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是太冷漠,即使故作轻松地喊着“安心安心”也还是无法像小白一样让自己平静、满足,甚至在空中漂浮起来起来,毕竟我们再也回不到11岁时那样用个小小咒语就能把自己哄得开心。
小白说:“小黑,当天空的颜色变黑时,小白总觉得很难过。
”小黑问:“为什么?
”小白在后来才说:“可能是因为黑暗的黑容易让人想到死亡。
”每天一过五点,小白就开始难过。
在白天,黑是透明的,而五点过后,黑暗便从隐身的状态中消失,恢复到本相。
小白有感知这一切的能力,外表单纯柔弱的他也因此比小黑更坚强。
小黑的行为并不证明他比小白要勇敢,老人的预言则是:最后的拯救者是小白。
小白在小黑被追杀的时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只白色的鸽子,在黑色乌鸦的追逐下快速飞行,而残缺的月亮在前方像一道狭窄的慢慢闭合的门缝,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只乌鸦,在追逐鸽子时,实际是将它在最后时刻逼进属于它的纯洁世界。
就像电影最后,小黑要被心中的黑暗吞噬时,小白的一声呼唤就将黑暗的“强大力量”摧毁,老人的预言到底被印证了。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小黑,能够保护小白,可事实上不是这样,正真坚强的反而是看似柔弱无力的小白。
人的梦就像小白的苹果种子一样,你在很久之前埋下,等着发芽,可是它在你的关注下并没有像你期待的那样破土而出见阳光,而是静静在废墟与黑暗中沉睡。
不要奇怪它老不发芽,它自然有它的打算。
小黑是这样安慰小白的:“等我们慢慢忘记的时候,它就发芽了。
”是啊,等我们的现实面目全非的时候,梦终于发芽,而我们也许已经不认识梦的模样,记不得那是自己的梦。
但愿我的心里有小白这样的小孩在为我守护柔弱的梦,不受污染。
《恶童》根据漫画大师松本大洋的同名漫画改编,导演是曾经制作了AniMatrix的那个美国人,所以画面影像非常精细华丽。
故事是关于两个孤儿在三不管的“罪恶之城”里为守护自己所爱的那个世界与恶势力之间殊死拼斗。
还是日本漫画常见的那些主题,正义与邪恶、杀戮与和平、城市化与传统的美好、孤独与友爱等等等等,两个主人公更是被直接命名为小黑和小白,象征意义彻底直白。
这些主题向来都很有感染力的,观众非常投入,片尾的时候大家在黑暗中看了很久的字幕,才起身离开。
我也很感动,但却因为不同的原因。
摘录以下对话,相信大家就会明白,多麽明顯的bl^^小黑:安心安心,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
小白:我想存钱,在海边给我俩盖一座房子。
小白:神造我们的时候失败了,我的心缺了螺丝,小黑的心也是,但我有小黑缺的那些螺丝,我全都有,我想给他……感動中…………
澤田說,自漢摩拉比建立巴比倫開始,城市就已經是冷漠的了。
黑說,建立巴比倫的是尼布甲尼撒二世。
城市是冷漠的。
城市是交通、政治與金錢雜交之後所產生的怪物。
而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這變態的城市裡進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叛變。
朝過站不停的公車比中指。
對著電視裡滿口胡謅的政客嗤之以鼻。
研究關於歷史的真相。
聽NIRVANA。
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叛變,就當作是給中間偏左的自己一些小小的交代罷。
美國佬的報應就快來了喔。
松本大洋的《鉄コン筋クリート》,是高中時候偶然在圖書館裡翻的。
還把上面白的彩稿給剪了下來貼在自己書桌上,只可惜後來搬家沒能把他帶走。
白的配音員是蒼井優。
「這裡是地球星日本國白隊員」「請回答」「今天也好好保護了這顆星球的和平唷」「請回答」「這顆星球非常地和平」「以上。
通話完畢」「安心、安心」 黑對白說,人不會這麼容易死的。
是真的。
當他們問我,「為什麼要活著」的時候,我都只能夠一笑置之。
因為我不會說出,「那為什麼不去死」這樣刻薄的話。
其實「為什麼要活著」以及「為什麼不去死」是一樣的矛盾。
會煩惱這類型問題的人,不是活得太安逸就是太過煽情。
去他的憂鬱症吧,明明一個個都正常得很。
人不會這麼容易死的。
因為人最擅長的就是苟且偷生。
恶童,很好看。
当时比较傻,是冲着苍井优在里面配音,而想去看的。
好笑的是,后来我看的却是英文版。
和《猫汤》一样,无比绚烂的色彩,一个又一个游乐场。
电影定位的人群,并不是小孩。
而是从童话色彩走出来的,被迫接受社会成人规则的一群青年。
《恶童》走的是魔幻现实主义路线。
惊叹松本大洋的巨大想象力,柔和了日本的唯美和西方的简约。
错综复杂的建筑物,巨大的摩天轮,斑驳的碎石小巷,热闹的游乐场。
所有的色彩都是柔和的,温暖的,一切美丽的颜色堆砌起那座废旧的城市--宝町。
最漂亮的地方,其实是那个荒芜的角落,白和黑住的那个地方。
有报废的汽车、肮脏的玻璃缸里的金鱼、被丢弃的布偶、一棵天天浇水却不发芽的苹果树。
人物的形象设计比较出乎意料,白和黑。
小白,圆圆的脑袋,拿着破旧的布娃娃,脸上挂着鼻涕的小屁孩。
小黑,脏脏的衣服,长长的遮住眼睛的头发,邪气的单眼皮男生。
白。
一个很寂寞的小孩,他说他怕黑,黑色能让他想到死亡。
他是个软弱的小孩,天真善良,稚嫩的脸庞,相信一切的美好。
黑。
一个很暴力的小孩。
他不惧怕任何人,他爱打架爱斗殴。
白是他的精神支柱。
他存在的理由就是要守护白。
电影的主题包含很多。
城市的膨胀和人无处可去的归属,是其中之一。
没有属于我的城市,只有我属于的城市。
城市是人类建造的,到最后,却是这些我们自己铸造的城市囚困我们。
“没有流泪的空间,也没有沮丧的时间,否则,将会被城市杀死。
”当我们所处的城市,日益狭小日益翻新,被异化得面目全非,我们还能怎么拯救和挽回呢?
影片精致到无可挑剔,旋转木马锈迹斑斑的身躯、荒废已久灰尘满天的旧沙发、微微裂开缝隙的墙壁。
白的台词,像是旁白,又像是自言自语,抱着他的布偶,看着落下去的太阳,惧怕即将来的黑暗。
白很讨厌冬天,一到冬天就哭。
白不喜欢蚂蚁和蟋蟀的故事,他总是哭。
他说,“人们总说我小,可,我总比蚂蚁大吧。
”白,总能在任何时候说,“Be happy,Be happy.安心安心。
”当他仰起他天真的脸,怎么忍心告诉他这些虚伪的谎言和险恶的预谋。
i can see you i can hear you i can feel you i can touch you i can smell you but i can't read you.城市太冷漠,繁华却空洞。
最后的归属,就是像小黑和小白一样,铸造自己的小星球,好好守护。
这样的电影,总是会这样,看过很久,还是没办法晃过神来。
这样的电影,总是这样,写了很久,除了一直引用它的台词外,不知道还能够再说些什么。
下沉,下沉,下沉,下沉……水面之下一片漆黑,想要尝试着张开眼睛,寻找一个光点,至少能给自己哪怕是一丝信心,告诉自己其实可以借助那光亮的指引浮起来,浮出水面……意识是不想要就此溺死的,可是,身体不受支配,下沉下沉一直下沉。
不敢睁开眼睛,如果那光亮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一直只是自己心里面的假设呢,如果睁开眼,扑面而来的仍然是死亡般压抑人的彻头彻尾的黑色呢。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我会,幸而每次还算是有勇气睁开眼睛望一下水面,那光亮一直都还在。
看《恶童》的时候,最喜欢的是白各色的帽子,就像他开心的时候,能够画出的那些明亮的画一样,白是个晴朗和明媚的小孩,他始终都是黑的底线,是黑心里的那个光点。
他们是彼此的信仰,以至于彼此间感召的力量可以具化到一切细微里面。
白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黑一直都在守护,他是白在水面之下,看到的那丝光亮,白于是拼命挣脱开拽着自己下沉的那些水草,浮上来。
睁开眼,是黑的脸。
黑说:你回来了。
白有微笑:我回来了。
甚至当黑选择用离开的方式来保护他认为很脆弱的白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是十分清楚白才是心灵最坚强的孩子,因为他的心里面有一股最干净彻底的纯真的相信的力量,也同样是这力量让黑没有最终走到那片虽然有着无限力量,却异常死寂的,地狱般黑暗的领地里面。
白伸出手,露出城市里只有他一个人才拥有的没有杂质的笑容:你回来了。
最后的最后,终于一起来到海边,黑和之前生病的白一样,有一个跃出水面的画面,他终于也有个孩子的样子了,没有肩负什么使命也没有要逞强去战胜怎样的人,只是简简单单和白一样,是个小孩子。
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
这是多温馨的对话啊。
我也要感谢,水面上,至少还有你在。
整部电影结束,除了故事外,令人最有印象的必然是五光十色的宝町,我想管那叫乐园色,无论是人们一直在重申宝町过往的繁华,还是它那粉蓝、粉红,一堆粉囊囊让孩子们喜欢们的颜色,只是都加了灰度,让整个城市看起来就像被时光的雨水冲涮洗旧,露出水泥无奈又忧郁的灰。
时间,更迭的人潮,把色彩变成往事,一切真是被洗旧了。
把孩童与黑社会纠缠在一起,原本就是极具戏剧冲突的设定。
在宝町,会飞的流浪儿叫“猫”,老派的黑手党叫“老鼠”,中庸、性冷淡的警察还是叫警察(笑……)。
原本三支势力看似对立,但其实在宝町却是一种互相牵制又互相依托的平衡。
到那像外星人一样的新黑暗势力加入时,蛇与三个背后写着龙虎?
的杀手出现,宝町原来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原本那些人都像是从一个中心点往各个方向走出了一步,当外界力量侵袭时,他们又退回了原点,于是警察收养了小白,老派黑手党的头子铃木可以和小黑平心静气的聊天。
宝町的设定中真有不少怪人。
两个主角就不用说了;差点被黑暗吞噬的小黑:以为只要用原始的力量保护着小白,因为没有信仰,最终不得不在是彻底放弃黑暗的立场投靠光明,还是笃信更加黑暗的力量之间进行抉择,为了继续活着而做抉择。
没有爱,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从前的小黑代表着一种极端,比黑手党们更鲜明的极端,黑手党们的存在只是体现了笃信黑暗和质疑黑暗的N种结局。
所以小黑是幸福的,因为他是主角,他最终选择了光明,他有小白,导演给了他幸福的结局。
(笑……)缺心眼的小白:在宝町代表纯粹、纯真、爱与真理的孩子,他与天性残暴的小黑在一起,他为了小黑也能杀戮,面对烈焰与鲜血也会笑。
但他却能不断去发现美好的事物,一粒苹果籽,一种海边蓝天自由的幻想,每天向天神的汇报,他自称保护地球和平的白队员,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守护着小黑,和他一起快乐的生活,消灭一切要消灭他们快乐生活的坏人,还有就是不断告诉小黑,他们的未来其实可以不用坚守着宝町,为这个正在衰弱褪色的城市坚守着没有任何意义的权利。
宝町不是任何人的,权势财富也不是任何人的,每个人只有自己能选择的那一个未来,它可以是比权势财富更令人快乐的生活——自由的生活。
他一直想让小黑明白这一切,而小黑最终懂了,完美结局。
铃木与那个杀他的手下:后者的名字想不起来了,或许是类似题材的电影并不少见的原因,看完《恶童》,并不觉得有多大的心理冲击。
一切淡淡的,觉得挺好。
铃木是老派黑手党的头目,一手提拔出的手下,待他如子,但最终死在他手上,当他把枪对准自己,还在教他完事后擦掉枪上指纹,烧掉衣服,杀人时不要罗嗦……铃木这个老男人,虽然骨子里有黑手党的狠,但说起将旧有的脱衣舞馆拆掉改造成儿童乐园,却流露出对旧宝町和记录着他成长的那个时代的感情,当他在舞馆看完最后一次脱衣舞表演,他已经清楚的体会到自己老了,被新势力所代替,他开始变得像一个平凡的老头,变得絮叨,变得家长里短,关心手下的结婚生子问题,甚至一早预见了自己的结局,因此他才会对小黑说:“那我们地狱见吧……”但地狱只有他那个没有因为杀了他就保护住家人的手下,没有小黑。
他们没有绝对的力量从黑暗中脱身,没有小白,从配角的角度来说,那也是必然的结局……至于外星人一般的新黑暗势力:符号一样的人物,代表着绝对、压倒性的力量,必需存在,必需面对的挑战,它们存在就是为了让主角们醒悟,让配角们沦为悲剧角色的,所以……和其他电影一样……不用多解释了。
(也许这就是我觉得淡淡的原因,太明白故事的套路了,毕竟黑手党的杀戮与孩子的天性都是很直接的,杀就是杀,暴力就是暴力,血腥就是血腥,没有解释,没有铺垫,如果你对这样的直接反映不过来,应该是你生活的太幸福了。
)性冷淡的警察:一出场就声明自己性冷淡,对转职到宝町当警察也无所谓,对生活在哪里都无所谓,最后却能让小白抱着,并且在小白歇斯底里时感觉到他需要小黑,那个麻木不仁的警察,那个像大多数人一样越来越麻木的警察……真是远离纯粹和纯真太久了,才最终将要被它们所触动……我们都爱看孩子,不喜欢看老人。
因为前者代表未被腐蚀的心灵,后者代表看尽世事后只会向你絮叨最好的时代过去了的腐朽。
宝町有孩子也有老人,宝町是一座被越洗越白、人情被越洗越淡的城市——孩子不纯粹了,骂着粗口,学着暴力行为;不识时务的老人会被年轻人所唾弃;永远没有稳固的势力,任何强大的势力都会被更新更强大的代替。
这儿生活着许多中庸的人,包括警察,谁都厌恶着这座没有人味的城市,但谁也不敢最终的离开它。
这就是宝町,宝町也是现实中的每一座城市。
牛头神告诉小黑:我是光明投向你的影子,只有我和你永远永远在一起。
(这个世界越变越快,人类越来越喜新厌旧;只有死亡与黑暗是永衡不变的规则。
当不知道何去何从时,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会是小黑,常会迷思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小黑;但我们未必是小白,纯粹的种着苹果籽的小白;所以请好好发现值得你珍惜的那些朋友,那个爱人,当有天你觉得迷失自我,觉得累时,请将黑暗交给光明去守护。
“白呢,缺了很多螺丝 心的螺丝 失败了 神作坏了好多。
所以呢,黑他也缺了很多螺丝 不过黑缺的螺丝 白有拿着 全部...都有拿着。
”——《恶童》看着人物画风不会觉得很讨喜的一部动漫,但细节处理上的细致,情感的烘托,人物内心挣扎的体现实在勾人眼球。
它有直戳人心的社会残酷,阶级纷争,不同人对于“根”的责任与依恋,混杂着挣扎,抵抗,顺从等等的情感。
主角黑与白二人是这座城市中的相依为命的一对不良少年,在他们的城市被企图牟利的人所占领时,他们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与坚守。
对我来说觉得全片最戳的就是这段词了,看似两个人相处中黑占主导的保护地位,但却是因为他有“白”作为支撑,正因为白牢牢握住了他心内的螺丝,两个人才得以彼此救赎,注入理想的信念。
《恶童》(美国 日本)2006导演:迈克尔艾里亚斯这部动画电影所讲述的故事貌似黑帮争斗的俗套,但脱俗之处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学思辨。
在灿烂异常的影像背后,是另类的、邪气逼人的特征,而内涵确是极为单纯唯美。
这个极为黑暗的故事在充满色彩的视觉中,产生强烈的压迫感和诡异感。
小黑小白的经历实际上是典型的黑色人生,充满危机和悲凉感。
作为主角的儿童,虽然被称为恶,但其实只是身体力行的最简单元素而已,本质上同他人无异。
实质上,可爱的黑白组合只是未经风尘的未被同化者的代表。
人总会面对命运给予的各种荣耀和剥夺。
在很多的事情面前,可能倒下,并且从众于身处世界的核心中。
即使没有这样,那郁郁寡欢的情绪也倒退了的人之初的本性。
于是,很多人都会感叹造化弄人抑或世态炎凉。
然而,如此多的人们没有想到自己的挫败并不是他人赋予,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人不能完全生活在现实中,而弱化抑或埋葬自身的灵性。
要知道,这种灵性如同亘古不破的大自然一样,是灵魂的支柱。
失去了这种天赋的灵性,人如同行尸走肉。
可能随波逐流,可能照章办事,亦可能玩弄他人。
于是,对于物质的追求变得惨烈而泯灭人性。
这样的感觉,就是小黑和小白的搭档人生。
人天性本就埋藏着善与恶两种情结。
小黑代表恶的一面,用进攻和武力解决问题。
小白则代表着善的一面,他的存在控制了恶的手段。
两者相辅的关系其实更是一种相互牵制又相互给予。
如果破裂,都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撕裂。
小黑可以变得更加颓废黑暗,而小白则更加的不堪一击。
如果两者合而为一,那这个抛弃了善的人的就可能变成恶魔。
反之,失去了恶的保护,善就是弱者,甚至疯癫。
小黑的崩溃在于失去了善所带来的温暖和包容,还有作为恶的象征所必须面对的堕落。
小白的疯癫在于失去了人性中恶所提供的庇护和牵制,以及作为善的象征所必须面对的恐惧和无力。
如同一个人的善恶两面。
面对危难命运时的抉择,为私欲会丢弃善所带来的弊病,丧失了现实中可能获取的利益。
反之,则失去了凌驾于人之上的机会。
《恶童》中,小黑离开小白,恶与善分离。
两者皆失去了平衡,进而痛苦,进而崩溃,进而再行团聚。
而现实中,黑暗力量的诱惑往往轻松的断绝了善的生存空间。
即使,作恶之后有着短暂的悔意,但马上就会随风飘逝。
在恶童中来说,就是小黑不可能脱离于小白。
小白更像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保养人心的安静之处,支撑着这个人的性灵。
所以,人不论设身处地于任何情境,高人一等还是低人一筹,一帆风顺还是一路坎坷,都需要给自己留一份恬静的柔弱的充满纯净色彩的空间。
这个空间如同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休养生息的花园。
任外界风调雨顺还是巨浪滔天,都可以调整自己的内心。
美国人导演A是一名迷恋日本动漫的超级粉丝,同号称动画界“HBO”的 STUDIO 4℃公司合作,推出漫画大师松本大洋的成人作品《恶童》,给人的感受是惊叹于导演鬼斧神工的表现力和对原作深入浅出的人生阐述。
在这部区别于美式动画的二维画面中,开阔的视野、绚丽的色彩、繁复的画风、快速的剪切、多维度的视角和穿透力强悍的背景音乐,小城仿佛已经不是弹丸之地,而变成了整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小黑和小白的黑色冒险则让观者彻底投入。
影片背景关系其实很简单,但所表现的惊人的爆发力却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恶童》能够实现这样的想法,不仅要归功于大师松本大洋的哲学境界,也要归功于导演非凡的想象力,能够让原作变成一部天马行空的艺术品。
导演A东西合璧的视角彻底打破了日式动画的传统视觉效果。
不仅扩充了日本动漫的优势,而且清晰的连接了好莱坞动画作品与日本动画之间的沟壑。
灵动的风格以及变换多端的镜头是好莱坞电影常用的招牌,而所表现的画面基调却是典型的日式动漫。
从而,略显呆板的二维动画通过更为电影化的美式制作变得活灵活现。
另一面,导演有效的利用各种黑色元素,以及可以表现这种文化的艺术手段。
这些元素多是很酷的,小白抽象却唯美的思想,小黑的不羁和攻击性就是典型。
前者貌似孩童的话语中,不仅透着幽默滑稽,也包含哲理;而小黑的攻击性则富含黑色而又炫酷。
两者交集的情感因素则蔓延在黑色语境中,而其他角色的生死两难也加深了这部黑色电影的纯正味道。
那么,《恶童》所带来的内外兼修的厚重味道就的确让这部动画电影不同凡响了。
看《恶童》,实际是在看着小黑小白坏坏的样子学习人性中的善恶。
1.说别人坏话,心就会变得干巴巴的。
2.它会长芽的,当你忘了的时候。
3.总道歉的话,会养成习惯的。
4.有资格追求梦想的人不过寥寥。
5.这城市肆意变化,丝毫不顾我的想法。
6.太他妈傻逼了,我奉陪不下去了。
7.再慢一点,我就能感到幸福了。
8.对城市的爱情越深 受的伤也就越深。
9.土星人最重感情了。
10.不过啊,有了孩子的话,就得拼死保住自个儿这条小命。
11.你总是能一眼看透我。
嗯,那是因为你很容易被看透。
12.我一辈子的请求。
你都请求了几辈了啊?
13.受重伤太深,只能骗到自己都相信,这样才能活下去。
14.Be happy,Be happy 安心,安心。
15.那不是中国踢巴西么。
16.我说,黑,夜晚心情会很悲伤呢。
一定是因为那个,夜晚那么暗那么黑,让人想到死亡所以心情才悲伤。
17.白真了不起啊。
在这座臭水沟般的城市里一尘不染地活着。
不可思议的孩子。
也许白早就拥有了一切的答案,只是到成型为止还需要一些时间。
这城市不适合缺乏警戒心或者脑子没坏水的人。
黑,要是没有你的话,他早就死了吧。
18.没有流泪的空间 ,也没有沮丧的时间。
否则,将会被这城市杀死。
19.这里是地球星日本国白队员,请回答。
20.每当黑说谎的时候,白的心好痛。
21.神把我造坏了,我的心缺了很多螺丝。
小黑也是坏的,他也缺了很多螺丝,可是他缺的,我全部都有.("White did miss lots of screws, I need screws for my heart.God make me broken, Black ,too. He is broken ,he is missing screws too,for his heart. But I got all the screws Black need, I got everyone." ) 22.诞生就意味着消亡的开始。
23.在这座臭水沟般的城里,一尘不染地活着。
24.这城市不适合缺乏警戒心或者脑子没坏水的人。
25.下场雪的话,这脏兮兮的城市看着也能干净点。
26.这座城市就是地狱,这里就是地狱。
27.不好意思,我先走一步了,这里太冷了,这里太窄了。
28.把尊容操成这样的是哪位高人啊。
29.这行头透着暖和。
30.雞巴硬邦邦,奶子晃呀晃。
31.“白队员做了个梦,海的,天空的,森林的,风的梦。
这样的城市,烧掉好了。
” 32.“what is it about the fire?” “So calm and peaceful but inside, all power and destruction. It’s hiding something, just like people do. Sometimes you have to get closer to find out what’s inside. Sometimes you have to get burned to see the truth.”33.别忘记你手上的伤,我会永远住在你的心中,保护你、拯救你.34. 我们都将结束在这个地方。
你无法选择生命,他会来选择你。
认识大友克洋,是因为他的《乒乓》;认识迈克尔·艾利亚斯,是因为他的《黑客帝国动画版》。
这两个人其实非常相似,都是自己国家动画产业内的“异类”,都选择不向世俗妥协,用不讨喜的画风去展现那些令普通观众望而却步的哲思与深刻。
这也许就是他们选择与对方合作的原因吧。
不过不得不说,大友克洋的个人风格实在是太过强烈,完全遮盖了迈克尔的痕迹。
这部影片中能够看出迈克尔参与的地方,大概就只有故事背景的九龙城寨,以及黑背上的那个太极等琐碎的细节了。
其实这个对比很有意思,年龄大的日本人见过昭和时代那个混乱但充满生机的东京,于是那个东京成为了他们梦的土壤。
而西方人见到的东京都是现在这个光鲜而死去的东京,死去的地方是无法孕育幻想的,于是他们只能转而求其次,选择同样混乱但生动的香港九龙。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文学创作的铁律之一。
因此从这个方面说,这两个鬼才的合作其实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成功。
大友克洋的风格,正如影片中白对火焰的描述一样:表面看上去温和而平静,但内核却是渴望破坏和释放的。
在他和汤浅政明合作诞生的《乒乓》中,汤浅政明凌厉而花哨的分镜,剪辑,配合上同样另类但灵动的BGM,完美地中和了大友作品里的晦涩与温吞。
但这次他选择和迈克尔·艾利亚斯,这个与自己的风格极为相似的人合作,其实反而是放大了优点与缺点,让深刻的变得更深刻,晦涩的也变得更晦涩了。
但大友克洋的世界其实并不难理解。
在喜欢肢解宏大,逃避深刻的平成废豚所组成的观众群里,他和另一位难得保留了对终极问题的思考能力的导演——今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这剂苦涩的药丸用糖衣包裹着,然后哄骗这群精神巨婴吞咽下去。
今敏选择的糖衣是梦境,而大友克洋选择的糖衣则是孩子。
成年人对现实,对自己都太过严苛,只有在梦境和孩子的口中,才会无论什么怪异的事都可能发生,无论怎样深刻的话语都毫无违和感。
而这个世界有许多真相,恰恰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被发现的。
认识了这层糖衣,你就能看懂这两个鬼才的作品最深层蕴藏的东西。
这部电影的主题其实也并没有多么晦涩。
黑和白,两个孩子,用暴力作为生活方式,在城市的角落相依为命。
白的存在是个奇迹,在这个肮脏的城市里,这个孩子一尘不染的长大着,如果没有黑,白早死了;黑的职责是保护这个城市,保护白,即使投身彻底的黑暗,而白,则负责在黑每次绝望的时候拉回黑。
“说人坏话的话,心里会变的干巴巴的。
”“除了白,黑不可能再有伙伴了。
”白的话语,潜移默化地柔软着黑。
所有的人都在说,“这是我的城市”,其实,这座城市谁的也不是,不是黑的,不是朱古力的,不是木村的,不是耗子的,不是蛇的,这个城市的性格很奇特,或许,就是黑所说的,不会向任何人摇尾乞怜。
说不清,到底是黑在保护白,还是白保护着黑,或许,他们本就是一体,正如白所说,“黑缺少很多零件,心的零件,神把黑做坏了,但是黑缺少的零件,白都拿着”,黑缺少的是爱,童真,无邪,而白则缺少黑那样的冷静与绝望。
没有白的黑如同被魔鬼附体,离开了黑的白歇斯底里,他们俩是分不开的。
黑和白都试着离开对方,但最后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就像一个人无法彻底抛弃自己的过去一般。
无论多么不堪,多么痛苦,它依然会出现在每晚最深的梦境之中。
人们有些时候是黑,有些时候又是白,虽然白虽然离开了,但他已经在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或许,有一天黑回头时会发现,种子已经发芽。
充满戾气和斗志的黑,单纯到近乎白痴的白。
只懂得用武力挣扎着生存,可是这样的他们一点都不恶。
“如果没有小黑的保护,小白一早就死了吧。
”看似坚强的小黑其实一直被小白守护着。
在天空飞翔的小白,那轻声的一句“安心安心”,是让小黑安静下来的抵抗着黑暗的信心。
整部电影结束,除了故事外,令人最有印象的必然是五光十色的宝町,那里更像是一座失乐园,无论是人们一直在重申宝町过往的繁华,炫目的颜色 ,特殊的视角和场景穿插带给我带来惊喜又刺激的视觉盛宴,无法错过的细节,华丽的装饰和处处斑驳的痕迹,使人物身处其中显得简陋却异常美丽。
城市总是太冷漠,即使故作轻松地喊着“安心安心”也还是无法像小白一样让自己平静、满足,甚至在空中漂浮起来起来。
城市是冷漠的。
城市是交通、政治与金钱杂交之后所产生的怪物。
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这变态的城市里进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叛变。
对着电视里满嘴胡诌的政客嗤之以鼻。
研究关于历史的真相。
用文字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叛变,就当作给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交代。
“ 学坏人说话,心就会变得干巴巴的。
” “总道歉的话,会养成习惯的。
” “有资格追求梦想的人其实很少。
” “这城市肆意变化 丝毫不顾我的想法。
” “再慢一点 我就能感到幸福了。
” “对城市的爱情越深 受的伤也就越深。
” 借孩子之口说出的话语,总是显得格外振聋发聩。
一部关于梦想、爱与守护的、另类的、邪气逼人,但内涵却极为单纯唯美的动画,你不能错过。
火真奇妙,沉静之中隐藏着破坏力。跟人一样,有所隐藏,走近去看才知道内里有什么,被烧伤了才知道真相。
剧情枯燥,不喜欢的画风,再说了,既然这个城市没希望,改造他让他变得更好有什么错?难道就让他保持原样继续下去吗
锤子,虽然小朋友挺可爱的,文艺腔去吃屎吧
说什么好?闷。无比闷的情节。因为画得好坚持看了1个小时。
不喜欢,没看完。
力荐!应该让所有中国的建筑师设计师来看!城市越来越让我感到恶心,乡村估计更糟糕!!!
无数次点开 却实在看不下去 你想要我怎么办 不打一星都是对得起你了 人物丑得又猥琐又弱智 像我小时候讨厌谁就故意把他画成那个丑样子 实在不像样
我还是喜欢原来的漫画
最戳我的一幕是纯真的白癫狂状态烧死了一只杀手。_(:3 」∠ )_好棒好棒!1400多天前的标记,今天才平复心情特意换了大屏幕的电脑观看,但中途仍然会从他们自由自在的在城市之间坠落、跳跃,在汽车和人群中跌跌撞撞,满不在乎又怀着最真挚的爱在生活,在守护着宝町。期间我也有走神想到好多,滴水的废弃居住屋,周围都是他们的宝物,白说要攒钱和黑一起去坐飞机(让我想到数码宝贝嘉尔生病那一集小伙伴们守在她身边,类似的场景,最后一起打败了机械邪龙兽……)结局鼬的话好像也是在对我说一样:你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心,守护好你爱的人。——守护好你真正热爱的这个世界。安心!安心!
Studio 4°C工作室一些短片确实蛮有创意,这部长篇完全无感。节奏十分无聊~除了城市和景物设计很棒。
画面无敌 分镜牛逼 情节烂尾
擦啊..差点把我看哭了啊,卡密萨玛...画风意外的还挺喜欢的,特别是kuro后来在自我挣扎那段...
福禄寿推荐而来,城市场景设计不错,可惜剧情破碎,剪辑错乱,整部电影显得虚无,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我不懂欣赏这种装逼台词
我还是看不惯这种把丑陋的嘴脸戴在小孩子头上的东西
我说,黑,夜晚心情会很悲伤呢。一定是因为那个,夜晚那么暗那么黑,让人想到死亡所以心情才悲伤。
。。。。。虽然这是部好动画。。但我依然看睡着3回。。尤其是结尾,另类版的EVA补完成功版嘛。。。竟然也来了个小人回地球。。画面赞到没话说
二狗和苍井优的配音不错,画风绚烂技术一流,但除此之外我就不知道还有什么优点了……要说有多深刻,咱也不是没看过有深度的电影,但这电影实在让我理解无能= =
日本子不玩虚幻就蛋疼么
当原野被城市覆盖,当乐园被机械吞噬,当蓝天被浓烟遮蔽,谁来守住心中最后的善与爱?每个人心中都寄存着邪恶的种子,我们需要找到丢失的螺丝来把那扇闸门拧紧。这城市太脏了,但是只要有白干净的笑容,黑手上的伤口就会被封印吧。这是一个关于变迁,关于守护,关于环境,关于制衡,关于爱的简单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