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一直把它定义为恐怖片,其实开头还好,比较有恐怖片的味道,可是,渐渐看了,就觉得偏重说的是人性吧?
当有人收到鬼来电时,害怕同伴把信息转发给自己,害怕得互相残杀,就连自己的老师也是这样,这不是凸显了人性吗?
但是,当最后面临友情和死亡的时候,最终还是选择友情,让自己死亡来结束这一切,这是让我很感动的。
还有最后吉奴选择自己死亡来拯救艾丽娅,这是很让人感动的。
友情和死亡,你会选择哪一个?
同学看完后直骂变态鬼,尤其是在看到电脑爆掉她认为鬼被消灭而我告诉她不可能而后来事实证明这一点的时候。
她跟我一起看的第二部,第一部是跟另一个好友一起看的,记忆犹新。
三部电影中当属第一部最具视觉冲击力(换言之最恶心),由是在看final的时候颇为画面的干净感到诧异,就像那个秀气的韩国男孩子。
死得最恶心的也就是洗衣机里那颗人头。
就像美国人喜欢在怪兽片的结尾弄几个即将破壳的蛋或一个突然伸出的爪子一样,日本鬼是灭不掉的,充其量也就是一拨人的事件结束,下次再换一拨人。
虽然这个final了,但如果把它理解为hero和heroin争做“最后一个”的话,故事还是有讲头的,只要编剧再找一个苦大仇深的弱者让美美子找上就行了。
每一个看多日本鬼片的人都会变成Jeremiah,对电影结局永远不会抱有乐观的期望。
带着一身怨气的鬼魂永远不会因为人类的自我牺牲而改变杀人的本性,相反地愈演愈烈。
就像基督教义中的原罪不可脱一样,鬼魂的怨气永远得不到平息。
在强调心境和修为的日本文化背景中,这样盲目前进、目标广泛的鬼魂也许是其国民性的一种自我释放。
日本文学中人性的负面情绪似乎只能被封印而不能被消灭,究其原因为何,我没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不敢乱说。
反正美美子就是个变态小孩,渴望他人的关心却始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将人类伤害至极以后,自己也得不到原谅和满足。
整部片子只给人一个感觉,太平了。
恐怖的地方不到位,恶心的地方又不够恶心,该深层次挖掘的地方也没有挖残酷感不够(北野武的《大逃杀》做的不错),唉,可惜了一个好的故事框架。
依稀记得上一部有小何的就是男朋友替女孩子死掉的结局吧,恩恩,确实不是很内个呀......以上属于欲扬先抑的抑,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比如洗衣机里突然掉下的人头还有指甲摩擦洗衣机玻璃的声音以及女孩子死前痛苦的呻吟声,非常的到位。
当然了,孩子们抢手机避免自己死亡的镜头还是很引人深思的。
镜头感稍差,长镜头太多,这也是显的很平的一个主要原因,情节连贯性也不是很好,但是还算自然,总是是一部完全知道要发生什么的电影,可以用来判断自己的恐怖片修行度。
还有最让我想不明白的一点,为什么用内个眼睛非常没有神的孩子做女主角,演明日香的内个孩子就很顺眼,貌似长的漂亮的孩子表情都比较木。
遥想Brother pang的电影,里面可以用来爱的镜头真是非常之多(比如:《见鬼2》里舒淇在电梯里遭遇的飘逸长发女鬼,真是......太美的镜头了),这几部就非常的可惜,没有什么值得爱的,近来让人震撼的恐怖片真是不多了。
这么说来,Final篇在这个时候出现还是很识时务的......
一部作品,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会因为首部的成功而拍摄续集,因为续集的失败而被负面评论湮没,从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似乎是一个定律。
这部鬼来电3绝对证明了这一定律的正确性。
不论是清节的设计恐怖元素的运用都丝毫没有突破,不但如此,在情节上还有明显的硬伤,着实让鬼来电前两部的粉丝失望之极。
在日本社会,群体中欺负同伴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日本影视作品中也很多见。
值得庆幸的是鬼来电3通过与鸡群行为的类比,对日本社会这一现象做了比较有创意的读解。
鬼来电3与前两部比较,最大的突破在于与韩国合拍,并在韩国实地拍摄,然而纵观影片,发现除了一个不会说话的帅哥以外,不论场景还是故事本身,都和韩国扯不上半点关系,不得不说所谓日韩合拍不过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罢了
我看过的第一部鬼片。
以前从没看过鬼片,连贞子也没有,据说这部片是十大推荐鬼片之一。
很诡异的气氛,比较血腥的死亡状态,加之强大的怨念让我瞬间把自己带入了场景之中,晚上看的效果更好哈。
虽然是鬼片,但更多的是讲人性。
从最初被继母虐待致死的少女开始,一直到最后决定牺牲自己的聋小提琴师。
每个人曾经在生与爱中徘徊,最终的结局虽然很伤感,我落泪了,但是,却触动了很多。
如果是我,我会不会转发短信呢?!
这部跟美美子的事情其实是毫无关联了,只不过借了第一部里的美美子这个恶魔形象和电话杀人而已,就是蹭了下热度。
剧情是很常见的校园欺凌,被欺负的自杀,被救下,昏迷状态,被鬼附身,搞起了复仇——所以,这鬼是美美子也好,是菜菜子也罢,根本无所谓的,美美子为何附身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没头没脑的鬼就这么来了,结尾也无法终结这事情,典型的外传嘛,哪是什么终结篇。
这部倒是玩了一点内涵和主题,死亡短信可以被转发,用来自救,有点午夜凶铃的意思,但是和午夜凶铃的不停传播不同,这短信只能转发一次,为了活命,人变的自私,像找替身一样,也不奇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总有例外。
惠美里和明日香,惠美里和聋子(名字不记得)就是这样。
这并不只是“找替身”的故事,而是一个“甘愿代替”的故事。
惠美里本是被人欺负的那个,明日香因为替她不平,自己“取代”了她成了被欺负的那个,惠美里因为终于有了垫脚石逃出生天,所以不敢吭声,袖手旁观明日香替她承受了欺凌。
聋子也一样,他的女友接到死亡电话,代替她接的话是可以替她去死的,但他退缩了,一直为此后悔,耿耿于怀。
他们两个是有这个共同点的。
所以惠美理接到死亡短信时,这次她终于有了救赎的机会,她选择了自己一个人承受,面对明日香的恳求,她拒绝转发给明日香,算是对自己当时的袖手旁观做出的补偿。
所以聋子知道这事情根本没法终结,选择了偷走惠美里的手机,将信息转发给自己,他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救赎,面对死亡,为了保护自己喜欢的人,他不再逃避了。
故事还算不错,不过比较不好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一起发邮件让她电脑死机,没法看照片选下手对象这种想法,我就很无语,美美子是鬼啊,她又不是寄存于电脑里的病毒,别说让她死机,就算电脑炸了又如何?
这就能消灭她了?
她就不能再附身一次?
想救人的设定就更是毫无代入感,虽有滥杀无辜,但是基本上杀的都是欺负她的恶人,惠美里作为一起旅游去的当事人,她想把事情终止,不想活在恐惧里(而且明日香此时被附身,也想杀她),她想阻止杀人是情有可原的,而明日香恢复理智后,却还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你真是圣母啊,你不被欺负谁被欺负呢??
美美子被莫名的怪罪也是挺无辜,如明日香所说,其实是她自己想报仇,自杀的时候恨所有人,她也记得自己手点鼠标的感觉,所以她自己都承认凶手其实就是她,而且是特地反驳惠美里拿美美子挡枪的说辞,说白了就是她本就想报复,美美子只不过是赐予了她电话杀人的力量而已,顶多是恶魔的附身让她理智更丧失,行事更极端罢了。
美美子表示,我很无辜,我是帮你如愿而已,结果反而想消灭我?
忘恩负义啊。
至于美美子为啥这么乐于助人,为啥选中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明日香附身,鉴于把它当外传看,就不追究了。
3星半的水平吧。
和之前 1 2比起来 鬼来电3并不是那么的恐怖主演选择了当红的堀北真希 也就比较有看头咯比起1 2的恐怖情节加上主打手机铃音 3感觉是在对1 2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由来和总结甚至到后来大家通过IT等一起阻止这一切事态恶化 我还被大大的感动了N下!
(PS 电影中那首手机铃声的确很好听)
不用那么搞笑吧?
比之前的差多了。
一是盗窃《大逃杀》的精髓,那么明显;二是后来无数人帮忙发邮件——额滴神啊,给一台被鬼附身的电脑发了上万封电子邮件,该电脑就爆炸了……导演连《惊声尖笑》一块儿拍进去了,省力。
一年前看的电影,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很帅气的张根锡小弟弟意外,就是狗血的无以复加的剧情,总的来说就是烂片一部。
如果要说里面涉及的友情,完全没有感人的地方,再扣分。
某个被电线缠死的那段,那特技也太差了吧,以为是拍奥特曼呢!还有谁吐出的那一堆毛,omg,我差点没笑死。
ps;没给最差,完全是因为张弟弟在里面很帅!
毕业旅行本是很快乐的事,可明日香(堀北真希饰)却留在被其他同学遗忘的角落。
她在学校被同学们欺凌,同伴Pam还因无法忍受欺凌而上吊自杀了。
Pam的怨气积聚,让明日香为她报复。
诅咒在进行,梓、健、瑞江等同学先后收到“自己”打来的电话留言,不久他们真的在电话所预言的时间死去!
毕业旅行被浓重的恐怖气氛笼罩,大家惶惶不可终日。
艾米莉(黑木メイサ饰)对同学们蹊跷死去背后的真相有所察觉,原来她的心中埋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为了阻止事件的扩大化,艾米莉打算亲手结束这一切。
©豆瓣
什么玩意,本想找点刺激结果直接看睡着了
5星全给小帅
不怎么样
看不懂
遺作2. 沒頭沒尾直接看了3, 發現根本不用考慮1和2, 完全是日韓式復仇類以少女為中心的恐怖浪潮中的平平之作. 小張醬油打的很正太.
其实蛮无聊的
这个美美子干脆改名#人丑心更丑,丑丑子
第一次看到类似情节是在这个片里,以前大家欺负黑木明纱,堀北真希出过一次头之后就改欺负堀北真希了,年代久远瞎逼打个星
堀北真希!!!堀北真希!!!
SB
2.5星
张根锡没长开 一点都不吓人
男主帅啊.......
~~~boring
艾玛 居然看过 都是寝室里那群不要脸的货逼得!
不如1
如果我遇鬼了,我就把这短信转发给10086,那10086见鬼去吧。。。另外,堀北真希长相实在是够甩黑木明纱几条街了,天川美穂也很漂亮。。。最后的邮箱炸死小鬼,实在是太搞,减掉一星
不恐怖 但是干嘛让张根锡死呢 他在里面很萌的啊
故事没什么新意啊~
好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