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小红花,Little Red Flowers

主演:董博文,宁元元,李昕芸,陈曼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意大利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看上去很美》剧照

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2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3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4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5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6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3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4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5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6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7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8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19看上去很美 剧照 NO.20

《看上去很美》剧情介绍

看上去很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大人和老师眼里,方枪枪不是个好孩子,他调皮捣蛋不听话,一进幼儿园,就被老师追着剪了辫子。方枪枪(董博文 饰)生活的幼儿园里有几百名小朋友,在那里他认识了杨南燕(宁元元 饰)、杨北燕(陈曼媛 饰)。幼儿园里有统一的标准管理着所有小朋友,按时拉屎、自己穿衣,表现优秀的人会被授予 小红花,贴在他们名字后面。慈眉善目的唐老师(李昕芸 饰)让方枪枪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 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的方枪枪在一次意外后,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编故事,给小朋友起外号等等。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把这个秘密告诉别的小朋友,说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绝世好爸平行世界之门法外搜查肇事者逃逸眼镜蛇第三季韩半岛从摩洛哥到廷巴克图墓客迷踪消消气第四季水形物语复仇第二季新街坊邻居绝望主妇第八季异教徒回转企鹅罐爱尔兰之愿危情直播太空生活的士速递2致命请柬宝可梦:皮卡丘和可可的冒险比尔·伯尔:我的朋友都很杀保护好我方马甲借你的手儿牵芸芸众生大唐女法医仁医莎姆有她的地方蛋糕师吸血鬼女王

《看上去很美》长篇影评

 1 ) 看上去很美:超现实,法西斯与革命

这部片子放硬盘里很久了,也没看过。

只因为朋友一句“看不大明白”,再加上当时心情低靡,所以就将其打入冷宫并且遗忘了。

今儿闲的没事,无聊,就瞎翻硬盘,无意间看到这部电影,心中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愧疚感,所以就将其拿出品尝,味道果然还不错。

电影中的很多片断,想了很久也没想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只能拉出来超现实这个词语来进行模糊的定位,虽然道来肯定不尽相符,但总比语穷而无法阐述的好。

恐怕印象最深的就是方枪枪脑中那五彩斑斓的雪花了,儿童的思维似乎是成年人无法企及的,他们不需要理性的思考,扭捏,造作,更不需要关心雪花是否是白色的,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主观意愿,我将它赋予色彩,它就是彩色的。

个体的意愿也大致如此,如果我们能够走出客观群体施加于自己的一切影响,我们大致也会更愿意奔向自己所憧憬的色彩中去。

就如后印象派画家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希望去客观的还原所观察到的事物,而更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方枪枪如此,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亦是如此。

只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方枪枪没能超越,我们大多数人也没能超越。

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口号,统一的行为,统一的表情,统一的无意识,当这一切走向扭曲的时候,就是法西斯的开始。

方枪枪想必是不愿意纳入这个集体的,所以他哭了,但是,他似乎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愿意纳入,我也不明白。

似乎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恐惧,恐惧的缘由也似乎只有一点能呈现,那就是:个体对集体本质上的惧怕。

进入集体中的得到与失去,最初是没人能想到的,所以我们的惧怕,只是本能的想保护自己,保持自己的原始性,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但是,进入集体后大家就会发现,集体方式对每个人并不一定都是坏的。

当我们脱离最初的恐惧状态后,有的人会更加痛苦,有的人却会感觉如鱼得水,方枪枪显然是前者。

独裁者和体制的禁锢使方枪枪如坐针毡。

但是,既然无法退出,他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革命。

革命不是都能成功的,革命也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方枪枪开始谋划着自己的革命事业,独裁者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方枪枪自己不会去,也不会让其他人自己去,他要借助更多个体的力量,而且他还需要具有煽动性的并且合理的依据,去让这些个体团结起来,去对独裁者进行暴力攻击。

革命并不彻底,更不成功,但是,它却达到了对独裁者的嘲弄,似乎如人所愿。

可是,可是,别忘记,革命者却缺乏一个准确的目的性,当这个嘲弄完成后,他也跌落到堕落的漩涡当中,方枪枪作为一个革命的领导者开始为所欲为,一切比独裁者的体制更为混乱,如果说起前者是法西斯,那么方枪枪他们更像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狂舞。

这群人想干掉妖怪,但却无法使自己更优秀。

而且,当革命失败后,那些人都将方枪枪这个领导者抛出了他们的群体,进行了集体的妥协。

在我看来,方枪枪跟希特勒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革命失败,一个革命成功。

方枪枪只想让自己更自由更舒适,他并不打算带给别人什么积极的事物,整个过程中,他是个悲悯的人物,但最后却并不值得同情。

影片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和力量还是不错的,而且自我感觉整部片子确实有些恐怖的气息,有影像的功劳,也有音乐的功劳。

这种恐怖,更贴近影片的内容过程。

只是,确实像有些网友说的,片子还是不够紧凑,缺乏一种起伏,得让人忍着性子才能看完。

所以,我给了四星。

夜已经深了,该休息了,目前只想了这么多,都是个人想法,肯定有见解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2 ) 我叫方枪枪

早些天看了《看上去很美》,一直想写些相关的东西,这是我很难得的一次想要写影评。

故事的背景大约是八九十年代的北京,传统的大院里,一个幼儿园里。

一开始整个色调就阴沉沉,暗示了影片基调的灰暗。

方枪枪被爸爸送到幼儿园后,幼儿园的园服换了四个季节,可是再也没有过他家长的影子。

方枪枪就这么被家人丢在这里了。

幼儿园的规矩很多,方枪枪刚一进去就被李老师把头发给强行剪了,之后他也一直生活在李老师的淫威下,一直过着压抑的生活。

幼儿园的老师们为了管理好孩子设计出了一套小红花方案,不尿床、自己穿脱衣服、早晨起来便出便便、饭前自觉洗手、睡觉不说话,这五项每做到一项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连续七天得到五朵小红花的小朋友就可以当班长。

方枪枪出来乍到,也希望得到小红花得到大家的肯定,可是他老尿床,不会自己穿衣服,早上也便不出便便,李老师还老是刁难他,方枪枪一直得不到小红花,直到有一天某领导来视察才勉强被给了一朵小红花。

某日大家围坐在一起唱穿衣步骤的歌,方枪枪不会自己穿衣服被拉到前排示众,李老师请于倩倩上来演示穿脱衣服,小女孩不懂事就当着大家的面脱起衣服来,被衣服卡住时被所有小朋友笑。

方枪枪也试着自己脱衣服,脱到一半头出不来,也被所有人笑。

这样的场面让我觉得很尴尬,小的时候总有些良心不怎么好的大人拿小孩撒气,践踏完人家自尊不知道这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还一副不晓得自己多了不起一样的神态。

孩子群里也钩心斗角的,南燕带着北燕把方枪枪害到窗台上下不来,方枪枪就光着屁股哭喊“让我下去,让我下去”,等到李老师来了却又嬉皮笑脸地自己“飞”了下去了。

我离孩童时代已经很远了,记不起来小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反常的心理了,只觉得这隐约在说明着什么。

幼儿园里很热闹,大家有很多东西玩,可是方枪枪寂寞,他没有朋友,他试图用捡来的小红花贿赂南燕,用爸爸送的钢笔跟北燕套近乎,然后男孩子们都觉得他是假媳妇叛徒不愿意跟他玩,女孩子又觉得他讨厌。

终于在北燕被其他女孩子排挤时方枪枪逮到机会交了这个朋友,却又很快被李老师拖走了这个朋友。

方枪枪寂寞着却假装不寂寞,假装安好。

某日早餐,方枪枪一语不发,大眼睛泪汪汪地,很让人心疼。

李老师说这孩子“心里都懂,什么都明白”。

方枪枪在正规的途径上得不到承认,开始自暴自弃使坏,带着南燕跑出园里去玩,传出李老师是妖怪爱吃小孩的谣言,组织全班的孩子在晚上去“捆绑”李老师,抢别人的玩具,欺负其他小孩,推倒别人的积木,跟唐老师骂恶劣的脏话,最终被关禁闭,加剧了他的寂寞和自闭。

当方枪枪终于被解除了不可以和别的小朋友说话的禁令后,他第一反应就是跑到队伍里喊“快去告诉老师我出队了”,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可是再也没有人当他回事。

方枪枪从始至终都没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他是没有归属的人。

最后的一幕:方枪枪独自跑开躲起来,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任人怎么呼喊他的名字。

方枪枪就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却永远徘徊在人群边缘的小孩,小孩没人理时就会想尽办法让人注意他,得不到了就只能自己孤独地更逃避。

也许每个人都曾是方枪枪,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方枪枪,而我就叫方枪枪。

 3 ) 让别人去深沉吧

很凑巧,在影院门口准备入场看《看上去很美》的时候见到迎面走来的一群人中有个拿着福娃公仔的可爱小男孩很眼熟,居然就是《看上去很美》的小主演董博文,18日是电影首映,他们应该是刚刚参加完前面那场有观众见面的放映后离场出来。

我笑着向董博文招招手,小朋友也向我笑,然后仰头对旁边的大人(大约是他的父母)说:“又有人在跟我打招呼。

”擦身而过之后,我转头望过去,只听见渐渐走远的人群里小朋友用收到礼物般雀跃的语气隐约在说:“……又有一个认识我的……”然后还能听到有个温和的男声(应该是他父亲吧)在低声说:“……要有礼貌,知道吗?

”我过去很难想象出孩子直率的喜悦居然可以如此可爱,文字是如此乏力,我发现自己永远无法准确描述出当时那孩子反应方式和神情的趣致之十万分之一。

我放弃所有对《看上去很美》进行高深解读的企图,让别人去深沉吧,对这部片子,我是一个头脑最简单的观众,我没有兴趣关心隐喻象征,我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感觉方枪枪们的一颦一笑上。

他们简单的一举手一投足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让人忍不住想笑,这种感觉就仿佛看一只刚满月的小猫跌跌撞撞扑蝴蝶,它的笨拙和灵巧都显得如此温暖而有趣,使你的视线舍不得移开。

 4 ) 看上去很美

晚上下班去看的,观众加上我和xz一共也就10个人左右,最后一天放了(好像是,一共只放了4天),一如张元之前的作品依然是票房惨淡,他的片子一般的成本回收模式就是靠国外的小众票房和DVD录像带发行,国内的禁片之王啊,就算准放的片子,比如《过年回家》和这一部,票房显然也不对大众味口。

我觉得这部片子不能算是一部“儿童电影”(xz听到片子刚开始时的音乐说,这根本就是库布里克恐怖片的配乐啊,哪里是儿童片的可爱音乐,没错,这就是张元的本色了),王朔的这本小说我虽然早就买了一直没空翻出来看。

看完后我感觉这片子有点像是“动物凶猛”的儿童版,当然要单纯很多,有很多儿童特有的天真,但张元就是张元,王朔就是王朔,在他们手里不会出现一部“正常的”儿童片。

方枪枪最后的出走自有其寓意,大家也都很清楚他反抗的是什么,这种东西孩子只能模糊的感觉到,但成人就能看的更清楚,按下不表。

我倒觉得, 方枪枪出走后看到成人社会时的迷茫(知青下乡),虽然只是忽闪一现,却更有回味的余地,因为幼儿园对他似乎一直是一个禁锢的场所(不守规矩时被关小黑房、被孤立-这是严重错误的教育方式-并直接导致他最后的出走),但实际上,在时代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囚徒,他看到的就是更“幸福”更“成熟”的囚徒,他也许还知道要反抗,基于孩子的天性,而成人却比孩子更幼稚, 更容易被洗脑, 更容易融入时代的洪流,顺我者不一定昌,但逆我者一定亡。

“小红花”就是对你的守规矩程度、融入程度进行判断与奖励的手段,所以此片的英文名干脆改为了《Little Red Flowers》:真的是一语中的。

这部片子前所未有的模糊了张元热衷的年代与政治,甚至也不那么边缘和另类,叙事性很强-也带些轻微的魔幻现实主义(比如老师的尾巴)以增添趣味性,也许为了审查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是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到的社会(对他们而言,社会主要就是幼儿园阿姨、幼儿园的孩子们,但这里难道不是最早的江湖-浆糊?

)。

方枪枪最后是睡着了, 远处传来老师的呼喊声(让你知道影片会在啥地方该结束也就不是张元了)。

对幼儿园的孩子而言, 即使有反抗,也是迷茫的、潜意识的,而这一切到了《动物凶猛》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的方枪枪已经长大,虽然也只是个青春期的少年: 但在时势面前,没人能做到真正的成熟,老毛是那个时代时势的创造者,但他在本质上却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悲剧。

武汉的记录片导演张以庆前两年拍了一部关于现在的幼儿园的记录片《幼儿园》(还无缘得见),非常轰动,也很不“寻常”,如果和这部片子对比着看我想会更有意思。

xz挺喜欢这个片子,我也一样。

张元的片子我其实差不多全看过,很喜欢的不算多,这个算一个,还有一个是老拙当年在武汉观影上放的早期记录片《广场》(现在根本没有找到它的希望了)。

 5 ) 看上去很美

片子还没看。

我只是看见了《看上去很美》的海报。

方枪枪像个大苹果一样真可爱。

而且,我看方枪枪这个小演员有点像张元还有点像王朔,他俩从哪找到这个小家伙的呢?

还把自己亲女儿就在片子里许配给了他。

我看了预告片还有张元选小演员的时候的画面,张元说,小孩子是柔软的,我们看小孩子眼睛的时候心就柔软了。

画面上还有小朋友们横七竖八的睡在幼儿园的床上的镜头。

没有装睡的,都睡着了,穿着小背心裤衩的小朋友睡满了一整个屋子。

我想《看上去很美》一定会比《绿茶》好的,因为他只拍了方枪枪的幼儿园时代。

张元有好电影的,《儿子》拍的就挺好。

套用很多影评人都爱说的话:看了以后才知道原来电影可以这样的,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拍的。

张元是个好导演,他只管呈现,绝不包办联想和感想。

比较适合给喜欢联想的观众,有的导演太喜欢联想,把观众的想象力都比下去了,让观众蹲到一边自惭形秽了。

 6 ) 孩子的世界里,大人经常是妖怪

和寝室里两个妞儿一起看《看上去很美》那两个家伙简直像在看自己小时候,特别是周小璐,我不知道南方和北方的幼儿园区别很大的缘故还是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实在太差(我估计多半会是后者),我似乎既不起那么多受压迫的往事……只是看着可乐,太可乐了!

孩子们的眼睛里,一切都是那么不同。

豆瓣上的评论很多,大抵是赞扬或者说是赞同这部影片通过孩子的角度反映社会的制度华如何从对娃娃的压迫开始。

厄,有点那意思,不过,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讲,孩子似乎还是需要有些压迫的,要不然,我估计成人尿布之类的东西会很畅销…… 只是那些自以为受多了压迫的大人们能借这个机会将自己的不成器怪罪到当初幼儿园老师“压迫”他们,以至于扼杀了自己尚未萌发的天赋……-_-!  幼儿园里小朋友每天有五个机会得到小红花:早上起床自己穿衣服,每天准时拉屎,饭前洗手,不剩米饭,准时睡觉。

玩一样的游戏,唱一样的歌。

心理上那个小小的自我游离其中,想要融入,又本能的要显示自己的不同。

  方枪枪跟北雁一块儿玩负伤的游戏,他说:“北雁儿,我给你打针吧?

”小北雁儿欣然接受,撩起裙子脱下小裤衩,正当方枪枪尖起一根小树枝当针管对准北雁小朋友的屁股时,李老师冲上前来喝斥枪枪:“方枪枪,你知不知道害臊啊还不害臊啊!?

一把揽过北雁说:“你傻啊!

让人脱裤子!

以后不许让男孩儿脱你裤子,知道了吗!?

”小北雁儿哇的就哭了,我猜想她当时肯定不知道为什么不许,我猜想她在此之前也不知道原来方枪枪是个男孩子,自己呢,是个女孩子。

她只是记住了,男孩子是讨厌的,噢怪不得我在小学四年级之前对男生都有如此大的敌意,估计也曾经因为诸如此类的事情被老师呵斥过,只是后来记不得了吧。

 李老师在课堂上表演大猩猩,方枪枪告诉南雁儿:“李老师是妖怪,想变成什么就变什么,专吃小朋友,张倩倩(每天都得五朵小红花的小朋友)就是李老师变出来的小妖怪……”“那我们两个人合起来能打过她吗?

”“我看打不过,咱们全班的小朋友合起来都打不过李老师的……”“那怎么办呀?

”……孩子的世界里,大人经常是妖怪

 7 ) 不良生写在主页的第一句“ 其实,这是一部恐怖片”

《看上去很美》影评 文\布罗代尔很久很久之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以为然。

直到前几天的儿童节,我才感受到那种王朔式的悲伤。

其实很多的时候,对于身处中国的文人都是可悲的。

北岛为了一个叫做“freedom”的信仰,不得不流亡海外二十余年。

而王朔也不得不这样隐晦的去抨击一些东西。

电影中的方枪枪,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

飞行员的儿子至少在那个年代是普通的。

进入幼儿园的那天起,他就似乎进入了一个王国。

一个封闭的王国。

那个王国里国王是幼儿园的老师,而他们表扬小孩的一贯手法就是小红花的评比。

开始的时候方枪枪和大部分的小孩一样,期望得到小红花,得到老师以及同学的认可。

于是他很努力和努力的去做每天都一样的事情。

来获得老师的赞许。

来迎合老师。

小孩子的观念总是很纯洁的,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单纯的得到小红花。

我们现代某些人某些当权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一切都是为了小红花。

直到有一天,另一个孩子的父亲。

一个大领导的到来,打破了这原本的平静。

幼儿园的老师立即给那个小孩加了一朵小红花。

”原来得到小红花还可以通过另外的一些途径的。

“ 从此他对小红花产生了质疑。

小孩子的心理从来都是很直接的。

他从来都不需要去想很多事情。

他的想法只是很单纯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孤独的,方枪枪也是一样。

从此他不按规则做事,他想要反对这些死板的制度。

他开始挑战权威,他用他的行动发起了很多对幼儿园老师的反击。

但是最终的被老师给孤立了。

这个故事的很多细节我都忘记了,唯一记得那些唯美的画面感,和那些看起来很美好的感情。

六一节的前夕看见白岩松写得一篇纪念北岛和顾城的文章。

我才想起这部电影。

一部写实性的中国式的恐怖片。

“小孩子的生活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从来都不需要去怀疑这个世界,怀疑带来的只有痛苦."写在2012年六一节后。

 8 ) 看上去才美?实际不然?或者……?

《看上去很美》昨天已阅,八点的王府井大厅里捧场者寥寥。

偌大的一号厅里面不完全统计总共12人,不知道今天的周末院线可否红火一些些。

张元的电影我没有什么个人偏好,王朔的小说我也不至于奉为圭皋。

但是和这部小说源远流长又失之交臂所以索性应潮流所动先睹为快。

写影评是写手们的事,混混噩噩的我随口说说。

一、上次跟风是出书之际,求书增友,自己却无暇细读,每每听他们讲各种圈点所在,很是郁闷。

二、此次继续跟风,张元电影刚刚获得欧洲电影艺术创新协会颁发的“杰出电影艺术创新奖”。

不知道此创新的根据何在,是创张元的新,还是创中国电影的新,抑或是创世界电影的新。

想来想去中间那种比较合理。

我们尊敬的剪刀手电影审查制度下,文革题材和校园教育题材往往是很难全身通过的,在投拍方面更不加鼓励。

但是现在《看上去很美》顺利面世了。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创新奖是对电影的肯定,公映是对创新奖的肯定,更是难能可贵的自我肯定。

三、没读过原书不知道是好是坏,整个观影过程我完全不知道事情将发展到什么地步,于是充满惊奇,充满期待,以至于结局来得我措手不及。

对于电影中的种种描写,感喟起来:一方面觉着小时候好像这样干过,另一方面又后悔小时候没这样干过,再有就是觉得小时候幸好没有这样过。

四、看完之后例行打分,按照固有的电影评级制度。

小蹄花给了2.5分,我同意。

电影不错,但不算经典。

比起看过的那么多容易出彩的儿童电影来,真怀疑是不是会很快淡忘它。

仔细对比后发现我所深刻记忆的同类电影,如《狗脸的岁月》、《英雄铁托》、《跳出一个天地》等等都有一个明确的故事为主线。

而《看上去很美》却只是一种状态的描写,只是一种情绪的回顾。

情绪电影需要情绪去消化?

再看我喜欢的那几部,它们对童年的回忆质朴而纯粹。

这一部不然,电影中好多成人视觉,假借儿童的眼睛来表达。

是不是这样才能骗过剪刀手?

是不是这样才算王朔?

结论:“《看上去很美》借幼儿园的描写来折射成人社会的影子。

”这话也是张元自个儿说的。

五、这电影应该打字幕!

无疑打字幕是该死的行为,会破坏电影中一些舒服的运镜。

但是小孩子絮絮叨叨的对话以及糟糕的后期声音制作使我总是立起耳朵也搞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

退而求其次,我希望有字幕。

六、电影中好些镜头还是很美,尤其是短暂获得自由的方枪枪跑出幼儿园到疗养院去的那一个段落,很舒服。

那些绿色的植物投下的光阴落在斑驳的红墙上很中我意,当时冲动得想拍下来发到我的博客上:)七、虽然我们给电影打的分数不够高,但是看看张元自道,算是更多了一层的理解。

他说:“那个时候我女儿刚出生,我不仅被王朔对他童年生活的描述所打动,更意识到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具有了独立的灵魂。

”八、这里的幼儿园或许刻意或许随性的被描写成了集中营。

孩子被训导被规范被小红花(电影的英文名就叫小红花)所左右。

当电影通过方枪枪的眼睛看到那些身带红花的成人队伍经过面前的时候。

固然点题,但是表达得近乎直白和做作。

方枪枪是个异类。

和那个跟他长相酷似的成年人一样,是个异类。

确实。

演方枪枪的小家伙太象王朔了。

九、于是我顺理成章理解了为什么一好友会将自己的第一个网名隆而重之的取为“方枪枪”,现在看起来其意昭彰,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女生一见面就追问他“还尿床不”?

那女生估计不是北燕就是南燕:)十、电影的正式海报天真烂漫得很,看起来象部十足的儿童电影,对没有看过原著的人误导可能性大于90%。

我以为无论从电影表达的自由天性与反抗精神,还是从电影海报的设计而言,下面这张海报都好很多。

这海报打分无论如何不止2.5分,可惜剪刀手大约是不会同意这样出格的。

 9 ) 有一种渴望的美

我是羡慕方枪枪的.他比我勇敢.他会对喜欢的女孩子好.他敢于表达他的好感.他不喜欢被约束.他敢于反抗这种约束.他心里承受能力强.他不怕被别人嘲笑,还会跟人一起笑.他也孤独.他孤独的时候会有很多想法.他一个人玩旋转木马.他摔了下去,他能一个人爬走来,拍拍身上的土走掉.他想跟人一起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他们.他渴望外面的世界.他敢偷偷地跑出去~~我也想像他那样生活,可是,我没他那样勇敢.我不敢对喜欢的人说喜欢.我不喜欢约束,可是我没有勇气去反抗.我怕别人嘲笑,穿个衣服,换个发型都要深思熟滤.我怕孤独,会装作很喜欢别人的样子跟他们玩.我渴望自由,可我不敢走太远.我也想放弃身边的条条框框,可发现,我得生存.

 10 ) 看上去很美,而已

为数不多的一些时候,会和周遭同学聊起童年。

其中自然会有许多趣事,或是隐藏多年的小秘密。

而谈话结束时通常笑言,小时候可真傻。

并且对那时的老师,给予极低评价。

这是全国惯例,所以不能单从人格方面分析言论的起因。

或许张元的《看上去很美》可以给出一个模糊答案。

因为王朔,影片注定了不会按照常理出牌,即便这只是一群小孩的故事。

王朔此人,他批判与嚣张的本性在当年痛斥金庸的事件中早已暴露无疑。

同样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阴暗的人,但我愣是没看出来《看上去很美》里的温暖和感动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根本就是一个黑色童话,幼儿园和孩子们是童话的表层架构,隐藏在内里的,还是那些沉重且无奈的东西。

比如打小报告。

这种情况在影片里出现得不算多,却让人记忆犹新。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最痛恨的就是打小报告,我们有许多秘密的相互渗透的团体,但都拒绝任何与老师“狼狈为奸”的人加入其中。

即使到了今天,那些曾给老师通风报信的同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很难说是正面的。

在漫长的不晓人事的童年里,老师是绝对统治者,有权利干涉一切即使与之无关的行为,定下苛刻标准,并强制执行。

这些被同龄人广泛排挤而实质上什么也不懂的小“奸细”们,也许他们的最初动机,仅仅是为了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却变相成了学生们与老师或者与教育制度冲突中的牺牲品。

比如潜规则。

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群体都存在潜规则,在儿童世界里,或许这只关系到跟谁玩和不跟谁玩。

简单直接,但不能例外。

于是电影里我们时常看到主人公方枪枪形单影只、孤身奋战。

这种说法丝毫没有夸张,因为确实,方枪枪由始至终没有成功进入到任何一个小团体里。

并不是他不够好不够吸引力,仅仅因为他是后来者,而他的伙伴们没有足够勇气,战胜自身可卑而又强大无比的从众心理。

比如误导。

影片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场戏,是方枪枪当着全园小朋友脱衣服,引来哄堂大笑。

场景如此突兀,孩子们本该天真的笑声此刻听起来刺耳至极。

他们不知道取笑别人是错误的行为,只是觉得有趣而已。

可是没有人指责,那个面容可憎的李老师说:“你就慢慢耗着吧,做不好你就别下来。

”语气冰冷。

这个角色几乎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讨好的地方,而另外一个唐老师却几乎成了“真善美”的化身。

这大概是张元一直以来都把握得不太好的人物刻画,不过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孩子的视角——他们通常一叶障目。

还有就是,权利与利益。

影片中权利的象征有许多——总是打人的调皮小孩和他的领导父亲,笑起来跟巫婆没什么差别的幼儿园园长,当然还有说话尖刻的李老师。

基本上,他们的每次出现都意味着打官腔和强制性命令的下达。

利益的象征是小红花。

老师们管教孩子惯用的手法只有两种,奖励小红花或者扣除小红花。

紧接着导演就让我们看到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蛋为这种红色小纸片趋之若骛的表情。

最近时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说这个国家的人民过于擅长明争暗斗、阳奉阴违,报纸上也时常出现“社会呼唤诚信”之类的大标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理解为人口众多而资源贫乏,至少从儿童教育上,从儿童教育者李老师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神态上,就可以找到端倪。

对了,影片的英文名是“Little Red Flower”,我相信它是个多义词。

张元还是没能摆脱第六代的潜在悲观意识,对于一个追求上进的导演来说,有点遗憾了。

虽然“看上去很美”的前三个字总让我觉得它跟中国的教育者脱不了干系,可我还是忍不住想,电影拍成这样,会不会并非张元的本意?

也许他要的,只是一个简单明媚的故事,用纯美孩童勾起我们于幼年生活的美好追忆。

不幸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方枪枪如此聪明,接收能力超凡,他迅速完成了由弱者到幼儿园园霸的角色转换,同时让我们毫无遮掩地,目睹了他迷失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他自己一无所知。

关于影象的风格,我一点也不觉得它干净写实。

《看上去很美》的色调更像是一部落伍的老片,一如影片本身描绘的仿佛早已成为历史的幼儿园。

没有过多刻意做作的类似贾樟柯的时代细节描写,真好。

孩子们的天真笑容,也足够使中国的观众不用再面对《小鬼当街》望洋兴叹。

最美的一个镜头,是方枪枪的梦境。

他光着身子,走到操场上撒尿,那时下着雪,天地一片雪白。

这也许才是人生命之初,最简单和真实的写照。

可我们知道,过不了多久他会醒来,并且学着自己穿衣服。

小三即日。

成都雨过天晴。

原文地址:http://workbabywork.blogbus.com/logs/18467658.html

《看上去很美》短评

幼儿园阿姨和小朋友都很邪恶!!

5分钟前
  • ibelieve
  • 力荐

又看了一遍,方枪枪这个演员的个人魅力已经超过了片子的深刻寓意。

10分钟前
  • 已注萧
  • 推荐

单纯而美好的童年不应该也有污秽的部分……

15分钟前
  • 呼笑成疯弗雷德
  • 推荐

7/10。森严体制的符号:占满画面的剪刀下一群孩子奔跑,旋转木马与朱红色高墙,洗屁股口哨与军队敬礼,构成内心恐惧的黑屋子;教师给执政者/部长的儿子假意评功与逢迎解构了荣誉观念,裸身跑去雪地无拘无束撒尿的梦象征自由天性,孩子们结带为绳、集体向李老师的睡床围拢过来更像一场沉默的社会暴动。 @2017-08-01 21:29:59

1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长得越大再看这片子越害怕

20分钟前
  • 你大立
  • 力荐

隐喻太强烈的我看的很不爽,话说。

25分钟前
  • 还行

小红花与大红花 熟知天地的别样解释 整齐划一的悲惨世界

27分钟前
  • Bill
  • 推荐

方枪枪

31分钟前
  • sepburgerqueen
  • 还行

听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恐怖!

36分钟前
  • 克小强
  • 还行

我一定要一个方枪枪那样的孩子,要么自己生一个,要么领养一个,一定要的!

40分钟前
  • 我对你的无语简直能沉默整个宇宙
  • 推荐

三星半,其实不错,但结局戛然而止,反而力量不够。

44分钟前
  • narcissus
  • 还行

前面还好端端的,后面怎么就让人一头雾水了呢,还有那句“操你妈”是怎么回事呀

46分钟前
  • caramel
  • 较差

完全看不懂,这小孩到是挺可爱

51分钟前
  • 蛙兄
  • 较差

不知主题是啥,开头挺好玩,其它时间很闷

52分钟前
  • Bo
  • 较差

我喜欢

53分钟前
  • Eva
  • 还行

方枪枪很可爱滴

58分钟前
  • 光速
  • 较差

没有小说来的精彩。

1小时前
  • only
  • 还行

终于找到了方枪枪这张熟脸的出处,是不是每一个中国孩子都有一段对幼儿园老师的恐怖记忆?至少我是,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是他们把捣乱的同学用钉子钉在黑板上,于是我哭着喊着不敢再去幼儿园...

1小时前
  • 盲忙
  • 较差

小红花和大红花的区别在于:有的小孩没有小红花,活人都有大红花。

1小时前
  • 鬼鬼
  • 还行

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分,她说,简直就是小犯人嘛。是吧,我猜这片子就是有挑战成人规则的意思。但从视觉上,真是喜欢那种颜色和北京的味道,孩子们的演出也都很自然,奶声奶气的很迷人。就像海报上说的那样,“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方枪枪用不同的准则去试探这个世界,例如他很快明白,幼儿园是以小红花来说话的,以及最后他自己选择的暴力手段,但就像园长说的那样,不要以为离开幼儿园就自由了,这才是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以及,喜欢方枪枪独自玩耍奶声奶气的跟影子说你不要跟着

1小时前
  • 半袖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