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 《巴比龙》是一部以越狱猛片冠名的经典之作到不如说他是一部刻画人性光辉的影片,他与《肖申克的救赎》一样被称作是越狱片的经典之作,俩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同是越狱片,并没有太多的炫技,他们靠的不是技术,是精神,他们对自由的向往与执着,对命运的反抗《肖申克的救赎》安迪靠着自己的聪明智在监狱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巴比龙》中的巴比龙则完成靠着他不屈的毅志,同时他对人性的信任以即对同伴的不离不弃也是影片最出彩的地方。
他第一次因为渔夫的背叛出逃失败,被一个人关在禁闭室里关了三年;第二次典狱长在他出来后亲自来他,问道:“没有人能在这里撑五年,巴比龙,你为什么还活着?
”这句话听起来像感叹,似乎是在感叹巴比龙的顽强,当巴比龙被送到恶魔岛的时候,看得出来他的外貌与八年前他在法国街头的放浪不羁大相径庭,甚至判若两人,近十年的牢狱生活似乎将过去的他杀死了。
在那片四面环海的小岛上,他依归没有放弃出逃,他和同伴一起做了椰子船,只要将船丢到海里,海浪就会将他们带上岸,当他将椰子船丢到陡崖下,自己纵身一跃。
跳进海里的那一刻,他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如同他胸口的蝴蝶纹身样,挣脱束缚,破茧成蝶。
他终于奔向了他的自由。
不过会人遗撼的是,他的好朋友路易被没有选择跟他一起逃离,也许是不愿意再托累他,也许是他上次失败之后,5年的恶魔岛生活使他失去了希望成为监狱中体制化的产物,这更加突出了巴比龙精神的难能可贵。
与《肖申克的救赎》相比,《巴比龙》更值的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巴比龙在逃离流放营后去委内瑞拉安了家,老了之后,在妻子的建议下,他将事情写成了书,出版了出去。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形容巴比龙在合适不过。
中规中矩,人物的刻画并不突出,情节衔接稍显突兀,比起巴比龙冲破牢笼的隐喻,好像两个男主之间的情义刻画的更多些。
没有很跌宕起伏但是也想继续看下去,准备抽空看一下原版。
以下仅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如果代入剧情,我会做哪个选择,巴比龙对德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从不屑到向往到追随到认清现实,巴比龙是一只蝴蝶,他向往自由也能飞向自由,而德天真的以为一切会顺利的进行,但是没有,如果没有遇到巴比龙他可能会像睡在他旁边那个人一样早早就被开膛破肚了,正是因为遇到了巴比龙,让他开始想要打破幻想的牢笼,去斗争,送椰子就是,他有了变化,不再胆小,为了那只特别的想要追随的蝴蝶。
但他俩始终不一样,对自由的向往程度不一样,那份果敢不一样,同时也有自卑(出身这里的时候刻画只有两句台词)毕竟巴比龙于他是神一样的存在,加上出身不同,第二次逃出的对话,巴比龙说没有你我也要走,但是换做他就不行了,他目前为止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巴比龙,也可以说从那里就奠定了最后一次越狱他的选择,他们不一样,不安现状却又困于现状,一边想着逃命却从心底又认命了,他应该没有想过逃出去以后的生活,只是因为巴比龙所以对外面那个世界有所向往。
其实是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而巴比龙一直从看守所就想好了出去要干嘛,不知道有没有去做,但应该也无所谓了,经历了这些那些都是浮云。
在我看,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德加而希望身边有巴比龙这样的人,得以寄托,得到心里短暂慰藉,但是终归不一样,巴比龙是蝴蝶,他属于自由,会在自己的王国里翱翔,自己如果不做出改变,安于虚假的内心的和平里,是逃不出去的。
(关于最后德加的选择,我觉得一方面是有太多未知,另一方面这份未知也包括担心自己会不会拖巴比龙后退,我觉得这两种思考是不冲突的)
2019年在中国电影院公映的越狱电影《巴比龙》删了24分钟。
被删的内容,在海报上,可以找到线索。
海报上,有人看到了一副墨镜。
有人看懂了,那是一副胸罩。
有人解读了,那副胸罩墨镜:刻在“巴比龙”基因里的自由,是女人。
删了“女人”的越狱电影,主题,变成了友谊。
自由,变成了友谊的成功。
这不是真相。
真相是1973版的《巴比龙》,史蒂夫·麦奎因、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153分钟版。
在那个版本里,巴比龙,8次越狱的第3次,已经成功了。
他娶了一对姐妹,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还是巴黎的女人,更好。
就逃出天堂,结果,被重新抓回了地狱岛。
开始了,No.4次越狱
我估计,大多数人,找不到153分钟的资源,也捞不出24分钟被删的女人。
退而求其次,【推荐,一段音频】喜马拉雅,的,京城春典。
《Vol.20【捕风捉影】- “巴比龙”的传奇一生》历史上有些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忘记。
自由的心,只能被杀死,无法被毁灭。
所以,勇敢地去热爱去追求去拼搏吧,那些所有看似不可逾越的阻碍,其实都不过是一袋椰子壳而已。
本期主播:老黄、老航、姣姐https://www.ximalaya.com/yule/23548094/216757260【备注】《巴比龙 Papillon》 (2017)片长: 133分钟 / 109分钟(中国大陆)《巴比龙 Papillon》 (1973)片长:151分钟
看看你们的评论,爱情?
这个?
那个?
从混混,学会寂静,到无所畏惧,信仰如此之强大,因为男主内心是一个纯粹纯净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倒下。
路易为什么不走,因为他杀了人,他有罪!
值得大家看看真心推荐!
同样如果安迪杀了那个妻子的情人,他还会逃么?
愿大家做一个纯净的人吧 !
只有问心无愧,心如止水,才能无视于一切困难挫折!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对本片充满抱怨。
以前看过的越狱题材影视剧《肖申克》《越狱》《监狱风云》,甚至去年的越狱题材游戏《A way out》,无不在剧情和节奏把握上有上佳控制,即便《金蝉脱壳》这种展现“魂斗罗”的好莱坞院线大俗片也比较好的控制了叙事节奏。
然而,这部根据自传小说改编的电影节奏差的出奇,很多人物都缺乏描写导致脸谱化功能化明显。
跟肖申克的救赎比,主人公的越狱过程更加复杂,三次越狱(最后一次是从被流放的孤岛逃脱)看起来很形式化,更别说入狱前的生活和感情交代,真的是潦草的很。
这直接给人的感觉是这些人之间的感情是怎么产生的?
其他人一步步放弃希望的心理变化是怎样?
面对多年的监禁,他的内心是怎么撑过来而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自杀?
最终流放的荒岛虽然逃出的难度极大,但比关禁闭五年好太多了,又没有人管,为何很多人选择自杀?
这些都没有合理的交代。
回家路上我和猫头鹰大谈一部正常院线长度的电影是否能承载这么复杂剧情的能力,哪些是可以交给观众脑补的,哪些则不能,一部片子的时间留白或表达时间流逝的方式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时间是做选择的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也是可以让观众有直观体会的东西,这直接影响观影情绪是否能被情节带着走,是否能与主角感同身受……在我抱怨了一路回到家一看片长133分钟,也就是2小时13分钟,而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只有1小时50分左右,算上片前中文广告,大约少了25分钟……这也许并不会让故事发生转变,但绝对会影响每个篇章的节奏和人物铺陈,这样的删减,我无话可说……
这座美丽的小岛其实是一座监狱但这里既没有守卫也没有高墙可一百年来却只有三人成功逃脱今天的电影改编巴黎盗圣papi 的真实经历因被诬陷杀人含冤入狱十年他曾越狱八次最后仅凭几个椰子逃出升天一九三一年八万名囚犯聚集在巴黎码头他们将被送往殖民地监狱做苦役在船上一个狱友告诉papi 对面戴眼镜的男人名叫德加他的肚子里有很多钱原来在当时囚犯们会把钞票装进一种金属胶囊再通过特殊的方法藏进身体里立即找到德加谈判表示自己可以保他平安条件是德加需要出一部分钱帮他越狱自负的德加当场拒绝了谁知当天夜里一名深藏胶囊的囚犯在睡梦中被开膛破肚而守卫为了从中分一杯羹竟然是视而不见第二天德加立即接受了papi的提议没多久他们便抵达了看守极为森严的殖民地监狱这里背靠热带雨林面朝汪洋大海及时侥幸逃出去逃不过热带毒物和鲨鱼的袭击入狱第一天监狱长当众宣读了这里的规则第一次越狱失败单独监禁两年第二次单独监禁五年然后被送往恶魔岛值得一提的是恶魔岛监狱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来到囚室papi立即让德加把钱拉出来他们需要买通狱卒安排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可当天晚上操场上传来一声枪响有人越狱了狱卒不敢顶风作案两人还是被安排到了最辛苦的采石场但就是在这里他便迎来了第一次越狱的机会这天一辆载着几名歌女的板车陷入了泥泞他们立即过去帮忙推车趁机买通了车夫车夫说自己的船将在附近停留三天到时可以带他们去海岸离开这里不过还需要支付5000元本来一切谈妥谁知第二天劳作时德加显得十分虚弱突然他摸了一下裤子脸色突变赶紧趴在趴趴耳边说道我拉肚子了夹不住胶囊掉了这是一种只有囚犯才会使用的金属胶囊他们会在入狱前把钞票塞进去再用特殊的方法藏进身体里这个戴眼镜的男人就夹带了一个可她这两天拉肚子刚才一放松不小心跳了才赶紧告诉搭档一听立马趴在地上开始寻找因为这些钱是他们越狱的希望就在这时狱警刚好走过来他们只好继续干活午饭时搭档在水桶里使劲洗手因为他已经把胶囊藏在他自己这儿了他叫papi戴眼镜的男人叫德加两人已经买通了一个船夫可就在当天下午囚犯们被紧急集合原来一个犯人在越狱时失手杀死了一名狱警按照规定这名囚犯要被斩首示众监狱长让papi和德佳去处理尸体可胆小的德家吓得面色惨白刚走了几步就瘫倒在地狱警掏出皮鞭开始抽打得加情急之下papi随手捡了一块石头把狱警打晕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他们原有的计划papi正好一路跑到之前和车夫约好的地方而已经吓傻的佳佳竟然忘记逃跑到了晚上船夫准时出现可没等papi来得及高兴身后就传来了子弹上膛的声音原来监狱长早就提前打点了附近所有的农户不管犯人们出多少钱监狱长都会出双倍按照监狱规定第一次逃跑的囚犯要被单独监禁两年而在这两年内犯人们不可会说话不可以发出一点声音因为孤独和寂静可以摧毁他们的意志每天都会有崩溃而死的犯人被拖出去一开始他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靠着数数来保持理智可监狱长发现后立即派人把他打到站不起来蜷缩在床上的papi越来越虚弱这天负责送饭的犯人多给了他一个桶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半个新鲜的椰子盖子上有一张纸条papi知道这一定是德家买通了狱卒清甜的椰肉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开始在囚室里锻炼身体保持体力很快狱长便发现了异样但papi怎么都不肯出卖德加一怒之下监狱长对她实施了最严厉的惩罚剥夺光亮只见一块巨大的黑布盖在了牢房之上无尽的黑暗和寂静迅速袭来没多久她开始出现幻觉与此同时德加靠着脑力成为了监狱长的记账员总算在监狱里站稳了脚跟一转眼两年过去了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奄奄一息地papi住进了医疗院看着papi神情呆滞德加十分自责谁知papi突然伸出十指原来这一切都是她装出来的她还没有放弃越狱的想法德加告诉papi这周日监狱长会在庭院里放电影到时看守薄弱两人再次计划越狱这天他被开始突然发狂大叫医生立即赶来给他喂了一片镇定剂医生走后他被偷偷把药片吐了出来几天后他把一整盒镇定剂交给了德加同时让胡子哥联系到了一艘船到了周日德加把镇定剂倒进酒瓶送给了值班狱警偏偏在这时德加被监狱长叫到观众席端茶送水而另一边papi和另外两个狱友合力打晕了管钥匙的犯人他们走在走廊里焦急的等待可德加迟迟不来就在这时暴雨倾盆而至眼看计划就要泡汤滋的一声整个监狱断电了四个人抓住机会从监狱的围墙上跳了下来德加不小心摔断了腿他们踉踉跄跄跑到海岸找到了那艘小船但问题接踵而至这艘船不仅太小而且漏水胡子格提议把受伤的德加扔下海papi当然不同意两人迅速扭打成一团这是一直胆小懦弱的德加第一次拿起了匕首疯狂扎向胡子哥三人在海上漂流了几天后抵达了一个部落一个修女救了他们papi决定和德加分道扬镳没走多远papi就发现了一辆警车谁知他竟然没有跑而是选择了回去通知德加但一切都太晚了这是papi第二次越狱失败他将要面临五年的单独监禁五年后papi 已经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监狱长说很少有人能在五年的单独监禁中生存下来接下来他被送往了恶魔岛这里没有高墙没有守卫只不过这里四面环海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来到这里的人只有等死整个监狱里回荡着崩溃的哀嚎在这里他遇见了德加他因不服管教被监狱长提前送到了恶魔岛这天papi 兴奋地说自己有办法了他把一个椰子扔进大海潮汐会把他带回陆地可问题是这里太高了就算跳下去也是九死一生但papi 管不了那么多迅速用椰子做了两个筏子在退潮前赶到了悬崖边谁知德加却说他不走了以为他早已经习惯了这里深情拥抱后他被纵身一跃跳下了悬崖本片改编自亨利沙里埃的同名自传巴比龙在现实中他一共越狱八次才得以成功本片只展示了其中的三次书中提到他在大海上漂流四天后在圭亚那登陆这场长达十年的越狱行动终于以胜利告终也许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作者:女神的秋裤转载请注明出处1969年,在妻子的鼓励下,自由人亨利·查理叶(Henri Charrière)怀着忐忑的心情出版了记录了他8次越狱的自传。
38年前,他被判终身监禁,并被送往号称人间地狱的魔鬼岛(The Devils' Island)。
63岁的亨利·查理叶,1969,图片出处见水印自传以他的昵称命名——《巴比龙》(Papillon,法语意思为“蝴蝶”)。
亨利胸前的蝴蝶纹身陪伴了他一生,他说纹蝴蝶是因为他喜欢自由。
图片来自franceculture.fr自传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
在法国称霸21周(5个月)畅销书冠军,单在法国就卖出150万册,在全球被翻译成21种语言出版。
许多人评价“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越狱故事”。
25岁的亨利·查理叶被判终身监禁,1931.8.9然而很快,一些记者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从魔鬼岛活着越狱?
这不可能。
亨利的书由“自传”被改称“半自传小说”。
接着,好莱坞以50万美元买下电影拍摄版权。
1972年,电影由凭借《巴顿将军》横扫奥斯卡7项大奖的富兰克林·沙夫纳(Franklin J.Schaffner)指导,主演是当红影星史蒂芬·麦奎因(Steve Mcqueen)和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史蒂夫·麦奎因(左)和亨利(右)在电影片场合照,1972图片来自papillon-charriere.com1973年7月,亨利因喉癌去世,他没能看到这部电影(12月16日上映)。
在弥留之际,他还发誓:“我的故事是真的”。
后来,人们把这部电影称为“最伟大的越狱电影之一”,它比《肖申克的救赎》早了22年。
2018年,电影被翻拍,这部电影就是《巴比龙》。
比起1956年经典的《死囚越狱》和高达9.2分的《洞》(1960),原版的《巴比龙》算不上是越狱片鼻祖。
但它却是让探长最震撼的一部。
《巴比龙》,1973旧版的《巴比龙》堪比《肖申克的救赎》,但年代略显久远。
新版由大家熟悉的查理·汉纳姆(Charlie Hunnam)和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主演,可看性更强。
但至今距离《巴比龙》一书出版已经过去50年,一些疑问成为世界未解之谜:8次越狱,到底是真是假?
一个被判终生监禁的囚犯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文笔?
法国真的为了掩盖丑恶行径篡改事实吗?
但看完电影,你可能会反问:这都重要吗?
《巴比龙》,2018一、坠入人间地狱1930年,法国巴黎(以下内容有剧透)。
亨利专偷保险柜,他手法高超,因胸前纹有蝴蝶,道上人称“巴比龙”(Papillon)。
他的母亲在他10岁时去世,17岁他加入法国海军,服役两年,随后入行做了飞贼。
电影中他有个妓女女友1931年,亨利被抓,但罪名不是偷窃,而是谋杀。
他被指控谋杀了一个皮条客,虽然有女友作证和他过的夜,但没人相信一个妓女的证词。
后来记者查阅监狱资料显示亨利也是个皮条客,因为一点小钱杀了个同行,但亨利坚称他被陷害,资料是伪造的。
亨利被判无期,发配到法国在南美洲的殖民地,法属圭亚那(French Guiana)。
也就是传说中的巨型监狱。
法国人认为罪犯是被毁掉的人,即使刑满释放或者改邪归正也是下等低劣的。
所以他们决定把罪犯都流放到殖民地,一方面为殖民地提供免费劳动力,一方面可以永远摆脱这些人。
@谷歌地球从宣判的那一刻起,越狱就成为亨利的执念。
所有人都知道,去圭亚那的囚犯有去无回。
1852-1939年间,流放到圭亚那的囚犯约7万人,活着回来的只有约1.7万人。
《巴比龙》
图片来自YouTube被流放到圭亚那的人中,每4个就有3个试图越狱。
但他们上了船才知道,比起越狱,先要活命。
开往殖民地的船上,床位远远不够,囚犯只能睡在冰冷的满是排泄物的地板上,很多人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死了。
《巴比龙》
幸存者画的回忆录在船上,亨利认识了制造假币入狱的富豪路易斯·德加(Louis Dega)。
他做德加的保镖,德加做他的提款机。
至于他们怎么带钱,能带多少,在于他们的下体能塞进多大的东西。
亨利自己的下体塞了5400法郎,他先是花500买通狱警被安排了一个轻松的工作,然后用2500法郎买了一艘帆船。
《巴比龙》
囚犯塞进肠内,用来装私人物品的金属神器图片来自YouTube关押囚犯的监狱在距离大陆9英里(最近距离,约14.5公里)的岛上。
到达后是“新人培训”:第一次越狱,如果活下来,将被处以2年单独禁闭,再逃,单独禁闭5年,再接下来就是送往魔鬼岛的无期。
对于狱警来说,他们都懒得抓,看见逃跑的直接射杀。
岛屿有三个:Saint-Joseph圣约瑟岛Insula Royale鲁尔岛The Deils' Island魔鬼岛
《巴比龙》
图片来自谷歌地图人们质疑亨利,主要是因为在这里逃跑是不可能的。
不说坚固的牢房和手铐脚铐,以及杀无赦的看守,小岛的环境就构成天然的屏障。
监狱之外是热带雨林,毒蛇、毒蜘蛛、吸血蝙蝠遍地都是,有时它们甚至拜访监狱来寻觅食物。
《巴比龙》
穿过热带雨林,就是大海。
饥饿的鲨鱼整日在小岛周围游弋。
囚犯死后不设坟墓,只敲几下丧钟,然后尸体会被抛进海里喂鲨鱼。
鲨鱼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到钟声便会发疯似的寻找人肉。
讽刺的是,有些吃掉尸体的鲨鱼会被捕到,然后被做成囚犯的荤菜。
《巴比龙》
越狱=送死,而不越狱=等死。
囚犯白天要当奴隶做苦力,累死个人是家常便饭。
《巴比龙》
图片来自YouTube(下同)晚上,囚犯睡在60人的牢房内,而且还要被拷上脚镣。
亨利和德加睡在一起,如果没有脚镣,娇嫩的德加可能早早就被强奸致死。
囚犯被拷在一个长长的铁棍上,这个铁棍叫做“正义之棒”(Bar of Justice)。
有了它,才效防止了打架、强奸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巴比龙》
监狱不是一个终结犯罪的地方,相反这里成为黑暗和邪恶的滋生地,被称为“人间地狱”。
但就在这最黑暗的地方,亨利和德加的友谊让人看到人性中的光芒。
为了保护德加,亨利殴打了看守,他因此要面临2年的单独禁闭。
《巴比龙》二、我在吃虫子!
但我还活着!
单独禁闭才是最反人类和最让人抓狂的地方。
它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折磨,更是要在精神上彻底击垮人类。
监狱禁止发出一切声响,甚至禁止自言自语。
这里被称为“人类吞噬者”(The Devourer of men),因为许多人在这精神崩溃,出来后再也无法正常生活。
《巴比龙》,1973新版为了加快节奏,做了大量删减。
但这里才是最精彩的地方。
250个牢房,房门有4英尺厚。
牢房顶部是铁栏,看守在上面走动,有时他们会低头朝牢房吐痰或撒尿。
肺炎、疟疾等疾病肆虐,吸血蝙蝠和超大的毒蜈蚣是常客。
《巴比龙》,1973
每日伙食不过是清水加几片蔬菜和豆子,几个月减肥减成萝卜干儿不是梦。
为了活下去,亨利每天把肮脏的水汤喝的精光。
“整个社会已无意帮我,甚至不在乎我值不值得被拯救。
整个世界将我抛弃在远离希望的深渊。
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杀死我,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
”——《巴比龙》节选
《巴比龙》,1973德加贿赂了狱警,偷偷给亨利加了餐,但被发现。
亨利拒绝透露德加的名字而要接受最严厉的惩罚——食物减半,剥夺一切光照(俗称小黑屋)。
《巴比龙》,1973
《巴比龙》,1973炎热寂静的黑暗,无声又压抑的墙壁……一般人熬不到2年,死的死,疯的疯。
每个月囚犯都要像老虎一样,把头伸出笼子,接受毛发处理,这些牢房因此又被称为“老虎笼”(Tiger cage)。
《巴比龙》,2018
原版中,有触动人心的一幕:一天理发,亨利看到了隔壁的老头儿,他疯疯癫癫,冒死低声问亨利:我看起来怎么样?你必须告诉我,不然我不知道。
老头看起起来已经病入膏肓,但亨利还是安慰他说:很好,你看起来很好。
下一次理发时,那个老头再没露出头来。
《巴比龙》,1973
《巴比龙》,1973又过几个月,亨利已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几近崩溃,但他仍没说出德加的名字。
再次伸出头,亨利成了那个病入膏肓的疯子,一遍又一遍问隔壁:我看起来怎么样?
《巴比龙》,1973
《巴比龙》,1973被删掉的,还有对亨利的终极拷问。
亨利在梦境中坚称自己无罪,但在梦中的荒漠里,判官说出他真正的罪行:浪费生命。
亨利突然呆住,喃喃地说:判得对,判得对……
《巴比龙》,1973
《巴比龙》,1973《巴比龙》,1973这一幕看似没有太大意义,但却是神来之笔:亨利突然清醒:一切浪费生命的存在都是人类的原罪。
他不能死,他要出去,他不能把生命浪费在这里。
他坚守意识和意志的最后防线,拒绝向惨无人道的惩罚和规则臣服。
《巴比龙》,1973在黑暗的牢房中,他冲着高高在上的看守呐喊:看看我!
我在吃虫子!
但我还活着!
《巴比龙》,1973
心理崩溃的囚犯三、你为什么活着?
熬过了2年单独禁闭。
亨利出来后开始和伙伴策划逃跑。
为了凸显亨利和德加的友谊,影片调换了顺序,实际上,亨利在入狱42天后就为第一次越狱做好了准备。
《巴比龙》,2018现实中,1937年11月27日,亨利和伙伴实施了第一次越狱。
具体怎么越的狱,探长不剧透。
他们找到了2500法郎买来的帆船,驶向委内瑞拉。
亨利重现场景航行了1800英里(约3000公里)后,他们被哥伦比亚的警察抓住。
亨利被关在Rio Archer的普通牢房内,他仅用数天就松掉了牢房窗户上的铁栏再次逃跑。
在委内瑞拉边界,他遇到了一个Guajira的印第安部落,并娶了两个老婆。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已足够安逸,但这不是亨利想要的正常生活。
7个月后,他再次启程。
新版略过了这一部分《巴比龙》,1973不过,他被修女出卖。
这次,哥伦比亚人直接把他送到了位于Baraquilla的最高级别监狱。
但这没能阻挡亨利越狱的脚步,他偷来药水,迷倒狱警,从近10米的高墙上跳下,但因为摔坏脚踝而被抓。
《巴比龙》,20181935年5月,他被送回圭亚那,接受上文提到长达2年的单独监禁。
1937年6月,刑期结束。
《巴比龙》,2018
从黑暗中归来后,亨利开始自己偷偷造船。
他把船藏在附近的墓地里,但被同伴告发。
接着,他又被送回单独禁闭。
《巴比龙》,20181939年,二战爆发,小岛的监狱系统仍运作正常。
1941年,熬过第二次单独禁闭的亨利被送到不可能越狱的魔鬼岛(在此岛上关押过的人不超过50个)。
《巴比龙》,2018这里都没有高墙,因为周围的海水激流和鲨鱼就足以致命,下海就是死。
三个岛屿中魔鬼岛面积最小的,仅35亩(约3.2个足球场)。
犯人住在石头小屋内,食物通过绳索从隔壁岛上送来。
现在的魔鬼岛一次次的越狱,一次次的严惩,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
德加早已放弃,他的信念已被磨灭。
此时的亨利已满头白发,却依旧每天望向远方。
突然有一天,亨利说自己发现了规律。
激流虽然致命,但第七波的激流恰好可能把他安全的带回海中。
德加说,你八成会死,亨利说,那又怎样?
亨利用破衣服和椰子壳做了个木筏。
晚上10点,天正黑,他等到了第七波激流,然后,一跃而下。
电影中是白天,实际是夜晚历经36小时,亨利摸到了陆地——圭亚那(不是法属圭亚那)。
他在圭亚那被囚禁一年后释放,成为合法公民。
1945年,他定居委内瑞拉,并和丽塔Rita结婚,在首都他们开了一家叫做Grand Cafe的餐馆。
亨利和妻子丽塔Rita在餐馆1947年,三个岛屿上的监狱被永久关闭。
许多被拯救的囚犯都住进了精神病院,他们精神恍惚,很少说话,有的时常独自突然流泪。
医生说,那是个可怕的地方,被关过的人,即使肉体出来,灵魂也被永远的关在那里。
1969年,亨利·查理叶重回圭亚那监狱。
在一间满是指甲抓痕的房间内,还能清楚的看到地上他刻下的名字——巴比龙Papillon。
1970年,亨利的谋杀指控获得特赦。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台词,用它来形容巴比龙最为合适。
比起精心设计的《肖申克的救赎》,《巴比龙》更简单也更纯粹。
多年的孤独与黑暗没有磨灭他的意志,为了自由,抱着一带椰子壳,他就敢跳下悬崖,向死而生。
作为一个囚犯,巴比龙对生命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压迫的不屈与反抗感染了许多身在监狱之外的自由人。
新版中有人问巴比龙,为什么?
你活着是为了什么?
巴比龙没机会说话,探长觉得,如果回答,巴比龙会说:为了享受生命,为了享受自由。
参考资料:[1].Prison Breaks - Papillon The True Story Documentary文/女神的秋裤2018.11.11/青岛(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或保存图片,然后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后台回复巴比龙,一起来追剧)
恶魔岛,碧空万里,海水温柔。
此时,巴比龙回头看了看好基友德加,露出不可名状的笑意。
他知道,几秒后,跳下这几百米高的崖,或者就已经见上帝去了。
同样是夕阳下,《肖申克的救赎》中,大家屋顶干完活喝啤酒那一段,你望我来我看你。
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金色的阳光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无比美好。
似乎如此这般囚犯对自由的渴望才能在某个瞬间激起自由的重新定义。
而此时,电影外的我们,安详躺着,并不容易确切察觉到如空气般熟悉的自由。
当德加说,我不跳了,我要在恶魔岛终老,这里很好。
曾经身居法国上流社会,拥有百万家产和美丽妻子的他,现在只是一座禁闭岛上的终生囚犯。
外面的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需要我貌似去争取?
不,那才是身外物,我情愿握紧当下。
巴比龙一瞬间明白了什么,拥抱这位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同时也是害人精)后,纵身跳下。
对于他来说,就算这一跳是自杀,也不会回头。
自由是翩翩起舞的蝴蝶。
如果某天,她不再振翅,你也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看之前还担心会不会踩雷,看完只想说:是因为翻拍有原版在先,所以评分才给的这么保守吗!!!
我太喜欢这种男性魅力毫无保留彰显的电影了,而且剧情推进的节奏是快慢交替,快的时候很刺激,慢的时候又是peace和绝望交错的混合感觉。
导演太会拿捏角色和观众的心理了,我看男主两次入狱的过程真的有想过很多平时日常生活中不会想起的事情。
(以下涉及剧透👇🏻)而且最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封神的,不是故事竟来源于真实事件改编,也不是最后反转的绝望,也不是男主如何越狱,而是男二德加最后选择留在恶魔岛的原因。
有人会觉得他留下是因为觉得自己拖累巴比离开恶魔岛,我觉得完全不是!
而是他原本是最不会杀人的那个人,却成了手握一条人命的“真罪犯”,留在恶魔岛的时候,他说了“我本就属于这里”,他选择留下来赎罪,自由这么珍贵的东西他不配拥有了。
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一层原因,德加能够顺利活到现在,全靠男主的保护和照顾,所以命中注定该活着走出去的,也本就不该是德加。
他留在恶魔岛的这5年,心里的希望早就随着他画在墙上画一样,永远的封存在墙里了……拉米你不是影帝谁是!
一直觉得你更适合演800个心眼的抖机灵角色或者话多的碎嘴子,没想到这样一个内心柔弱又有点阴郁的角色演起来这么像,我真佩服了!!!
2023第一部让我拍案叫绝的电影有了!!!!!
为了自由,你可以拼搏到什么程度?
你是否能够牺牲一切,甚至生命?
第一次的越狱,被抓到的惩罚是忍受两年的关禁闭。
第二次的越狱,被抓到之后又被关了五年。
当每个人的意志都被消磨殆尽的时候他还是选择追求自由…当主人公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经历着一分一秒的流逝,他的脑子里到底想着什么?
没有人能熬过的几年,为什么他能够以惊人的意志力熬过,而别人却不能?
最后当两位难兄难弟被关在死亡岛的时候,一路披荆斩棘互相扶持的他们,人生终于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一位找到了让自己内心宁静的方法,维持现状。
而主人公继续追求自由,即使要孤身上路……在如此非人的环境下,我的选择又会是什么?
影片中的Dega和Papi就像是两面的自己,能够映射出深刻的人性………
禁锢的肉体已死去,自由的灵魂用无拘。
居然是真人真事,现在据说法属圭亚那已经满大街都是中国杂货店了,有机会去看看
照比1973版,主演演技差扣分,倒叙剪辑扣分,和剧情无关的女演员以及色情镜头扣分,法属圭亚那全年高温,电影中的植被不是热带植被,演员说话时还有哈气,看起来是温带的冬季,新版太烂
后面没女朋友什么事了,两个男人越狱还腻腻歪歪。典狱长不仅工具人还是机器人,政策执行一丝不苟,该两年两年该五年五年,每次训话还一模一样。
所以四眼最终就死在岛上了吗?我以为男主逃出来,还会回去救他
真人真事!被陷害流放到圭亚那 第一次越狱2年禁闭 第二次趁放映电影越狱禁闭5年 最后从恶魔岛获得自由 惊人的意志 连狱总都问你活着的动力是什么
不自由,毋宁死
看完发现是删减版……少了30分钟你还引进个啥
看的确实是爽,最后得加不会是不想拖后腿而没走吧...
故事讲的不吸引人
一笔带过的2年,5年单独禁闭,还能坚持,没有信仰是很难的!无论信仰是什么。
开2倍速都阻挡不了这磨磨唧唧的节奏
查理汉纳姆,从“迷失Z城”到“巴比龙”,从“人应该永不停止超越自己的极限”,到“人应该永不停止追寻自由”。主旨和精神内核极高的影片中的两个主角都演绎的入木三分。他的形象好像能承受整个人类种群中的守旧迂腐和麻木,能面对全部的困惑彷惶和折磨。/ 印象中当代鲜肉型男演员的最强转型。/7.7
想回家是一个人活着的最大动力。这样的越狱片最后的重心居然落到人道主义上面...
太他么大了,眼睛。
自由 一生的追求只要不放弃 希望永远在首先不要自己打败自己
高考失利后找的片,复读了一年居没有过线 去年就应该去大学。后悔没什么用 ,片中巴比龙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哭了一天看着也有感觉 我想人生还长,我也不过19岁,惨吗?别人比你还惨。小伙子,路还长啊。
就这就这就这就这
Papillon是“蝴蝶”的意思,听英语全程喊男主“巴比龙”非常诡异。基情四射。但越狱的部分乏善可陈。以影片的时间跨度和内容来看,就不应该把重心放在越狱的情节上,而是应该放在人物的心理发展和环境塑造上。巴比龙两次小黑屋存活简直突破人类心理极限,从之方面入手,才会有震撼的力量。导演的想法和演员的表现跑偏了都。
删减到我都不知道带第四个小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