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小号曲》:反讽西班牙内战的电影,快乐小丑和伤心小丑死夺一个漂亮姑娘,姑娘两边都要占着,姑娘成了政治家,政治家有了一颗由婊子到圣人的心,这让我想起不喊“革命”改口“变革”的韩寒。
每一个新青年、革命军都是下一个独裁者的受精卵,最终一个社会只提纯出三种人:政治家、科学家、清教徒。
最近看的几部片子都比较烂,但也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好在《伤心小号曲》的出现一扫之前观影的沉闷。
整个故事讲的酣畅,重口味的画面也不断的刺激着我的神经。
是最近比较爽的观影经历。
更难得的是,整部片子中与现实政治的勾连,使得我们有更多的解读空间。
两个小丑一个狂躁暴戾,一个温柔善良,一个如同西班牙历史上的右翼独裁统治,一个如同左翼联盟。
他们共同追求的纳塔利亚,美丽而狂放,恰是西班牙民族的象征。
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我们看到的是如同三角恋般的爱恨纠缠。
两个小丑都以自己的方式喜欢着纳塔利亚,而有趣的是女主角即对悲伤小丑抛媚眼,同时也沉溺于当家小丑的暴力之中。
而悲伤的是,爱恨最终走向狂癫,流于暴力,也最终结束了纳塔利亚的生命。
这样的结局即是两个小丑不愿看到的,也是所有马戏团的成员所失望无奈的,正如结尾处,马戏团老板说的,这个国家没希望了。
以狂放甚至疯癫的方式讲述一个民族近百年的爱恨与伤痛,以至于让外人也唏嘘回味,这不能不说是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当然我无法真正准确的理解这其中的语境,但我觉得我们历史中类似的事情远远比这要丰富复杂,不过我们的民族性格很难用这部片子里的方式去讲述它,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随意选择方式和视角的自由。
平时我不是一个特别爱看电影的人。
很多流行的电影我都兴趣不大,只有碰到特别喜欢的题材才会去看。
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好莱坞华裔女演员白灵到西班牙的一个电影节当评委,我就点开了这个电影节的介绍网页。
页面中充斥着各国的明星和各个参赛电影,其中有一幅海报吸引了我。
海报中有两个诡异的小丑和一个女演员,我觉得很好奇,就看了这部电影的介绍。
这才知道是一部西班牙参赛影片,讲的是西班牙内战和战后的故事。
对这个题材我非常感兴趣,我知道弗朗哥对西班牙长达几十年的独裁统治,但是从没看过这方面的文艺作品。
于是准备一饱眼福。
在看之前,我先去影评网站看了看。
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部根本没在中国宣传过的西班牙电影竟然有大量影迷在关注,而且引起了种种热议。
评论基本分为几大类,一些人说这部电影恶心、变态,一些人说没看懂是什么意思,还有人说这是部深刻的好电影。
同一部电影怎么会让人的评论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我不禁更加好奇。
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我看的版本是有中文字幕的。
没看多久,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部电影始终游走在阴郁与欢乐之间,时而让人看到希望,时而又让人看到失望,阴郁与欢乐就像一条蛇一样在时时在交错着,扭动着,变幻着,紧紧抓住人们的心。
开始时是在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个马戏团正在给孩子演喜剧,突然外面响起了枪声。
恪守职业道德的演员继续演出,这时士兵毫无征兆地闯进了马戏大棚,强行要求马戏团所有人员都火线入伍,马上和外面的敌人开战。
饰演欢乐小丑的演员甚至来不及脱下小丑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加入了战斗。
他带着逗孩子们笑的红鼻头,穿着滑稽宽大的衣服,挥着战斧杀出一条血路。
幽默的造型和惨烈血腥的场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异常震撼人心。
最后,马戏团成员所在的一方因为寡不敌众,全被被歼被俘。
小丑也成了俘虏之一。
第二个镜头已经是若干年后,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找小丑。
被关押的小丑说他们在建一座大十字架,这其实是个伏笔,后面会有相关的情节和它回应。
哈维尔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像祖祖辈辈一样演一个开心小丑。
可小丑告诉他,他只能演一个悲伤小丑,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的苦难。
而且以后要记住报仇。
哈维尔看出父亲很痛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他带着炸药来到父亲的工地,组织了一场暴动,想让父亲趁机逃走。
可父亲在眼看就要逃脱的时候被一个骑马的军官杀死了,哈维尔愤怒地打伤军官后离开了现场。
这是哈维尔这个主人公对压迫的第一次反抗。
父亲的被害是埋藏在他心中痛苦的种子,也是他日后种种行为的直接本源。
又过了若干年,战争已经结束,但是西班牙仍然在独裁者佛朗哥的统治之下。
在这种扭曲的制度之下,社会方方面面也发生了种种扭曲。
西班牙当时的经济增速是世界第二,仅次于战后的日本。
而且佛朗哥对国民软硬兼施,并不是一味的强硬手段。
但是,这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暗藏着种种危机,不管外表如何,它的本质仍然是背离民主的独裁,种种矛盾一直在压抑着,压抑着,等待一触即发。
这时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到一家马戏团当一个悲伤小丑。
刚一来到这儿,他就被美丽的表演绸舞的女杂技演员纳塔莉娅所吸引。
纳塔莉娅是那么阳光,那么快乐,深深打动了哈维尔的心。
但是哈维尔发现,纳塔莉娅竟然和暴躁狂暴、独断专行的快乐小丑赛吉是情侣,这让他大惑不解。
赛吉对纳塔莉娅稍有不满,就会对她拳打脚踢,而整个马戏团的人为赛吉马首是瞻,谁都不敢管。
这些都深深刺痛了哈维尔的心。
与此同时,善良的悲伤小丑哈维尔也吸引了纳塔莉娅的注意。
纳塔莉娅很矛盾,她想离开打她的男友,却似乎有什么东西牵绊着,让她离不开,同时她又抑制不住和哈维尔越走越近。
她约哈维尔去法国的游乐园玩。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暗示,法国向来是个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代表了纳塔莉娅对于自由、对于摆脱束缚的渴望。
快乐小丑赛吉就是独裁统治的化身,纳塔莉娅是普通民众的化身,而敢于直言顶撞快乐小丑的悲伤小丑哈维尔是反对独裁的化身。
这三人的关系表现的是,独裁者在给民众暴力的同时也给予种种甜头,让民众觉得离不开它,而当反对派出现时,民众开始摇摆不定。
纳塔莉娅和哈维尔去巴黎玩被赛吉发现,赛吉狠狠揍了哈维尔,带走了纳塔莉娅。
当纳塔莉娅去医院探望哈维尔时说,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自己会再回到快乐小丑身边,以此来缓和矛盾。
哈维尔听了后非常心疼,在半夜潜回马戏团,正好撞见赛吉和纳塔莉娅在一起亲热,怒火中烧的哈维尔觉得赛吉又在伤害纳塔莉娅,拿起一把铁钩给塞吉毁了容。
故事发生到了这里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哈维尔觉得自己救了纳塔莉娅,可纳塔莉娅却一脸茫然。
面对警察的抓捕,哈维尔匆匆逃进了密林。
而曾被塞吉欺压的整个马戏团,却火急火燎地为塞吉去找医生,并最终把塞吉破碎的脸缝到了一起。
由于时间紧急,他们找不到医生,只好找了个兽医。
兽医的老婆非常反对用治动物的方法来治人,警告他们会为今天的做法付出代价。
这段讲的是当反对派给独裁者以重创的时候以为民众会得救,会感激他们,可结果被长期统治、被强奸民意的民众已经丧失了分析能力,只是茫然,而且竟然还为奄奄一息支离破碎的独裁感到惋惜。
还想尽办法去救它。
但是此时,已经没有正常的办法去救它,这个统治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就像塞吉破碎的脸一样难以复原。
而民众不择手段,用兽医去治人的病,对独裁死马当活马医也要把它救活。
最后兽医老婆的话是在警告这些民众,会为自己的做法而自食其果。
逃到密林里的哈维尔远离了人类的生活,开始在森林里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
有一天,一位上校打猎时发现了他,把他带了回来。
这位上校通过哈维尔的项链认出了他。
上校就是当年杀死哈维尔父亲、又被哈维尔打伤的那个军官。
这种巧合充满了讽刺意义。
手下问上校如何处理哈维尔,上校说让他干活。
这象征了独裁对民众的压榨。
这时上校邀请独裁者佛朗哥将军一起打猎。
哈维尔和猎犬在一起,被要求用嘴叼猎物。
佛朗哥看到跪在地下嘴刁猎物的哈维尔后很同情,让他站起来,而哈维尔却咬了佛朗哥的手。
这象征了佛朗哥对人民软硬兼施、假仁假义的态度,而民众早已看出他的真面目,并不领情。
哈维尔被囚禁起来。
此时,他用火碱、熨斗毁了自己的容貌,和过去懦弱的形象彻底决裂,独裁已经把一个善良的人逼成了鬼。
他在恍惚中看到了纳塔莉娅,他再次觉得自己应该去救他。
带着这样的自我认为的使命,他找到武器,一路射杀冲了出来。
此时的反对派已经完全演变成了用暴力去推翻独裁,变得和独裁一样暴力血腥。
当哈维尔找到纳塔莉娅时,惊恐的纳塔莉娅已经认不出来这个面目全非的人。
与此同时同样面目全非的塞吉也找到了纳塔莉娅。
纳塔莉娅又面临在他们之前做出选择。
最终纳塔莉娅选择了塞吉。
当倡导民主的反对派也变得暴力起来,民众更趋向于选择已经有些式微的独裁,起码这是他们所熟悉的,而对于反对派承诺给予的未来,他们一无所知,更为恐惧。
最后哈维尔准备用暴力手段抢回纳塔莉娅,他走到大街上准备抓住纳塔莉娅时,突然发生了一场爆炸,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一场对独裁者的暗杀。
哈维尔把纳塔莉娅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山洞里遍地骷髅。
哈维尔告诉纳塔莉娅,他的父亲就死在这里,这就是他父亲所说的修建的那个大十字架所在地。
这个十字架是也是真实存在的,是独裁者佛朗哥的坟墓所在地,为修建坟墓曾大量野蛮使用反对派战俘。
这时电影的象征意义达到了最高潮。
塞吉也知道了哈维尔和纳塔莉娅的去处,带着抓获哈维尔的军警一同前往。
最后,三人不期而遇,塞吉和哈维尔为争夺纳塔莉娅而展开了的殊死血腥搏斗。
三人扭打着爬上了独裁者坟墓上方的大十字架。
纳塔莉娅此时似乎有领悟,站在了哈维尔的一边,为了逃脱垂死挣扎的塞吉而用绸缎缠住身子向下荡去。
这本是她在马戏团的拿手绝活,绸缎却在半空中被卡住,纳塔莉娅死在了十字架与地面之间,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最终能活着摆脱那个象征着独裁、不自由的十字架。
所有的追求民主自由的努力都这么前功尽弃、都这么夭折了。
塞吉和哈维尔却安然无恙,被一同带上了警车,影片在两个人怅然若失、似有所悟的哭笑中结束。
电影的最后部分,是所有矛盾的最高潮,已经式微的独裁者和正在强大却变得血腥、渐渐接近独裁的反对者都在争夺民众,而且都同样丧心病狂,不惜一切,可怜的民众在双方疯狂的斗争中受到巨大伤害。
最后两股势力都没有得到民众,反而把民众害得更惨,民众也更没有因此而得到所向往的民主。
这个结果非常值得人深思。
本片片名叫《伤心小号曲》是因为哈维尔在变得暴虐之后偶然听到了一个小丑悲伤的歌唱,被深深吸引。
这首歌充满了迷茫无奈和绝望,就像反对独裁的哈维尔当时的处境一样,他了解民众的痛苦,想解救民众,却苦于不知道该用何种方法,最后不得其法,误入歧途,使用和独裁一样的手法以暴制暴,渐渐也变得独裁,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并没有解救成民众。
这首歌也奠定了本片深沉而又悲伤的格调。
这是一曲历史的悲歌,在独裁统治的几十年里和后来反对派与独裁者的争斗中,民众在你争我夺、最终变相了的拉锯战中遭受到了很大的苦难,而且有的苦难并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对社会对文化对话语权对民主的重创。
如果你了解西班牙的历史,这是一部非常好非常有深度的电影,它把用极为夸张鲜明的手法把现实表现出来,就像拉美的魔幻小说《百年孤独》一样,展现了几十年来社会的变化和人心的变迁,让你淋漓尽致地看到了一幅社会生活的浮世绘。
让人在反思之余,也被这种鲜明的艺术手法所深深打动。
本文同时收录于我今天写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889a801013xg7.html,欢迎阅读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整部影片中,没有一个镜头是关于悲喜两个小丑,在一起演习的镜头,结果到了最后一幕我才发现,原来,他们就是现实中的两个小丑。
1.小丑都有那么一点,病态,欢喜小丑是虐人成性,悲观小丑,是太过极端,电影一直在纠结于,悲观小丑的爱使自私的,还是无私的。
结果证明了,悲观小丑就是悲剧的,因为,他根本不爱眼前这个人,他爱的只是他自己。
2.关于爱,悲观小丑是一个复杂的人,先开始,不坏,很纯洁的一个小正太,不识抬举的不会笑,有同情心,正义感,以及那么一点的忧郁,就好像青年时期的不成熟的小青年一样,面对爱的人,支支吾吾的腼腆正太一样。
恰巧是为了爱的人,做出了很多极端的举动,首先是差一点杀死了欢喜小丑,为后面的矛盾做铺垫。
然后,由于悲观的身世,加上少年时的那个宿敌将领,使得悲观小丑在一瞬间发生了改变,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欢喜小丑了,正如他父亲说得那样,只要能够复仇,自然能变成欢喜小丑,这也说明,我们的悲观小丑早已有了这样的理想,他说不定在感谢这周遭的一切。
但是,当他得知女主不爱他的时候,爱欢喜小丑时,他似乎更加坚定了当欢喜小丑的信念。
或许是宿命吧,故事的最后,注定了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悲剧,也注定了这个不可能做欢喜小丑的悲剧小丑。
3.为什么想成为别人呢,为什么要为了别人要改变自己呢,改给谁看呢?
4.经典台词:爸,我不想做悲观小丑,受人欺负。
但是,你的悲剧人生是不可能逗孩子们笑得不过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复仇,把你心中的仇恨全部发泄去5、最棒的镜头:最后一幕,欢喜小丑一副笑脸,悲观小丑哭死的样子6.当然这里面有着反战的大背景,就如同电视媒体里面全部放着的是犯罪暴力一样,这一切也塑造了人性的麻木与凄凉,当然,马戏团里面的同伴们,还是各个都很喜感和人性的。
就好像最后那个摩托飞车的笨蛋,和为了帮助同伴被捕的同伴。
7.很苦的一部电影。
8.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让大卫林奇,诺兰拍可能会更好,因为本子真的很不错。
而且很容易拍得很深刻。
9.从蝙蝠侠之后就开始喜欢上荧幕中小丑的角色了。
笑声、小丑、战争、孩子,不调和的元素,在一开篇,就迫不及待的亮相。
片头节奏感的映像,已经开始毫不客气的彰显着残酷美了。
悲伤的小丑永远哭泣滑稽的小丑也不过是长久的苦笑哭与笑,不过是从一个极端扭曲到另一个极端,乐极生悲,喜极而泣的相互纠结。
悲伤,在浓的化不开的时候,变成了刻骨的仇恨,而这,是复仇的前奏!
爱情,在痴迷的时候,变成了占有欲,而那,是疯狂的开始!
死亡,在冲动的时候,变成了一种玩笑,而最终,却成了一个笑话!
瞠目结舌的狰狞面具下面,是一张早已悲伤得面目全非的脸。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有撕裂感心痛的电影。
西班牙人对残酷的理解总是这么的妖艳。
赛吉,哈维尔父亲都是喜剧小丑,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快乐,换句话说他们把快乐都给了观众 ,给了那一群孩子们,那自己剩下的就只有悲伤了。
<图片1>赛吉自己失去了快乐的同时,一种内心的苦闷油然而生,纳塔丽娅在自己的身边也便是自己内心的发泄。
同样,哈维尔的父亲内心也充斥一种痛苦,他参加了西班牙的内战,一个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的小丑一下子变成一个杀人魔,那样的冷酷无情,他还叮嘱哈维尔要做一个悲剧小丑,从这一刻开始给哈维尔的内心中下了一颗种子,在他毁容之前就其实已经有了一张面目全非的脸。
相比喜剧小丑那人面兽性的丑陋,不客气的说他与哈维尔的父亲都是披着羊皮的狼,我再次觉得哈维尔的用生石灰和电熨斗毁容的扮相相对可以接受。
一个喜剧小丑也有丑陋的一面,一个悲剧小丑也有善良的一面,笑与哭,悲剧与喜剧不过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的扭曲,乐极生悲,喜极而泣,相互纠结。
有人说这是一部纷杂寂灭的人世间的悲伤小号,有人说它是西班牙神秘阴郁的交响乐。
也有人觉得它只是一部暴力泛滥荒诞之作。
以爱情的名义,故事里充斥着黑色、荒诞与恐惧,女人裹上红绸纵身一跃,我以为能看到红色血液在漆黑肮脏的石板上蔓延,却没料到咔嚓一声悬在寂静的黑夜——黑色血液缓缓滴下,更加的诡异阴森。
西班牙哥雅奖,本片囊括了十五项提名,被誉为近年来西班牙最好的影片,还不是之一,是最好。
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西班牙现代史的一个进程,开始于西班牙的内战,结束于弗朗哥执政结束的最后时刻,是西班牙最黑暗的四十年。
就像是西方人看不懂《让子弹飞》一样,我也介入不了这部电影的实质的内涵,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很深很深,不了解西班牙那段历史就理解不了影片的中心思想。
小丑,悲伤的小丑,从一个想当小丑的小孩到最后疯狂的自残和杀人,应该就是西班牙的一个缩影吧。
这部电影是最近看到最好的电影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浓缩了一代人的爱与恨·成长与腐烂·救赎与崩塌·简单粗暴·不留余地·承载情感的职业和父亲的精神指引是两把沉重的黑铁大锁··他们可以轻易的捆住一个人一生·从前我从不知道马戏团里还有悲伤小丑这个职业·就这个电影看来·这种小丑就是属于那种以伤害自己来放大欢乐小丑的笑料的角色·如果说欢乐小丑会分不清梦境与现实·那么悲伤小丑的命运就是在无尽的黑暗中把自己藏的越来越深如果我不干小丑·那么我就要去杀人了·这是欢乐小丑与悲伤小丑的第一次接触·也是贯穿一生的心灵交汇·是啊·外面的世界都是枪炮·强权·世事波谲云诡·万般的无奈不由人·把自己藏在一个一厢情愿的美好世界·或许是控制自身的最后底线· 其实他们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寂静世界·败顶的管家·不停飞翔的摩托手··每一个人都看穿了生死·那头踩死了管家妻子的大象·那始终也修不好的涡轮·告诉人们·在那个世界·或者这个世界·如果你想自由穿越·那么必须学会糊涂·学会放下·学会忘记自己是谁·忘记别人是谁在悲伤和快乐之余·爱情这个东西·或许就真的是一个比小丑的花脸更滑稽的道具·是缓解马戏团舞台人生的另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里·你可以扮演纯情·可以扮演固执·可以扮演粗暴·可以扮演争夺·可以绅士·可以恶棍·可以淫邪·可以神圣·你可以把她搓烂揉碎放进你饕餮无度而依然饥饿难忍的胃里·你可以把她顶礼膜拜高高置于你早就支离破碎的理想穹顶上·那么其实悲伤小丑和欢乐小丑·我想没人比你们真正了解最后的最后·那盘旋而下的赤红只不过是自己为自己眼中黑白的世界中设定的一个温暖刺眼的颜色·从那个矿井崩塌的夜晚·你的心里就早已经是一片废墟·父亲嘴里的报复·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温文尔雅的表面和悲伤到化不开的眼神至始至终就预言了那个崩塌的时刻·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有一个主宰·一个女神·悲伤小丑的肉体·早就埋在那个尸骨堆山的工地·所以·脸颊也罢·嘴唇也罢·在你想回家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其实悲伤小丑·你想找的不是那个脚踏红云的美貌姑娘·而是让你石头般的心脏重新跳动的那一抹血色罢了至于那位美貌的姑娘·从头到尾都很精彩·尤其是死去的那个场景·要知道一根脐带是不能养活两个受伤的孩子的·你只有从中折断·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一人一半·两不相欠·无论这个电影让你想到了程蝶衣还是段小楼·游坦之或者何红药·其实都一样·拒绝长大的孩子或许是孤寂的·但被拒绝长大的孩子注定是脆弱的·他们的纯粹不单体现在美好里·也能极端的体现在仇恨中·仇恨的义无反顾不遗余力·这种用伤害自己来争夺一块蛋糕一枚糖果的故事·什么时候看起来都让人心疼 伤心的旋律永远充满了寂寞和自伤·寂寞的感觉可以慢慢汇合成一种说不清的味道·自伤的手段永远千奇百怪·你谦卑到极点·你强横到极点·都不过是想在人群中被人真切的看上一眼·小时候觉得柯本的那句名言·是热情独立·豪气干云·长大看来·其实就是悲观到极致的孩子的一声低语了假作真时真亦假 不疯魔不成话·这种故事在中国最是不缺·或许在一个时代的结束后·我们的积累和沉淀会以一种姿态展现在世界文艺作品的舞台·我始终相信中国人的承载能力有一天会化为光华·中国人没有枪炮··没有神圃··但有的是比小号更伤心蚀骨沧桑无奈的声音在整个腥风血雨的最后·他们俩第一次像个婴儿一样哭在一起·如果眼泪可以稀释那些化不开的悲伤·冲洗那一个一个荒谬的时代·· 那么祝愿他们 或者将来的我们· 最终都能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暗了,乌云满布得几乎见不到微光,在非常巨大的十字架顶上仅有三人,笑脸小丑、悲伤小丑和他们深爱着的女人,这一对小丑早是杀人犯,极端变态地互相暴打,受吓得慌张的女人把一团布绑紧腰部,其圆柱卡在铁栏间,纵身一跳,空中哗哗往下顺滚,还未落地先自尽了,她的瞳孔死鱼般地睁开着。
就在这一瞬间,镜头稍加快进地退回到远处并缓缓仰望上去,一片黑暗中,冷冽的大十字架下,挂着一根很长很长的艳红真丝布,连着女人身吊在空中,人的生命真的很渺小,甚至无力和十字架背后的死神抗争,这幕恐怖而壮大的死亡气氛,散漫着浓墨文艺的场景,足以凄美得震撼了我,顿时忘记了那两小丑活生生的存在。
然而,两小丑被警察带进车内,沉默良久,笑脸小丑突然狂笑了,悲伤小丑痛苦哭泣了,之前他俩已毁容了,为情痴狂,为爱失心。
回想起来他俩初次见面时,X(笑脸)质问道:你为什么想当小丑?
因为生活让你恐惧?
因为你父母是小丑?
因为你喜欢被羞辱?
B(悲伤):您自己呢?
X:我如果不当小丑,就一定会变成杀人犯。
B:我也是。
这结局超乎了我的想象,巧妙地与这段结局呼应上去了,证明我的猜想是错误的。
小丑的这段最终曲,只能这样,没人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幸好,这一切只都是虚构而已。
烂的个性十足
什么烂片!
女主好看
融合奇幻荒诞历史爱情人生惊悚多元素于一身的牛片...
期望過高,失望而回。
将癫狂和暴力不断加剧,难得的是这种暴戾的情绪可以一直延续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一切尽癫狂!残酷的极致竟然可是喜剧!★★★★
两个小丑抢一个女人,结果这女人后来华丽丽地挂了···这片有点重口,但是也挺有特点的
伤心小号曲,看完了。剪辑破碎,画面毫无质感,剧本粗糙又随性,政治表达非常简单,整体十分b级十分邪典,但恰恰在各方面都严重缺乏想象力。4分。
都癫狂咗||我都癫狂咗
相当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片子够怪诞,就是有点恶心。。。。
对西班牙历史知之甚少,我表示我看不懂
太无聊了 没法接受
3.9,一怒为红颜,竟然真的咬了佛朗哥。。
烂糟的!
谁对谁错,交给上帝去判决。有点太追求疯狂了,过了。
你妈 一恐怖片
这你马哪是悲伤 是TMD疯狂
看不下去,老婆睡着。
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