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好!
由于我热评的影评被删除,禁言了,所以我只好再注册个号。
不好意思,因为看了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多少有点ptsd(创伤后遗症)。
想到还有那么多无辜的观众,他们很有可能遭遇原本平静的生活中,三如而来的至暗两小时。
我还是想站出来提醒一下,(我尽量克制,斟酌自己的措辞,不然可能又被禁言,那我还要去再申请一个号)大家这几年过的都很难,假如您想通过这个影片获得一些舒心,放松,愉悦,那么我真诚的建议您尽早打消这个念头。
因为通过这个影片,您能看到的,感受到的,只有(…这里不展开了)以上。
这种烂片赶紧下映吧,今天如果还有票房,那就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上映前找了那么多明星站台,给我们呈现的就是这坨屎?之前唐探抄袭融梗缝合赚的盆满钵满,这次抄的不及格,终于暴露自己的能力看了不到半小时就走了,后排小孩都觉得剧情弱智。
猫👀开画9.1分,花了不少钱吧。
豆瓣这里开画如果超过5分,就是大家所有人的责任
年度十大烂片之一!
剧本烂,表演烂,配音烂,特效烂,剪辑烂!
最大的问题是导演,摆烂!
小演员表演生硬,说好听叫“幼稚”,说难听叫“弱智”!
“莫扎特”造型配音之恶心,令人叹为观止!
导演对“萌”有什么误会吧!
其他演员也不及格,黄渤之油腻,姚晨之做作,对观众是一场降智打击!
为什么呢?
不明白!
看彩蛋还要拍“太空三部曲”,投资四个亿,就这?
以后谁再说《图兰朵》《堡垒》是烂片,罚他去看《莫扎特》!
外太空的莫扎特看之前以为是科幻主题,看完发现是家庭主题。
看之前以为是欢乐爆笑风,看完发现自己还是在很多场景下流泪了。
在明亮的色调、丑萌的外星人、插科打诨的校园生活、诗情画意的超自然场景与比较“脸谱化、动画化”的人物设定之下,还是在讲家庭,讲两代人的碰撞,讲人类亘古不变的一大主题——亲情。
父母之爱与儿女之爱。
当代家庭主题电影的共同母题:尊重孩子这部影片的设定,父与子,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梦想,现实的内卷高要求与外星人带来的自由无所待,放在暑假上映,想必目标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让我想到了之前郑渊洁的电影《驯兔记》。
不同的时代,家庭中的矛盾点有着时代特点:80后的童年,导演呼吁着让他们活出个性,狼可以长成一匹狼,而不要都穿上兔子套装装兔子。
00后的童年,导演呼吁着让他们活出天性,说出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追求。
共同的主题,家长的一句“都是为了你好。
”可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而每一个年代的孩子,都希望被【尊重】,都渴望说出【不】,都想要【自己的声音被听到】,都期待被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而不是“xx第二”或者是父母梦想的投射。
在暑期档,适合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莫扎特只有一个,我们每个人做自己就好了。
我愿给这部电影五颗星,真不知道人都是怎么了,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缺点。
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呼吁,呼吁解放孩子们的天性,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只有考试,升学,考试,升学,家长安排的道路么。
不觉得这个社会上大部分的孩子都在不断的从天真烂漫到一成不变么。
大人们总是在说“我是你爸/妈,我们害你嘛”,“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啊”,“你不要以为你现在学的都是为了我们,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我们的良苦用心”。
殊不知,他们也是这么长大的,然后被这个社会同化,一点一点的妥协,认为只有考试,考试,考试这一条路。
所以现在的孩子们不是真的热爱学习,而且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达到目的而学习。
所以我们不是学习上的天才,是考试的天才。
我们知道如何考试,如何过关。
却失去了真正求知的乐趣。
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就会成为一个又一个这样的轮回,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他们,培养他们的。
他们吃尽了社会的苦,觉得应该是父母说的样子。
但是人都忘了一句话,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当上帝为你关上了学习的门,一定会给你留下一扇其他领域的窗。
所以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唤醒所有人心底的天马行空,唤醒人们心底的童真。
让孩子能真正的解放天性,在各个领域争相斗妍!
父母不是不爱我们,父母也没有错,父母也是不希望我们的生活艰难。
只不过当父母一味地给我们他们想给的爱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黄渤不愧是影帝,诠释出了一个父亲的伟大,父爱是无声的,父爱如山,沉稳厚重。
曾经的任大望也是一个优秀的音乐人,那是他父亲的培养。
任大望在事业晋升阶段为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选择放弃事业,留下照顾家庭。
但是他并不甘心,所以他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仁小天身上,所以哪怕妻子和他离婚,他也坚持让孩子练了八年的钢琴。
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
剧中他很好的演绎出了父亲从望子成龙到幡然醒悟,全力支持。
所以,我觉得这部影片值得五颗星,希望每个人内心都能留有那一段属于自己的童话。
不知道这个电影想表达什么,不搞笑很尬,男一木木的台词尬,姚晨的方言尬,而且没啥智商的亚子。
朗朗发言尬,台词尬。
剧情前后之前不知道有啥必然联系,前面校园剧情进社团那里的发言,以及上课走神被老师叫起来的发言,让我以为他会为了太空梦作出什么样的努力,或者达成了什么目标,结果???
和后面内容毫无关联!!
说适合家长带小朋友看吧,也没啥教育意义,用个外星娃娃给一个只会弹小星星的孩子开外挂,让其得到冠军?
不劳而获??
还是通过跟父亲的对话想到自己跟孩子的对话领体会到不要勉强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丝毫没有和孩子沟通过!!!
直到最后,外星娃娃走了,所有人啥也不记得了,两小时我看了个寂寞??
表达了啥???
我的心情跟最后黄渤一样: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电影院)??
我一定是喝多了!!?
评《外太空的莫扎特》136分钟的电影,误了开头十几分钟,本来还有些可惜,看了会儿之后发现完全没必要😅如果说影片有标出电影仅适合儿童观看,那我少说两句。
但如此露骨地恰烂钱,那就不客气了。
说这部电影弱智,原因有三。
一是它接下来要发生的每一段剧情观众都能自行想到。
因此电影也没什么波澜,就是陪着电影里装傻的大人小孩演戏,总之是如坐针毡。
二是它不伦不类。
如果说是奇幻片,什么阿尔法十八星球的外星人描述实在是过于弱智简陋,我也没看出有任何科技含量。
如果说是喜剧片,完全不懂它的笑点。
坐我前排的几个几岁小孩笑的声音盖过了电影,大致可见受众年龄。
电影里那个叫莫扎特的玩偶,如果说作为一个逗乐的配角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但一群大人小孩围着一个所谓外星人的玩偶大呼小叫去探索所谓梦想和奇妙世界,我搞不懂黄渤姚晨为什么要去演这种戏。
三是太过明显地恰烂钱。
如果主题是梦想和现实的斗争,拜托陈思诚先把故事背景和人物丰富一下。
爸爸逼迫孩子学钢琴,孩子不愿意说有自己的梦想,这些内容可以在争吵中体现。
但大呼小叫的内容还包括自己成为天文学家的梦想,把“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种话喊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是脚趾抠地。
体现对梦想的追求应该是由浅入深,观众应该能感受到一个孩子在窘迫处境下挣扎和默默努力的决心,最终才可能有打动观众的可能,才有共情的可能,才能听进去电影里所谓父爱所谓梦想的煽情。
但这电影失败之处就在于此。
你能很明显感到,追求梦想这个词像是挂在头顶的牌匾。
导演恨不得站出来大声告诉你追求梦想是多么伟大感人的事情,但电影毕竟要够时长,又扯一些毫不相干的人物和情节凑数,内容非常零散和劣质。
尤其是任小天在吃了那外星人给的橘子之后突飞猛进夺得冠军,简直是对真正追求梦想的人的侮辱。
还有谈什么莫扎特,将莫扎特的曲子作为一群小孩探险路上的背景音乐,音乐是宏大优美,但实在是和电影情节毫不相配,从不吃强行艺术这套🤗荣zs为什么要来演这种电影呢,两个多小时里输出全靠吼,台词功底真的不行。
还有一句,黄觉还是那么帅。
看到现在50分钟,怎么可以烂成这样。
没剧情,没故事,不知道想表达啥。
整个影院20人左右,鸦雀无声……大家应该都无语凝噎了吧。
所有演员都在硬演,黄渤和范伟,你俩不尴尬吗?
他怎么可以这么烂,赔我电影票。
以下凑字数,因为没得写了。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咱就是说,一整个大无语。
开场五分钟就感觉有些不妙,荣梓杉的演技在黄渤的对比下真的是一言难尽,父子俩人吵架台词吐字不清感情生硬也就算了,随时要笑场的表情也是可以在电影院播的吗…这剧情,上学时候写出来估计都会被编剧老师当成足球一样踢出教室。
某些部分真的是又像长江七号又像美人鱼…要不咱就叫它四不像吧。
天文理论扯了一大堆,那个阿尔法18星球距离地球多远?
过来使用哪种能量和载体?
他们咋就能实时监测地球?
既然能做书桥为啥不直接坐着书飞??
不是抹掉记忆了吗为什么姚晨演的那个公主最后还能记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家掏书包的时候耗子带了快板,家里还有德艺双馨的扇子,原本以为后面有能用上的地方,结果爬完长城莫扎特没能量了,手机没电了全员歇菜…为啥不来段相声快板???
相声快板不算艺术吗???????
从德胜门走到广电大厦,乐高飞船傍晚起飞时速撑死50迈天黑就到八达岭…唯一经验的地方也就是星空特效了不过 七大奇迹可能是外星人盖的这事,好像在小学时候看的未解之谜里吧…?
烂不让说还控评,头一次见虚伪的这么彻底。
别在这恶心人了行不,陈导,放过国内观众吧,观众也是别什么东西都吃不挑食,吃坏东西对身体不好。。。。。。。。。。。。。。。。。。
。。。。。。。。。。。。。。。。。。。。。。。。。。。。。。。。。。。。。。。。。。。。。。。。。。。。。。。。。。。。。。。。。。。。。。。。。。。。。。。。。。。。。。。。。。。。。。。。。。。。。。。。。
尴尬是可以致死的。
没有那么烂,看的时候有些趣味,但也确实幼稚。几个小演员里面,反而是主角演技最差,台词水平拉的一匹。姚晨的角色立不住,一开始明明是抓莫扎特来圈钱,然后又莫名其妙说挡财路要烧死莫扎特。前半段的校园生活与后面的剧情,有割裂感。北京爷人上人的中学生活就是丰富多彩,其他省份人看了都羡慕啊。陈思诚的新系列,看来要第一部就要滑铁卢了。
1.5 一部摄魂片。每个演员都和娃娃一样被夺魂了(包括郎朗,很想知道他以多少片酬接了这片),以至于看完觉得每个角色都像外星人。从《唐探1》到《莫扎特》莫名觉得陈思诚的厌父思维还真不轻(外星人随意认爹、操控水果刀),设计这么个外星人,作用仅仅是让一个看起来并不硬的科幻片的落脚点回到了父子和解,是想说这里的父子关系在人类见到外星人之前是无法修复了么?为天桥集训的声音—景观剪辑和对音乐—能量的探索这段加半星,这片儿唯一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了。
其实没有那么差吧?豆瓣对亲子向电影容忍度这么低吗?至少弹钢琴鸡娃的情节还挺真实的……多一星给新类型尝试和万国城MoMA取景
就这还出第二部???冲着黄渤来的,我以为是古早电影呢?结果22年的片子....实在是不敢苟同啊。怎么说呢。说它尴尬吧,确实有点尴尬,但外星人特效还挺自然,就是那些孩子演得不咋滴。说它幼稚吧,确实也幼稚,但是我还坚持看完了....总的来说,拍得很好,下次别拍了。
很好看,我今天看了,有些地方好感动,有些好搞笑,
当个儿童电影电影看看,就还可以
荣梓杉总算不是阴郁小孩了!真是没想到他还挺有喜剧天赋的,演一个和现阶段年龄相符的初中生,而且还是处在变声期,真挺可爱的哈哈,以及穿一身白衣服弹钢琴是真的白马王子了!
陈思诚比徐峥不会太纠结他表演事业的一个点大概是他曾经出演过娄烨的电影 但他对他导演事业的确定就不知道是来自票房还是来自某种普遍自信的基础盘了
还行吧,可以看看,但结尾也太搞笑了。其他外星人救出去那个公主是什么鬼?在天上飞没人管?给小孩子看看吧。除了黄渤其他人演技略拙劣
外星友人预见未来危机,提前来地球辅助少年的救世主。剧情中规中矩,很多情节也很贴近生活,但影片所展现的少年学生生活,更像是成年人对学生时代的怀旧和憧憬,不知道当代的孩子认不认可,喜不喜欢看。整体也不能算是特别幼稚,但外星人的形象就真的幼稚有余,至少成年男性是绝对看不上,有一说一特效还是做得挺好的。
看电影的时候真的还蛮心疼马元的,尤其是他出去找妈妈的时候,他一定很想妈妈吧。。
🧐为什么这样~
哎,更想看一部黄渤主演的电影
在电影院里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如坐针毡。小演员的演技尬得我用脚趾扣出三室一厅,黄渤和姚晨是欠了陈思成的钱么?怎么会接这么烂的剧本,我不理解
挺搞笑的,孩子爱看
儿童剧 好多大牌给小演员当绿叶 陈思成导演开始捧小演员了吗
荣梓杉的台词和演技让人很难熬过开头...黄渤演技还是好的
困
虽然这片剧情节奏割裂,人物也刻板,但莫扎特实在是太对我们家的口味了,很难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