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莎妈妈
Ma' Rosa,罗刹妈妈(港),私法拘留(台),我的玫瑰,罗萨母亲,抢救萝莎妈妈
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
主演:贾克琳·乔斯,胡里奥·迪亚兹,拜伦·盖斯勒,乔马利·安杰利斯,尼尔·瑞恩·塞斯,梅赛德丝·卡布莱,安迪·艾根曼,马克·安东尼·费尔南德斯,费利克斯·罗科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语言:菲律宾语,他加禄语年份:2016
简介:罗莎妈妈有4个孩子。她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处破旧的居民区经营者一家小杂货店。为了维持生计,罗莎和他的丈夫Nester开始倒卖麻醉针剂。一天,他们被警方逮捕。罗莎和她的孩子们愿意做任何事以从腐败的警察手中换取自由。详细 >
3.5
难得的真实质感,最后一幕真是画龙点睛!
手持摄像机、跟拍、低机位、长镜头,无法呼吸。不义的链条如何一环一环地延伸。结局暂停得恰到好处,一直被生存压力抑制的母亲的爱,在最后的凝视中终于释放出来。
相比熟稔的手持,曼多萨更擅长同性特写。剧本很空乏,揭露的手段很幼稚。Thy Womb还没看到,总感觉导演在Kinatay之后没进步过。
戲份有限,空間有限,Jacklyn Jose靠著表演支撐了角色的豐滿度,幾個特寫鏡頭中的無奈與畏懼,最後一場哭戲的嚮往渴望與五味雜陳,戛納影后她值得擁有。電影本身質量一般,角色比故事精彩,無論是一家六口,還是無關緊要的配角,都回味悠長,只是假警察黑吃黑的故事其實還不如少些筆墨。菲律賓的小夥們,雖然穿得邋裡邋遢又蓬頭垢面不捯飭,但是長得都還不錯誒,小兒子賣身貌似賣了1萬比索,折合人民幣也才1千多,好像還挺划算的。
底层生活描绘得挺好,但我挺不相信,一个“看不起”别人且做小生意的人,连6000人民币都拿不出来……且,我很不喜欢那些大部分都毫无意义的跟拍长镜头。
剧情很平淡 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父母因贩毒被捕 儿女在一夜之间 四处奔走用各种方式筹钱 以满足腐败警察的要价影片表现了毒品和底层人民的生活腐败和混乱的社会现状简单 却也犀利 不加一点粉饰/但是影片 还是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点吧
真实就是力量
依旧是曼多萨擅长的题材,用手持摄影,晃动的长镜头,展现底层人民煎熬的生活状态。潮湿闷热的气候,脏乱混杂的街头,为了自由焦头烂额的一家人,绝望的气息扑面而来,结尾设置有力度~
还是那些题材 还是手持摄影 晃的人真有点看不下去了 故事也蛮老套的,最后还确实有点感觉 没了
亚洲影展 天山
内室和外室只隔了一堵墙,却能隔绝自由。审讯房和派出所只差了一段路,却差了公允。凝视邻桌的英俊男子,或是正在收摊的一家老小,生活却总是一脚踩进泥泞,一脚滑倒在路旁。褪去裤子、忍受责骂换一沓钞票,当部手机、买串肉丸换一场自由。天亮以后没人记得贩毒的罗莎妈妈,只有马尼拉记得前夜的羞辱。
影节场。万事皆有根源,主人公该如何摆脱困境,这困境究竟是谁造成的,谁来解救苦难,解救不了人民,人民无法做出选择。评分如此低 不解
那种异常真实的生活质感,不仅仅是一个手持镜头能搞定的,几乎每一个演员都没有丝毫的表演痕迹,对于业余演员来说,视镜头为无物是很难的,可见导演对于演员的调教功力不一般。东南亚那种潮湿、混乱、处处暗藏阴谋的街道实在太有电影感。两次警察在警局的跟拍,配合着阴冷的音乐,来自体制的腐败在视听语言下蔓延开来。最喜欢的是两次罗莎妈妈对路边家庭的一撇,那种羡慕的眼神实在让人心动。
好想吃关东煮,想得不行,都怪导演。想吃咖喱牛肉丸喏!(不喜欢汗淋淋的电影
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菲律宾电影。一直很喜欢呈现“小”观念的电影,例如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等等,当然这个小是相对的。最深的感受就是,导演展现的这个菲律宾社会一景,一个潮湿肮脏的居民区除了脏乱差之外,她也同时拥有非常生活气息的一面,包容了各种百姓小故事,很迷人
手持摄影,弱化冲突,带着达内兄弟的影子和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感觉,确实拍出了一部精彩的作品,特别是妈妈的这个角色,为母则刚,在这样的环境下展露出了无穷的力量
并没有感到很惨,只感觉到禁毒不力
用“街道”叙事来作整体社会景观的窥测,警察到来之前的戏非常好,这种日常刻画的仓促感没有同情的沉溺。随着带出电影的主题之后,尽管在执行类型叙事的过程中扩散了观察城市的视线,对待人物情感的变化使得电影镜头局限了观众可看的方式。赊钱,借钱,典钱三场戏都有琐碎而潜层的真实。
剧本和表演的确是弱了些,但在这样的影像里也算不上什么的缺点。曼多萨是在混乱的菲律宾当下的城镇中捕捉底层的真实,相比之下剧本和表演都不那么重要。偶尔的失焦也算不上什么技术失误,反而能提高影片的真实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