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播冲着各路颜值我还是十分期待的,看到10多集的时候也还能麻醉自己要求不要太高,随便看看,但现在追到38集真是追的心太累,感觉不会再爱了-_-#男主自带BGM就不提了,专门的广告植入部分也不说了,为了摆脱审查所以打抗日爱国擦边球嫁接生硬我们也可以假装不知道,但是这一个荒唐无比的幻境套着一个更加离奇到不忍直视的幻境是神马意思?
是编剧想体现自己的思维之发散深刻,还是集数不够硬要找些情节来凑,还是觉得我们吃瓜群众都很闲愿意看你们在矿洞里大战三百回合?
做个电视剧不是花钱买IP,找些大势演员,随便拍拍就可以的。
从内容上来看,清晰的叙事脉络、合理的情节安排、不同故事元素间的协调共存性都应是最基本的要求;从营销上来看,将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提供给观众(作为参考,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在电脑旁犯花痴)也应是最基本的素养。
只可惜,制作方心比天高,想要做出一部集抗日爱国、热血盗墓、缠绵爱情、兄弟义气等多个题材的大剧,并在特效和BGM上下了不少功夫,然而画虎不成反类犬,镜头外的我分分钟看的尴尬癌快犯了。
我个人很喜欢张艺兴,可是他在夫人“死而复生”所作出的种种行为,我看不到什么一往情深,只想吼一句神经病啊!
(请脑补薛之谦语气)还有男女主好不容易结个婚,你还搞个全是幻境,exm?
编剧你出来我想跟你谈谈人生!最后,希望每个抱着一颗真心来看剧的吃瓜群众都能坚强,要知道这样的烂剧还是会不断地出现的,而你应该不打算每出一部剧就砸一次电脑屏幕吧?
有这个钱,咱们集资请制作方出来喝茶好了,科科~
够了,你们这些拍电影电视的能别一再侮辱我们中国广大观众的智商了吗?
能别来秀下限了吗?
看真人奥特曼都比这个过瘾,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我的观后感了。
我真心受不了了,中国观众也该抵制下这些垃圾剧片了,一直毒害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看电影电视本该是愉悦或者有感有味的,但中国的电影电视剧真心不干恭维,只有极为少之又少的剧是用心对待,尊重观众的。
我作为一个影视爱好者实在忍不了这种了。
在这呼吁大家都别看,让这种垃圾影视作品没有市场,看以后谁还敢拍这种不把观众当回事的东西。
我是为赵丽颖看的,我很喜欢尹新月这个角色。
看到很多人说是傻白甜,说实话我真的不是很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但我印象中的傻白甜应该是那种智商很低 有点多管闲事却总是惹麻烦的人,从尹新月身上,我没看出来。
张大佛爷是九门之首,尹新月足以配他。
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素养胆识,尹新月绝对是张大佛爷首选。
前期上演的女追男的戏码,尹新月的花痴形象深深的留在脑海,但尹新月怎么可能只会花痴呢。
陈皮偷袭,临武不乱,最终躲过一劫;陆建勋的出现,新月的怀疑足见智商。
最最让我感动的是,张大佛爷昏迷不醒,尹新月不离不弃,护送到东北救治。
新月的家境并非一般,却未把自己当成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看在她陪在佛爷身边,我想起结婚时的宣誓,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疾病还是健康,都不离不弃。
所以娶妻当娶尹新月,不得不说,赵丽颖的尹新月,演的很出色。
奸人的陷害令张启山众叛亲离,被迫逃离长沙。
中共截获一份日方正密谋攻占长沙的密电,他们希望张启山能回到长沙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共同对抗日军。
张启山深感民族大义,他回到长沙重开九门大会,肃清奸人,原本势力错综复杂的老九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长沙保卫战打响,张启山带着老九门加入到保卫长沙的行列中浴血奋战,我军士气大涨。
在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下,日军逐渐战力不支,败退北撤,长沙城转危为安。
结局怎么能这样嘛
<图片1>
首先,我是张艺兴的粉丝,但是我也不会给五星,我也不会给五星,我.也.不.会.给.五星(看我给了几颗星!!!
)。
首先,张艺兴的进步挺大的,我对他是路人转粉,承认他的演技不算炉火纯青。
但是,就一二集里,演技好的我只承认陈皮,虽然还是有点过火。
问张艺兴凭什么来演的,哈,有人给剧本,他接了角色,他不能演,你来好不好?
说脑残粉的,我坚决不撕,不给自己贴tag,这种带着酸味的黑,张艺兴的粉丝都是很谦虚的对待的,因为我认为粉丝行为,艺人买单。
不过剧情真只能给一颗星,至少在第一二集里,因为推进太慢了,光八爷说的话,可以撑起一集,而且他的台词实际是有意义的吗?
最后,我觉得张艺兴的打扮很二月红,有些人黑也黑得合理一点,不要暴露自己的智商,好吗?
第一:整个电视剧色调偏黄。
什么时候看都是黄蒙蒙的。
真心。
民国风不代表黄好吗第二:剧情节奏太慢。
真心慢的要死。
在我看来6j完全可以缩成3j有些真的没必要。
浪费时间第三:剧情没有吸引力。
案件什么的我完全就是快进看就大概只带再讲什么了。
角色的塑造也是。
太单调了没有冲击点。
二月红。。
呵呵哒。
全程眼神呆滞。
我真的带入无能。
还有二月红喜欢的丫头。。
是叫这个吧。
第一我没看出有啥演技。
第二我觉得这个角色塑造蛮失败的。
人格魅力不高啊。
还有陈皮。。
就是二月红他徒弟是喜欢师娘吗?
感觉喜欢的感觉要溢出来了。。
真亏他师傅没打死他。。
第四:嗯。
虽然佛爷真的蛮帅的。
真心是帅的。
但是吧也不要为了甩帅而耍帅啊。。
懂什么叫恰到好处吗。。
为了甩帅二帅。
老实说我看的有点尴尬。。
第五:嗯。
我坚信这个片子收视不会差。
反正有很多人去看张艺兴去看陈伟霆还有赵丽颖。
但是看到第六集我只能说。。
嗯,白让我等那么久。
开头我要先表示一下对演员的尊重。
不喷他们而且也没什么好喷的。
他们尽力了。
一星给赵丽颖和张鲁一吧。
张鲁一演过《红色》,豆瓣评分挺高的。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下面言归正传。
看来经过去年季播剧一折腾,稻米都心灰意冷了吧。
我翻遍了微博豆瓣各种影评,已经没有一个稻米愿意再慷慨陈词了。
可是我身边所有的妹子都在尖叫啊啊啊啊啊陈伟霆啊啊啊啊张艺兴。
讲真,神TM烦。
在盗墓笔记季播剧播出的时候,说实话我在努力克制自己的失望。
从四年前起,我第一次接触盗墓笔记,存钱买实体书,买周边,写段子,把每一个地方都提上吴邪的名字,甚至为了吴邪跑去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我爱他们,所以我也爱着三叔。
我曾经很认真的说过,我不会怪罪南派三叔,因为盗笔是信仰,所以无论以什么理由爱着它的人都值得尊敬。
挣钱就挣钱,因为这毕竟是现实世界,没有几个人会为了虚无的信仰而什么都不要,即使他是一个世界的缔造者,他也无法属于那个世界。
可我不太懂,微博大战水军横行一言不合就取关是几个意思。
四年前看过的段子就这样一一变成了残酷的我现实。
此时此刻我的空间里,老九门仿佛只剩下了两个人,一个叫陈伟霆,一个叫张艺兴。
我不怪你们拿他当偶像剧来看,也理解你们对鲜肉的热爱。
毕竟我们的世界观会不同,圈子也不一样。
可是我也拜托你们,也稍微尊重一下他内在的内容。
老九门就是老九门,他们有自己的名字,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也有自己绝对无法割舍的羁绊。
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牵扯着三代人,横跨了一个中国,贯穿了古今与未来。
这是全部盗笔的信仰。
他们值得尊敬。
听到别人以讨论偶像剧的口气讨论老九门,我简直一分钟也受不了。
我不知道我还能忍住不去怪罪三叔多久。
那么多稻米你都不要了?
沙海藏海花天坑你不填了?
老九门的坑你还想挖多深啊叔!
我真的没想到,我们轰轰烈烈的奔赴十年之约,没了竟是这般伤心的结局。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或许有人欠全体稻米一句抱歉。
但无论如何,盗笔仍乃此生挚爱。
(图源见水印。
我最爱的盗笔画手。
侵删。
)
原本这部剧开播的时候我感觉就是盗墓笔记第二,我是拒绝的,但是剧粉不断的刷佛爷好帅什么的,就好奇打开看了一下,从1-8集感觉剧情虽然在二爷一家那里就是水分,但跳过之后悬疑气氛还是蛮足的,新月的那一段虽然是强加进去,而且感觉抄袭了盗墓笔记的点天灯,但新月好看啊,这些都可以接受的。
但是从20集Y头一死,二爷跟随佛爷下墓,然后广告四人组就不断的蹦跶在观众的视野范围内,还越来越抢戏,到后来居然有4集猪脚的出场时间加起来才5分钟!!!!
还有那个大墓搞得鬼死复杂,最后只拿了一块陨石???
连棺材都没有!!!!
差评!!!
其他时间都是这四人组在那里bb......一言难尽。
跳过两位猪脚脱线的时间,佛爷重新上线后剧情感觉也重新上线了,第二次下墓找到了某祖师的尸体,但是你又给我来4集的幻境!!!!
尼玛标明注水时间的Y头居然第二次上线!!!
现在都看到40集了,老九门都凑不齐,主线不明,配角抢戏,严重注水,所以所谓的老九门就是个噱头!!!
三叔我看透你了,原著写到14章就写不下去,更新还全都是陈皮番外....还比不上盗墓笔记网剧,起码人家认认真真的盗了个墓,把碍眼的配角镜头都跳过就可以食用,尼玛的老九门居然无法跳过,因为猪脚出场时间太短!!!
虽说这部剧在豆瓣被骂的很惨,完全不值得4、5颗星,但我看的还是挺欢乐的,尤其是一些和原著有呼应的细节,让我这个伪书迷偶尔还激动那么一下下。
所以多打了几颗星作为对坚持影视化的三胖子的鼓励吧。
大概是被上一部网剧伤的太透,这次看这部电视剧事先放低了期待,反而看的很轻松,时不时还有点惊喜。
虽然这部号称是南派三叔全程监制,但还是改了很多的,一些书里很精彩的段落反而轻飘飘地忽悠过去了。
朋友没看过书,只看剧,吐槽的一些点让我很无语,但也很好玩,反映出书和剧给人的一些感受相差甚远,特地上来写一写。
无考据,懒截图,吐槽吐槽,大家也乐一乐。
1.张启山和二月红真的是所谓的“至交好友”吗?
这就是朋友看了8集后的第一反应。
我挺惊讶的,因为书里他们俩的确是被盖章关系不错的朋友,剧里也从旁人口中显示出来俩人是至交。
然而文字可以给人遐想空间,电视剧则要通过演员之间的表现才能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人物之间的关系。
我和朋友一起看了一遍,讨论了下,达成一致观点:从这部剧里看,两人不是什么至交,仅仅是“熟人以上,朋友未满”的程度。
从第一集开始,张启山这个人物就表现出了一个特点:唯物主义者(嗯?
)+反日。
一听说是日本人的阴谋,马上去调查,并且把自己家最亲密的朋友齐铁嘴叫了过来和他一起查。
查着查着,哦,原来和咱这里最懂行的二月红有关,好,去问。
这时候就比较微妙了,因为张启山一听是二爷家,反映是眉头皱了更深,还若有所思,为啥呢?
难不成以张启山和这个二月红的私交,问个问题都为难吗?
接下来我们才知道,哦,因为张启山老早就知道了此人尿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我媳妇。
接下来戏院里那段万千腐女都吃不下去的尴尬推手play更是反映出了俩人意见的不合,忍着笑仔细看,你会看到他们推着推着都快恼了,二月红露出了凶恶的表情,张启山则不屑地笑了一下。
面对二月红的拒绝,张大佛爷表示我们自己来查!
(八爷:不想和你组队啊喂)另一方面二月红回家和自己的娇妻么么哒秀恩爱,不过仍然有点蛋蛋地担忧,于是跑到地下室思考啊思考。
前面说过张启山是一个忠实的反日主义者,一个日本人的阴谋搁在我的面前,我上天入地也要查!
于是剧情从这里开始进入盗墓探险阶段(虽然二月红支线依然在上演民国苦情剧,不过两者插着看,劳逸结合嘛),张启山带着一个忠犬副官一个“胆小怕事”(老八是否胆小后面再仔细说)的八爷一起去查证日本人火车的事了。
这就是朋友发现的一点:张启山和二月红属于交情不错,但三观不合啊!
你会和一个三观不合的人成为至交吗?
就好比你一个LGBT群体的支持者,突然发现你隔壁一直和你玩得好的邻居是个反同者,那酸爽,啧啧。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截一截张启山这几集中提到日本人的反映,非常明显地在意、仇视。
而二月红这种避祸的态度,绝对无法让他赞同。
剧里有几个地方让人也感受到了这种不赞同,比如入洞口之前,八爷说要不还是再劝劝二爷,带着他一起来吧,否则我们什么都不了解,不是很危险吗。
然后张启山明显非常烦躁地吵了他一句:“你去?!
”张启山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布防官,亲自去请被拒已经很让他不高兴了,加上对日本人阴谋的急切探寻,让张启山这个一直以来挺淡定的军人在熟人面前露出了这种情绪。
话说回来,张启山能对八爷又嘲又笑,也意味着他俩私交非常不错,而面对不怎么熟的人比如二月红,张启山就很礼貌。
后面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解九爷加入探险计划之后,谈起不肯出山的二月红,张启山叹了口气,说:“国家危难,儿女情长”(记不得具体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这是一句未完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张启山究竟想说的是什么:国家危难之际,怎么能老是纠结于儿女情长呢。
但他没有说完,可见佛爷为人比较君子,不爱背后说人家太多,但是他这种矛盾又有点责难的心情,也显示了这是他与二月红无法互相理解的一点。
等第六集盗墓三人组终于从墓里出来,张启山被头发侵入手指头里,抬到二月红府里医治,我们可以看到副官沉稳却焦急,老八又怕又急,张启山喊得神情恍惚浑身乱舞啊不浑身乱抖,但二月红也只是露出蛋蛋地担忧,把头发都揪了出来。。。
(这里手指头长头发的镜头被删了!
生气!
本来很好奇的)有惊无险地探险之后,二月红发现这么做有点不仁义,于是写了些他知道的事交给了张启山。
好在这时候听说佛爷去了矿山的解九爷前来自愿加入队伍。
解九爷在三叔原著里是聪明绝顶的设定,所以剧里他一出场就表示要想劝二爷,得搞定二爷那个病怏怏的媳妇。
正好,媳妇的病只要有了一味药材就能得救,于是张启山准备去找药,有了这个,救好了媳妇,二爷就不好意思不出山了!
于是张大佛爷高兴地去了红府,这一段也是暗流涌动。
张:你猜我为啥来找你二:能猜到(不就是要我出山吗,我就不去)张:呵呵,你猜错了二:什么?
媳妇现在的药有问题?
张:对呀,而且还是日本人搞的鬼(你看看日本人多坏,你还不反抗哦?
)二:(仿佛没听见似的)我要问问我那个买药的傻徒弟!
张:对啦你一直找的那服药我知道在哪里了,我们一起去吧!
(看你还好意思不帮我抗日不)二:太好啦!
谢谢谢谢俩人都很高兴,张想“哈哈哈哈办好这件事我就能杠小日本啦!
”,二想“哈哈哈我媳妇有救啦!
”于是俩人高兴地踏上了新一轮路途。
朋友目瞪口呆:为了请个人抗日所以跑老远去找个东西贿赂他才行,这是什么事啊。。。
我们可以想象,作为长沙城里比较有势力的两家,他们或许之前交情不错,也谈得来,互相比较欣赏,但是面对日军的蠢蠢欲动,两人在深层次上的不同就显露出来了,一个渴望共抗日军,一个只想与媳妇平安度日。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
3.5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