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

Crash,冲击效应(台),冲撞,L.A. Crash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唐·钱德尔,马特·狄龙,布兰登·费舍,泰伦斯·霍华德,坦迪·牛顿,卢达克里斯,迈克尔·佩纳,詹妮弗·艾斯波西多,瑞安·菲利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语言:英语,波斯语,西班牙语,汉语普通话,韩语年份:2004

《撞车》剧照

撞车 剧照 NO.1撞车 剧照 NO.2撞车 剧照 NO.3撞车 剧照 NO.4撞车 剧照 NO.5撞车 剧照 NO.6撞车 剧照 NO.13撞车 剧照 NO.14撞车 剧照 NO.15撞车 剧照 NO.16撞车 剧照 NO.17撞车 剧照 NO.18撞车 剧照 NO.19撞车 剧照 NO.20

《撞车》剧情介绍

撞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黑人电视导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为莫须有的违章驾驶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该受到谴责的警察却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那名曾遭他侮辱的黑人妇女;老实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却差点谋杀了有着刺青的墨西哥修锁匠(迈克尔•佩纳Michael Pena饰);地区检察官(布兰登•费舍尔Brendan Fraser 饰)和他的妻子(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饰)被抢吉普车后只能把怨气发泄到无辜的修锁匠身上;黑人警察(唐•钱德尔 Don Cheadle 饰)在承受着上司的威胁和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弟弟。 这一切看似无关的琐事,却在36小时内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绞缠在一起,在这个以暴力,性,金钱闻名的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洛杉矶街头一幕幕上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梦魇幻景录闪闪小超人随心所爱家有儿女2外国佬赏金猎手美国女孩好汉林松我的第一先生我拿什么拯救你真相在耳中流浪狗六弄咖啡馆暴走财神2支离破碎诺斯费拉图零号追杀左拉追捕连环杀手第一季平静的日子名校风暴第五季里米尼热血人面犬四次危情代价反诈风暴之陌生号码李波罗的爱情辣妹刺客3教教我吧北斋!-THEANIMATION-第八天

《撞车》长篇影评

 1 ) 处处是隐喻

重看一遍的时候仍旧感动,为那个冲入汽车中的男人,为女人烟火中的回头落泪。

为小女孩抱住父亲,父亲绝望的哭喊。

为这城市的华灯初上,雨中的车灯,滚落的黑人男孩,手里握住的木头雕像。

我们知道种族歧视不好,知道自己也是所谓的“弱势群体”,但当我们看到街上成群结队的黑人,我们还是会感到害怕厌恶。

我们明明做人都恪守准则,但还是有人对黄种人有偏见。

当我们在努力为自己这个种族证明时,我们总会有同胞在拖后腿。

生活就像撞车,有因不一定有果如果我是评委也选它是最佳影片,不是因为最好看,而是因为最反映社会现实。

 2 ) 《撞车(Crash)》:生命就是偶然【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http://blog.xzdy.co.cc/2012/04/crash78.htmlCrash (2004)本片获得2006年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一些人在两天内发生的故事。

本片是一部群戏,出场人物众多,下面复述一下主要剧情。

出场人物:黑人探长、拉美搭档、华人女、波斯老板、波斯女儿、黑人老大、探长弟弟、白人老婆、白人老公、黑人锁匠、白人警察、白人警察搭档、黑人客服、黑人老公、黑人老婆、华人男。

主要剧情:黑人探长与拉美搭档驾车时发生交通事故,与华人女相撞。

等待时,黑人探长发现路旁死了一个黑人男孩,而男孩恰好是探长失散多年的弟弟。

此后,黑人探长开始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情。

波斯老板与波斯女儿买枪时与店主发生口角,因为店主认为他们是阿拉伯人。

生气的女儿为了马上离开,随便要了一盒子弹。

波斯老板店铺门关不上,他请来黑人锁匠修理。

黑人锁匠换锁后告诉波斯老板门有问题,但波斯老板依然让黑人锁匠修门,黑人锁匠只好生气离开。

第二天,店铺遭到洗劫。

保险公司调查后认为是店主过失,不赔一分钱,波斯老板很绝望,认为一切都是黑人锁匠的错。

于是,波斯老板打算找到黑人锁匠杀死他。

之后,波斯老板用枪指着黑人锁匠时,黑人锁匠的女儿突然跑了出来,波斯老板向小女孩开了枪。

但是,小女孩安然无恙。

原来波斯女儿拿的子弹有问题。

晚上,波斯老板认为自己看到了天使,并告诉了波斯女儿。

黑人老大与探长弟弟经常混在一起。

黑人老大很看不惯白人,就将对面走来的白人老婆、白人老公的车劫走。

他们在路上撞伤华人男。

两人将华人男送到医院后,打算将车卖掉,但是并没有人敢买。

第二天,两人继续打劫,这一次是黑人老公。

此时已经很愤怒的黑人老公并不惧怕两人,于是三人展开一番抢夺。

随后,警察们赶来截住他们。

探长弟弟没有抢上车,他只得自己逃走。

黑人老公想要寻死,他将劫匪的枪藏在身上走向警察。

白人警察搭档发现黑人老公后,制止了他危险的行为,并说服了他回家,化解了危机。

之后,黑人老公将藏在车中的黑人老大放走。

华人男与人贩子做交易,并将贩卖的人关在小货车中。

华人男开车门时被黑人老大与探长弟弟撞伤,钥匙留在了车上。

第二天,解决完交通事故的华人女急急忙忙的来看望华人男。

高兴之余,华人男让华人女尽快兑现贩卖人口的支票。

被劫的白人老公是地方检察官。

被劫后他在家中与幕僚们商议对策。

白人老婆很慌张,认为给自己换锁的黑人锁匠是黑帮分子。

白人老婆的这番话,让屋中的黑人们很不开心。

第二天,白人老婆给许多人打电话,之后就从楼梯上摔倒。

白人老婆的女佣帮助了她,让她很感动。

此时,白人老婆才发现,自己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她最好的朋友就是女佣。

黑人探长与拉美搭档接手一个案子:一个白人警察杀死了一个黑人警察,并辩解自己是正当防卫,但白人警察以前也干过同样的事情。

地方检察官希望严惩白人警察,找来黑人探长。

黑人探长此时发现了新的证据,可以证实白人警察的证词。

地方检察官的助手见到黑人警探后,提出掩盖这些证据,并威逼利诱逼迫黑人探长就范。

为了弟弟,黑人探长同意了。

白人警察给黑人客服打电话,商讨自己父亲的病情,但两人话不投机。

随后,黑人警察与搭档一起巡逻,并追击一辆与地方检察官同款式的车。

车中座着黑人老公与黑人老婆。

白人警察利用自己的权利,猥亵了黑人老婆,并让胆小的黑人老公道了歉。

白人警察搭档把一切看在眼里。

第二天,白人警察搭档用非正常理由离开了白人警察。

白人警察上门找到黑人客服,说出了自己父亲的遭遇,黑人客服依然不为所动,将白人警察撵了出去。

继续出勤的白人警察在路上发现车祸,他奋不顾身的去救人,被救的人恰好是昨晚他猥亵的黑人老婆。

黑人老婆发现后变得很惶恐,拒绝白人警察的救助。

经过一番沟通,白人警察在最后时刻救出了黑人老婆。

被侮辱的黑人老公与黑人老婆二人回家后因为受辱之事大吵一番。

第二天,黑人老婆主动道歉,但黑人老公因为工作上的种族问题变得很麻木,黑人老婆只好伤心的离开。

晚上,白人警察搭档开车行驶中看到路边想要搭车的探长弟弟,就载上了他。

可是,两人在车上话不投机,而且探长弟弟还因为车内的摆设狂笑。

白人警察搭档让探长弟弟下车,探长弟弟打算将自己同样的摆设从兜中拿出来给他看。

就这样,白人警察搭档以为探长弟弟要拿枪,他开枪打死了探长弟弟。

失手杀人后,白人警察搭档将尸体丢掷路旁并烧毁了汽车。

随后,黑人老公也来到火场,给燃烧加了一些料。

黑人老大回家时发现华人男的小货车还在路边,他马上将车开走打算卖掉。

发现车中有很多被贩卖的人时,车贩子要买下这些人,但被黑人老大拒绝了。

黑人老大将车开到唐人街放了所有的人,并让厨师做饭给他们吃。

此时,黑人老大很开心。

随后,黑人客服就在街对面与人发生了车祸。

最后,探长弟弟死后,黑人探长、拉美搭档以及探长母亲都很痛苦,他们在太平间外哭泣。

而在太平间工作的,则是波斯女儿。

这部电影以前看过,当时感觉很一般。

如今重看之后,却感触良多,因为这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电影,每一个人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有一种理解,是无法定论的一部电影。

比如说,从人物角度去看,会发现电影描述的人物没有善与恶、没有对与错,他们有做善事的时候,也有作恶事的行为;还比如,从民族的方面来说,电影涉及了多个种族之间的矛盾,但是也表现了同种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还比如,从个人感情上去理解,电影展示了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多方面的情感,但它却没有将这些感情描绘的过于完美,而是融合进种族、政治、工作的矛盾中。

整体来看,本片讲述的就是人生,而且是那种没有规律可循的真实人生,因为现实生活就如同片中的世界一样——每一个人都会改变另外一个人的生活。

因此,本片详写的话就没有必要了,只需要每一次看本片时有新的感受即可。

除了无法统一的主题之外,电影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随机,人生就是各种随机事件的组合。

什么命运,什么灵魂,什么缘分,等等这些人类社会文学艺术中的虚构名词都是扯蛋!

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随机的,根本就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现在掌握的一切就如同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差异一样,大概生命都是一种偶然吧!

总而言之,本片让我想到的不是电影传达的情节与主题,而是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不确定性。

看来,怎么活都要面对未知世界!

现在来说电影本身。

本片拍摄方面中规中矩,服装、布景、道具符合当代风格,影片节奏适中、结构完整,只是音乐稍显平庸。

除了这些之外,电影最优秀之处是编导可以将如此复杂的故事拍摄的有声有色,而且丝毫不显混乱,这是最让我钦佩之处。

本片的复杂是非常罕见的,从前面写得剧情就可见一斑。

而且,仔细分析电影就会发现影片情节与情节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每一个摆设都影响到整体剧情。

可见,能将这么一部电影拍摄得条理清晰、叙事流畅,并不是一件易事。

总之,电影好看、好理解,就是本片最出彩之处,这也是它能够获得奥斯卡奖的主要原因。

演员方面不多说了,他们表现都很出色。

片中的演员们,既是主角也是配角,他们平均分配了全部戏份,这也使得他们表现机会不多。

正因为如此,全体演员才能几乎完美的演绎出这部电影,因为戏份少弥补了他们演技的不足。

只是片中的演员们,很少有红起来得,除了Sandra Bullock。

总结一下。

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因为它有无法捉摸的剧情、脸熟的面孔以及常看常新的感觉。

本片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故事精致、主题深刻且反映社会现实,在拍摄技巧上也没有瑕疵。

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不是浪得虚名,只是同一年的《断背山》是同样出色的电影,不分伯仲。

截图:Crash.DC.2004.B[00_38_38][20120421-144139-4]Crash.DC.2004.B[00_38_38][20120421-144049-0]序列:0788Crash.DC.2004.Blu-ray.720p.DTS-ES.x264-CtrlHD2012-04-21

 3 ) 好莱坞的人性探讨

人性,一切都是关于人性。

善与恶,美与丑是如此难以捉摸。

那个刚刚羞辱了你的男子,你以为他不可饶恕,在死神与他的手之间,你甚至愿意趋于前者;而他,却舍命拼死地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你原谅了他,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爱人。

当你从楼梯上摔下来,守在你身边给你温暖的不是你的爱人,而是那个你刚刚给了她难堪的女佣,你把她紧紧地拥抱,“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个因自己肌肤的颜色而自卑到天不怕地不怕的抢车贼,电影结束时,却从人贩子手中把几十个亚洲人解救出来,还他们以自由。

……没有绝对的善,亦没有绝对的恶。

只有那个小女孩,天使一般,一切都是美的,化恶为善……那一场小雪,真美啊。

所有的镜头都是那么冷静,控制,戛然而止又意犹未尽。

影片的开头(大意):“你知道吗,那是一种接触的感觉。

人与人,走在路上,彼此擦肩而过。

而在洛杉矶,只有冰冷的玻璃窗,高楼,人们只有靠撞车,获得那样一种接触的感觉”……

 4 ) 透过金属和玻璃

整个电影的情节如同片名一样,充满了矛盾起伏,多条线索并进,节奏感很强。

看鬼片从不眨眼的我却被他把心揪住了!

很多意外发生,却又合情合理,让人感慨命运难料。

最为可贵的是,影片前半段细致的刻画了存在于种族间的那层透明却坚固的隔膜,而后半段又把人性的光辉闪耀出来,感人至深。

影片的摄影和音乐也很不错,的确是难得的好片!

 5 ) 种族歧视

2004年犯罪剧情片,影片以多民族,多文化将相互交融的城市洛杉矶为背景,讲述了由一起普普通通的撞车事故而引发的一些种族歧视问题的故事。

一个黑人电视导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为莫须有的违章驾驶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该受到谴责的警察却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那名曾遭他侮辱的黑人妇女;老实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却差点谋杀了有着刺青的墨西哥修锁匠。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受害者,有的消极待世,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冷漠对待身边之人,有的则欺凌弱小,殊不知自己也成为了制造社会的不公的轮回的一分子,幸而每个人都有良知,今天的坏人明天也可以是好人,所以,还要怀有希望。

当我们在努力为自己这个种族证明时,我们总会有同胞在拖后腿。

生活就像撞车,有因不一定有果。

 6 ) 雷点很多的片

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对电影处于主流认知状态,虽然觉得一些片子诸如avatar, inception不值得如此高的评价,但是我至少还是能理解它们的出彩之处。

刚刚看了crash,惊奇的发现我的看法和居然和普罗大众有如此大的差异。

以致于我不得不写点东西出来表达我的惊讶。

这部2006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得主,如果只给我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矫情。

这么形容吧,这位导演还是电影学院在校生,到要交毕业作品的时候了呢,这哥们一合计,咱要整部立意深刻,结构新颖的片子出来。

啥立意能深刻呢,种族主义。

啥结构能新颖呢,若干条看似不想关的故事最后混成一条主线 (对pulp fiction赤果果的抄袭啊,不过对比它别的问题这个抄袭也不算什么了)。

好了,有了立意和结构,哥自己就开始凭空拼凑情节了。

咱要矛盾,要 impact嘛,好了,让剧中每个人物都把自己的种族角色放大一千倍吧,任何摩擦的起源也都得因为种族,每段对话都要提到你歧视我我歧视你。

咱要推动情节发展嘛,那就让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无比敏感的性格,一点点小事就会反应过激整出一档子事来。

咱要催泪点触动观众升华主题嘛,就有了拉丁老爸和五岁女儿的那两段好莱坞三流电影中假得不能再假的煽情桥段。

更甭提那么多做作的慢镜头。

都说艺术高于生活,那起码还得源于生活啊。

这哥们应该不明白啥叫过犹不及吧?

想起一个笑话,老师布置小学生写一篇体现社会主义好的作文,一学生写到:现在商场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生活欣欣向荣的喜悦,瞧,那位大爷左手拎个电冰箱,右手抱个大彩电,笑呵呵地一路小跑。。。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

 7 ) 我们彼此碰撞,只是为了感觉到彼此的存在

美国电影《撞车》是由保罗·哈吉斯执导,马特·狄龙、桑迪·牛顿、莱恩·菲利普等主演的犯罪影片。

影片以多民族,多文化将相互交融的城市洛杉矶为背景,讲述了由一起普普通通的撞车事故而引发的一些种族歧视问题的故事。

故事主题是美国社会的任何行为都会带上种族歧视的印记,这种现象是导致民间动乱的祸根。

2004年9月10日在加拿大首映。

该片曾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就叙事结构来说,这部电影几近完美。

首尾呼应的多线叙事,几条情节线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通过一个又一个巧合,片首的“坏人”,结尾都洗白成了“好人”,而唯一的“好人”,却沦为杀人凶手。

在不到两个小时的片长中,要顾及这么多角色的人物弧光变化,同时还要兼顾情节的合理性,导演保罗哈吉斯的功力之深,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但精妙的剧情安排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巧合实在太多了。

这是触摸的感觉 穿梭在城市之间,你知道吗?

你和人们擦肩而过,邂逅相遇。

在洛杉矶,没人触摸你。

我们总是躲在冰冷的建筑后面。

我想我们很想念那种触摸的感觉。

我们彼此碰撞,只是为了 感觉到彼此的存在。

 8 ) 撞车

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看似没有交集的的人们因为冲撞而有了联系。

不同片段,不同遭遇,看似凌散的镜头铺陈开来却是如此流畅。

人性远比种族肤色复杂,作为看客,我们就好象那位年轻的白人警察一样,固执地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解决,天真地相信一切都可以化恶为善,可是当冲撞爆发,你宁愿相信对方从口袋里掏出的是枪,而不是一个天使玩偶。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在偏见面前都是自圆其说。

影片的最后,城市开始飘雪,随着镜头俯视人来车往的十字路口,有人因为冲撞而得到救赎,有人却将冲撞愈演愈烈。

 9 ) 文化冲突还是心灵鸡汤

crash的英文片名有两部电影,法国的一部是关于欲望和刺激。

发生在洛杉矶的这一部说的是多元文化的城市社会中心灵碰撞和冲突。

远比我预想的好,无论是故事性还是随时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同时描述了大约7、8个故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

也许你把自己的不如意不小心发泄到别人身上,给别人带来伤害,然后又不停的延续。

有时候是意外拯救你的灵魂,有时候是克制带给你带给别人温情和感动,而这一切看似那么意外和偶然。

却又是那么必然。

恶或者善,对或者错也许就在一念之间,根本不是那么对立。

电影要表达很多东西,带给你的是动人刺激的故事,留给你思考的空间也非常大,那里真的适合我们吗?

明显有对外来文化边缘性的描写,即使,已经占美国很大份额的黑人,成功起来也是那么艰辛和小心翼翼,对几个黄种人的描写更是让自己不知何种滋味。

对对错的描写更让人深思,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只又在不同情况下失误或错误。

 10 ) 欢迎来到地狱

中国的二百五翻译很完蛋,他们在撞车的DVD包装上写道,“在未来的三十六小时里,一场意外的车祸把这些生活在洛杉矶却素不相识的一大群陌生人拉到了一起,在短短的36小时内,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结果我无数次和这部电影相遇,看到这几句话,就总把它当成了一个俗套的灾难片,直到看到它得了奥斯卡,才买来看过,一边看,一边庆幸自己还好没有将它错过。

去年看的电影不多,这是难得喜欢的一部。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群戏,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讲,它是很难拍得流畅自然,众多人物,千头万絮,搞不好就是乱麻一团,所以拍摄群戏,在我看来,是即考验剧本结构,又特别考验导演功力的一件事情,因此近几年来,更是难得看到一部群戏的佳作,上次还是《高斯华德庄园》,也是很多人集中在短时期内的种种表现,那种属于戏剧所独有的畅快淋漓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但那也是2001年的事情了,况且《高斯华德庄园》是把人都关在大宅子里搞事情,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和一件事情相关的不同人。

这和在洛杉矶这样一个繁华的大城市里将各不相关的人物连接起来相比,显然后者要困难得多。

我看到媒体上有人惊讶为什么《撞车》会打败《断臂山》,有资深的影评人士找到的原因是,《撞车》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的问题,或者说是因为它长了一张“奥斯卡的脸”。

而我却觉得,《断臂山》是一部典型的作家电影,它改编自小说,李安的思想深度虽然是没话说,但是他的讲故事的手法,却一直是作家式的。

这并不是不好,只是电影之所以成为小说或者绘画,或者音乐所不可代替的一种艺术形式,却正是因为它的讲故事的方法,是影音光色多种感官体会相结合的,从这一点上来讲,撞车获得本界的奥斯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它更加的纯粹,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撞车》是做了一件只有电影可以做到的事情。

讲了一个只有电影可以讲的好故事,而且这故事讲得还很好,它有作为电影所独有的细节,不可以被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所代替。

     “他人既地狱”,我在边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直想着这句话,看到有人在评论它,总是去强调他反映了“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的问题的时候,想到的也是这句话,黑人是白人的地狱,白人是黑人的地狱,但有时候,黑人也是黑人的地狱,影评人是导演的地狱。

我看着种种的影评貌似客观的分析美国的社会问题,心中就忍不住冷笑,其实这样的一部电影,说的不过是人罢了,人和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同,不论他们是白的,黑的,中东的,还是西班牙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隔阂,并不因为皮肤的颜色差异或相同而决定。

我们,包括我们看电影的人,心存偏见,也并不是那样的置身事外,如果不相信的话,每个看过电影的人就问问自己,当那个菜鸟小警察和黑人小青年同车的时候,当黑人小青年笑了起来,开始掏自己的口袋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担心那个黑人掏出来的是一把枪?

老实说,我想过,在看到结局后,我问过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

然后我不得不坦率的承认,因为那是个黑人。

     你看到一个中国女孩和白人男子在一起会怎么想?

你看到一个中国女孩和一个黑人在一起又会怎么想?

如果你说中国没有那么多种族问题,那么好,你对新疆人怎么想?

你对东北人或者上海人又怎么想?

  你看,人就是这么复杂的,我喜欢这部电影,就是因为它反映的是复杂的人性,而不是黑人,白人,伊拉克人那么简单。

因为它让我知道我自己也是复杂的,而不像一些影评人自以为是的那样纯洁。

白人也可以是弱势群体,黑人也可以欺负人,当一个小警察父亲的痛苦命运掌握在一个黑人的手里的时候,白人小警察也会被黑人欺负,专门抢劫白人的黑小子冲上车却发现同样黑皮肤的男人也可以开高档汽车。

委曲求全取得了成功的黑人该愤怒的时候不愤怒,不该愤怒的时候却查点送了命。

一心以为自己可以公正对待他人的年轻警察最后理想破灭,发现自己和自己鄙视过的人并没什么两样。

一心想伸张正义的黑人探长却被人嘲笑,“你想干什么?

你想维护一个白人么?

”       世界好象是无休止的轮回,很多问题绕来绕去,总是最后会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

我们是怎样出生的,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这似乎需要我们一生去追寻答案。

我们永远在试图跳出他人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种种定义和概念,但又同时在用这种种的定义在定义着别人和自觉不自觉之间证明着这些我们厌恶的定义,身为一个黑人,白人,阿拉伯人,富人,穷人,男人,女人,人生巨大的转折也许只有那么几次,但是种种的束缚却总是在日常不经意的细节里,像空气一样将我们包围,你无法逃脱,这才是最让人感到窒息的,即便是你会试图寻找看上去和你一样的人,但那也只是外表而已,他人即地狱,但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却为它所表现的那种强大的冲撞的力量而着迷,砸碎玻璃,捣毁世界,冲撞使我们心灵深处那个封闭的自以为是的世界毁坏,冲撞将我们猛的抛入空中,砸入他人的世界。

然而我想,这无论如何,也是一种畅快和淋漓吧。

我们冲入他人的天堂,我们自己的地狱,即便是痛苦的,伤痕累累的,但也是让你感到自己的灵魂是活着的,因为我们会在那里遇到很多人,但无论遇到谁,你遇到的都是你自己。

另外的一个你所不知道的,鲜活的你自己。

而那些从来将自己保护得好好的灵魂,故步自封的头脑,只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的衰老,死去,腐烂而已。

他们永远不知道,自由之门,就是这样被撞开的.   

《撞车》短评

过于主观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好莱坞中心,美国中心,西方中心,基督教中心......

6分钟前
  • lacrimosa
  • 还行

多线叙事,出色的故事交织。了解美国社会应该看看。

7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好文艺好文艺我受不了了……落山鸡后面什么吗总是要跟一个警察呢,不是好莱坞就是警察砰砰!好欢乐,赶紧看看落山鸡有些神马大学去

12分钟前
  • 嘴客
  • 推荐

不仅是撞车,更是种族、人性的冲撞。好几处都落泪了

13分钟前
  • 橙曦羽潞
  • 力荐

把一个个看似不相干的人物,一瞬间串联,足以体现导演的功力!片子现实的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或种族矛盾,好人与坏人不断角色转变.

17分钟前
  • 锡罐头
  • 推荐

从我睡着的那一刻开始,它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就象当我再次重次醒来的时候发出的惊呼一样,"WOW",之后我成功预知它之于《断背山》的胜利。不是开玩笑,我真的认为它很wow

18分钟前
  • L.L
  • 力荐

头脑为之crash的一部片子。。现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了。。看到卢梭描述的他年轻时期那种温暖热情的人文氛围真让人向往。。

23分钟前
  • 莱尼
  • 力荐

种族主义害死人啊!地域主义其实也算是种族主义的一个小缩影,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吧。

24分钟前
  • 捂脸熊
  • 还行

如同一张白纸上的人物群像素描,对于有脸盲症的我来说辨认角色实在是煎熬。几场高空俯瞰的上帝视角审视着这个城市发生的一切,形形色色不同种族肤色语言的人在这里,上演着暴力与博爱、杀戮与救赎的反转。里面有些小故事真的不错,可是导演真的很烂,把许多个好故事掐得细碎以后都讲成了烂故事,还不如完完整整的讲清楚一个好故事。

29分钟前
  • 松鹤
  • 较差

少来,又tm扮神圣想教育人。

34分钟前
  • 冇有
  • 较差

貌似这是奥斯卡金奖影片,从艺术、剧情的角度看真的很不错。但是我欣赏不来。

37分钟前
  • 呆瓜木头
  • 较差

神级剧本!每一个人物的弧光都展现的神般美妙!但是后半段的剧情有些牵强,巧合过度。喜欢那个“隐形斗篷”的故事。实在是每个人物都挖掘得很深,不愧为勇夺五项奥斯卡的电影。(但是赢了《断背山》就有点不对了……)

42分钟前
  • Thè
  • 力荐

墨迹 无趣 这片要给韩国人拍

46分钟前
  • 疯狂的二狗
  • 较差

多线多头情节设计生硬的crash;大社会中种族间的crash以及由此延伸的自保意识显像——枪械文化;同色人种,同一生活阶层或同一家庭内部,人人自危时代下不论亲疏的相互畸形理解导致的crash;最后微至个人人性良知和阴暗的crash。crash面前没有正误,马特狄龙说“Wait till you've been doin' it ”

49分钟前
  • Aubrey
  • 还行

第一次觉得中文翻译的标题是如此的苍白无力,crash,看完后说不出的感觉,心中感觉像是被抽走一块似的,貌似知道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只有一种无力感,人在人生面前如此无助。

51分钟前
  • 只手撕天
  • 力荐

很一般啊 怎么分数如此高

53分钟前
  • 姬气猫
  • 还行

又名: 冲撞导演: Paul Haggis主演: Sandra Bullock / Don Cheadle / Matt Dillon / Ryan Phillippe / Brendan Fraser上映年度: 2004语言: 英语官方网站: http://www.crashfilm.com/imdb链接: tt0375679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58分钟前
  • 传说
  • 力荐

在影片里善恶就在一念之间,英雄恶魔转瞬倒颠,人心就是如此捉摸不透。而相比较起来,种族主义就如同标签般刻在了每个人的下意识里:白人看见黑人远远走来会不自觉的缩紧身体,黑人更是会对同胞和自身产生厌恶和不安等等……当种族主义这一恶疾本身就是伤害的来源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它会根深蒂固到如同一条社会准则般让大家顺其自然的进行遵守?导演将这种困惑用戏剧冲突的放大视角呈现出来,而到了最后却没有给出一个解答。也许他本身也只是想做一个还原而无法作答,就如同片尾纷纷扬扬下起的雪花,此刻它能带给人心灵上的平静,然而雪花终会融化,过完温馨的圣诞节,迎接人们的还是那个一成不变的冰冷世界,所有天使之城的一份子还是得裹紧自己的隐形战衣小心翼翼的独自前行,直到避无可避的冲撞面袭来的那一刻才能释放积蓄已久的本能。

1小时前
  • 之晨
  • 推荐

2010-3-21 19:40:55 8/8.0(161878)#209 主题先行的匠作,做作的地方无比做作,哪怕精巧的地方再精巧,也使得触动有限

1小时前
  • 德拉库拉拉
  • 推荐

反正我没看懂。时过境迁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诺 你看 2010-10-26我给这部电影的mark是:「重新標記 必看無疑! 好像是前年還是大前年的 奧斯卡最佳。」我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陪导演故弄玄虚。

1小时前
  • 曼靑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