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男人》。
5分。
尼克·申克编剧,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并主演作品。
东木这一年已是90岁的老爷爷了,他应该是全人类男性的偶像。
60岁后,人生再一次焕发青春,直至现在。
衷心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活过130岁。
这是一个关于双向成长的故事,此前尼克·申克为东木老爷写过《骡子》,那是另一个成长故事。
东木老爷饰演的老男人麦克奉命去墨西哥“绑架”一个13岁的男孩回来,给他指令的人正是这个男孩的父亲。
事情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没想到过程极其复杂。
这个13岁的男孩是个斗鸡爱好者,很显然并不好对付,一路上,两人闹出不少故事。
他们在一个墨西哥边陲小镇,邂逅了小酒馆老板娘,从此陷入了莫名的情感——这个过程既教会了小男孩成长,也教会了麦克真正的爱。
只是很遗憾,这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并不感人,它甚至薄弱到很难触及内心。
典型的公路爷孙电影。
一开始牧场老板这么无情的开除东木,就不可信,毕竟老得走不动了。
然后那哥们让这么老的老头去墨西哥帮他找人也不可能。
找谁不行呢,然这位老爷爷去墨西哥,笃定笃定跑到一个高端庄园,先是庄园风骚女主人喜欢他,然后饭店女老板也那么喜欢他,不可能。
老爷子90多,还能导演主演也是太牛了。
美国人难道也不如老年社会了,导演老头,总统老头。
好莱坞有三位年事已高却仍然奋战在电影第一线的老牌巨星,他们分别是84岁的摩根·弗里曼,88岁的迈克尔·凯恩,91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可以说这三位老戏骨已经是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电影事业,尤其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演员,还是一名优秀的导演。
早在1993年他就凭借影片《不可饶恕》拿下了第6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此后他又凭借《百万美元宝贝》拿下第77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08年他更是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进入电影圈已66个年头的他,留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角色莫过于他所塑造的西部牛仔的形象,通过镖客三部曲和《不可饶恕》中的精彩演绎,已经让太多的观众认定他就是名副其实的“西部牛仔”。
如今这位老牛仔再战江湖,在今年9月份,他和他的最新影片《哭泣的男人》与我们见面了。
影片虽然打着西部的标签,但是绝对不要妄想在片中看到类似《不可饶恕》中老爷子那精彩的枪战戏,因为即便是依旧坚毅英朗的老爷子,显然已经对付不了动作戏了。
所以影片也就直接改走温情路线了,老爷子在片中的角色是驯马师,曾经成绩斐然的驯马师,如今随着年迈,他早已辉煌不再,并被被无情开除,但为了报答老板的恩情,他还是接受了去墨西哥寻找老板儿子的任务。
由于影片故事的发生年代是上世纪70年代,所以影片中所呈现给我们的是老旧的汽车和廖无人烟的荒野,这也是为了契合影片西部的气息,而老爷子片中一身的打扮,俨然还是当年的那位西部牛仔,片中的汽车在老爷子看来也跟马一样属于是坐骑,因为晚上他还是喜欢睡在荒野之中。
影片的剧情推进并没有给老爷子的任务造成太大的阻碍,更多的镜头是放到了老爷子和老板的儿子及斗鸡的身上,三者之间在廖无人烟的公路上逐渐相处的越来越融洽。
至于说片中安排的一段在墨西哥小镇遇到寡妇老板娘的桥段,也充分显示出了老牛仔对于家庭的渴望,毕竟再硬朗的牛仔汉子,也是需要家庭这个温柔的港湾。
整部影片的故事架构与2019年史泰龙的那部《第一滴血5》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到了美墨交界处,也同样都是深入墨西哥的危险之地执行营救任务,观众们所感受的也同样是英雄迟暮,岁月无情。
如果你仔细观看全片,你会发现老爷子在片中未开一枪,仅是在逃脱时打了对方一拳而已,大部分的时间影片都是很平静的在推进故事,这与他之前的那部《骡子》很像,已经到了这般年纪,打打杀杀已经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境界,一份真挚的承诺,一份相互信任的友谊,一份迟来的温存,不是更加的可以抚慰自己的心灵吗?
【END】
《哭泣的男人》是美国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最新电影,剧情让人回想起美国典型的西部片和公路片,也让人不由想起伊斯特伍德之前的电影《老爷车》,讲得都是白人老人教育少数族裔少年的故事。
但是这一次,伊斯特伍德的表演和情绪都更释然,更放松。
这部电影符合公路片的标准范式,是孤身中年屌丝男带着个年幼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虽开始时两不情愿,却不得不一起长途旅行,在漫漫旅途中,两人都得到了治愈和成长。
其实像这样的公路片和剧情片不在少数,中产阶级老子带着鬼马少年的反差本身就很讨喜,喜欢热闹剧情的可以参看新西兰电影《追捕野蛮人》。
只是对于91岁的伊斯特伍德来讲,这样的一部电影虽说是中规中矩的,但又别有一番滋味。
电影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激动人心的情节,也没有特别剧烈的反转。
当然了,伊斯特伍德仍然不时抛出一些小幽默和温馨一刻,整体而言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豆瓣评分6.9。
然而,电影中并非没有反思。
电影名称Cry Macho 的准确翻译是哭泣的硬汉。
饱受虐待的少年缺乏父亲的保护,希望成长为一个硬汉,因此将自己饲养的公鸡命名为Macho (硬汉)。
而曾经在充满男子气概的牛仔运动中获得多项奖项的老人却对所谓的硬汉气质嗤之以鼻。
曾经作为西部片硬汉代表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这部电影已经遮掩不住步履缓慢和老态龙钟(91岁!
帕金森!
),而这个时候的心态已经不是骑最野的马,跑最正的妞,喝最烈的酒。
所求不过是可以给两情相悦的女人做一顿饭,给小孩子们念故事,照顾好受伤的小猪小狗,把受托诸事顺利完成。
电影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百万宝贝泪奔),虽然没有剧情的大反转,但一切都很温馨,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老年人也选择了自己的归宿,与心爱之人相拥共舞,虽并不激动人心,但年近百岁的特伊斯特伍德,在人生的这个时间点,也许所求不过如此吧。
人生不过如此。
旅途将尽,繁花将尽,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走向落幕前一切释然。
多年前在一婚庆现场,近距离看到相声艺术家杨少华先生助兴,台上表演一个小笑话。
彼时宴席上喧哗,儿童玩跑打闹,中庸的笑料,蜻蜓点水,附庸风雅,或吹捧或不屑,索然无味,聊胜于无。
西部边境黄沙漫天,人烟罕至。
三三两两,骏马逐风,烈酒穿肠过,火枪不离身。
终究列车开不进温柔乡,马儿赛不过越推土机。
一场春梦
东木已经老到不适合扮演任何角色,除了垂死之人。
那么,为何他还如此不倦地出镜?
定当唯一男主角。
除了英雄主义和自我迷恋,想不出别的缘由。
而这一切,都拜牛仔精神所赐。
从最早饰演西部片英雄开始,到后来亲自执导西部片,然后是类型繁多的电影,东门导演的所有作品里,始终贯彻着一种牛仔精神。
那是一种标准美国白人男性、保守的、硬汉式英雄主义。
归结为一句话: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成为东木电影始终萦绕的主题。
《哭泣的男人》同样如此,当驯马师发现牧场老板寻回孩子的目的是向前妻索要赎金,他的态度发生转变。
原本与孩子只有交易关系,渐渐演变为一种变相的父子关系。
在从墨西哥回到美国的公路上,两个人展开冒险,并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哭泣的男人》像是对《完美的世界》的拙劣模仿,两部电影都采用公路片模式,讲述发生男人与男孩间由敌人转变为朋友的故事。
但看着九十出头的东木还在如此卖力地表演,展露招牌式的硬汉牛仔精神,我们是多么地出戏。
但凡换一位年轻些的演员,故事就算还像现在这般离奇与讨巧,大概还是过得去吧。
如今这副类同学生作品的破样子,实在无法不让人怀疑东木这次又是在逞强,或者说耍帅。
《骡子》的问题与此类似,两部电影都由东木饰演男主;夹在中间的《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像是异类,一部老派而出色的作品。
如果还想继续创作的话,恳请东木老师还是别当主演了,在幕后当个导演不好吗?
一定要逞强的话,也顾惜下晚节吧。
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R君说“生活就像一叶扁舟,在海面上行驶,要想使这艘小船顺利而平稳的前进,就必须要让它承载一定的重量。
重量承载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船会倾覆;但如果承载过轻,船就会在风浪中左右摇摆而无法安渡。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东木老爷子又出新作了.......而且,又是亲自上阵自导自演.......真的不服不行,91岁高龄还能这样出作品的,在全世界各行业都是一个楷模。
关键是,这些作品还大多数质量很高: 2019年《理查德.朱维尔的挽歌》、2018年《骡子》、2016年《萨利机长》、2014年《美国狙击手》.......真的无愧于戛纳和威尼斯的双料终身成就奖。
关于老爷子一生更多的丰功伟绩,可以看R君的下面这篇影评:“《骡子》:来见见世界上最老的毒贩”,里面有着清晰的列表。
R君一直觉得老爷子的作品,有股鲁迅的味道,总是不经意在台词的字里行间和影片的细微场景中埋藏着他对于人间的感悟、世界不公的愤怒以及对某些错误价值观的鞭挞。
即便有人说他foolish, 也照样stay as firm as a mountain(不动如山)。
人的魅力常常就是因为是清晰的态度和价值观,而不会人云亦云,才让老爷子的影迷如此坚定对他的喜爱吧。
小小希望,R君自己将来也能像他一样,对这个世界既能时时充满激情和感悟,又能带着一些纯粹和态度,保持真我,还能留下一些令人难忘的创作。
说真的,这部《哭泣的男人》(Cry Macho)在老爷子的作品里只能算小品级,也不同于他过往那些更为深邃的作品。
类似的作品大概可以算上那部《15点17分,启程巴黎》(15:17, Paris),也是老爷子比较少有的低分作品。
(其实电影本身拍的还可以,只不过也许中国影迷不太喜欢这种太直白宣扬“美国平民英雄主义”的).......其实,R君感觉这部电影似乎更像老爷子对自我生活的一种思考:当他越来越走向人生终点的过程中,似乎更重要的是帮助新一代成就和恢复正常的人生和社会价值观,而在这一历程中,他同样也会重新认识和拾起自己人生中的价值和意义.......
听起来是不是很鸡汤啊........哈哈哈哈一看完这部《哭泣的男人》,R君不免立刻想起去年汤姆.汉克斯的类似作品《世界新闻》(World News).......这2部作品的故事线条和内涵精神其实也实在太像了,并且,偏偏2个故事都还是西部背景........不过讲真,如果从故事本身来说,《世界新闻》还是因为其中穿插的美国内战后的南北社会分歧,以及对印第安人的态度的一些激烈对抗和冲突场景,更具戏剧感和感染力,格局也更大一些。
所以,今天还是把这2部作品放在一起统一评一下,看看这2位好莱坞殿堂级的大师,谁能胜出.......人的价值,在于自我实现还是成就他人?
这是个有点岁月的鸡汤话题.......人在年轻时,总是更关心自我:自己能学到什么?
我能得到什么发展?
我能得到什么回报?
我能不能快乐?
.......这当然没错。
不过,如果是2个人合作在一起做事情,又都是年轻人,在同一阶段,那么利益的分配和获取又该怎么定优先?
平均分配吗?
其实大多数时候,即使是合伙人,对一个事业的贡献也不可能均等。
所以平均分配表面看起来合理,其实本质就是贡献多的人在做出利益分配的让步,而维持这层合作关系而已.......追逐个人的成就和利益固然没有错,但每个人都早晚都会来到一个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倒退的阶段,到这个时候,怎么办?
《哭泣男人》的Miko年轻时是个风光一时的训马师,《世界新闻》的基德上尉也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产业。
但是命运总是不可能永远青睐一个人,在辉煌和快乐之后,他们都经历了巨大的反差,不但不可能重现过去的辉煌,甚至连基本的求生行动都会被人嫌弃,只能寄人篱下或者四处流浪。
实际上,这个阶段,他们都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自我的价值感:他们生存着究竟是为什么?
对身边的人,和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过不去这个阶段,有些人便会消沉,抑郁,茫然,甚至选择自尽.......所以,这2部电影给出了统一的答案:你的人生价值从而不在于自我,而在于你给他人带来了多少价值。
Miko帮助青春而迷失的Rafo回到了他父亲的身边,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路,他帮Rafo体会了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如何帮助别人也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帮助,体会到真正的人间的善与美;而也因为这一路相送,Miko自己也找到了新的伴侣和归宿。
而基德上尉,也在一路在护送乔汉娜回去的旅途中,重新燃起了捍卫使命和正义的勇气,再次发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不仅是乔汉娜真正的依靠和家人,还是给各个村镇带来知识、见闻和传播正义价值观的布道者。
事实上,无论Miko还是基德上尉,没有人觉得最初的任务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安排。
Miko是为了还人情,而基德上尉则更是天上掉下来的麻烦。
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与自己利益没有关系的安排,甚至还会危及自己的舒适区和安全。
但是,正是这些旅途历程,却让他们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所以,有时候人的价值和收获,并不在那些能清晰看到的回报和收益上,却藏在那些看似完全没有意义的付出上。
在《世界新闻》中,有一段有意思的情节,是基德上尉和乔汉娜途径伊瑞镇时被法利的民兵队挟持。
法利先生带着自己的武装,试图建立自己的规则和领地。
他消灭了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屠杀野牛剥皮经营,俨然一个割据的诸侯。
他口口声声要建立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但是却肆意践踏社群人民的利益和喜好。
因为他不喜欢听到抱怨,所以他枪杀了约翰的兄弟汤米;因为他不想听基德上尉选的故事,所以尽管镇里的人民爱听,他也不惜让自己的民兵和镇民们大打出手,也要阻止基德上尉继续讲演.......站在法利的角度,一切以自我偏好和自我利益为原则,并没有问题。
但是他却忽略了,自己所依赖的整个势力,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来维系。
而失去了人心的军阀土匪,即使一时再强大,倾覆往往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三国时代的公孙瓒,以著名的“白马义从”骑兵曾经叱咤河北、山东和燕云十六州,曾经强大到连大族袁绍、曹操都无法撼动。
但是他杀掉了颇得人心的刘虞,引发了乌桓、鲜卑的起兵反抗;又重用商贩力量,试图压制地方渊源颇深的士族力量(担心他们与出身世家的袁绍交好),大量得罪了当地的士族;还为自保修建了巨大的城墙工事,长期藏匿不出,只让婢妾对外传递命令,放任自己的下属将领和军队在工事外逐一被敌人击破,却只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不去救援,最终落到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境地.......再强的防御也经不过人心涣散,最终风云一时的公孙瓒竟然走投无路,只能自焚于自己修建的高塔内。
这和法利的下场何其相似。
一边是窘迫艰难的基德上尉,一边却是拥有资源无数的法利,但是最终命运的天平终究会做出应有的选择。
所以,人要成就一些长期基业,终究需要学会放低自我,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成就一些更大的群体目标和利益,而不仅仅在于自己。
实际上,当一些更大的共同目标实现的时候,你个人的目标其实也就自然实现了;而你所追求的幸福和满足,也许就在你所帮助的那些人和事业的幸福和满足中实现了。
这大概才是R君认为《世界新闻》也好,《哭泣的男人》也好,最核心的精神所在。
相比而言,当然《世界新闻》的格局更大一些,而《哭泣的男人》,则更典型的像东木老爷子一贯更为细腻的风格,着眼于一些“于无声处”细微生活。
如果要问这一次,这2位老人谁更胜出,R君的票应该会投给《世界新闻》。
正如《寻梦环游记》(Coco)中的那个核心:你在世界的存在,不在于你真的活了多久,而永远在于被多少人所记忆、感恩和纪念,活在他们的心中。
R君,2021年9月19日,临近中秋,于上海。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财猫电影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东木老爷子相关作品影评:-这位90岁的老人对美国政府和媒体啪啪打了2个耳光-《骡子》:来见见世界上最老的毒贩-重庆公交之殇,我们都错过了什么......93届奥斯卡专题影评:-这是独立女性都需要好好看的一部电影-这部暗黑版的《寄生虫》,10年前就已经得了文学大奖-今年奥斯卡的大热门,说尽了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女孩用自己的命换渣男的未来,值得吗?
-这部9分的皮克斯新作,其实是一部“毒鸡汤”-这也许才是《信条》最简单明了的解读.......-汤姆汉克斯的2020新经典,精彩重现了二战的大西洋海战-《少年的你》:9分,毫无疑问的年度国产最佳92届奥斯卡专题影评:-每一对男女,在走向婚姻前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 -今年期望最大,也是失望最大的电影-在征服星际之前,你先最好征服自己......-《利刃出鞘》:来膜拜年度最佳的圣母和绿茶!
-为什么《小丑》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寄生虫》:比现实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理贫穷-《狮子王》:过于写实的悲哀......-《玩具总动员4》:每一段旅程的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复联4》:完美的终局,人文主义的丰碑-《驯龙高手3》:所谓成长,就是放手
克里特伊斯特伍德 当年不二的西部片翘楚 数十年如一日 自拍自导自演。。。
近年年逾九旬依旧以一年一部以上电影的速度兢兢业业着(*ˉ︶ˉ*) 这对于日益凋零的西部电影来说也是一份鼓励和动力☆*:.。. o(≧▽≦)o .。.:*☆ 这次老头子来到了德州,他扮演的牛仔早已风光不再。。。
一日旧日好友出资请他远赴墨西哥带回早年遗留在那里的儿子,小盆友已到叛逆之年,顽劣、还养了一只名为Macho 的大公鸡在街头与人斗鸡为乐_φ( ̄ー ̄ ) 经过一番讨论说法,两人便踏上去往德州的路程。。。。
不久两人遇到了来自少年母亲方面的阻挠,原来少年的父亲这次也是想借着寻子 以其威胁其母以收回在墨财产。。。。。。。
故事到了中段两人行至墨西哥边境小镇故事突然变得有趣起来,这不仅因为老爷子邂逅一位风韵犹存酒吧餐店老板娘(*ˉ︶ˉ*) 祖孙两人的关系不知不觉中也因淳朴的民风、迤逦的草原美景而和解。。。。
广袤的草甸、柔和的夕阳、奔跑的骏马、欢快的南美民歌。。。。
绘制了一幅叹为观止的西部美图*・゜゚・*:.。..。.:*・'(*゚▽゚*)'・*:.。. .。.:*・゜゚・*
呃,说实话老头子保养的真的好,在片子里感觉只有6、70岁的状态,还有骑马的镜头(*¯︶¯*) Anyway 老爷子毕竟年逾90,总不指望他在上天入海、武功绝世╮( ̄▽ ̄"")╭ 片中的剧烈运动大多巧妙利用各种人物、场景回避之,甚至最后连公鸡Macho 也上爪治敌o(^▽^)o 最后老头子点了本作的主旨 Macho 人们年轻时追求Macho 男主汉气概 牛仔生活 终其一生 回首往事 才发现孑然一身 生无长物ε=ε=ε=ε=ε=ε=┌(; ̄◇ ̄)┘ 一切皆是虚妄。。。。。
然而 对于人们最重要的还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做出选择 自己的决定结果自己担 不愧影坛老法师 瞬间上价值 节奏带的好*・゜゚・*:.。..。.:*・'(*゚▽゚*)'・*:.。. .。.:*・゜゚・*PS 公鸡Macho 羽毛光亮、神气昂扬(((o(*゚▽゚*)o))) 存在感颇高 即可作为影片调剂气氛上佳工具鸡 关键时刻还可搞定敌人 ☆*:.。. o(≧▽≦)o .。.:*☆ 蛮搞笑哒
这位91岁的导演还饰演了一名前牛仔竞技选手,带着他十几岁的儿子从墨西哥回来。
在危机时刻,有些事情只会变得更像他们自己。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去年12月拍摄了他苦乐参半的故事《哭泣的男人》(Cry Macho),这一过程因新冠肺炎而放缓。
他的方法是出了名的敏捷,他还是提前一天完成了影片。
你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些影子。
伊斯特伍德主演并导演了他的另一个自我迈克·米洛(Mike Milo),一个曾经的竞技冠军,被派往墨西哥。
在镜头前,他的台词有一种简单的节奏,让我们试一试,这种节奏只能在第一次拍摄时出现。
但结果并不让人觉得草率——就像他们现在这样,在罐子里,继续前进。
“少用手做事,”米洛对马背上的一个角色说。
如今,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成了家常便饭。
当他像这样优雅地脱光衣服时,电影专业的学生应该倾听和学习。
考虑到这部电影错综复杂的历史,这种欺骗性的简单更加引人注目。
这部电影的剧本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是无数次侥幸获得批准的主题。
这部电影最终以1980年为背景,尽管很少有通常的时代细节——排行榜热门歌曲和发型——可能是1930年。
“主啊,我也犯过错误,”配乐悲叹道,当然麦洛也是如此,主要是嗑药和酗酒。
现在他已经清醒了,当他从德克萨斯州开车穿过边境时,一个前老板说服他从他分居的前妻那里取回他13岁的儿子。
米洛觉得这是绑架,但剧本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只要你考虑到某些必要的虚伪。
你必须这么做,否则你看错电影了。
鉴于伊斯特伍德喜欢政治恶作剧,墨西哥的背景将会让自由派观众做好冲击的准备。
事实证明,影片的拍摄地点并没有那么丰富——它是电影世界最深处的一个旧世界角落。
老板的前女友是一个直接从电影情节剧里走出来的富有的恶棍,她对自己的儿子洗手不干,把他交给了米洛,并警告了他的堕落。
现实是拉福(爱德华多·米内特饰),一个流氓,他有一只名叫“猛男”的公鸡,据说他会用它来斗鸡,尽管很难想象这个孩子会卷入这样的嗜血行为——或者描绘它的电影。
两者都太以甜蜜为中心了。
当Rafo的母亲改变主意时,有一个模糊的隆隆声,紧追不舍和潜伏的联邦部队。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这部电影只与伊斯特伍德和米奈特有关,小鸡是一个灵巧的喜剧伙伴。
在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上,麦洛和当地的一位寡妇成了朋友。
或者用伊斯特伍德的话说——这个发生了,然后这个,差不多就是那个。
伊斯特伍德现在已经91岁了,在米洛的人生阶段,有两个年轻的女人爱上了他,这是一个带着苦笑的情节点。
尽管气氛随意,但《哭泣的男人》中没有什么是不自觉的。
伊斯特伍德作为电影制作人,在与伊斯特伍德这个明星打交道的时候,从来没有比这更了解他了。
在这里,他有时出现在剪影中,或者像一个简笔画一样侧面拍摄。
影片成功的秘诀在于,在似乎没什么事情发生的过程中,那个老角色呈现出丰富的光影。
大男子主义的无用,娱乐公众的事业的代价——这些沉重的问题都被提了出来。
但这部电影很少阴郁。
人生苦短,所以尽情享受吧,不要在工作上花太长时间。
说实话,这部电影如果不是伊斯特伍德演的,根本不会看。
也许也只有以他目前的影响,才能随心所欲的拍这样一部散文电影,和作家写东西不同,即便是流媒体电影,那这样一篇散文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好吧,其实这个电影讲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我假设伊斯特伍德不是为了赚零花钱,而就是想说点什么的话,那么92岁的老人家讲的道理就听一听吧。
谁需要你,你就选择谁。
macho是墨西哥语猛男的意思,电影名字叫哭泣的猛男。
如果把这个电影当作西游记的话,那么十三岁的拉斐尔,90岁的麦克,以及公鸡马乔,构成了一个取经三人组,少年拉斐尔是前青春期的困惑,刚好不到14岁,雄性激素浓度还不足以充其肱二头肌。
暮年麦克,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工作,连房子都是前老板出钱买的,他可以说一无所有。
三人组中唯一可以称得上猛男的就是那只公鸡,没有脑子,无所畏惧,满身鸡血,从头猛到尾,两次拯救取经三人组。
而哭泣的则是两个衰弱男。
少年拉斐尔,最缺的是信任,他的妈妈每天换男朋友,不要这个儿子。
他的爸爸,从他出生就逃之夭夭,他只能不停的干出格的事情,期望得到成年人的关注。
而麦克,已经失去了所有活下去的希望,他只是还活着而已。
何去何从呢?
麦克说,人生就是一系列的选择,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做出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我个人,每次做选择的时候,总想选那个大的部分,比如小时候,大人问我将来干什么?
我说我要做科学家,做诗人……人生过去几十年,科学家和诗人连个毛都没碰到边边,小时候还想做保家卫国的将军,我也就是参加过军训,还怨声载道。
如果,我真的选了做科学家,诗人,并且几十年如一日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即便现在成不了家,成不了人,那也算是一种人生成就,可实际呢,我感觉我小时候就是选了成为科学家和诗人顶着的光环,然后一路为了生存不停的转换跑道,结果到现在,到目前,到眼下这一秒,也还在为另一个跑道而想尽办法却不可得。
为什么不对自己诚实一点?
不去管什么正义,什么道德,什么是非?
拉斐尔的父亲确实是为了拿到当年的一半投资而做了个形式上的威胁,以期得到墨西哥这边的无良母亲的妥协,父亲的做法究竟是不是道德的沦丧,他俩相比究竟谁更好?
父亲得到了儿子,母亲就一定会妥协?
不,不要去管这些,事实是,在老牛仔的帮助下,拉斐尔可以去到美国,一个比墨西哥成长环境更好的地方,正如麦克在结尾说的那样,孩子,自由就在山的那一边。
拉斐尔也最终放弃了公鸡马乔,放弃了自己的不成熟. 麦克,一个牛仔,一个牧场专家,边境这一边的墨西哥小镇有牲畜需要他照顾,有烈马需要他驯服,有美丽的女人思念着他,有幼小的孩子等着他去再次组成一个家,why not?
那条狗就是麦克的写照,暮年是治不好的,但是可以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更舒服一点。
好吧,伊斯特伍德的道理到这里就讲完了。
他就是告诉我,如果你一路顶着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的成就为目标去装模做样的假装生活,当你老去回首这一路的时候,很可能全都是失望和恶心。
反而,每次选一个你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可能就会更舒服一点,标准就是,谁需要你,你就去哪边。
拉斐尔不是张无忌,掉悬崖会掉到有绝世武功的世外桃源,如果他拒绝父亲的邀请,转身回到母亲身边,那不过是悲剧的重复。
如果他拒绝母亲和父亲,一人去在追逐独立,很大的可能是成为沦落街头混混,早早失去生命。
齐天大圣,那么大本领,仅仅为了从压在石头下面脱困,不也答应了挑担牵马,成为仆役。
是的,从一个坑掉进另一个坑,自愿的,只要新坑比旧坑好那么一点点就足够了。
支离破碎,牵强附会。这应该是我看过的Clint Eastwood执导或出演过的最差劲的作品之一了。
老年“卡通片”,阿茨海默式的童真与浪漫,包括政治立场在内,一种伴随遗忘所带来的释然。镜头所见与摄影机所动同导演伊斯特伍德和演员伊斯特伍德融为一体,视角是迟暮的,运动是僵硬的。然在这之下,依然同伊斯特伍德所亲自饰演的那类角色保持着岁月的承接,于是我们看到了驾车同马群并行这样柔软的段落,追赶之中,也是一场告别,一颗属于电影的生命的真诚与坦荡。
东哥还是这么自恋
所以说,当摄影记者不行,退休了还开着《廊桥遗梦》里那辆,唉。。。
东木老爷子的新电影,且看且珍惜。他和我姥姥一样年纪,今年91岁了,看的时候不免会代入感很强,看到他手上的老年斑,莫名的心疼。和男孩在墨西哥边远小镇度过的一段时间,弥补了天伦之乐,每个人缺失的家庭温暖都在那段时光都被充盈。男孩和老人的相处复刻了完美世界的光景,但又有不一样的感动,东木在电影里的那段话,仿佛是借着人物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局很好,他回去找他需要守护的人了,真好。
但我不会治愈“衰老”//多么温柔的东木啊 老去的牛仔依然顽固但好柔软
东木真的太老了,但真的希望他能这样一直拍下去😭。真想坐他旁边听他讲那些没用的大道理。「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想明白那些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现已经太晚了」
我不知道怎么治愈老 但今晚你们也许应该睡一块儿 东木90岁还在拍片出片 我们哪有闲工夫泡妞
就这样
看不进去
一老一小的路子 最近不太灵光了 老爷子该歇歇了
特意把这部片子留到我把能找到的所有东木参演过的电影(不论主演还是跑龙套)都看过之后再看,心里总觉得看了这部片就是和东木告别了,其实2024年还有[二号陪审员]。从电影角度来说,这部片很平淡,没有太大的冲突没有很用力的煽情,就是一个平淡的老人带着小男孩和鸡回家的公路故事,一脸凶相的所谓反派都打不过一只鸡+老人的组合,离谱中又带着合情合理。如今不可能再要求东木健步如飞一个打八个了,他还在拍片我已经非常感恩,相比[骡子]这部片更平和更安然,这种带着暮气的温柔我很受用。他无法提供更多,他也未曾索求更多。看着戴着牛仔帽在西部沙漠中行走的东木,我已经非常满足。
东木身体看起来还不错 三星
老爷子变温和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即便他还有话想说,但是也有点说不动了,干脆就编织一些童话般的美梦好了,for next generation。一趟明知终点却又中途停靠的旅程,是谢幕亦是启程,仅此已足矣。
故事戛然而止,而东木老爷子还在
全片唯一的动作戏是由一只鸡完成的。硬汉真的也老了,说台词都怕他一口气没续上。
很無聊的公路片,從頭到尾都是一種落後於時代的老套感,看來年齡對腦力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一段始于被固板印象束缚住意义的单向旅途,被对于回归家庭的美式主流价值观的怀疑所撼动而终结在了彼岸。一个非教徒找到了属于他的伊甸园,并依旧能保有区隔善恶是非的世俗观念去继续赋予行动的外在意义。这已经不再是观点输出为先的政治宣言或檄文,而仅仅是带有不同于宗教式自赎意味的反思性自传体短片合集了。很满足,但能很清楚的知道这是脱离于电影本体魅力的淡然处世态度之满足。
在只会努嘴的小孩面前,东木的演技太内敛、深沉了,他们自始至终都没融在一起。至于营造气氛和解决冲突,老头连行活都不屑于使,直接一记「鸡械降神」给我看呆。
求你退休吧牛仔,也不差钱吧?演这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