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韩国电影真的有点累人,要很有耐心看了这一本,叫做<<向左爱,向右爱>>,以前陶苏和我说过,这次自己找来看了一个交换名字的故事,一场三个人的爱情,很平静地叙述,很淡淡地感动最喜欢还是那个片段,三个人一起看电影,<<邮差>>邮差对诗人聂鲁达说"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聂鲁达说:"没什么了不起的."邮差说:"不,恋爱很痛苦,但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他们三个人都反复地回味这句话.是怎样的痛苦?让人想要一直继续下去呢?!很喜欢聂鲁达,喜欢他的很帅气的情诗,所以,很想看<<邮差>>.蛮喜欢李恩宙的,感觉就是很真性情的女子,可惜再没机会看她的电影了还喜欢孙艺珍在里面唱的那个歌,DOUBAN上的网友说那首叫<<我寻找的小孩>>,真是好听车太贤这样的男孩子,很讨人欢喜嘿呵,不过不想看韩国电影了,还是太累呵
之前看过有些个人写的评论,觉得很受误导,也不赞成"向左爱,向右爱"的叫法,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男孩子左顾右盼的爱情故事.恋爱小说,一场出忽意料的双性爱.无论意大利电影<邮差>中经典对白的穿插,还是韩国片最擅长的死亡主题,都是这场恋爱的最华丽的装饰,因此影片而显的富有浪漫情调.色彩是艳丽的,幽雅的,静谧的,像温柔的蔷薇,安安静静的绽放,情感却是暗潮汹涌,浓烈而哀伤.相对于男孩子徘徊难舍的脆弱的感情,两个女孩子的感情是两小无猜的,更加坚定的,她们总是在一起,互相依赖,互换名字,互为彼此,这不是更为深刻的纠缠吗.
原本冲着孙艺珍来找来看的,但是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查资料发现,李恩珠2005年自杀,也就是说真的是已经死掉了。
这个时候发现在09年的夏天看的时候看这样一部5年前的片子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那个时候孙艺珍真比起《恋爱时代》真的很年轻,那个时候的李恩珠还活着,那个时候的车太玄比起《超速绯闻》中的笑容更加爽朗~~~ 我们真的无法让时间倒退~~~,但是也许死亡可以让时间停止~~
没想到会不争气的赔上那么多眼泪,倒不为那些和志桓之间的感情戏分,而是因了最后昭然若揭的溯源。
最后的景熙,仍然是景熙的面庞,但发型举止都俨然秀仁,好像二人合而为一一样,真的,永远纠缠在一起。
故事的开端,是一个叫基旺的人,总是收到一些没有名字也没有地址的奇怪的信。
有人在里面写字,给他寄照片,告诉他一些生活。
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两个小孩在亲密的亲吻,上面有白色的字迹写,我也想吻。
故事回到五年前。
两个好朋友,淑珍和苛希,同时认识并爱上了一个男生,基旺。
然而这不清晰的爱恋中,基旺慢慢发现自己爱的是苛希,而苛希却一直以为基旺爱的是淑珍。
她们夹在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友情和爱情里,无法释然。
一起出去郊游,基旺吻了苛希,苛希因为觉得对不起淑珍而异常矛盾痛苦。
基旺给淑珍写信,希望淑珍帮自己表达心意,却被苛希误解是写给淑珍的情书,她撕掉了那封信;淑珍交给苛希一封信,用贴布粘好,希望她能转交给基旺。
苛希去见基旺,在路边的小店里,她对基旺说,我们不再见你了,你让我们觉得不舒服。
离去。
然后故事回到五年后。
基旺拿着信去寻找稀薄的线索,却无意间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淑珍和苛希,她们都患了先天的绝症,从小在医院一起长大,情如姐妹。
在五年前,苛希去世了,淑珍觉得一个人难以生存下去。
她离开了这个地方。
其实真相还有,苛希其实不叫苛希,叫淑珍;淑珍也不叫淑珍,叫苛希。
她们以对方的名字来命名自己,这样有一天对方离去了,只要一提起名字,就会想到对方。
在“淑珍”死去的那天,“苛希”用手掌敲碎了钟,将时间拔了回去。
如果时间真能如这个钟一样,可以让时间倒流,我们是不是就不用直面死亡和分离?
但是为什么,要离去的还是要离去,时间无法改变,只有无辜的血流了一地。
也是在“淑珍”死去的这一天,还活着的“苛希”去见了基旺的最后一面,她说,我们不再见你了,你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然后离去。
他说,请你离开,因为你们也让我不舒服,然后醉倒在雪地里痛苦的哭泣,拳头狠狠打在冰冷的地面,也打在自己的心上。
第二天他醒来时头痛欲裂,却怎么样也不记得那心如死灰的苛希用自己因砸钟面而缠满纱布的手为自己包扎。
他望着手上的纱布发愣。
人们都消失了。
她们都离开了。
以前一起度过的生活,像春梦,来去无痕。
五年后,他终于知道了真相。
他也知道了给他寄信的人,就是还活着的“苛希”。
找到了照片里的那个地方,也看到了她照片里的那面墙,她们曾在这写,记住最美好的时光。
一群孩子叫着基旺的名字跑来,原来是叫他身边的那条白狗,他笑了。
那么悲伤。
也找到了“苛希”,他们拥抱,仿佛一辈子终于等到的人。
可是一辈子又能有多长?
他收到了她的最后一封信,打开来,是五年前“淑珍”要求“苛希”转交的信,红色的封条原封不动。
她说对不起,那时,你叫我转交的那封信,我撕了。
他笑着流出了眼泪。
她说,你一定要来参加我的葬礼,一定。
年轻女子的葬礼上如果没有神秘男子出现是会很丢脸的。
她到这个时候都试图逗他,镜头转换,镜子里的她自己,有血从鼻子流出来。
窗外,是另一片天。
最后。
在故事的结尾。
只是一张在郊游路上照的黑白照片。
在最好的这一刻照下最好的我们。
故事的最后有人死去了,可是那张黑白照片在证明,曾经的我们,多么快乐。
曾经的我们,这样的爱过善待过。
曾经的我们,这样丰盛而充足的活过。
什么是悲剧,死亡从来不是悲剧。
只有不爱,才是悲剧,只要有爱,就永远能让你快乐,心存感激。
也许这样的定义,才叫喜剧。
《恋爱小说》里有一个地方很有趣。
2个女孩人格很明显是不独立。
交换名字本身就是隐藏自我的表现。
这已是无疑。
有趣的是,电影最后车太弦找到李恩珠演的那个女孩的之后,那个女孩头发发型完全是孙宜珍的发型。
这种改变绝对不是导演随意的。
李恩珠是找回了原先因为要作为孙的对立面而隐藏起来原先的那个自我呢?
还是太爱孙,干脆变成了她或者被她同化?
浪漫一点的说法是,2个女孩也许就像是同一个人。
就像是车最初被孙的外表吸引,后为李的人格魅力倾心。
电影最后李又趋同了孙的外表,2者合一了。
在生命弥留之际,一段难忘并痛苦的感情发生在三人之间。
电影的色调如打开旧时光的相册,是小清新的色彩搭配,画面充盈着青春的气息。
在咖啡店里,李志焕喜欢上温婉的秀仁,犹豫一会儿,便奋不顾身骑自行车追她,有点憨厚,有点令人感动。
李志焕告白秀仁,被拒绝后,为了缓解尴尬,玩倒回一小时的把戏,也逗乐了两位姑娘。
三人的感情不可阻挡地变深,三人一起聊天,逐渐敞开心扉,讲自己的家庭,这里可以通过各自的人生经历看出三人不同的人物性格,景喜的可爱活泼,李志焕爱见义勇为,对爱情犹犹豫豫,秀仁的温柔含蓄,也预示无法勇敢迈出的三人爱而无果的结局。
三人一起兜风,一起踩水,好像永远会腻在一起,清纯的时光。
“恋爱好痛苦,但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三人不约而同在内心流泪。
哪能轻易忘记的时光,只能寄信述说自己的思念。
景喜爱上了李志焕,也爱上了他的爱好,摄影。
她将照片寄给五年后的他。
不止是爱情的隐忍令人回味,还有秀仁和景喜的友情更难能可贵,她们不愿伤害彼此,交换对方的名字,这样对方会永远在自己身边。
秀仁死了,留下的景喜也痛苦万分。
注定随风而逝的爱情。
《假如愛有天意》vs《戀愛小説》vs《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喜歡上孫藝珍是從假如愛有天意開始的,之後連續看了幾部她主演的電影更加不可收拾的喜歡上她。
假如愛有天意這部片子很早以前down下來看的,之後實在喜歡才買來收藏,小孫的演技真的很讚!
這部片子每次看都看得我眼淚西里嘩啦的。
非常喜歡戀愛小説裏面的一段是小孫小李小車三人跑出去旅行,小孫小車在海灘上聊忽略了小李於是小李躲在岩石後面捉弄小孫2人。
當小孫二人以爲小李溺水了緊張的跑入冰冷的海水中呼喚小李的名字的時候小李從岩石後面快樂的跑出來嘴巴里喊著:我親愛的朋友們,我愛你們!
奔向小孫2人的懷抱。
看這片子的時候我對小志說,咱們也找一男的然後來個三人行吧!
她白了我一眼.....= =然後我還超想開一家跟戀愛小説裏面一樣的有鄉村感覺的咖啡館的小孫在我腦海中的橡皮擦裏面演技也超好。
這片子給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小鄭跟小孫倆人抱在沙發上溫存談話的那段,小鄭那麽帥,小孫那麽夢幻的漂亮,哦也2個人之間彌漫著濃濃的愛,完全感覺不到這是在做戲,簡直就跟他倆是真實的情侶一樣。
總結下來發現我看的韓片还不少,因爲韓國電影在描寫感情上都很細膩唯美,雖然劇情大同小異雖然是在這個看韓劇會被標榜為弱智的年代,但很符合我感性的性格= =|| 以上的電影看得我淚水連連,紙巾不知道用掉了多少,實在不習慣在人面前哭泣,就算親密的朋友在身邊我也不習慣,只是默默的流淚,還是喜歡一個人看電影,可以肆無忌彈。
這些都不算影評,只是我看了電影之後的一些感受,不夠全面還沒寫出我所有的感受,因爲覺得麻煩...每一部電影我都有深刻的感觸,咱文筆也不特別好不夠優美,寫不出人家的感覺所以還是放在心裏吧。
今天无意中第二次看《恋爱小说》,因为第一次我是当做《向左爱,向右爱》来看的。。。
此时此刻我想说的不是艺珍,而是另一位女主角,似乎已在人们心中渐渐谈去的李恩珠。。。
2005年2月22日,在这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日子,她离开了我们。。。
她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她的遗书(百度百科中有)中隐约提及了她自杀背后的原因。。。
25年华啊,之前已经有《太极旗飘扬》、《火鸟》等等等等重量级作品,大家不该陌生吧。。。
suicide,不管认为是需要勇气还是纯粹懦夫的举动,必定是她感受到了生命所无法承受之重。。。
正如她在《恋爱小说》中对景熙或着说是秀仁(看过的人一定知道我的意思)的凄美诠释一般,从活泼开朗到平静沉重,她本人的短暂人生也就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陨落了。。。
而轻易把suicide挂在嘴边的我们(也包括我),哪里又知道这个词背后的份量。。。
即使感受到了,也要学会坚强——谨记!
表面看似简单.结尾却让我看的出乎意料. 首先,片子缓慢的情节,并没有吸引我~最终,看它的原因.因为是老妈喜欢的"大傻儿子"---车太贤演的.谁叫我妈就这么喜欢他呢. 之后,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也就慢慢的看得投入进去.片子给人的感觉,忧伤,温暖,干净.无害.真实.是真情犹存. 片子所演绎的无非就是,相遇离别,生死两隔.这些本都是不能磨灭的元素.世人的梦,在天涯海角,我们在追,可我们追不上.可望而不可及.所以,我们只好用电影来圆它. 片中主人公们的关系也单纯简单.她们都有绝症.她们经历了爱与死亡.她们情同姐妹.她们爱上同一个傻的可爱的男人,她们共度幸福时光,她们从误解到谅解.她们在离开人世.~一切往事现实,被那个傻男人回忆起来,而最终,这个单纯男人,只能坐在甜美的回忆里.随时光老去. 这就是我所感动的.忧伤,温暖,干净,真情. 去看这部电影吧~什么都不想,只是去单纯的去看.~不管你身边有没有人陪.去看别人的故事投影.感动.不管你是否能被它所,感动回味.不管以后,你是否还能记得什么.~能想到的,就是那些话,“都是瞬间的烟花.于流光碎影里,于无尽人生中.”
“我恋爱了。恋爱好痛苦,但是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
“我恋爱了。恋爱好痛苦,但是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
有些人走了,却才开始了解。在电影里遇见李恩珠是一件幸事,R.I.P。在另一个国度
为了孙艺珍和李恩珠这对组合
三角恋很痛苦 所以继续不下去了。三个猪脚都很喜欢啊 李恩珠和孙艺珍实在太清新了 但是这片编的有点做作了 喜欢把时钟拨回一小时那个创意
男人意淫的最高境界
韩国人的爱情片总是强行虐心,强行狗血,结尾是真的无语=_=
货真价实的【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韩式影视的痛苦在本片有更深入的新演化。
一直没明白 到最后也才慢慢明白~~
反转剧啊这是!互换名字虽然有点creepy,不过也算是creepily beautiful吧!
再也不相信韩国爱情题材电影的豆瓣评分了
李恩珠怎么有两部三角同性恋的片子。 真希望有一个能过滤角色的软件把这个毫无特点的戳男全程打码,糟蹋我最喜欢的两个韩国女星~
majormaureen so..........
……不知道说什么
虽然年轻,但爱情观成熟的让人感动啊!用我的名字呼唤你,用你的名字呼唤我,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虽然我喜欢你,但我知道你跟我闺蜜互相喜欢,所以我希望你们两个好好相爱~~
看的时候,已经是李恩珠去世后看到一半,因某些事暂停,然后看到崔某某的死去,然后看到链接的新闻,李恩珠的死,再看回这个电影,感概万千,她,很pp这部电影很舒服,没有韩国那种硬逼人落泪的感觉,虽然不可避免的事什么重病绝症,但是那种娓娓道来的感情很舒服,尤其是后来找到了景熙,然后再到她也去世的遗书,淡淡的,我没哭,没落泪,也没有对韩国电影那种悲情片的反感,只是觉得,嗯,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也许这个跟看的时候的心情心态还是有关的吧,anyway,不错
斯人已逝……电影的发展过程绝对让你想不到。
又是绝症少女的人设,实在是吃腻这味儿了;不过20岁的孙艺珍真是神颜。
为了抒情,节奏实在太拖沓了,差点睡着过去。互换名字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么?爱情电影总是这么天真哪!
阿西吧,没咋看懂,女主都死了很有韩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