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过的恐怖电影中感觉最优秀的一部。
记得自己高中一人在后院放午夜凶铃的碟,也没感觉这样兴奋,对,只能用兴奋来说明我当时的心情。
当你看到一部电影,处处跳脱你的预感,层层拨开外面的包裹,如果是花,那就是一朵黑色玫瑰的花蕾,在你的面前,层层绽放后,你看到却是纯美的蔷薇。
如果是人,那就是一个落魄污脏的女子,出浴后,慢慢破出水面那一刹那,你看到的却是稀世的娇人。
电影回旋的拍摄手法,多角度的假设,有点法国劳拉快跑的感觉,只是劳拉快跑,是法国左岸电影新思潮的代表,讨论的是人类的命运,感觉命运是由许多的偶然和细节组成的,不同的偶然偏差就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电影用的镜头特别多,有一千多个吧,而且是重金属快速的敲打链接起来的一部电影,其导演因为被誉为“柏林一代”——没有历史,拒绝政治,所以对待人生的观点在电影里表达出来的是人可以改变命运。
而这部电影却是只在后面借鉴了劳拉快跑的这种分支假设,让人不由自主的感觉命运冥冥天定,而且在讨论这一人本基础之上,它还在彰显一种精神——舍己,称颂一份我们在电影很少看到的亲情——父爱。
如果说,立本凌香的友人死后无面女尸的出现,让我感觉其作为一部恐怖片的魅力,那么电影最后的几种假设,简直就是画龙点睛,点破了一般商业电影的娱乐,透出人性关注的光芒。
断电,在408看的。
和大李源211晚上看的解说,当时就感觉很乱,原片更是一点不恐怖。
剧情弄的乱七八糟,完全不知道影片是什么意思,整个故事也迷糊,仿佛是男主不停轮回,最后牺牲自己救下女儿老婆的故事。
所以影片的主旨是牺牲自己?
拍的神神叨叨、格局不高,一惊一乍。
几乎全是吐槽:飞来的预言报纸到底是什么原因?
占卜婆婆起什么作用?
夫妻二人去少年精神中心为了啥?
谁用粉笔写的?
便利店前的静默中年男子是谁?
山村中,被烧毁的屋子里有很多焚烧的报纸,周围房子没事的情况下屋主居然烧成灰了?
这个人与预言事件是什么关系?
看到80%感觉才到故事一半,后面居然成了瞬移事件;男主因为预言报纸得知地铁会爆炸,紧急救了老婆后回到家中外面有人敲门,开门后居然穿越到刚和老婆离婚的场景;又突然转到了青少年精神疾病中心了,茧蛹一般的老成脱发男孩爬向男主,男主吓得跑到了学校的教室,里面是沉默被刺少女,男主想阻止又来到了深夜便利店前和中年男子说了两句,又见到了前面出现过的爱照相的神婆;照片落入水中,捡起来又到了自焚男子的家中;惊吓过后又来到当年女儿车祸的电话亭,再次睁眼自己居然驾驶者大卡车冲向女儿的小车。
最后来几张神似谷原希美熟女姐姐的美照
预言,一听名字感觉是科幻片,是看别人推荐的恐怖片里看到的,反正也没什么是便随便找个网站在线观看。
电影一开始便出现了电影的悬念--预见未来。
当男主角在电话亭里捡起那张破碎的报纸(突然一动),我的心悬了起来,看到一张老旧的肖像,是男主角的女儿奈奈,边上是一片新闻报道是说某少女名为奈奈,在某年某日8点钟,在车祸中丧生,男主角不断的擦着肖像有些不太相信,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一张老旧的、破碎的报纸诡异的出现在身旁,而且是预言其亲人的死亡,恐怖的气氛油然而生,之后真的发生车祸,奈奈死于车祸,而那张报纸却已然踪迹全无。
之后便归于平静,男女主角都发现了预言的存在,绫香(女主角)也逐渐相信预言的存在,并原谅了其丈夫。
两个人一起去寻找那些关于预言的人和物,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也有了预言未来灾难的能力,于是一个个预言成真,但是当绫香将死于特大火车灾难的预言出现时,男主角将妻子绫香拖出了火车,幸免于死,但绫香的朋友死啦。
于是,男主角更加不安了,不断的出现幻觉,时空错乱,当再次回到电话亭时,命运似乎给予了他选择的命运的机会,他拼命的想把女儿救出,一次他救出了女儿,妻子却死啦,二次一家三口都死了,最终男主角为了救女儿被卡在车里,报纸上的照片变成他的了,他注定要死,这是每个预言人的最终审判。
奇怪的是电影里的预言都是关于死亡的,于是乎每个被选中的预言者都会因为泄漏天机而替别人失去。
我就猜想,在男主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可以自己写预言时,先于他的那些预言者都死了,因为当地狱的死神送来了关于亲人朋友的死亡预言,在亲情友情面前,他们挽救了亲人朋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泄漏了天机,违背了死神的旨意,他们必将遭到地狱的终极审判--死亡,这便是他们的宿命,不可违背的命运。
电影巧妙的将时光倒流这个科幻元素,为我们营造了一处恐怖的氛围。
当黑暗的虚空中,飘来这么一句话“你的命运由你选择”时,男主角开始了时光倒流,改变命运的行动,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不管他怎么选择,他的宿命注定是死亡。
这时我想到了《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也是关于改变时光流向,篡改命运,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我又想到《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别害怕,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去做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注定是你的妈妈,并且我尽我的全力去做好。
” 死亡并不可怕,把握今天的每分每秒就好,临死时,我们叩问自己时,不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且可以骄傲的说:我不后悔,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了。
(第一次写,不这么样,呵呵)
几乎是喉头发紧,关闭声效的看完了这部“预言”。
有时候等待未知的命运,比知道未来却无力改变的感觉更安全。
整部电影利用快速的剪辑与音效摧残着观众们脆弱的神经。
此片到最后半小时,几乎几分钟就丢个包袱吓人,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惊悚的片子了。
哪怕是关了声音把视屏调到最小,仍然是看得心有余悸。
也同时感觉到,人在命运前的渺小与无力感。
男主角想尽所有办法,眼看一桩桩恐怖事件从新闻变为现实,却无法改变。
那种恐惧或许是比死更可怕的一种胁迫感吧。
那个有特异功能的女人在梦中给了他一张照片,照片里是阴影中只留下三分之一脸的他,并告诉他:“你的命运你自己选择。
”最后他终于参透了这句话的隐喻。
他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女儿的生命。
恐怖新闻上的照片,从他儿女的换成了他的。
片子结束时,再也无法把它看成一部单纯的恐怖片了。
人性最终的选择是,如果不幸真的要降临,那么就让自己来承担这一切来换回所爱的人们的平安吧。
这种选择或许是另一种意义的自私。
因为死亡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男主角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改变女儿死亡的命运,他也躲过了失去挚爱的痛楚。
把生的噩梦留给了活在世上的人。
最后他倒在即将爆破的车子里,如此的疲惫却很安详。
终于不用再跑,再恐惧了,一切如愿了,他终于赶上了命运的齿轮,挽回了他最想挽回的。
如果有一张报纸,像天气预报却更准确,专门预见死亡,会怎样?
比较典型的日式恐怖,不过,没鬼,只是告诉你——看得见未来,也是一件恐怖的事。
另外,又用男主人公的死告诉你——爱,值得用自己的生命交换。
酒井法子,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甜美的女孩儿了。
岁月如刀,谁都得挨上一下又一下。
最初是看到三上博史这个名字引起对这部2004年电影的兴趣,他在《燕尾蝶》中的表现表演只能说是顶级水平的,也许他只是那样风格的演员,又或是喜欢带着那样的表演风格,眼神飘忽,动作略显夸张,但又非常投入,这一点让人联想到刘德华在早期影片中一贯的喜欢耍帅,结果很多年角色都被定型,甚至因此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偏见,只到一部《暗战》才改变了大家的看法,三上博史这种表演方式在《燕尾蝶》中显的珠联璧合,但在《预言》中却显的略为夸张了些,酒井法子的传统表演方式和他在一起就显的更为明显,两人好像两种不同风格,很难融合在一起的感觉。。。
电影整体看完只是平淡,也就创意比较特别。。。
又一部日本的恐怖片,算不上严格意义的鬼片,但是是一部利用预知未来构建故事情节的影片。
主人公在一张废报纸上亲眼看到了女儿车祸死亡的新闻,而这时女儿正在车中,恐怖由此开始。
主人公总是可以在人死之前预见到他人的死前最后一幕,并且还不可以透露天机,救人就等于自杀。
多方查询后,发现这份死亡新闻以前就曾出现过,还因为看到的男人泄露天机而消失了。
自救与救人,亲人的生命,最后一段费解的思考不太容易看懂,最后主人公用自己的命换了女儿的命。
影片的恐怖元素运用得相当娴熟而流畅,本来很普通的一种表达恐怖的方式,通过文字,更清楚的来说,通过“报纸”,来传达一种超乎常理的讯息,即预言,本来并不超乎人的想象之外。
但是真正优秀的是它对于亲情的毫无虚悬的叙述,也正是对于亲情的描写,使得予言成为一部让人落泪的影片。
笼罩着全片的情感基调,可以用“后悔”来形容,因为后悔自己一时糊涂看了一张奇怪的新闻害死了女儿,丈夫同妻子离婚,独自在中学教书,企图逃避,可是每晚重复不停的做着当年的噩梦。
这种后悔无时无刻不笼罩在男主角身上,虽然在片中,饰演妻子的酒井法子也有相当的戏份,堀北真希的出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可是一切情感的洪流都是在丈夫身上翻滚着的,这里边,三上博史真是功不可没。
最为优秀的桥段是男主角陷入了打破预言所遭受的惩罚,永恒的痛苦中。
他下不了地狱,也上不了天堂,他甚至不能死。
因为他违抗了预言,所以他将永远陷入最悲伤最痛苦的狭间。
不停的轮回。
于是影片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最开始的那场车祸,他们搬家、他想为报社传文章、他们晚上时候折回一个电话亭、他在电话亭传文件、他发现一张有女儿照片的车祸新闻、他抬头,发现车里的女儿被安全带卡住了裙子、妻子走出车来找丈夫帮忙、这时,失控的卡车撞上他的车、他的车燃烧,最后爆炸。
仿佛示威一般,痛苦的一刻不断的提前、不断着改变着可能性,他确不是失去女儿、就是失去妻子,他感到在预言前,自己多么的无能为力。
可是突然,时间回到了夕阳西下,女儿蹦跳跑向他,妻子忙忙碌碌的装着车子,这是他们一家正要出发的时候。
他含着泪水,一遍一遍的听着自己原本来不及听的儿歌,夕阳的余晖洒进车里,一切祥和而美好,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就在面前,有那么一瞬,他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现在才刚刚醒来而已。
可这毕竟不是梦,预言报纸再次出现,他再次眼睁睁的目睹着卡车急速撞上小汽车。
这一次,他堵上一切去拯救,他一定要挽回女儿和妻子的生命,过去的痛苦让他明白,后悔,早已让他变成了行尸走肉,他两手空空,所以才能握紧双手。
他在熊熊烈火中被卡在车内,他知道想全身而退已是不可能,不过满足了。
他没有遗憾的小声嗫嚅着:太好了。
……终于赶上了。
”
挺典型的日式恐怖片,也还夹杂着丝丝温情,但是又让人绝望,虽说稍有拾蝴蝶效应的牙慧的嫌疑,但是也算有自己的想法了。
恐怖镜头也不算太有感,只是气氛营造还是不错的,最后的高潮部分闪现各种结局挺有意思。
说为什么不开车避开啥的其实是无意义的,就算开车避开,也会死于其他方式,或者卡车会失控啥的跟着撞上来的... ...你问为什么?
答案参见死神来了系列... ...不同于其他影评的意见是虽然男主角毅然决定牺牲自己,拯救家人,但是其实残酷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女儿那诡异的眼神和追魂预言报纸的扑面而来注定了悲剧并没有结束。
她马上也将开始她的预言生涯了,或许到她不堪重负的时候也会试图去改变命运,去拯救她的父亲找回曾经温馨的家庭,于是另一个轮回又开始了... ...狗血点改剧名为死结吧,可怜的一家人,导演没给你们解开的机会... ...好吧,其实残酷的不是命运,是导演... ...你赢了... ...
这么多年都不明白日本的恐怖片到底是恐怖在哪?
说鬼它比不上香港,论心理比不上美国,论意境比不上德国,要我说日本恐怖片(包括什么玲子之类在内,没一部让人心跳加速的。
)推荐《一级恐惧》里查。
基尔的。
虽然此片没有出现一个鬼,但还是挺吓人的。最后的结局很有新意,有点像世界奇妙物语里的「昨日公园」。
大一时大伙聚在一块看得第一部恐怖片。
骗人~!一点都不吓人的。。。好吧 这个心理暗示的确是很明显,可是我是冲着恐怖片去看的啊。为此还专门找了个人做壮胆的道具~太过分了~白白浪费了我的期待
被封面骗进的老片新看。堀北真希早期真是鬼片少女。能够预言未来灾难的男人付出代价是身体的衰老和皮肤黑洞,而通过拯救他人打破预言最终只是生命的一换一。类似俗名体裁很常见了,人类就和蚂蚁一样最终都按照既定的曲线行走灭亡。
只有一張臉嚇到我= =
日版蝴蝶效应恐怖化神经化喜剧化...
不好看= =。
我还是很喜欢绝望感或者末世之类....
太死板体量太小
这个算是抄袭蝴蝶效应么。。。。。乱讲什么啊
还不错,当年吓到我了
整体片子的基础就不牢靠 充满了智商硬伤 什么安全带啊穿越啊预知啊 闲得慌
無聊死了!!!!就開頭趕節奏,完了就開始不著邊際的拖沓!!人物動兩動說兩說就是一幕,完全沒有劇情!!!!
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另佛曰:不可说。ps.冲着三上博史去看的电影,虽然之前只看过他的一部《同窗会~love again症候群》,但对此人的印象十分之深刻
7.1分,肯定受到了同期的《蝴蝶效应》的影响。前期黑色宿命的氛围塑造的很好,中后期感觉导演出招乱了,结尾的报纸是点睛之笔,也是电影的创新之处,这一切到底是爸爸救女儿,还是女儿救爸爸?这个局必须死一个人。为啥会有人把这电影归入血腥变态反人类毁三观豆列?莫名其妙。
看不进去。
过于离奇的宿命,电影的逻辑完全是混乱的,而且随意跳跃。电车那段,他往轨道里跳不就可以避免事故了吗?
单类似蝴蝶效应的故事,给我报纸预警又不让我改这让我很为难啊,阅后即焚简单环保。
报纸特效大概就值一毛钱。为什么不拦住送报纸的人问一问,到底是哪家报社在刊登这样的诡谲新闻呢?男主这家人也是命途多舛,要不然汽车爆炸死,要不然电车脱轨撞死,要不然因为帮别人被诅咒化成灰死。酒井法子原来长这个样子。
最后那20分钟终于吓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