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断臂山,BBM

主演: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凯特·玛拉,兰迪·奎德,琳达·卡德里尼,安娜·法瑞丝,格拉汉姆·贝克尔,斯科特·迈克尔·坎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05

《断背山》剧照

断背山 剧照 NO.1断背山 剧照 NO.2断背山 剧照 NO.3断背山 剧照 NO.4断背山 剧照 NO.5断背山 剧照 NO.6断背山 剧照 NO.13断背山 剧照 NO.14断背山 剧照 NO.15断背山 剧照 NO.16断背山 剧照 NO.17断背山 剧照 NO.18断背山 剧照 NO.19断背山 剧照 NO.20

《断背山》剧情介绍

断背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国怀俄明州的西部,沉默寡言的农夫恩尼斯(希斯•莱杰饰)和热情开朗的牛仔杰克(杰克•吉伦希尔饰)一道被派到山上牧羊,那里人迹罕至,他们只有与羊群为伴,生活单调无味。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在酒精与荷尔蒙的作用下,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也就此他们在断背山上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季节性放牧结束,迫于世俗压力,杰克和恩尼斯不舍地与对方分离并各自结婚生子。恩尼斯迎娶了自幼相识的阿尔玛,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杰克到了德州,在妻子露琳家族的扶植下事业顺利,还有了个儿子。虽然彼此真心相应,他们只能每年定期约会。一边知情的阿尔玛痛苦无比,而他们又无法满足一年只有几天的团聚。这时意外发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裸身诺曼底斯图神父孤岛鲨魂财富蜜谋逃杀绝不流泪沙漠女王妈妈的酱汤馆我为楼狂社交恐惧症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欺诈计划烽火硝烟里的青春你们不该在这里更衣人偶坠入爱河花牌情缘:结天生一对魔法少女奈叶StrikerS永远微笑陨石恶梦山村老尸3:恶灵缠身里基·莱普与塞尔维亚的守财奴副作用深蓝第二季大侦探霍桑黑色闪电王者少年搜索并摧毁如果我失踪了迪克·特平完全虚构的冒险第一季

《断背山》长篇影评

 1 ) 断背山下

两位主角之间爱情的开始和结束都深植于西部那些崎岖的峭壁和山崖,在攀上徒直漫长的山坡后,一个转角之后便是万里长空,在那里他们分享过成群的野牛、绵羊、熊和牧狗,还有那让人停止哭泣的日出,从旷阔的天空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

是很好看 也觉得可以接受无论什么样的事实,但是,在内心的深处,会觉得…………

 2 ) 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电影是limited,城市里的几个独立电影院在放。

下午场,我提前20分钟到达,但好位置还是被抢光了,只好坐在过道那一排。

电影院的气氛有点诡异,没有一个黑人,进来大多是两两男生,也有一小伙女生,很少看见男女混杂,所以很安静。

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听了四首the cure,然后一个女孩拉着一个男孩,抱着一大包爆米花进来,嘻嘻哈哈地在我边上落座。

电影开始。

两个月前我看过小说。

感觉像亚美尼亚的风。

亚美尼亚平原位于欧亚大陆交界,亚洲地带的粗犷和细腻,结合浪漫的欧洲文明,曾经给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带来很多灵感。

Annie的断臂山在我感觉里也是这样,贫穷脏乱的牧场,粗鲁有时候甚至恶狠狠的牛仔,那一点点细致缠绵,那一份秘而不宣的感情,在古板守旧的德州和怀俄明农村,显得弥足珍贵。

但李安拍的比我想象中的优美多了。

李安的镜头是那种很专注的质朴诗化。

断臂山条件艰苦,但是天高云阔,山蓝水青,在这片两个人的天地里,Jack开始变得佻脱,Ennis逐渐变得坚忍。

然后,一切发生的那么自然,就像溪水终于要流向湖泊,山峦归于暮色,断臂山上的蓝知更鸟声声吟唱,威士忌畅饮不衰。

影片基本上是按照小说来的。

很多影像跟我脑海中的,逼近,重合,或略微交错,再逼近,重合。

其中一处改动,或者说改进,当Jack变老了,没有在肩膀和屁股上堆肉,大牙没有磨了镶,他的德州老岳父也没有很快死掉。

但他确实成熟沧桑了,可以对他那个惯于颐指气使的德州岳父吼,可以在家里掷地有声地教育孩子,可以掌握生命中更多的东西,但他――对他们的关系还是无能为力。

若说有什么遗憾,就是Ennis将声音闷在喉咙底下的怀俄明农村发音,害我很多对白没办法听清。

还有就是影片一开始时我觉得Ennis的眼神太忧郁,Jack的嘴角太勾人。

但是随着情节缓缓铺开,我决定放弃我的立场。

imdb上有一位homosexual说,他用审视的眼光看这部影片,但是他找不到一处不自然的,哪怕是最细微的地方。

李安说我要找两个年青人来演,他们不会用过多的人生经历去诠释角色,他们会深信他们所正在做的事情,然后付诸努力。

配乐里我最喜欢的是Emmylou Harris的A love that will never grow old和Mary McBride的No one’s gonna love you like me。

是旧唱腔的质感女声,把我的抵抗力消磨跆尽。

所有看过小说的人都会很期待结尾的两件衣服一双袖子。

当Ennis踩着咯吱响的楼梯走进Jack的房间,我把呼吸都屏住了。

但是那一幕没有把我的眼泪逼出来。

因为我一直设想导演应该把两只袖子拍的更亲密一些,挽在一起,然后插在口袋里,就像在断臂山上,Ennis从后面拥抱住Jack,四面的山川在黃昏里慢慢融化。

但是最后的最后,Ennis把两件衬衣重新挂起,换一种方式套上,旁边贴着断臂山的明信片。

那一刻,我终于没能忍住。

灯光亮起,李安的名字被打出来。

我边上的女孩倒在男孩肩上,吸着鼻子说,It is so sad。

She had tears in her eyes。

So did I。

 3 ) Jack不知道Ennis有多爱他

很久以前就了解了断背山的结局和大概情节。

最近终于静下心来好好看了全片,发现这两个小时真的花得很值得。

后来我还去补了原著,90年代出版的那本小书,封面橙色的夕阳里有两个牛仔骑马的剪影。

原著比想象中短了很多,几乎是一个中篇小说。

作者的口气非常平淡疏离,仿佛是在写纪录片梗概,只有主角们的怀俄明方言增加了一些临场感。

比起原著,电影增加了非常多的细节,每一个都称得上神来之笔。

《断背山》原著没完整看过原片时,我认为Jack是爱得比较多的那一个,而Ennis自始至终都是爱得少的,是被动的。

但看过原片之后,我却很难用俗世的眼光去评判谁爱得多谁爱得少,他们只是爱的方式不同。

上断背山之初,在两个人还不熟的时候,Jack随口提了一句吃腻了豆子,Ennis转头就告诉买补给的人不要豆子了,换成汤。

买补给的人不爱送汤,同时也记得Ennis说过不喜欢喝汤,感到很疑惑。

而Ennis只是面无表情,冷冷地重复了Jack的话:“我吃腻豆子了。

” Ennis当然没吃腻豆子,但只要Jack吃腻了,就该换掉。

被别人质疑时,便都揽到自己身上。

这个小细节简直让我的嘴角疯狂上扬。

意乱情迷的夏天过去,当两人分别的时候,Jack依依不舍,开车离开时还在后视镜里偷看着Ennis。

而Ennis却好像无所谓似的,主动告别,之后一个人慢悠悠走在公路中央。

说实话,那时我心里稍稍有些失落,看来果然Ennis是牵挂少的那个……没想到,下一个镜头里,Ennis就捂着肚子在墙角蹲了下来,开始痛苦地呕吐,同时一边砸墙一边抽泣。

后方的路人可能想上前关心一下,他马上又端出硬汉的架势回头把人家骂走了。

这时我对Ennis的看法才改观,原来他爱的一点点也不少,只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在四下无人的时候,用这种方式去释放。

四年过去,又是Jack主动联络了Ennis提出见面。

Ennis还是惯常的扑克脸,傲娇地在明信片上回复了一个“you bet”。

但在Jack说要来的那天,Ennis一大早就起来,坐在窗户边一瓶接一瓶地喝啤酒,对着公路望眼欲穿。

原著中提到,Ennis这天还专门穿上了自己那件白底黑条纹的“good shirt“,电影中甚至对这件衣服都做了很好的还原。

后来茶几上多了一大堆空啤酒瓶,而Ennis也歪在沙发上睡着了,直到窗外传来Jack卡车的引擎声,他才又精神了起来。

Jack的爱是浓烈的,他可以主动在帐篷里抱着Ennis,亲吻拥抱他,给他寄明信片,告诉他自己想抛下一切跟他一起生活,在他离婚时自作主张驱车14个小时赶过来,被思念折磨得受不了时去墨西哥找个站街男释放,被揭穿时也毫不掩饰……他的爱和痛苦都是张扬的。

所以当初对故事一知半解的我,就想当然地认为Jack是爱得更深伤得更深的那一个。

但完整的故事里,Ennis的爱似乎更痛彻心扉,他毫无表情的脸下面不知有过多少暗潮汹涌。

后期的他过着几乎可以说是失败的人生,那样孤独贫困的生活里,他又有过多少挣扎?

更令人难过的是,他爱Jack到底有多深,可能Jack自始至终都不了解:在他们还不熟的时候Ennis就会牺牲自己的口味买Jack喜欢吃的东西,他们第一次分别时Ennis一个人躲在墙角崩溃的样子,第一次重逢时Ennis在家里等得有多么焦急,他去世之后Ennis抱着他们俩套在一起的衬衫泪流满面……这些Jack都不知道,也永远没机会知道了。

 4 ) 缅怀Heath Ledger

今天从Production Design课回到宿舍的时候,听见Colin在他的房间里大呼小叫。

我敲开门询问原由。

他一句话也不说,一根手指戳向旁边的电视屏幕。

模糊的录象带画面,只有电视一角的CNN标致和一行苍白的字幕清楚扎眼。

Famous actor Heath Ledger Dead。

What?

我扔下书包摊开双手。

Colin一脸苍白无奈。

Drug overdose。

他淡淡地说。

屏幕上开始播放怀念他的录象。

一张张笑脸匆匆掠过去,像是窗外一直绵绵的小雨,轻得不能再轻却又愈发钝重起来。

有什么轻轻掂着我空空的胃。

跟其他几个朋友又看了一遍Dark Knight的trailer。

一片沉默。

他走了。

那个曾经一脸单纯叼着烟屁股刷盘子的牛仔,那个不久前扬着鲜红的嘴角不羁的癫狂的执着的Joker。

房间里很阴冷。

偶然伸进窗户被雨珠打湿的绿叶上落满阴影。

Brokeback mountain的原声突然响起来。

冷不丁把我扔回到好几年前。

那时候找Brokeback mountain来看是冲着李安的导演和Gustavo Santaolalla的配乐。

当然也是出于对同性题材的好奇。

买来的盘质量非常次,音轨断断续续,有些地方干脆就是静音。

而中文字幕翻得一塌糊涂,英文字幕居然是根据中文字幕翻的。

于是干脆完全把声音关掉,带上耳机听着原声看画面。

看故事变成了最次要的。

留在脑海里的是那一片碧蓝的天空,翻滚的云朵,粗矿蔓延的山脉。

一个接一个的长镜头摄人心魄。

还有他们的眼睛。

Jake Gyllenhaal的大眼睛和Heath Ledger的小眼睛。

漂亮的眼睛,敏感的眼睛。

脉脉含情的眼睛。

李安是对细节把握周到的导演,而这一次他很大的功力都用在了捕捉表情上。

两个年轻的演员没让他失望,当然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一颦一笑,镜头里的一切都变成了荧幕世界的一部分。

变成了他们感情的一部分。

又进而刺穿屏幕成为观众感情的一部分。

即使我没有听到里面的一句完整对白,片子的力量仍旧重得让人窒息。

印象很深的是最后那两件套在一起的衣服。

那张明信片。

还有Heath Ledger的眼泪。

他爱的人离开了,带着他们的那些笑容,那些眼神,那座山。

屏幕黑下来的时候觉得特别想说话。

屋子里长时间的绝对沉默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不记得给谁拨了电话,也不记得说了什么,能想起来的只是那种倾诉的冲动,不断敲击着我的喉咙。

如今Heath Ledger走了。

在无数人的惊讶声中悄悄地不见。

那双扬起尘土的Ennis的眼睛,忽然就凝固成了历史。

屏幕继续播放着他生前的采访片断。

没什么太多表情,看起来很诚实的脸。

天空渐渐暗下来。

小雨继续着。

听见什么人在说, Dark Knight这下赚了。

票房肯定一片大好。

而我只想沉默地回到房间里,找一点纪念,写一点东西。

依旧放上Gustavo Santaolalla的那张原声。

流淌的吉他像水一样,摸着血管轻轻攀上精神深处。

那些美得撕裂的画面幻出倒影。

那个骑着马沉默的年轻牛仔。

即使没有笑容也有阳光伴随的脸。

摇摇晃晃地走近又离去。

走好Heath Ledger。

感动过我的男人。

 5 ) 爱,无关性别

我是冲着希斯莱杰看的这部电影。

一直对“同志”这个话题不太感冒,但是又想看看这位英年早逝的帅哥,所以选择了现在才看这部片子。

起初看时,真的没什么感觉,西部的装束、树林、绵羊,这真的不是我感兴趣的东西。

总觉得这样人高马大,身材倍儿棒的男人,怎么能演出缠绵悱恻的爱情呢?

但是,随着故事得发展,他们似浓似淡的情感与激情渐渐地带着我从心里去感受着他们这段艰难的爱情。

当孤独使两颗心相互碰撞,当依靠使两颗心紧紧相拥,这段爱情就这样在这片风景里悄悄得发生了。

从古至今,在任何地方这样的感情都是不被接受的。

面对这些,一方面敢于面对,另一方面却因为自我的压力而退缩了。

当时光流逝,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可是心中的那份爱却从未熄灭。

四年后,当他们再次相见,心中的爱更加不可抑制得迸发出来。

那深深的一吻所代表的是坦白,是面对,是承认,是接受,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对彼此的思念和强烈的爱。

然而,他们还是不得不向世俗妥协,每年的那一个星期,是他们心中期盼的最美好的时光。

杰克有自己的事业和美好的家庭,可他对恩尼斯死的爱却是执着不变的;而恩尼斯不断的压抑着这份爱,却因此失去了更多。

杰克是怎么死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当恩尼斯一边听杰克妻子简单的叙述,一边想着那个更加残酷的过程时,我才知道,世俗到底容不下他们。

恩尼斯来到了杰克的家。

在杰克的衣橱里,他发现两件紧紧挂在一起的衣服,那是在他们初见的那段日子里,杰克为他擦过鼻血的那件衬衫,里面的正是当时恩尼斯穿的格子衬衣。

这时他终于发现,一直以来,杰克对他的爱与依赖远远超过他所感受到的。

压抑许久的爱与内疚溢满心头。

恩尼斯决定带着杰克的骨灰和那两件衣服回到他们初见时的那片风景,去完成那个“厮守一生,永远相伴”的愿望。

结尾,当女儿的车扬尘而去时,留下的也只有一件衣服。

衣柜里,一张明信片-那是属于他们的断臂山,两件紧紧挂在一起的衣服-外面的是他的格子衬衫,里面的时杰克的那件就衬衫。

现在剩下的只有对杰克无尽思念、依靠和永不停止的爱。

当斯人已逝,能够见证你我爱情的只有彼此的心和那一道永不改变的风景。

 6 ) 多迟钝的女性才无法体会《断背山》中令人难受的男性中心主义?

看完断背山,真没想到这又是一部我和大众观影感受背道而驰的电影,可能只有我一个人看《断背山》时觉得难受不得劲?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人物情感表达,剧本,整体氛围上,我都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一部不错的爱情电影,一部细腻刻画男同性爱的好电影。

但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它让我觉得难受。

不是因为什么隐忍细腻、爱而不得、充满悲情的禁忌之恋而感到难受,而是从女性视角来看,发现女的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永远都是被利用和压榨的对象。

社会环境对同性恋的确一直很严苛残酷,你又想要真爱又害怕世俗偏见,怕被乱石砸死,然后找女的做同妻,时代原因可以理解这就算了(这种婚姻关系中女性作为冷暴力受害者受到的种种残忍对待就不说了,毕竟在「真爱」面前这些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就好了反正也没什么人特别想关注这年头大家都爱腐。

相比起来《致命女人》中Karl的设定都算是跨时代的进步了,老公变挚友gay蜜还能继续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不过更糟糕的现实是,或为了自己的生存利益忍气吞声装孙子娶有钱人女儿,或为了繁衍后代的本能拿根本不爱的妻子当生育工具不停生孩子。

一场用谎言、欺骗和利用维持的「旷世绝恋」,不得不说我没怎么被感动到,因为夹杂着这种dirty(沾着从其它受害者身上吸来的血)的真爱让我感到恶心,像吃了一块黏着苍蝇的蛋糕(没有说导演演员和整部片子不好的意思,李安拍的很好,只是我注意到了不好的重点: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永远都是牺牲品中的牺牲品)。

几乎所有人的焦点都在男主的同性爱上,惋惜和同情同性爱情在旧时代中不被认同、爱而不得的压抑的痛苦。

但我的关注点意外地落到片中那些女性角色身上,代入了她们的痛苦和不幸。

李安没有歧视女性,他只是客观描述出了社会现实,现实中的情景的确就是如此:千万同妻可能正遭受着忍耐着丈夫的欺骗,冷暴力,出轨,甚至家暴。

男性的禁忌之爱惨但女性永远更惨(更不用说女同们一对比起来简直就是几乎不被关注的透明的存在),不管是在旧时代还是在今天。

无论有什么理由,骗婚的gay是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

电影因为主要以刻画男同性爱为主题,所以妻子们的痛苦都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了(倒是真想看看以同妻为主人公视角的片子呢)。

片中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1.恩尼斯一边不停繁殖想拥有更多后代,一边又想都扔给妻子来照顾。

他没空带孩子,第一行为不是想办法联系托付给别人,而是直接把孩子带去给正在上班的妻子添乱。

妻子反问一句:你的工作是工作,我丢工作就没事是吗?

2.做爱的时候先关灯,然后把妻子粗暴地翻过来背着操,好满足自己的意淫需求。

3.即使生活负担已经很重也不肯做避孕措施,甚至对妻子说"你要是不肯为我生孩子,那我也没必要碰你了"。

("虽然我没钱也不能尽太多养娃责任但你还是要给我生娃,如果你不给我生那我一个gay也着实没有碰你的必要了")4.恩尼斯的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在大女儿出嫁的时候,他也会关心女儿的对象是不是真心爱她,女儿能不能得到幸福(怎么?害怕自己的女儿也成为同妻?)。

但是他对自己的妻子的残忍,却没有表现出过半分愧疚,他的感情全给了自己的爱人。

当妻子终于忍不住要戳穿他的谎言时,他甚至恼羞成怒威胁想打她。

典型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可见性取向完全不影响男性在这方面的渣。

Man, man, man are always so fucking important, right? 最可笑的是戕害同类排斥男同痛下狠手的是男性(男主因为小时候被父亲带着围观过被凌虐至死的gay而有心理阴影,打死不敢出柜),最后为这种社会偏见歧视付出代价买单的却还是女性。

片子几乎所有女性都是牺牲品中的牺牲品,被压榨欺骗利用的对象。

仿佛长着子宫就是女人的原罪。

繁育后代的责任绑架实在是太沉重要求女人付出太多了,多的远远超乎一个男性的想象力。

所以恕我实在无法为这样的爱情赞颂和感动。

 7 ) 断背山及其他

终于还是看了。

断臂山的开头的确美呆了。

让人叹气的美。

一时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

那种色彩的冲击力。

黛色还是藏蓝。

我只看到远山,广阔的天,大朵大朵的绚烂流云悠然地飘荡,开阔壮丽的大自然。

仔裤,衬衫,干干净净的面孔,宽檐帽就这样随意地戴着。

60年代的两个英俊西部牛仔第一次相见。

19岁的脆弱年龄。

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人群中充斥着吸毒者,流浪汉,嬉皮士。

Bob Dylan带着他的《blow in the wind》成为青少年中的行吟诗人,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I have a dream》;肯尼迪被刺,同样的命运几年后降临在小肯尼迪身上,所以阿甘说:“It must be hard being brothers。

”做兄弟真不容易啊!

越战大规模扩张,那是最动荡的年代。

可是,这一切丝毫与断臂山无关。

它世外桃源般地荒凉着,纯净着,绚烂着,而又神秘着。

无数只羊,两个人,寂寥的岁月。

互相陪伴,支撑,取暖。

爱几乎是一瞬间的事。

听从天性的趋势。

之后是不得不分开的结局和漫长的纠葛。

有一刻也让人误以为是年少冲动。

就像一个朋友在看完后评论说,蛮荒之地,除了男人就是羊,要么男人,要么羊。

最后不选羊,就只能选择男人。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想好端端一场爱情就被你这么解构了。

其实我想不是。

若是一时冲动,完全可以在一年后轻松告别,各奔前程。

不会有分手时激烈的呕吐,像揪心一样;不会有长久的念念不忘,以至成为人生中唯一的坚持。

我倒觉得应该感谢禁忌。

他们身份的禁忌使爱情绵长如新。

巨大的障碍反倒成就了这段爱情。

人对禁止和阻碍都有天生的反抗性。

“任何温暖现实带来的平静、满足,任何坚如磐石的幸福形象,都会毁于时间之手;而那被禁止与被损害的爱情,却藉着施加力量的一方和承受压力的一方,得以永生。

”在一起那么难,才会分外珍惜;不知道何时再见,人才会懂得想念。

我们的身边见得太多的是毫无阻力却无疾而终、自摆乌龙的感情。

或者说,我们自己也在轮番上演着这样拙劣的戏码。

Jack一出场就让人嗅到同性恋的气息,长相有种说不出的挑衅意味。

在其后的纠缠故事中,他也是更主动和坦诚些。

而恩尼斯沉默,克制甚至压抑。

始终对自己的感情抱有罪恶感。

抛开性格上的差异,两人的的确确都是健壮骠悍的牛仔硬汉。

一边打架着一边相爱。

这是李安的高明之处,也是意图所在。

他的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我要表达的是爱。

纯粹的爱。

一种普遍的情感。

广泛意义上的爱情,不应局限于男人或女人。

过去的一切同类题材的影片,诸如《蓝宇》,《东宫西宫》《春光乍泄》,男主角都是一个更强悍有力,一个瘦弱阴柔些。

对男同性恋的理解就停留在sissy sissy boy的层面,或者仍然跳脱不了现实生活中男女爱情模式的窠臼。

可是,李安做到了,他太有控制力了,放得开也收的住,他讲了两个真正有力量的男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非常自然。

非常内敛。

或者说,他就是讲了两个“人”如何相爱。

这其中的留恋、心痛、争吵、妥协、挣扎、告别,一切的一切,都和传统的爱情并无二致。

这根本就是我们熟悉的故事。

我们已经看过,也体验过太多了。

李安的表达非常含蓄,没有太多冲突的剧情,很多细节需要体会。

我分明一滴眼泪都没掉,可是看得极伤心,也胸闷。

不只是同性恋群体,所有的爱情都是一样的。

有美好在,也有绝情和残酷。

那些剧中爱上恩尼斯和Jack的女人们,我想,她们的悲伤,坚强,她们的困惑,反抗一点也不亚于两位男主角。

她们同样在爱,也在经历爱之悲欢。

断臂山唤起的是每个人心底深藏的感叹,爱人而不能的心痛。

清冷幽寂、不知所终。

同样,它还表达了一个人对真我的追寻。

在追寻中所遇上的荆棘。

对责任和自由的取舍。

以及那些不可言说的悔和恨。

每个人都怀抱着各自的心事、各种痛苦、想尽办法生存着。

为了生活和爱所受的委屈、难堪,最怕的不是崩溃或爆发,而是郁郁而终。

随着岁月流淌,琐碎消磨,容颜变老,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温情,变成了生活的真相。

离合聚散的日子一天天地过。

有些人老去,有些人成为记忆。

只有断臂山上那段无忧无虑的年华,天真如孩童的感情,提醒着那曾经充满激情和怀想的过去,和对于逝去的青春永不满足的追求。

难怪李安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那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梦。

 8 ) 《断臂山》--一个正在消失的梦想

时尚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奇妙在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

当一些“主流”设计师拍脑袋说,这一季流行黑色的时候,中小品牌就开始跟风,时尚杂志也摆出各种论据证明,流行黑色的n种理由。

舆论与时尚相同的一点就是,大家都闭着眼说昧心的话。

当然出发点不一样,大部分人习惯用一些“主流”的思想来麻痹自己(或许是一种习惯,而非主观能动);而其余的人就是跟风了,明明不知道好在哪里,也要说出个一二三来,证明自己是有品味的。

比如今年的奥斯卡黑马《crash》,我敢说没有奥斯卡这部片子就埋没了。

翻看自己msn space的旧作《u-turn》,发现原来去年的10月6号前就捉摸过《crash》。

推荐了也宣扬了,但根本没人捧场。

有人笑我看的东西太小众,更有人说我的品味总是和别人相反。

但今时不同往日,当《crash》爆冷拿到奥斯卡best picture的时候,世界大同,天下统一,所有人和我的意见“撞车”了。

扯了这么久,原本想说的是:你们都不懂李安!

所有的影评都搭上《断臂山》的快车,其中比较“主流”的说话是,李安在描写一种“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爱情”。

我不这么认为。

一直以来,李安总是让主人公在压抑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Ennis和Jack是这样,李慕白是这样,《喜宴》中的赵文瑄和高金素梅是这样,《饮食男女》中的吴倩莲也是这样,他们在考虑了太多别人之后,难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由此出发,李安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正在失去的梦想。

在《断臂山》里,这种梦想是一个难以启齿而又稍纵即逝的爱情。

因为年轻,想当然地认为以后的世界会更加精彩,以后的感情也不会无所寄托。

但转头想想,这些曾经轻易得来的的幸福已经成了奢侈的梦想。

我们都有过梦想,但大多数的人都在等待梦想的来临,却不知道珍惜。

回头看看,他们发现自己的确拥有过幸福,也曾那么接近梦想。

人生冇take two,当我们看到父母衰老,或者放弃了一份感情的时候,就感叹,原来生命中那么多的幸福,都已经错过了。

我想,李安对梦想和幸福的表达才是《断臂山》的主旨。

才是获得社会的认同的根本原因。

 9 ) 沉默无言的《断背山》——两个男人隐藏了一辈子的秘密

影评:两个男人隐藏了一辈子的秘密——沉默无言的《断背山》 谨以此文献给远在天堂的——Heath Ledger      一如断臂山高远苍茫的山林,电影讲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俄亥明州两个男人隐藏了一辈子的秘密,一段维系了两人一生一世如沉默的大山一般质朴而又深沉的爱情。

     关于这部在几年之前席卷各大电影节所有重要奖项的电影,有很长时间,每次面对它,我都没有任何语言。

对于触动心中那最柔软部分的情感,是不可能有任何文字的。

只因为,以人类现有的任何语言都无法道出断背山带给我的震撼,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去写关于它的任何文字,对我来说,都是对心中的美好的亵渎。

     所以,我不写《断背山》。

     这篇文字依然不能算《断背山》的影评,把它写出来,只是为了寄托内心深处对ENNIS和JACK的思念,以及对远在天堂的ENNIS的扮演者希斯?莱杰尔的缅怀而已。

     夏天的树木已经长的分外茂盛,透过树叶间隙点点明亮的光,我好像看到JACK凝视ENNIS那双深情的眼眸。

那始终怀抱着憧憬和希望的眼眸,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似乎隐隐含着一种无法言语的心疼,他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我想起来了,那是ENNIS在断背山中遭遇灰熊,被惊马跌下受伤归来的时候,JACK用他的领带细心地替他擦洗着,眼里闪烁的,是一种伤在你身,痛在我心的关切和担忧。

     那美丽深远气象万千的断背山,你还记得曾经有两个在你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嬉戏,拥抱,做爱的男人吗。

还记得他们发自内心的那一串如流云般舒展的笑声,记得他们依靠在篝火旁的身影吗。

——那晚篝火熊熊地燃烧着,映衬出JACK像个孩子一样舞蹈的欢快身影,在JACK活泼风趣的身体语言的感染下,ENNIS也禁不住打开了话匣子,这个一向沉默内敛的男人把他压抑在心底的话,不能为人所道的家庭身世全都倾倒了出来。

JACK打趣说:你说的话比这两个星期里的还要多。

ENNIS凝视着他热情的双眸,他的语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宁静安稳:这是我一年里说的最多的话。

          与对感情奔放坦荡的JACK相对比,ENNIS对待自己和JACK的感情始终是怀着一种逃避的心态。

这种恐惧或许是来自于童年时期目睹的经历吧。

当时年仅9岁的他和父亲在山间看到一具惨死的男尸,父亲冷漠地告诉他,死者是一个同性恋者。

他死在怀俄明州仇恨同性恋的封闭山村内,父亲的话就这样回荡在一颗幼小稚嫩的心灵里,那悲惨的一幕也许就注定了他一生对同性恋的压抑和恐惧,尽管他自己内心深处燃烧的对JACK的爱火从来没有停止过熄灭。

     所以,虽然ENNIS极力的否定自己,并曾清楚地告诉JACK“I’M NOT QUEER”,但这种与生俱来的力量他能反抗吗?

那晚他坐在火堆前犹豫了很久,他知道账蓬里有等待着他的JACK,有爱在深情地呼唤着他……      睡在帐篷中的JACK同样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之前他之所以抱怨自己在外面睡不好,其目的无非是想让ENNIS同意他进来陪伴他。

没成想ENNIS如此不解风情,竟然就自顾自地从帐篷中换了出来,这实在不是他的初衷啊。

     骤降的气温成全了两个男子的爱情。

JACK把冻得浑身浑身哆嗦的ENNIS唤了进来。

两个饥渴的身体前所未有地向彼此靠拢,爱欲的火焰在彼此凝视的目光中绽放出一朵可以照亮一切黑暗,比任何光亮还要亮丽的花朵。

JACK的嘴唇贪婪地摘取着爱人嘴唇中让他心神陶醉的甘蜜,而 ENNIS几乎是无师自通地就进入了JACK的身体。

两个男人在身体进入的那个瞬间终于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他们的心灵就此紧密相连,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分离。

     从影片的美学风格来讲,《断背山》的男男爱情以雄壮浑阔的美国西部山地为背景,在美国,西部牛仔是粗犷阳刚男人气概的形象代表,也因此,与以往温柔哀伤的女性爱情电影风格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断背山》中展现的爱情是一种在大山森林的怀抱中所孕育的爱情,它清新朴实而又纯洁深情,两个男主人公,无论是性情乐观旷达感情表达真诚热烈的JACK,还是气度深沉稳健情感表达隐忍内敛的ENNIS,在银幕上都恰到好处地将刚柔并济的男性形象演绎的入木三分,其情感深度的表现力让人荡气回肠。

这当然也归功于导演李安的调教以及他高超的叙事技巧,对于这样粗劲豪迈的男人情感,李安注重从细节部分去揣摩,体会,将两个牛仔男子内心最不易让人察觉的情感脉路细致地表现了出来,这就使得这部电影拥有了高远雄阔而又不失含蓄细腻的美学感染力,并由此打动了东西方不同品味不同性情的观众。

     让我们来回味电影中那些意味深长的细节处理吧。

比如,就在两个男人第一夜的激情缠绵之后,JACK还在梦中的脸庞似乎还沉醉在爱情的甜蜜记忆中,而ENNIS却早早起身上马离去,一句话也没丢下。

这个时候的JACK赶了上来,他对ENNIS喊道:等你回来吃晚饭。

那恍惚不安的眼神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小男孩。

这个细节非常生动地让我们看到了两个男人对待他们性向不同的态度,两人日后情感悲剧的起伏也在这里初见端倪。

     清晨的河边,一向像个淘气孩子的JACK却在忍耐着河水刺骨的冰冷洗衣服。

——他正在洗谁的衣服?

这里导演给我们埋了一个伏笔。

事实上,细心的观众看到后来就会知道,那件格子衬衣就是JACK用他的生命来守护ENNIS的象征物。

     傍晚,担心了ENNIS一天的JACK主动去放羊的地方找他。

这个时候,不出所料,ENNIS对他说出了一句残酷的话:这个事只能有一次。

这句话对JACK原本快乐昂扬的心是多么大的打击,然而JACK仍然忍住了内心涌动的悲伤,在爱人面前,他低声地说:这是我们的事,与别人无关。

这句话也鲜明地表现了JACK对待感情的态度——JACK从来都是诚实坦荡地面对自身的性向和情感,即使后来他和主动追求他的妻子lureen结婚了,但他并没有向妻子和父母隐瞒内心深处的秘密,他明明白白地告诉过妻子和父母,他的心中有一个ENNIS,有一座断背山。

JACK的这种态度和ENNIS看重社会认可,注意维护公众形象的社会“责任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ENNIS在这里强调自己并不是QUEER(同性恋称呼的俚语)。

——此时的JACK该怎么回答他呢。

请注意,面对ENNIS“理性”的眼神,JACK违心地答了一句:neither me(我也不是。

)      从电影后面的叙事来看,JACK这是在对ennis撒谎!

从他对ennis说“me neither”的第一个谎言开始,到后来他把自己跟randall的关系说成和randall的妻子lashawn的关系,近20年的时间,在关于性向的问题上,他说的都是唯心的话。

但这些违心的谎言并不让人反感,相反,一向诚实的JACK在这些细节方面却让人不由地深深同情:因为谎言的动机来自于他对ENNIS深切的爱。

由于ennis本身是个homophobia(同性恋恐惧症),他一直无法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性向,也无法接受GAY,所以Jack为了得到ennis和不失去ennis,就一直这样撒谎了下来。

     第二晚,ENNIS怀着既渴望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进了帐篷,此时的JACK反过来像个呵护着弟弟的哥哥,他温柔地安慰着爱人:“THAT’S ALL RIGHT。

”(注意这句话,影片的后面又重新提到)。

这也是第一次JACK把ENNIS搂在怀里,好像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身体语言写满了对ENNIS深切的关怀和爱护。

     听说老板叫他们下山,ENNIS很不高兴,坐在一旁生闷气。

他为什么生气?

为了少赚一个月的工钱?

不,他是因为要离开断背山,离开JACK而感到难过。

JACK把包裹都打好了,ENNIS仍然坐在山坡上不愿起身。

他在等JACK拉他起来,等JACK来安慰他,像个呕气的小男孩(ENNIS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生活中缺少像JACK给他的这种关爱)。

     JACK看到ENNIS闷闷不乐的坐在山坡上,可以想象他那会的心情也充满了忧伤和不安,但JACK乐观爽朗的天性依然强按住了心头的那股悲怆,为了ENNIS,他必须让自己振作起来,于是他过来故意逗他笑,还要用绳索套住ENNIS,电影中的两个男人,他们从来不擅长用言辞来表达心中的爱,彼此的爱抚身体的纠缠甚至打闹都是宣泄内心情感的方式。

在分手的时刻,两个男人像两个小孩子一般滚打在一块,不管打的如何惊天动地,身体的疼痛都抵不过内心深处对即将分别而感到的切肤般的伤痛。

不管长的多么高大魁伟,两个外表坚毅的男人在内心深处都是不曾长大的小男孩。

他们对待爱情,对待爱人的方式从来都显得那样天真质朴而又笨拙。

     分别的那刻终于来到了。

在这里,无论JACK还是ENNIS,他们在导演的镜头下表达出来的情感细节都显得是那样意味深切。

——卡车内,JACK默默的目光一直粘着在车后镜里的ENNIS身上。

相信如果此时ENNIS肯为他停留,JACK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向他飞奔而去...........但是……他只能默默的看着ENNIS走出自己的视线,走出自己的生活。

     而当JACK的卡车在自己的视线内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不见的那刻,一直强守住内心澎湃情感的ENNIS终于突破了心理的防线,他双腿一软,跪在墙角放声恸哭,又站起身来双拳挥向面前那堵坚固厚实的高墙,男人的哭声和低吼犹如一头被锁在铁笼里走投无路的困兽。

(注意这时候走过的一个路人甲,在导演的细节处理上似乎代表了旁观的社会群体,也使得ENNIS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为什么要骂这个素昧平生的路人?

导演的意思可能在于,因为正是他们,这些公众组成部分的每一个人,使得他们的爱情不见容于天日,使得自己不敢大胆的去爱JACK)。

     ENNIS就这样在社会的压力下走向了婚姻。

请注意他们婚后做爱的一些细节动作,ENNIS爱抚和进入老婆身体的方式是不是看上去很眼熟?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导演对待整部电影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精心考虑和设计的。

有些观众看不懂为何ENNIS携带家人观看烟花的时候会对两个大汉大打出手。

请注意两个混球说的话,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在嘲弄这里的姑娘们都得不到男人的满足。

而ENNIS仅仅为这一句就要和两个粗汉拼命,为的是证实自己不是GAY,是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男子汉。

这场打斗也在告诉观众,ENNIS正在从各个方面各个细节让自己融入符合主流道德的社会,他在力图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而打斗完的这个场景被作为《断背山》预告片的最后一个场景被反复播放,又代表了什么?

ENNIS夫妻两个为什么离得这么远?

他们中间又隔绝了什么?

——是的,他们之间隔绝的就是爱情!

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老婆代表着社会,而ENNIS代表了不被社会容纳的GAY。

因为尽管ENNIS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可一旦四年之后,JACK在眼前重新出现,这个时候,我们清楚地看到,不管什么样的社会规范对ENNIS来讲都会失去效力,而ENNIS压抑已久的天然本性在爱人的面前也终于得到了自由的舒放和解脱。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向小心做人的ENNIS竟然会如此冲动地激吻久违的爱人,完全忘掉了该事先看看周围有没有路人(社会)。

同时这也充分证明了,在JACK到来之前的ENNIS不是真实的ENNIS,他始终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再次相聚,他们回到燃烧的篝火旁,在温暖的火光照耀下,他把他再次搂入怀里,实实在在的搂在怀里,日日思念的爱人如今就实实在在地靠在自己的怀里。

不再是梦里的呼唤,他和他的头深情地靠在一起,多么希望时间可以为他们停滞下来。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两个男人赤裸全身从山崖上跳入河水中的那场戏。

扮演ENNIS的澳洲男星希斯?莱杰后来解密说,他和JACK的这场戏代表着他们同时坠入爱河,是两个男人对彼此献出全身心爱情的赤呈相见。

          在篝火旁,对JACK提议的两个人永远生活在一起,ENNIS不敢答应,他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那一幕童年时期目睹的关于同志的惨剧。

他劝JACK忍受,能忍多久忍多久。

童年恐惧的阴影和现实的残酷仍然笼罩着他,使他不敢对JACK大胆的表白做出回应,第二次放过和爱人一起生活的机会……      对于ENNIS的逃避,JACK心中自然是百感交集,但是他生气了吗,没有。

他是那样心疼爱人遭受的内心惶恐,于是他反而伸手去爱抚和安慰ENNIS。

对他来说,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他心中永远的爱,他不愿看到爱人伤心痛苦,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听从ENNIS的意见,继续忍受下去,能忍多久忍多久。

     一对苦命的爱人就这样靠着每年一度断背山温情的回忆牵挂着彼此,那是他们在残酷世间能生存下去的唯一勇气。

——直到有一天,当JACK听到了ENNIS离婚的消息。

     JACK马不停蹄地向着ENNIS赶来,他在内心筹划着他和他可以在一起生活的未来,只要生活中有ENNIS,无论怎样的艰辛困难,对于JACK来说,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CASE。

他的内心始终怀着对生活炽烈的热情。

——一路的风尘,一脸的期待,他指望ENNIS这次能给他一个希望,一个美好未来的许诺。

     然而ENNIS的选择再一次击碎了JACK对美好生活的希望,ENNIS始终还是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始终迈不过那道坎儿。

尽管离了婚,他对家人对女儿的“责任感”让他再次放过了JACK。

年近不惑的ENNIS肩负着一个父亲养育两个孩子的责任。

从JACK这方面来说,尽管他愿意把自己的所有财产都交给ENNIS,但ENNIS强烈的自尊心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还记得第一次从断背山下来的时候,JACK就曾提出借钱给ENNIS,但却被ENNIS骂了一通。

在ENNIS看来,一个男人就得靠自己的肩膀扛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来。

JACk从一开始就知道,既然要爱ENNIS,要必须要尊重他的自尊和选择。

     ENNIS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直接毁掉了他和JACK最后一次约会的可能。

不仅如此,他甚至认为他之所以离婚,他的家庭之所以分裂是因为最爱他的JACK!

在爱人面前,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ENNIS说出了让JACK终生为之疼痛不安的话,他说,因为你,因为你,我才LIKE THIS,没有了家,一无所有。

(YDY的字幕把LIKE THIS译成“喜欢这个”,好像是JACK使他变成了同性恋,这是不对的。

应当与后文对照起来翻译成“变成这样”)是JACK使他一无所有的吗?

答案很明显不是。

ENNIS应该也很很快意识到自己说出的,只是一句负气的话。

当然,仔细深想,我们也不能怪ENNIS。

毕竟,也只有在完全不设防的爱人面前,我们才能流露出内心深处最稚嫩最困惑甚至完全找不到答案惶恐不安的那一部分吧。

ENNIS清楚,只有面对最爱的爱人,他才能放纵下自己,说说心中那些郁闷的找不到发泄目标的话。

     事实也正是如此,面对几近崩溃的ENNIS,JACK再次敞开了温暖包容的怀抱,在ENNIS的身边,尽管他是偏向弟弟的角色,但此时的JACK依然如同多年前那样,扮演着一个柔情哥哥的形象,他抱住心爱的爱人,再次安慰他“THAT’S ALL RIGHT”(和20年前他安慰ENNIS的时候对应起来了。

)      镜头闪回到20年前的断背山上。

让我们读一读小说里的这段:      让JACK一直念念不忘却又茫然不解的,是那年夏天在断背山上ENNIS给他的那个拥抱。

当时他走到他身后,把他拉进怀里,充满了无言的、与生命最深处息息相关的喜悦。

     当时,他们在篝火前静立良久,红彤彤的火焰摇曳着,把他俩的影子投在石头上,浑然一体,宛如石柱。

只听得ENNIS口袋里怀表滴答作响,只见火堆里的木头渐渐燃成木炭。

在交相辉映的星光与火光中,ENNIS的呼吸平静而绵长,嘴里轻轻哼着什么。

JACK靠在他的怀里,听着那稳定有力的心跳。

这心跳仿佛一道微弱的电流,令他似梦非梦,如痴如醉..........      直到ENNIS用从前母亲对自己说话时常用的那种轻柔语调叫醒了他:“我得走了,牛仔。

你站着睡觉的样子好像一匹马。

”说着摇了摇他,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JACK只听到他颤抖着说了声“明儿见”,然后就听到马儿打响鼻的声音和马蹄得得远去之声。

     这个慵懒的拥抱凝固为他们分离岁月中的甜蜜回忆,定格为他们艰难生活中的永恒一刻,朴实无华,由衷喜悦。

     这个清晨的拥抱由此成为20年来JACK最美好的回忆。

     影片突然跳转回20年后的现实,仍然是JACK眼睁睁地目送ENNIS远去,目光中早已没有了年轻的星光,呆滞、无奈、绝望……还能有什么词来形容JACK此时的心情啊?!

39岁的他依然站在19岁时的地方,一步都没有前进,最怀念的拥抱竟然是20年前的记忆。

这也是影片中最后一个JACK的镜头。

                JACK整整等候了20年,不是20天,20个月,是从19岁到39岁生命中最宝贵的20年!

从满目星光等到两鬓斑白,这么多年了,他对ENNIS的期望一次次落空,每一次的失望都如一把锐利的刀子插入他的心脏。

一次次地伤心流血,JACK生命的热情似乎都被ENNIS消磨殆尽。

想起有一次JACK失望地离开爱人之后,就在汽车上,我们看到一向乐观开朗的JACK流泪了。

这是这部电影里唯一一次给的JACK流泪的正面特写。

眼泪一滴滴不可自制地奔涌而出。

——为了当初的爱,为了永远等不到的ENNIS的允诺。

JACK一直以来只能忍受,一直咬着牙关忍下去,忍下去,直到死亡。

     电影尾声部分,ENNIS给JACK的妻子lureen打来电话询问JACK的死因。

妻子先叹了口气,冷冰冰的叙述着,中间没有停顿,好像在念书稿。

可见她对JACK早已没有了爱。

有人提出她血红的指甲说明她所讲的都是谎言。

     那么,JACK是怎么死的呢。

镜头在lureen叙说的中间插入几秒钟短暂的闪回镜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JACK是惨死在几个暴徒殴打之下。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两个男主人公生活的怀俄明州,那里人烟稀少,风沙遍天,空间特别开阔,也特别封闭,在这里生存,要比别的地方遵守更多的扼杀人性的规则。

而这样的地理位置,就是《断背山》的故事背景。

     《断背山》的故事发生在60年代,普劳克斯小说发表于1997年10月。

就在小说发表一年之际,1998年10月6日,怀俄明大学的学生Matthew Shepard因为是同性恋者,而被人挟持到雷瑞米郊外,被绑在栅栏上凶残毒打,5天5夜后断气。

证实了在牛仔神话的地盘上,同性恋者没有任何自由呼吸的空间。

(这个真实的事件后来被改编成著名的纪录片电影《THE LARAMIE PROJECT》)。

     电影的后面为什么会有一段修路的场景?

仅仅是表达ENNIS所过的生活?

ENNIS和一个老头一起修路,那个老头说:我妻子不让我干这个重的活,怕把我的BACK压断了。

我告诉她,我的BACK是幸福生活的支柱。

         在英文里:BROKEBACK象征稻草堆中最后的稻草,也是承受最多的压力之物。

BROKEBACK,象征着JACK的死,使ENNIS失去了生命之柱。

     影片的最后,为了取回JACK的骨灰,ENNIS来到了JACK的家中。

终于第一次见到了JACK的父母。

JACK的父亲告诉ENNIS,20年来JACK总是提起他的名字,提到要和这个男人一起经营农场,好好生活。

(注意他父亲的眼神,向上眺望着,仿佛ENNIS只是JACK的一个梦境,并不是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换句话说:他根本不相信JACK所说的话,根本不相信真有这个ENNIS)      顺着楼道一步步踏入JACK的房间,ENNIS身体彷佛已不再属于自己,他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迎面而来的气息让他的神识早已飞出了躯体,他彷佛听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爱人的深情呼唤:      ENNIS,ENNIS,不要再坐在那个窗口了。

就是在那个窗口,我多少次发呆,凝望着窗外的小路,等着你来,这一等,就是20年……          过来这儿,ENNIS,过来,这儿有关于我俩的一个秘密。

多少个孤独的夜里,我把这个秘密牢牢抱在怀里,期望在梦里与你相遇。

这上面有你的鲜血、你的汗香、你的烟草味儿,还有,我的爱……          你能发现他吗,ENNIS?

     看到那两件相依为命的衬衣,JACK的衬衣套着自己的衬衣,ENNIS整个人完全被震住了!

——那不正是20年前JACK冒着刺骨的寒冷在河水中为自己清洗的衬衣吗。

     我最亲爱的爱人,从今以后,就让我永远抱着你吧!

让我为你理一下衣领,系一下扣子好吗?

……这一切,会不会太晚?

你会不会怨恨我?

……ENNIS把JACK的衬衣换在了里面,让自己的温度呵护着JACK灵魂的寄托。

     Jack,I swear……尽管Jack从没要求他发过什么誓,尽管Jack再也听不到了……                              “曾经有一段“友谊”,渐渐变成了秘密     有那么一个地方,我们再也回不去     有些谎言,我们不得不维系     而那些往事,就此刻骨铭心”        ——<<断背山>>

 10 ) 此情可待成追忆

圣诞节先是在central mall里看到那张海报:雪山湖水作背景,两个男人年轻的侧脸。

从导演到题材都是我感兴趣的,当然不容错过。

电影院里人居然出乎意料的多。

周围也不乏一对对的同志,然而更多的还是我们这样的straight。

我以为我会哭,可是我没有。

只是看完后很久很久,这个故事,很多细节总在脑海中萦绕。

一个月了,想起来还是那种闷闷的无从说起的压抑。

不仅仅是我,连硬被拉去陪看抱着嘲讽心态的LD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片子,是让人很郁闷。

忘不了Jack初登场时英俊的脸和妩媚的眼;Ennis的寡言沉默含混不清的口音;Wyoming那样美丽的雪山和湖水;牧羊生涯的极端贫瘠艰苦;从断背山下来,Ennis口是心非看似漫不经心的离开,却躲到墙边以头抢地的痛苦;后来,四年后重逢时的忘情;一次次找机会躲开人群相聚的不易,彼时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妻儿老小,更压抑更闪躲更卑微的相爱;只有相伴“钓鱼”,才能换得心灵的一时安静;Ennis知晓内情的妻子终于不堪负荷离了婚,兴冲冲而来却失望而去的Jack在返程的车上止不住的泪水。

Jack显然更执著,他要的是朝朝暮暮的断背山,然而人生不止如初见,对于Ennis,来自社会和来自自己童年回忆的心理障碍,他能给的也已是他所有的极限。

原来他们的断背山,一旦离开,便愈来愈远,再也无法重来。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Jack恨恨的说。

后来的后来,他还是解脱了,他终于找到了quit的方式。

无法quit的是Ennis, 那两件重叠挂在一起的衬衣和一张明信片,他说“I swear”,他用自己的方式相依相守。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是李安一贯的含蓄简洁干净,几乎没有多余的枝蔓。

画面和音乐也一如既往的美。

你当然可以认为这只是爱情:初遇的惊心,相守的满足,分离的痛楚,然后是二十余年的纠缠,意外的生离,逝者的解脱和生者无尽的思念。

然而又不仅仅是爱情,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有时候仅惊鸿一瞥;有时候是一生纠缠。

此情此事,无关风月。

正象李安说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何尝没有一座断背山。

我想,这才是这部影片饱受好评的原因吧。

它唤起的是我们各自心中的断背山。

一些关于演员的八卦:初看我当然心仪帅哥Jack,可是结束时沉默忧郁的Ennis成为了俺的最爱。

连带着他含混不清的口音。

两个演员都很年轻,25、6岁的年纪。

难得把握的不愠不火。

Ennis扮演者Heath ledger来自澳大利亚,前两天电视里瞥到了他早期的A knight’s tale。

前一阵的 Casanova也是他主演。

他的前女友是金刚里的美女Naomi,现在则和断背山中的“妻子” Michelle Williams订婚并有一子。

Jack的扮演者Jake Gyllenhaal我更熟悉些,因为他的The day after tomorrow和Jarhead。

去年的Oscar他还和章mm搭伴颁奖来着。

Lureen的扮演者Anne Hathaway居然是公主日记里那个小姑娘,时光飞逝阿。

怪不得我一开始就觉得她非常眼熟。

《断背山》短评

衬衣那里太伤了,完全止不住眼泪

5分钟前
  • 雨滴项链
  • 力荐

真是有点看不下去啊。。。

10分钟前
  • あい
  • 还行

说实话这种爱比较空洞,也许跟主角的选定有关,私认为两位演员都没选对,一个不够强悍,另一个又太多童稚气息,让人觉得肉玉的冲动不太可能维持持久的感情,且留下的很多空白实际上太过文学性(小说可以这样写,而且普鲁的文风凌厉干脆,自然留出想象空间)让人无法脑补。

12分钟前
  • MK™
  • 较差

塑造了Ennis这么一个很复杂的角色,喜欢他的形象又很害怕变成他。两位妻子的角色也很喜欢,所以比起爱情主题对我来说更像是在反映男权社会是怎样压抑男性,而被婚姻责任束缚的男性又是如何伤害更弱势的女性,从而制造连续的悲剧,而这个主题即使去掉同性元素似乎也不妨碍表达,以至于二十年间时不时一年见几次我莫名感觉很够了,有时候觉得他们就真的只是至交老友。现在看觉得老吉在山里不洗澡应该也是快活自在吧

15分钟前
  • mochan
  • 力荐

就是因为他们一年只能见没几面、每次见面都是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才会念念不忘这么多年吧,如果真的有机会能在一起反倒不一定能爱二十年

20分钟前
  • Im a mess
  • 推荐

李安导演深知美国观众喜欢的是什么,他可以在其电影中简单的进行投机取巧而且毫不做作。电影将两个帅哥之间在空旷原始野性的大自然中的寂寞孤独表现的淋漓尽致,断背山也成了每一对男同间的另一座只能观望却无法涉足的美好天堂。 至于杰克是怎么死的就不要过多争论了,相信李导演也不想多说···

2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如果用心看过《断背山》,就会体会到这部电影绝非关于同性恋,而是关于爱本身。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爱的热切、坚持、等待、成全和煎熬,只不过因为讲的同性之爱,所以有着一些普通爱情所无需面对的桎梏,这些情愫就都被放大了无数倍:痛是切肤之痛,但甜也是甜过蜜糖。所以李安所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我认为是说我们心中都有一份这样的爱,这里面包含了种种,炙热璀璨的心动、爱而不得的痛苦、不得不舍的酸楚、回首往事的感慨,组成了那座延绵不绝的“断背山”,它矗立在我们心里岿然不动,任何时候远远望一眼都会瞬问想起心里曾经燃烧的那团火。而即便心里没有那么一座山,也多少有过对它的那么一些向往和期待

27分钟前
  • 没喝多
  • 推荐

东方的情感,西方的形式。每个人心中都有座断背山。我知道了。

30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2005年62届威尼斯金狮

32分钟前
  • 欢欢
  • 较差

今天重温了一次,才发现五年前自己根本没看懂这部电影,当时只是冲着李安的名头,冲着希斯莱杰和美丽的风景同志的噱头。当然,五年后我也不敢肯定自己真的看懂,只是看出了和当年不一样的心境,这是属于成年人的爱情,不是什么小打小闹。

35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我看断背山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被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所打动。最打动我的一幕是Alma在洗盘子的时候跟Ennis说,“你说你和Jack去钓鱼。我打开过你们的鱼篮子。价签五年如新。我用绳子绑了根纸条系在篮子里。上面是这么写的:嗨,埃尼斯,带些鱼回来。爱你的阿尔玛。”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不仅仅是共情爱情,还有共情他人的痛苦和挣扎。

38分钟前
  • п,功德变现流
  • 推荐

如果没有死亡作为结尾的话,我在前面只看到了:寂静放羊寂寞时只有对方两个人于是激情打个炮,回归尘世时女人照样上,浪子继续浪,每月固定见面看似逃离家庭一地鸡毛实则就是想不负责想自由,最惨的难道不是同妻吗(摊手 这多少人口中称为神作的同性电影 我连基本的怎么相爱的都没看到 也不怪我这么多年无数次打开都没看完

39分钟前
  • 走失一只月亮
  • 还行

平时深沉的电影手法,细腻柔和的情感把控,《断背山》将关乎两个男人间同性的故事,渲染出毫无作态的至纯之爱,电影对今时这一许多人仍难以接受的爱恋,始终以一种内敛含蓄的方式推动着剧情,温情以点滴的堆砌渗人心房,人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

40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力荐

去年看的,才发现没有标记。本来我以为最后你俩是在一起的。可是没有。我就记住了2句话,一句是海瑟薇大胆露乳时,他对她说,不管快慢,我喜欢你要去的方向。还有他对他说,如果我知道该怎么放掉你,那该多好。

45分钟前
  • Entrop1e
  • 还行

如果一生不能和最爱的人渡过,那贫富喜怒又有什么区别,责任信仰又有什么意义。

46分钟前
  • 林小乔
  • 力荐

看的可能是版本问题,翻译得很麻麻,最要命的是两个人都是说有口音的英语和声音都很低。所以看得很辛苦。后来来豆瓣看了很多评论才发现没有看明白电影。以后有机会找到中英字幕版的再看一次吧。爱情与性别无关。

50分钟前
  • 凯撒沙律
  • 还行

无法与骗婚gay共情。在你们为他们无望的爱情流泪的时候,谁为那两个无辜的女人还有家庭流泪呢?

54分钟前
  • 送你去那天边外
  • 还行

节奏慢得让我睡着了。而且……听不懂美国乡村口音……

55分钟前
  • 大仙
  • 较差

美国版的《蓝宇》,怎么说呢…….有些情节看的让人有点崆峒了…….男同性恋的幸福不应该建立在其他女性的牺牲上……尤其是看到男主老婆边工作还要边带两个孩子,得知老公出轨还要被冷暴力的时候,看的让人很不舒服。女性和性少数其实都属于父权社会下的牺牲品,而主角这样善于掩饰的男同就是典型的既要还要;没有打破规则的勇气,又不想就这样苟且,于是就剥削比他们社会地位更低的女性。虽然他和Jack的感情很让人感动,尤其是结尾的 “I swear”,但我宁愿他们是此生没再见过,或者再见的时候只能寒暄,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的同时将这份充满禁忌的爱埋在心底,这样或许更讨喜一些。这些上了年份的同性电影都有个共性,就是男凝和爹味太重了……但在那个年代敢于表达已经不错了

57分钟前
  • Rubis
  • 还行

不是太喜欢,让我选的话自然是投撞车的票

1小时前
  • 🦈也曾给海唱歌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