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被范宁那种平静的眼神感动着。
想着自己的二十几年是否也一直曾以这样一种态度这样度过,尽管一直还深信着余生或许还很长,却未曾真正坦然地面对过自己,tessa平静地对医生说她在清单上做过的事,似乎是被她那份能够坦然直面死亡的勇气打动了罢。
周国平说当人直面突如其来的苦难是时,人性的某种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会得到考验和提高。
当她对护士坦然地说出:I hate it when you say days。
让我窥见了那颗足以配得上她所承受的苦难的高贵的心。
想来自己一路走来所承受的那些根本称不上是苦难。
tessa的父亲对她说Adam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能救得了你自己。
她确实做到了,不仅为自己,也为活着的人带来了希望,她的朋友平静地接受了自己,Adam也鼓足勇气充实自己的梦想。
写到此处,不由想到了《朱诺》,尽管她们所面对的课题不同,但两种境遇对于二十几岁的少女却足以产生相同的命运,庆幸的是她们选择了同一种方式。
或许相同的是他们的身后有同样能够教她们怎样面对接下来人生的父母, tessa的父亲依然没有让她失去信心,尽管会拌嘴,但却总能让女儿感受到那份深沉的爱,还有一个总会帮助他们的死党以及一个深爱他们的男孩。
结局有所不同,但却会带来一种相同感受的东西:让我们始终能够坚信对生活的爱与美好。
其实人生还有什么呢,只是我们周围那些一直陪伴并深深爱着的那些人,只要获得来自他们的那份爱与理解并一直学会不伤害他们就够了。
最后tessa的独白:Momemts.Our 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Each one a journey to the end.Let them go.Let all them go.Life is too short.Now is good。
似乎更能升华活在当下的主题,似乎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当下存在的姿态,人生就会有无数的可能性存在,因为只有我们一直不放弃当下的意义,才会遇见下一刻的美好。
《活在当下》主要讲泰莎和亚当的故事。
泰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与其说最后有一段时间自暴自弃,不如说她想尝试一些疯狂的刺激的东西,让生命不留遗憾。
在完成她愿望清单的过程中,她与邻居亚当相爱。
亚当也一直陪泰莎走到了最后。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平凡的生活,泰莎和亚当的爱不像史戴拉和威尔的那样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份不离不弃的平平淡淡,日复一日。
让我惊讶的是泰莎能够坦率地说出她死后亚当应该怎样、父亲应该怎样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弟弟当着姐姐的面直接讨论姐姐死后的灵魂。
我顿悟,人固有一死,坦率才对,要拥有正确的生死观,缄默不是最好的办法。
泰莎问护士自己会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很心疼她的那份理性。
——从现在开始你会不想吃东西,你会很渴,而且可能会发烧,你的睡眠时间会减少,你的体力会渐渐丧失。
——会疼吗?
——不会,吗啡会让你感受不到任何疼痛。
那会让你做很多美梦。
——你觉得我会害怕吗?
——我觉得你运气好差啊,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害怕。
但我也相信,你会撑过最后这几天的,你会就此无憾。
——我就烦你说“剩下几天”这种话。
——很快你的意识就会模糊,有时候你连说话都困难,但你会感觉到周围的人,能听见他们说话。
最后,泰莎,你的灵魂就飘走了。
影片改编自杰妮·唐纳姆的小说《我死之前》,我没看过原著,但我肯定这本书不差。
有人正被困于病痛的漩涡,有人正陪伴家人或朋友面对疾病的凶险,也有人恰好驶在风平浪静的海面,未曾感受侵袭的忧虑甚至折磨。
健康在,就该庆幸。
你只活一次,当爱就去爱。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第一次写影评因为我曾经也生过重病,在生死边缘徘徊过,所以看这部电影感慨很深,几乎从片头开始一直哭到片尾,范宁的心境跟我当时几乎完全相同。
看到有一些人批评的言论,我只好笑笑,因为没经历过又不仔细去思考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只会一味看重电影效果。
当时我知道我自己可能会死掉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害怕,惶恐,不安,不知道哪天就这么闭上眼再也醒不过来,情绪多次失控。
我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去做啊,我还那么年轻,所以我也干过很多不想让自己遗憾的傻事。
但是最后还是发现,不管我做过再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是自己一个人经历的,我都不会有多开心,而且想做的事永远都做不完,这只会让我更加惶恐不安。
和自己在乎的人去做一些很平常的事反而会很高兴。
不可能人人都是圣女,当行将就木之时,谁会希望曾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离开?
而且身体和精神上都在遭受着旁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死之后爸妈会不会很难过呢?
他们老了谁来照顾?
我还有那么事没有经历过啊,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吃,我还有很多风景没有看,我还没有学会画画,我还没有养过一只猫,我还没有穿上婚纱,我还没有生下自己的小孩子,我不想死。
害怕自己不能再多看他几眼,害怕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全都消失掉,害怕自己一个人面对不知道何时突如其来的死亡,害怕自己要去适应没有他的生活。
害怕自己没有存在感。
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平淡的接受了。
因为再怎么反抗也是无力的,我们不知道哪天就会死去,只要在用力活着的每一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在乎的人在一起这样就够了。
跟love crazy的画面感好像 还以为这部也是圣丹斯亲睐的作品 不喜欢这种绝症患者总觉得全世界都欠TA的基调 但是最后Adam去校园开放日回来之后经过冲突才让Tessa看清现实 重树三观 这里的对话 还是让我热泪盈眶- I'm coming back as somebody else. I'll be the wild-haired girl that walks up to you on day one, and ask what you're studying.- And I'll fall in love with you at first sight. Again.
当年无意中听到Ellie Goulding的那首I know you care,MV就是这个电影的剧情剪接,配上歌手幽怨的神情和低诉的声音,让我一下子欲罢不能,单曲循环数周,一直到我考试结束。
也因此我对这首歌有着特别的感情,也总惦记着MV中的那个电影。
暑期的我忙碌了好一阵,每天处于高压之下的工作,让我精神几近崩溃,到快要结束那两天,已经抑郁、焦躁到自己不能忍耐的程度。
好在几乎快崩溃的时候结束了,我回家短期休息。
没想到绷了太久的弦儿一下放松,反倒大病一场。
刚回到家就来了一场重感冒。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这个暑热还未完全消尽的时候,让我仅存的元气也消耗殆尽。
我突然想到了这部等了很久还没看的电影。
其实这是又一部抗癌题材的电影,之前我看过很多类似的作品。
不同的是,影片没有刻意强调面对癌症的勇敢或者脆弱,也并没有刻意渲染悲伤的情绪。
一切就那么淡淡地行进着,正如女主角在一开始提到最后死去时说到的那样:这就是我的人生由一刻、一刻(moments)组成,最后,这些时刻,终将离去。
于是影片多了许多让人喜欢的细节,我最爱的便是男女主角第一次外出坐公交车回家时,摇摇晃晃,纠结、矛盾、羞涩、紧张最后抱在一起,那种说不出的复杂心理,那种情窦初开的羞涩情绪,被他俩诠释得极好。
再比如,影片接近末尾时,女主角说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心愿清单(list),清单中是一件又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然后是梦想中与男主角以后的生活,然后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和你在一起;和你在一起;还是和你在一起”(being with you; being with you; just being with you)......想想人生真就那么回事,长短未知,也许下一刻你就将离开你所熟悉的一起。
那些身患绝症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健康人要幸运,因为他们早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于是死期前的每一天都可以不被白白浪费,他们突然开始认真地思考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梦想,有什么最想做的事情,然后可以不怕后果地去做。
在比常人短了不知多少的时间里,他们却突然将人生过得比健康人漫长的一生更加丰满。
最近的我总在怀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你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当你最初的梦想已经模糊不清,当你被囚禁在现实的枷锁里,去实现你自己为自己或者你自己替其他人为自己设计的“目标”,追求那些看似实际却最终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当然有可能是受到挫折或者压抑之后对自身产生的怀疑。
不过,如果我们能像他们一样,稍微勇敢一点点去拒绝那些不想做的、不想要的,去追求那些自己最最想追求的,哪怕是一次冒险或者一场平常根本不敢玩的游戏,也许人生也不会那么苍白。
浑浑噩噩过完一生的人大有人在,那些只是年长的人,不见得有跟你说教的资格;而那些年轻的后生,也许就是你真正的老师。
爱情是影片的主线,但友情和亲情也安排地恰到好处。
一是女主角与最好的朋友,女朋友想去堕胎时,她想到自己生命想延长都不行,朋友却这么轻易就决定扼杀另一个生命,于是直接翻脸。
当朋友决定生下孩子时,能见到朋友的孩子,成为第一个抱它的人,也便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当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时,她张口问医生的竟然是能否撑到朋友的产期,得知不能后,全线崩溃。
另一个亲情的细节让我直接泪崩。
影片中间小男孩:“你死了我还是你弟弟么?
”女主角:“我不会离去的。
”小男孩:“那你的鬼魂会缠着我么?
”女主角:“如果你不想我就不会缠着你。
”小男孩:“我只是有点害怕。
”影片最后女主角陷入昏迷即将离开人世时,家人跟她做最后的告别,小男孩迟迟不愿说再见。
爸爸:“跟姐姐说再见。
”小男孩:“这会让她马上死掉的。
”爸爸:“你说什么都不会让她马上死掉。
”小男孩趴在姐姐耳边小声地说:“姐姐,再见。
你死了鬼魂来缠我吧,我不怕。
”最后,再次出现Ellie Goulding的声音......无论这样的题材有多么的俗套,我还是觉得它是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它是个好电影,绝对不只是因为Fanning
要让每一天都充实起来,拼尽全力做好每一件正在做的事,即使那是让你感觉疲累、困难的事,当一天结束你躺倒在床上时,会对自己说我操这才叫虚脱的感觉才叫爽。
尽力去实现梦想或是想要的东西,有时候不要不舍得或是瞻前顾后,时间终究是向前奔流的,今天迟疑了,明天也许就不会再有了。
活就要活到那个爽的境界才好。
上一次看电影哭到爆是《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在阳光明媚的客厅,周围是暖暖的金色,泪流满面。
怎么说,这部电影,催泪点很全面。
亲情,友情,爱情,在死亡面前完全无力,无奈。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在电影里的父亲的哭泣脑海中是我的爸爸他有多么爱我。
去上大学的时候,和爸妈说再见,他们要离开了,留我一个人在学校。
转身之后,他们看不见之后,内牛满面的走回寝室。
现在放假回家,妈妈说,那天爸爸一直在揉眼睛。
这个坚强的男人,我没见他哭过,从来没有。
妈妈还说,在家里,爸爸有一次抽着烟说,真想姑娘啊。
活在当下,真的该珍惜。
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珍贵的。
现在在家,爸爸为了陪我休了年假。
我为了陪他,尽量不和朋友出去,出去了在外面吃饭回家也再吃一顿。
而片中的男主角Adam,在我的审美观里长得好残啊。
满大街写的TESSA,应该是女生都会感动的。
和一个血癌晚期患者在一起,注定会失去,还是要陪伴。
死者离去是解脱,他要面对的会是无尽的痛苦孤独想念吧。
不过这毕竟是电影,是美丽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哪来那么多不离不弃。
哪来那么多牺牲精神。
可能男主从开始就根本不会爱上女主。
恩,就这样,写得很乱,只是我的想法。
五星的评价,能让人哭泣感动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Moments,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just let them go!
Now is good。
《活在当下》主要讲泰莎和亚当的故事。
泰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与其说最后有一段时间自暴自弃,不如说她想尝试一些疯狂的刺激的东西,让生命不留遗憾。
在完成她愿望清单的过程中,她与邻居亚当相爱。
亚当也一直陪泰莎走到了最后。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平凡的生活,泰莎和亚当的爱不像史戴拉和威尔的那样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份不离不弃的平平淡淡,日复一日。
让我惊讶的是泰莎能够坦率地说出她死后亚当应该怎样、父亲应该怎样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弟弟当着姐姐的面直接讨论姐姐死后的灵魂。
我顿悟,人固有一死,坦率才对,要拥有正确的生死观,缄默不是最好的办法。
泰莎问护士自己会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很心疼她的那份理性。
——从现在开始你会不想吃东西,你会很渴,而且可能会发烧,你的睡眠时间会减少,你的体力会渐渐丧失。
——会疼吗?
——不会,吗啡会让你感受不到任何疼痛。
那会让你做很多美梦。
——你觉得我会害怕吗?
——我觉得你运气好差啊,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害怕。
但我也相信,你会撑过最后这几天的,你会就此无憾。
——我就烦你说“剩下几天”这种话。
——很快你的意识就会模糊,有时候你连说话都困难,但你会感觉到周围的人,能听见他们说话。
最后,泰莎,你的灵魂就飘走了。
影片改编自杰妮·唐纳姆的小说《我死之前》,我没看过原著,但我肯定这本书不差。
有人正被困于病痛的漩涡,有人正陪伴家人或朋友面对疾病的凶险,也有人恰好驶在风平浪静的海面,未曾感受侵袭的忧虑甚至折磨。
健康在,就该庆幸。
你只活一次,当爱就去爱。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其实我们的生活有比Tessa好到哪里去吗?Tessa骨子里透出了我们正常人,没有“病”的人拥有不了的勇气与安静。
我们生活在大都市了,金钱,物质,欲望,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能从任何一个真善美中找出丑恶,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伪装自己,隐藏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做一些无关紧要不开心的事。
确实,那时候在学校看到一些关于社会上的一些文章与抱怨。
抱怨现实有多现实,梦想有多空洞。
我当时只是撇嘴一笑,打心底里不接受这些,视他们为行尸走肉,没有梦想,没有目标。
而现在的我呢?
在社会上我怕别人问我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在社会上我更怕做错事。
而我好像已经把以前自己珍视的一切抛在脑后,去追求金钱,权利。
而今天我也是偶然才看到这部电影的。
一个“不断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的父亲,一个“如果被放在当今社会会被看成是一个叛逆,无可救药,自暴自弃的小女孩”其实她比谁都会做自己,其实她拥有一切力量,其实她比谁都会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她比谁都善良。
只是她的时间不多了。
女孩得了白血病,在朋友的劝说下列了一个遗愿清单似的东西,不过这份东西让她远离之前自己乖乖女的身份,让老爸气得要死。
偷东西、吸毒等等,都是生命中想要尝试的小“事故”,不过一份美好的爱情才是她心中的期望。
可能是因为知道她生病的人总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所以她不希望别人知道她生病了,更不希望爱情是建立在怜悯之上。
知道隔壁来了一个男孩,两人互相一见钟情。
虽然男孩很快知道了她的病,但两个人还是选择了坚持。
这中间的彷徨、犹豫可想而知,尤其是爸爸说的“他那么小,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你”。
有这样一个父亲是幸福的吧,因为家里一个生病的孩子,承担了太多太多,自责一直在心里,还需要小心翼翼。
病情的急转直下带来了电影的高潮,妈妈、爸爸、弟弟,还有她的他,还有唯一的朋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担忧。
最后弟弟在她弥留之际说的话超级让人感动,希望你死后也会在我身边萦绕,我已经不害怕了。
虽然她要死去,可她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爱,虽然她的生命停止了,但生活仍在继续。
我们很多时候会选择把一些事情移后再做,尤其是远大而又有点遥远的梦想,总是觉得生命还很漫长,总有时间让我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爱自己想要爱的人。
可当生命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呢,你会想要做什么?
不是每一个濒临死亡的人都有勇气在离去之前的时光里肆意疯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更何况身体健康的我们。活在当下,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吧!
配乐 风景 不错 女主是94年的稍有点惊讶 原来是个童星出身蓝色瞳孔如此清澈 虽然情节老套点 但是某些桥段台词比较发人深省
有谁真的能够放下一切 活在当下呢????
构成生活的点滴瞬间 不过是些细小的琐事 将一切微不足道的片段凝结 轻描淡写地涂鸦在街边的长椅上 然后平静地离去 在阳光夕照的夏日傍晚
又太清新了倘不牢。。。不過布萊頓好美~ 有空要去轉轉~
小清新屎了
爱极了范宁
虽然不觉得这片有多深刻多出彩,但也没有给一星的说的那么糟糕吧。你们难道指望一个不到二十的姑娘在临死前自欺欺人的说些“我不会死我会好起来的”之类的话然后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么?这样的剧情就不狗血不俗套了么?
say you'll remember.
Anyway不管有多少豆瓣红人叫嚣这个片子空洞乏味,我还是被蓝眼睛小姐小伙感动了。生动诠释Live like it's the last day of your life.
当生命只剩下短短的日子,你会怎么去安排,列个清单一一实现吧!
let go
其实生命很简单 你只需要列个清单 然后在死之前一一实现它 那些Moments拥有过就够了……
女主温吞水演技不喜欢....
是不是快死了就一定要做各种不负责任肆意伤害别人的事情?至于吗。离开的人固然很难受但是被留下来的才更加痛苦吧。女主对男主说你不能拯救我的时候我就想问一句,他凭什么要拯救你?
命不久矣就可以做个混蛋么?不怎么认同。
一個少女的遺願清單。故事很平淡沒有刻意地煽情卻在不經意間戳中淚點。親情愛情友情都可變得很輕唯有死亡向來沉重。只是,只是……如片名Now is good!
01'21'15 翻箱倒櫃 -- 結局
sadly sad
我的泪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