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步一步的,长大就是一秒的事。
在剧院里詹姆斯·巴里和彼特哥哥的对话。
在短短的几秒你成啦大人。
成长是被迫的,我们都在逃避,希望长大永远是下一秒的事。
两个月前你喝醉酒,你拍了组艺术照.一个姑娘快要走向二十拍拍照也无可厚非,你说到时候会拿来看我说好.然后时候到了,我也看了.预想中的漂亮,但那似乎不属于你.有如八年前的课堂上,你剪着与我相似的短发.阳光泼洒在你的面庞是满满的桀骜.而不是穿着晚礼服吐露着有些生硬的羞涩.我想如果你看见我这么说定会一句"弱智"飘过我只是更喜欢我们的年少我手里是这样一张片.我要看它不是因为彼得潘不是因为约翰尼而是因为女主角,何谓爱屋及乌,请向我看.影片就那么长,不到两小时字幕已打出.那时我已在看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个演员.如果我是剧院老板,我绝不会给失意作家第二次机会.因为我要赚钱.那么故事真的可以终结于此.可它毕竟是个半童话.所以我第一次知道了会有作家紧张到透过舞台的红幕忐忑地看着观众们的反映而不是坐在贵宾席上烫咖啡.我也想象不到他这个三十有余的老男人在公园放下自尊与宠物狗翩翩起舞.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结识那个有着无穷幻想和倔强心理的孩子.才能得到那个全天下最善良母亲的理解,他才能一往无前.生活说,你想要些什么.时间说,那我带走些什么.朋友说年少是一种天赋,以后会逐渐丧失这种天赋以换来性格上的成熟.我想那是多么遗憾的事.成熟又算什么呢.作家的妻子思想成熟,她一脸市侩不相信什么梦幻岛,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她.脱离电影后再想想心里会咯噔一下.你会让你的另一半去长期和丧偶之人打交道么.你会支持另一半的创作而帮他推掉与权贵结识的机会么.在这个有着道德和秩序的当下.你会为纯真和美丽撑腰么剧院老板有着年少的心,他想看看作家的儿童剧所以又给了他一个机会.母亲有着年少的心,她即便重病在床不去医治也不忘作家的梦幻岛.彼得其实是个有些自闭有些难缠的孩子,作家亦是用年少的心去关注他并与他沟通.所谓鼓励他人真的就是在鼓励自己.母亲快要死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因为我他妈看到不是什么演滥了的生离死别,而是作家把那多数人以为随口说说的事搬进了母亲的家.母亲带着最后的欣慰去了她的梦幻岛.下一秒就算知道了是什么结果我也尽力不去看那矮矮的碑.我怕惊动那些年少钟声把夕阳晕开,十八岁又换了一代,机会是否划一次的火柴不重来;一直走一直走一直不停的走能不能再从头,一辈子一辈子就算用一辈子也没办法挽回.那天你问我是不是不在听陶喆了我说是最近在感受重摇.你笑笑说我已长大,我用看不见的幅度摇摇头.我还是会因为一句话动怒或是思考很久,我还是会执著地认为有些人可以相处一辈子,我被时间恶心了这么多年准则却还是没变.年少对我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一块记忆碎片.故事在作家温暖的话语里落了幕,关上电脑后生活还在气势汹汹地走.我突然很想说句话,那句话弥留在阿尔卑斯山上的路牌,它说走慢点.是啊.走慢点吧.那里有我们的年少,请让我拥抱一下,拥抱下那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所有人的,纯真的年少
Depp演的编剧,其实内心就是个孩子,他时常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
一场失败的戏剧,在他眼里,看到的就是整个都在下雨的灰色剧场;一只大狗,在他眼里,就是一只和他在马戏团里跳舞的熊;他戴上羽毛帽子,画上油彩,就是印第安人;和孩子们在丛林里玩耍,就仿佛狂风暴雨中的海盗;在床上跳闹着不肯入睡的孩子,被他幻想着飞出窗外,翱翔夜空。
他的世界梦幻而美好。
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们,也爱着他们的母亲。
他的世界不被妻子理解,他们相敬如宾,却渐行渐远。
梦幻岛是他的理想国,是他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虽然只是场戏,但他最终让心爱的女人看到了梦幻岛,精灵、仙女、森林、大海……而他的妻子,选择了离开,就像Depp说的“没有这个地方”,她永远都不会看到了。
可惜,所有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抵不过现实的无奈。
那时的Depp让人感觉就是一个无助的大男孩。
他用最温柔、善良的力量去爱着这一切,却还是免不了伤心难过。
孩子母亲的去世,是那么残酷的现实。
恍然间让我觉得,他也是为了逃避现实才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
他假装船长、假装印第安人,甚至假装是孩子们的父亲。
他陪着孩子们玩,带着孩子们在想象中游戏,教给孩子们去“相信”而他对这些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是他们纵容我的任性”PS.这么赞的一部片子,为什么只有7.7分,很不解。
原来早在这部片子里Depp就已经演过船长了。
难得见到Depp这种温暖阳光一面的扮相。
妳應該忘記了,因為妳還在尋尋覓覓。
在妳幾歲的時候,在妳心靈還純真的時候,在雙層巴士的下層,妳扭著媽媽的手臂靜靜坐著,附近有一個小男孩在手舞足蹈,他是在討妳注意,如果妳曾瞧過他一眼,這是你們的第一次相遇。
生命中妳追求的東西,可能一早已經出現,妳還苦苦向前經營,也許只會離他越來越遠。
尋找Neverland,在乎妳什麼時候願意停下來,扔掉面具,回頭看看。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A rainbow in the sky:So was it when my life began;so it is now I am a man;so be it when I shall grow old,Or let me die!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 Wordsworth 1804
在婚姻道德层面的东西可以再弱化一些,导演以为自己处理的还算可以,其实女观众看过还是有点不爽,德普的老婆虽然比较呆板,但是还是比较有主见的,不像《纯真年代》里的Winona Ryder,当然这两部不能拿出来在一起比,如果德普的老婆是Winona Ryder这种,让我想想,好像也不行,艺术家的灵感之于婚姻道德,自己掂量着看吧。
我在电影院里 和一大帮来自世界各国的家伙们 看这个电影没有字幕 我的听力当时还不是那么好 所以茫茫咚咚 但是剧情还是看得懂 最后 我终于哭了 感动于病重的那个妈妈 她推开自己家的院子门 发现了一个真的neverland 那是怎样的感动和感谢 我旁边的那个法国大哥 居然也泪流满面 原来那么高大的法国男人也是个容易被感动得小孩子我们每个人 在小时候 都期待自己遇到小飞侠 而小飞侠永远拒绝长大 我们每个人 都 无法拒绝长大 于是 成长 经历 承受 忍耐 可是 我依旧相信 那个小时候一直听说的NEVERLAND 肯定存在
前几天的时候,我整理了自己的书柜。
准备把一些认为自己不会再翻看的书籍封存或者转手送人,好腾出一些可怜的空间来放刚从JOYO买来的大批新书。
其中包括一本带有拼音和插图的《小飞侠》。
然后我认识了詹姆斯·巴里。
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专门看了《小飞侠》封面上的作者介绍,也只是“作者为詹姆斯·巴里爵士,1860年出生于苏格兰,1973年去世。
据说詹姆斯·巴里之所以荣获英国皇家的爵位,是因为他写下了这本轰动一时的《小飞侠》”这样简单的字样。
DEPP饰演的巴里有着纯净的眼神和悲伤的面容,他还不是爵士,只是一个迷失在成年世界里的孩子。
看到观众们对自己的作品反响平平,他的世界会下雨;会在打开门的瞬间想象自己走进鸟语花香的房间;会抱着狗狗跳舞,想象自己置身于华丽的马戏团帐篷里。
就这样,在一个冷漠的成人世界里,为自己也为四个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温暖的角落。
每个孩子出生时的第一个笑声会产生一个小精灵,然而当孩子们不再相信世界上有精灵的时候,精灵就会死去。
我们逐渐地长大,无奈得看着自己的纯真被世俗而琐细的现实生活湮没。
然而巴里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坚持着这样的信念。
他在妻子难堪的表情中把勺子贴在鼻子上,顶着大肆流传的谣言带着孩子们和Sylvia去乡村别墅,穿着喇叭裤玩海盗的游戏,无视别人异样的目光戴着印第安人的头饰出现,认真得对Sylvia说总有一天我会带你去梦幻岛。
开始佩服他的勇气,于是,简直要相信这是一个童话电影,而不是一个关于童话作者的电影。
直到Sylvia迅速被病魔击倒,才想起,这个世界,没有彼得·潘。
孩子们找到他,想知道一些关于母亲病情的情况,一次又一次地问他有没有办法。
巴里也只能无助地说:“不,我什么也不知道。
”这个世界是这样现实而残酷,强大的力量让每个人屈服,包括巴里。
他平静地对妻子说:“没有梦幻岛这样的地方。
”其实自己也不相信小精灵会存在了吧?
他只是在假装,假装相信。
最后他也只能像个脆弱的孩子那样,悲伤地大声说:“信念只能改变一些事情,而不是所有。
”这是一部残忍的电影,披着童话的伪装。
从此我再也不能用平静得心情看“作者为詹姆斯·巴里爵士”这样简单的介绍。
傍晚没事看了我一直期待的《寻找梦幻岛》,几乎是一年多以前在cctv6见过这部影片的介绍,虽然很不详细,但是其中孩子们自由飞翔的镜头深深吸引了我,这种我梦境中最常见的场景使我对这个影片充满幻想,甚至自己做梦看到这部电影。
但是直到今天才真的下载了看,真是懒啊。
说实话,看完之后影片并没有让我失望,而是自己的状态让我失望了。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疯了似的做实验、修仪器,练跑步减肥都是整天算计自己是不是跑够了圈数、这周减了没有,心里面对感情或者幻想都已经麻木。
无论是当年随便看到东西就能产生无数联想,还是隔一段时间就被积累的想法充溢胸膛在纸上一吐为快,都已经不复返了。
作为一个老男孩,我渐渐失去了天真。
所以当我看着这部影片,心中充满感动时,却想不出更多的意念来让自己回忆和畅想。
最可怕的是竟然有了如下的想法: 查尔斯*巴里在陪着孩子们玩耍的同时,面对着并不轻松的生活和事业压力,以及常常冒出来的各种事件,仍然在不断的填充自己的创作,当我只是看到他完成了众多生活中的小任务、日复一日的陪孩子们玩耍后,竟然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剧本。
平时的我又是怎么做自己的事情呢?
无非就是每天赶着做迫在眉睫的事情,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最后其实想一想从没有系统性的完成自己的想法。
所以生活中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解决没有错,但是更重要的要有自己的天地,并且一天天充盈它,就像巴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空间,每次独处时都身在其中,打开自己的卧室门后里面其实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天堂。
这让我想起一段话,人人差不多都是每天8小时睡眠、8小时工作,生活的差别在于另外8小时你在做什么。
我的生命中在追求什么,其实自己还是知道的,有追求就去做呗,正所谓勇敢做自己才能活得快乐。
这样一大段想法实在是太过功利,看来我很长的时间以来过的就是这样充满对效率的渴望的日子。
心中的天真童心就是这么慢慢褪去。
不过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就是在讲人的童心是怎么褪去的,人间的生活毕竟充满艰辛坎坷,孩子长大的过程早晚会遇到失去的悲苦和成人的欺骗。
看着影片中的一个个人物,我偶尔也恍惚看到自己的经历:做孩子时没完没了的大喊大叫和闹事任性,突然有一天有了自己的理想似乎就开始长大,不再听从自己长辈的约束而远离家乡放手追寻自己的生活……童心早晚会褪去,每个人过程不同,所以人与人的性格不同。
戴维斯夫人对医生的反感在于看到丈夫当年无法用医药挽回而感觉受到欺骗,这种固执在我的亲属中实在不少见,其实如果了解他们的经历,往往发觉他们的想法其实跟孩童般简单直接,对其诡异之处就能有所理解。
就像凌力在《倾城倾国》中所说,其实每个人的做法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论是做好事还是坏事。
而四个兄弟的遭遇是双亲先后离去:最小的孩子不甚明白生死,更关注于孩子的游戏,这就是查尔斯唯一能够用投硬币之类完全转移视线的孩子;最大的孩子则选择一夜之间长大,有了自己固执的想法和行事性格,甚至能够顶撞祖母。
小Peter 因为恰好处于能明白大人们的谎言而受伤最深,是所有人中最棘手的一个,除了时间确实也没有好的办法。
其实查尔斯的童年则是让我想法最多的,可以看到其实他幼年时享受的母爱很不够,所以他无法处理好跟妻子的关系,而更想要投身事业。
这都是因为当年直到他失去自己的哥哥后,穿上哥哥的衣服试图安慰母亲,母亲才第一次认真的看他……其实这种场景触动我最深刻的一次是看《风之谷》原著最后一卷时,因为幼年时母亲每天都经常发呆怀念自己夭折的其他孩子而忽略自己的小女儿,那乌西卡对于母亲没有太多好感,甚至不喜欢成为母亲,最后甚至由于下意识的发泄自己幼年时的痛苦而让自己的"孩子"死去……不过那乌西卡最后变成了一个神化的人物,而查尔斯则选择在头脑中拥有一个不随年龄而消失的童话世界。
《寻找梦幻岛》的海报上写着unlock your imagination,不过毕竟是理科生,我现在只能做这么多了。
Fri Jun 6 21:23:39 2008
如果我们结合影片名称思考影片便更能进一步理解影片的主题。
“寻找”是个什么概念?
寻找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各种事情的经历和情感的体验。
巴利先生和观众、自己家庭、彼得一家的关系,在这过程的误解等矛盾颇多。
特别是之前提到的巴利先生和彼得的关系,是主线中重要的一环。
在这对关系发展的过程中闪耀出夜空中思想的繁星。
为什么要去“寻找”,因为“梦幻岛”的位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未知的。
因此,“梦幻岛”究竟在哪?
我们怎么找到它?
它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结合影片名称思考影片便更能进一步理解影片的主题。
“寻找”是个什么概念?
寻找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各种事情的经历和情感的体验。
巴利先生和观众、自己家庭、彼得一家的关系,在这过程的误解等矛盾颇多。
特别是之前提到的巴利先生和彼得的关系,是主线中重要的一环。
在这对关系发展的过程中闪耀出夜空中思想的繁星。
为什么要去“寻找”,因为“梦幻岛”的位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未知的。
因此,“梦幻岛”究竟在哪?
我们怎么找到它?
它意味着什么?
看过寻找梦幻岛,终于彻底喜欢上了Johnney Depp,这个特立独行的演员,始终坚持自己的标准选片。
海盗、查理的巧克力工场、理发师陶德、爱丽丝、剪刀手爱德华,每一部片都在用他的方式,追求希望和爱。
在梦幻岛里,Johnney Depp终于干干净净、本色出演了一回,男主简直干净的令人发指,一如其孩童般的纯净心灵,终于彻底打动了我。
梦幻岛太象johnney depp一路走来电影形象的完整写照,一切美好在于believe,我相信他believe。
看片的时候又忍不住哭了,这个世界需要有人相信美好,虽然生活可能这样那样的辛苦。
我也大爱这个坚持传递美好,通过电影在你我心中构筑一个个neverland的人。
再说说喜欢的凯特吧,凯特会参演这个片,她可以把人生的无奈、人性的弱点表现的那么入木三分,却选择这么一个剧情简单的温情片,看似和她的戏路不符,其实我却毫不意外。
在对人生理解的越来越多以后,还能选择优雅坚强的活着,光靠愤世嫉俗是不够的,温暖的信念和坚持,才是我爱凯特的理由。
作为粉丝的这番言论看起来好象小学生啊,不过人生就是曲线前进的,在走过了很多年以后,相信我写的这些,有同样走过的人会懂。
每个孩子出生时的笑声 就会产生一个精灵 很多精灵已经死去 因为孩子们不再相信精灵 你相信吗 如果你相信 你就拍拍你的手。就算童年已经远去,但还要相信一切美好
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个neverland,你要相信它永远的存在,并且为此而感动。
温情,快忘记了,待会去补看
未免太无聊了吧。。。
有一类型的影片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如果我十来岁那阵看这可能会觉得梦幻 但现在看就不太能接受
And I hoped, at least once...you would take me there with you./There's no such place./Yes, there is. Neverland.(我讨厌Barrie和Sylvia之间所谓的爱情
不理解这个片子的评分为什么这么高,没看进去。
小孩子们超级可爱,片尾曲很动听,但总得来讲并不是很吸引
孩子們永遠不該被送到床上去睡覺。一醒來就老了一天。
以世俗眼光來看,巴里所導演的戲劇性的一切,跟風流韻事毫無兩樣。浪漫本身就是成熟的反義詞。這種天馬行空的純真,經不起任何世俗考驗,若非sylvia英年早逝,大概也是一場普通的affair。
每次看的时候, 开场十分钟的dancing with the bear就把我搞泪奔了 T_T
船长!!!!
看的好蹩,好难受。都喘不过气,不是因为情节的原因,就是好压抑好难受,心理烦躁,想吐。。。。
James Barry写这个故事,为了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也为了心中永远拒绝长大的Peter Pan。 谁不怀念自己对童话深信不疑的幼年时光呢?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困在没有白日梦的成年躯壳里,谁不想痛哭一场呢? 作者用故事治愈了自己,但没办法治愈伦敦那个孤独的男孩,真正的Peter.
永无岛是在时光中渐行渐远的明灯,虽然在消逝,也永远在闪耀——有些东西我们只能注视,带着不舍和留恋。
好看!德普好帅!
一个人心中永远不灭的温情,一个人永远在追寻的梦幻天堂~
你相信 它就存在
关于詹姆斯巴里创造出小飞侠彼得潘的故事,约翰尼德普与凯特温斯莱特的合作几乎让我疯狂得撕心裂肺了。故事深奥难解的人生哲理,让人感慨!结局还是烂了点。
5.8/10。感觉人物传记的主题放错了方向,让两性关系占了主导,应该多移一些戏份给小演员或者扩大想象的奇幻部分会好点。挺喜欢利用摄像机与观众的旋转拉近表现飞天的那个镜头,以及终于知道了知名meme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