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小女孩
Little Girl Blue
导演:莫娜·阿查切
主演:玛丽昂·歌迪亚,莫娜·阿查切,玛丽·布奈尔,玛丽·克里斯汀·亚当,皮埃尔·奥瑟达,雅克·布代,狄迪尔·弗拉蒙,布里吉特·希,亚历克斯·布伦德穆尔,杰里米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本片是以《刺猬的优雅》(2009)为人所知的法国影人莫娜·阿查切编剧执导的新作。在母亲突然离世后,莫娜· 阿查切发现了母亲留下的成千上万张照片、信件和录音,而这些秘密成为了她追溯、寻找与靠近母亲——这个谜团——的线索。通过电影的化身力量,阿查切邀请玛丽昂·歌迪亚饰演自己的母亲,让母亲重生,在这个过程中,她追溯母亲..详细 >
继《刺猬的优雅》后看的第二部阿查切的电影。探讨“我”与母亲、母亲和祖母间的关系,三代女作家有着相似的境遇,就像一种诅咒;杜拉斯说“只有两种想法让我解脱自我,自杀和写作”;“我对自己的孤独负全责,这份孤独难以忍受,是写作让我活着”母亲最终选择自杀;三个忧郁的小女孩;喜欢配乐;我看的第二部声画分离的电影,第一部是杜拉斯的《恒河女》
太多人恋父,太少人去探索母亲
母女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互相憎恨又爱。骨血的轮回
母权制(女性失权)的继承和终结
#法国电影周创造中的她# 影城3厅,不是伪纪录片,是正经纪录片,玛里昂的扮演更多的是一种传达的媒介而非单纯的表演,很明显能感受到阿克曼对导演的巨大影响,本片几乎是阿克曼《非家庭电影》与《家书》特征的混合型作品,甚至使用了和阿克曼的《那里》一片相同的影像资料;用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母亲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人生,五月风暴的烽火影像与整墙的母亲照片交叠在一起的场面是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火中美狄亚与坠落的马戏团小丑成为全片“意象”,看上去“遗传厄运”般的痛苦,本质上是自我意识强烈、具有智识生活、追求不受束缚的“现代”女性在事实上被剥削乃至可以冠冕堂皇不用负责任的男权社会利用的结果(这在现在社会仍旧如此);开场细致换衣服的“渐变”场面非常迷人,玛里昂与导演建立“母女”关联的电影之神现身的惊艳时刻
很优秀的女性主义作品。作者通过对自己外婆和母亲的深度挖掘,回顾逝去亲人的人生过往并走进她们的内心达到灵魂上的链接与共鸣。片子采用记录、访谈加表演的方式来展现,被拍摄对象不仅人生丰富而且保留了大时间跨度海量的照片、影像、录音和文字。同时,玛丽昂扮演的妈妈在里面通过自己的肢体,表情,朗读,口白,及与其他健在当事人的对话将导演想要的表达进行了更加具体丰富形象的诠释。从女性视角出发,将女性的感受,思考,观点及对自我的审视完成了全方位的输出。
音画的表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整部影片是细节而琐碎的,就像在一堆老照片和文字记录里寻找还原历史
no fit here(perhaps (—我真的很不喜欢那些噪音?—那干嘛还要让它重演?
伪纪录片
世界很烂,人生很难。混乱汹涌与自由奔放的时代,此时与彼时,又有何不同。
可以跟《奥勒法的女儿们》一起看
与《所有的美丽与血泪》对照来看,殊途同归又殊途。 爱男人会变得不幸,爱同性恋男人是更鸦雀无声的不幸。然而最爱最恨的,是自己的母亲。
可以说,创造了一种方法。声音作为时间和灵魂的标记参与其间。
75/100 用纯粹的搬演来再现母亲的生动形象,在闪回和声音之间跨越时间的女性光辉同时在两个时空闪耀,非常厉害的非虚构写作。除去部分过于违和的段落,其余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玛丽昂·歌利亚也贡献了生涯又一精彩表演。
女孩遭受长辈性侵,母亲的第一反应是她们家的女孩遭受了诅咒,总要一代一代经受凌辱。那个忧郁的女孩,用赤裸的身体交换物质,用男人的器官填充空虚,用书房的吊索结束人生。房子着火了只想把火带走,终其一生都未曾辨认这个吃人的社会。她留下了海量的文字照片录音,唯独没有留下一丝对这世界的觉醒。
大量的搬演,很有趣的声画(不仅组织戏内戏外,也组织真实与想象),很丰富的材料,歌迪亚演得也不错,终于跳出舒适圈。甚至比美和血泪好,真的可惜了
信息量很大,真实与演绎穿插,很考验耐心。
追溯自我时,拼凑出了三代女性同源相似的痛苦,声音串联了时间与空间,伤痛与孤独似乎有了某种连结,当导演和扮演的“妈妈”相拥的时候,看哭了,或许此刻有了某种情感的共撑与慰藉
或轻或重 对母亲生命体验的一次探访
挺抱歉的,反正我是没有耐心去了解一个并不算传奇人物的母亲,也没兴趣通过普通人的女儿视角去看曾经的那些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