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只能怀着爱国主义伟大情怀来看。
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和缅怀。
但是,编剧和导演实在是功力太浅,整部电影槽点太多,看完已经无力再吐……不过为了导演还能进步,我就是累吐血了也得再吐点……🤣🤑首先这个军分区班子成员整体年龄偏大,这一脸褶子不是八路军中背锅的大爷就是八路军的最高指挥官才行,看着跟朱总和彭总差不多了。
再有为了让李幼斌、张光北等显得年轻,把这脸刮的溜光,看着一脸褶子像老太太似的,还不如留一点胡子茬更真实。
另外马家堡这里明明是一个县城,却说是村子,难道是老李不熟悉地形吗。
还有炸坦克有个桥段坦克由城门洞外往里进,当时城里边还是八路军控制,前两个人不会打,抱着炸药包硬冲牺牲了,后边的人还傻乎乎的硬冲,就不会躲在城门洞两侧,待坦克露头了从两侧攻击吗,八路军机动灵活的战术在这里丧失殆尽,看来是老李老了不会打仗了。
🥱还有护送大婶出城的战士居然把自己的冲锋枪给大婶了,要知道抗战时期,这种冲锋枪十分难得,这把枪一定比他自己的命还重要,他居然会轻易送给一个从来没开过枪的老大婶,真不知道是编剧胡编乱造,还是导演突发奇想。
整部电影几乎没啥情节,硬生生的塞进几个掩护老百姓撤离、小女孩死了爷爷、大婶和小女孩又回来等等情节,先不管这些情节是否能够推动剧情,关键是这些情节真实可信吗?
老百姓不知道回来会送命吗?
不可信的情节硬添加进来还不如没有的好,都不如在指战员身身上挖些内容出来。
想想同是战争题材,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什么经典,因为他真实、自然,编剧、导演、演员都很哈罗少!
而这部《生死阻击》打的挺激烈,却可惜了这几位老戏骨了。
唉,不吐了,再吐就要吐血了。
最后,还是向这部电影的全体演职人员致敬,编剧、导演功力尚浅,但精神可嘉,希望他们不断进步,再奉献一部真正经典的抗战片,我吐完了依然还是期待!
影片的情节设计堪称经典,从非洲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引入,通过一条看似不起眼的石油管线,巧妙地串联起整个故事的主线。
剧情紧凑,节奏明快,从斯瓦格和观察员唐尼被上级抛弃、唐尼牺牲,到斯瓦格隐居山林、被上校重新召回,再到最后的反杀与揭露真相,每一个情节都环环相扣,悬念迭。
人物塑造立体多元 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色。
主角斯瓦格是一位退役的海军陆战队狙击手,他不仅拥有精湛的狙击技术,更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尚的爱国情怀。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如狡猾阴险的上校、忠诚勇敢的新人尼克探员等,他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剧情,也使得影片的人物关系更加复杂多元。
专业性强,细节到位 影片对狙击手的专业知识介绍得非常详细,从狙击的枪械到战术,都相当经典。
例如,斯瓦格使用的M40A3型7.62毫米狙击步枪,以及他在狙击前对距离、风速、湿度等数据的计算,都展现了导演背后做的功课,使得影片更加逼近现实。
主题深刻,引发思考 影片通过斯瓦格的遭遇,展现了正义追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深刻反思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如政府内部的腐败与勾结、情报系统的漏洞与不安全等。
这些问题不仅使得影片的剧情更加真实可信,也引发了观众对于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不足结尾略显仓促 影片在结尾部分的处理上略显仓促。
虽然最终揭露了真相并洗清了斯瓦格的冤屈,但在一些关键情节的交代上显得不够充分和细致,使得影片的结尾略显平淡。
部分情节略显套路化 影片在某些情节上略显套路化,例如“铁汉柔情的脆弱片段”和“嘲讽美国议员”等情节,可能会让一些观众觉得有些俗套。
#电影生死阻击# ~ 电影虽然篇幅短小,内容有点俗套,但是貌似泪流满面的我依旧(尤其是几个小片段深入人心,一个小女孩和一只小黄狗在炮火中,身旁全部都是烈士;一个秀才书生,被炸掉了一只胳膊后,面临“鬼子”的前进,身怀炸药,从胆小畏惧死亡,到勇敢直面死亡牺牲,以自己的身体作掩护,躺倒在坦克底下…)因为内心是懂得那些千千万万的英雄们、战士们的奉献,换来今天的新中国、虽然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其次,(仅表示自己的观点)现象不一定就是事实,目前的和平和安全,是因为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们在防守祖国,他们作为后盾,默默付出,我们也许是通过新闻或者其他途径看到,虽然身在和平年代,但依旧,还会有人牺牲和奉献,只是我们没有亲眼看到。
得益于每个人都是局部生活,平行生活吧。
最后,国庆节,祝福祖国!
致敬英雄,祖国最可爱的人是你们,千千万万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奉献祖国的英雄们!!
作为一个红色青年,我真的很抵触这种编剧。
布防阵地很多人扎堆一个点防守?
一个炮弹就打的没战斗力了,山炮一发打坦克正面把坦克打炸了?
编剧难道不知道坦克前面的护甲是最坚固的?
在南门炸坦克,为什么要一个个去跑很远炸?
为啥不能等坦克靠近了炸?
还有很多浮夸的艺术渲染,真的很尬。
王韬在南门门洞里那个“鬼子冲锋了,进入阵地”那个镜头真的很尬。
电影不要这样拍了,消费大家爱国情怀?
伟大的烈士们不需要这种浮夸的艺术手法去渲染!
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伟大!
致敬革命先烈!
我要是你,我就不要!
你们就使劲毁!
毁天毁地毁情怀!!!
冲着老戏骨,冲着老李!
好吧,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在祖国生日来临之际,很荣幸和主创李幼斌老师和王韬一起观影。
每次冲锋的号角吹起时,勇敢的战士们总是能勇往直前,奋力抵抗。
相信他们心中必有信仰,信仰自己的理想,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仰胜利一定属于人民!
那种誓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精神 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 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祝福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能看到这帮老亮剑在一部电影里出现就已经很了不起,还管他好坏,但是里面的几个主角都已经老了很多,李幼斌,下面的骑兵连连长,这些都老了。
剧情当然是一如既往的烂喽,就写了一场小的战役,然后几个人在那边打狙击战这个衣服比较凶当然要怎么去说还有里面这些演员都演的太用劲了,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就是一个片段打了一个小的战役,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这个导演肯定是一般般,就是吃了一点那个亮剑的后遗症。
剧情=片名。
看得出剧组是想要还原一场真实而残酷的阻击战,所以连剧情都没有设计,直接搞了一个毫不花哨的阻击战出来,做成了电影。
可是,阻击战,导演跟编剧都没有见过啊,那咋办?
只好参考塔防游戏,就是两个口出怪的那种。
敌人好像一波一波的怪物,除了一波更比一波强之外,毫无智商可言。
我方则是哪里需要去哪里,灵活支援,定点防守。
也没有什么计策谋划,就是硬刚,最后刚赢了敌人,拖慢了对方的步伐,完成了阻击任务。
于是影片结束。
总体索然无味,但是聊胜于无。
李云龙的相关海报吸引了我,毕竟当初亮剑魅力无穷,让我看了无数遍。
这部电影中李云龙竟成了楚云飞的下级,这让我有点难以适应。
战争场面比《亮剑》强多了,炸坦克、炸房子、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手榴弹、手雷,应有尽有。
估计剧组资金比较充裕,哈哈。
整体故事比较完整,可惜一些细节没做到位。
比方说军人把枪交给农村大嫂防身、自己不带武器走人,稍许有些随意。
一般农村妇女是搞不懂咋使用枪支的吧?
就一个司令员来讲,其价值应该在于指挥全军作战,而不是在一个小型的没有太大意义不撤退的阻击战中牺牲。
这种看似满腔热血的牺牲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角度来说是一种鲁莽的牺牲,并不值得提倡和鼓吹。
当然电影本身想要展现的报国热忱无可非议,只是一个司令员在这种场合牺牲的的确确不符合逻辑。
此外,大家都提到的战士给老乡冲锋枪之后自己提着砍刀杀了进去这个细节自不必多少,相信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军人都不会做出这种难以置信的事情。
渐入佳境,不愧是亮剑的团队,演员变老了但精神都在
烂片
四分给李幼斌和张光北,还有一分给唱定军山的大爷,那一段唱戏赴死其实可以拍的更好。。
就冲这个阵容,它不值五个星?
找点亮剑老面孔拍的垃圾
前仆后继
5.5分
买错片子了,呵呵
如此烂剧本就算你们请李幼斌、张光北这些实力派来演也救不了,结构性硬伤好不好?广电能不能扶持点能把剧本写通顺的剧组,投钱搞这种项目的意义何在?还有中老年实力派演员就必须沦落到演这种烂作吗?为什么欧美像迈克尔基顿、梅特尔斯特里普这样的实力派老戏骨仍然能够出优秀的作品,咱们就不行。难道在咱们国家40、50岁往上就不是人了吗?就不能创作一些以这个人群为主角的好剧本让咱们国家这一大帮优秀的老戏骨出来演吗?这个市场不可谓不大,可是你们这帮资本就是只看到所谓年轻人的需求,但是年轻人真的爱看现在那些毫无营养假的要死的玩意吗?
其实市面上也有挺多同类型的战争片,但是能够把战争片拍出这种感觉的电影真的是少之又会少。在片中,导演以小人物为切入点,通过一些复杂的情绪塑造,向我们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中国人的气概~
看完感觉还可以吧,或许是很久没有看国内抗战片的缘故,因为前些年出了太多“抗日神剧”,所以从那时起基本就不看这类剧了,印象中也就《亮剑》可以打动我,也正因为这部剧才注意到此片,可惜稍有些失望,一方面李幼斌老了太多,其他一些亮剑的演员也是,拍摄这部作品有些消费老作品的嫌疑,另外,“老李”的性格也没了,在亮剑中敢爱敢恨的那股冲劲在这部戏显得过于柔情,不骂娘的老李还是老李吗,最后有些情节处理的不好,拿肉身炸坦克的桥段看起来很过瘾,但这样的情节不适合反复用在抗日剧上,除了引泪似乎看不到其他,那个眼镜士兵的处理也有些草率,初期他唯唯诺诺看到爆炸都怕的要死,我以为这会是一部他成长起来的影片,后期有可能成为狙击手,但后面他竟然还是拿肉身去炸了坦克,情节过于平铺直叙没了曲折波动,要说打三星评价其实也是对的。
国庆档唯一看的一部片子,在长沙的家,10.7
唉
李云龙老了,被导演战死了,卖亮剑情怀,没有剧情,从头打到尾也还爽
作为一部网大真的是给我惊喜了一下,开始冲着李幼斌和亮剑班底的一些演员才看的。作为网大,服化道一星、演技一星、摄影一星,这一星是好的意思。
这份给亮剑的
回忆
这啥啊。。。
也就是看看这些老演员了
给一分是因为李云龙,想给半分,但是没办法半分评价……太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