电影整体有些不协调。
虽然有种种客观条件制约,不过导演和演员还是为我们奉上了,有着浓烈蒙古民族风情感人的爱情故事,尤其是泰平从被迫装男孩到回归女孩身份,那种遵从自我的重获新生,是整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
父亲代表了蒙古尊崇的男性主导地位,男尊女卑落后思想,女孩被迫扮演男孩,结局虽然圆满了,父亲女儿生了儿子,也接纳了女儿的身份,向多年受到暴虐的妻子道了歉。
虽然这结局固然美好,我个人的感觉有些理想化了。
其实在我一开始看到泰平父亲那种暴戾的性情和他固执的思想,我就隐隐约约感觉这可能是个悲剧。
因为我觉得父亲蛮横又霸道的性格与泰平想成为女孩子这种矛盾很难调和,要真的圆满,需要编剧导演下很大功夫。
于是一直希望结局能让我心里舒服一些,我知道大家心里面和我一样都期盼的都是这样完美结局。
我想到的另一个结局是: 按照电影里面刻画的父亲脾气性格,以及剧情走向,泰平在阴冷的地窖里面,因为父亲的愤怒,母亲的无奈,她完全绝望了,这种不能改变自己命运的痛苦,在悲痛与对爱人思念中,病死在了冰冷的地窖里,或者是想要爬上去中途摔了下来发生了意外。
父亲外人面前装作坚强,可是内心却顽固的像石头。
他把“儿子”安静的葬了,不许任何人探望他的“儿子”。
冷风中他面无表情,一滴泪水流淌下来,他的“儿子”没了,他永远的没有了“儿子”。
终于他支撑不住了,这个年迈的老人趴在坟前泣不成声,他的自私固执害死了他的女儿,他后悔了,可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杭凯听到噩耗,他不相信,他不相信泰平就这样离开了他。
他精神恍惚地走着,突然像子弹一样冲了出去,跃上马,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奔驰着,眼睛通红。
很久之后,缓慢从马上栽了下来,仰面望着蔚蓝色天空,磕破了头,血渗出来,浸湿了头发。
可是他全然不顾,用劲全身力气对天空怒喊, “泰平,泰平你给我回来,你这个瘦弱的家伙,你怎么能丢下我一个人。
”而后他没有了力气,嘴里微弱颤抖的哭腔,“泰平,回来……我要你……当我的……妻子……给我生很多很多的……孩子……”。
说着越发悲痛欲绝,热泪夺眶而出,呜咽着,哭的像个无家可归没有人疼爱的的孩子。
转景,一片热闹欢喜里,新娘从帐篷里出来,身后跟着有些萎靡的新郎官,新娘开心的笑出了花,新郎却面无表情,雅安问他“我都嫁给了你,你怎么还不开心啊”。
新郎苦笑着,新娘俏皮的说:“这就对了嘛,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杭凯。
”新娘转身后新郎变脸了一般又恢复漠然的表情。
杭凯骑上马背,他回想起了和泰平比赛驯马时的的情景,嘴角微微翘起。
远处,他恍惚中看见泰平穿着她最喜欢的衣服,戴着她最喜欢的发夹,在明亮的阳光里快乐的奔跑着,嬉闹着,她那么开心,那么自在,那么幸福的奔跑着,灿烂的笑着,她再也不用在晚上出来,也不用偷偷摸摸的展现自己成为女孩的快乐。
他骑在马上看着她,也跟着她笑着,眼睛缓缓淌出了泪水。
(完) 影片我一直以为导演要表达的是现代蒙古,游牧民族新一代人思想与老一辈人思想的碰撞,产生的矛盾问题。
从而映射整个蒙古国现在的问题。
导演圆满的观感是这种矛盾以父亲态度转变象征着腐朽落后的思想已经死去,一个年轻包容的蒙古新时代的到来;我以悲剧的观感是,象征蒙古依然那么顽固,落后,不接受新思想,不跟上世界步伐,固步自封。
这就像中国要来投资蒙古国,却被蒙古狭隘的民族主义赶出来,对中国依旧实行仇视教育,不接纳身边这个邻居。
可是我又感觉导演完全没有这意思…… 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就像喝奶茶,我们平时喝的奶茶虽然口味很好,因为添加了各种香精,甜蜜素,食用色素,色香味俱全。
好喝是好喝,可是我真的喜欢吗?
而像这部电影这杯奶茶它就是最原始的奶茶味道,自己制作的,腥味很重,味道涩,看相也不好,不过它是最营养,最健康的,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喝过以后才发现这才是我最喜欢的奶茶的味道。
我常常觉得传统恋爱关系叙事下,男性角色往往会因为“女=性”这个潜意识为前提去接触和了解女性角色。
比如杭凯面对雅安——“县里最美丽的红玫瑰”,谈不上有多尊重,所有的调情、相处和行为都是建立在“我要和她睡觉”的基础上,这种“不尊重”体现在趋向雄性动物本能的各种行为上,比如好斗、霸道、欲望强烈、占有欲、威胁等,他会在“未得手”雅安的情况下背地里骂对方“蠢女人”,却绝不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泰平,杭凯这个角色虽然后期塑造的非常深情和坚毅,但与前期的“痞子混子”形象割裂感很重,以至于看到结尾我还会担心他是否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恢复女儿身的泰平。
单就剧情而言,父亲仅仅因为对手的一句话就对“儿子”这件事抱有如此大的执念以及泰平突然爱上了杭凯这两个桥段会让我觉得有些猝不及防,并且打哑母亲、囚禁女儿的父亲最后却突然幡然醒悟这一点也显得十分突兀,假如前期对草原的“力量崇拜”能够刻画的再多一些,或许能让这种突兀的“重男轻女”显得更加合理一些。
剧中两个桥段让我非常动容,一是二人打闹时杭凯不小心扯下了泰平的假发,泰平委屈的呜呜哭,杭凯却哈哈大笑着把假发当作胡子逗她,二是泰平决心做回父亲的儿子,杭凯质问他:“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不考虑我!
”,最后吻着她的额头说:“我会等你,我尊重你的所有决定。
” 在我看来,这两个片段中的泰平是作为一个平等的、有自我决定权力和人格魅力的女性被爱着和尊重的,航凯爱她的坚毅、倔强和无奈,他能看到她可爱和单纯的那一面并珍视和尊重她。
巧的是,这两个片段中的泰平都维持着“男儿”样貌——短发、粗糙、佝偻着背,当人格魅力足够强大时,当爱足够满时,“漂亮”只是附加的东西而非决定性因素。
古往今来,海外或是国内的“女扮男装”恋爱文学无一不是建立在女性角色的反叛和社会的压制上,广为流传的《梁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女扮男装”在某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能够让男主角忽略女性的“性特质”转而被其真正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我不只是一个性对象,我拥有同样闪耀的灵魂和大脑。
”泰平和祝英台的“女扮男装”虽然都起源于封建的父权背景,动机却不完全相同,前者被迫成为男儿身只为父亲的荣誉和面子,后者则为追寻自我的突破和超越当下的平等观。
泰平的苦,苦在对身份的认同和与爱人相伴之间的障碍,她的成长过程基于“重男轻女”的恶习,被迫放弃所有女性身份特征的外在或内在,她与父亲维持着恐惧与疼爱的微妙平衡,母亲的苦难和情人的爱让她对自己的身份逐渐变得坚定,她最终像草原上的白马——获得了自由与自我。
“女扮男装”恋爱文学至今依然盛行,不然现在古偶剧也不会八个机位围着“女主头发散落被发现是女儿身”这个镜头拍了又拍,只是大家似乎有点舍本逐末,忘了前期对女主叛逆和不符合“规训女儿家”的性格特征进行塑造,专挑转着圈“解头发”这种夸张的桥段来体现男主的震惊和心动。
我个人从小就很喜欢看各种“女扮男装”的小说和影视剧,最早有一部剧叫《武十郎》,故事背景也是家里老爷希望有个儿子,于是母亲从女儿出生起就要求她伪装成一个男孩,十郎武功高强为人正义,多次救小伙伴于水火并被富家千金芳心暗许,只是她暗恋“痞子”发小,并因此希望恢复女儿身。
我小时候特别不能理解——作为男孩子的活着的话你可以享受家中最好的资源和宠爱,可以不用受外人的样貌议论,可以夜不归宿可以吃得很多而不被贬低,最重要的是可以学“传男不传女”的武术,明明作为男孩在行为上可以更自由究竟为什么一定要恢复女儿身呢?
时隔十多年,我看着泰平在地牢哭着对母亲说:“我爱一个男人,他也爱我,我们可以正常的恋爱。
”我忽然悟到了这五个字——她们要自由。
如果不能以真实的面貌获得自由,披着男儿皮的奔跑和呐喊终究不是出于本心,要女儿的自由,要脱离父权的自由,要作为女人选择爱人的自由。
她们是自由的,我们也是。
好看 爱情让人充满勇气看完电影后 习惯性的找了一部分豆瓣影评看了看 有位影评人说的 蛮戳我 她说 这部电影 比起说是 女性电影 更像是爱情电影 电影中女主并没有真正的觉醒 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她不是为了自己而反抗 是为了爱情 为了她爱的男人 这个时候的她只是从父权中过度到了 夫权 手中 但谁又能说清楚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男主本身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 尊重女性的男人 在爱情中,他 尊重女主 ,给她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但未来 谁也说不准最后电影中 女主头上的 疤痕不见了 有人猜测 最后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结局 只是一场美梦 但我看了男女主演员在社交媒体上 发的 合照 穿的是大结局时 男女主穿的衣服 而且合照中女主头上是有疤痕的 所以 可能 大结局的疤痕可能只是 因为光太强 挡住了 这是一个希望有happy ending大结局 观影人 一个简单的想法
去看了导演的instagram跟这部电影相关的帖子,她发的都是蒙文,我点ins软件自带的翻译翻出来的都是 “Treasure left in the heart”,如下图
这张真的好帅好甜不知道为什么正片没放这个镜头…我好恨
我个人感觉“心中的宝藏”这个译名真的是最好的,与“掌上明珠”相比更中性也不会剧透,“黄金宝藏”这个名字真的很像寻宝盗墓片…不知道他们找的蒙文到英文的翻译为啥给翻成了“golden treasure” 而不是 “treasure left in the heart”。。。。。
如果换成“心中的宝藏”这个名字或许会能吸引更多人来看吧…
大家都说最后的转折很生硬,不过我觉得导演没有拍泰平怎么出的地窖,可能是有另外一种结局,梦中的父亲与她和解,与她的母亲道歉。
梦中的最后,她的脸上伤疤也不见了(这里看着很像做梦,光打得很亮,刚开头母亲做梦的时候也是光打得很亮。
而且以梦为开头,以梦为结尾也很妙。
)与杭凯也一起见到了母亲说过的梦中的白马(这里更奇怪了)。
这个结局让我有一种卖火柴小女孩的感觉,也许地窖太冷,梦中就梦到了所有不属于泰平的温暖吧……
父权压迫下仍旧爱上这样一个男人 无法接受
女主演得真好,蒙古风情也很美,像迪士尼动画片的感觉
男主挺身护妻的几个瞬间帅死了!蒙古汉子我为你打call!!向往草原上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恋!!!女主演技吹爆她!!饰演男子时野性蛮劲!饰演女子时轻缓柔美,随机切换!男主演技也在线!!!
很多地方很生硬,尤其结尾。还有这个译名就这么直挺挺的,你咋不叫夺宝奇兵呢?
冷门电影,第一次看到蒙古国出品的影视,三星半。自然中又带有张力的表演,泰平数着手指头说“我拾亿分爱你”的时候,让我相信他俩是真的很爱
蒙古汉子简直太帅了,有些话竟然还是听的懂的,果然是生在了记忆深处的语言……
内个蒙古汉子还蛮符合gay子的审美的。
电视剧狗血套路给拍成正剧了。
8.2分???离谱了吧??声音的后期如此突兀,就不应该是这个分数吧?
一切都很质朴自然,评分这么高可能是没见过外蒙古人的生活
霸王想要儿子,太平相生孩子。
总觉得杭凯对泰平的感情出发点多少有点不对劲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充斥着恋爱酸臭味的原始女性题材电影,女主角男女装差别太大了,过于硬核。虽然俗套,还挺好看!
前半部可以说很好了,但结尾直男癌的幡然醒悟落泪两颗就洗白白以及看到生儿子的喜悦让人极度不适
杭凯对雅安的感情来的莫名其妙,对雅安的一些举动也让人觉得他是个脑子里只想些男女之间事情的男人,然后发现泰平是女人之后莫名其妙就感情转移了,感情出发点太奇怪了!
父权的强势
3+1,既然是霸王,就找个女的生个男娃么
女主在山洞里自言自语好可爱
所有重男轻女的思想都该灭绝!!!可以为泰平的爱情和勇敢流泪,为泰平母亲流泪,为她的姐姐流泪,为杭凯流泪,但是早知道所有痛苦来源于哪里!没有女孩,哪来的男孩?
男主的人设太不讨喜,霸凌、咸猪手,后面竟然洗的白白的。脸谱化的恶毒女二也是用烂了的套路。和印度电影一样莫名其妙的慢镜头也显得比较幼稚。亮点就是女主了,男女扮相完全不一样,最后的觉醒也是好结局。不过改变命运靠男人,这种烂俗的梗也不流行了。考虑是蒙古国的,大家也都很宽容,分给的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