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母亲骨灰当眼影,拿父亲骨灰作为高光。
各位可恨的来宾,欢迎大家为了亚当斯家的传统,难得齐聚一堂,为了把新人送到空虚难耐的婚姻中,请大家把柠檬汁挤到椰子里,一口气喝光吧!
莫提西亚:我想找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我们的家。
戈麦斯:找个最恐怖的地方,找个最堕落的地方,找个正常人连死都不敢死的地方!
戈麦斯:我亲爱的小妖精,你的手像死鱼一样冰冷。
莫提西亚:亲爱的,因为那就是死鱼。
莫提西亚:我就想有个家,让孩子们能够平安长大,一个能实现墓地自由的地方。
莫:他没事吧?
戈:有事,他应该是摊上大事了。
戈:这就是那家精神病医院!
莫:哦!
真是谢天谢地,在这儿一定能睡个好觉。
一个人也没有。
这里是废弃了吗?
让人不寒而栗,够怪,够神秘,够恐怖。
糟糕透顶,可怕至极,我们有家了~拥抱在一起。
星期三看的书:《中世纪刑具与发型一览》大下雨天。
莫提西亚:今天早上天气真好~莫提西亚:卢尔奇,把屋子扫脏一点好吗?
星期三:我真希望今天能发生点什么,太无聊了。
戈麦斯看他儿子玩炸弹:最近怎么这么快就爆炸了。
戈麦斯对儿子说:玛祖卡斗剑日是男孩一辈子,成为家族一份子,玛祖卡家族所有人围在你身边评判你作为人类有何价值,就像感恩节一样可怕。
儿子:可剑术太过时了,我还是适合做破坏分子。
莫提西亚:戈麦斯,我们邀请的嘉宾全都威胁说一定会来。
戈麦斯:我就知道,那真是太好了!
星期三:妈妈居然是那种反应,她居然接受了我很郁闷,谁希望被妈妈接受自己的一切呢。
帕克:我真的好想疯狂一把,让妈妈越惊吓越好。
星期三:是吗帕克,算你走运,在下的江湖名号正是惊吓女王。
是啊,你来了我们太失望了。
你简直比核废料还光彩照人。
你家的废水在哪,我渴了。
星期三:我的家人,只有我能欺负。
牢房教育第一课:用卡子开门锁。
儿子:对不起爸爸,让你失望了。
戈麦斯:你没有让我失望,是我让你失望了,是我太重视遵守传统了,我忘了让你做自己。
星期三:我当然要回来,我知道你们根本没办法自保,你们弱得像小松鼠一样。
莫提西亚:玛尔戈,我再也不会对你人的恶意退步了。
戈麦斯弟弟对玛尔戈:你有一大堆房子要出手,而我有一大堆亲戚要脱手。
星期三:她们的确挺奇怪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不同而批判别人。
戈麦斯弟弟:你居然养了一针台风!
戈麦斯弟弟:我这种一无是处的男人,居然能找到你这种一无是处的女人。
莫提西亚&戈麦斯:哦,太好了,幽灵又住回来了。
电影以幽默为基调,将各种奇奇怪怪的元素巧妙融合,通过亚当斯一家与外界的碰撞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制造出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情节。
例如,他们对死亡、痛苦等常人避之不及的事物的独特态度和处理方式,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黑色幽默。
在荒诞不经的剧情背后,影片蕴含着对家庭、亲情、个性与社会规范等主题的思考。
亚当斯一家虽然古怪,但他们彼此之间的爱与包容却十分深厚,展现了家庭的真正意义。
从剧情复杂性来看,它不像一些烧脑的悬疑片或剧情片那样有深度和层次感。
故事主线相对比较直白,主要围绕着骗子假冒费斯特叔叔试图夺取家产展开,有些单薄。
《亚当斯一家》:怪诞外表下的温暖内核在动画电影的绚丽星河里,2019年上映的《亚当斯一家》宛如一颗独特的黑珍珠,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这部动画改编自美国漫画家查尔斯·亚当斯的经典作品,将哥特风格与幽默温情完美融合,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从视觉呈现来看,影片堪称一场哥特美学的狂欢。
阴森耸立的古堡,仿佛是从黑暗童话中蜿蜒而出,墙壁上爬满了诡异的藤蔓,昏黄闪烁的灯光在雾气中摇曳,投射出神秘的影子。
亚当斯一家的成员形象更是个性鲜明:戈麦斯一头乌黑卷发,配上标志性的小胡子,举手投足间满是热情与神经质;莫蒂西亚一袭拖地黑袍,身形曼妙,苍白的皮肤和深邃的眼眸,尽显神秘高贵;女儿星期三永远是那身黑色连衣裙,齐刘海下目光冷峻,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冷静;儿子普格斯利则热衷于各种危险刺激的游戏,满脸雀斑也掩盖不住他的调皮捣蛋。
还有那只有着灵动手指的断手“Thing”,以及热衷魔法巫术的外婆,每一个角色的设计都细节满满,夸张又充满想象力 ,将哥特文化里的黑暗、神秘、怪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沉浸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暗黑世界。
电影的故事围绕着亚当斯一家与小镇居民之间的冲突展开,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
亚当斯一家搬到新泽西后,与追求整齐划一、极度排斥异己的小镇人格格不入。
小镇改造节目主持人玛格,一心想要将亚当斯一家的哥特式老宅改造成千篇一律的现代房屋,她代表着世俗世界的偏见与狭隘。
而亚当斯一家坚守自我,不愿被同化。
在这个过程中,亚当斯一家的女儿星期三与玛格的女儿帕克建立起了友谊,这一情节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打破了两个世界之间的隔阂,象征着理解与接纳的可能。
影片通过这样的故事,巧妙地探讨了多元与包容的主题,传达出“与众不同并不是错误,尊重差异才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让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中陷入思考。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中的配乐,它与画面相得益彰,为影片增色不少。
当亚当斯一家在古堡中欢乐嬉戏时,音乐节奏明快、充满活力,带着几分俏皮与诙谐,生动地展现出这个家庭的欢乐氛围;而当紧张冲突的情节出现,音乐则变得低沉诡异,弦乐的颤音和阴森的音效,将哥特风格的紧张与神秘渲染得恰到好处。
比如在星期三发现玛格的阴谋时,急促的鼓点和尖锐的音符,让观众的心跳也随之加速,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紧张感。
在人物塑造方面,《亚当斯一家》无疑是成功的。
这一家人虽然外表怪异,行为举止也常常令人匪夷所思,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爱与温暖。
戈麦斯和莫蒂西亚之间的爱情浓烈而炽热,他们时刻深情对视、甜蜜拥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毫不吝啬表达对彼此的爱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星期三和普格斯利这对姐弟,虽性格迥异,但感情深厚。
他们以互相整蛊、玩刺激游戏为乐,却在关键时刻为了对方挺身而出。
比如在家族仪式面临危机时,普格斯利勇敢地守护着仪式场地,而星期三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揭露了玛格的阴谋,拯救了家人。
这种在怪诞外表下流淌着的真挚亲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与治愈 。
《亚当斯一家》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动画电影。
它用哥特风格的独特外衣包裹着温暖的家庭内核,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深刻的社会主题,让观众在感受暗黑世界奇幻魅力的同时,也能领悟到爱、包容和坚守自我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观看的动画佳作,更是一次对人性与生活的深度探索,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观众反复品味。
哥特狂欢下的荒诞与温情:解构《亚当斯一家》的暗黑童话魅力当黑色幽默与哥特美学碰撞,《亚当斯一家》以其怪诞不羁的风格,在好莱坞电影史上开辟出一片独特的奇幻天地。
这部融合了家庭温情、社会讽刺与超自然元素的经典之作,用夸张的视觉语言和荒诞的叙事,打破了传统家庭题材的刻板印象,在暗黑外壳下包裹着关于爱与包容的温暖内核。
一、哥特美学:颠覆主流的视觉狂欢影片将哥特元素发挥到极致,阴森的古堡、扭曲的藤蔓、昏暗的烛光,构成了亚当斯一家的生活场域。
家庭成员们苍白的肤色、夸张的服饰与诡异的举止,从戈麦斯张扬的大背头、莫蒂西亚拖地的黑色长裙,到星期三标志性的双麻花辫与冷漠眼神,无一不挑战着主流审美的边界。
导演通过极具风格化的场景布置与角色造型,构建出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异次元世界。
这种视觉呈现并非单纯的猎奇,而是对现代社会“标准化”审美的戏谑反叛。
当亚当斯一家在诡异的氛围中自得其乐,观众得以窥见被压抑的个性与真实自我,哥特美学成为了他们对抗世俗规训的鲜明旗帜。
二、荒诞叙事:解构家庭伦理的另类表达《亚当斯一家》的故事充满荒诞色彩:戈麦斯与莫蒂西亚浓烈到夸张的爱情、星期三以折磨弟弟为乐的“特殊”亲情,还有管家洛夫勒令人毛骨悚然的忠诚,这些看似违背常理的设定,实则颠覆了传统家庭的温情叙事。
然而,正是在这些荒诞表象之下,影片展现出家庭成员间牢不可破的羁绊——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守护彼此,用夸张的行为传递最纯粹的爱意。
例如,当家族遭遇冒牌亲戚的阴谋,众人看似怪异的应对方式(如用刑具游戏招待客人、将陷阱设计成家庭娱乐项目),实则是默契与信任的体现。
这种反差强烈的叙事,打破了观众对家庭关系的固有认知,重新定义了“爱”的多元表达。
三、社会隐喻:对主流价值观的戏谑批判影片通过亚当斯一家的视角,对主流社会进行了辛辣讽刺。
当外界将他们视为“怪物”,亚当斯一家反而以包容之心接纳不同——无论是断手Thing、骷髅管家,还是长着触手的宠物,都能在家族中找到归属。
这种设定暗喻了社会对“异类”的偏见,同时也讽刺了大众盲目追求同质化的价值观。
反观那些自诩“正常”的角色,如贪婪虚伪的律师、嫉妒心爆棚的冒牌亲戚,他们在利益驱使下暴露的人性阴暗面,与亚当斯一家的真诚形成强烈反差。
影片借此揭示:真正可怕的不是外表的怪异,而是内心的狭隘与伪善。
结语:黑暗中的温暖回响《亚当斯一家》的魅力,在于它用哥特式的荒诞外衣包裹着普世的情感内核。
它告诉观众,与众不同并非缺陷,差异反而能让生活充满惊喜;真正的家庭之爱,不在于形式的完美,而在于相互理解与无条件的接纳。
在这个追求标准化与一致性的时代,这部电影犹如一剂良药,提醒我们珍视个性、包容差异,在黑暗与荒诞中寻找温暖与力量。
是一部哥特风的动画片。
和僵尸新娘比,精致度差了些。
每个人的趣味有点古怪,一家人说的话都和正常人相反。
整部电影不无聊,但也说不上多么有趣。
整部电影造型还是比较有创意的,亚当斯一家每个人的性格,长相、爱好都很特别,反正你在别的动画片里看不到。
但内核逻辑又和正常的家庭很相似,顽皮逆反的孩子,操不完心的父母。
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和正常的没有区别,总的来说,就是一群看着特别古怪的人演了一部三观很正的动画片。
情节不动人,凑合看看。
听说这部电影的续集非常精彩,名字就叫《星期三》是提姆伯顿操刀的,决定去看看。
昨天看了一部日本电影去体会更痛苦的人生,帮助我解除了关于某前舍友的心结。
今早本来打算起来看看单词再考试,先看一下快递到哪时分心看到了首页推给我的泡泡玛特,这次和从前的甜腻风格不同,特暗黑,有一种诡异的可爱,我就点开了——《亚当斯一家》,bravo!
真愁没东西看呢,那我就来b站搜一下吧~点进去拉到中间开始看,有被吸引到,看到结尾正好开考。
考完又回来从头看到尾了,总的来说这部动画片无论是画风还是三观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个瞬间安慰“虽然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疯狂”夸奖“你真是像核反应堆一样放射光芒”正义感“只有我可以囚禁人们”家的感觉“如此恐怖阴森——家的感觉” 用父母的骨灰化妆、用笔仙的方式和已故父母连线、用舞剑当作成人礼、烟熏黑白装才是常态……看起来,亚当斯一家的一切都是“亚”文化,和当下社会所想要的“完美家庭”可以说是毫无交集。
但是他们的家族凝聚力却值得我们学习,endingmusic《My family》甚至让我想起来《教父》系列,我想我得早点学好这个证的知识了,因为我要利用暑假的时间重建我家族的power,以后我也会找忠心猛男当作我的芭比男友,而我是女王always。
(一个影评里有自己的许愿也很正常,宝贝们习惯一下)《Haunted Heart》也超级悦耳,我已经在选购纹身贴了:)。
(Yep我就喜欢一边单循片尾一边写我的影评)这部影片讽刺幽默,也抛玉引玉给了我们一个讨论当下热议的LGBT话题,结合变态心理学的判准,人家高兴➕不影响正常社交就不算有障碍,那其实LGBT里能影响社交完全是因为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不是因为性取向导致的“非正常社交”,而正正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社会在交的是什么罢了,就算是看起来最majority的异性恋,也有社交还不ok的人群呀。
如果影响LGBT社交是因为他们是LGBT,那出问题的是社交人群,而不是LGBT这个性质的本身。
所以这也引出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也就是亚当斯一家所做的——为了捍卫家族信仰的审美选择了设置自己的【成年课程】,每个人都拥有保卫家族的实力——剑术、囚禁、爆破……所以我想认定的一个事实就是,你在世俗里显得与众不同实在是一件一定会发生会存在的事情(山下家园里还有人反坐马桶把内衣放进冰箱这种“我们”听起来很“weird”的事实呢)。
所以一个是,如果可以,避免一起住形成利益冲突(我可太爱独居了),合租的话,为了某些社会利益,多少装一点;另一个就是本性越特别就准备好越强大好了,因为违背本性假装乖和顺从一定不会真的幸福快乐,但是却可以通过可以改变的实力部分(比如说金钱、权力、武力,再比如说,赚到足够的钱独居,经济独立不用因为像爸妈要钱而按照他们的审美消费)让“公共但是懒”的人群(只有数量却手无缚鸡之力还胆敢安然自得地谴责他人的不知天高地厚没有眼力见的无能者)无法对抗。
All in all,接受改不了的,最大化改变可以改变的,all for happiness。
值得二刷,和朋友享受这一个半小时吧。
补:变态心理学值得一学|动画版似乎比真人版更“善良”|D5终于略馋也吃不下两个brunch了,或许是因为有零食了吧,安全感很有必要|要植发了这个发缝|眼角脂肪粒不太友好,直角肩需要打肉毒,早点存钱医美吧babe
对于没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版,偶然打开这个动画片的人来说,哇哇哇,实在太喜欢!!!
上一个我看过的这么好笑的动画片还是……想不起来电影名了,也是个动画,男主是个屌丝阴差阳错变英雄了,中间还有隐身的一个片段……谁想起告诉我下谢谢从来不了解哥特风,因为胆小总觉得那个口味太重,看这部就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还看了电影版,别的也没有资源,也超级好看,但也没有高到一个天一个地的程度,在我看来两个方向,电影的主角是舅舅和保姆的感情线(保姆太好看恨不起来)。
动画片主角是姐弟俩,或者是姐姐。
这里讨论的更多是成长,家庭……可是每个角色都塑造的又暗黑又反差萌,更多细节比电影更强烈喜欢
两天中午的时间重刷完的,之前第一次看得好几年之前了吧。
当时上学的时候,看电影是自我放松的首选,所以当时看的很多很杂,可能就是大概记个剧情吧。
重刷一遍一遍后,感觉有些细节还是记得挺清楚的,比方说大个管家喜欢音乐,手助手喜欢的居然是脚,姨奶其实是小个子,表哥又酷又有钱......我不知道这种类型的动画接受人群高不高,但是我觉得其实还好,没有恐怖,恶心的话也都OK,都在承受范围内。
我喜欢的角色是弟弟,可爱、有责任心,爱每一个人;姐姐撑起一个家;妈妈感觉挺强的;爸爸属于高手隐匿吧;叔叔有点邋里邋遢;奶奶挺潇洒;姨奶有点吓人;手助手也太全能了吧;大个管家还挺感性的;幽灵房子没什么存在感,围攻后居然逃跑了;树像儿童保姆,很听姐姐的话。
讨厌卖房妈妈这个角色,自私而且爱鼓动群众;她女儿后边把事情在网上直播,也是挺让人意想不到的。
先写到这里,下班了。
自从很久前看过真人版 一直对它的独特风格念念不忘这次看到动画版 首先感觉动画版能够突破真人演的界限 更加怪诞化 而且准备了许多可以作为经典的语言表达
但是仔细品味细微末节 新动画片和旧真人片 在核心思想上居然是有些不一样的虽然主题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家庭中独特的爱和温馨
但是新动画显然有着当前时代的思想考虑 如果旧片是“我们很怪但我才不管你”那么新片是“我们很怪但我们应该互相包容”接受他人不同 反对歧视和暴力 尊重个人隐私 这些显然更是新时代的主题(我倒有点觉得 有时着重提出 反而有反面强调的感觉 原本似乎理所当然 现在需要特别强调)
此外 有个镜头相当有意思可以回味就是大怪个弹琴时(很古怪的管风琴 片中能弹出了风琴 钢琴 羽管键琴等不同音色)被打断流下的一滴泪
2019美国动画片《亚当斯一家1》,根据同名动漫改编,全球累计票房1.93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6.9,时光网评分6.4,IMDb评分5.8。
“正话反说,正事反做”的电影版释义。
欧美著名IP“亚当斯一家”迎来了大满贯——纸质漫画,动画剧集,真人电影,动画电影,一应俱全,只不过中国观众对这个IP并不熟悉。
本片很像《精灵旅社》+《超级大坏蛋》+《神偷奶爸》+《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结合体,聚焦于诡异的亚当斯一家和人类之间的相爱相杀,仍然是合家欢主题,最终阖家团圆,与人类和谐相处。
虽然“亚当斯一家”在欧美家喻户晓,但本片并不单刀直入,在开篇时做了铺垫,简述了儿女的降生和冷面管家的由来,这对非粉丝路人观众非常友好。
各种正话反说、正事反做的反差笑料贯穿始终,比如“祝你倒霉”之类的,这是这一IP的搞笑特色。
用现在的话来说,亚当斯一家人是百分百的负能量爆棚。
本片的剧情和笑料可以说将“反其道而行之”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各种暴力桥段贯穿始终,不过你懂的,这是喜剧片,所以虽然各种暴力,但并没有不适感,只暴力不血腥,反倒很搞笑。
相比于1991和1993两部真人版电影,高个管家的戏份有所增大,不仅开口说话,还突出了他弹琴的音乐才能。
手仍然是很出彩的角色,由于CG的塑造,手的灵活度和表现力比真人版强了很多(真人版的手受限于是真人真手,所以难以表现得很灵活)。
从开头就知道这是典型的哥特动画,但也从一开头就知道达不到当年《僵尸新娘》的水平,处处透出一股廉价的模仿感,直到最后的玛祖卡舞部分稍微好点,但是太短了。影片的主题其实就是同化,亚当斯家族要同化自己所有的成员,而同化镇上的居民也要同化所有人,恐惧来源于未知,而未知是因为与自己不一样。整体上感觉亚当斯家族跟人类就好像是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师和麻瓜生活在同一世界里的感觉。大结局处理的太过生硬。
这本该是怪诞而有趣的一出戏,却被生生改得只有诡异,还多了分无趣!
2023第一部电影,希望今年可以多看一些好电影
【补标】记得当初应该是在B站看的
在现有价值观下,Addams Family变成某种「少数族群」的代言,而化解矛盾的方式则是「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将矛盾冲突嫁祸给少数「阴谋家」才是当下真正群体冲突背后最大的原因。
哈哈哈哈哈哈哈
What a terrible idea!
2.5,老套路,挺欢乐的;还有1991版真人版,难得;
配乐绝了
下次别拍了
明天星期三。
女儿打卡
实在是太爱这个家族了,电影版绝对是经典之作。充满哥特气息暗黑一家人营造出的邪恶的笑点。但动画版除了沿用人物设定,会让人误以为走错了《精灵旅社》片场。
阴森诡异的东西全部浮在原教旨的画风上,至于里子,太保守了,动画居然中规中矩到这个程度,还是掉头看真人版吧,那两部是真滴好看
细节可爱
《亚当斯一家》这个IP快有100年的历史了。自从1938年的漫画连载了50年开始,就一直被搬上电视电影以及动画作品兴盛不衰。维多利亚时代装饰背景加巫蛊古墓风格,并不是你们所谓的“哥特风”。“我就喜欢看你讨厌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这才是这个IP的魅力核心。反观现在满眼的“糖果色”和政府一直在努力做的“同化”事业,不是正和片中所想讲的东西吻合?(发动民意,排除异己,这样的事还少吗?)虽然行为怪诞,审美不同,想法前卫,但是在捍卫自己的信念(与资产)上,并无二致。还有两点是很多人喜欢的:有文化;而且有钱。正因为有文化,才有自信,不会被所谓的流行所左右;有钱才能任性,不为生存而屈从。熟悉的曲调,怀旧的歌剧腔调,都是质感呈现的一部分。有权利做自己,是一件多么可贵的事情。耐心看片吧~
我太喜欢Wednesday了
永远喜欢亚当斯一家!!!
少有卡通比真人更难看的。。剧情非常无聊。Wednesday也不够真人版好看。
看不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