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海报还以为是恐怖片,飞奔了去看原来是伦理片。
母亲自小受亲生老爸性侵犯,因为害怕逃离出家门,生活无依,只能靠着一个会性侵犯自己亲生女儿的贱男还不敢出声,直到有次失手打死自己女儿事情才算公之于众。
本来这位母亲遭受无尽唾弃,却最终因为自己的身世博得了警官的同情。
所以如果你明知道贱男在猥亵自己女儿,无动于衷就是禽兽,害怕无知就是可怜,这样的人性逻辑显然不如法律来的公正,因为无论什么理由,结果是一样的,11岁的女孩没有一天好日子过,受到猥亵,无人保护,最后被亲妈打死。
女儿的生命是母亲给的,也是母亲的一部分。
这种“被生命”,然后“被重复”,是种赤裸的悲剧,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天下父母全部都要保证儿女衣食无忧才算为人父母,至少,应该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片中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她还将它延续了下去,没有反抗。
所以整个片子看起来非常压抑,使不出劲儿。
面对这种同样可怜无助,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生命,你还怎么要求她去保护下一代?
如果是“被生命”还会“被重复”,还是算了吧。
好文艺的片名。
罗守耀的第五部电影。
第二部三级片。
数字。
演员到位(这是赞美)。
有血腥的场景。
也有好文艺好文艺的场景。
煽情。
典型的香港电影风格。
什么都有。
细说起来这也算是难得。
竟然。
电影拿乱伦说事。
两个家庭。
一个赤贫一个小康。
电影起得时候,视点在高处。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整个事件。
有点卫斯理的路数。
而讲故事的人的设定又在影射导演自己(“做房地产的,也是导演”)。
一帮小资产阶级围着听一个警察讲故事...随着故事进程深入。
视点逐渐回落。
虽然终究沟通不良。
但是还是有一个相对宽容的结局。
积极向上。
对这套片,我更感兴趣的是故事本身。
罗试图去把很快就会被人遗忘的(虽然很抢眼球)报纸新闻故事,做一些多层次多角度的演绎。
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去体会。
这时候文艺工作者就要去发挥了。
罗守耀做得是填白,去完善那些小报故事。
使你不会那么容易得忘记。
抓阶级抓贫富差异去直面血淋淋的事实。
为什么会“沟通不良”。
戏中人很困惑。
但看(电影)的人是很清醒的。
这就是好的。
故事也是一波三折。
观赏性强(虽然拍得有点挫)。
值得专业编剧去学习。
2004年陈果的《饺子》也有涉及类似的题材。
那是一个更荒诞的故事。
...
因为片名很奇怪,短暂的生命,封面也很故弄玄虚,刚打开的时候以为是部看不懂的小众片。
导演,自言自语的那种。
故事切入很快,比法制节目栏目剧还快。
女警察用非常手段逼一个女人认罪。
因为这个蠢女人,自己找了人渣男朋友,看男朋友搞自己女儿,最后这个女人处于嫉妒,还把女儿打死了。
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恶性案件。
港人来展示,最好不过。
有理性,有旁观,也有随人本心的救赎。
女上司,自己的女儿也被性侵过,虽然是性侵未遂,但是母女二人都受了很大的刺激。
两个人都想装没事,不让对方感到痛苦,但是,越是这样,这件事情就越是显得深刻。
看到最后,你会理解,为什么这部片叫《短暂的生命》。
因为像李碧琪这样的蠢人,弱者,在人吃人的世界被吃掉是常事。
她的一生比夏蝉还短。
很多人疑惑,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男人是强奸犯,不稀奇,新闻很多的嘛,身边也能看到男人要性侵女孩子,咸猪手,性暗示。
但是世上真的会有母亲害自己的小孩?
有啊。
因为这世上人多,那出现的坏人分类汇总一下,就也很多了。
例如,1.毒友都劝她你回家看一看小孩,但是因为不想面对世界就装糊涂的母亲,警察过去,小孩都风干了。
看现场挣扎的痕迹,小孩有想尝试开门,找东西吃,但是门被锁了。
2.一个孕妇骗女大学生回家,给她老公奸。
脱了裤子,发现女孩来月事,老公嫌弃不肯奸,直接将女孩杀人灭口。
3.一个女人和老公离婚,心理扭曲。
经常找借口殴打孩子,周围人都报警,街道也劝过,这女人只会打的更凶。
爸爸不肯来管,生母是监护人,所以小孩也不能送福利院。
最后是老师意外发现小孩子伤的太重,校医报警带到医院去看。
女孩除了老伤,新伤,阴部被母亲用剪刀刺伤。
4.一个父亲喝酒回家,去开浴室门,然后把女儿强奸。
事后威胁女儿不准告诉别人,然后多次发生性关系至怀孕。
外出打工的母亲回来发现女儿大了肚子,要去告父亲,结果奶奶拦住了,母亲就和父亲离婚,把女儿带走了。
你说这些人,是人吗?
他们的生命不知道是何意义。
被心中的欲望支配,对他人没有同情心,只求自己的快乐,牺牲亲人眼睛都不用眨一下。
里面,女警官痛骂,李碧琪,你自己去卖啊!
你去卖,养女儿啊!
一个妈,怎么会让男人奸女儿?!
李碧琪很蠢。
她过得是妓女都不如的生活。
看着她嘴里轻巧的吐出一句话:女人天生就是被男人搞得。
别说话,他们搞完,就没事了。
做警察的从业多年,这样的人间惨剧,也是很罕见。
最后,警察是从心了。
至于李碧琪,在她女儿死掉的那一刻,她的生命可以结束了。
很多的时候 当看到某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人怎么会这么愚昧啊,怎么就不知道怎么样怎么样啊?
后来才慢慢的理解到,他们不是不去怎么做而是不知道可以那么去做。
当生活只剩下温饱外面有什么还重要吗?
其实很多的时候不是别人来骗你,都是自己在骗自己。
不管什么说多了别人不会信自己就第一个相信了。
有多少人还过着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被揭露出来的,还有多少人继续这样生活下去。
社会法律能帮到多少?
如果这样的片子是为了警示社会,可是受虐者和施虐者看的到吗?
看到的更多的还是我们这样事不关己的人吧?
当观影的情绪过后还剩下什么呢?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李碧琪为什么不说出警察要问的真相呢?
她是不是觉得只要不说就可以当没有发生过。
世界上的母亲千千万万,真的不是每个都爱自己的孩子。
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再多的借口再多的理由都不值得原谅即使很值得同情。
几位演员,唐宁的选择很是合适啊,天生的娃娃脸,演出这样一个饱经折磨的单亲妈妈太合适,演技虽然有很大提升但是相比邵美琪的气场还是有点弱。
吕慧仪,喜欢个子高高的她,喜欢长脚蟹呵呵。
故事稍微有点简单了,并且通过所谓罗导演本人与猫姐的相遇而聊起的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对故事本身并无太大的帮助,或许导演只是想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情节上依然是稍显单薄,依靠配乐和长镜硬是撑到了一个半小时。
唐宁的表现很让我惊讶,特别是自杀那一段,咬开自己的手腕放血自杀,没有台词,全是依靠眼神和身体动作,不过分用力,也能感受到李碧琪的绝望,或许她不是不想认罪,而是其实她自己也过不了自己那关。
邵美琪的角色就有点神经质了,因为自身曾经相似的经历,而这样去逼迫一个母亲来承认自己对于女儿的被强奸行为的知晓,也是很残忍的,也许她带着对自身的同样的怪责,但是手法还是稍微残忍了一点。
无知之人,永远可怜。
我不想再重复这么说,但是没文化,真的很可怕。
里面那个妈妈是一个受害者,她的命运很悲惨。
那个女孩是个更悲惨的命运,还没体会到真正的爱情,就死掉了。
女人女孩都该好好爱惜自己!
多疼自己刚刚看完这部片,下到MP4里看的,原先已看过剧情简介,是在做好思想准备下才看的,其实是冲着唐宁才看的!
看过之后很压抑,无比的压抑,看到后半段不停地掉眼泪,躺在床上,眼泪斜斜地流在脸颊上,觉得好不开心。
其间妈妈到我房间来看了我几次,我没让她发现我在哭,真的好难过!
其实很同情碧琪,但往深一点想,无知不能拿来当做犯错的借口,她不该让女儿遭受跟她一样的命运!
女人不是天生就被搞的,女人是天生就被疼的!
母亲更加应该疼惜自己的女儿!
很碰巧的是今天是母亲节,想说句:妈妈我爱你!
其实有很多情绪想抒发一下,但真的写起来又写不出来!
最后只想说一句,罗守耀很棒!
唐宁演技很棒,邵美琪也是的!
都该拿金像奖啊!
感觉本来是个挺有张力的故事,但这个导演却处理得到喉不到肺,以至于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他的key point是什么唐宁的演技还是值得赞一下,有点突破。
邵美琪不知是发型的问题还是别的什么,脸实在有点肿,影响视觉效果。
这是一起“强奸”案带来的因果讨论。
在遭遇强行进入后,渴望的是不再痛苦,缄默的却是自己的权利。
而有效的权利却在一遍一遍的缄默中消失殆尽,所渴望的是幻影,却在暗地里生根发芽,直到你再次看见。
11岁的女孩,因为母亲的错手而被误打至死。
(观影疑问:是什么样的怨恨可以让母亲亲手打死自己的女儿)。
女孩生前被母亲的男友无数次的强奸,而母亲至终沉默,视而不见。
(观影疑问:是因为母亲害怕男友的报复吗?
)。
最后,一位高级警官接手此case,用颠覆常规的审讯手段(观影疑问:非常规的审讯方式表现了极大的侮辱,为什么依然沉默,是因为内心的害怕吗?
),甚至将“女儿被强奸”的场景再现母亲眼前,听着女儿的呻吟声,男友的喘息声,母亲依旧缄默的泪流满面。
(观影疑问:一种虐心的痛苦,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什么。
)。
电影不断的抛出问题,提档着我们的各种好奇。
就在审讯那晚,母亲用了近乎残酷的方式想要解决自己,而与平行的电影空间里,导演向我们微微渗透出,另一个故事,与此雷同的“强奸”事件。
同样是母女,但对话的方式如此天翻地覆。
第二日,在病房里,母亲讲述了自己的过去,她说:忍一忍就过去了。
那一瞬间她变成了自己的女儿,或者说,是她的小时候,在那些被无法叫喊出来的年纪里,她能做的就是缄默,缄默,缄默,但从未忘却,岁月流过了,身体成长了,但受伤的心,无法走出阴霾。
每一次看见被伤害的女儿,能做的就是鞭打她,这是发泄,一种低级的发泄,甚至她内心是渴望自己的孩子死掉,如同渴望自己死掉,那是无法渗透的我向攻击,因为软弱,因为无法防御。
母亲问:坏人死了会下地狱吗?
警官说:我不知道。
但你信佛吗?
佛是讲因果的,这辈子的问题要这辈子解决,不然,它也会跟你到下辈子。
导演能有节奏的把控电影,让故事讲的绕有趣味,在展现同样的事件中,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手法,而为什么呢?
导演运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在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太多的“伤害”,这本身来自我们的客体,这种客体的指向是母亲,再是父亲,因为较之父母我们是弱势,当父母造就了“我们”之间的模式后,我们自然的会将此模式交互给我们的弱势客体,如果我们不在疼痛中打破这种模式,就如同因果一样,不断的衍生。
熟悉的画面,导演致敬了库布里克发条橙的经典镜头,用一段带着色情的暴力,让一个逆来顺受已经成为习惯,不懂是非曲直的女人,重视自己的谬误,当然脱胎换骨并非睡一觉就可顿悟,残忍的自杀桥段,让人不忍目睹,我快吐了,但这也是她重生必然走过的奈何桥。
即便亲口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让自己解脱,但那也是正视自己的开始,问题是,太多人为了种种原因,宁可死扛,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
所以,Josephine暴力相向,一开始虽然很难接受,我都以为是一本反映警察黑幕的电影,那就落入俗套,后来随着情节的延伸,她的暴力成为美学,成为必然,不打不成气。
当然,JO的女儿也是娈童父亲的受害者,所以她的气愤,她的执着,她的暴力又有了很好的解释。
虽然,这本是女权主义者可能会拍手称快的电影,但是由向先生出品,总觉得不是那么味?
要么是他逼近知天命之年,开始反思原罪了?
还是打着女权的名义,以裸露的戏份来打政策擦边球?
嗯~不好看。太平淡。喜欢唐宁
前半段还不错,结局实在不行!
这个题材我觉得应该让女性都看一看,保护好自己。
女权之作,个个女性都不是好惹的角儿.而女性的人权,何时才不在男性的阴霾下
烂片。
繼續港產電影。邵美琪難得出現在電影裏,卻讓人覺得還是電視劇時間。
已阅。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心情有些沉重
拍的太保守,流于表面,没有说服力
Against Women Abuse! Against Child Abuse!
又是一部教育我们没有文化几可怕的片纸。故事是好故事,导演表演故事的手法实在是看的人有点捉急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噩梦是一代代的延续
不如拍成纪录片
题材不错。但是。拍得太。。。
一个故事娓娓道来。
唐MM这次牺牲这么大,真是吃惊,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奖拿就这么拼,好辛苦啊~片子挺黑暗沉重的,阿慈的警花好lovely~吸管喝啤酒~超级乖~呵呵,社会总是有黑暗的地方~郁闷啊
太没意思了,赶恋童癖题材的潮流,拍了个这片。。
无辜而死去的,不无辜而备受折磨的,中立且能够下狠心折磨对方的,全是女性。淦。最可圈可点的就是女犯口咬动脉自杀的一幕,和两个女主收放自如的演技。罗守耀每次都想从孩子下手,可每次都没办法真的下狠手,相较之下,观看者们反而强烈想看被凌虐的孩子,真是讽刺的对比。
女人天生就注定要给男人搞?!
每次看这种社会奇情片,完了都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