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在台南独自旅行的时候看到的这部电影,恰巧又是在全美戏院看到的海报,老实讲初来对这个题材不太感兴趣,很久不看文艺爱情片了,总怕空洞乏味。
但全美戏院的工作人员老爷爷用粤语亲切的问我“吃午饭了没有”那一瞬间让我想要踏进电影院看点什么。
恰好只有这部片子只需要等十分钟,于是等待十分钟,买票,进场,随便找个座位,坐了最前排,期待。
许光汉的英文名第一个惊喜之处:对旅行的探讨对我而言这次旅行其实完全在计划之外,很随机的选地点,很随机的看了一场电影,很意外的电影开头也是男主一个人去旅行想要寻找她走过的踪迹。
这就不得不提台南的背景了,这座小城的确处处渗透了日本文化,听当地人聊天也经常能听到他们对日本的向往,似乎是一个“must go”之地。
庆幸自己在看电影前已在台南走过一遭,这才对影片的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
剧情展开,男主一人坐在去往雪国的列车上,遇到了穷游的大学生路人,看得出来男主并不想与之深交,是怕以后也没法再见徒增伤感罢了。
这里也有些感同身受,因为是好久没有过的一个人旅行,旅途中遇到的每个人反而都能带来很大的感受,此行遇到了很多很好的人,但都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不如让最美好的记忆就留在那里,时光会永驻在那个地方,有缘自会再见。
关于这张图,当时我已被电影的基调打动,也在心中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当时并没有答案。
第二个惊喜:对快门世界的探讨现下这个纷杂的网络世界让许多照片都不再真实,让我们的眼前只有镜头,仿佛快门按下了,这一刻就不会消失了,但更多时候透过镜头,就只是电子成像罢了。
于是这个npc提出了一点让我很是难忘:心中的快门
心中的快门该按下了果然之后,男主还是被你平常打动,加了联系方式,但终究他们是否会在未来相见呢?
起码此刻不留遗憾,有缘自会相见。
第三个惊喜:全美戏院的相遇
画中画🤣没想到这部电影会提及我看电影的那个影院,那一瞬真是超级惊喜,没有安排而遇到的一切竟是最好的!
这一part主要展开了男女主的相知相遇,很平淡但又不缺温馨的剧情,男女主演技都在线,遇到的人都很温暖,从从小在台南长大的男主视角来看,这部电影可以算作台南的宣传片,有些老旧但处处是人情味,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结尾合影总的来说是一部很文艺的电影,爱情的部分有些单薄但不影响剧情全部叙述完毕了,旅行的部分是意料之外也结合了本人的经历,实在妙谈,片尾曲日语歌很好听,回高雄的路上一直单曲循环哭了一路,所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
也许是审视自己吧,我还在找答案,但此次观影称得上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经历了!
再见啦!
玩味凄美,日本影人是“国粹”级的,这部电影同样如是。
导演藤井道人上一部让我潸然泪下的电影是《余生那些年》,这次《错过你的那些年》无论是故事的基调、画面的质感、还是《情书》的嫁接、人物的命运,皆营造出纯情电影那种爱而不得的浓浓伤情。
明知俗套,但就是会被它感动,不自觉地沦陷在“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初恋逻辑里。
静静想来,这或许都是青春作祟,懵懂的少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总会不知所措,以致在犹豫彷徨后尝尽错过的酸楚与苦涩。
这种错过的滋味似乎会沉眠在记忆最不显眼的角落里萌芽滋长、伴随一生。
待我们的内心浸染在成人世界里日愈浑浊时,它酸涩的苦味竟酿成了如饴的回甘,犹如一幅人生再回首的印象派风景,光影迷离、直抵心灵。
我想,错过,或许是青春最甜美的回响。
它的甜,甜在初恋的纯粹和唯一;它的美,美在真情的破碎与不舍。
而昙花一现的至美速朽,是日影演绎凄美纯爱故事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
PS 片中台南的夏天和日本的雪景,在彼此映衬中勾勒出了一种“平行宇宙”的错觉,那一辆辆轰隆驶过的地铁列车,则承载了人物的深情思恋与观众的无限期待。
这部电影,虽谈不上超越经典,但也足以唯美夺目了。
旅行就是没有特别的目的啊
旅行就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才有趣
记下来了——镰仓 ,以后去日本会打卡的!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是来出差没把事办好?
就不回去了?
挑乡下也别异国他乡啊,来大陆嘛
Jimmy,我懂你,我也去过意中人的家乡,怀揣着的也是一样的心情……都是再也见不到的人了……呼。。。
道路不都是笔直的,有时候绕一绕路,是检视自己走过的路。
每个人都纠结过当时的选择,根据后来同样面临选择,所以给出的答案是不会的,未来不会变的不一样。
微妙的台日关系,都有一个机车愿?
你们就是在拍台湾电影啊哈哈哈,官方回应
答案是你身边五月天的歌词没有教你吗?
十八年前,那《任意门》还没出……
五月天Mayday那时候就很红了喔
你还真带来一个好看的地方啊?!
灯光好、气氛佳
青春总是和梦想挂钩
《情书》的世界,穿过隧道就是雪国
看十八年的one piece都没学好日语,早知道追一个日本女生了
谷歌啥都有,只要之前有人问过……
第一次约会就迟到的大男生喔wuwuwu
哇哦 是中山美穗
模仿电影情节
取景是真的美,在湾湾也是没什么机会看到雪的吧……
岛国的电影哪里都能看得到……嘘!
Jimmy是想当篮球运动员,膝盖受伤才开发游戏的。
黑木华友情客串
这也是我的人生信条:希望旅行一直继续下去。
嘛呐 呀嘞呀嘞
到底是有时常提起,才会让家人第一反应就想到TwT
怪不得有一段时间都在外飘荡,朋友问我是不是得绝症了……
Ami真的有细心珍藏着美好的回忆TwT
又是中山美穗,一起看过的电影
许愿灯上写的愿望:环游世界但是只去了台湾,也很不错呦
许光汉说不在出演高中生,我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男人太帅,很欲的那种帅……
或许一位饱经沧桑、熟知世事的观众来看,会无可避免的觉得这部电影略显幼稚。
不过对于我这样稚嫩的人间来说,则恰到好处。
整个观影过程,我没有激动到浑身颤抖的时刻,但心湖始终处于愉悦的弧度。
一切都那么美好,宛如童年幻想。
我感觉和片中人物以及影片制作人,一起怀念着曾今,那段略有遗憾的美好时光。
公众号:高诗远的电影群岛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情人节。
我本身对情人节并没有什么概念,因为从来没有在实际生活当中做过任何公认的情人节应该做的事。
昨天跟朋友打麻将,她特地分享了最近迷上手工艺,还给男朋友织了条围巾。
而且据说在日本,情人节当天还有很多跟巧克力有关的风俗,比如女生会在当天给照顾过自己的朋友都送上巧克力,以表达这一年来的感谢之情。
(当然我没有收到)同时这也是在为下个月的14号,也就是白色情人节收到巧克力而做准备。
若在白色情人节收到巧克力,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当中心仪的表达。
虽说这种习俗都是建立在商业的基础之上的,不过毕竟作为每年的仪式,也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手段。
好在我平时也有给自己买点巧克力来吃的习惯,每天都跟情人节一样甜蜜。
国内今天上映了《花样年华》,票房还不低,刚看了下已经1500万左右。
在情人节这天聊出轨,聊一些邂逅的刻意、离别的怅然若失,倒是站在了情人之外的角度,去尝试表达爱情的另一面。
或者只是单纯用“情人”这个词的另外一个意思来解释“情人节”,那这部电影出现在这一天确实是非常应景。
当然,今天不想写《花样年华》。
回忆起去年也有一部上过院线的爱情电影,不仅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还讲了讲追忆,还有常伴人生的不圆满,那就是藤井道人的《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
这部电影改编自台湾作家蓝狐于2014年发布在网络上的游记《青春18×2 日本慢车流浪记》。
在原作中,蓝狐持着日本铁路公司发行的 “青春18车票”穿行于日本各地,在旅途中回忆与初恋Ami之间青涩而朦胧的感情。
沿途壮丽的风景、偶然邂逅的旅人,共同推动着他在旅途中重新思考人生,并在回望过去的过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故事的起点回溯至 18年前的台湾。
高中生 Jimmy(许光汉) 在一家卡拉OK店打工,邂逅了来自日本的背包客Ami(清原果耶)。
然而,就在两人渐生情愫之际,Ami却突然决定回国,在分别前,Ami向Jimmy许下了一个神秘的约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人。
时光流转,生活的波折让Jimmy回到了家乡,而当他无意间再次拿起 Ami寄来的明信片,那些关于初恋的记忆也随之浮现。
他决定踏上旅程,前往日本,兑现那份尘封已久的承诺。
从东京出发,途经镰仓、长野、新潟,最终抵达Ami的故乡,即福岛。
在缓缓行驶的列车上,Jimmy与形形色色的旅人相遇,又在一次次告别中重新审视自己。
那些陌生人的故事,与他回忆中的那个夏天交错,让他逐渐拼凑出遗忘的情感。
而当他终于来到了Ami家,才向观众揭晓,原来她早已于多年前去世,她的台湾之行,只不过是病逝前的一次希望突破生命的尝试。
关于疾病,相关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国内的话韩延就是公认的“疾病大师”,最近杨荔钠因为拍了《小小的我》,再加上上一部《妈妈!
》,也有往疾病这边靠拢的迹象。
日本有很多爱情片有过疾病主题,例如《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的白血病、《恋空》中的癌症、还有同为藤井道人导演的《余命十年》中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这些常规病症都曾作为关键元素,推动情节发展。
但是,其中还有一些在现实当中不存在的疾病,例如《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2016)中的“时间病”、《你在月夜里闪耀光辉》(2019)中的发光病,以及《今夜,就算这份爱恋从世界上消失》(2022)中的顺行性遗忘症,这些都将疾病当作写作的素材,疾病本身不再是反映现实疾苦的主题,而是深化爱情逻辑的工具。
在这部片子当中,Ami得的是肥厚型心肌病,这个病早期症状隐蔽,直到晚期才逐渐显露,以至于疾病电影中喜欢用到的“死亡倒计时”并没有在此处出现。
她于“当下”已经死亡的事实并未传递给观众,疾病成为一个未被充分铺垫的伏笔,目的就是在电影的后半段,给观众造成惊天一击。
但我认为疾病本身就不是这部电影想要诉说的重点,它更多是在渲染一股怀旧的氛围,用最为文艺的方式去看待爱情本身。
在改编过程中,藤井道人忠实地传承了原作的核心精神,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影像叙事。
影片采用双重时间线的结构,交替呈现2006年的台湾与2024年的日本,通过夏日与寒冬、暖色与冷色的视觉对比,营造出强烈的情感反差,同时强化了记忆的层次,赋予了电影更深的时间感,构建出具有时代感的叙事空间。
全片的时代符号尤其之多,例如Jimmy家中的了五月天的专辑、《灌篮高手》的漫画、《情书》的电影交换券、与旧友的合影以及Ami寄来的明信片。
这些符号都构成了Jimmy自我指涉的载体,也使他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年轻时的自己,唤醒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同时促使他对当下的困境进行深刻反思,感叹成长带来的不幸福。
在选址上,同样借助大量的怀旧空间进行意义的再生产。
相较于台北,台南在台湾人心中被视为精神原乡。
《想见你》的选址地点就在台南,利用“32唱片行”、莫奶奶冰店等空间重现了1998年的时代氛围,再加上伍佰的歌曲,产生强烈的怀旧感。
那在这部电影当中,最具怀旧感的空间肯定就是台南全美戏院,其展示的《情书》(1995)、《蓝色大门》(2002)、《十七岁的天空》(2004)、《最好的时光》(2005)等手绘海报都在指向一种人类学意义的“地方”,这些“地方”为人们提供了方向感、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不过这也是怀旧的目的之一,希望在回不到的过去找到心理安慰以及补偿,以至于将过去浪漫化和神化。
可能过去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完美,但这些地方一旦消失,人们还是会很难过,因为这份牵挂无以为继。
当然,这种怀旧是比较刻意的。
例如Jimmy在日本搜寻线路,并没有按照当代人的思维打开手机APP,而是拿着一份已经过时的,没有人再看的纸质地图划线。
又如Jimmy在镰仓高校前站,画面闪过的胶片录下的视频到底是什么?
影片并没有提到过这些片段真实存在,或者只是Jimmy脑海当中所幻想出来的美满,也有可能只是单纯地想用到胶片这个媒介来增强怀旧感。
除了单纯的怀旧,旅游也是这部片子的一大主题。
旅游与怀旧具有内在的相似性:二者皆涉及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象征着对平凡常态的切割,赋予个体沉浸于非世俗生活刺激之中的可能性。
怀旧是从“此刻”逃逸到“彼刻”,而旅游则是从“此处”移步至“彼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怀旧可以被视为时间上的逃逸,而旅游则是空间上的逃逸。
这种时空的双重离散,使得旅游与怀旧在当代语境中相互交织,共同构筑了人们对于自我与世界的重新认识与反思。
因丢失钱包而被迫滞留在偏僻台南一角的Ami,作为外来的“小城漫游者”的形象出现。
Ami自始至终未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以“陌生人”的身份游走于此,与当地存在明显的区隔。
这种区隔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语言,在其他角色看来,Ami永远都只是一个迟早都会离开的日本人。
不过,她在神户KTV打工、创作壁画,并且成为当地的话题,掀起一阵Ami旋风,深度介入了小城的生活,成为当地居民未被历史记载的记忆。
Jimmy前往日本寻找Ami存在过的痕迹,但目之所及皆是再也回不去的往日台南。
对Ami的回忆,实际上也是他对台南深厚“恋地情结”的表达。
Ami和Jimmy刚好象征着两种旅行方式,前者是深入当地生活,后者又是刻意与之疏离,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两种方法与当地住民的互动方式截然相反,不过更为关键的是,找到了“我”所认为的最舒服的模式,且这种模式基于在接触异地文化的同时,能够反过来观照自我。
这种境界在我的眼中,也是无比高级的。
我会喜欢上这部电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旅行观的问题。
但是,为什么偏偏就能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到自己的过去呢,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都是杨千嬅唱的《无去无来》:“游历四方找美满人生,期望记忆清晰不见云。
”朋友和爱人都会渐行渐远,时光不再,情意难回。
但人生就是这样,对于不得不离开的人,就勇敢地挥手说再见吧。
个人评分:3.8/5🌟🌟🌟🌟
故事开始,许光汉就被公司排挤出局。
按道理,一般这样的设定,基本都是资本的错误,许光汉作为创始人,应该不会有错误的。
接下来,就应该是如何反击,上演商战的节奏。
然而,并没有。
许光汉妥妥的接受了现实,选择回家。
这些年,天天爆肝,也是时候停下脚步了。
回家。
家才是最温暖的地方。
在这里,他找到了“尘封”的记忆。
故事回到了18年前。
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宝岛也是要落入俗套,玩穿越的把戏了。
但是没有,幸甚。
许光汉只是在回忆而已。
当年高考之前的这波操作,或许就注定了姻缘。
许光汉打工的老板,是个来自岛国的阿凡提。
这个设定,把后头的偶遇,铺垫得相当丝滑。
就这样,来自岛国的妹子,也顺理成章的到这里打工。
俩人的相遇,是说好的一见钟情。
女孩看在眼里,男孩是爱在心里。
所有人都看穿了,观众都着急,但小俩口就是不捅破那层窗户纸。
许光汉为什么提前自学了日文,这个也是有解释的。
这个解释……不得不说,相当给力。
想当年,那个不是身边放本词典,打完的三国呢。
如今有了汉化包这个东东之后,学习语言的动力,基本来自“影视作品”了。
所以,许光汉解释着解释着,就出动了“左手”,你怀疑在开车,但他真没有。
许光汉打工的这个地方,出现了小编的专属密码,必须截图留存。
许光汉旅行的第一站,到了这里。
如果小编有钱,大概第一站也会选择这里。
《灌篮高手》朝圣的地方,必须证明来过。
故事是穿插着进行的,许光汉一边旅行,一边回忆。
在这里,他邂逅了老乡张孝全。
俩人聊的内容,其实也不复杂,但是就是感觉到无比的宽松。
十万个羡慕,张孝全也是一次旅行,就选择了定居,完全的没有障碍,也不知道他的那些手续是怎么办的。
旅行,究竟是宣布打卡的奔赴,还是寻找自我的求溯?
如果是前者,那貌似也索然无味。
故事轻描淡写的走到这里,已经非常有宝岛电影的感觉了。
空气里流动的,几乎都是痞子蔡的味道。
《第一次亲密的接触》影响了一代人,如今,这一代人里头,有些人可以将它继续传承。
但凡故事里头有人问“你有梦想吗”,一股饺子味就出来了。
但是,这次,妹子问这个问题时,没有饺子味。
就像当年轻舞飞扬在说,“痞子,电影终究会散场”。
我们以后会变成怎样的大人呢?
这个,满满的宫崎骏的味道。
是啊,小编年少时,也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当时,豪情壮志,信心满满。
如今,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已经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个“大人”。
女孩要走,男孩鼓起勇气说的不要走。
一个假装没听见,一个以为没听见。
等着多年以后,许光汉坐车通过隧道,心中按下快门。
他们两个,在孔明灯上写下了愿望。
多年以后,许光汉也在岛国放飞了另一个孔明灯。
他的念念不忘,究竟是不是真的“念念不忘”呢?
这大概是一个谜吧。
终于,许光汉还是找到了女孩的家。
那里,有女孩留给他的情书。
哦,可惜爱不是几滴眼泪几封情书,这样的话,或许有点残酷。
所以,许光汉在旅行之前,到底知不知道女孩已经不在了呢?
故事里头有一个细节,说许光汉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开始癫狂,导致了在公司的四面树敌,这个电话,是不是女孩去世的消息呢?
等了18年,被公司开了,才想起寻找失去的爱情,不知道女孩在苦苦等待中,是不是也有点失望呢。
或许,他早就错过了自己……。
整部电影,除了场景镜头外,我印象里全是男女主的大特写,简直可以算的上是一部大型的许光汉的侧颜写真集。
如果配点音乐,重新剪辑,又可以是不错的MV。
本片前半段发生在台湾,后半段的故事在日本,在日本这部分的旅程算的上是公路片模式(在剧本结构上,日本的故事由男主展开,台湾的故事视角从女孩的画册算重新展开,这个对应倒是挺妙),遇上一个接一个的人,完成一段又一段的旅程。
只身踏上旅程,到未曾去过的地方,路上遇到一些人,这应该是很多文青有过的想像。
本片虽然也有俗套狗血的爱情片标配元素——癌症,但只作为强设定背景也算没惹我反感。
日本的文化输出太厉害了,不仅是灌篮高手或者川端康成的雪国和岩井俊二的情书,连现在谈恋爱约会的方式都特别日式。
PS:“穿过界县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这是雪国的开头,也算是另一种形式高度还原了,很赞的一个场景设计。
但如果这个镜头衔接着女主留下的墙画,两者交叉剪辑,男主由此走进女主的心,而不是停留在“这是我梦中的风景啊”这层面就好了。
這套戲出了成年,我也分享了給好多朋友,不過,我自己還未有全劇睇過我是在做日本旅行的功課時,無意中看到介紹的,加之我很喜歡許光漢,因而一出介紹就在等網上資源這套電影最特別在於,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這個故事其實在2010年一個台灣的背包論壇有連載的,很巧的是,我2010年正是在這個論壇找去吳哥窟的資料,且得到了很多信息之後,基本去台灣的旅行我都會在這個論壇找資料,後來去獨自去緬甸時,也在這個論壇認識一個台灣網友,全程是他教路我訂住宿,交通等等電影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愛情小品,日本人拍的純愛小品,一般都不會出大錯,不過,我反為覺得,那個論壇連載的遊記,會比電影故事更加飽滿當然,電影是改編日本真的很靚,許光漢與道枝駿佑在北海道列車出隧道的那種感覺,這次在我去白川鄉車出隧道的感覺很相似真的好似列車駛進了仙境或者懷疑它誤撞桃源大家可以當觀光片看的裡面有很多日劇熟悉的面孔,各個年齡層嘅都有,有60後的美食家松重豐,有00後的青春派清原果耶,有90後的最有日本女生味的黑木華,還有一個00後的靚仔道枝駿佑可惜我唔曉日文,真係好想挑下青春18這張JR的車票日本的鐵路真的很令人著迷,看看它總是有意無意地駛過那些類仙境的地方真心佩服設計者的心思 這是原來連載遊記的連接,有興趣大家可以看看,不需要爬牆的: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165528
520错过了首映。
521,补上。
《错过你的那些年》,我真的不允许你错过!
原本以为,这又是一部无脑撒糖的偶像剧爱情烂片,结果看过之后发现是我错了。
没有想象中的狗血,甚至有一点高级。
说高级,并不在于该片的拍摄地点几乎都在日本,也并非是由于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除了许光汉以外几乎都是日本人,更不是因为许光汉70%以上的台词都是日文……而是因为,这部电影其实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而是改编自一篇游记,名字叫《18✖️2日本慢车流浪记》。
为什么叫18✖️2呢?
看了电影便知道,故事的开始时,男主角Jimmy在KTV打工来度过自己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故事结束时,正值36岁的他在回首逝去的十八年里,自己最难忘的那个女孩。
本片的日文名《君へと続く》,查了一下翻译,大概的意思是《对你继续着》,意思是,哪怕过了十八年,青春中有你出现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永恒。
这么看来,内地的名字《错过你的那些年》反而翻译得不是很好,没有台湾片名的艺术感,也没有日文名的破碎感。
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是来自日本藤井道人,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日本电影。
该片的导演在创作的时候有意跨越了国籍,比如A-mi和Jimmy的名字,没有采用中文名,而是用了国际化的英文名。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还是颇有野心的,看上去是一部日本电影,其实具有国际化的普适性。
1、结构看上去,这部电影的结构有点散,甚至不知道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既然是根据一部游记改编,那么这部电影也自然是跟着旅行开始的。
且不管是否合理吧,总之在整部电影的开头,确实让观众觉得眼前一亮。
刚开始是Jimmy不知何故打架,被赶出了公司,相当于人物从一开始就是在低点,也就是“灵魂黑夜”。
没错,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用好莱坞常用的“救猫咪节拍器”的方式,而是采用了两种非线性故事结构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该片是过去与现在交错时空的方式,通过闪回的方法交代Jimmy与Ami的爱情故事。
其次,该片的结构很像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类似公路片,只不过Jimmy采用的是旅行坐日本电车的方式,开启一种慢生活。
所有的对话以及与陌生人的相识其实很强行,感觉是I人掉入了E人的朋友圈。
Jimmy在整段旅途中偶遇到的人都在主动搭讪,而且很热情地给他指路,带他开始新的旅途,难道只是因为许光汉比较帅吗?
第一个遇到的餐馆大叔,在餐馆打烊后主动带他去周围晃晃,然后Jimmy也很热情地分享了自己是来找一个女孩,以此带出了他是如何与这位女孩相识的。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bug,十八年前的明信片都皱皱巴巴了,为何香水味还留着?
什么香水这么持久?
第二个遇到的十八岁帅小伙,电车上主动搭讪合影,然后继续带出他和Ami的故事,两个人都认为,旅行是为了验证自己。
第三个在网络咖啡厅遇到的女孩,竟然会与Jimmy一起放天灯许愿,然后让Jimmy回想起与Ami一起放天灯,两个人牵手了,最后在表白的时候,Ami却拒绝了他。
我当时还在想,这个女孩挺渣啊!
我真以为她是在日本有男友,还要来撩年下男大。
直到回忆讲起Jimmy做成功第一款游戏与Ami通电话说要来看她,而Ami说自己要继续旅行,去地球另一端的时候,我才猜到,Ami可能要不在了……所以后面的剧情对我来说没有惊喜,反倒是有一点戳人。
所以前面的各种不合理其实对我来说也没那么重要了,毕竟是Jimmy的游记,是他的独角戏,可能存在很多幻想和杜撰的成分,但总之,他与Ami因为一个星期,错过了一生。
2、致敬除了电影的结构在致敬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该片也致敬了日本经典爱情片《情书》。
Jimmy与Ami第一次约会看电影就是《情书》。
电影的情节可以说是性转版的《情书》,在岩井俊二的《情书》中,藤井树去世,他的未婚妻寄了一封本应发往天国的情书,结果收到了同名女孩藤井树的回信。
而《错过你的那些年》里,Ami也因病去世了,Jimmy在见完Ami的母亲后,并且得知Ami一直以来都说Jimmy是自己的日本小男友,Ami也一直喜欢自己之后,也在日记本里写了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
两部电影的情节形成了互文……此外,这部电影中也致敬了《灌篮高手》。
可能每一位台湾男高都幻想自己是流川枫吧!
许光汉刚刚出场时的91号球衣,让谁的DNA动了?
他会说一些日语,也是因为喜欢看《灌篮高手》,他能够将《灌篮高手》里的台词倒背如流,他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够像流川枫一样驰骋在球场上,但是却因伤和梦想失之交臂。
可能这部电影中还有其他的致敬,但是阅片量有限的我,只能看出这么多了……3、遗憾电影的主题既然是“错过”,那么就一定和“遗憾”有关。
还记得吗?
年轻的Jimmy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在迟到,后来与Ami第一次约会也在迟到,所以顺理成章的,他实现梦想后联系Ami,以及后来踏上日本的旅程寻找Ami,也是在迟到。
电影始终围绕着“遗憾”展开,迟到也是一种遗憾和错过。
他刚开始漫无目的地在日本旅行,遇到了餐馆的大叔之后才知道要去福岛,但是走反了,这也是一种错过。
Jimmy年轻的时候不敢表白,听到了Ami在房间里吵架就误以为是男朋友,没有勇敢去问清楚,也是导致遗憾和错过的原因。
当Ami说自己要回日本,他脱口而出是“为了男朋友”,其实是少年自卑的一种体现。
当他问Ami理想型的时候,Ami故意说了反话,而他也故意说了反话。
都说嘴硬的人没有办法在一起。
可是他们之间隔着的除了年龄、国籍的距离,还有生死的距离啊!
影片最大的bug其实就是,为什么当Jimmy知道Ami去世后选择了沉迷工作,变得个性很怪异,却没有第一时间去日本奔丧呢?
这趟旅程却要在18年后才开始。
难道是因为当年的Jimmy不够成熟,没有办法面对吗?
但是看上去,那个时候的他也应该二十五六岁了吧?
4、小结虽然电影的bug还是有一些的,但是整部电影还是非常不错的,豆瓣评分7.4,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中算是中上等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的演员都是实力派,也有颜值担当,清原果耶和道枝骏佑的颜值真的很能打,反而显得许光汉没有那么帅气了。
此外也有张孝全、屈中恒两位台湾实力演员加盟,他俩出现的时候还是挺惊喜的。
整部电影让人感觉很舒服,还是推荐你们去电影院看看的~
讲述了18年前,高中生吉米和来自日本的背包客阿美在同一家店中打工,两人一同度过了热烈的夏天。
吉米渐渐对阿美产生好感,然而阿美终将踏上归国之旅。
十八年后的冬天,吉米听着与她的歌,思绪里全是和她的记忆,坐上世界最浪漫的铁道,来到她的雪国故乡,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东京之旅。
爱情电影+双时间线穿插+青涩学生时期懵懂爱情+日本纯爱风景“列车穿越了台南的潮湿感和雪国的孤寂,像18岁的夏天/那张喷上“flow of time”的明信片从未流走一般。
米十八岁的莽撞青涩,三十六岁的迷茫忧伤顿时呈现。
漫游的青春时代远远蔓延,越过你我朦胧悸动的心间。
相识在热情的台南盛夏,和解于冷峻的福岛寒冬,而我们仍在故事的途中。
剧情注水严重,异常无聊~都2024年了,还能写出这么娇气的台词,也只有湾湾这边了
那些错过的人啊
对中男出于利己主义顾自卖弄深情的伪纯爱叙事无感。能get的点就只有以「旅行」为题回溯过往殇情,重新审视脚下的路继续享受人生新征程,至于契机绝非爱情不可,所谓感怀和愁绪更多源于中年失意陷入对昔日旧梦的沉湎,真要谈有多爱对方那倒也没有。像台日风景观光宣传片混搭各种老掉牙的青春元素,机车兜风、天灯许愿、雪国朝圣、狗血绝症,岩井的「情书」不愧为日式纯爱里程碑,不知为后续多少同类作品提供养料。日本公路旅行这边卡司选得不错,就是情节设计得好假。清原气色不佳以至和许光汉不显年龄差,道枝的角色很元气。
果耶好灵动好美好美,有一些很好的片段,比如道枝骏佑在电车上那part,其实这个故事最适合做成《36》那种方向,但最后整体都还是太风光片太糖水太陈旧,最忍不了的是作为公路片路上每碰到一个人许光汉都要把自己和初恋的事给人深情演讲一遍,你疑似有点ego过大过于自我感动了哥。
很克制,不像那些烂俗脑残歇斯底里,风景超美,像漫画
好悬浮的设定,好陈旧的剧情,好垃圾的台词,好糟糕的演技(清原果耶,道枝骏佑)。一切都太拉了……光看脸都看不下去的那一档。也没有cp感。怪我没有看到藤井道人执导就跑。
在电影院和道枝骏佑另一部电影连看的,都是处理老套青春纯爱题材,这部把众多日娱红人和青春片元素上菜一样的端上来依然掩盖不了影片的拙劣。不如把许光汉坐火车的镜头剪出来做个小短片或者直接拍成许光汉中年救赎旅行日记。另外虽然许光汉依然是我老公但是估计是爆火这几年工作量爆表之后让他再演高中生已经有了一种老黄瓜刷绿漆的疲态。
太标准了,像是一口气看完一大堆日式爱情片,剧情真的不要太好猜。但是像就像吧,很奇怪的是我看《情书》《初恋》一样的元素感动的要命,看这个内心毫无波澜,最后音乐顶上去煽情我一点感觉都没,太没惊喜是一个原因,不够真诚,不会描写,可能是更大的原因。(最后女主的做法真的很容易联想到顾里#敏捷
许光汉巨大的脸让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是台湾故事片。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讲国语。但是自从许光汉开始旅行了之后,就慢慢日本化起来。张孝全,明媚的日本少年,黑木华,松重丰,黑木瞳……每个拉出来都可以成主角的人儿啊。就像列车经过隧道一下子进入雪国的那个瞬间,一下子被击中了。那个被拉出来回忆的著名爱情故事片叫情书。这也许是对岩井俊二情书最好的致敬了。只不过这次情书是绘本。2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被这种纯爱和人生的不圆满感动的哭红了双眼,如同剧中少年少女初见情书被打动的样子。以为已经对这些免疫了的我,再次哭红了眼。最后才发现,这彻头彻尾还是个日本电影。许光汉真好。里面所有人演的都很好。
本来以为会是个水土不服的片子,没想到融合的竟然挺好,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许光汉这张脸啊,也是绝了,35岁还能演出18岁的样子,比女主大一轮硬是看不出来,少年感满分~!如果说台湾部分是个青春纯爱片,那日本部分则是一部公路片架构了,里面穿插了很多日星,演绎的也都不错。唯一遗憾是这个片名吧,为啥不用原名呢?怕卖不出去?改成这样真的是普到土里。
本来是三星水平 但很久没有看到如此正常的电影了 就完全符合所有对于青春片的预想 虽然俗套但不烂俗狗血 所有情节都想的通 剧情很顺 节奏也很好 配乐好听 然后最重要的 许光汉 道枝骏佑 帅得人想死 尤其是许光汉 满足了对于男性的所有幻想 演的三个年龄段 帅得各有千秋 到底怎么做到三十几岁演十八岁完全不违和的啊?有点夸张离谱了吧?!果耶和黑木华也很美 很有感觉 以及风景滤镜也巨美 更加想去台湾和日本了虽然结局很遗憾 但那种淡淡的忧伤 明媚的青春感还是忍不住让人鼻酸
我的心随着他的喉结一下下的动呢……
蛮好哭的一部青春纯爱绝症片加公路风光片,人美景也美,就是清原果耶实在不像比许光汉大四岁的样子,感觉她这个角色和黑木瞳换一下就好了,熟女与男大的组合想想都兴奋耶,导演还是保守了。
日料店老板问许光汉是哪个高中,我脑海里直接:凤南高中!
没想到在香港斥巨资看了这个!早知如此不如看《填词人L》,被许光汉的美貌迷惑。但我居然流泪了无语💧
藤井道人为什么还有工作啊?没有音乐推上去的台南日本风光一览,已经不是MV而是大型PPT了。男女主角实际内核都空空如也,即使是报菜名式输出各种经典电影动画和鸡汤金句也难以掩盖的无聊。
Meh,你们还在拍20多年前的桥段。
从旅行风光片跟人文输出的角度来说完成任务了;(张孝全都演大叔啦 情书与蓝色大门T_T)
(补标)在台南的solo trip,雨天心血来潮想去看电影,发现民宿对面就是全美影院。旅行就是因为未知才有趣,好应景。
余命十年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相比前者的处理,藤井道人这次做的更聪明,本子一定程度上也比余命十年要强。这部片子做的最大贡献就是进一步巩固情书和蓝色大门在我心中无法撼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