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喜欢这部剧场版的立意了,联系藤子老师的ZZ立场,这部作品便是他对二战日本战败国的最佳注脚。
故事要从主角团集体离家出走说起,在寻找无人之地时将目标放在日本的过去,也就是尚无人类活动的时代。
在地壳运动作用前,日本与中国相连接。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于中国这片大陆。
我记得旧版剧场版弹幕里有说,原来我们是黑暗族的后裔。。。
新版电影弱化了哆啦A梦的能力,反派亦是来自于未来,并且还是更远的未来。
因此,道具发挥作用不大。
在寻找遗落的大雄时,未来道具被反派破坏。
迷迷糊糊中,大雄走起了回马灯,走投无路之时,吹起了克克鲁给予的哨子,在幻兽的帮助下成功得救。
在大决战时,同样是古代简易制成的长矛拿下关键一击。
这种未经雕琢的原来武器打败未来高科技的设定简直太浪漫了。
这样返璞归真的故事情节还体现在0分考卷中。
在结尾,大雄订正了试卷趴在桌上小憩,在历经一场大战后的片刻安逸妈妈也没有打扰。
这一起离家出走由大雄的改过自新而结束。
关于正坐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正坐,影片开头妈妈教育大雄的时候他们的姿态都是正坐。
正坐要求上身挺直、腿就像跪着的姿态似的、屁股坐在自己的后脚跟上。
这种姿势不经练习极为痛苦,根本保持不了几分钟(亲身尝试过)。
后来偶然发现玄妙原来在垫子上。
仔细看片中妈妈是坐在垫子上的,即使长时间正坐也无大碍,而大雄直接正坐在榻榻米上,这其实是一种惩罚,才会站起来脚麻。
扩展阅读:【礼仪科普】关于正坐 - 百度汉服吧如何能练习长时间的正坐? - 知乎关于陶俑那个看起来还挺萌的陶俑,其实算是日本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了。
用到动画片里挺吓人的但还不算违和扩展阅读:日本神秘陶俑造型似外星人,美国宇航局产生极大兴趣 - 今日头条
逻辑有点莫名其妙,感人的地方还是很感人的,比如大雄虽然是个一事无成的学渣但真的很善良。。
很丧失的是最后大雄被丢在雪地里快死的时候哆啦A梦那群人怎么就顾着自己去找大boss不管他的死活了??
亏他后来还救了大家一命。。
三星给情怀,小时候看过这个漫画的但忘记情节了,太小了那时候,估计才五六岁。
一盒哆啦A梦的tv版盗版碟倒是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那时候觉得敲好看的看几遍都不会厌,不知道是我长大了呢还是这个剧场版真的烂,很多剧情让现在的我有羞耻play感。。
算是花钱补偿那些年我看过的盗版碟。。
最后,看这个片子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深思了,深思一定会认为它在黑中国和灌输很多日本特色的精神。。
就简简单单当童年回忆看比较轻松吧
我最初接触《哆啦A梦》是从漫画开始,那时它还叫做《机器猫》。
<图片1>不论是面对爸妈、老师的批评,还是积压了一个长假的作业,或是与同学、朋友间的摩擦,只要投入到《哆啦A梦》的世界,这些都会淡然退却。
而尚未待少时爸妈咬牙切齿地撕毁漫画痛斥的,“沉迷于这个,你就废了”的状况发生,如今我自己就已难再代入情境。
明明配音、画面、剧情都比曾经大幅进步,但看着银幕上接连不断的神奇道具,听着身边孩子们的开怀大笑,我能清明地看见曾经心中的理想乡,却再也找不到隐去的路。
果然是时光荏苒,阿蒙、小叮当、机器猫、哆啦A梦、蓝胖子,它守着一代又一代的童心从未改变,但我已经变成了小时候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图片2>但至少还有一点,是让我觉得安慰的地方,我不会像曾经的家长那样无理粗暴,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1它有纯真的童心《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的故事,是从几个主角共同的一场离家出走开始的。
<图片3>不论是剧场还是TV,“离家出走”几乎是《哆啦A梦》系列,大部分故事的起点。
<图片4>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家长们的担心。
但是让我们看看他们离家出走的理由——大雄是因为考试零分;胖虎是因为要帮家里送货、锄草;小夫是因为被逼迫学习汉语、法语;静香则是被逼练习钢琴;而万能的哆啦A梦,是因为爸爸代养了它最害怕的啮齿动物。
这一系列的简单的原因,与大人们想要逃离惶然的生活,却又不知所踪的迷茫不同,它们想要的只是无忧无虑,这多么符合孩子单纯的心性。
<图片5>大人们在用自己已蒙尘的心揣度小孩,认为孩子也应当老气横秋地中庸隐忍。
而大雄一干众离家出走后,并未沉迷于不良嗜好,而是在史前无人的日本,有序的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没有压迫、纷争,充满无限惊奇、美好待其探索的世界。
<图片6>相信世界的美好,对世界葆有好奇,这又是多么朴素、纯良的童心。
无需大人们多言,随着成长,孩子们自会知道,哆啦A梦不存在于现实,改变世界要靠自己的努力。
甚至以现在小孩的智力,恐怕他们在甫一接触这动画时,便已对此了然于心。
与大人们唯一不同的一点是,他们还愿意相信这样纯粹的冒险故事——“我没有竹蜻蜓、任意门、航时机,来探索世界、预见未来、改变过去,我只是片刻进入到这心想事成的美好国度,来圆满梦想。
”这样的童心不好吗?
只这对此关照的一点,如果我有孩子,我定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2它教会孩子独立哆啦A梦装有无数来自于未来,奇妙先进的道具的四次元袋,<图片7>是多少人小时候的梦寐以求,我还清楚的记得考试前,我希望能有记忆面包,只要往书上一摁吃下肚,书上的内容就铭记于心;<图片8>好吃的东西只剩最后一口,我希望能有分裂药水,只要往食品上滴一滴,它就能细胞式的无限分裂;当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吃了什么美味(原谅小杀姐姐天生的吃货属性吧),我希望能有分享口香糖,只要我和吃东西的人各一半嚼一嚼,就能尝到他吃的东西的味道……但这又让大人们产生了,关于孩子能否独立自主的担忧。
大雄每每遇到困难,的确会第一时间哭闹着找哆啦A梦帮忙,哆啦A梦也总是会拿出解决问题的法宝,但动画里从未说过,可以倚靠道具万事了。
<图片9>动画一直在向孩子们灌输,道具是帮助生活变好的手段,但完全依赖于它们,则会让事情变得一团糟。
而《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中,当面对携有23世纪科技的大反派,来自22世纪的哆啦A梦的道具无能为力时,最终将之战胜的,是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工具与坚毅。
<图片10>不能投机取巧,让世界变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对于动画这样的理念的传达,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另外,这部剧场版中有一个道具,叫做“停止时间闹钟”。
只要一摁,除了持有闹钟,或闹钟碰到的人,世界上所有的时间都会停止。
<图片11>这是多么imba的黑科技,我在观影时突然想到,有这牛B的道具,我就发啦!!!
可是转念便忆起小时候看它上一版动画时,我并未作此观想,甚至并未觉得它和其它道具有甚区别。
所以,只能说……童心与便利的工具皆无害,下作的是长大以后的人。
有这种对独立意识的灌输培养,如果我有孩子,我定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3它倡导爱与和平记得小时候,有一阵子兴起了对日漫的道德批判,称其为“日本用来销磨中国少年意志的文化毒品”,《哆啦A梦》成为了其中的典型。
对此,且不说哆啦A梦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图片12>单就这部剧场版来看,想要离家出走的少年,发现土地都已有主,于是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不觉得荒唐吗?
土地早在有人之前就有了,可是人们却自作主张的,各自把它们占为己有,是谁赋予的他们这样的权力呢?
”看似不切实际的天真,但这种对人类物欲、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的思考,难道不应当是启发孩子去打量的问题吗?
给其播下对此思考的种子,难道不比直接让孩子打小开始争夺、占有更好吗?
看似简单的《哆啦A梦》,对孩子积极正面的世界观的塑造还不止于此。
这部动画中,就大雄一干众在七万年前的日本,要赶往中国的情节展开了讨论——“因为冰川期河水结冰,所以海水体积大幅度减小,海平面下降,日本和中国的大陆就连起来了。
日本人的祖先,就是这么从中国大陆迁徙而来。
最初的时候,人类的祖先发源自非洲,就是这样迁移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定居下来。
”
配合着这段台词,画面上是一棵满是童稚风格的树,镜头由枝繁叶茂的树冠慢慢移至粗壮的树干、扎实的树根,厚密的树叶在明媚的阳光中舞动,诉说着天下本一家的理念。
这种对爱与和平的宣扬的视点,已经比那些打打闹闹、唱唱跳跳的动画,高出了不知多少个层级。
所以,如果我有孩子,我更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尽管我们终将长大,尽管现实总是无情,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堪,但这些都不属于孩子。
孩子的世界就应当是充满想象的,应当是无忧无虑的,应当是相信善良美好的。
可能如今以我们被尘世浸染的心,再看《哆啦A梦》时,已难拾当年的兴奋激动,但至少我们并未将之忘却,我会相信今后的孩子,能被那个世界感召,更好的成长,因为我曾从中感受过美好。
这是儿童动画能给孩子们,给世界带来的最好的影响。
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第一次看到哆啦A梦的漫画应该是在小学二年级吧,是在学校边上的文具店里看到的。
那时候每一个看哆啦A梦的孩子们,内心都会希望有那个神奇的任意袋,随时都可以拿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一直都天真的以为会有一只这样的机器狸猫出现在抽屉里,陪自己度过童年。
那时候漫画的封面上写的还是机器猫三个字,而且不管是漫画还是动画,里面的翻译都称呼哆啦A梦是机器猫,以至于第一次看到长篇特辑封面上出现哆啦A梦三个字以为是盗版,还和小伙伴们争论过机器猫到底是不是哆啦A梦这种问题。
《哆啦A梦:大雄的日本诞生》是我最喜欢的长篇。
那时候一本长篇要6块钱,犹豫了很久,还是最终以三天不吃早饭的代价买下了这一本。
这之后,反反复复看过这一篇不知多少遍,既是因为情节的精彩(区别于短篇),也是因为当中哆啦A梦使用了超过任何一部长篇的道具数量。
再后来,到了四五年级,心智和身体开始发育,就将这个童年里最神奇的漫画伙伴束之高阁,开始关注《灌篮高手》、《足球小将》这些充满了热血激情的漫画,甚至于《天使红河岸》这类言情戏为主的少女漫的吸引力也远远超过了《机器猫》。
这一次,最喜爱的童年故事重新翻制,让我不由地产生了想去重温的冲动。
虽然情节已经烂熟,甚至于有些台词历经那么多年都还能顺着电影里的对白讲出来,但跨越了十几年再重新去看这部童年时的最爱,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电影里大雄、哆啦A梦和他们几位小伙伴们“离家出走”建造一个属于自己世界的过程,让我不由想到,这不正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努力为自己构筑梦想的过程么?
广袤的世界,仿佛我们出生时的样子,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一步步地走来,就正如他们努力播种、开垦、创造世界的过程。
这个过程里,有收获的喜悦、有强大的阻力,有相聚的幸福、也有分别的不舍。
也许梦想会如大雄创造的三只生物一样,明明已经成功,却最后失去,但那又能如何,毕竟已经努力。
即使是梦想破灭,也可以回到现实,努力做好手头上简单的事情,把握住眼前。
电影散场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们很快就走了,最后留着的,是包括我在内的三名男生。
我不知道另外两位是什么感受,对我来讲,一直坐到片尾曲毕,当然不是在回味情节,而是沉浸在已经很久没有过的童年的感受。
哆啦A梦是不会出现在生活中了,但他代表的童年梦想,却一直都在,随着年龄和经历在不断成长,不断地造就着全新的自我。
再见,小时候的梦。
稚嫩的我们,总想快点长大,品尝无数“禁果”,主宰自己的人生。
一眨眼时间,我们各自承认,却又害怕生活的种种,期望时间倒流。
选择看《机器猫》,不为剧情,只为情怀。
可尴尬的地方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当身边的小伙伴不断的重复“无聊”、“没劲”等字眼时。
我才意识到我们被社会的洪流蹉跎了太久,与最初的自己隔开了无数光年。
这就太尴尬了。
一瞬间,电影,便索然无味了。
<图片2>
去年和小友一起看为藤子·F·不二雄诞辰八十周年推出的《伴我同行》,在电影院哭成一只眼泪汪汪,不为别的,只为我们终将独自长大的人生,一把情怀喂得我狗饱狗饱的。
今年又和小友一起看八九年旧作重制的《新·大雄的日本诞生》,本来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却收获意外的惊喜。
不由思索,超级IP的养成,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修养呢?
内容原创。
看过哆啦A梦的孩子们,一定都希望过自己也能拥有任意门、竹蜻蜓、时光抽屉和记忆面包,漫画里大约出现了神奇道具两千余种。
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设定,基于现实生活和普遍经历,足以吸引爱幻想的孩子们。
还记得诺兰大神2014年的《星际穿越》吗,很多桥段都和在2009年就已经上映的《新·宇宙的开拓史》高度相似,且不说是借鉴抄袭还是纯属巧合,但不能否认哆啦A梦的创意能力非常强大。
故事扎实。
讲好故事仍然是基础,不管是《新·大雄的日本诞生》还是《伴我同行》其实都是基于旧故事改编或者重制,尽管时间已经从一代人流淌到另一代人,这些故事依然鼓舞人心,有很强的生命力。
《大雄的日本诞生》是1989年的作品,二十多年前就构建了如此庞大的时空架构,堪比时下大热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不得不服。
三观正确。
一部作品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饮经久不衰,一定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普世哲学,传递正确的三观。
大雄是一个怎样的人?
和我们平凡的大多数一样,是笨蛋,是怂包,是懒鬼,哭哭笑笑,吵吵闹闹,跌跌撞撞的长大。
哆啦A梦在对生活的细腻重现中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人生态度,做善良的平凡人,做乐观的普通人。
用浅显的故事讲道理,用简单的方式说科学。
订阅持久。
哆啦A梦1970年诞生至今已经更新了2500多集,推出剧场版37部,相信完全没看过的人和全部看过的人一样少之又少。
持久的续订,周边的衍生,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情怀,而这种感受还在随着新番的推出不断发酵,不断强化。
走出电影院小友对我说:“妈妈,不知道明年的哆啦A梦会说什么故事呢,明年我们再来看。
”一部动画片能陪伴两代人成长,这就是超级IP。
哆啦尊比大人赛高!
哆啦A梦剧场版是我一直会去看的,即使一年一部,我也不知道自己还会去看多少年。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那只蓝胖子应该叫机器猫,长大后才知道它叫哆啦A梦。
不管怎么说,它就是那个一直陪在无能的大雄身边的那个万能的萌物,不是什么超级英雄,它的所有功能,无非是陪伴,它口袋里万能的道具,最大的功能不过是满足小朋友的幻想。
但在这一次的《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里,这只蓝胖子不情愿的被赶鸭子上架当了一次英雄,也并不算成功。
你何曾见过这样的英雄,被感谢的时候会害羞脸红?
它不会是英雄。
它爱吃铜锣烧,怕老鼠哪怕是仓鼠,它会吐槽,会在任何时候无条件的帮长不大的大雄。
这就是我们爱它的原因,即使它总是说教,太过正能量,即使我们已经长大,不再天真,甚至已经为人父母,也会依然爱它。
在这次的剧场版里,哆啦A梦满足了大雄离家出走的愿望。
没有离家出走经历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但有哆啦A梦陪伴,离家出走也变得炫酷。
最初不过是想逃离厌烦的生活,没想到是一次难忘的大冒险。
在这一次冒险中,被遗忘被无视的大雄,也有机会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
在这场关于成长的美梦中,他收获了很多,学会了承担,学会了告别,更学会了接受平庸的生活和眼前的苟且。
当然我们已经长大,不会再幻想有一个万能的口袋救我们于无尽的麻烦中,也不会幻想有人可以带我们经历一次穿越时空的大冒险,做一次英雄。
但有人上演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哪怕没有逻辑,到处是说教,我们也会笑着接受,因为我们也曾有过童真,那时候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没有道理,或是到处都是道理。
在讲不完的哆啦A梦的故事里,大雄一直在成长,却从未长大过。
他们的故事,伴我们走过童年少年,到了中年,仍未讲完。
我们就一直在看着,一直爱着,直到离开。
有些事物仿若有魔力,让你扎在里面,就不愿意出来,愿意与此长伴.比如夏天的空调房、比如冬天的暖气屋、比如好玩的游戏、比如好看的漫画、比如哆啦A梦。
还在管哆啦A梦叫做机器猫的年代里,我这般想扎进屏幕中,头顶竹蜻蜓,和他们开启精彩纷呈的旅途;管他叫做蓝胖子的现在,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依旧随着他们惊叹而惊叹,跟着他们大笑而微笑。
看他们在7万年前的世界里,建设起了属于自己的家,被辽阔的星空包围,那一瞬间自己也自我代入的坐到了大雄他们旁边。
头顶是七万年前的星空,耳畔是远古的风声。
然而,观看哆啦A梦的过程却在逐渐变化着,比如:电影里,高频率出现持续羞辱大雄的零分试卷儿时的自己:哈哈哈哈哈哈,零分!
现在:大雄能毕业吗?
(莫名的担心起了大雄)电影里,大雄和来自7万年前中国大陆的少年克克鲁正在上演着超时空的友谊儿时的自己:感动ING现在:为何克克鲁有迷之红晕电影里,反派大魔头至尊比和哆啦尊比正在地底设施里对峙,至尊比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大计划,介绍了辅助大计划实施的超级武器儿时的自己:哇!
好厉害(不明觉厉之感)现在:坏人死于话多。
……不胜枚举的第一反应已清晰的划出儿童和成人的界限。
这般无可奈何也这般令人无奈的发笑。
儿童的阶段里,我们渴望长大,对一切未知的但是看着“很酷”的东西感到好奇和向往,此时的傻气和好奇心都因为披着儿童的外衣而被默许着。
可以和爸爸妈妈说着,我也好想要机器猫哦;尝试着把面包印在试卷上,想象着是记忆面包;从儿童过度到少年的阶段里,我们似乎急切的想要脱去稚嫩的痕迹,男孩盼望着长高,女孩开始留意起姐姐的红嘴唇,而哆啦A梦是小朋友看的玩意,我们要看些更成熟的东西;进入到完全体的成人时代,哆啦A梦则成了一个寄托,储存着我们的童年,抚慰着现在的我们,像是现实世界的避难所。
曾经我们是主角,我们是大雄、是静香、是胖虎、是小夫,我们和他们一样,惊叹于神奇的道具,渴望着壮烈的冒险,下了课奔回家甩下书包就去秘密基地,困难时向哆啦A梦求助,不开心时带着竹蜻蜓飞出窗外,周末乘着时光机去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听着这般不可思议,在儿时却是理所当然的接受,深信着存在这样一个世界。
那时,哆啦A梦是陪伴者、是监护人、是伙伴。
现在,我们已到了大雄爸爸妈妈的年纪,我们是故事里的配角,我们是大雄想要逃离的爸爸妈妈。
我们依旧惊叹道具的神奇,我们依旧偶尔在梦里冒险着,可更多的时刻里,我们疲惫的上班下班,疲惫的周而复始。
每天都面临着挫折和困难,可我们不再时刻想起哆啦A梦,不开心时我们跑步或者躲在角落,默默舔舐伤口,假期里我们比工作日更累只想逃离当下的环境。
此时,哆啦A梦是很久没联系的曾经亲密的朋友。
然而,曾经的亲密无间并不是虚幻的梦影,每次和旧友重逢的当下,依旧能拾起往昔的回忆,交换着彼此的近况,然后真心祝福彼此能更顺利的前往接下来的人生路。
哆啦A梦也如同这般,长大后偶尔再翻出时,依旧会会心一笑。
之前积攒的怨气、怒火、疲惫都统统消失,跟随他进入到他的世界。
他的世界里,也并非美好的毫无烦恼,但却总令人有勇气和信心,相信经历过多少挫折和困难,最终到达的地方是美好的。
在短暂的沉浸在哆啦A梦世界里的片刻里,我们不会把自己当成大雄的爸妈,我们是和大雄、静香、胖虎、小夫一起玩耍的伙伴,是未出现在镜头里的第五人。
关上电脑,离开电影院走,出那个世界的我们又重回现实里。
不再整日想着冒险、想着探寻几万年前的世界,我们扎在现实里的沼泽里,我们要和现实这个最大的至尊比斗争。
然而,每个再度和哆啦A梦相逢的时刻,听着他又说了最近经历了什么冒险,多了什么新的有趣的道具,大雄最近又有什么糗事时,内心都随之涌入一股股暖流。
从stand by me,到stand by you,感谢哆啦A梦。
童年的回忆~不管长多大一直还是很喜欢哆啦a梦,大概是因为希望自己身边也能有一个哆啦a梦吧……可惜……动画的美好也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就好像童年也不会延续下去一样……说回电影,剧情其实不太抓人,看的时候经常有看不下去的虫洞,特别是前段,可能对于我这种缺乏耐心的大人来说不算是很精彩的影片。
不过基于它的定位还是不错的,是很适合小朋友的影片。
感动的点和正能量的点都有,前一场出来的小朋友一直在大叫着“好好看啊好好看啊还要再看”,据说还有小朋友看哭,挺好的-_-#总之~看的更多是情怀啊~
3.3/5 。就看个神奇道具~16/12/29
又是一个英雄的故事啊,剧情可能俗套了些,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很有趣味的,纯真的感动和回忆吧。
已经看了一百遍了,怎么看都不腻
要是我再年轻个几岁看这部片子一定觉得充满怀旧情怀,可惜这是现在的我看这部1989年就出版过的旧故事只觉得满满都是bug。反正我是回不去那个时代了。
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梦想着,能有一个任意门让我可以任意穿行!感谢康夫,哆啦一梦陪伴我的成长!情怀无限,与你们同在!
“多啦A梦大长篇”小时候每一本都反复看过10遍以上,看片时不断勾起回忆,许多台词说了上句,就想起下句是什么,情怀绝对满分。复刻版加长了打Boss的部分,用石矛击败巨尊比的改动和寓意比原著出色。凭这部的高水准,《海底鬼岩城》《云之国》《梦幻三剑客》也该复刻了。7.5/10
挺欢乐,剧情和人物都是单神经一根筋的,真好,用不着多想什么,就跟着走就行。很多装备还是很有想象力的,比较密集。对付大boss的时候懈怠了,没什么新花样拿出来,短手短脚大头太不适合近身搏斗。制作很有诚意,新翻老故事现在看也不违和。但觉得美术没有老版好看呢,不用3d太良心了~飞马很感动。
3.5哇,机器猫承认中国是发源地这点有点意外呢
3.5星 结局和三个宠物分别的时候真是催泪啊
比去年的那部原创剧场版《大雄的宇宙英雄记》好看多了,无论画面、配乐还是剧情都很棒,这一部还有哆啦美,神奇道具的数量也很多。应该是近几年最好的一部2D版哆啦A梦剧场版,国语配音水平也很高。现在内地上映的影片中质量最好的一部,绝对值票钱。
观影时,每一帧的画面都让人感到儿时幻想得到满足了的那种喜悦,可内心却不停的有个声音嘲笑着剧情的“低龄化鸡汤向”,这就很尴尬了。这次的原声不错。
这片只适合小孩和笑点低又仍存在童心的大人看
无脑吹太多,平衡一下
本来三分国语配音太傻比二星
光明族去了日本,黑暗族留在中国……大家都是安徽人啊喂!
叮当剧场版虽然设定和桥段都一样套路,但每次看都会被感动,各种情绪氛围,大雄永远都有这群羁绊陪伴着,但下次题材希望不要涉猎到中日历史,地域,,,像片里讲的,7万年前,中国陆地和日本陆地相连...那想说日本属于中国,还是中国属于日本呢...很容易被扣帽子
挺好看的 满满的感动
太低龄化了 本来以为是老少皆宜的 身边的小孩子们都不爱看啊 带着回忆童年的心态去看 却发现过去的就是过去了 即使面对着曾经无比喜欢的动画 却再也没有曾经的快乐 可能是我真的长大了或者说是真的老了
PS:哆啦A梦说自己是个便宜货。
地理和历史课 和豆朵一起看的 2D的电影好少啊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