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坐在老爸的ymaha80上就常想,我也要这样载着我的孩子漫游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长大后禁摩、国产摩托的质量、走私摩托的高价,让我渐渐忘了这个梦。
直到一个朋友骑着它的94cb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瞬间,我明白,这个梦又回来了。
骑车久了,追求就并不是最初的耍帅那么简单,也许喜欢的仅仅是春天午后走街架起摩托点燃一根红河缓缓吐出烟圈的瞬间。
电影里老头给我映像最深的的是他的处世态度,对任何人友善,对人妖服务员的理解和赞美、对搭车小兵的宽容和建议、对孤寡妇人的善良和接受,令人动容的是,别人也这样回报了他。
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走到哪里别人都不会对他太差,对么?
眼前很多老人老了只做一件事,等死。
希望到我老了,有那么一件事仍然能无时无刻让我肾上腺爆棚,哪怕吞下无数粒药丸。
也许是照顾那台老车;也许是风雨无阻的垂钓;也许是每天打扮周正到春熙路看美女;也许是为了西班牙的第n个欧洲杯欢呼,管他妈的。
男人,没了肾上腺素,还剩啥?
伯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乐观的心态,对生活有热情的人永远年轻。
年纪大、钱不够、周围的人不看好,这些都存在,然而都不是阻碍他的理由。
出发,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报。
而且,在他离开的时候,大家虽然不看好,但仍然对他充满敬意,谁又能嘲笑一个赌上一切逐梦的人呢。
有一句关于追梦话虽然很俗,但确实有一定道理: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不,应该是全世界都会帮你开路!
又一次被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感动到。
这个70岁的老头,不远万里从新西兰跨越大洋来到美国犹他州,带着自己改装的古董摩托车,上演速度与激情,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世界纪录。
欣赏他全力以赴追逐自己的梦想——“像这样全速开上五分钟,抵得过很多人活一辈子。
能多开五分钟就够了。
”欣赏他乐观积极的心态——“冒险是生活的调料,也让生活更有意义。
如果我紧张的发抖,那我是在跳太空舞。
”如果人生没有梦想,那和一颗卷心菜有什么区别呢。
不管你来自哪里,多少岁,追逐梦想的你太帅了。
希望自己能在古稀之年时,仍然保持童心和好奇心,对生活充满乐观和热爱,对喜欢的事物热情永不灭。
也许是受《沉默的羔羊》系列的影响,在我印象里面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总摆着一副无比奸诈的表情,稍显臃肿的左眼皮耷拉下来,遮住少许瞳孔散发出来的光芒,却更加突出了他那犀利的眼神,似乎能看穿你的内心一般。
但是在这部片子里面,它却一改我心目中的形象,扮傻充愣演了一个为了理想奋斗、头脑里面多少有点“一根筋”的老家伙,说实话,我爱死这个糟老头子了。
我不是什么影评人,充其量也就是个“伪电影爱好者”,似乎曾经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影帝必须能够突破自己的形象”,为什么哈里森福特不能当影帝?
因为每一次他只要一出场我们就知道:大英雄和救世主出现了,为什么阿诺不能当影帝?
因为他永远都是个硬汉,为什么安东尼霍普金斯、达斯汀霍夫曼能当影帝?
因为他们真正能突破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那个形象,他们可以胜任几乎可以被要求的任何角色。
其实故事很简单,年过花甲的BURT MURNO为了实现自己的速度梦,挑战世界上的陆地最快速度,带着他的摩托车从新西兰到达美国并一举打破世界纪录的故事,虽然他用的是20多年前的技术,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他的摩托车完全由自己手工改装,但是时至今日,他在76年创造的纪录仍然无人可破。
电影里面最令我感动的是BURT MURNO一路上善意地对待别人,而且别人也善意地对待他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和BURT MURNO有些相像,喜欢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即使周围的人再冷嘲热讽,也坚定不移,想要为梦想出发了,如果有人为伴那再好不过,倘若无人同行,我自己也可以独自踏上旅途,享受路上的一切。
我很喜欢《天伦之旅》里面的那个老爷子,想去看儿女,收拾收拾东西就出门了,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孤独,倘若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什么时候你都是孤独的,倘若你认为自己不是孤独的,那你便是快乐的,就这样简单。
希望我年逾古稀的时候依然有这份体力和精力,去进行自己愿意的旅程,享受生命。
P.S.最后加一句,BURT MURNO出一趟远门还能碰到艳遇,俺独自出门这么多次了,咋就没碰见过捏?
生活真是不公平啊不公平!!
今年我看过的最喜欢的片子。
普通而传奇,简单而疯狂。
我完全被这个70岁的老头的简单、豁达、执着、坚强和天才所征服。
影片手法质朴明朗,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细腻精湛。
它不是文艺片,不是励志片,也不是传奇片,更不是爱情片,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老头的生活片。
它讲述的是一个真人真事,新西兰人伯特·马诺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修理和改装了一辆1920年印第安牌侦察摩托,在他70岁的时候,不顾一切冒险来到美国犹他州以完成他毕生的愿望:在巴纳维亚盐带平地上驾车狂奔。
他最终创造了陆地速度的世界纪录…… http://wuqing.org/
光动嘴的人并不重要,他们只能看到别人犯错,告诉别人如何改进,而荣耀只属于真正上场的人。
——罗斯福每天清晨六点,伯特都会骑上他那破旧的摩托车在海边跑上一圈。
伯特的梦想是去美国盐湖城参加比赛,为了改装这台车废旧的零件早已堆满仓库。
伯特的生日会上,亲朋好友们为他凑了点钱支持他前往盐城湖。
但本地的年轻机车党闯进生日会,要与伯特比速度。
结果却未尽人意,由于伯特的摩托车实在太过老旧,伯特输掉了大家凑来的钱。
但伯特并未灰心,又开始为了前往盐城湖而攒钱。
但留给伯特的时间不多了,医生诊断伯特患有心脏病,并告诫他不能在骑摩托车。
但伯特知道自己的病后,立马将房子抵押准备出发。
出发当天伯特感叹朋友们没有为他送行,但这时当地的年轻机车党却赶来。
他们愤怒的拍打着孟若的车玻璃,但等伯特打开车窗,机车党却将一沓钞票扔了进来。
没有太多言语,机车党们用骑士的最高礼仪为伯特开到送行。
一路坎坷伯特终于来到美国,从未来过大城市的伯特先后被出租车和买花女骗钱。
但善良的伯特打动了旅店老板,并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做工,利用自己高超的技术剩下了不少钱。
但前往盐湖城的路上意外再次发生,拖车车轮脱落导致摩托车被摔到路边。
年已七旬的伯特根本抬不起沉重的摩托车,还好在一位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伯特再次踏上旅途。
伯特因心绞痛无法开车停在路旁休息,遇到了交警,但交警听到伯特的故事后免去了处罚。
伯特还遇到了搭便车的军人,两人有说有笑终于来到了盐城湖。
可报名早已截止,焦头烂额的伯特碰巧看到了好朋友吉米。
吉米是很有声望的赛车手,在吉米的劝说下工作人员答应给伯特检查摩托车。
可等工作人员检查机身时再次震惊了,这台1920生产的摩托车太过破旧,甚至连刹车装置都没有。
为了能参加比赛,伯特想尽各种办法掩盖摩托车的问题。
伯特的事迹传遍了整个比赛场地,车手们都在帮他,并为他筹集了回家的路费。
在大家的帮助下伯特终于有了参赛资格,但这辆摩托车有两个致命的问题。
速度过快时车身会摇晃,并且会烫伤车手的腿。
伯特却不以为然,在解决了车身摇晃的问题后便踏上了赛道。
随着伯特的速度越来越快车身开始摇晃起来,为了平衡车身伯特昂起头保持平衡,但大风却让伯特没有了视野。
在闭着眼通过最后一个测速点时,伯特翻车了 。
看着自己烧焦的小腿伯特望着天大笑起来,因为他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ps:其实老头最吸引我的还是他的幽默和真挚,或许是因为他对于摩托车诚挚的热爱,让他永葆年轻,永远十八岁,永远那么有朝气。
这样强大的人格魅力,让他一路上都有陌生人愿意帮助他(还有几次艳遇)。
就算遇到的困难,他也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他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摩托车倒地了,扶起来就好了!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可能也没有那一瞬精彩。
我终会死去,我希望我死在疾驰的印第安摩托上,72岁的伯特一生追求的极限最终得以实现,这种极致的热爱和坚持给人莫大的鼓舞。
到底是怎样的信念,怎样的心态,才能促使一个人如此持之以恒的坚持呢?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每天忙碌于工作家庭之中,极致的热爱如星火般微弱,可我还是觉得人如果失去了热情,心中没了那束火把,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真正的动力,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灰白。
所以无论生活多么痛苦,我们也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印第安摩托。
主线剧情较为简单,打了八分是因为看过了事由,猜中了结尾。
但仍然对现实改编的Burt心生敬畏。
一位本在老年没有做该做的事的人,富有着比现在多数人所被现实磨灭的梦想,最终经历坎坷和他人帮助完成了从年轻时起追寻的梦想。
简陋的库房,及腰的杂草,不难看出他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牺牲掉了什么。
当一个人知道他要追求什么的时候,不阻碍追求梦想之外的一切条件和因素就像是逢场作戏。
从头到尾老头人缘很不错,剧情推动痕迹略微明显,人物性格刻画方式过于单一,总是从平和的处事态度反映,途径遇到船上的乘客、旅馆的女装大佬、搭车的军人等等对人物的刻画不够深刻,也可能是电影篇幅的限制了电影的完美,但全程看得很顺滑,最后的情节有被感动到,非常激动人心,总会出戏,预想自己晚年会是什么样子。
回过头来看15年的影片,和现在的现实改编类的人物电影风格不太相同的是,现在更讲究人机合一,更多的是给机器赋予灵性,而时尚《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很多的体现在人物的情怀与性格上,也很喜欢这样的描绘?
我的豆瓣首评,电影阅历不深,还不专业,分享给大家的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人能被这部影片打动到。
最后,很喜欢Burt引用的那句话:“光动嘴的人并不重要,他们只能看到别人犯错,告诉别人如何改进,而荣耀只属于真正上场的人。
”送给那些有了想法没有行动的人们,包括我。
希望对我有所改变
印证了当你想完成一个梦想时,所有人都会来帮你。
首先老爷子天生就喜欢速度类的东西,所以他DIY的设备在别人眼里拿不出手,但是在速度与平衡的角度还是可以的,只是很多细节比如安全、稳定性待完善。
然后他第一趟出远门的时候,也有很多小意外,老爷子表现的态度很豁达。
然后在比赛现场,发烧友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热爱,所以有了很多转变、支持和帮助,比赛的时候都在帮他打call。
很难说执着一件事是对还是错,不过如果你有这样的事,就去做吧,会有很多人感受到你内心的热爱转而帮你的!
这部新西兰电影,是一个老人关于追寻梦想的路,而且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这个新西兰固执的小老头,克服前列腺病痛,以及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他都积极乐观的去找寻办法去克服,这个世界不能低估任何人追求梦想的决心,哪怕面对死亡,只要追梦人觉得值都是敢于去尝试突破,这个新西兰的小老头在任何人都不怎么看好的情况下,开着他那个老伙计却创造了奇迹,梦想真的不关乎年龄,还有所谓客观条件关键你是否有追寻梦想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行动力.成功梦想的实现是在一次次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放弃的前提实现,梦想的实现也许是一瞬间的事,但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渐渐远去
如果你的梦想足够强大,世界会为你让步 ( p.s.还赠免费炮哟亲~!)
虽然这个真人真事拍得太“心灵鸡汤”化了,但还是被主人公那种乐观而执着的人生所折服。Burt Munro,Bravo!
Christopher Lawford好帅!!!
老了也不放弃,我不会介绍出去,别人不喜欢这个题材(我猜
三十岁没有梦想的人,看着一个头发皆白的老头讲,对我来说(骑在摩托车上)5分钟,赛过别人的一生。moved
没看完。
3.5典型的美式励志电影,虽然真人真事改编很吸引人,但中段导演插入了大量戏剧性情节,太过刻意导致真实感降低,变性人与越战士兵,及时行乐的寡妇等人物形象虽然能反映出60年代美国是时代面貌,但也导致了配角的刻板塑造,好在霍普金斯的影帝风采犹存,生动刻画了一个视速度为生命的老人。
人家能骑双子星,我只能骑小绵羊。。。
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曾10次参加摩托车竞速大赛,最后一次是68岁。他的古董印第安摩托设计时速是89km/h,经他一次次改装后达到了305km/h,并且这也是目前的世界纪录。向伟大的追梦者致敬!
冗长的公路电影,但是告诉观众要满怀希望而活。退休生活憧憬起来吧
6
非常爽文的过程和结局,温馨公路+竞速片。
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片子,作为传记的原型此人是伟大的,但就电影本身来讲正能量爆棚,全片没有大的矛盾点,都是出现问题立马解决,没有伏笔毫无起伏,导致结尾高潮时由于情绪累积不够也得不到爆发。综上所诉此片不算是个成功的片子……
极速的梦想
励志,我不爱。老帅哥。
演技没得的说,霍普金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老年影星了吧,有几个场景和情节很棒,有些很俗套,可以拍得更完美些
“you r my sunshine,my only sunshine...”可爱的老爷子!本以为是一部悲不忍睹赚眼泪的片子,事实上却是那么温情可爱。
遇到的人物和路上的波折不太真实,主角和各个人物产生友好关系的过程和细节不够具体,还不如去掉几个次要人物来换取一段关系的良好质量。
爱好,就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