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几年前从热血番入宅的我,肯定不会意料到有一天我会对一部百合番如此痴迷。
说起来,十月新番开播的时候,冲着『终将成为你』这样一个带着诗意的名字便点了追番。
开始看了几分钟后,我便退出跑去看“秧歌star”、哥杀、马戏团、朱丽叶和古利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一月,新番播放初始的热潮消退一些,见到动态关注的up主推荐以及漫区的讨论,我才再次打开这部番。
起初的抗拒是因为从简介和评论得知这是一部关于同性题材的“百合番”。
『终将成为你是一部恋爱番』当我向朋友推荐终将或者讨论终将的时候,我总是这样告诉他们。
一个星期前基友叫我推荐恋爱番的时候,今年的作品我想到的第一部是『终将成为你』,第二部是『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第三部是『恋如雨止』。
入坑之后,在我看来,终将成为你并不是一部限于讲述少女之间轻松快乐日常的轻百合作品,也不是一部靠杀必死噱头迎合市场的卖肉番。
这是一部讲述两位同在黑暗中向彼此伸出手的恋爱物语。
相对于其他爱情故事而言,只不过恰巧这是一个打破性取向界限,讲述少女间的恋爱罢了。
舒服,这是我看这部番最直接的感受。
怎么形容这种舒服呢,大概是类似于七海灯子呆在小系又侑身边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下来的那种感觉吧。
这部番的节奏把握的太好了,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转换,回过神来,我已经沉浸在这个讲述少女间从『未曾心动过』与『不明白什么是特别』到彼此互相喜欢的故事了。
因为只是普通的动画爱好者,所以作画演出分镜音乐之类的都无从谈起,也只能一言概之——舒服。
这种舒服也是我看宝石之国,月色真美的时候体会到的那种舒服。
而其他能聊聊的,也就是剧情,细节,角色,个人想法之类的。
『身在黑暗中的你向光伸出手的物语』其实,不管小系侑还是七海灯子,都是很寂寞的人,所以她们才会彼此向对方伸出手——类似于替身使者注定会互相吸引?
不明白何为『特别』的感觉与至今为止并没有『心动』的体会。
侑一直想弄清楚什么是『特别』的感觉,对于身处黑暗中的她而言,恋爱是无法触及的星星。
所以,当侑觉得七海灯子与自己有同样感觉的时候,那个看似对什么都很冷漠的她居然会迫不及待想要进一步了解。
而七海灯子呢,失去姐姐,失去依靠的灯子只能让自己成为依靠。
她对自己姐姐的爱已经可以说“扭曲”到了否定原本的自己,想让自己成为『理想中的姐姐』这样一个角色。
原本的自己被关在黑暗之中,一心只想着活成姐姐的样子。
但是理想中的姐姐并不完整,而且自己有着『变成姐姐』这样一个目标,所以当别人对她表达好意,期待,愿望,她都不能回应也不会去为了他人改变『自己』。
在他人面前扮演、逞强的她,自己真实的一面囚禁在黑暗中的她,遇到侑之后,『自我』才得到一些喘息的机会吧。
情感溢出,所以言语才会在未经思考之前便脱口而出,行动也是出于自己内心最真是想法的表达。
告白不知道什么是特别,所以也不会用特别来束缚和要求他人。
对于处在『真实的我』和『姐姐』矛盾中的七海灯子而言,侑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让自己喘息和放松的地方了。
所以七海灯子会在侑面前流露出真实自己的一面。
习惯一个人的灯子开始向『光』伸出了手。
回应侑,真的是太温柔了。
只陪在需要她的伙伴身边,不会特意亲近,也不会远离,只要朋友有需要就会上前去帮忙。
但太过温柔也许就是侑的“扭曲”,所以她不仅只是接受灯子的一切在灯子身边,而且会进一步去回应灯子的声音。
相比于七海灯子“一见钟情”,侑的更像是“日久生情”。
即使重看了几遍,我仍是没弄清楚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灯子的。
从不抗拒到接受到享受?
大多数人或者该说大多段的感情应该都是这种模式:起初自己并没有搞清对对方的感觉,只是单纯的觉得呆在对方身边很舒服,等回过神才发现已经不能离开对方,已经无法呼吸了。
『两条平行轨道的相交』被选中,而自己也选择呆在七海灯子身边,这是侑的温柔。
擅自认为七海灯子离不开自己便是侑任性。
虽然侑嘴上一直说着不会喜欢灯子,但内心情感一直在变化。
我在想是不是其实侑对灯子也是“一见钟情”,只是情感上“迟钝”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随着两个人的亲近和升温,自己对自己内心感觉的认知才慢慢明显。
普通正在慢慢成为特别不知不觉间,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两条轨道开始相交侑对自己情感正在“质变”有认知要等到第六集,七海灯子对呆在侑身边很安心,侑其实应该也是的。
所以当侑发现灯子并不是那么“依赖”自己,会离开自己的时候,侑第一次手足失措。
到这里,怎么也不能说是“普通”了吧。
而且为了能继续呆在灯子身边,想要做出改变的侑不得不说谎。
好像对什么都超无所谓的她开始有自己要在乎的事情了,想改变自己和改变自己在乎的人。
七海灯子的“狡猾”和“扭曲”在于:既一心不接受他人的心意只想成为『姐姐』,『真实的我』这一面又渴望被他人接受、肯定。
灯子也很“任性”的擅自认为侑不会喜欢她,会包容如此矛盾的她,所以她很自然的在侑面前撒娇,流露自己软弱的一面。
既渴望触碰『光』,但也绝不容许自己沐浴在『光』之下。
仅仅只是触碰便满足于当下。
正常来说侑可能没办法改变这样的灯子,但是学生会戏剧演出这正常来说侑可能没办法改变这样的灯子,但是学生会戏剧演出这样一个楔子的出现让七海灯子有了改变的可能性。
与姐姐同届学长眼中的姐姐与灯子眼中的姐姐形象的不同,第一次让七海灯子心中的深信不疑产生了强烈冲击。
暑假回家的扫墓时的漫思:完成姐姐生前未完成的学生会戏剧之后何去何从,让七海灯子第一次不知所措。
既然自己扮演的姐姐并不正确,而戏剧也即将谢幕,那自己又该去扮演谁,又该何去何从?
“喜欢”和“想”既是灯子对侑的束缚,也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认『属于特定观众的私密演出』
即使终将成为你取得再好的成绩,再多的赞誉,我仍会觉得有所不足。
“百合”、“同性”这种字眼在主流中总是带着些“不好”,很难让人坦然接受。
入宅以来的几年,从轻音少女和摇曳露营这种讲述少女们的轻松日常,到少女终末之旅和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再到吹响吧上低音号和前进吧登山少女中细腻情感的描写,这一系列的铺垫才让我放下最开始的抵触,而有进一步的尝试。
正如开篇提及的,『终将成为你』是一部恋爱番,只不过恰巧讲述了少女之间的恋爱故事。
但本质而言,他和月色真美还有Just Because这两部恋爱番并无差别。
他们都让重温了恋爱时的那些感觉:清新和美妙,干净又纯粹,与『特别』相遇的那种怦然心动。
记得几年前大学,老师在思政课上播放了《费城故事》这部同性题材的电影。
其中有个场景我一直念念不忘:出于工作为安德鲁作法律辩护的米勒在安德鲁伴随着音乐演奏的心声独白中,第一次正视他的辩护人。
相比于电影的时代,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对与我们不同的声音有了更多的包容。
但也仅限于此,我们虽然不会想去消灭这些不同的声音,但也绝不会想去有更多的了解和接纳。
更多是把他们当『空气』无视。
也许有一天,我们去了解,才会知道这些声音中蕴含着的与全人类并无二致的属于真挚的心声。
遗憾的是,在我们进一步了解前,已经被世俗和偏见隔断了。
很久前过这部,看到一开始就表白接吻之后就莫名认定这是媚宅动画。
后来终于拖拖拉拉地直到今天才看完,和这部动画相见恨晚。
优秀的内容配合优秀的作画分镜更加优秀,跳脱了恋爱、百合、jk等等表面上的标签,探讨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之上的自我。
灯子的困境固然有戏剧化的成分,不过在本质上也是我所经历着的:我们朦胧地知道真实的自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格,不过还不尚确定自己究竟是怎样的,究竟想做什么;处于种种原因,我们都厌恶着自己,想要剥除这个朦胧的自我。
剥除掉自我后,灯子有一个理想中的姐姐的形象可以模仿,勉强可以自洽。
那我呢?
我好像并没有一个参考,我只一边被自我驱使着,一边又厌恶着自己的一切延伸:语言、动作、思想。
另外,最终灯子在侑的帮助下寻找、认可到自我,终将成为一个自己。
那我呢?
现实没有二次元那么浪漫理想,引导我的绝不会是他人,那又会是什么呢?
药物、书籍,还是我自己?
或许现在关于我是谁的答案并不是那么明了,不过一直问、一直想、一直接收外界的信息,如此下去,我乐观地相信我会找到答案。
发现自己居然能打出这么多字,感到略微有点惊讶。
回看了一下我写下来的东西,忍不住习惯性地开始批评自己:你是自我中心、自恋、傲慢;你总是在思考自己;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想谩骂自己:你是下水道里的蟑螂,要被鞋底板拍死的,为什么要想这些?
好像刚刚增长回一些自信和乐观的时候,又控制不住地摔到阴沟里。
我想我很难信任自己,放任自己做一切事情,就算是思考这样简单的事情也不允许。
总是谨慎地蹲在原地发抖,时不时举起来手背擦擦脑门上的油和汗,然后又像鼠妇一样蜷缩着,恐惧地躲在某个角落里。
七海灯子,你可以不用活在“必须要成为姐姐”的阴影之下了。
除了别人眼中的完美的你、佐伯眼中偶尔脆弱的你以外,你还可以是最最真实的自己。
偶尔的踌躇不前,偶尔的负面情绪都是允许的,永远地躲在背后也是没有关系的。
不习惯在人群面前讲话都是没有问题的。
完美的不完美的都是你。
要到站了,要换乘了。
你可以勇敢地走向你全新的人生,面对自己的内心,崭新的一切。
转自小破站。
为最终话写的完结感言,如果可以还请帮忙顶一下,想与更多人分享“我知道真实的你,即便如此还是想与你在一起,想变得能喜欢上你”——小系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心态: 即便从小受到各种媒介的耳濡目染,但“爱情” 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
尤其看到同龄人早已进入了谈情说爱的阶段,那股劣等感与不安是难以言表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事实:成熟的爱情需要时间的打磨与考验,切不可急于求成,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双方相互了解,相互忍让,并相互接受的过程...“终将成为你”就是这样一部诠释着如上主题的“深度百合”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优秀的同类作品一样,“终将成为你” 并不要求观众带入主人公视角来接受对方的爱意,而是单纯作为一名旁观者来见证剧中角色的成长;在人物塑造方面,与其生搬硬套着“男人属性”,我们则有幸看到了多位虽性格迥异,但无不充满女性独有魅力的人物。
如果说“终将成为你”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它的重心并不在于相互倾慕的双方如何跨越世俗阻碍云云,而是如何跨越多愁善感的青春期中所特有的心结与迷茫,逐渐成长为彼此非她不可的唯一...与许多对浪漫一知半解的同龄女孩一样,我们的主人公小系侑对少女漫画式的完美爱情心驰神往。
不过这份憧憬反而让她对现实的爱情感到无所适从。
幸运的是,与她文静的表象相比,侑是个温柔得让人心疼的热心肠。
说到做到,不善拒绝的她在遇到灯子学姐后才愕然发现,命运的红线早已让她本应停摆的时间再次得以流动...如果说侑的成长课题是探索何谓恋爱,那么灯子毫无疑问是“找回自我”。
才貌双全的学生会长只是她拼命角色扮演姐姐的面具,为了回复沉甸甸的期待,她将内心画地为牢。
只有与侑独处时,她才会露出爱撒娇的小女生一面...可能有观众会对灯子微妙的“天平”恋爱观感到难以理喻,其实这都源于她内心深处的自我厌恶。
她渴望被爱,渴望被需要;但却害怕别人爱上的只是自己的完美形象,害怕自己与侑的感情只是各取所需而已,所以她偏执地选择了维持现状。
不过灯子终究会发现,侑的爱是无条件的,她喜欢上的是自己的一切...故事远没有结束,虽然世事难料,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敞开心扉,相互救赎的二人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忆往事, 空恍惚, 高岭之花作茧自缚百合情, 荆棘路, 两厢情悦风雨无阻
最后,小糸侑能够去爱,七海灯子能够成为自己…是最美好的爱情啊演剧前觉得是一部普通的百合番,姬掰直这样的剧情;演剧练习推进后,小糸侑由被爱到爱到为爱勇敢地去拯救灯子,灯子一点一点展现最虚弱最迷茫的自己之后,相信侑相信喜欢侑的自己的存在,最后被侑和自己共同拯救…真的好喜欢这部剧,和剧里的侑和灯子虽然最开始是灯子最先表达自己的喜爱,但到最后最勇敢的是充满爱意的侑…佐伯和侑的不同,大概就是佐伯喜欢的是闪闪发光的灯子,即使明白灯子的脆弱也仍然为了自己的爱希望完美的灯子一直保持下去;而侑喜欢的,不是完美的灯子,不是撒娇索要亲吻的灯子,而是能够真诚表达爱意,真诚地喜欢她的灯子,也就是,真正的没有面具的灯子…所以演剧的最后,女主角没有选择曾经的三种自己的其中一种,而是选择成为自己,成为那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小说,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的自己…也就是演剧结束之后,在没有姐姐的曾经的要求下的灯子,在侑勇敢的爱中感受到的道路。
剧中还有很多对爱的讨论:大概是无性恋的槙圣司,因为对恋人的爱而爱上同性的理子老师,想要摆脱初恋的影响但又不可控制地喜欢上灯子的佐伯,喜欢着学长的朱里…还有写小说写剧本很认真的暦,都很可爱呐(短评写长了只能发剧评了)
故事是由侑的视角展开,看似侑是第一女主,但总感觉灯子才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很难想象灯子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设,还能不能成为一部神作。
貌似有挺多声音说灯子渣,可我一点也没觉得,如果非要深究的话,那侑不主动不拒绝,欲拒还迎就不渣了吗?
全剧唯一让我觉得确实渣的,只有佐伯沙弥香的前任。
而且灯子喜欢便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这点我还挺钦佩的。
而侑比较慢热,因为灯子略微扭曲的爱情观,所以不敢确定自己对灯子的喜欢,其实第二次接吻被槙看到,作者已经通过槙告诉观众,侑已经喜欢上了灯子。
厉和槙两个角色也挺吸引我。
厉真的很敏锐,演剧剧本真是神助力推动剧情。
槙真的能一直不会喜欢上任何人吗?
真希望能像槙那样甘于寂寞且乐在其中的成为旁观者,好奇如果灯子先遇到槙,并知道了槙也是不会喜欢上别人的人,会不会喜欢上槙呢?
剧中有几场戏,另我印象深刻。
第二集铁轨旁初吻戏;第六集铁轨桥下的对话戏(这场戏个人认为全剧最佳);第九集前后呼应的两场仓库戏,这三场戏声光画、运镜、剪辑各方面都很出色,还运用了风、信号灯、警报声、鸣笛声和火车飞驰的轰鸣声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
侑脚离地飘起来的梗,补完漫画也没能圆上,这点有点可惜了。
胡说八道的总结一下,这其实是一个复仇故事,女主被学姐掰弯后,为了报复决心一定要把学姐扭曲的自我认知掰正。
意想不到在剧里看到了自己 女主矛盾反差的表现背后 我看到她猜拳买冰赢了之后的世界颠覆 所有家人包括她都看起来不仅如常甚至还要承载着双份的使命在活 让我想起我的曾经 那个暑假家里只是来了一通电话 我爸妈就奔出家门 在那之后很多天 我都一个人在家 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也没个人来给我解答 接近一个星期左右我去到外公家 口渴走去客厅喝水 外公看着我惊的从躺椅上弹起来紧紧抓住我的手发抖 后来阿姨将我带开 让我尽量不要再走到外公眼前 然后在旁人絮絮的话语间 我才大概拼凑出我表哥因为去拉扯溺水小伙伴而搭上自己性命 我妈接到电话跑去湖边的时候 表哥才被附近渔船打捞上来 我妈还在不顾一切的给表哥做人工呼吸 而家人之间从来没有就此事进行过讨论 即使我在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把表哥去世的事写到作文里 我妈也只是说你这孩子怎么好好的命题作文不找正面素材却要反着写呢 后来的数年我偶尔想起来 会想着我们还在世的人如果能坐下来好好聊聊 一起拼凑个完整的人物并且好好的道别 我们的震撼会不会少几分 我们现在会不会活得更单纯坦荡一点 然而 宿命论的想一想 今时今日的你我又哪里只是某一件遗憾的伤痛所构成 当我觉得自己被揠苗助长不会撒娇的时候 我又不免想到更有些人一直一直都不能撒娇 会更苦吧 所以女主只会喜欢和选择上侑 因为侑身上有一些不需要宣传解释自我就提前存在的共鸣 正好合上了她坚强和柔软的切换点
佐伯女士是真女同啊,爱得太深太认真,所以才那么小心翼翼那么克制,生怕自己的爱意被灯子发现,可是不让她知道她又怎么明白你是多么炙热且完全地爱她呢,唉所以拉拉的感情总是晦涩又悲惨。
全剧最心疼佐伯女士了,拉拉相惜。
看到最后终于明白了灯子。
灯子在太小的时候失去姐姐,在太小的时候开始全方面模仿姐姐,做什么事都受到姐姐的影响,就好像真的让一部分的姐姐在自己身上活着一样。
七年间,她在“自己眼里的姐姐”和“当时软弱但真实的自我”中只选择前者。
在这样失衡的选择中,前者变成了由日复一日的表演积累起来的空壳,后者则变成了被压抑了七年,没有得到充分成长,有太多空白的模糊的自我。
所以灯子真正的自己就被搁置了,她就处于一个很迷惘的状态,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更糟的是空壳和自我因为粘合的时间过久,已经长成了一块,要把它们撕扯开一定是一场血肉模糊的蜕变。
在自己的生命经验超出姐姐的生命经验后,她更是连模仿的母版都没有了,那就意味着她将无力面对自己的未来。
此后灯子要如何赤裸地面对世界,就好像眼睛要如何忍受一瞬间从黑暗到光明的巨大刺激。
所以她当然感到害怕,以及由害怕带来的绝望。
侑的出现让她意识到自己并没有那么脆弱,真正的自己更是完全没有消亡。
因为她对侑的喜欢就是一个超出姐姐生命经验的东西,所以灯子最后说“就算我其他一切都是谎言,可我能断言喜欢侑的部分是真实的我,所以很安心吧。
”所以她现在经历的所有痛苦和纠结其实都是真正的自己在苏醒、在完全掌控自己的前奏,是在偿还自己欠真实自我的七年的成长。
她现在面临的恐惧,就是她真实自我在这七年间成长起来所要面对的恐惧,这是她的必经之路,没有人可以无痛成长的,而这七年她只是在强迫自己表演,并没有真的经历过成长,而当表演已经不足以支撑她的生活时,她必须强迫自己成长,她不得不开始注视、发现真实的自我,与自我对话——这正是她一直逃避、忌讳,但却也完全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可怕的事情。
就好像学生拖欠作业,总会拖欠到不得不补交的一天,就好像无论多么害怕在公开场合说话,总会有轮到自己上台发言的时候,这是逃不开避不掉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直面它们,用软弱的自我直面恐惧——生活不本就是如此吗?
所以我觉得,就算侑没有出现,这个坎灯子终究也会跨过去的。
因为这就好像当年2012的预言一样,是个不攻自破,可以由时间来说明的东西。
文化祭之后,灯子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选择,都将完全出自灯子自己的选择,灯子终将被时间推着一步步走出姐姐的阴影,一点点撕掉姐姐的外壳,同时一点点填满空白的,模糊的,但也是真实的自我。
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也不容置疑的,因为无论如何,就算她对未知再害怕,对自我的认识再薄弱,姐姐的生命经验也到此为止了,帮不上忙了,她必须用真实的自己来面对未来的生活,这一点她没有选择的余地,无处可逃了。
相得益彰的是,经过未来生活的历练,一方面她真实的自我将不断成长,撕扯空壳的力量将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她对自我的认知也将不断清晰,感情喜恶是没法欺骗自己的,她会逐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人,向往什么样的生活,爱怎么样做事,一切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和经历逐渐清晰起来的——只要她终于开始——其实也是她终将要做的——注视自我,与自我对话。
多年以后她回看这一段青春的阵痛时大多也是会笑着感叹,自己当年是如何多虑了。
有些事就是这样,摆在面前的时候是天大的事,可是一旦过去了以后再回看也就只是不过而已。
但是有一点也是肯定的:没有侑,这个过程将会更加痛苦和漫长。
只能说灯子很幸运,能遇到佐伯和侑,时时刻刻关心着她,有她们在,灯子再怎么样也不会落入深渊,去而不返。
另外箱崎老师和老板娘的cp好萌哦,以及侑其实已经心动了无数次了吧,一开始还以为侑对灯子是一见钟情呢!
虎年大年初一,重看了一遍我心目中的经典动漫作品《终将成为你》,才恍然大悟,这部剧真的是太深刻了。
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明白《终将成为你》的你,原来是指你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她,而是做自己。
《终将》一部可以反复回味的经典作品,百看不厌的作品,每一次欣赏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启发。
侑:剧本结局这么搞,是卖不出BD的!
历:哈?
成为恋人面前的那个人就行了,卖卖百合就有饭吃了啊,搞那么复杂做甚?
侑:知道别人为什么总说百合番卖不好吗?
“百合”标签不能当作销量差的遮羞布,不是因为是百合就卖不好,而是因为我们拍得不!
够!
好!
历:行行行,给你笔你来写侑:我昨日拜访了干妈仲咕咕,得一编剧之精髓,且看!
blabla......历:握草好强好惭愧好想死好不甘心,你是仲谷的小号吗?
咱们二期有希望了!
当片尾曲Hectopascal响起,最后的剧本探讨惊艳得叫出声来,“让剧中的时间具有意义”,此剧亦是彼剧,剧和剧中剧相互映射,经过十二集的“剧中时间”,观众已经看到了灯子的每一张面具,灯子要“成为”的那个人,已经完完全全地展现在观众眼中,唯独灯子自己没有知晓这个答案,更确切地说,是她不愿接受这个答案。
在灯子看来,面具是虚伪的,只会带来束缚的。
诚然,也许一张面具带来的只有束缚狭隘的“喜欢”,但无数张面具重叠起来,构成的便是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人。
将一个人所有的面具全部接纳,便是无所不包容的“爱”,对于灯子,侑正是这样爱她的人也许作品名“终将成为你”有这么一层意思:套用罗伯特•麦基“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的概念,从“人物塑造”(指角色一切可观察的素质的总和)的层面上来说,“你”作为一个客观实体,其实已经存在,指的正是现下的灯子,这个第二人称的“你”透露出当下灯子对自我的疏离感。
而“人物真相”是潜藏在人物塑造下的本质的动机和欲望。
第一流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其“剧中时间”中展现了人物内在本性的变化(也有例外,但极少,例如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作品名中“成为”指的便是灯子自我认同的过程,当灯子重塑了自我价值感,不再自我疏离,“你”才变成了“我”。
这之后,灯子依旧能以成为自己眼中的姐姐为目标,只是不再是因为受制于他人的期望而勉强自己,而是昂首自信地主动出击。
灯子也依旧可以蜷缩在侑的怀中撒娇,但不再是自卑地乞求片刻的避风港,而只是一对恋人的再平常不过的举动。
这时,剧中的时间便具有了意义仲谷参与了动画的全部脚本制作与改编,十二集了,越发觉得仲谷是个bug般的人物,她似乎并不应早早地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上说,如今她的作品《终将》让我们有幸得以目睹未来的百合作品究竟是怎样的形态。
摘下百合的标签,将同性之间的恋情作为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来讲述。
同志亦凡人,爱是没有面孔的,仲谷用她的超凡实力,一句台词一个分镜地告诉所有业界同行“牛逼”两个字应该怎么写。
(终将初动BD销量虽为预测的七成,但相对业界其它作品而言成绩已相当不俗,笔者也贡献了生平第一套BD,原作漫画销量增速稳定提升,依旧保留着制作二期的希望)1月5日,第一卷BD累计3723(O榜),涨幅接近三分之一,后劲相当可观,最后两集功不可没近来又听闻终将荣获niconico动画年度大赏第十,以及不死鸟奖,日本地区的漫画原作销售也由于过于火热而发生了大规模断货现象,这说明动画拉动原作的效果很可能强大到超出角川的预期。
如果只靠硬百的那点受众,终将绝无可能达到这样的社会影响力。
终将有个bug般的撒手锏,就是跨越了性取向的界线,回归了爱情的本质。
将同性关系单纯地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来刻画,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许多不吃百合的观众也因此对终将好评有加,终将真正做到了面对受众市场的开疆拓土,成为了有史以来女同百合番进军主流社会的最强音。
如果说citrus是时代进程下的必然产物,那么终将就是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跨时代之作。
边缘女同番剧去边缘化的历史进程,已经由终将来开启了。
灯的人设太渣 以为是个很负责任的人 因为不心动就拒绝了别人 然后又对学妹三秒心动开始直接告白亲吻 换成男性这不得是性骚扰吗 逻辑甚至不能自洽 不能理解青梅竹马被那种矫情的不特别给打败 看不下去 一星都多了
视角有点奇怪的百合番,为计划生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灭霸感到很欣慰,剧情很有意思,非常细腻,细节做的也很好,有点小虐,这部番还验证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画风也很精致男女通吃
看得胃疼,我喜欢不会喜欢上我的你,如果你喜欢我,我就不喜欢你了
心疼佐伯啊~希望有第二季七海灯子这种单性恋真是虐人不浅
我是佐伯派,在你身边的人一直是我,为什么!!!
剧很甜,七海灯子很渣。期待第二季。
要警惕侑,但主要是防止佐。
胜柑橘。做得非常良心,很多小细节都感受到用心,火车经过时展现人物内心变化的分镜,天空晃晃悠悠的云,林间的沁人微风……以及有助于语文上140的人物对白~
不懂
一开始有点看不懂,看到第三集才觉得是自己想要看下去才看的,不是因为别人若有似无的安利。灯子是有以前的原因的,回忆小时候的时候,我就理解了她一点。第四集的小导演我还挺欣赏的,确实有这种人啊,只是想旁观,却做不到身处其中。第六集的夕阳好微妙…大型阅读理解。我直说了,没看懂。画面还挺好看的。之后侑明明喜欢却说不喜欢,我能理解虐在哪里,可是我更想搞清楚侑是怎么从不喜欢到喜欢转变。不过这种事本来就说不清楚吧。ps. op好看,歌也好听。花朵、走廊、镜子、镜子里照出的对方的脸。ps. 第一次看百合番,感觉挺细腻的。
看了四集實在看不下去了,我實在沒辦法欣賞這兩位的戀情,我全程在心疼佐伯,佐伯那麼優秀,為什麼會輸給學妹,而且學姐對學妹的喜歡我總覺得太突兀了說不通
漫画好唯美,但我不喜欢同性恋,也听不懂他们的语言
演出精彩,各种小细节实在太到位。但日本人的矫情劲真的是太吓人,鸡毛蒜皮都这么敏感,作为普通人看着真的起鸡皮疙瘩,到第11集才开始有一点代入感,真的很难在这样的故事中找到认同感,或许这种过分细腻和钻牛角尖正是少女和百合向作品的醍醐味?我这种人,果然搞不上对象吧。。。
没啥看点的百合,还有人说是百合之巅,吃点好的吧……内容白开水,不知道为啥口碑这么好,感觉和堀与宫村很像,工业糖精,上来就是直球告白,真的挺无聊的,六集弃
#2019.1.27看完#三星半。恕我不懂硬百,这些分纯当给作画的。
bloom into you,叫人想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跳出性别的设定,还是文艺甜腻的青春爱情故事。论刻画的细腻感,第一名绝对是大和民族。
天了,这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暗恋番,才一集就错了,自己认为的暗恋者被告白了。这几集看下来,硬核百合番无误了
精致,认真,干净,纯粹。2018年是动画历史上百合题材大爆发的一年吗。看到第六集,突然觉得,这部动画已经跳出百合圈,它在安静阐述,恋爱、情绪、压抑等多方面。(2018.12.29看完)“前辈该换乘了”作为动画的结尾最后一句,也对应前辈该换心态了吧。佐伯温柔,只能作为骑士把自己的柔软覆在七海手上作为最坚硬的防护,而侑作为英雄,紧紧握住七海的手将温度穿透到她的心,去戳穿她拯救她。三个人都极其优秀,都在爱情中掺杂了许多愁绪和进退,动画的思想真的很好,不仅是百合动画,而是清丽优雅的青春爱情动画。看至此,刚好看到漫画37话,对佐伯实在爱到不行。她一直觉得自己喜欢女生是偏离轨道,更别提喜欢的是有纠结的七海。七海很优秀,但我相信会有一个更优秀、像侑一样的英雄,来紧握她的手冲破她天生而来的束缚,给她幸福。
“请你不要对我所讨厌的自己说喜欢啊。” “也请你不要对我喜欢的你说讨厌啊。”
堪比《堀与宫村》的糟糕,如果改编成话剧的话说不定有救。想成为姐姐以及命运换乘不都是回转企鹅罐的设定吗,演出却差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