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棍》主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时间跨度非常大(民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戴、那两家几辈人的恩怨情仇为主要故事情节,以爱国为主线,生动地展示了古燕赵之地芸芸众生相,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情感细腻,可感可触,好多情节妙笔生花。
镜头一,恩爱情仇,温柔一刀:鸡冠之山,戴天理又一次被抓,那素质芝——戴天理的曾经的初恋情人(可以这样说吧,呵呵)面对着这个曾经爱恨交加的男人,不知如何处置才能释怀心中那积聚了半辈子的情与恨,杀了吧,毕竟几十年来这个男人的影子一直缠绕在心,剪不断,理还乱。
不杀吧,又难以解开丽正门父亲那平山因为戴天理火烧黑疙瘩,被处决的杀父之仇,就在这矛盾与纠结中,那凝集了多少情与爱,仇与恨,说不清道不明的一刀,经那素芝的小手偏插在了戴天理的左心房上侧……好温柔的一刀啊!!
镜头二,舐犊情深,忍痛一刀:深冬,纷纷扬扬的雪花打着旋儿飞舞着,这要是和平年代,白山黑水,多有诗情画意的景色呀,但残酷的战争,却因为这个严冬,把戴天理和他的儿媳格格、孙女杨淑珍逼到了绝境,儿媳下山找吃的,孙女嗷嗷待哺,山上又没有粮食,孩子的哭声又怕招来搜山的小日本,戴天理这个大老爷们,又如何能应对这个局面,万般无奈,他用匕首割破了胳膊,用自己的血,喂养饥饿中的婴儿……不流泪,那是假的!
镜头三,认贼作父,残忍一刀:裁缝,财神,巴瑞德三位生死兄弟,因为白金柜的出卖不幸落入小日本手中,残忍的小日本、汉奸那图鲁等恶人,竟然当着众乡亲的面,用最残忍、最卑劣的手段——大铡刀,铡了三个人的头颅,这一血债与那个两面三刀奴颜婢膝的软骨头白金柜有很大关系,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个有血性的的中国人,你有何感想?
你该怎样?
传递正能量的一幕!
镜头四,催人泪下,善良一拉:三位杆子帮的忠烈英雄遇害以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恰当的环境描写)一位柔弱的女子,冒死在雨中把三位英雄的头颅缝在了躯体上,然后艰难地用羸弱的躯体把英雄们拉到另外一个地方,用手挖坑掩埋……好感人的一个细节处理,这就是中国人,中国的脊梁!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格格一样善良而又坚强的中国人,才有今天强大的中国!
……这样的好情节太多太多了,这里只列举一二,略表自己对这部电视剧的喜爱之情,像这样的鸿篇巨著,除了叫好,但还有一些有瑕疵的地方(本人观点)。
一、电视剧开始不久,有这样一个情节,戴天理因为杀了两个洋人在外躲避13年没有回热河老家,这可苦了在家等他的竹马那素芝,可是他回热河之后,身边多了一位闺女,这让那素芝疑窦重生,莫非戴天理已经娶妻生子,做了负心汉?
她要找戴天理问个明白,本来戴天理是可以说明是怎么回事,可是硬是吱吱呜呜不往明白里说,有几次戴是有机会说明白的,可就是没有说,当然要是说清楚了,后面的情节就不好发展了,但即使这样,应该巧妙一些,譬如,戴天理正准备说,被什么事情打搅,等等。
感觉此情节生硬,处理的不好。
二、戴天理等被日本人赶到大山深处躲藏时,在前山站岗放哨的财神,裁缝等,一不拿武器,二警惕性不高,日本人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他们才发现,这的确是一个败笔,像戴天理那么聪明的一个人绝对不会犯这么一个低等的错误,试想,这样的哨不如不放,即就是他们发现敌人来了,怎样报信?
最起码放两枪也能让戴天理他们知道吧?
,但是没有,因为他们手中只有用来玩的石子,没有枪呀,也是这样一个说不过去的“硬伤”,呵呵,这是怎么回事呀?
……诚惶诚恐的对这部电视剧品头论足,不为别的,只是喜欢而已!
仅此而已!
也说老二婶:老二婶,是《打狗棍》这部电视剧里一个重要人物,从老二婶粉墨登场,到遭日本人暗算,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可以说这七十集鸿篇巨著前四十几集,每集几乎都有老二婶的戏。
老二婶初次给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有钱大户人家的花花公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许是五毒俱全的恶少,然而,他的爱好只有一个,那就是听戏,唱戏。
从这个层面上说,观众对其讨厌,但不是十分的厌恶,充其量只是一个娘娘腔十足,不男不女,满足于现状,称霸与鸡冠子山的山大王而已,他渴望得到用二十根金条换来的媳妇那素芝的爱,也希望给予那素芝爱,但是,他的不男不女,除了在权力上给予那素芝的某种安全感,和高位尊贵而外,他给予不了,几十年来,这种压抑,养成了他对那素芝唯命是从的性格,只要那素芝高兴,他什么都可以做。
到此,我真的不想再看到这半个爷们也够不上的男人,也不明白导演着力塑造的这个人物目的何为!
当然,老二婶也有性格善良的一面,戴三斤被耗子偷上山之后,他没有为讨好那素芝,而置三斤于死地,而是把三斤放到了荒郊野外过了一夜(呵呵,这当然是浪漫主义手法了),而后还是把他抚养成人,不能不说,三斤成人的这二十年,老二婶也给予了他父亲般的爱(我们可以从三斤偷着下山,老二婶着急惦念的细节体会得到)。
对老二婶的看法的转变,就是他跟戴天理联手打鬼子,结果,消息走漏,遭小日本埋伏,老二婶奋不顾身,浴血奋战,马革裹尸的哪一出戏,老二婶一改往日娘们的奶气,表现出了一个大老爷们应该有的血气,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中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淡定与勇敢。
至此,一个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既普通又不同于常人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在这部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电视剧里,导演的苦心孤诣豁然的明朗起来,国难当头,“国”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高于一切,抵御外侮是中国人的共同目标!
老二婶的戏完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渲染的目的也达到了。
说到追的剧是《打狗棍》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因为据了解,其观众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作为一个20多岁的文人,非往这堆儿里扎。。。。。。
年八辈追一回剧就70集,周末过去了才看完一半。
本还想上班了哪有心情再追剧。
不过天助我也, 大雪又休了两天,终于追完了。
我觉得戴天理就是现代萧峰。
同样是丐帮帮主,同样义薄云天又都特别轴,同样生在外敌来侵的年代,同样结拜兄弟,同样和绝世好女人谈恋爱。
这不就是一部讲述萧峰在穿越后怎样抗日的剧吗?
说到抗日,日本人刚进热河的时候,戴天理带着杆子帮的兄弟打了几场游击战,打死了鬼子几十人。
然后害死了纯爷们娘炮老二婶及其土匪弟兄100多人。
接着在其坚决听信坚决坑他的那图鲁的话后害死杆子帮的人300多号。
一晃六七年隐居深山后,又主动把白金柜接来,害死一心只为他活的财神,本剧最聪明最会告状的巴瑞德,爱挑事的受气包裁缝和一众共产党人。
走出深山,去给刑场上的女儿办婚礼。
本打算办完婚礼就跟着女儿一起去了,结果活到最后终于灭了独臂哑徒小日本和克妻怒汉那图鲁。
抗日一共八年,在深山待了六年。
除了开始打死了几十个日本人,后来都是在他的积极奔走下,把剧中所有的好人都害死了。
怪不得日本人心心念念要找他出来,有他在,杀好人得省多少事呀。
对他好言相劝从来都不听,什么方梦乔、那图鲁的话一说一个准。
用自己英雄的想法来想坏人,问题是坏人根本就不是那么想的。
作为他的亲人朋友一定会为他万分骄傲、无比光荣。
但他英雄的名是建立在亲朋好友的鲜血上的。
在财神们死后他悲情地喊:“为什么兄弟们走在我前头呀!
”废话!你是男主角当然都死到你前头了。
不然按照正常逻辑正常概率正常运气,你第一集就死了。
白金柜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人,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
站在他的角度想他也挺委屈的。
就是想消消停停地过日子,可因为戴天理总是让他生命受到威胁,生活永无宁日,而且此人当初还不肯将若男嫁给他。
可是他忘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的理想生活是奢望。
没有国就没有家。
如果生在现在,他也许还是个事业有成且爱老婆爱孩子的好人呢。
生在战争年代,自己身上所有的人性恶都暴露了,怪只怪生不逢时吧。
马九千在这戏里真是魅力四射呀,看来男人的魅力主要来自内在的品格。
他在《铁梨花》里的相貌和这里的没什么差别,但品格为人性情却是天壤之别。
同样一张脸,一个给人感觉顶天立地、气贯山河,顶着亮瞎众人双眼的咋弄都不死的男二号光环,别人一个手榴弹炸飞立马挂,他在机关枪大炮双重进攻下也安然无恙得可以来回溜达;一个看着就猥琐,听他说话就恶心。
我相信看过这部剧的人没有不赞叹老二婶的。
这个角色太有戏了,太逗了。
他再一次让我相信男人的魅力主要来自内在的品格。
即使是傲娇娘炮终身不举,有一颗纯爷们的心,也是中华好男儿。
老二婶、戴天理都是可以框入中国电视剧橱窗里的人物(虽然戴天理在数据中经不起推敲,但他的民族精神是毋庸置疑的。
)秀儿也应是中国电视剧里数得上的好老婆。
漂亮、温柔、贤惠、明理、懂事。。。。。。
集中国女人所有美德于一身,简直就是民国版的刘慧芳。
不仅出嫁即后妈,在听说老公对不住前女友后毫不犹豫地提出接前女友进门自己做小。
为了传宗接代,拿自己的命换女儿的命。
这样的好媳妇如果不早死,怎么成全女一号和男一号的晚年生活呀?
秀儿在比较自己和格格的时候说自己的体格壮实。
秀儿都是自己的体格壮实了,我这身板子就不说话了。
格格要早生个一二百年肯定比剧里滋润多了。
她和白金柜,一个生的太晚,一个生的又太早。
剧到建国就结束了,我非常为剧中所有人物的后人担心。
建国后的三十年他们的日子无疑是悲惨的。
那格格光名字就能给她带来灾难。
那么多的英雄“右倾”“文革”的时候自杀了。
战争时他们认为抗敌救国成功了便国泰民安。
当拼死救国后发现日子比战争时都不如,希望就碎了吧。
这里主要写了两个日本人,落合次郎和他落合介。
其中落合介的戏份最大。
落合介先过来跟戴天理当徒弟,再当间谍。
这里的所有步骤虽然是侵略,但都充满着他的个人能力和智慧。
这个活,一般人真干不了。
汉奸不少。
那图鲁、方梦桥、白金柜、段三丰、虾米、迟大彪。
他们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当了汉奸。
虾米和方梦桥虽然一个是流氓,一个是书生,但当汉奸的目的差不多,都是想借日本人的力谋个官。
迟大彪戏份不多,但他也是想谋个官。
段三丰在山海关,他当汉奸可能不只为了谋官,也为有为了一家人的安全。
那图鲁既是想害戴天理,也是担心家人。
白金柜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抢媳妇。
后来就是想谋利益了。
这个电视剧可以分为两部分看。
前面二十二集是民国初年的事,主要讲的是禁烟。
后面主要讲的是抗日。
直接从二十二集那个很久以后开始看无妨对剧情的理解。
从开头看到若男出生也不妨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戴那两家本是几代的朋友,但那麻子贩卖鸦片唯利是图,戴天理举报那家最后两家反目成仇。
戴家开起了粮栈,人丁兴旺。
那家家破人亡,那图鲁当兵生死未补,那素芝没干恶事,去鸡冠子山当上了大奶奶。
其实,按这七十集的长度,这两部分拆成打狗棍和打狗棍2都行。
剧情的主角光环有点严重。
杆子帮被那图鲁陷害,在令公祠被埋伏时,为什么要让一帮人给他挡子弹?
让鸡冠子山的队伍快点来就好了。
白金柜去茅山知道了戴天理四人的住处,为什么一定要等一年格格生下孩子后,共产党来开会的时候当汉奸?
一年都等了,再晚点也无妨,展示一下茅山根据地,或许是剧组没钱了吧。
最大的槽点还是丽正门烧鸦片,烧这个手段对,但不能露天烧。
开头那段,戴天理和那素芝有说话的机会,赶紧说明白闺女是领养的,那素芝当时被下药迷倒了,不就没那么多事了?
这么写也不影响后面讲故事,毕竟两家别的矛盾也不少。
刚开始是家里长辈在看,戴瀚霆拿大刀准备劈人那个镜头,当时觉得挺搞笑的,就一直看着,才发现是从清朝刚灭亡开始的。
在众多雷剧 神剧中,没有抗战爱情,也没有手撕鬼子这种桥段,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是杨志刚,您说话能别一字一句的来吗,说快一点给人感觉会更好,当初演《江塘集中营》时相当不错。
全局雷点有两个:一是戴天理脚筋被割断后居然能找到外国医生给接好了,二是剧末那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
那图鲁演得很不错,老二婶也行。
戴家,有块牌匾——柔安静乐。
《管子。
势》。
“其所处者,柔安静乐,行德而不争”。
戴翰庭老爷子,本以为此。
柔,对孙儿的盼爱,对儿媳的惬意,温暖,舒服,对这个老爷子的亲切感油然徒生;安,安分于家庭、工作、责任、气节、国家、民族、所有正直忠勇之士,安于内心,从不浮躁;静,教若冰书法,品酒香甜入心,呷粥啄咸,淡然入味,祖宗牌位前腔调端正表达情怀,无不从静处中来,仿若那把大刀,静静地伫立于园中,与其是守卫的大刀,不如是守静的大刀;乐,豪饮于小爷们、大儿子、铁姐们之间,喜气溢于言表,乐事一览无余,耍老小孩、固执较真也是乐在其中,第一集剪辫子的戏,乐得精彩,乐得亲切,乐得舒服。
行德,从始至终,不必多言。
不争,不争利益,不争霸权,不争骄奢淫逸。
但就是这样的老头,能行大义,守着祖宗的宝物和民族气节,赤诚于脚下面的土地,痛击侵略的汩汩热情,痛恨形势的凋零,大刀砍掉鬼子头那一刹那的威武与不屈最终诠释了——柔安静乐。
原来翰庭老爷子要的只是这四个字,柔安静乐,所以必是行大义之士!
必威武不屈!
以往形象,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很少有戴翰庭这样的角色。
更不会这么立体地展现作为好形象的封建大家长。
所以,这个角色定位也许是,一个字头的诞生。
戴天理,不嫖不赌,不烂情,也不是土匪,痛恨鸦片,鄙视无情无义。
起初财神逼他做大杆子,大咧直愣略带戏谑的样子似乎还透出富家大男孩的气味,后来融入杆子帮的信义信念,戴野驴的品性和血性方愈加延展。
对恶人,凶猛,对鬼子,仇恨,对长辈,忠孝,对兄弟,义气,对爱慕他的女人,诚挚,有老百姓的朴实忠厚,有侠客的神光勇猛,有大义者的赤子之心。
作为儿子有倔强顽皮,作为丈夫有认真重情,作为父亲有慈祥宽厚,而基本底色是,直接、爽快、粗放,诚挚得甚至纯洁,朴素得甚至天真,同时不失立体、饱满、睿智。
他带领的一众杆子帮弟兄,分别攫取了他身上很多点,几员大将,财神,秀才,铁匠,裁缝,猎户,还有后来杨氏四兄弟的巴瑞德都是戴天理某个侧面的人格。
马九斤,那素芝,老二婶,牛大斧子,二蛋子,误会与交错中造就的角色也无不是戴天理角色辐射的结果。
所以,这个角色设定是个创新。
倔就倔了,傻就傻了,拼就拼了,难道在一个个精神病似的、变态鬼子面前,这不是人性的刻画吗。
干嘛非得所谓的细腻,人民的抗争从来都不是细腻,干嘛非得表现正面人物身上多多少少的恶习才叫艺术,这种展现一直以来难道不有点虚伪、磨叽、事逼吗!
人民的抗日就是人民的抗日,没那么复杂纠结,这就叫接地气!
一个接地气的戴天理的诞生,同样也是,一个字头的诞生。
这部剧,所有演员应该感谢,感谢导演的框架设计、角色设定。
平台,这样一部接地气、昂扬、出彩但又是全新的平台上,演员们尽显演技风采。
马九斤56集跟那素芝告白告别的那段达到顶峰,最酷最帅的风采展现出来了,同时也给之后成熟稳重过度。
戴家管家儿子黄小七跟着戴天理看师娘时,天理过牌楼时练练身儿,随性蹦了一下,黄小七也跟着蹦了一下,幽默。
39集,财神带领7个兄弟要小试牛刀那段,有人放屁,旁边兄弟乐,既表现紧张又说明菜鸟的不专业;财神说,我要不喊打谁都不许打,打字拉长音,旁边一老哥们就搂了,最后一个目标都没中,财神懊悔无奈,这种表演桥段,轻松好笑,真实有生活。
18集,财神和戴天理共赴刑场,一番激昂过后,天理运气撑开木枷,财神紧跟模仿,没撑开,面露尴尬,黑色幽默。
还有22集,秀儿生孩子,天理要保大人,秀儿的一句,大少爷你对我可真好,你要不让我生出来我就咬舌自尽,随后问,生的是男是女,戴天理一句长嚎,你给戴家生个大胖小子!
悲痛彻骨。
有情有义!
平时戴天理和父亲、兄弟插科打诨,尤其62集那素芝使招逼天理同意婚事,上炕百般逗弄戏谑、64集戴野驴和那素芝争孩子的姓,掐架,太逗了,温馨温暖。
小细节处演员们都能如此出彩,遑论大主线、大悲壮、大冲突的桥段。
这种全方位都容易出彩的演技平台,也是,一个字头的诞生。
至于戏剧冲突、剧情紧凑、张弛有度、节奏合宜、英雄人物始终放光彩等等,那就是业务专业上的事了,属类型商业片的手法。
片头尾剪辑也够标准。
好莱坞的英雄片大概都是以上那些特点,前阶段美国攻陷白宫主旋律片,如此。
就像导演郭靖宇在非常静距离里说的,只要你觉得你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看后就不会后悔。
是,也许,一个字头的诞生,什么都不用靠,有一种到了境界的信念,就足够了。
总体来说,缺点大于优点。
缺点:1.戴天理严重开挂、各种脑残。
2.马九斤台词功底太差。
3.本片严重重男轻女思想。
(当然,可以理解为那个时代就是这样。
)4.剧情拖沓。
优点:1.个别人物塑造得好。
比如老二婶,虽然他是强娶那素芝,但婚后特别宠那素芝;虽然马九斤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但是他却视同己出,尤其是临终前,他对那素芝说:“马九斤永远是我的儿子!
”有大度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但就是人性。
2.悲中有喜。
前半部分儿女情长,后半部分国仇家恨。
戴家、那家、马家,在上一代是不共戴天,后一代却化解仇恨,开花结果,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但还是摆脱不了烂剧的套路,但总体来说,除了戴天理各种开挂以外,这部剧还是可以了。
第一次看到《打狗棍》的预告,妈呀,六七十集,我哭了:这下可能看个过瘾了,打鬼子打六七十集呢!
看到十几集,我一脸懵逼:说好的打鬼子呢,怎么除了宅斗就是世仇啊?
看完了整部剧我算懂了,这部剧就是旧时代女人们裹脚的布,又臭又长,有用的没几个。
情怀可不是这么拍的。
打狗棍看着像个木棍,听着也像个木棍,但是打铁铁弯,打砖砖烂,貌似在剧里没有打狗棍打不坏的东西。
还有男主角一家子,个个奇葩,有个前朝遗老的爹就不说了,光是他的事迹就……不说了,槽点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吐起。
《大宅门》与《打狗棍》算是我今年最迷的两部经典电视剧作了。
豪放、正义的北方汉子,白景琦、戴天理,被演绎得那么真实、酣畅。
然而,最最打动我的,是剧作中的两位伟大、光辉的女性。
斯琴高娃所演绎的白二奶奶,在白老太爷在世时,就显示出了她特有的智慧、成熟与笃定。
用现在的话说,她能够hold住所有人。
她是无比执着与自信的。
当所有人都不相信百草厅能在短时间内被盘回来时,她大胆地花血本拉拢当红太监,行事智勇双全,伶俐果断,愣是让百草厅重归百家门下。
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她思考周全,总能想到最坏的结果,使得自己总能从容不迫。
她的冒险精神、自信气度、有备无患,至今仍是一个成功企业掌门人的必备素养。
精彩的那一段摘匾、以匾入股、送宅、重回百草厅是我的最爱。
如此大气的女人,有太多的养分可以供观众吸取了。
另一位女性,是让我无比怜惜的戴天理夫人——秀儿。
她一出场,便是清丽可人的俏皮一笑,作为一个少女,在面对热河大英雄戴天理时,她没有丝毫害羞。
她还热情招待戴天理喝米汤,那份贤惠在点滴之中吸引着戴天理。
温婉的外形丝毫掩盖不住她的大气。
她代替媒婆母亲,带领戴天理上格格家五礼合一之时,语言之乖巧伶俐,远远让格格黯然失色。
当她的花轿被砸之时,她的那一抹甜甜的微笑,是一个女人最强大的姿态。
她也是自信的,曾几次三番搭救夫君。
虽说在六月怀胎之时,她不顾自身安危出远门救戴天理,以至于险些滑胎,但是在所有人都对体重三斤,且没有人形的早产孩子不报希望之时,她誓死捍卫儿子的生命,并以她坚强的毅力,让自己和孩子都挺过了生死关头。
虽然最后,她仍是在生第二胎(女儿)时失去了生命,让人扼腕,并且我也不赞同为了生儿子不顾自己安慰硬要同房的做法,但是,她是为了自己所认定的使命,而献出了生命的。
她的坚毅、不折不挠的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学习之处。
这两位女子,是尽职的妻子、伟大的母亲,更是我心中“大女人”的典范。
理想之中,女人,就应有这种大气、自信风度。
电视剧《打狗棍》情节虚假到荒唐的程度近来很有耐心的看长达70集的抗日大戏《打狗棍》,看看热闹而已。
有些情节实在是太虚假了,有的甚至虚假到荒唐的程度。
鸡冠山头领老二婶率众下山打日本鬼子,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没,老二婶胸部中了数枪。
一般人胸部中一枪立即倒毙,这老二婶要害中枪,满胸是血,却与老婆那素芝临终告别,极尽缠绵,除了临终嘱咐,还大肆回忆过去, 因为老婆爱听京剧,还大唱了一段京剧《霸王别姬》。
虚假如此,真是匪夷所思。
类此之虚假情节,长盛不衰,很有传统性,在很多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大概是中国电视剧一大特色。
主角戴天理之父戴翰霆手持大刀在避暑山庄大门外刀劈小鬼子,被枪杀,戴家人奔来救护,戴天理的女儿若雪为了防止戴天理冲动,竟向他后脑狠命打了一棍子,令他昏厥,使不可收场的矛盾得以解决。
这手法竟成为灵丹妙药,在后面竟用了多次。
马九斤在危急时拒绝撤退,被那素芝打击后脑临时昏厥。
戴天理受伤没好,却要一个人拿着打狗棒去找鬼子算账,马九斤为了阻止他,也照他后脑打了一下子,昏厥不醒。
照电视剧中的打法,不被打死也得严重脑震荡。
散打、拳击、搏击等比赛项目,严格禁止击打后脑,是禁击部位。
电视剧中这一情节完全违背常理,纯属瞎编。
马九斤胳膊中枪,鲜血染红了半个胳膊,却能手抡大刀,所向披靡。
这胳膊实在是神奇威武!
剧中的中医针灸神奇的不得了,马九斤中了一铁球,被打的吐血,靠针灸复原。
财神一只手被砍掉、巴瑞德眼睛中飞刀,据剧中说都是靠格格的针灸治好。
最神奇的是戴天理胸部、腹部中了好几枪,血染了半个身子,死过去,也靠格格的针灸起死回生。
看来医院各科可以关门,只留中医针灸就可以包治百病、起死回生了!
剧中戴天理的儿媳妇格格,居然有神奇的预测功能。
马九斤出外几年,格格居然能准确预先知道他要回来了,而且预测无误。
日本鬼子来袭的时候,她能预先发出警报,比千里眼、顺风耳还灵。
戴天理得知若冰和高靖湖被小鬼子抓住要枪毙,就自投罗网,闯入丽正门前刑场上,身披大红花,燃放两排大鞭炮,长篇大论痛骂鬼子汉奸,并为二人现场举办婚礼,拜堂成亲,这一幕足足演了半集之长,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居然对戴天理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直到这场虚假的戏演完,竟然未开杀戒,真是荒唐到极点。
我们的电视剧为了塑造高大的英雄形象,往往肆意编造虚假的情节,其效果可能正相反。
这电视剧很多镜头极其血腥,视觉难以接受。
实属儿童不宜观看,国外影视剧分级,是很有道理的,中国也应该与国际接轨,目的是保护儿童不受心灵伤害。
(转载自http://bbs.hsw.cn/m/read.php?all=1&tid=6118059)
听说这是娘道的导演?怪不得。第一集刚看了11分钟,台词里就有“八代单传”、“有没有给我生孙子”等等等等。这11分钟的剧情是什么呢,是劫囚车。我寻思着哪怕是看宫斗片也没时时刻刻把生儿子挂在嘴边啊。
一神剧居然拍了70集,真TM有钱。。。。
🤮杨志刚演智障活灵活现
当时看这片子时是因演员演的好,尤其于毅演的二丫,但越看越感觉这剧里的人都不正常,是疯子,之后弃剧,现在也不知此剧讲的啥。
跟着爸妈强行看完了,雷点云集。戴天理永远死不了,小日本n次机会杀他都没杀成,真把鬼子当傻逼了。配角中一枪就死,主角被打成筛子也不死。十几二十个人跑到戴天理前边替他挡枪,哇,好悲壮。中国人没枪,小日本离n米远就上刺刀了要跟中国人拼刀,三八大盖误伤也是近距离吧,这尼玛这么老远也怕误伤?
浮夸。父母年龄和儿子差太少了吧
那时的社会和现在也差不多 颠倒黑白 欺善怕恶 各种事都能在现今社会找到原型。郭靖宇拍的东西都一个味儿,腻了。
陪爹娘看,陪公婆看……感觉太假啊啊啊,但老人们喜欢
家庭回忆
专打恶狗
居然断断续续看完了 看得蛮开心的丫
演戏全靠吼,大家都要生儿子,打日本靠一腔热血不靠理智,这就是这部文艺作品的信念,呵呵有负分我一定打负分
补标
杨志刚的演技真不怎么样,面瘫念台词
能打负分不?抗日神剧让人受不了
当年弟控的弟弟还是有点像冠希的年轻愣小子 可能冠希的尽头都是本山吧
在电视上断断续续看过,看了这部对刘智扬产生好感的,他演技太赞了,不愧是人艺的演员
这是陪爸妈看电视的节奏= =
陪我度过漫长岁月
我还是最爱老二婶,剧情BUG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