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焦俊艳,看完这部剧也挺喜欢魏大勋的,不过他俩真没啥CP感,大勋一看就不是小姐姐喜欢的类型。
有些地方是挺墨迹的,阿紫和柯佳明演的有点假,子成和其他配角都挺好的。
这部剧好在大勋没有强行耍帅,焦小姐也没有扭扭捏捏,俩人的搭配看习惯了也觉得还行。
反正整部剧虽然不完美,但是我感受到了认真和诚意,而不是那种剧情和演员都很空洞,全靠服化道忽悠人的电视剧。
唐一修作为刑侦队的主力,在破案过程中结识女主角,后来俩人一起查案,慢慢相恋。
他还是霸道总裁的弟弟,兄弟俩相爱相杀。
抱歉男主角的剧情太俗套,没能完全追下去,角色诠释得又太像魏大勋本人,经常跳戏到某某综艺。
如果细细分析角色的性格,其实还是蛮立体的,警察版霸道总裁:有胆有识有智商,第一集就只身引诱犯罪嫌疑人,还有马拉松杀人案计算跑步时间那段剧情,突出了他的分析能力。
他有点大男子主义,无意中和古静产生亲密接触,人家女孩子都不放在心上,他却总有种要负责的感觉,不让她外出,不让她一个人回家,关心得了过头。
除此之外,他也有软萌的一面,爱吐槽别人,金句频出,待人没有距离感,所以即便作为前辈也经常被同事八卦。
这些反差都没有更深层地展示,蛮可惜的。
古静曾经在医院昏迷三年,具有超忆症的特异功能和极强的业务能力,恢复身体后在刑侦科屡屡破案,并且与搭档唐一修相恋。
同时,她的脑子里还经常闪现一段段模糊不清的回忆,迫使她探究当年昏迷不醒的真相。
古静其实也是普通的偶像剧女主角剧情,没有特别的亮点,但人物塑造很立体生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演员本人。
由于昏迷三年,她与外界社会生活有些脱节,显得有点小呆萌,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包容。
但是她内心独立冷静,既能像大姐姐一样照顾室友阿紫,和绯闻对象也能正常相处(相比之下唐一修就很不自然哈哈哈哈)。
她业务能力强,是全程破案的智商担当,又认真得可爱,嘴里偶尔蹦出法条怼得人无言以对。
很讨喜的性格。
柯佳明他在刑侦线作用几乎为零,主要戏份集中在恋爱线,其实还算发展比较丰满。
最开始有单恋的女孩,所以拒绝家里安排的相亲,后来在相亲对象阿紫的助攻下,追求到了女神。
渐渐地,佳明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更适合自己的阿紫,于是与她走到了一起。
阿紫爱耍小女生脾气,他们吵架冷战,结果阿紫被绑架,让佳明非常后悔没有早点向女朋友道歉和好。
最后案件侦破,女朋友得救,两人结婚。
但人物塑造简单,性格全靠剧情硬撑,不是“人物去做事”,反而有种“事情砸下来”的感觉。
阿紫对他的评价是:中央空调,唐一修是他的好朋友,但也会嫌弃他爱散播八卦消息,这两点是人物的基本性格。
不过一个人中央空调和爱讲八卦,不等于永远一副笑眯眯的暖男脸,他应该还兼具别的性格侧面。
个人想法:如果给刑侦线加戏,他可能和唐一修有嫌隙,而两人在查案上各有所长,针锋相对(剧中吵架的感觉是拌嘴的朋友,而不是较量的对手),或者干脆设计成一个话痨,整天主动缠着唐一修,相爱相杀。
还有爱情线上,他对待女闺蜜(前期阿紫)和女朋友(姗姗、后期阿紫)需要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一直包容作天作地的女朋友?
情侣吵架怎样主动要求和好?
都是可以更细节处理的地方。
夏茗紫(阿紫)前期还蛮可爱的,和人工智能谈恋爱的技术宅女,喜欢恶作剧,出于好奇帮助警察查案。
结果后面的性格发展十分刁蛮:毕业论文理直气壮地找人代笔,毕业后也不找工作继续啃老,父母给找了工作还和面试官当场吵架。
更诡异的是,她越作,男闺蜜对她越好,最后男朋友和大公司的工作都不费吹灰之力,简直人生赢家。
如果真的要这种剧情走向,感觉前期可以铺垫一些阿紫的负面性格,比如有些小任性(不听古静的劝告,又爱撒娇),自理能力差(不会做饭打扫卫生),说话不经大脑,或者把计算机技术当成信仰,甚至天真烂漫的乌托邦,而不仅仅只是一技之长。
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就不只是自私任性,而是大学生初入社会,难免产生的一种慌张和无助感,然后再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相爱,获得成长。
汪子成刑侦线和恋爱线交织。
本来是唐一修的搭档,但被古静顶替心里不痛快,后来和好。
警察工作中负伤住院,他为了不让女朋友担心选择辞职转行,不过还是放不下自己的梦想,和女朋友互相理解后回到了警队。
前期性格还挺立体的,看起来很高冷,但喜欢善良的猫姐姐,就主动给人家送食物送水送手机。
不过后来,这个人物就变得和柯佳明一样,先“让事情砸下来”,再解释性格。
比如和古静吵架那个情节,应该是想刻画他的不得志和冲动,但因为前期完全没有铺垫,加上演得太过暴躁,弹幕里都说太突兀了。
完全可以加一些前戏,比如认真工作甚至鸽掉刚追到手的女朋友、却被唐古二人忽视,最后演化成“因爱生恨”的冲突。
还有恋爱上展现得太碎片化,突然就恋爱了、吵架了、和好了、怀孕了,中间没有一点过渡和暗示,导致本来挺丰满的感情线变得模式化。
中间有一段剧情是唐一修问周末干什么,他眼睛都不眨回答说“打拳啊”,难道不应该陪女朋友的吗!
刘昕曼(猫姐姐)可怜的背景板角色。
但还是想吐槽一句,约会中的男朋友撇下自己,徒手去追捕持刀杀人犯,不是应该担心才对吗?
为什么她的第一反应是生气?
温柔善良的人设崩了崩了。
总的来说,除了古静人物都有点脸谱化,为了演而演。
其他这部剧的台词实在太尴尬了,像是“你孙大律师我可不敢惹”“你为什么不告诉他xxxx?
”“我发现他看起来和比其他人要冷静”,这种生硬的对白比比皆是,纯粹是为了抛给观众信息,现实生活中根本没人这么讲话。
案情方面,看得出想走烧脑路线,但破案细节都是通过台词直接告诉(tell)观众,而不是画面和动作展示(show),以至于没有代入感,并且有些剧情很不现实,下跪求饶、小丑杀人、烟花钻戒求婚的情节莫名浮夸。
还有恋爱戏,真的不要再亲亲宝宝举高高了。
至E28第一次觉得花老师演技是真吹不起来:第一集医院装病人,走在疑犯前面用手敲摩斯密码,当时的表情实在太浮夸了。
修修虽然自恋,那时候可没人看他,所以觉得应该不是出于角色需要做出这样的表情,而是演员用力过猛。
第一次感觉到修修超温柔:徐露案查仓库,抱起伤了腿的古静,一起摔倒在海绵垫上的时候修修看到了骷髅,立刻用手挡住静静的视线说别看。
第一次发现剪辑什么鬼:第五集。
疯狂跳戏,不是我跳。
第一次感觉修修的人设出拐:第六集刚说完要接静静去拟像就跑去呲哥哥,然后出任务,看剪辑根本没跟静静说过要失约,第二天才解释。
开玩笑,就算不是这么温柔的人也干不出来这种没教养的事吧。
第一次觉得感情线尴尬;……主CP之外的两对都尴尬。
汪子成猫姐姐铺垫太少,没什么特别来往猫姐姐就接受了,要子成改行整段都很生硬。
明紫铺垫是多,多得显得阿紫像个小学生。
尤其还没跟柯佳明交往呢就开始胡闹,朋友不是这么处的。
柯佳明的姗姗搞事精人设居然这么浪费,打那个电话不知道干什么。
第二次觉得人设出拐:阿紫在公司大楼玩门。
这回不像小学生像弱智了,没上过班还没见过刷卡进出的门??
第一次觉得选角出拐:唐枫。
又村又土连那一脸奸恶相都掩藏不好还演贵公子,气质是真的不行。
不知道为什么肤色显得那么脏,跟化妆师有矛盾?
跟弟弟脸像不像都根本不是个事。
第一次感受到滤镜的力量:主CP其实进展也有点……但是炮哥和花我都太喜欢了,他俩要啥渐进没有直接就说要恋爱了我也看得特开心。
别说其他的了,传说中饱经诟病的修修开车的姿势我都不觉得有啥hhhhhh第二次觉得感情线尴尬:阿紫被绑架,柯佳明不停地自责。
讲道理,阿紫撒娇撒泼的表现太多了,比关心爱护柯佳明的时候少很多,后者有也主要是在恋爱关系确立之前,然后就是警局送饭那次。
在这种前提下柯佳明的自责实在是很没有说服力。
最喜欢的反套路:李局还真的只是一个操心的家长,不是什么boss。
虽然还是起一个外挂的作用,但是毕竟比用来当反派好多了。
终于看完了居然还是顺顺利利的,还很开心,虽然根本不记得主线是什么玩意儿而且觉得前男友丑到看不下去,但还是很开心,天呐滤镜真的好有用……好喜欢静修啊QAQ
时间飞快,《青春警事》马上也要走到尾声了,它作为一部刑侦+科幻组合类型的电视剧在刑侦题材剧里面还是不多见的,不同于《重案六组》等典型的正剧类型,该剧主要是用年轻、青春的手法来进行包装的题材,包括了蛮多的精彩元素,没有正剧那么沉重,虽然剧中展现的是年轻刑警破案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但是对于剧中两条逻辑故事线一直埋的很清楚,一是刑警的破案生活(剧中穿插了十二个案件(包括案中案+古静手术事件)),二是刑警的感情生活,剧中有三对围绕刑警的伴侣(猫姐姐汪子成、阿紫柯佳明、古静唐一修),两条逻辑线并排走,在破案的时候不谈情说爱,严肃对待每一个案件,在对待感情的时候拎出来放在剧集后面展开,虽然剧里面有三对cp,但是感情线没有大幅描述,导演应该也是有意识地将两者故事交代时间线分开,详细的感情线都在结尾几集进行集中展开。
一、《青春警事》对于职业剧的处理短短四十集展开了十二个案件,还包括数次案中案,其拍摄难度不可谓不小,场景的转换、搭棚建景、案件内容的推敲和细节处理、人员配置、资金协调、武打动作、刑警道具等等各方面都需要统筹协调,刑侦剧不同于言情感情剧,每部职业剧承载着宣传每个职业特殊性的使命,要做到专业正确、贴合现实,向观看群众传达出关于这个行业正确现实的一面,从而使观众进行了解该职业的特殊性,对于职业剧,百度百科定义如下:所谓职业剧,就要准确传达出那个职业的理念,塑造从业人员的精神面貌。
就这个定义来讲,《青春警事》达到了合格线甚至更高,不再是像一些职业剧一样将职业装作男女主情感线发展的外衣,该剧的内核实打实主打的就是探案破案,同时贴合现实,基本展示了刑警的片段生活,比如:①剧中所展现的警察通常以穿便服为主,出去办案的交通工具也比较低调(男主车辆为品牌植入)。
现实生活中警察平时多以便装为主,除非是需要执勤或者巡逻,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过早暴露身份;②警察开赴犯罪现场的交通工具是不允许过于华丽的,往往是一个面包车拉着一车人就走,这点剧中由于品牌方赞助,所以车辆品牌处于中高档,但也符合男主角唐一修的身份,毕竟哥哥是唐枫,其次剧中抓捕犯人均为警车出动,作案人员所涉车俩也符合作案人员的经济条件和家庭状况;③如果有任务,必须要向上级报批,单独行动是大忌,擅自与嫌疑人接触更是不允许的,这点剧中刑警汪子成在张军民联合团伙作案一案中由于单独行动遭到绑架,后续刑警队队长张宗义对于组内两位人员古静、唐一修进行停职处理应该也是符合警队程序的;④至于枪支,除非是有缉毒、围堵等调查任务,不然不会带那么多武器,这点也可以从汪子成在张军民联合作案一案被绑架无武器和周梓轩假冒汤怡心一案中的案中案时追击苏胜遭到围堵身上武器被苏胜踢飞中可以说明的确是做到了贴合现实,并且在剧中也一改一对多的胜利光环,刑警也是普通人,面对单打独斗的局面是处于下风的状况,也写实地拍摄出了刑警的职业风险,比如会受伤、绑架、失踪甚至死亡等等。
在剧中对于十二个案件的内容处理看得出来编剧的专业水准,在媒体放出的花絮和特辑中在剧中对于十二个案件的内容处理看得出来编剧的专业水准,在媒体放出的花絮和特辑中也可以看到演员对于案件和剧本的探讨和细化,从而更加贴合剧情,使观众看的更加清楚明了,十二个案件中包括了6个案中案,这点也是在刑侦剧里主要少见的剧情,以往剧情中往往呈献给观众的是案件的独立性,描述的是单个案件的发现到破案过程,但是《青春警事》不同以往,在办案中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旧案,这点也符合刑警的日常工作,抽丝剥茧,在已知线索中抓住关键线索。
就真正意义说来说,没有单独的案子,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但也是社会个体,融入于社会,其成长经历、社会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工作关系、感情关系等等都构成了每一个人,作案动机也隐藏在其中,并且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刑警破案率并没有公众所期待的那么高,就去年公开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共立刑事案件439万起,破案184万起,破案率仅为41.9%,有超过一半的刑事案件没能破获。
张新枫还表示,这个数据没包括立案不实的因素,如果如实立案,估计全国目前刑事案件破案率可能在30%左右。
”所以根据这一现实基础,破案时新案中翻出旧案寻找突破口也比较常见,但是翻案调查程序应该没有剧中那么简单,剧中由于篇幅关系,程序这一块由局长发话定音来省去了这一块的描述。
十二个案件中所涉及的案件内容范围也很广,涉及类型有侵犯财产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危害公告安全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等犯罪类型,细分有盗窃、诈骗、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等,并且结合社会热点,也描述了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犯罪、孤寡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等(独居老人猝死家中案),每个案子的办案过程也把证据作为突破口,不以直觉来行事,做到了真正的“以证据来说话”,在剧集不断展开的过程中既向公众展现了社会的阴暗、人性的丑恶,但也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向观众展示了在这些案件里以刑警的视角所接触到的各类人士价值观的冲突(经典的有苏兆斌案、张军民联合团队作案一案、独居老人家中猝死一案、韩德生一案、汤怡心周梓轩一案),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和价值观的互相碰撞,使观众从中获取了力量,也提高了自身警惕。
二、《青春警事》对于逻辑线、感情线的处理这部剧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逻辑线清晰,把办案和感情两条线错开,前面剧集集中于花了大篇幅集中于办案破案,对于感情进行小幅度地渲染,集中在剧情末尾进行详细展开,剧集对于其的处理类似于“春雨细无声”的感情发展,也贴合职场感情发展的现实,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都是日常相处中堆积起来的点点滴滴,国产职业剧众所周知的一个痛点就是大多披着职业剧的外衣,以都市男女谈恋爱的内核来推动剧情发展,而真正的职业代入却错漏百出。
《青春警事》非常不容易的一点就是剧情内核以探案破案来推动,逻辑线清晰,结构紧密,特别是对于案中案,观众所看到的剧情不是以顺叙方式发生的,要拍的让观众都可以清晰明了,并且内容上基本没有错误,这点真的很不容易,职业剧需要编剧花大量时间精力去了解一个行业才能写出一个基本没有bug的剧本,但是现在娱乐行业的快节奏很少可以出一个精打细磨的职场剧本,就冲这一点《青春警事》就应该收到高分,剧中主线“静修cp”是刑警情侣,专业用词和探案破案过程我在一中进行了描述,副线cp是“紫明cp”,这一对是属于网络技术专家,柯佳明的角色也是属于刑侦剧中少见的网警,对于阿紫,剧中阿紫几次的网络精准数据搜索和网上直播来展示“IT高手”这一身份的职业技能,既推动了古静主线的逻辑发展,也侧面丰满了阿紫这一人物的技能,包括柯佳明更是通过他擅长利用网络和数据技术破案的技能点来推动案件发展和展示网警的职业技能,另外一对副线“猫姐姐汪子成cp”通过苏兆斌一案展现了漫画这一行业的细节内容。
所以剧中人物形象丰满,在每个案件中涉案人员的作案动机、怀疑对象等等剧情安排也合情合理,在寻找关键证据的逻辑下刑警破获了一个个案子,此外剧中也展示了法医、道具保管等职业,展示了联合省市调查案件,合作破案抓捕嫌疑人等细节,都是可以经得起观众反复推敲的,可见编剧下了多大的功夫。
这里想说一下对于人物角色处理的题外话,看剧时有弹幕吐槽“唐一修为什么这么办案?
办这里想说一下对于人物角色处理的题外话,看剧时有弹幕吐槽“唐一修为什么这么办案?
办案能力不行啊”关于唐一修的人物角色演员魏大勋的介绍非常精准,他是一个“二流刑警”,他的办案能力剧中刑事队队长张宗义在对局长的介绍中其实很清晰,他所擅长的是还原案发现场的情形和作案过程,并且在破案后进行对比也有极高的准确率(请参考张军民一案),可能剧中由于古静的超忆症这一光环把唐一修和汪子成进行对比,观众的观感就会觉得这两个刑警不行,但这里我想强调一下,由于《青春警事》是探案+科幻的组合,所以出现了古静这一角色,但现实生活中超忆症人员极少,希望观众对剧中角色多一点包容和耐心。
对于唐一修的做事过头、风风火火,汪子成的团队合作能力,古静的失忆创伤,这些是编剧赋予人物角色的残缺,正是有了这些残缺人物角色才是鲜活真实的。
三、《青春警事》对于道具、场景的处理一部剧是要靠多方面的岗位协调合作才能呈现出来的,不仅要靠着编剧的专业水准,也要靠演员、导演、场记、服装、道具、灯光师、摄像师等的共同努力,《青春警事》剧中展示了十二个案子,所需要的服装、道具、场景切换、棚景搭建等等,工程量大到难以想象,虽然它只有短短四十集,但是由于《青春警事》是探案题材,所有道具都必须要谨慎逼真,对于细节要着重处理,就像导演阮惟新所说,“刑警就是要看到我们常人看不到的细节才能破案”,所以全组人员所花费的心力肯定是非常非常大的,剧中还出现了直升飞机、赛车、厢式货车、大辆警车等等经费在燃烧的道具,一饱观众眼福。
在特辑中也揭露了剧中共有两百多个场景,一百四十多个角色,制景陈设量非常大,剧组为了精益求精,观众所看到的警察局场所也是剧组自己搭景拍摄,在案件中角色有很多个家所有剧组根据角色的不同(经济实力、家庭环境、年龄段、生活习惯等等)会搭出符合人物角色的场景,其中场景内很多细节也决定了刑警的办案(譬如张军民联合团伙一案肖雪家展示出了她惯用左手,左右不是很分得清,导致赛跑中走错跑道),所以才能呈现出品质如此之高的一部《青春警事》。
这个夏天,感想《青春警事》与我们相见,虽然同期有很多大剧《猎毒人》、《面具》等等,但是目前已经取得了八亿收视率的好成绩,这一切都分不开剧组全体人员和后期人员的辛苦付出,向你们致敬,感谢《青春警事》,山长水阔,不说再见。
虽说国产剧不乏警察有关的题材,这部电视剧“以初心为始,以热血起誓,为正义而战”的青春正能量。
主要表达充满活力自信、勇于承担责任、愿意做出变革锐意进取的青年一代!
同时又可以看到年轻警察在探案之余一起八卦又相互照顾,欢乐逗趣的形象,打破了观众对警察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生硬刻板的固有形象!
虽说有些剧情比较雷人,比如一集吻两次^_^^_^,但是也不可忽略他们乐于奉献,忠于信仰,勇于承担的锐气!
男主的演技真的是可圈可点的,之前看过他在一部电视剧中,一个人演两个角色,就很有演技,专业人士啊。
在这部剧中饰演的唐一修,查案时的严谨认真,分析案情时的专注专业,抓罪犯时的英勇无畏……都说认真的工作的人特别帅,所以男主魏大勋认真破案的样子,这么刷滴滴!
其他演员的演技也不错!
刚开始还以为是一部模仿美人为馅,古灵精探的神剧,看了才知道是一部超忆能的新题材,很创新,很有意思,紧张中带点好笑。
虽然男主演技还有待提高,一看就出戏想笑,声音一股东北味,开车乱晃方向盘,智商时高时低,很关心女主却看不出什么爱意,但是剧情挺好的,虽然节奏有点慢,但还能接受吧,男女主也是属于让人看着舒服类型。
涉案嫌疑人都不配合,还需要喝酒套话,是不是有点太不符合警察身份了,这毕竟是刑事案件,为啥每个嫌疑人都拽得跟250似的。
而且我特别受不了他两天天黏在一起,虽然是青春警事,以青春爱情为主,但也不至于一定要无时无刻的黏在一起吧。
16集需要人回警局,也需要人调查,调查嫌疑犯这么重要危险为什么不两个人去,然后一个人回警局?!
让古镜一个人回警局就好啦,如果你们两个非要黏在一起,那你们去调查嫌疑犯让子成回警局啊,干嘛留子成一个人在那里!
无论是找证物还是发现线索,全是女主的事儿,其他人都是陪衬么?
凑活当个青春片看吧,还有导演是有多喜欢男女之前互相飞身扑倒旋转的剧情啊,没完没了的用,只要有男女出现就要飞身转圈扑倒。。。
男女猪脚是亲亲,其他人不亲亲也要抱抱。。。
无语魏大勋真的是有点点本色出演,个别地方略生硬的 ,焦俊艳OK,但是我觉得沉默的时间是不是略长,剧情基本不太要求特殊演技,内容也真的是跟破案关系不大。。。。
总觉得魏大勋应该多磨练演技,不要总是在综艺节目里混,混的演出的人物让人无法信服。
不过他本人真的是个挺有趣的小孩。
受朋友之托观看写评价,看了前两集有点不知所云,现在看到26集,感觉还不错。
单元剧,几集一个案子,中间有个贯穿全剧的主线,整体节奏不是很快,但是逻辑链完整,也很照顾细节。
目前结束的四个案子选材也很典型,凶杀、伦理、心理、商务都有涉及到,作案手法也从激情作案到精心设计各有不同,刑侦悬疑看了蛮多但是并没有很轻松猜出凶手和作案手法,没有太深的套路感,也很贴近现实,不过看到现在发现编剧比较喜欢埋伏笔,所以蛮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有点重案六组那种老的国产刑侦剧的风格,避开了我很讨厌的主角高能上帝视角金手指一开就破案的套路。
先给四星,追完再评。
这部剧的宣传实在是不到位,之前完全没听过,也没在社交平台看到过相关评论,还以为又像大勋以前的剧一样,没声没息的扑了,但作为忠粉还是决定看一下。
然后就……入坑了,一开始只是玩的时候顺带放着视频,到第一个案子进入轨道就把我引进状态了,然后就开始专心地看。
剧本我认为还是很扎实的。
跟好评如潮的经典刑侦局比起来当然还差点,但如果与今年市面上的刑侦剧相比(比如法医秦明2之流),那就好多了。
再退一步,如果跟市面上流行的、影视博主吐槽中常见的那类暴击极光之类的相比,可以给个五星了。
刑侦情节逻辑自洽、引人入胜。
每一个案件都会随着调查的深入,牵扯出更深的关联案件,然后从案件开始到结案,会给出多次剧情的反转。
当然,作为一部刑侦剧,做到这一点并不特别,真正难得的是,其间的逻辑都是自洽的,警方的每一个嫌疑人的确定到推翻、犯罪人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法都合情合理,甚至偶尔还能让人联想自身生活思考,颇有点鸡汤的功效。
主线也一直没有垮掉,节奏很稳。
随着剧情推进,一点点揭示主线谜团,直到最后引发主线矛盾,解决主线问题。
很顺畅很丰满。
尤其要夸一下的是台词。
我真的好久没看过好好说人话的国产剧了,从《甄嬛传》以后古代剧就老想着古言古语,这倒无可厚非,但后来现代剧的台词我也渐渐听不懂了……怎么说呢,除去那种结构混乱的病句,更多的是那种你完全不理解相关语境下,角色们说出那些话的理由,以及对话的逻辑。
这部剧的台词就很扎实啊,对话符合语言逻辑及每个角色的身份性格。
而且很多地方下了功夫,紧张气氛之余,经常有几句神来之笔的幽默台词,让人捧腹。
质感上,我给三星半。
这部剧弱在在“青春”部分。
并不是说这部分尴尬,相反,它难得地与刑侦部分和谐地共存了。
感情线占用的戏份并不多,三对cp的感情戏加起来也不到三集的样子。
但是塑造地意外地萌,三对cp是完全不同的情侣类型,欢喜冤家型、相濡以沫型、命中注定型,相处看着都很有趣。
更难得的是,刻画出的并不是强行的“恋爱”,而就是“刑警”的恋爱。
没有很多约会的时间,好不容易休个假去看个电影,刚买好票案子就来了,于是马不停蹄奔去查案;刑警与恋人会就职业安全展开矛盾,然后慢慢互相理解;表达感情戏的常态不是送花西餐游乐园,而是衣服药膏创可贴。
嗯,就是很让人舒服的感情戏。
至于说“弱”的原因,就是感觉因为这部分削弱掉了整体的刑侦片的质感,显得不够“精致”。
剧本中关于“团队”的刻画我也很喜欢。
我特别喜欢看那种,一个团队,团结协作紧张努力中互相打闹着完成目标的团队爱了,这部里面关于从队长到组长到组员、从技术人员到一线人员的刑侦团队,表现地很讨人喜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与特长,大家团结且目标一致,互相之间会关心能互损。
那些配角也都有自己的生命,而不是为了推进男女主的爱情或是衬托男女主的人设而像神经病一样去行动,都是各有各的可爱。
整个给我的感觉有一点点像韩剧《你被包围了》,很不错。
演员部分嘛,感觉也很好。
虽然都是些你没听过的年轻演员,但意外地不出戏,而且该调动观众情绪的地方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都很有灵气。
如果你是一个无聊着、想找一个不那么没脑子的剧看的观众,这个剧绝对不会让你后悔!
最后,夸一夸我的偶像大勋老师,我终于看到他的成长。
作为粉丝,其实我们反而是最当不好偶像“观众”角色的人。
因为我们看了他们最多公开的资料,包括采访和综艺节目,我们了解他们大多数表情和动作背后的意义。
就像是你越相信“容嬷嬷”、“安嘉和”的存在,你就越不相信“李明启”、“冯远征”的存在;正相反,我作为粉丝,最相信“魏大勋”的存在,所以看剧的时候往往最不容易相信他所饰演的角色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才更不容易入戏。
但这次,大勋老师让我相信了“唐一修”这个人物。
“唐一修”有与大勋老师自己相类似的性格特点,比如能耍嘴皮子、乐天、活泼;但也有作为有着复杂经历的刑警的特色一面,冲动急躁、充满正义感、骄傲自恋、义气专一。
而我看到了作为“唐一修”的行为与情绪。
深夜追完剧,写下这篇评论,以此纪念我第一次觉得“还不错”的我们大勋老师的作品。
你的努力都会有结果,祝我们大勋老师以后继续有更多的、粉丝和观众们都会觉得“真好看”甚至是“太厉害了”这样的作品,加油鸭~
路人粉说一句 魏大勋好好拍综艺吧 演技方面确实…欠缺 而且谈情说爱部分看得我很尴尬 刑侦就好好搞一搞细节 好多都没有圆回来…那个研究成果对唐枫到底有啥用…还有破案时候总是引出好多人物 稍微漏一点就不知道这人是谁了…A死了引出B→C→D→E ……而且吧对女主的设定 我也很懵…又是失忆又是超忆巴拉巴拉的 我开始真的没有看懂…
这就是模仿的古灵精探吧,还不如重看一遍古灵精探呢,演技也太尴尬了。
魏大勋台词一股东北味
魏大勋有点油腻,吻醒加失忆这档子事还没有用烂啊。
算是个带点探案色彩的偶像剧吧
因为这部剧认识了魏大勋是谁
被剧名拖累了,故事还是可以的。
男女主和配角的台词功底都还不错,男女主的颜不是鲜肉小花脸但是都很耐看。演技也还不错。剧里一些很接地气的日常小细节很戳人。问题是太多狗血俗套的摔地情节,强行变成偶像剧,突然明白为什么叫青春警事“青春”情节真的占比挺重的,“日常轻松谈恋爱”和“探案”的穿插节奏不对,有点四不像了。
以前用这部剧下过饭还看完了,压根没注意里面有魏大勋......
剧情不拖沓,演员很给力
不抄韩剧能死?
其实还是不错的,香港导演搞行活真的挺靠谱……其实我觉得这种行活我们内地影视人才也搞的出来,但为什么!为什么!!!
这是我18年看过的最垃圾的一部警匪片
补
魏大勋那股大碴子味让我沉醉!
剧情还行,有点拖沓,但是主角配角都很可爱。
一星给焦俊艳,其他人只想打爆他们的狗头
这对西皮挺奇妙的
大勋和焦俊艳两个人,很新鲜的组合,,焦俊艳在法医秦明里演技很亮眼。这俩一起还蛮吸引人的。
男女主演技都糟心,超忆是有趣的题材,但也没拍好,本想说打发时间可以看看,但其实我也看不下去,搜分集剧情介绍算看完了。
刚看了两集,我的妈这是什么沙雕剧情啊!槽点不要太多……还有摸到证物就有灵感这种剧情真的不是模仿古灵精探吗?剧组也是真的请不起人了吗那个模特顶着那么一张整容脸真的是吓得我要做噩梦了。凭着我对大勋的喜爱我一!直!在!追!凭着我对侦探剧的喜爱我觉得编剧在侮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