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虽尽,意犹未止。
这部影片虽然情节简单,场面刺激,但是却让人回味悠长。
我不知道编剧的初衷是怎么样的,也不晓得导演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影片。
但是无论其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其中却分明暗含着一层清幽的深意。
两个外星球来的婴儿,都赋有出众的天赋与善良的秉性。
这正像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样。
但是由于环境与遭遇的不同,秉性会朝着不同的方面发展。
诸如,超人落在了富有而文雅的家庭,受宠爱于一身,因此从小便依仗自己的天赋,而努力做一个在老师与学生眼里优秀的学生。
长大后亦是将这种心态扩及到做一个得到整个社会认可的“公众英雄”。
而对于大坏蛋而言,因为他的认识在幼年的监狱生活中发生偏差,心灵在学校生活被扭曲,因而其秉性也被逐渐深深的蒙蔽。
再加之他原本的天赋,从而造就了一个人人憎恶的大坏蛋形象。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重点。
因为这种“性善论”有一个看似致命的缺陷,即为何当有些人即使没有经历向大坏蛋那样特殊的早年经历,却依然会做出恶的行为?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本片用一个戏剧性的安排来做出来诠释与解答,这就是第二个超人,哈尔。
关于哈尔的人生,我们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即:得到能力前是个平凡的好人,得到能力后是个邪恶的坏蛋。
这又是为什么?
一个老实本分的电视台摄影师,虽然不是高大英俊家财万贯,但至少有份体面的工作,有自己正常的生活,会在自己心爱的女孩面前冒冒失失,也会因为紧张而骂自己傻。
这样一个胖乎乎有点书呆子气的宅男,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有着攻击性的恶人。
但是,在他得到能力,即使是得到“太空爸爸”给他的正义训练之后,却依然练眼都没眨一下就选择做的坏蛋,甚至越发邪恶。
这怎么能符合人性本善的论调呢?
然而,他前后的重大变化,却也恰恰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我们在情节中看到他如何脱变成一个坏人的脉络。
首先,变成超人后他迫不及待地去追求他心中爱慕的姑娘,但是由于手段不当以及当事人的心当时另有所属,直接拒绝了他。
然后他就开始变得消沉,去利用能力偷盗财物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机。
直到大坏蛋出现,并用女孩跟“太空爸爸”的事激怒了他,他变仿佛变了一个人。
而当他打败大坏蛋时,却没有想把他送进监狱,而是动了杀机,进而是疯狂的暴虐行径。
一个拥有超级英雄能力的人,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恶魔。
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不一个人去慢慢变坏,而分明是看到一个积累了无数怨恨的人在发泄他的怒火与仇恨。
先是对女孩的仇恨,再是大坏蛋的仇恨,进而是对他所居住的城市的仇恨。
很难相信,这样一个原本平易近人,甚至有些脆弱,敏感的胖男人,怎么能有这么多的积怨。
然而,答案却恰恰在脆弱跟敏感这两个词上,因为脆弱与敏感,而招致怨气,也就是佛家所讲的嗔怒。
像他这样的人,因为自己的性格,往往不能左右太多事情,于是就渐渐成为了社会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没有大家的关注,也没有豪华的跑车,就连他最爱慕的女孩子也仅仅给她送好人卡。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他软弱的性格而得不到发泄,于是乎,在他的潜意识中,这些都渐渐积累成了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的仇恨。
而这一切,都随着他超能力的获得而凶猛地发泄出来。
故而,一个原本不应该有仇恨的男人,却因为自己性格的缺陷而陷入了一个迷失自我的泥潭,变成了一个嗔恨的猛兽,故而心生恶念,万恶丛生。
所以可知,人的恶念,往往是因嗔怒而产生的。
而这些嗔怒,有时大的可以察觉,有时却小的不易注意。
但这部电影却用一种科幻的方式把他给扩大了,就是给了这种平时不易察觉的嗔怒一个可以绝对发泄的机会;给了这个深层病态的心灵一个放大十万倍的机会。
正是这个情节,应该让我们在为最后好人胜利的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哈尔的嗔怒不正是我们并日心灵的淤积吗?
诚然,这个社会并是不绝对美好的,里面有不公,也有黑暗,如果生活遭遇一些遗憾的事实,愤怒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对于某些愤怒,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例如哈尔的这种愤怒:因性格的缺点而产生的积怨。
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又有多少这种事情?
我们会因为看到别人比我们努力而产生钦佩,但这种钦佩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变成愤恨。
我们会因为他人的优越境遇而感到羡慕,但这种羡慕却一不小心就变成嫉妒。
我们会因为别人的冷漠而感到失落,但这种失落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偏见。
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气馁,但这种气馁却一不小心便会变成对其他人的报复。
如果我们蒙受不公的待遇遭受到精神或物质的苦难,我们当然会愤怒,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原谅因为我们性格不够高尚而产生的不合理的愤怒与怨念。
就像哈尔一样,他所在的那个城市并没有歧视他什么,当他获得能力后本应该成为一个大英雄,但是他却躲在卧室里打游戏,这说明他的抱怨是毫无道理的,相信任何一个女孩跟雇主也不会喜欢他的这种作风。
那么,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又是如何呢?
难道我们没有因为一些小事琐事而心生积怨吗?
如果我们客观的看自己,真的能够保证我们的每个忿恨都因高尚的缘由吗?
的确,当我们的内心一旦燃起那么一点忿恨的火花,我们的思想便会向不端正的方向偏执。
而我们内心最自然本质的那一抹善的秉性,也将会随着这些偏执而慢慢被覆盖起来。
一旦到达某个临界点,不管是因为思想的变化还是外界条件的刺激,总之一旦具备某种条件,这种积怨就会如洪水猛兽般的宣泄出来,此时,这个人的恶念便活生生的从心中发了芽。
因此,心,可以说是最敏感而又最最至关重要的东西。
他可以决定我们的言行,决定我们的善恶。
外界可以轻而易举的改变它,而它,反过来也能影响外界。
所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时刻明了心的重要性,注重个人对心及高尚人格的修炼。
明了心稍有不端,便会产生恶念的种子。
而一旦失去这种警惕,而任由这些忿恨的想法发生,则久而久之,便会发觉自己的秉性早已尽失,所留下的仅仅是天赋与本身性格的扭曲体,一个慢慢丧失良知的人。
当然,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比较不像影片中这么戏剧性,因此我们的恶念不会像哈尔那样因获得超能力而被放大到夸张,但是,我们的恶念却在我们的言行及思考中不自觉的体现出来,也许小到背后中伤新来的同事,大到压榨一个国家的人民,而最具讽刺性的却是,当我们去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完全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
In fact,我们从未有像哈尔那样的自知之明。
一部值得写长影评的电影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
’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
’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此时 这片子隐隐已经上升了半星 达到了7分的程度好吧,秉着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精神...megamind开始了造英雄给自己找乐子的过程. 同时自己也在三个身份中游移. 暗恋着女记者的阿宅(新英雄titan)的外星老爸(马龙白兰度在超人里的造型!),记者小姐的朋友(这段子还是自己看片吧),自己.可是...当一个平凡人获得超能力后,真的都会去当英雄吗...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哪有用来某私利爽呢...没错啊...所以阿宅决定和megamind联手当坏人并且觉得自己就一定能获得记者小姐的芳心,这可完全在指望着打一场旷世大战的mega想象之外. 而记者小姐和megamind的普通人身份发现竟然2人很合拍...在这里我不得不黯然神伤下...每个阿宅都幻想过自己成为两千万+两把半或者超能力或者长成金城武那样,然后就会有以前把自己当成背景的软妹哭着喊着倒贴,却完全忽视了交流,和对方并不是个男人条件评分机器而是个有感情的人的事实.所以阿宅在抱怨女人太物质,只有两千万和两把半的人才能成为人生赢家的时候,其实根本原因是自己先把女性物化,自己才是太物质啊(茶).哎呀 剧情好像越来越有趣了...尤其是当mega的身份暴露后 一山不容2恶啊!(大段超展开剧情 略)这个时候这片已经4星 8分了然后最终战开打时"你知道你比我差在那里吗?!"在一片烟雾激光音响特效的磅礴烘托中...megamind的机器人团队摆出一个Rolling stone的经典舔舌头造型此时Guns N Roses的
记得宫崎骏在美国的一次访谈中这样谈论美国动画,他说美国的动画不诚实,肤浅,对人没用怜悯,充满对生活极端的观念…诚然宫崎骏动画之王的地位在我心中不可动摇,但对于一个十岁以下的小孩,他对复杂现实的揭露和对人悲剧命运的怜悯是否有点过于深刻?
能不能在 揭露现实的复杂性 和 保持理念的简明易懂性间做一个平衡?
我觉得Megamind 确实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是自Up“飞屋环游记”后 又一个 美国动画 进步的象征。
理念的简明易懂性来源于 电影只谈论了 最基本的概念,正义,邪恶,爱情,友情。
现实的复杂性来源于 正义和邪恶也可以互相转化。
好人其实也不好当, 如果为了名誉责任,好人当起来其实很累,是人,就总有自私的一面。
没了对手,坏人也会想念好人,而这个谬论来源于,如果不做选择,生命不可逃脱的 “无意义性”。
真正的善不来自社会的约束或道德,而是来源于爱。
Megamind因为失去了同伴之爱变成坏蛋,而 这个大坏蛋又为了一个女子的爱最终变成了大好人,而Hal因为被骗,失爱而没有成为英雄,反而成了大坏蛋。
除了在揭露现实的复杂性 和 保持理念的简明易懂性间做一个很不错的平衡,电影的剧本,起伏真的很棒!!!
有很多难以预料的转折,一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很多情理之中让我看到导演对现实的复杂性的尊重和对人性的怜悯。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很火的“inception”(盗梦空间),这个电影确实剧情很棒,吸引人,却失去了现实真实性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怜悯。
Megamind让我看到了一些电影人对“不诚实,肤浅,对人没用怜悯,充满对生活极端的观念”华丽的转身。
电影原声音乐是鼎鼎有名的Hans Zimmer的音乐人写的,我几乎每天都有听他以前的电影配乐,因为效果很好,而且情感很有感染力和侵略性。
而这次,他终于写了点“轻”音乐,配合电影幽默的叙事方式。
我想这也许是他自己想要的,自从写了inception这么极端的电影音乐,是时候回到生活中写点 轻松愉快的了。
不过在细节的想象力上,还是不能和宫崎骏的电影相比,毕竟导演缺乏一颗真正的孩童的心。
总体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棒的动画电影,在电影结束时给予了我的掌声。
“城市超人”是“超级大坏蛋”里面的大正派;他拥有非常之了不起的超级能力,拥有一副伟岸的身躯,拥有一张完美而英俊的脸庞;是正义的化身,城市的守护者,所有人都仰慕的“超级大英雄”,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
虽然他那么优秀,那么完美但却是片中的一个小小配角,而且还不怎么的“光彩”:故事一开始他就被迈克麦干掉了,就这样以一个“失败者”形象出现。
又在故事的最后“复活”,而且对待泰特破坏城市的行径退缩不前,以一个“懦夫”的形象出现,可见他的戏份真是少之又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超人的胸怀实在太宽广了!
正如故事开始时,美女记者罗珊的报导:“他的心胸如大海般宽阔”。
他的心胸之广阔我们要从故事的细节里慢慢谈起。
超人的能力之大无人能比,迈克麦的“死亡光束”是他最厉害的一招,却也没把超人奈何得了。
泰特见到超人吓得落荒而逃;尽管那是迈克麦所变化的假超人。
以超人的能力什么的金钱、美女、荣誉,还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吗?
但是超人对那写东西——就普通人看来所艳羡的一切毫无兴趣;你看他何时“挥金如土”了?
何时泡妞了?
何时“称霸一方”了?
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将迈克麦一网打尽;迈克麦的最厉害的“死亡光束”也没把他怎么了,可见他的能力比“超级大坏蛋”不知要强多少倍。
就从迈克麦用“死亡光束”灭他来说,他完全有理由将迈克麦斩草除根!
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假死。
可见他并非把自己看的多么的重,而是真真正正的追求理想。
罗珊罗绮,美女主播,这个超级城市最优秀的女人,那么的爱他、仰慕他,但他并非以“超人”的身份自居而显示出丝毫的傲慢之气,而是小心翼翼的选择了退出,从而让她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人往往有一种非常坏的习气:得到了什么都不是,得不到永远都是好的!
哈尔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而罗珊对他一网情深而他却永远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对这份情感以漠然的态度来表示拒绝。
城市超人对待仰慕自己的人毫无轻慢之意,而把他们看作朋友,他的博物馆落成之时,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你看他轻慢过哪个人?
超人虽与迈克麦较量着,但他非常之了解迈克麦的心理,无非就是想成为万众仰慕的对象吗!
他俩之间这斗来斗去还不是为了一个“荣誉”!
于是超人便主动做出了让步,把这一切统统的让给了“大坏蛋”迈克麦。
这么大的荣誉跟地位人家超人都能够舍掉,能不说他“虚怀若谷”吗?
他与迈克麦尽管是对头,但他非常之了解他们的处境;从天而降,拥有超能力的人除了他俩绝无仅有,说丑一点:他们俩都是“异类”,只是称谓有些不同而已。
尽管迈克麦曾用“死亡光束”将他“杀死”。
但是他不但没对迈克麦进行丝毫的报复而且还非常之照顾他;间接地将罗珊与他促成了一对。
谁还看不出来(何况是那睿智的超人):迈克麦将罗珊多次绑架,这不明摆着对人家有意思。
超人深知“坏蛋”爱的是美女,而美女爱的却是英雄。
所以最后泰特破坏城市,超人选择撒手不管:一来为了把这个除暴安良的机会让给迈克麦(毕竟这是他自己造成的),二来让美女罗珊真正的爱上他。
可见超人真的非常之有风度。
其实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就是超人的谦让精神。
它同时上演了三个男人的戏,以对比的手法衬托了超人的高大。
“城市超人”,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不计前嫌、尊重女性,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英雄!
很小很小的时候,每次放假,我都要去奶奶家住一段时间。
奶奶家没有电脑,爸爸怕我无聊,就会让我带着下满电影的MP5过去。
其中有一次,我在MP5上看到了一部电影,电影封面上画着一个长着怪怪蓝色脑袋的人,看起来像一个邪恶的坏蛋,而电影的名字叫《超级大坏蛋》。
我不记得自己把这部电影看了多少遍,只记得自己一直看一直看,以至于到后来,当Megamind要介绍他自己的时,我总能提前一步大叫“麦克迈”!
我会在吃饭时突然叫嚷“I‘m Megamind!”,在爷爷奶奶疑惑的目光里喊着“Megamind”,那时候的我,不懂“Megamind”的意思,纯粹在滑稽的模仿里觉得有趣。
小时候的我,并没有对电影的故事产生过深的思考,只是模糊地记得Megamind杀死了Metroman,但其实后者是假死,而Megamind为了保护爱的人,从一个坏人变成了好人,最终拯救了城市,也从恶棍成为了英雄。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有反转,它有超级英雄打架,它有爱情,它有一个故事该有的一切。
直到我最近重温这部电影,我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低估了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核。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核是:人性的善与恶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后天环境的结果。
Megamind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恶人,他之所以成为城市人人厌烦的恶棍,同他的经历密不可分。
上帝视角告诉我们,小时候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但总是因为粗心而把事情搞砸,于是被同学排挤。
当被孤立的人一直被孤立,他要么生成一种讨好型的人格,要么生成一种反抗型的恶意,而Megamind是后者。
他以为自己的Destine是为恶,但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是那个调皮捣蛋的顽童。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别人,只是简单觉得和Metroman为敌像是在玩游戏一样有趣,所以当他看到Metroman假死,他没有丝毫准备,他觉得他们的游戏能够一直玩下去,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真正战胜Metroman。
Megamind像一个内心单纯的孩子,他的表演型人格在Metroman离开后被深深压抑。
所以他会觉得无聊,所以他会被女记者吸引,所以他会想要重新制造一个正义英雄。
只是他的想法太过简单,一个人,当被赋予超越常人的力量时,那么人性的幽暗便有了生长的空间。
当超级英雄的道德水平无法得到保障时,《黑袍纠察队》里探讨的英雄虚伪、能力滥用、满足私欲、圣人反差便成了现实。
这么看来,这部电影好像对超级英雄有一种预见性的思考。
当然,我觉得电影里想要传达的信息不止如此。
我们是否能用外表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
爱一个人究竟需不需要善意的欺骗?
我们是否应该要求有能力的人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剥夺他们的自由?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不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
一个为恶多端的坏人是否能够被真挚的情感感化?
善与恶一定是矛盾对立吗?
正义与邪恶到底有没有个人选择的权利?
我很喜欢吴镇宇在《无限超越班》里的一段点评,他说作为一个演员,不能事先在心里预设好黑白之分,正派和反派不是两个面孔,没有坏人觉得自己是反派。
我虽然是黑帮,但我曾经也是本分的生意人,别人收了钱杀我爸爸,这是我的错还是他们的错?
我逼不得已为了报仇才加入黑社会,究竟谁才是反派?
人生就是这样,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心理只是偏执,分不出善恶,移形往往只在一瞬。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超能力电影,超人被打败了,而坏蛋却赢了。
当我看到超人之死不禁调动起好奇的神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大坏蛋感到寂寞了,感到无聊了,于是他做了两个事情,一个是他做了一个玩具和他一起玩摔跤;另一个是他谈恋爱了!
确实,没有什么比打架和谈恋爱更让人解闷了。
可是这两个事情都没有朝他想要的地方发展,那个玩具,也就是被他培养成超人的猥琐男,根本没有和他对打的愿望。
当大坏蛋再次在市中心为非作歹时,猥琐男居然在家打电动!
大坏蛋操纵着巨型机器玩弄汽车时着实好笑。
而他的恋爱也终因身份暴露而黄掉了。
于是他刺激猥琐男,想要和猥琐男痛痛快快的打一架。
悲哀的是,他居然打不过猥琐男。
铜球对对方没作用!!
你知道,大坏蛋是从不认输的,于是他像孙猴子一样去搬救兵了,尽管救兵曾经也是敌人(和孙悟空一样)。
不过救兵并不想帮忙,超人其实不是肌肉男,他是文艺青年!!
不过还好啦,仆人怪鱼来帮忙了,隐形车也找到了,关键是早有铺垫的消除特异功能针剂找到了(记得吗,怪鱼仆人曾经说猥琐男并不是合适的人选,而大坏蛋阻止了怪鱼消除猥琐男的能力,看来怪鱼看的更透彻,猥琐男根本成不了英雄)于是猥琐男终于被干掉了。
其实整个影片并没有我说的这么肤浅(相信上面,你就错过了一部好电影)他让人学到了很多,比如责任,比如爱情,比如世界的平衡,比如友情,可是他偏偏没有让人没有学到的是偶像崇拜的恶劣后果!!!
看到结尾,我心中不断祈祷,千万不要再造一个大坏蛋的巨型雕像,千万不要!!
可是当幕布扯下来的一刻,我崩溃了。
好吧,这真是一部悬疑片,而且是五颗星的!!
真正的剧情是大坏蛋在干掉超人后,感觉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应该不止要抢别人的钱,还要抢了别人的钱还让别人感恩戴德替他数钱。
于是精心策划的一幕开始了,他首先选了一个根本不适合做他对手的萎缩男做超人二号,其实怪鱼曾经劝过他的,猥琐男根本做不了英雄。
不过大坏蛋不愧是大坏蛋,他阻止了怪鱼。
因为这是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饿哈哈哈他不禁要疯狂的笑了)于是最终他打败了自己做出来的坏蛋二号猥琐男,成功洗白白。
当他抱得美人归,而众人为他而歇斯底里的呼喊时,大坏蛋心底在暗笑着“饿哈哈哈你们终于要给我数钱了”
人轻言微的猪脚,被大家看不起,然后靠着伪装,赢得了女友的欢心,女友缺发现他的另一面,愤然离去。
猪脚悲愤之下,奋发图强,拯救了世界,赢回了美人心。
怎么样,很俗套吧,按这个思路来的好莱坞电影,没有100也有50吧。
不过这部不一样。
因为猪脚是个大坏蛋,而且是个干掉正义方猪脚的大坏蛋。
其实都是伪装,大坏蛋心里仍然是一个希望被肯定,被重视的小男孩。
所以,仔细看起来,其实还是很俗的一部片子啊。
P.S. 很喜欢宠物的造型,很喜欢其中的配乐。
尤其“LOVING YOU"和"I M BAD"
以前看港台警匪片的时候,每当坏人拿着枪指着好人,准备杀了他的时候。
哥总会在心理默默的念道,麻痹的,不要废话,赶紧开枪!
麻痹的,不要废话,赶紧开枪!
没有偶然的是,特么的吊坏人说话了,老子心里这个气啊,我草,你说毛啊,说屁啊,一说话就准没戏了。
好嘛,一会就会蹦跶出来个人把坏人撞开,这时候开枪了,开屁啊你!
基本上这些烂片看看电影的时间,搞清楚电影的猪脚,大概也就知道在电影的这个时间谁会死谁不会死。
Megamind这部电影极大的满足了老子邪恶的心理,最后坏人赢了城市,赢了美女,赢了口碑。
我没有说错,电影就是这样的,而且是梦工厂的片子。
当然了,看着如此萌的电影海报,大家也都会知道,坏人最后必然变好人了。
俺再从另一个角度谈下这电影一、没有天生的坏小孩megamind在监狱长大,跟着坏人学着坏事,他很聪明,很受监狱中监爹监妈的欢迎。
到了学校(schl)以后,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另类,发型另类(根本就没头发),肤色另类(cos阿凡达啊),长相奇特(脑袋大,身子细,不是外星人就是ET),以致不受大家的欢迎。
为了不让自己变得另类,他学着metro man给大家表演爆米花。
作为一个悲剧人物,连吸气呼气都是一种错,又何况当众表演呢。
结局必然糟糕的一沓。
小孩的心理,不管家庭背景如何,到哪都想讨别人的喜欢,即使是捣乱,不过是想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讨好你而已。
二、美女的口味很特别很多男生在成长的某一阶段,喜欢一女生的时候,总会无端的自惭形秽,或者是有自卑的心理,总觉得她身边的某个男生会比自己优秀的多。
电影中megamind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坏人,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一个女孩的欢心,所以化身另一个人以接近美女。
说话还无意的提到metro man,美女说,大家都认为他们俩是一对,但是他确实不是我的type。
哈哈,到这不自禁把megamind与灰太狼联系了起来,同样聪明绝顶,同样为了女人而战斗,同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战役的结束都有自己的经典台词“我还会回来哒!
”。
三、最佳损友有道是,再多牛逼的现在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岁月。
没有朋友,没有一起傻逼过的朋友,你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女人是用来疼的,朋友是用来坑的;最佳损友兼配角先生:minion!
没有你,我的牛逼吹给谁听;没有你,我哪里来的勇气屡败屡战。
故事概要妥妥的应该如下:超人小孩和坏蛋小孩被送入不同家庭,加上各自的正反面形象和从小的经历,大家各自扮演了各自的社会角色。
直到某天,超人的本我觉醒要追随自己的梦想去玩音乐,便在一次大战中假死,让我们这个坏蛋宝宝一下子找不到了生活的方向,战斗的目标。
“有阴就有阳”,超级大坏蛋于是根据DNA创造出了超人基因,阴差阳错得注射给了女主身边的吊丝男。
于是吊丝男翻身农奴把歌唱,雄心勃勃得要改写管理法则,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公敌。
坏蛋蓝宝宝和女主无意间发现超人未死却不肯出山,却自此觉醒了他自己好人的本我。
一个大反转,天下本无坏蛋,好事干多了,坏蛋也能成英雄,抱得美人归。
末了,用MJ的BAD结尾 太适合了。
什么都不做也是可以变成坏人,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人类社会中为什么存在着趋于渴望成为好人的心理现象呢。
大多数人为什么都想做好事,是因为可以得到赞扬,还是可以获得心灵上的抚慰还是说人性本善?
我记得以前想过一个问题,即便是在一个最坏最坏的犯罪团伙里,维系这个团伙的纽带仍然是一种与常人无异的感情基础,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不断伤害自己的人出生入死。
好人难做,是因为做好人就等于随时在承担一种责任,而想要成为坏人就要首先得学会放下自己的道德观。
Welcome to the jungle
大坏蛋长得像katy Perry!有没有!有没有!
一般,大脑袋有点象奥巴马
挺无趣的
简短的出场很好交代了大坏蛋Megamind以及《卑鄙的我》里的格鲁养成记。现在的小孩看厌了奥特曼打小怪1.0版,于是就有了坏蛋变好人、好人变坏蛋的2.0颠覆版。
3+
各种难看
超象Robert Knepper的面部
就这种主题设定的动画片来说,对正面英雄基于疲劳的翻转,已经是少有的亮点了~满脸胡子去看下一代的传说,很不HX地想起了ZRJ呢……对马龙.白兰度的吐槽太不厚道了……
没想到梦工厂可以做到这样
耶,终于也等到精彩动画俗套化的一天了
3+, 挺不错的其实, \(^o^)/~ 台版配音扣掉了半颗星...
反其道而行。很不錯。
动画片=win!
梦工厂为了赚钱也不要这么粗制滥造吧,感觉像看了某“大电影”系列。
我很喜欢!超人留胡须才帅嘛。虽然那个好人坏人的说教味有点过了~这样的打斗搭配真是可爱
正义大脑袋外星人大战反派不正常人类
大过节的看了这么一破片
没有对手的坏蛋确实太寂寞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有意思。
当坏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