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他的传记片,很震撼,觉得这才是在刀尖上讨生活的人。
虽然知道结局,可是仍然看的很压抑,很替男主和他的家人担心。
我没明白的地方是男主角在卧底期间为什么仍然住在自己家里,他不怕曝露了自己家人的身份,不怕黑帮报复吗?
卧底期间他和他的神经搭档喝酒,打架,玩女人…跟一个真正的混混无差别,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或其他原因入戏太深,像一个双重性格的人,只有在汇报工作时才找回自己的真实身份。
片中很多分裂人格和血腥场面,是啊,在众多的恶人中间,无论好人坏人都要让自己更强大才能自保,一个毒犯豪无征兆的枪杀了同伙,只是因为一点怀疑,他的死吓坏了卧底警察,却用神经质的大笑掩饰内心的恐惧。
最后在设计好的婚礼上一网打尽黑帮头目时,黑帮人员的恐吓和被欺骗的愤怒,让两个卧底警察心存恐惧又有一种出卖朋友的愧疚,印证了他们行走在善恶的边缘。
电影结局还好,两位警察都全身而退。
男主选择了继续留任,因为他无法像个正常的警察一样朝九晚五了,太久的卧底生活已经深入内心,已经离不开舔血和无束的生活。
有点象东莞转业妇女无法适应人妻为母的生活一样。
也许因为拍的是90年代的事情,老白竟然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做卧底,而且竟然在跟老婆的结婚周年的日子里差点穿帮,老白愤怒地在坏蛋面前让waiter把头埋进了蛋糕里面,老婆吃了很大的醋,一定在想我明明是你老婆,你他妈说我是你的秘书,我不是跟你有两个孩子吗?
所以才说,太容易暴露了。
不过谍战剧不就非得有这些吗,有真正的爱人,有假的的爱人,老白穿上西装感觉很帅,装的很像个成功人士,看上去还是很入戏的,不像有些电影看一下就出戏,老白的老婆不好看,假爱人算是个美女,跟犯罪头子一联系,竟然是个出柜的,非要搞老白,要不就是让老白去搞舞女,套路啊,全是套路,老白身材不错。
故事情节性还是很强的,不过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总体来说,中规中矩。
对了,音乐不错,不知道怎么想到了刘德华的富春山那部电影,那部电影是渣中的渣片,为了耍帅而耍帅,看的我想呕吐。
对志玲姐姐的印象差到了极点。
潜伏者总算没有为了耍帅而耍帅,细节很有爱,做一个卧底真的很难。
剧情意料之中,毕竟根据事实写的么。
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信任有点不符合逻辑,另外几个反派的描写有点太少了。
卧底的老白那段跑步的经历不知道想说什么,让我不知所以然。
男主的老婆面对小三那么镇静吗?
我有点晕,可能老外的世界观和我们不太一样吧让我惊艳的是本杰明布拉特好帅!!!
特别是穿西装,真是天生的衣服架子,帅的一逼
搞不清楚里面毒贩的智商居然如此弱智。
毒贩拼死拼活,核心只有一个:钱。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哪去洗钱的时候,对操作者的背景资料居然都没有调查一下?
电影的卧底有家庭有孩子,还有街坊邻居,跟踪卧底查清楚他的家庭住址,技术含量这么低的活毒贩都做不来?
何况花点小钱让侦探公司调查也没什么困难。
所以,最困难的背景调查就一笔带过了。
另外,片子别的部分还是相对真实的,
好莱坞拍的这种真实题材改编的电影,都有一种old fashion的classic感觉。
说人话就是又闷又长的白开水。
亮点一般都是在里面找各种大咖的痕迹,并看他们卖弄演技。
好莱坞的老戏骨小戏骨半大戏骨多如牛毛,这种片子就像他们发挥余热的活动中心:足够精致又无需有什么突破,就往那一戳就足够赏心悦目。
这次赏心悦目的是两位女士。
一位是Diane Kruger演警方的女卧底。
模特出身的演员往往不用提演技,因为他们就是演他们自己。
Kruger可以随意在两种模式间切换:一种是不经世事的少女模式,一种是雍容华贵的典雅模式。
而且是极其自然的无缝切换,能把我这种附庸风雅的真屌丝迷的死去活来。
另一位Elena Anaya则是毒枭的老婆。
她的美属于那种让各种烂仔望而却步的一脸正气的古典美,脸上眼中洋溢着的希望之光足以让任何心底还有一点良知的男人怦然心动。
在08年的大片《头号公敌雅克梅林》里面演男主Vincent Cassel的老婆,反而揭示了这种美人的典型归宿:嫁个流氓无赖。
老白的表演仍然是那样,紧张、纠结、处乱不惊的伟光正老男人。
幸亏有上面两位美人轮流出境,才没让我动快进的念头,坚持到最后假婚礼一窝端。
片尾的Blues曲子极富节奏感,可惜还没找到OST下载。
哪位有了麻烦评论我一下,先谢谢了。
传记式电影,真实、有历史的味道,总是那么耐热寻味。
前段时间看了《Free state of Jones》,今天又看了《The Infiltrator》,虽然题材、背景都相去甚远,不过原汁原味还原故事的来龙去脉却是“一脉相承”,所以再次轻而易举俘获了观众的心,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部由Brad Furman导演(执导《Lincoln Lawyer》名声鹊起),《绝命毒师》的超级明星Bryan Cranston与艾美奖得主John Leguizamo领衔主演的大电影,真实再现了“前联邦探员Robert Mazur的卧底经历”,让我们在大荧幕前体会了一把“卧底人生”。
作为传记类电影,最大看点有几个首先看演员Bryan Cranston,在《绝命毒师》,奉献了影帝级表演,使其簇拥者迅速上升,已然成为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超级明星,不管是演技,还是塑造人物的能力,早已被业界认可。
这次他又有新的突破,饰演卧底Bob(放弃了退休计划,参加了职业生涯最后一次卧底行动,从而侦破了美国史上最严重洗钱案),让人印象深刻John Leguizamo,靠着自传式音乐喜剧《Freak》获第51届艾美奖,开始发迹。
在影片中饰演Emir Abreu,懒散、松懈,与Bob的严谨、缜密形成鲜明反差。
这两个人的出色表演,使得原本干涩的传记故事呈现了别样的风情,人物饱满,故事引人入胜其次看剧本极具新意的“氛围”宣泄这部电影是基于Robert Mazur自己的真实故事改编,因为“真实”所以“好看”,因为“真实”所以没有太多“花狸狐哨虚构的内容”,没有搞笑,没有枪战,只有暗战,危机四伏的警觉。
故事发生在80年代,两个已婚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哥伦比亚毒枭与美国海关探员Robert Mazur(Bob)。
作为退休前的最后一搏,Bob一方面要渗透入毒枭洗钱组织的内部,另一方面又要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行动的影响。
为了平衡这一切,他必须时刻小心。
在那个不能说真话只能说假话的环境里,Bob不断通过自己的语言技巧获得对方的信任,直到顺利接近boss,最终设计将敌人组织一举歼灭。
有别于其他传记犯罪类电影,火拼、追击场面撑门面,靠着好莱坞常规公式营造“紧张刺激”氛围。
本片剑走偏锋,用了大量时间叙述Bob是如何一步一步接近boss(单从这点来看,导演用心很细腻),颇多的人物对白、心理描写,关系建立,使观众能够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卧底”。
略显老套的故事桥段虽然导演不走寻常路,用人物对白,心理描写,眼神交流等等来烘托紧张气氛。
不过还是逃不掉老套的情节设定,个人英雄主义的抬头。
比如,通过贩毒团伙的开门三板斧后,Bob可谓走上了康庄大道,没有任何险阻,直接顺利锁定了boss;不能融入敌人团伙的Bob,却依然得到了信任;谈话时,秘密录音机被曝光,竟然没有被毒枭的团伙成员当场揭穿?
在我看来,导演过分宣扬了正义的力量,而有意忽视或者贬低了那些犯罪团伙的智商,这是影片的硬伤。
作为故事原型的Bob不是DC笔下的蝙蝠侠与超人,可以无视一切艰难险阻,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这些电影中的败笔无疑使得原本十分紧张刺激的故事显得过于“程序化”了。
最后看影像、听音乐影片的色调没得说。
80年代的美国,人们的衣着,周围的环境,画面的色彩,都处理的非常好。
摄像师一下子将观众带回了30年前的美洲大陆,怀旧又迷人,淘金者乐园的既视感音乐方面,完全还原80年代美国音乐的潮流,慢摇、迷幻,加上嬉皮士风格,这不就是30年前的美国,好赞看完电影,影片里的一切也就随风而逝,观众的脑海中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就这部影片的缺憾,虽然导演Brad Furman用心良苦,也想了许多好的点子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可是结果还是只有“中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作为犯罪类电影的紧张感略差了些,叙事的节奏过慢,后半段甚至有些拖沓,在最需要煽情的时候,影片结束了。。。
影片最后Bob看着相信自己的boss被抓,说不出的滋味,是激动?
不像,或许更多的是无奈。
毕竟道不同不为谋推荐人群:传记类、犯罪类影片爱好者影评+图片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
“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主演的这部新片,一下子把观众彻底的带回了1980年代的美国。
为什么说是“彻底”呢?
从去年开始的每年一部谍战大片《007系列》《碟中谍系列》,还有今年暑假的《谍影重重系列》,他们都是略微复古的犯罪剧情片,从场景设计到汽车道具等等,同时他们还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比如特工必备的豪华跑车、袖珍手枪、窃听装备、微型炸弹等等。
男主角们常常潜入敌人内部,犹入无人之境,就算和敌人大战,也是主角光环加身,全身而退的节奏。
而“老白”的这部,以真人传记为蓝本的犯罪剧情片《潜伏者》,全片没有什么晃动的动作镜头,而是一板一眼的拍摄了很多尔虞我诈的文戏。
布莱恩·科兰斯顿曾在采访中说,当你拿着笨重的大哥大,穿着高垫肩的西服外套,卷起衬衫的袖子,感觉瞬间回到了迪斯科的80年代。
而作为联邦警探的罗伯特(布莱恩·科兰斯顿饰演),他的潜伏装备,只有一只手提箱,夹层里是一个磁带录音机,完全要靠手动旋转箱子上的金属飞鹰标志,来开启录音模式。
期间还因为装了太多东西,内衬掉了下来,夹层险些暴露。
你很难相信,80年代初,联邦警探就使用这么个箱子,最终把40多名涉嫌贩毒和洗钱的犯罪分子,逮捕入狱。
复古真实的卧底钓鱼行动影片不仅仅是道具场景和拍摄手法返璞归真、人物角色和剧情设计也是一样。
男主角:罗伯特,追查墨西哥毒枭走私交易多年,一天早晨,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通过毒品交易的线人只能追查中间经手的小喽啰,怎么都不能让大佬现身的话,为什么不从洗钱的环节入手,层层而上,套出幕后真正的“大客户”(大毒枭)。
于是他决定将这次的任务,作为自己的收官之作,退休前的最后一搏。
影片的故事来源于一名传奇联邦探员的卧底经历,这使得该片有了点国内《风声》和《潜伏》的感觉。
一切冲突在于探员卧底期间,快速的反应和过人的机智。
他们随时面临着走错一步,就会立即丧命的危险。
而他们的基本工作,也很简单,就是躲在小房间里监听,或者发挥自己奥斯卡级别的演技,同那些犯罪分子或者洗钱大咖们开会谈生意(同时偷偷录下罪证)。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最后40多位入狱的不法分子,大部分是被这位罗伯特.梅若警探给生生“聊”进去的。
人物对人物的故事发展这部影片的故事架构相对简单,重在人物关系。
联邦警局的设定,主要是每周的例会,发布最新的线人消息和头号犯人的行踪,之后就立马解散。
任务交由两人一组的小队去完成,罗伯特和弗兰基是一对新搭档,弗兰基和小混混关系非常铁,按照罗伯特的计划,两人开始经营洗钱的小作坊,接头的人物也越来越大,距离他们请见大老板的要求,也越来越有希望,同时潜在的危险也是步步紧逼。
镜头紧跟罗伯特不分昼夜的卧底任务,以及他偶尔回到自己的家中,面对妻子和孩子的正常生活,一边是高危高压的工作,另一边是妻子恳求他退休的要求,孩子们的安全问题等等。
罗伯特开始逐渐走向了失控的局面,不过好在每一次他都侥幸化解了危机。
而同样,对于犯罪份子,也是个体和家庭化的展现了他们生活中一面,除了生意上的谨慎和心狠手辣,他们也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有着自己对友谊和忠诚的定义。
当罗伯特发现自己骑虎难下,又距离最后的成功仅差一步的时候,他和他的未婚妻(实则也是新来助阵的女探员),决定一起坚持到最后,钓到大鱼为止。
于是就出现了,影片精彩的结局场面,罗伯特和妻子的婚礼当天,全世界的头号坏蛋们几乎都来出席了,场面气氛又温馨又诡异,不得不说,导演把握的节奏非常好,从宾客的角度看这场婚礼,同罗伯特看这场婚礼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而意外的好友出现(其实是在逃的罪犯),也让罗伯特倍感愧疚,一瞬间,他昔日的“好友”,全部锒铛入狱,而他从头到尾都是知情人,即便他知道自己的是正义的,但是他依然不择手段的骗取众人的信任,并在关键时刻,狠狠的出卖他们。
影片通过暴力抓捕的混乱现场,对比站在风暴中心,安然无恙的罗伯特,其实他的内心,也是风起云涌的那一个。
那些没有说出的对白,导演都放在了角色的眼神里。
纵观警匪、缉毒、卧底这样的题材,应该也算是被好莱坞拍了个遍了,而这次的《潜伏者》因为真实而再一次脱引而出,没有卖力的搞笑,没有酷炫的对打,而是充满了真实的危机感,恐怖和死亡的蔓延,令人一身冷汗,甚至有些像去年《边境杀手》一样,将墨西哥毒枭,用几句话就塑造成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恶魔形象。
而那些银行高层表面的道德嘴脸,也被一一揭穿,从可憎的嘴脸,变得狼狈可笑。
影片最后还把真人照片,拿出来和角色一一对比,并且老探员罗伯特在这场美国史上最严重洗钱案被侦破后,真的退休了。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远比我们期待的要精彩。
今年除了“老白”的这部《潜伏者》带领观众回到80年代的佛罗里达,还有一部即将开画的《赴汤蹈火》,由“派派”克里斯·派恩主演,影片感觉颇有些《老无所依》的气质,一场劫匪与警察的追逐大战,即将展开,令人着实期待。
本文为[三克电影空间]公众号特约撰写2016年8月16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没有家人或朋友,这个世界将会是怎么样?
根本没有继续生存的理由。
”黑帮大佬冒的风险来参加婚礼的那刻对老白说的话几乎让我泪目。
当友谊来的越艰难,也就越显得弥足珍贵。
当卧底最害怕的不是危险,而是那种靠陷害朋友而完成任务的心理上的折磨,到了那时候,怎么谁才是真正的坏人?
当你一心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时候,却未曾发现他们已把你当成值得信赖的朋友。
作为没有看过《绝命毒师》的人而言,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没有带什么偏见观点的。
看完感觉是一部剧情挺紧凑的剧情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是影片看上去戏剧性十足,男主角一看就能感觉出是深刻的演技派,而且导演也给了他很多个人戏份去尽情表演。
影片的人物众多,没能一一介绍清楚,不过几个主要角色还是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比较让人感觉不好的是,影片给男主角设置光环过多,他不仅是一名好潜伏者,还是一名情圣,这一点略微有点过。
戴安克鲁格此次扮相依旧美丽,好久没看到她演的片子了。
影片的复古风顺应了潮流,拍得很不错。
对于Robert Mazur来说,最苦恼的莫过于此。
被朋友信任,却最后出卖了朋友。
但是道义而言,却又是对的。
我猜不透Robert Mazur此刻的心情,我想至少有两点:1.对不起,我曾经的朋友;2.希望你改过自新后还能成为朋友。
感觉最刻骨铭心的场景有:场景1.在朋友的家里,安慰朋友的妻子,并希望她远离这个地方;场景2.婚礼现场,大逮捕。
奇怪的是那些人没想到会被在这种场合上被抓捕。
场景3.大多数被判12-15年,我在想等他们这些嫉恶之徒出来后,Robert Mazur的人身安全还有保障吗?
观影完,颇多话想说但是却又暂时不知道写些什么东西。
姑且列个提纲,待有思路再补充了。
总体感受:对于Robert Mazur而言,选择走上潜伏者的道路,自然知道里面的苦楚和需要硬下心去面对的。
处于正邪世界的人,到了晚上,难免辗转反侧,更别说白天了。
感觉自己做不了间谍,居然心疼大佬
是不是只有工作的目的,其他都是手段,管你什么情感
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纯剧情片,不是动作和火爆片,挺紧张。
就这卧底水平在香港电影里都过不过十分钟。
侧重人物情感,卧底太顺了紧张不足,但能感受到这一职业的伟大不易
感觉好80年代
还是非常酷的.. 不过也没什么好心累的..
得到如朋友般的信任,又不得不当着“朋友”的面揭穿,也是挺难受的感觉
最后大boss冒死来参加老白的婚礼,被捕时候看向老白的那个眼神,实在太揪心了,我都期待老白会偷偷把他放了…
Walt演不好坏人,没自信,定位不对。可能因为真事的原因,坏人演的太好了,反倒结局让人有点难受。剧情和演技都不喜欢, 有点失望。
四星,“Narcos”的衍生篇?反正老白和这行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过足了瘾。看似平淡无奇的白描,实则动魄惊心杀机暗涌,生死就是瞬间的事情。结尾重头戏张力十足,无论摄影的调度以及婚礼上的众生相,都看的令人很感慨啊。
不是反毒片而是反洗黑钱片,篇幅有限对于如何与毒贩一方潜伏至混得这么熟没有足够的篇幅,以至于突兀。显得老白就是个大难不死的人,从头到尾狗屎运太好。
硬生生的有美剧的感觉,哈哈哈哈哈。反派演技太生硬了,最起码得像新世界看起啊,卧底最后不被报复吗?
张弛有致,4星。人物太多,记不住。
Cheat bad guys seems always political righteous and entertaining first-choice.
之前电视上看的,有一搭没一搭的,不算太有意思,就是一时间长花钱多的卧底故事,不算出彩
真实改编是看点
很惊讶这结局如此伟光正,更惊恐是卧底的命悬一线,最惊奇是布莱恩居然能够一直潜伏,不愧是绝命出身,当然更有可能还是ZF需要他的洗钱服务。
每个桥段都似曾相识,感觉是其它故事里拉出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