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おらおらでひとりいぐも」是日本東北方言的表達,可以翻譯為:**「就算只有我一個人也要去」** 或 **「獨自一人也要前行」**---### 分解說明:1. **おら(ora)**:東北方言中的「我」(標準語為「俺/おれ」)。
2. **おらで(orade)**:此處的「で」表示手段或強調,可理解為「靠自己」。
3. **ひとりいぐも(hitori igumo)**: - **ひとり**:一人。
- **いぐ**:東北方言的「行く」(去/前行),標準語為「いく」。
- **も**:助詞,表示「即使……也」。
---### 補充說明:- 這句方言帶有強烈的孤獨感與決心,常見於文學或歌詞中,意境類似「縱使孑然一身,仍獨自前行」。
- 若需更文學化的翻譯,可調整為:「縱我孤身一人,亦將獨往」。
希望這個翻譯符合您的需求!
《我啊,要走自己的路》 一部在讲生命本质的电影,这么富有哲学的命题,导演竟然能展现出来,不得不佩服冲田修一!
整个电影看完,似乎跟着桃子的步子在她的人生走了一遭。
步入晚年,老伴离去,子女疏远,最终找到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电影从秋天的一个雨晚开始,桃子独自坐在桌前,看着往日与丈夫、孩子在客厅欢闹的情景,与现在冷清的客厅形成强烈对比,此时的桃子内心该是无比的寂寞!
在秋日的雨夜中,与许多个自己舞蹈起来,她脱掉身上束缚的衣裳,正如整部电影的基调,就是桃子挣脱所有束缚的生命之路。
从一开始整个房间所有窗户关闭、窗帘拉上,到最后窗户敞开、阳光洒进整个房间。
从一开始讨厌自言自语,觉得自言自语的人在人家前会很尴尬,甚至逃避自己内心的声音,到后面完全的接纳了他们,敞开着门窗独自舞蹈“我们就是你啊”,看着许多自己一起舞蹈到只有桃子独自舞蹈的身影,眼眶湿润,这一幕很感动,但这时她不在是孤独的了!!
影片中图书管理员3次邀请桃子,这个安排简直太棒了!
第一次邀请桃子学习大正琴,她拒绝了,即使内心有个声音“大正琴是个高深的乐器,可以尝试一下”,她仍是提不起兴趣;第二次邀请桃子打太极,她还是拒绝了;第三次邀请桃子打乒乓,她同意了“你说乒乓好玩儿,那我们就一起吧。
”3次邀请分别在影片中桃子的3个心理进程阶段!!
影片季节的使用,导演实在太用心了!
从秋天开始,就如桃子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在暮秋一般的状态。
秋日步行去扫墓这段的安排,桃子先在树林与年轻的周造携手穿梭在秋日的树林,这样的时空同行,简直太棒了!
在登山中分别与周造、小时候的自己、年轻的的自己对话,然后又独自前行!
最后走到墓地一段静音(影片中的两段静音安排耐人寻味),随后音乐响起,自己推着自己前行,奶奶洒着鲜花,阳光洒在桃子脸上,她带着自己的一切,走到了周造墓前!!
“秋天了,已经入秋,什么 什么 都没有了。
老头子死得早,孩子们也变得疏远了,没想到这个秋天会这么寂寞,我啊,到底结的是什么果啊!
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了”在这样的暮秋之时,桃子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
随后冬日的来临,桃子在到医院就诊,这里的安排,我简直惊呼导演的本事,怎么表现的这么妙!
用动画的剑齿虎来表达,剑齿虎被啃食的只剩下骨架,这里的隐喻不言而喻,而后面在归家的道路上,走在雪地上的桃子身后跟着剑齿虎,与前面独自走在雪地形成鲜明对比!
医生可以医治身体,而心灵、心理的治疗还需要自己去做医生的角色,桃子最终自我疗愈心灵,将完整的自己带着上路,即使还是一个人,但却不再孤单!
桃子迎来了春天,躺在榻榻米席垫上,窗门敞开,任阳光洒进胸膛、洒进屋子,微风吹拂窗帘,听着院子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
她脱掉了自己的束缚,并且接纳了之前那个被束缚的自己。
她接纳了所有的自己,接纳了这个世界!
夏天,是桃子和周造恋爱的季节!
导演这般会运用四季,将他们完美的溶于整个影片。
我想安静看完整个影片,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愿我们都能带上完整的“剑齿虎”,走上归家的道路!
人生就是一场独自旅行。
即使是一场独自的旅行,但却未必是孤独的!
丰富的内心世界、开放的心,会让我们学会独处但不会孤独。
影片中散文一般的台词:1、奶奶和我,相隔70年,同病相怜。
2、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船到桥头自然直。
3、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中,孤身望着窗外的晚霞。
4、不知不觉间我就把自己交给他了,要是我能多爱自己一点就好了。
5、我后悔的是没有成为一名新女性,不被父母束缚,不听从父母的安排,这就是我远走他乡的原因,结果到头来,我在东京还是被古老的生活方式所束缚。
6、爱情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与爱情相比,自由、自立更重要,无论如何都不要屈服与爱情。
7、秋天了,已经入秋,什么 什么 都没有了。
老头子死得早,孩子们也变得疏远了。
没想到这个秋天会这么寂寞,我啊,到底结的是什么果啊!
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了8、我最耀眼是什么时刻?
跟你相遇的时候呢?
还是带着两个孩子,拼命活下去的时候呢?
都不是,觉得在你去世后的这几年,才是我最耀眼的时候,你死之后,我第一次诚心期盼彼岸真的存在,那里有你,一定有你,你生活的世界一定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现在天各一方。
9、我会活下去,我会一个人走下去。
10、你真厉害 厉害,生 死 生 死 ,经历过漫长的时间,然后才有了你,生命真是如同奇迹一般。
11、我这辈子活得还算认真吗?
12、你们还在啊 都说了,我们会一直陪你走到最后 毕竟我们是…… 这样啊 我们就是你啊 吃吧13、他们一直在照看我 照看就是 我知道,照看就是守护的意思吧
电影拍的挺有意思,好多有趣的表现手法,内娱这么拍估计会被狙,这种电影感觉更适合安静的在家看,在大荧幕可能会显得无聊。
👵🏻脑子里一直有小人在拉扯,我跟👵🏻就不一样了,我总是被我脑中的小人打败。
苍井优有些角度跟薛佳凝神似。
看东出昌大不太顺眼导致年轻部分回忆有点出戏…私生活印象真的会影响看剧的代入… 讲真,除了高点,演技长相都不突出……被田中裕子和苍井优衬托的更不怎么样了。
一直觉得只要自己心理世界充实,就不会有什么孤单的感觉,可能因为我没到老年,所以体会不到老年人的那种心情。
终究每个人都是走自己的路,路过你生命中的任何人无论出现时间长短都是点缀而已。
人总要习惯一个人。
画面拍的都很好看。
原谅我使用这么个其实好像不怎么搭的题目,但说实话,我在观影的时候真的想的是鲁迅的《伤逝》,尤其在桃子说出我只是我自己的时候….如果说《伤逝》回应的是鲁迅的疑问“娜拉出走后怎样”,桃子回应的可能就是“娜拉”老去后怎样了。
不过她或许是上述唯一成功的一个。
从“俺”到“我”又重新接受“俺”,桃子打破了家庭与社会的镣铐——其实用打破不大好,不如说放开了,总之,她又活成了自己。
我其实挺喜欢这片的超现实片段的,尤其中间演唱会那段儿,唱完两首歌,说完想说得话,让纷纷扰扰的人们自个儿争去吧!
我只吃我的鱼。
这部片关于爱情,关于老去,关于认识自己,最后,关于人生。
上坟那段路挺有意思,走到终点是坟,也是一生的回忆。
最后三个桃子同框,我还以为影片就此结束,其实只到这我觉得也挺好,还应了标题。
不过导演似乎还是想首尾呼应,再把猛犸寓言圆上。
倒也无何不可,就是记起开头还以为自己在看太空漫游2001。
电影结束从小西天回学校,路边想着吃点东西,进了包子铺,老板问我,“包子?
只有一屉了。
”我点点头,默默吃着包子,回忆影片中的诸多吃饭场景,会心一笑。
由日本两大影后田中裕子和苍井优主演的《我啊,走自己的路》这部影片表现的是空巢老人的独居生活,通过在75岁女性桃子回忆,镜头反复切换老年岁月和青春时代,让我们看到日本女性桃子从乡村出走,到城市工作、婚育、夫妻恩爱家庭生活和老年独居日子,匆匆五十年的岁月的变化。
影片很真实也很温情,也有一些看点:其一,年轻是追求自己独立自由,但当老年独居能够独立自主之时,既有自由自在的快乐,也有怅然所失孤独之感,孰好孰坏,真滴不好判断。
其二,老年寂寞孤独是常态,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处理,是消沉悲苦,还是坚强乐观地面对,必须要有正确的选择。
其三,警察接到局面投诉,来到桃子的庭院帮忙修剪树枝的情节,确实是国外警察工作的真实反映,警察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什么都做。
不会像东方大国部门多,肯定会非常周折由有关部门处理。
其四,汽车销售代表为了推销汽车,可以当面开空头支票承诺当儿做女,售后却记不得自己所说的话,看样子这是中外搞销售的通病,概莫能免。
其五,子女对老人索取得多,到处都有啃老,但很难顾及老人感受,能够陪伴老人。
这也是老年生活必须要面对的。
本周二,我邀请同事bb安、洋菓子,录制了新一期的播客。
我们一起聊了聊即将在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国内首映的日影新片《我啊,走自己的路》,相互分享了各自最喜欢的片段,再从电影出发,畅谈(幻想)各自的老年生活,以及对于衰老与死亡的看法。
和观选片会本期嘉宾:bb安、洋菓子*和观的新栏目,每周四更新未来会同步至喜马拉雅/小宇宙/podcast小宇宙收听指南: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5fec2a2adee9c1e16d03b91b推文详情:https://mp.weixin.qq.com/s/_l1qWx4oa8VnNBYBjjvEPQ 1)收听指南日语「ora」约等于东北话「俺」,所以片名其实是「俺走自己的路」的意思。
「衰老逐渐逼近,但光是等死的人生我才不要。
谁说年岁大了就不能乱来?
我还能战斗、还能冒险,而且无所畏惧。
」每日照片简讯,每周视频通话,偶尔惊喜快递,北漂青年维系与年迈的父母/长辈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比起死亡,我更害怕衰老,害怕人生的失控感。
等我们老了,要是有老年学校帮助我们跨越未来的技术鸿沟,该有多好!
2)本期安利《最好的告别》[美] 阿图·葛文德著《老幸运》约翰·卡洛·林奇导演《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冲田修一导演《爱》迈克尔·哈内克导演《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岛哲也导演《不痛的死法》高桥伴明导演《拾穗者》阿涅斯·瓦尔达导演《托尼·厄德曼》(口误)玛伦·阿德导演《我是布莱克》(实际)肯·洛奇导演播客中音乐抄送:ハナレグミ - 賑やかな日々 3)关于和观选片会和观内部最不严肃的选片交流会同事们轻松的下午茶唠嗑环节从电影出发,与观点碰撞 4)话题建议你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告诉我们你想收听的播客话题,或联系放映员Hugo(微信号:Hugoeast2016)。
播客制作/文案撰写:乔奔 公众号 /微博 / 豆瓣 | 和观映像 云端放映员Hugo微信号 | Hugoeast2016北京放映员East微信号 | Hugoeast2020版权合作Vivian微信号 | vivian_afro
豆瓣动态的开头「独处,但不孤独」,电影主角的生活是独处且孤独,可惜这恰恰是这一代老人的多数现状。
不是刻板印象,是现实。
由于种种原因,工作多年的我有时间跟在奶奶身边静静生活一小段时间。
28岁的目光里,剧中主角还原了身边89岁奶奶的日常,每天早起虽然一天无意义、三餐极简只为填饱、笑容皆因听到儿辈孙辈们的消息或问候,最多走出去跟小姐妹们聊聊天。
以三餐衡量的时间特别快,日子就这么静悄悄地过了。
年轻为了家庭,忙忙碌碌,好似充实但没自我,等到社会家庭不需要上年纪的劳动力时,却难以寻回自我了,换个角度也是逼着她们找自己。
只是「找自我」这个每个女性必经的业障,并不是人人都知道,需要唤醒。
年轻时,「自我」被世俗羁绊蒙尘掩盖,年老了,也还是要面对。
既然始终都要面对的一个人生活 ,女孩子们就早点经历痛苦的自我蜕变,早点觅得自由,然后有更好的体格和更多的时间,去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不论想成为什么样的女性,居家或事业型,都应该有自己,有生活,有自己的步调。
旧时代的新女性是自由恋爱自由婚姻,那么新时代的新女性应该自由自在,才是。
74岁的桃子是东京郊外的一位独居老人。
她一个人住在堆满岁月痕迹的家里,每天吃同样的早饭,去医院,去图书馆借书,做地球古代生物史的笔记……“人生最好的时光,应该就是青春韶华了吧。
”这样想着,她总是出走于年轻时的回忆中。
1964年,离经叛道的日本年轻一代纷纷抛弃家乡来到大都市。
24岁的桃子逃离家乡,只身来到东京。
一个偶然,她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婚后成为全职主妇的桃子在家养育孩子,操持家庭。
日子流淌而过,平淡而幸福的一生总有句点,衰老与死亡将他们分开。
如今爱人早逝,一双儿女也过着自己的人生,与她关系疏远。
在悲伤、孤独、衰老、病痛、困顿的面前,她也常常会抱怨无助,却并不“孤单”。
在她可爱奇幻的颅内世界中,会有笔记里的史前生物忽闪着翅膀飞在回忆里的夜空中,也会有猛犸象跳出画本陪她去医院看原始人医生......同时,她的世界里蹦出了三个活泼的“小人”。
桃子与三人,时不时聊一场横跨时空的热天,气氛忧伤不能自已的时候拿出乐器来一起蹦迪;也会开一场悼念亡夫寻找自我的卡拉OK,看“自由”和“爱情”在她一首歌作罢的时候打起架来。
小人们说,“我们,就是你呀!
” ——在年老时回望,即使遗憾丛生,未竟的人生都不会失去光彩。
纵使孤身一人,她也再次遇见了她向往一生的自由。
我啊,走自己的路剧情 | 2020 | 138分钟 | 日本 | 日语导演 | 冲田修一 主演 | 田中裕子 / 苍井优 / 滨田岳 / 东出昌大 / 宫藤官九郎 / 青木崇高《我啊,走自己的路》讲述了日本75岁独居女性桃子的生活故事,由63岁出道的日本女作家若竹千佐子的“玄冬小说”《我啊,走自己的路》改编而成。
芥川赏与文艺奖双得奖作品,获奖24天内热销突破50万册。
「玄」是黑色之意,「玄冬」指的是有如冬天般深沉平静的迟暮之年;而「玄冬小说」则是与「青春小说」相对的全新文类,描写经历人生风浪后的坦然与爽利,让人觉得「即使上了年纪也不坏」。
导演冲田修一曾执导《横道世之介》、《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等多部优秀影片,将自己一贯的风格输入这个动人真挚的故事中,焕发出活力和诗一般深沉的韵味。
主演田中裕子被誉为“最受喜爱的戏骨奶奶”,曾获日本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
2006年,她还因电影《何时是读书天》获得第1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观众最喜爱的外国女演员奖。
主演苍井优有“日本银幕缪斯”的美称,曾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间谍之妻》等影片都贡献了杰出的表演。
原文见于 微信公众号 和观映像Hugoeast:未竟的人生里,满眼皆自由|和观影讯
他打蟑螂的时候,健壮得像一位相扑选手;他对年轻的自己说,我要独立生活的时候,帅气潇洒得像一个侠客;她在心里唱着“俺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站起来跳舞的时候,那种做真实的自己的时刻,可爱得闪闪发光自带舞台聚光灯效。
她不用依靠任何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而选择独立,必然会遇见苦涩,常常感到无助,无时无刻不被孤单包裹。
“这样活着对吗?
”她问,“你(能这样好好地活着)真的很了不起!
”祖先说。
一辈子为亲人而活就是对的吗?
一辈子只为自己而活又是错的吗?
生活的方式哪有什么对错,能健康且快乐地活着已经很艰难,知道自己想怎么过这一生,并且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是真的很了不起。
奶奶幻想出的三个男人与其说是陪伴者,不如说是自我的化身。
当奶奶开始幻想,灯光就开始变得温暖明亮,她内心或脑内的世界那样有趣,和现实的阴冷灰暗、孤苦凄凉形成对比。
而在外人看来,只是老人家在说些奇怪的话、做些奇怪的动作。
导演冲田修一用第一人称视角,将一位老者的自省拍得如此生动细腻。
或许有反婚反育嫌疑,但其实不管选哪条路,走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条就好。
这是一部我觉得很好看的日本电影。
是田中裕子主演的。
主角是一个独居的老太太。
她虽然独居,但是却不无聊。
虽然只有一个人,也没有朋友,但她想象力很丰富。
她走过熟悉的风景,和想象中的人物对话。
她踏上一个人的旅途。
遇见了年幼的自己,年轻的自己,年轻时的丈夫,她的奶奶,还有三个说着她家乡方言的、她幻想出来的年轻人,以及她的懒惰的化身。
过去经历的一切,成就了现在的她。
而现在的她,回顾过去一点也不后悔。
也许我老了之后,也会像她一样吧。
曾经独居的我,也常常幻想自己有三个人格。
我们会吵架,我们会玩耍,有时我会哭泣,有时会攻击自己,有时也会一个人欢笑。
无论是什么阶段的我,都是最好的我。
就像四季一样,没有哪个季节最好,有没有哪个季节最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
日日都是好日。
小时候的我,依附父母,我是没有自由,但是我不必自己谋生;成人的我刚进入社会,自己一个人租房,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我很自由,业余时间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都以我的意思为准;结婚以后,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自由自在,但大体上还是挺自由的,而且多了更多欢笑。
现在的我,做着一份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
这份工作,我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在做了。
现在已经干了七八年了。
我早就厌倦了,我每年都想离职,我天天都想离职。
但是我也不知道离职之后再干些什么,我还能干什么?
我怎么样能挣到钱?
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之前,只能先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
让我自己意识到,日日是好日。
只有每天心情好了,我才有动力好好生活下去。
才能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才能找到更好的路。
太闷了,剧情推进太慢,一直睡着。主人公太年轻了,让人不相信她是老人。配乐也不好。
关于年老的叙事,一种是年老,一种是对年老的观摩与想象。《我啊》属于后者。我相信原著绝对不是这个调性。元素太满太杂了,没有适度的取舍,其实直接拍成动画片或许更好。人生中的独处时刻是无论如何逃脱不掉的,或早或晚,它总要来。这部影片里没有什么意气风发的“走自己的路”,有的是垂暮之年才开始蹒跚着学习“走自己的路”。
没有期待
本来是比较无感,因为和自己独居的心境差得蛮多的。但是看着看着脑子常常放空,又开始乱七八糟地漫游,比如我想买个单反相机,但是好像错过了时机;前一段时间开始丢弃一些闲置物品,跟一些蛮有意义的东西断舍离;想起了张亚东在《草莓星球来的人》上的那句"我觉得我不比谁差",甚至联想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剑拔弩张的场景;还想起了开场前偷听到的女孩们偶遇之后的对话:"一切约定的邂逅都是耍流氓";等等,不一而足。然后我就发现我跟剧中的主角共情了。我的幻想行为也好像在写独居日记一样。基于这个我有点喜欢这个电影了。
虽然有表达不当的设计,但它抓住了某些意识流电影里才有的最深沉的情感力量——呈碎片状闪过、并随情绪加强而逐渐清晰的、与表演者“漠然”状态所反差的回忆片段,即便每次只有片刻,但也足够穿透观看者的情绪核心,那是一种存在于不同个体潜意识内而又存在很强共鸣的、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青春骚动。
走出给自己画出的圈
年老的时候,我们除了身体之外,最需要克服的困难,是脑海中的那种彷徨和无助
喜欢老太太脑内爵士乐团跳舞的片段。
如果不是田中裕子和苍井优,我可能看不下去,太太太慢了
冲田修一的片子,大多在描绘人脱离正常生活轨道后的境遇,这部虽然片名叫“走自己的路”,其实是讲大多数人要独自面对的“最后一段路”。大概因为改编半自传小说,想讲的东西太多,又缺少完整的情节线,最后只能处理成松散夹生的日式卡通版《野草莓》。应该算冲田修一最失手的一次。
如果一直孤单地变老 是不是也就不会害怕老来的孤独了
一开始以为是丁克丧偶后的悲惨生活,然后发现是有儿子女儿的,但这儿子女儿不如没有,白眼狼牌的。简直就是青年打工,中年养娃,老年破产,只能在脑子里幻想出小伙伴来笑着活下去。
看不下去了
病痛中的老年独居生活。对外有点糊涂,对内又很清楚。回忆与自省交织做戏。那个「嘘だ。嘘だ。嘘だ」我就哭了,虽然不是什么计划中的情感高潮。感觉倏忽被击中。
田中裕子摆在那,标题自动具备说服力
慢到每个镜头无自觉就分心去想摄影妆容演技等等的细节,顾小失大,也是自己心境不好
这个片子特别像我高中写命题议论文,头尾努力写的有亮点吸引老师目光,中间很规整的分段式引用论据,努力的靠近主旨,并找个机会一字不差的点出论点。看到后边我甚至有点生气,心想你可是冲田修一啊,结尾这种春风化雨的家庭伦理戏的调性,那我去看是枝裕和不是更香吗。唯一让人开心点的是头尾的爵士乐挺好听的。
设定很有趣,想做新女性的女主只有在丈夫死后才过上了自由独立的生活,之前逃离原生家庭,得到了爱情,失去了自由与独立。最后走自己的路,与不同时期的自己和解。那三个脑海中的人很有意思,是叙事的主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太满了,每一个都讲到,一点儿没有留白的空间。三星
恍惚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活。
一个被家里包办婚姻出逃的新女性,在失去丈夫和与子女疏离后的独居慢生活,她有些孤独不合群才会在脑子里出现不存在的三个男人分身来陪伴自己,她爱看书喜欢地质学,却不和人多交流多活动,在不断幻想中追忆中开始接受新的生活来度过平常的晚年。从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她多么类似,总一个人孤孤单单被疏离嫌弃,历史是轮回了,现在轮到了她,年轻时不会想到幸福是那么短暂,自己终究必然要独自面对衰老和死亡。每个人正常衰老的必经之路吧。生活是平淡中有些乐子,而影片拍得这样够无聊。屋面上悉悉索索的声音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