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的长像很阳光,所以剧本里这个因为暴力而进监狱的男人并不太像个流氓,倒很像是个卧底。
可惜这片子并不会向着一个无间道方向发展,他实际上讲的一个失败的背叛者最为壮列的一段人生。
从监狱出来,他已经想好了,要重新归划自己的人生。
但他的人生从何开始,又会向着何处而去,守住社会规则与道德底线,他去看了那个装瞎骗钱的老乞丐,他去安慰那个有病的姐姐,尽管这姐姐从来只想到自己,他去阻止一场即将对女记者的抢劫……一切都是按着在监狱里因犯罪而惩罚后重新来过而作为。
但是,他能够对自己过去的全部免单吗。
他陪着朋友去收保护费,只是想回报朋友的义气,结果自己被揍,朋友逃之夭夭。
等到他回头收这笔不该自己付的帐时,朋友给了他一个更大的机会也是陷阱,你,被老大看中,一定要雇佣。
这与他应聘到同心同心凯拉家,签合同才算数完全不一样。
后者是公平自由的基础,而前者,更像奴录和奴隶主。
而这样的局面完全超出了柯林在监狱里为自己设计过的生活模式。
人生没有反悔的选择权,一旦你启动了某种模式,就无权选择另一种模式。
如果柯林不为那个老骗子报仇,如果他不那么爱姐姐,如果他对朋友出狱时的帮助,不那么想像成友谊的真情。
他不会死。
做一个中国式的聪明人,跟着这个有钱的美妞一起逍遥去。
他,他没有,他要活着像自己,就像片中他说对黑老大说的那样,如果我成了混蛋,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你。
他所说的混蛋就是用暴力而不是规则来解决问题的人。
可是,这世界哪里没有暴力,就连那些守在院子外的记者,用手中的像机口中的烂话挑衅着,看起来活力十足的少年用老乞丐的血来完成自己的成人礼。
他们最终会成为这世界的主宰,更狡猾,更残暴,更无所顾忌。
只要有点良知,就做不成混蛋。
混蛋是一个要求有高度纪律和技术性的活。
凯拉最后走了,离开了伦敦大道,她因为柯林的温情化解了强暴带来的伤痛,但,这世界依然黑暗无光,那个支持她走出来的人死掉了,今后,她还是只能靠自己寻找可以在这黑夜里相互取暖的人。
这部电影,很多插曲来自卡比基安,来自英伦的摇滚。
颓废风,后来追踪了一下,fire是英超的推广曲,由此迷上英伦摇滚。
故事的情节应该说没有多大亮点。
看这部电影,感觉和低俗小说 落水狗差不多,诠释的是一种叛逆的人生。
科林法瑞尔也是由此开始喜欢,很有个性,有点小坏小坏。
最近看了新的落水狗3,也能体会其中的挣扎。
我们也是对着这个世界呐喊。
我们也是在人流中挣扎。
Colin Farrell从监狱释放,决定开始新的生活。
无奈过去的始终无法抹去,仍然与黑帮脱不了干系。
狐朋狗友介绍她去绯闻女星Keira Knightley家做事,慢慢的两人产生了感情,正当他们想去美国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一切还是回归了原点。
Colin Farrell一直想找杀了老头的年轻人报仇,结果为了不再犯错放过了年轻人,无奈年轻人血气方刚最终杀死了Colin Farrell,年轻人也秉承了Colin Farrell的作风“在别人伤害自己之前动手”。
或者说年轻人将来的结果就是Colin Farrell,或者Colin Farrell年轻的时候就是像杀死他的年轻人一样。
长兄为父,这话一点不错,Colin Farrell唯一的牵挂就是他酗酒的妹妹,无奈妹妹不听话,最后被哥哥仇人做掉,也促成了最后Colin Farrell直捣黄龙。
当然还有些配角,如和Keira Knightley住一起的那个producer,Colin Farrell的二货朋友,二货警察等等,最终还是轮回一死。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话在黑帮片里每每都能应验。
这部片子有很多人说烂死了,应该说是很多人没看懂。
男猪脚从狱中出来想要重新做人,可是却无法彻底摆脱过去的一切。
机缘巧合之下做了女主的私人保镖,顺理成章之下发展出了一段恋情。
但是虽说男猪脚想极力摆脱过往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哪怕已经退出江湖,金盆洗手。
毕竟惯性还在。
以前的老大不断威胁他让他替自己办事,否则就对他身边的人下毒手。
实话说如果是我的话我只能逃离,可是当黑帮老大不断伤害自己所爱的人的话就不得不反击了。
男主幻想在办完事后和女主一起到美国过上全新的生活,可是就当自己马上要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自己本来想要杀掉的小孩捅死了自己,女主也自杀了。
结局让我看了嘘嘘不已。
还是那句话,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人在江湖混最好是光棍。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男主还了,黑帮老大还了,最后足球小子也必定会还的。
沉重冷静的电影人物掩盖不了编剧和英国电影“俩无”——无能和无奈,刻板的英国除了一次次践踏人情底线的剧情,再没有影拿的出手的东西。
我已经看透了这种英国式的哗众取宠,一个《伊甸湖 Eden Lake》就激起骂声一片,难怪07年美国版的《funny games》会那么不伦不类,原来是翻拍97年欧洲葡萄牙版的。
《funny games》不是英国电影,拿它强加给英国是不合道理。
但大家可以相互比较一下这类电影的共同之处。
看过这样的“英国结局”,我还是觉得"血腥有理"的好莱坞电影更有意义,德克萨斯的杀人狂都没有那些英国少年可恶。
不错,什么地方都有些不良的少年,美国也有,但美国人更能深刻的体会和反省。
不信你看看《老爷车》。
我可不想再被这样的电影强奸啦!
不管怎么说这种拖沓的情节的确让人想睡觉。
但是又突然会死一两人让你打起精神继续看下去。
不出所料,米奇还是死了。
可怜的家伙。
凯拉演的神经质演员还真又点像。
主要是她那么瘦,要是丰满点就不会那么像了,她实在是太瘦了,有点病态美了。
但不得不承认她的确很美!
一名刚出狱的罪犯受雇于一位隐居于的女演员,并不时受盘踞在她家周围狗仔队的骚扰,同时他过去的同伴找他去收高利贷。
他虽然对重操旧业毫无兴趣,但是内心对于这两份工作也颇为纠结。
渐渐的,他与女演员产生了情愫,同时他得罪了当地黑帮大佬,两人展开仇杀。
最后的结局并不令人满意。
影片改编自爱尔兰小说家肯·布鲁恩的同名小说。
布鲁恩在英语世界是家喻户晓的犯罪小说作家。
本片充满了英伦调调,伦敦的实地拍摄、演员满嘴的伦敦腔、结局也充满了英国味儿--该死的都死了,一个活口都不留,颇具黑色幽默。
相对平庸的一部片子,总体感觉似曾相识,也许英伦范儿的电影都是这个样子。
柯林·法瑞尔的说英音是第一次听;凯拉·奈特莉感觉不如以前漂亮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次看太瘦的原因。
花了2小时在Pxtv看这个电影,因为在“蓝光”的album底下。
刚开始的一半,看得蛮开心。
有标准伦敦音(虽然几乎听不懂),有唯美构图的画面,有一堆英国大腕儿(其中男猪脚侧面很布拉德皮特),故事讲述跳跃,令人期待情节的发展。
到了后半截,节奏依旧,而且,也太扯、太拖沓、太伪文艺了吧!!!
不愿剧透。
更关键的是:根本无法剧透!
sigh重口味版诺丁山。
但是不及小诺的五分一。
不知道那些说电影差的傻逼是不是眼也瞎。
个人觉得柯林法瑞尔的演技在这部上达到了巅峰,人帅不说,还非常有味道。
说凯拉的,人家就是比你漂亮,人家在剧中本来就演的花瓶。
结局虽然很不甘心,但有杀手不太冷做铺垫,还可以接受。
再说了,这种电影本来就是煞笔衬托男主的黑色片。
就法瑞尔来说,完美的五星。
一些个人比较喜欢的剧情点:如果法瑞尔让流浪汉保留那把枪,流浪汉就不会被那俩熊孩子打死,那俩熊孩子也不会捡到用来杀死法瑞尔的刀子;法瑞尔跟那个医生说让他远离他妹妹,医生不听,最后受其妹妹连累,必定死得很惨;那个房子被抢的医生,也是由于不信法瑞尔,也是死的惨;法瑞尔一直坚信他会在别人伤害他之前先打死别人,他对那个运动员忘记了这条,所以跪掉了;最后那个制片人那里也比较有趣,如果是自杀的话,应该只有一下枪声,但实际上有好几声枪声,导演太坏了。
整部片子是一只被挑了脚筋的乌骨鸡,欲傍一回英伦匪片的刺激快感,却又放不下法国小面包的酥软和松散,结果两头不是人。
还好两位主角如两朵高挺的乳房撑起了裁剪过大的蓬蓬裙,科林法瑞尔两撇极浓的八字眉,显得忧郁憔悴,吐字不泛油腥,即使帅气西装加身也不减拳脚凌厉,可谓塑造成功;奈特莉从文艺片出道,虽胸前一马平川,但却阻挡不了被世人宠爱,即使她不爱杰克船长了,也可以叼着烟一口英伦腔地镇住整个场面,别问我为什么,她天生如此。
就是说,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被小毛孩捅死了?擦!
伦敦腔也蛮好听的
结局怎么是突然那样。。。不过也正是那样才出人意料了。PS:背景乐也相当英伦。
两分足以,但是男女主角我都喜欢,可是这个编剧实在让人没有兴趣
乏味的要死,睡在这伦敦大道上。
This is really the fucking film that I like~~the fucking of it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黑帮老大在做每件事情之前都滔滔不绝讲着自己的过去 这是多么脆弱的人啊 没有枪和他后面的刀 他会觉得一无所有 ps:我真的不喜欢伦敦美妙的英式摇滚 和 fucking ending
英国味道好重 OST美 男主美
影片想表达什么?
结局真的艹了
它究竟想说点啥呢?
《伦敦大道》没有了Sergio Pizzorno的音乐真是一文不值啊!整部片子没有任何看点,中心思想难道是有仇必报不要心软吗。。。
有时候我是一个流氓,什么时候?
失望之至
不知所云,故作高深。
201208 京上小火车畔,浪费了俩大伉俪
什么呀,一点动作也没有,剧情更是无聊乏味,还想看COLIN的制服时尚秀呢,结果就那么几个镜头,看到结果就是所有人都死光!
首尾呼应的好,就是黑帮,玩什么文艺?!
2个演员都喜欢,情节也不错
不知所云的剧情,黑色幽默做作,还有奈特利的花瓶出演。
不看到最后都不知道这片子能让人多无语,只有配乐挺好听的。导演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改编过无间道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