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硬生生的被我姐拉去看的这部电影,本人是不喜欢看警匪片的,加上又有不喜欢的演员,因为她是佟大为的影迷,我就勉勉强强去看,刚好可以吃一桶爆米花,电影里面的场景是真的挺美的,怎么说呢,那个影帝我没看过他演的电影之类的,觉得演技是还行,不管是工作和家庭,都挺到位的,周冬雨,本人不怎么喜欢,但是对父亲的爱确实像现在的90后一样,嘴上和内心是不一样的。
我姐一直夸佟大为,汪豪的多管闲事和责任心,确实还蛮赞的,最让我跌破眼睛的是那个什么匆匆那年里的乔燃吧,当时看匆匆那年,也许是我太期待了,我就觉得,毁了我的乔燃啊,这次居然演个杀人凶手,冰河上的飙车,最后跳河里救最恨的人的时候,我居然还看哭了,好吧,确实演技提高太多,印象有所改观,最后的歌曲也还挺好听,我姐说她要对魏晨转粉了,好吧,我不追星。
但是确实值得一看,因为没有太多宣传和炒作,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有这部电影上映,不像有些电影四处炒作然后看了一半就想走,这部算是对国产电影有一点点改观吧,虽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但至少是值得花钱去电影院看的,至少不会觉得白花了钱。
好看,看过电影之后的评价,梁家辉一如既往的敬业,佟大为也又帅又搞笑,邓家佳和周冬雨两个女生演的角色也是电影里的暖角色,魏晨的演技是个亮点,跟专业演员在一起演表现的不错,不错的电影,原本以为会比较凶残的场面比较多,可是最后的结尾很让人感动,又突出了人性与环保,好演员加上好颜值的电影值得支持!
这是一篇算不上“影评”的影评。
只是一个普通观众,花了钱,看了电影,静下来坐着的时候,有话想说,想表达的一些“观后感”。
我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还请各位影评大神不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苛责......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我惶恐。
第一次在豆瓣发影评,本来不想啰嗦,毕竟,票房的好与坏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影片的所有演员跟我都非亲非故,没必要为此浪费时间。
但是,此刻真的想说点什么。
看完《冰河追凶》,我意犹未尽的打开豆瓣,想着,这片子至少能打8分吧(讲真,如果豆瓣评分有7.5,我可能都不会去写这篇文)。
但是现实让我大跌眼镜。
5.9分!
截止到我看评分,只要5.9!
我很不理解,曾一度想过,会不会是题材太冷门?
不应该啊,动作,悬疑,犯罪,推理,这种题材不止男性观众爱看,也是很多妹子的心头爱啊!
那会不会是主创班底的问题?
那就更不应该了吧!
论实力,有影帝坐镇!
论演技,无论是梁家辉,佟大为,还是谋女郎周冬雨,演技无可厚非。
那难道就是票房号召力的问题?
开什么玩笑,梁家辉 / 佟大为 / 周冬雨 / 邓家佳 / 魏晨 / 曹卫宇(按演员表顺序),哪一个没有号召力?
魏晨更是颜艺俱佳,影视歌综艺多栖发展的全能艺人。
出道九年,不炒作,无负面,谦卑努力上进,合作过的人无一不对他竖拇指给好评。
那原因是?
我思索再三,个人认为,或许是首页的一些热门评论对观众有一些误导。
不清楚热评的各位都是哪方面的专家,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自己的观影感受。
众口难调,实不能强求好评。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客观而真实的看法。
1.影片整体画面构图,转场,音效,动作......这些“硬件标准”,100分满分,我至少给85!
音效尤其赞!
电锯切割冰面,激烈运作中的电锯与冰冷生硬的冰面接触,二者碰触的一刹那是什么感觉?
你能想象出的,应该是什么感觉?
电影《冰河追凶》呈现出来的视觉听觉感受,让我觉得,就该是这样,就是片子里呈现出来的这样!
这感觉,对了!
转场,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从冰面转到周冬雨特写,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镜头,被一出蒙太奇巧妙的转了过去!
白茫茫的冰面,白茫茫的屋顶,苍茫的天,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转场的时候,不禁在心底,拍案叫绝!
再说水下的一些镜头,真实之余又不失美感,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2.主创人员影帝梁家辉,收放自如,表演不露痕迹,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夹在破案与家庭之间,左右为难的父亲,丈夫,团队的领头羊!
我看到有些评论抓住梁家辉的口音不放,说人物设置有问题,一个东北的警察为何是这样的口音。
但是!
明明电影里有交代啊!
自己看的不仔细,还非要苛责剧本?!
人家是外地人,广东人(没记错的话好像是)搬家到东北的。
难道所有人都应该土生土长吗?
再说魏晨,看到有个别评论吐槽魏晨的演技。
这个我真的忍不住要替他说一句话。
如果说几年前,你吐槽《一起来看流星雨》里的叶烁,我不会为他辩驳,影视新人嘛,的确存在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
在批评与建议中逐步成长完善,也是新人锻炼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去年,你吐槽《匆匆那年》里的乔燃,你吐槽乔燃的造型不该是那样,性格不该是那样,我虽有异议,但也不会特意为此写一篇长影评反驳。
毕竟,把小说搬上银幕,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他是什么样,或者他应该是什么样,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不敢干涉。
但是,我们都应该看到,魏晨进步了啊!
每一部作品,他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呀!
不求最好,只要更好,也是这个86年出生的大男孩一向的行事作风!
他的演技不敢称完美无缺,但足可以凭借《冰河追凶》里,李永胜这一角色,让我发自内心的赞他一句——演员魏晨!
为警察引路开车,典型的东北青年打扮,让人很难联想到,电影银幕里的这个“他”,就是昨天音乐颁奖礼上,手捧数座奖杯,在舞台上劲歌热舞的全能偶像!
而在“李永胜”朴实的笑容背后,那一分若有所思,那一分不易察觉的警惕,寡言而有心事,热情但有保留.....真真是被魏晨诠释的入木三分!
扮小丑,包饺子,看似轻松无害,但是每一句,他都话里有话。
每一个小动作,小暗示,都是推动后面情节发展的不二主线!
所以说,魏晨这个角色是贯穿了全片的!
感谢导演的慧眼识人,大胆启用影视新人,让我对歌手魏晨有了舞台之外的另一种认识!
零下四十多度的东北,他飚车,他狂奔,他在冰天雪地里上演了一出华丽丽的“速度与激情”!
看到飚车那段的时候,我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真的是魏晨吗?
是那个被朋友嘲笑开车龟速的魏晨吗?
影片的高潮期,冰面上对峙!
我真的被惊到了!
坐在我旁边的人甚至没控制住,在影院里发出低呼!
起初,李永胜眼神里是冰冷的决绝!
带着难以忘却的恨意,带着终将复仇的畅快,带着玉石俱焚的狠劲儿!
然而后来,我看到的是难过,是隐忍,是痛不欲生的抉择,甚至是不知自己多年以来的坚持,是对是错.......那种怀疑,更是发自内心的痛苦。
如果说,这样的魏晨还要被吐槽没演技,还要被黑是“选秀歌手靠脸蛋”,还要被不知情的人跟风倒的批评,那我真的于心不忍了。
我们都知道“三人成虎”这个典故。
说的人多了,大家就默认成了事实。
我不是什么脑残粉,只是一个客观冷静的观众。
所以,请不要看都没看过《冰河追凶》就轻易发表言论。
请不要看都没看过魏晨饰演的李永胜这个角色,就“理所应当”的黑他演技差。
有些努力与进步是需要被认可的,被鼓励的。
没有人生来就是圣人。
请给那些一直默默努力前进的人,一些温暖的鼓励!
正如那句“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我想说,“没有真正接触了解一个人之前,不足以妄下评论”。
电影票没有很贵,团购的话就更加便宜,片长90分钟,我不敢说分分钟都是经典,分分钟都全无瑕疵,但是《冰河追凶》,真的值得你去影院一看!
至少能给你带来一些观影后的反思,至少有所收获,至少算不上是浪费时间!
《冰河追凶》这片子的故事,要从悬疑和推理的角度去看,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铺垫、高潮、反转……该有的都有,故事也算流畅,但要说有多出众,却也未必。
事实上凶手是谁,老鸟们基本上到一半就能猜出来。
但它可贵的地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背后蕴藏的社会批判意识。
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本应该有,却一直很短缺的那类社会派推理电影。
社会派的推理电影,多半诞生在急剧变迁的时代,在奇诡悬疑的探案过程背后,隐藏着的往往是深深社会的矛盾和复杂的人性。
这类故事并不以情节一再反转和渲染悬疑气氛见长,而是以深刻的寓意和批判意识取胜。
中国观众对这类电影曾经一度非常熟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证》、《砂器》、《饥饿海峡》等名作登上了我们的银幕(以及荧幕),影响了一代中国观众。
蹊跷的是,随着改革大潮更深入地席卷神州大地,这股热潮反而诡异地消失了。
原因,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人证》批判美军驻日,《砂器》控诉对麻风病人的歧视,这些日本的海水还算不犯中国的河水。
《饥饿海峡》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市场对人的异化,《追捕》、《金环蚀》这些作品揭发的是大公司的黑暗内幕,老百姓看得痛快,出了影院,社会稳定却经不起折腾。
于是随着中国电影日益市场化,站在民间立场批判资本和体制的作品反而销声匿迹,这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或许不符合市场规律,可是符合中国国情。
21世纪以来的与社会派推理沾边的作品屈指可数,算上抨击奸商的《寻枪》、《我是植物人》等,数不上几部。
电影人不是没良知,可除了借古讽今和装疯卖傻,你指望他怎么办?
这也就是《冰河追凶》可贵的地方,很多观众看到了环保问题,看到了法制不健全,看到了社会不公,其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应该在银幕上看到,应该引导大众去思考和讨论的东西,可惜,我们暌违得太久了。
PS.不怕婉转剧透一下的话,关于“冰河”的,从来都是一个两代人相爱相杀的故事。
《冰河追凶》看之前以为是个犯罪悬疑片,搞了半天是个“呼吁关注社会环保”的电影,一个梁家辉 被周冬雨 邓家佳 魏晨拖的不只是后腿了 都拖到大腿根儿了,你演技不如人 也不能只背台词啊,佟大为也是表现平平 你需要表现的是嫉恶如仇 不是小痞子 想演好请参照 《七宗罪》中布拉德皮特的表演,莫名其妙的剧情 到处都是bug 各种故弄玄虚,最吸引我的~居然是电影中的冰天雪地,美啊~但是一部吸引人的电影 要考好演员好剧情 不是要靠所谓的 拍摄环境恶劣 来博取观众的“同情”同理请参照“我的特工爷爷”。
今年这才几月份 烂片已经这么多了,醉了。
整个故事看完,感觉自己都可以当编剧了,因为真的是可以从开篇就猜到结果。
倒不是我智商有多高,而是故事太平淡无奇了。
全剧几乎没有高潮点,叙事性的平铺剧情。
不疼不痒的杀人动机,几乎没有烧脑的推理,也没有曲折的案情,明明没有关联的人物,却突然就被莫名的推到幕前,编剧和导演连最起码的铺垫都懒的做了,似乎就直接告诉观众:“看清楚啦,凶手已经暴露啦!
”故事真是白开水般的无趣。
再来说说演员阵容,其实配置也不俗啦:影帝(梁家辉)+影后(周冬雨)+中青代骨干(佟大为)+曾经的鲜肉(魏晨)!
应该还是有些号召力的对吧。
可是这么个简单的故事根本就没给影帝施展的空间呀,白瞎了影帝的演技。
新晋金马影后周冬雨完全就是来打酱油友情出演吧,全剧前后露脸的时间都数得过来,也真算是给足了导演面子。
倒是佟大为施展了一下拳脚功夫,这是有向动作片过渡的节奏吗?
让一个乖乖仔形象的魏晨来饰演反差极大的角色,想必也是导演埋下最大的伏笔吧。
魏晨还是做足了功课,也足够多用力的去表演这个人物,只能说没有拖全剧后腿,但还不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做为配角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当然是在没有对手演员,对手戏的前提下)。
一个人的独角戏还是合格的。
如果放眼全片,演技还是需要磨练。
不管怎样,魏晨也算是往演戏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起码比《匆匆那年》里的乔燃来的燃一些。
曾经在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项目单元获得“最具市场投资潜力奖的 #冰河追凶# 果然不负期待,导演徐伟将一个冰天雪地的凶杀故事拍得跌宕起伏,案情触目惊心,故事曲折惊险,梁家辉搭档佟大为,一老练一少壮,一热血一沉稳,或称最强华语探案CP,魏晨大亮,演技惊艳,可以踏入实力派阵容了而且#冰河追凶#
<图片2>拍一部犯罪悬疑片要跑到零下四十度的极寒之地,导演和剧组的诚意令人称赞。
影帝梁家辉演技毋庸置疑,倒是一直以来演技让人感觉已定型的佟大为,这次饰演追凶的警察表现令人期待。
魏晨和周冬雨两位高颜值演员是亮点。
另外魏晨还演唱了影片主题曲,真是一个全能艺人。
一个人,带着半只手铐沉入冰冷的湖底。
当他的肉体被噬咬殆尽,那半只手铐,会不会脱落呢?
他放下仇恨了吗?
他放过自己了吗?
白色的雪不见了,刺眼的太阳不见了。
漆黑的水底,只有缠绕。
生与死之间,是一只手的距离。
后面会有很多废话,所以先打分吧。
我给9分。
不给满分因为永胜的演技的确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是颜值加分啊),最后,所有主创的诚意,我给满分。
因为坐在电影院的你,连想象都想象不到,零下四十度是什么感觉。
好的,下面开始废话。
从还没有开机,就知道这部剧了,等了太久,被剧透的太多,所以觉得,如果首映这天我不去,就被剧透完了。
(住手啊你们!!!
)可能这样可以解释一个前一天晚上心情不好没睡好,第二天早上没吃饭主持晨会,中午美团爆单送不了外卖,晚上顶着大风大雨去一个不认识的地方看电影,雨伞是借的,手机即将没电,而且,对我还穿了高跟鞋。
我是这样没有原因的急切的。
简直脑残到一个新高度。
风雨飘摇的到了电影院,捏着手心的汗看着屏幕上屏幕上魏晨的名字,就好像在颁奖礼上看到他的名字一样。
儿子拿奖了,麻麻好开森。
对,这个人是个歌手,可是他对角色的诠释真的那么差吗?
那些拉着魏晨刷差评的,总是提到秀星俩字,也看的出来偏见是有多大了。
说他面瘫的真的看了电影了吗?
笑起来暖的跟村长发了红包一样,怒吼撕扯的表情都很到位啊。
哭的时候都皱成小老头了这还叫面瘫?
以及,如果真的要评最佳穿越奖,唐悠悠和陆涛都可以上榜谢谢。
退一万步说,就算魏晨演技的确不好,可是,就因为魏晨把评分拉到六以下你们觉得对这部电影公平吗?
——影评分割线——【紧凑感,紧张感】从第一个镜头出来,我就吓着了。
不是那种很血淋淋的惊吓,是那种,感觉马上就要血淋淋了的惊吓。
这种感觉从开头一直延续到剧终。
这是这部电影做的很成功的地方。
紧张感始终存在,总有一种是不是马上就要死人了的感觉,但是,其实是没有什么特别血腥暴力的镜头的。
电锯的声音,奔跑的受害人和不紧不慢的凶手,最后他想要游出来,最后的出口在最后一秒被冰块儿封住。
我觉得这个绝望的感觉特别棒。
怎么说这种紧张感呢?
就是,我时不时就把胳膊抬起来放在眼睛的位置让自己看不太清屏幕。
(大写的怂)哪怕是佟大为抱着食人鱼玩儿的时候,我都觉得那个鱼马上要一跃而起然后人鱼大战一场,人鼻子被咬,鱼惨死,最后炖了鱼头汤。。。。。。
(所以果然是我想太多才会觉得怕吗)剧情的前半部分,佟大为玩世不恭的形象实在很陆涛(我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安全带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李永胜一出场真的笑的土帅土帅的跟村儿里娃考上大学了一样。。。
周冬雨和梁家辉父女感觉不是在一家长大的,冬雨妹妹的口音和说话语气有种北京女孩儿的感觉。
但是演的特别自然,把合影挂在爸爸车上也是暖。
剧情大概从元旦那天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找凶手,后半部分是解释故事。
那些说,看了一半就猜到凶手是谁然后赖在魏晨身上说他演技差的。
我们不背。
因为导演说了啊,他根本就没把凶手藏的太好啊。
他并不想让这个剧情拖到最后,不想吊你胃口,因为他有更多的事情想告诉你。
再说一句,是我太蠢吗我一直觉得村长是凶手,,,,,,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村长肯定知道点啥。。。。
剧情真的很紧凑,内容很多又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开头两起杀人案,紧接着调查案件,中间穿插周欣和汪豪的故事。
亲情的点。
除夕夜开始第三起杀人案,追凶,引出背后的秘密。
人性的点。
前半部分我在紧张,啊,警察不要出事啊,后半部分我在紧张,啊凶手不要杀警察,啊凶手不要这么早挂了啊。
直到最后一幕,一张创可贴漂浮在水面,一个人沉入水底。
冰天雪地。
【细节】之前说过了,安全带是一个很好玩儿的细节,周鹏父女的感情也是细节体现的,照片,无处不在的合影,周妹妹睡觉的时候趴在爸爸身上。
创可贴也是细节,包括我说最开始那个人想要游出来,最后一秒才被冰封住。
这些都是细节。
第二,村长。
这部剧里台词并不多,汪豪的口哨,几段对话,再有,就是村长的台词了。
村长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人家手续齐全,各项检测达标,村子有效益,大家有收入,为啥不让人开。
检测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去的啊,除非他们骗我。
是啊,你们都被骗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镜头切换了一下,是村里的环境。
昏暗萧索。
而骗你们的人,已经死了。
汪豪说怎么感觉村里人都在帮凶手说话。
谁才是凶手呢?
死掉的人就不是凶手了吗?
又或者说,有人把当初开提炼厂的人杀掉了,他们会觉得解恨吗?
雪不说话,只是掩埋。
没有立场的掩埋。
第三,李永胜。
李永胜身上都是细节。
比如,他车技很好。
比如,他用电锯。
比如,他对冰河很熟悉。
比如,他是个孤儿。
他要报恩,也要报仇。
他哭喊着问,你他妈到底是谁啊!
他可以对人拳脚相加来解恨,却没有用枪崩了他。
就好像,他用电剧在冰河上割出四方的格子,却并没有用电锯切开他们。
是啊,你到底是谁,当年是谁,现在又是谁。
最后再提小孩子的细节,开头村长的儿子,踢球的孩子,元旦唱歌的孩子。
尤其是,元旦唱歌的孩子里面,有一个,个子高一点站在最左边的,跟不上节奏但是很努力在唱,导演连残疾都分类了。
少了一条腿,或者,智力的残缺。
其实汪豪和李永胜也是残缺。
身世的残缺。
【场景】电影是用镜头说话的,又或者说,用镜头写诗,用镜头画风景,用镜头建构一个立体的空间。
不得不说,这部剧的取景,太美了。
大雪纷飞的地方,林区,水库,老树根。
颇有枯藤老树昏鸦的感觉。
还是冬天的枯藤。
没有夕阳西下,有黑夜和凌晨。
开场周鹏父女俩开着车出来我就觉得太美了。
加上配乐,让人觉得舒服。
后来这种舒服的感觉就没有了。
灰色的天,破败的村落,提炼厂的招牌在风里颤抖。
金色的招牌,掉落的招牌。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贾樟柯的三峡好人。
碧绿碧绿的山水。
除了大雪和山林,那一晚的烟花也很美。
不是白日焰火,是元旦的夜晚,张灯结彩的时候,绽放在天空的绚烂烟火。
蓝色星空,彩色的花火绽放,抬起头深深凝望的人是谁?
他在想什么?
或者说,这个仰角的镜头,它会不会思考什么?
【情感冲突】我说,导演其实是个温柔的人。
这部片子是灰色调的。
但是,他只是淡淡的说出了故事。
并没有过于激化矛盾。
他是收敛的。
这部片子紧张激烈但是并不血腥暴力。
几场追车的戏都惊心动魄。
医院里那一段也是斗智斗勇。
汪豪元旦那天拿着破手机出来拍照的时候吓得我都没敢看。
(怂)几个人最后撕扯在冰面上,李永胜被按在冰上,愤怒变成压抑不住的力量。
可是这部片子也是柔和的。
这部片子讲人的好坏,讲宽松与救赎,却没有黑白分明。
父亲爱女儿却没有失去理智。
杀人狂魔最后放了多少人呢?
李永胜最后说,她很安全。
冰天雪地的最后,回忆起来,是一张合照,孩子一般的笑脸。
【给屋里永胜开个专栏】李永胜是个怎样的人呢?
魏晨演的李永胜,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魏晨太乖了,声音太清甜了,除了爆粗,其他时候都让我瞬间花痴。
全剧他演的最好的,我觉得有两个地方,一是他绑架吴雪那一段,眼神表情都很到位,第二段,就是,在冰面上撕扯那一段。
他内心的撕扯,他骂,你他妈以为你是谁啊。
他是在骂人?
还是在感谢?
又或者,他是说给老天爷听的?
台词到位,动作到位,把枪踢开那一脚谨慎的到位。
扒开汪豪的手,他很用力。
很决绝。
我说,李永胜是带了半只手铐的人。
记恩,也记仇。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李永胜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汪豪和周鹏也都曾经带过半只手铐。
这手铐,其实是为了铐住一些恶的行为。
这只手铐,其实,也是无奈的命运,天意弄人。
永胜知道,从他第一次拿起电锯的时候他就知道。
结局的时候,很多人哭了。
也许是因为那个叫魏晨的,太乖了,他被按在冰面的时候,那张脸,就是一个孩子。
别的心思已经没有了,只有心疼。
也许是因为那个叫李永胜的,永远都逃不开恶的枷锁。
当他杀第一个人,那个人向上游,却被冰块封住的时候,他会不会知道,最后,有一个口为他开着,他却放弃了。
永胜啊,这结局是真的吗?
是最好的吗?
是你愿意的吗?
真的没有一线生机了吗?
突然,你的我,竟无人报平安。
离散。
可我总觉得,未完。
——影评结束闲杂人等散开的分界线——电影结束,我要听完主题曲,然后被关掉了。
槽一发。
不过主题曲真的很好听,而且,仔细一听,想想这首歌到底是谁唱给谁的?
若说我还有何破绽,不过是逃不过人都有情感。
这个惊天的破绽,是谁漏给谁的?
这才是导演想要讲述的重点吧。
电影结束。
手机还剩3%的电量。
简直比剧情还恐怖。
出门的时候,雨还没有停。
风吹过来,我打了一个冷战。
我知道,这差得远。
想起寒假回家,正赶上零下19度那一天,出门大雪纷飞,一分钟都不愿意等,直接钻进车里,还是要缩在一起的。
想起在高铁站外面站了俩小时真的是靠意志撑下来的,见到你之后,我发狠的捶墙,把手都捶破了。
冲到银行自动取款机的玻璃门里面缩着一直发抖,好久都缓不过来。
电热毯打一晚上。
也不好用。
那些天我吃了多少辣,喝了多少姜汤,都还是觉得冷。
可是我知道,零下四十度,还要冷一倍。
魏晨说,他杀青以后听说跳进冰河,镜头还要补拍,吓出一身冷汗。
若命运说不服来战,为你我敢。
好了我准备二刷了,这次会全程睁眼睛的。
【完】
<图片1>总是特别关注和东北特别是黑龙江有关的电影,有些电影因为融入了黑龙江的冰雪和历史而变得清寒怡人,像《萧红》、《黄金时代》、《智取威虎山》;还有一种因为展现了这里的罪与罚、杀戮与救赎而熠熠发光,像《千钧一发》、《白日焰火》、《我的特工爷爷》,拍得都很棒,各取角度,各有特色,各自精彩。
4月15日即将公映的《冰河追凶》,也是通过一场推理动作大战,展现了人性深处有关于杀与救的激烈碰撞,呈现出不一样的犯罪类型片观感。
影片的背景设置在“伊西市”,实际上警察局所在地是哈尔滨,老道外的大航拍给了好几次。
一边是保持原貌的老街,一边是现代化的街道和大厦,和故事主题不谋而和,要讲一讲科技对传统的冲击。
而警察下乡去破案的村子则在伊春,冰河应该是伊春河,变伊春为伊西,估计也是想多点发挥空间。
伊西发生的冰河沉尸连环凶案,上海的假绑架引出真失踪案,两个毫无关联的奇案竟然汇聚到了一起,也让梁家辉和佟大为饰演的南北警察成为了临时搭档。
有趣的是,梁家辉在片中是广式普通话,上海来的热血青年佟大为有时却说地道的东北话。
通过后来展开的细节可知,原来口音和方言并不是胡来的,两个人的出身都有渊源和前史。
这也符合黑龙江集多地人文于一地的真实状况,先是闯关东,后来开发北大荒,全国各地的人都去往东北,地广林多资源丰富的黑龙江接纳了太多人。
再后来改革开放,各种资本、工厂、矿厂、牧场、农场也纷纷拥入。
本片的案子就是由一家提炼厂引出。
当年这里有矿产和廉价的人力,几个南方人合伙办了厂,又昧着良心省下了净水程序,在江面下私建排污管,导致村里出现很多残疾儿童。
这桩不为人知的陈年旧事,多年后又引发了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
当年厂矿里的恩怨纠缠引发的贪欲与污水,毒害了当年纯净的一方乡土。
港片里曾经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冰河追凶》则说,犯过错,终究要接受惩罚。
一连串凶残的杀戮,使得冰雪覆盖的江面上血迹斑斑。
远看是一片白色皑皑的世界,走近却有罪恶之血腥扑面而来,让观者的心为之沉重。
影片在讲述推理的过程中,不仅有烧脑的悬疑,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把这个离奇的案件变得真实可信。
影帝级的梁家辉自然是沉稳至极,塑造了一个一丝不苟为职责而生的老警察形象。
佟大为则在嫌恶如仇的性格下有一颗敏感的心,对周冬雨饰演的小妹妹关爱有加,显露出硬汉与暖男的双重个性。
比较意外的当属魏晨,大概是因为歌手都很细腻,在音乐中代入情感也是一种表演,很少出镜演戏的他竟然把一个农村孤童出身的大学生演得那么有层次,现实中性格谦逊勤恳,内心却有着难愈的伤痛与孤独,非常的复杂难演,但他处理得很不错。
这些角色,加上邓家佳饰演的女警,以及村长和村民,为救赎而存在的尸体和罪犯,组成了一个层次感鲜明的人物群,惊险的剧情就此展开。
前半段紧张紧凑的悬念,到后半程堪比动作大片的雪域追车,又展现了中法日韩四国幕后团队保驾护航下,强大的制作实力。
在侦破连环杀人的故事中,影片很好地诠注了一个救人的主题。
从职责上来说,罪犯要害人,警察要抓罪犯,都是天经地义。
而这里的罪犯,最后反过来要帮助受害者,警察又要救罪犯,不一样的推进,为什么?
于是有更深一层的思考。
在罪恶横行的冰血暴里,救人终究是人性中不灭的灯塔,指引迷途的人们回到最初。
就像电影里最后一场戏,借助一个冰洞之下的洗礼与挣扎,几个主要角色经历了自我的磨练与救赎。
最后三人躺在冰面上,完成了灵魂的重生。
不得不说,影片最后有沉溺于煽情与精神升华之嫌,但这属于加分项,并没有弱化犯罪类型片的质感。
而且情节和主题高度契合——杀人者终自毁,救人者亦自救,不仅有视听冲击力,还催泪,尤其能引人思考。
再说黑龙江的影像魅力。
当年,接手满映的东影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基地,在袁牧之和陈波儿的率领下,创作了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动画片,完成了第一部译制片,并在哈尔滨实地拍摄了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
辉煌至此, 80年代还有龙江电影制片厂陆续拍摄完成《皇亲国戚》、《她从雾中来》等优秀作品,可惜后来就有点落后了。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来到黑龙江拍摄,借助这里独特的景观和人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信这里的电影未来会越来越好。
电影开头还是很抓人的,凿冰杀人,冰封住挣扎后死亡的“受害者”?
撇开这一段儿,其实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很朴实的故事,然而又不是故事,中国其实应该有不算少的这样的被污染的村庄。
电影本身的立意是很好的看到很多说魏晨一看就是凶手,讲真,我一开始真没看出来,只在后面提到他的身世才想到的。
故事是个好故事,题材也是好题材,可惜的是最后没能得到升华,结尾小遗憾吧,有点不是很懂最后的结局。
我飞机上看的,摔!
北国冰雪的极寒形成了电影冷峻的基色,而在冰河之中所暗藏的杀机则构筑了剧情的脉络,《冰河追凶》作为一部犯罪电影来说诚然在逻辑推理上难近完美,但徐徐道来那亲情的羁绊,环保的沉思,挣扎于善恶间的复仇,确也当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凶”是一开始的邻家大哥哥到高潮部分的杀人狂魔……不得不说魏晨饰演的角色真的也是让人眼前一亮、惊喜不断……这也应该是作为歌手的魏晨的一大突破吧。五分好评!!!
节奏不行啊!看得出导演是用心拍的,但可能还需要几部长片磨砺下导技
电影挺精彩挺有悬念的,凶手不太好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像是在看电视剧,大概是因为有佟大为吧😂😂
魏晨这次真的进步很多 猜不到的结果 最后真的给魏晨震惊到 不过梁家辉的国语真的是分分钟出戏阿 给魏晨五分 佟大为四分 其他真的只有三分
挺不错的一个片,不知道为什么分这么低,梁家辉不愧是影帝,佟大为演的警察挺有性格的,不错,周冬雨也挺好,邓家佳就不要吐槽了,戏份太少,魏晨挺不错了,前面完全看不出他是凶手来,不过暴露太早了,最后的爆发眼前一亮!
悬疑感几乎没有,因为博论原因不小心二刷了
值得一看!
很写实,佟大为飚演技的时候挺帅的
这戏真不容易,祝大卖
太容易猜~
梁家辉演的很沉稳,其它人演技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看电影时就盼着梁家辉出现,其它时间多听听就好了。
逻辑硬伤我预估也是,但是人物智商的下限我真没猜到...
冰天雪地里都能感受到主创的诚意满满,但挺可惜成片看起来并不出色,甚至有些妖柔造作,你所能预料和设想的老套情节,它一个不落的都拍了,我超喜爱冰天雪,甚至能让我看完白日焰火的唯一动力也是如此,我本以为这片会仿韩,谁知它野心大直接奔美国类型走,但可惜剧作上实在不给力,只能勉强支持下!
开场让人眼前一亮。
国产片在分镜摄影越来越好的同时,编剧智商也是持续走低。
把邓佳佳看成了乔妹。。。
感觉还是差点什么
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的国产犯罪电影,正常的逻辑链条,显而易见的凶手,人物角色的搭配,故事显得有点故弄玄虚,也有明显的bug在里面,好的是将环境保护嫁接犯罪报复,有中国特色和现实主义,结合常州学校的污染,真的是反。整体而言,值得一看但并不惊喜。PS:中国那么多的好题材拿出来拍都是好电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