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灾日月
The Days
导演:西浦正记,中田秀夫
主演:役所广司,Nobi Nakanishi,竹野内丰,小日向文世,小林薰,音尾琢真,光石研,远藤宪一,石田百合子,泉泽祐希,丸山智己,六平直政,小木茂光,铃鹿央士,渊上泰史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简介:该剧共有八集,描述日本核灾后人心惶惶的关键七日,并分别从政府、企业与冒险犯难的现场人员观点出发,透过严谨的资料搜集,真实还原事发经过,并尝试解答一个问题:“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宫城县栗原市发生九级大地震,震度最高到达7级,距离三陆海岸130公里范围皆受重创。日本多个岛..详细 >
还不错,但是往大海倾卸核废水就太过份了
首先拿本片和切尔诺贝利比不公平,因为核灾比惨本就是荒谬的。事实上前几集给我的窒息感如出一辙。但居然会有比如 ptsd 部长上报核辐射后的病人惨状但是吹越满被首相的气势压制不敢汇报,之后这条线就拍丢了这种剧情…最后根本提也不提受到辐射的东电工作人员后续身体状况如何这种让人关心的事实…对于核电的美好本愿的毁灭、生命的重负、流离失所的苦难都是真实强烈的,事实上剧情中也常见讽刺笔触,这部剧本可以做得更好…
相当写实,接踵而至的灾难,面对困局的高官和东电员工,面临核辐射甚至核爆炸核爆炸,每个人的选择与坚守,感同身受
大闷片,节奏相当不好,但胜在题材为世人所重视,耐着性子也会看到结束。观剧的过程中滋生无数疑问,比如为何没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现象发生?——东京近在咫尺,但近乎贯穿全剧的时间范围内,外界都不能帮忙搞定一块125V的电池???没有电池反应堆就会炸啊……还是说核电私营,大家就更倾向于围观或者问责而不着急伸手帮忙哪?剧终居然仍旧是一个又一个的“不知道”——比前某苏更狠。
2023.08.25 ~ 2023.09.01核电站面临威胁的介绍不够清晰(其实完全可以借新闻记者之口加以说明的),对几方救灾努力的呈现也与事实有一定出入。此外,不仅片子节奏慢,剧中人物的动作也极为缓慢,感受不到灭顶之灾一触即发的紧张感与恐惧感。每一集的情节容量很少,却也没能激发足够强烈的情绪……不知道他们把时间都用在什么上了。比较失望。
看得我冒火,整个东电和政府好像没有一个能拍板说得上话有分量的人,这个危机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看得我按加速,海水怎么没淹没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清醒一下,连累了每一个平民
比想象中好!演员们演技加分!
把备用发电机放在地下室可真是天才
片子真拍出了日本人那种每个人循规蹈矩漠不关心看着船沉了的民族性,平庸之恶。PS:部分内容不符事实,明明是东电拖着不允许海水降温变成事故,而首相菅直人力挽狂澜,这里直接被说反了,很怀疑是不是收了大企业的黑钱哈哈哈
详尽
然后现实中不干人事?
在描写应对灾难的同时也看出了没有国际责任心。不过通过此片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下核能工业的些许内容
盲人摸象般地行进。每个人都只能感受一部分,只有拼图才能知道真相。每一个摸象的人,每一个叙述象的人,每一个拼图的人,每一个思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业内人士路过,周五晚上一夜刷完,拍的很不错,参数、术语、应急响应都很专业、也很真实,剧组下了功底的,敢拍出来直面灾害正视历史,就是进步就值得敬佩,至于网友们反日反核和政治问题,我不做解释,没意义。
老实讲,我现在已经不关注那天发生了什么,我无语的是之后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已经听够了你们有多么多么苦,如何如何在反思,如果没有行动上的反思,所谓的反思不过是一句混淆视听的空话。——摘自网红主播"小片片说大片"
看了两集电视剧,感觉节奏有点慢。
就算说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去做?就算真实还原,意义在哪里?明明可以补救,明明有其他方式不排核废水,这个时点上这个日剧,所谓的反思又有什么价值?做给世人看?给世人一个交代吗?告诉世界上其他人,看,我已经在反思了,但我什么也办不到吗?
🌕🌕🌕🌕🌗原以为有《切尔诺贝利》珠玉在前,这部剧会相较之下显得比较单薄。但看完之后觉得并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福岛可能并不会有切尔诺贝利那样触目惊心的血腥场景了,但福岛有地震和海啸天灾的因素,灾情更复杂。这些都冷静地体现了。完成度相当不错,有网飞爸爸的投资,制作水准也比传统日剧精良很多。我给4.5/5,缺少0.5是因为,如果再有对灾民的影响的一些体现就更好了。向役所广司桑沉着细腻的表演致敬。向剧组仔细研读事故报告的认真态度致敬。
小日向文世:打死都不当日本首相!狗都不当!这辈子都不当!
EP1 和水有关的特效是多么的难做啊 EP2 太多慢动作和沉默了 EP3 真有钱,以及可以说是日本社会观察 EP4 截至目前情感最浓烈的一集 EP5 渐入佳境,各方势力面观,可以看作“日本是怎么运作的”类科普读物。全部看完让人思考私营和公营怼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