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院也是我小时候的“四大电影院”之一。
虽然现在的它有点旧了,不时尚也不摩登了,但回到这里就是有一种象是回家的感觉,这是其它陌生的影城永远无法替代的感觉。
当年乍浦路海宁路口曾经有四家看电影或录像的据点,“国际”、“解放”、“胜利”以及一家录像厅,现在是看不到那样热闹的景象了,除非真的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
礼拜六这里依旧缺少人气,双休日黄金档几乎就是一些现代化影院的半价,但这里冷清依旧。
这些老电影院难道真的无法逃过那一种宿命。
今天遇上了“绅士大盗”,记得某一年的电影节里是在上海登陆过的,就当今天补课。
介绍上说是“法国侠客片”,不知法国人如何定义的侠盗?
观众寥寥,暖场灯在开始后足足屏了十分钟不灭,更厉害的是播到一半咔嚓中断,屏幕突然罢工数分钟,电影多曲折,连播印的过程也被感染到事故不断。
硬件硬伤,也难怪13:30这场只有二十几个观众了。
这部戏给人的感觉就是过于“法式”了。
没完没了的上演恩怨情仇。
引进的电影免不了删减,但影片依旧长得很。
至于它里面讲故事的节奏,那些只习惯好莱坞流水线上产品的人,可能不太适应。
一开始只是家族恩怨,然后设了一个谜,答案按古龙的小说的套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足够让好莱坞折腾成一部大片的情节,但显然不那么法国。
于是轮到神秘元素现身,“不老水”与生生世世的情仇纠缠,老妖婆怎么就缠上了了这祖孙三代一家人了呢?
男主角之前是为父报仇,之后是为妻报仇。
似乎矮个子的他,只懂得复仇。
最后不了了之的结尾,千万不要说是为续集做准备啊?
法国人玩得曲折领教了,一个故事拆成若干若即若离的段落,加一些异想天开的调料,你不稀里糊涂才怪。
说得好听那就叫“峰回路转”,或者是“情节丰富”。
如此“侠客片”实在是浑身不搭界到十万八千里。
即使有很多交代不清不楚,权当看“媒体大搜索”,西洋镜。
那个妖婆或是巫婆还是很有腔调,不老就是不老,十年,几十年,几百年的法国“天山童姥”,有了那瓶不老水,才有了这个离奇的恩怨故事,有了那瓶不老水,才有了这部迷离的复仇电影。
世间哪有不老水,怎么你不老?
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55005912.html
Lupin这套书我在初中就已经拜读了,但那是年纪太小,对这个人的感觉很灰暗,并有点费解。
今天翻到这部片子(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19965/),又一次引起了兴趣。
父辈的血液决定了性格和命运之中的某种冥冥,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类似荣格说的前意识。
有自知的孩子,会对父辈身上某种不好的东西有所抗拒,比如,缺乏正义、道德等等,当往往成年后的孩子,会陷入这种天性与自我个性的一种矛盾抗争。
这种抗拒的过程,也可以看做这类人成长的过程。
转回来说,从父辈血液中遗传下来的冥冥。
性格(某种决定性的特征)、看待事物的方式(这点不排除生活习惯的感染),最有意思的是,它甚至包括对同一种异性的倾慕。
-《绅士大盗 Arsène Lupin》这部片子画面的节奏感,带着一种诙谐。
男主角留胡子的样子真不像好人。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分这么低,还有这么多人说编剧有问题。。。
人家可是终于原著啊。。。
这个剧被多次翻拍,也证明了这个人物的魅力。
实在觉得很遗憾,电影不再是那个故事片的年代。
如果名著改编电影的意义在于“让观众彻底丧失读原著的兴趣”的话,本片基本可以圆满完成任务了——至少在看完本片后的半小时内,本人的内心一直都在咆哮着把一切关于亚森•罗平的词条毫不留情地拉黑。
但是冷静下来后,本人发现原著的无辜躺枪并不是本片的错,而是因为本人没有找到打开本片的正确方式。
观摩本片时以下两种打开方式是100%错误的↓1.冲着剧情——得知本片和吕克•贝松扯上关系后,再回想一下此公近年来的表现,任何神志清醒的观众都应该果断放弃对本片剧情抱有的一切希望。
2.冲着帅哥——即使没看过原著,本人对亚森罗平的艳名也是略有耳闻的,正因为如此,本人在看到男主的脸的那一刻坚定了不会给本片打及格分的决心。
如果本人的记忆没有错误的话,法兰西演艺界的美男资源并不稀缺,但本片制片方居然在万花丛中挑出了一棵皮相和演技均未达到及格线的小草,并将扮演传奇美男亚森•罗平的艰巨任务交给了这株小草,此举实在是对原著死忠和外貌协会的公然挑衅,更是愧对两位美女主演。
So,观众们如何才能用正确的方式打开本片呢?
那就是——把本片看成一部献给全天下太平公主的励志佳作。
我们风情万种的K阿姨作为平胸界一块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在本片中使出浑身解数,用自己的魅力弥补了胸围的不足,让一众法兰西老中青男子摆脱了罩杯至上的低级审美眼光,让罗平同学为自己抛弃了相貌一流三围立体的伊娃小姐,谱写了一首鼓舞人心的太平公主逆袭之歌。
所以当K阿姨成功秒杀伊娃小姐,让罗平同学祖孙三代都做了自己的裙下之臣时,本人默默地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K阿姨作为太平公主中的女神、飞机场里的战斗机,已经用丰富的实战经验给同学们上了宝贵的一课,那就是——太平公主也可以是万人迷!
太平公主也会有春天!
平胸界的菇凉们有福了!
桃花,会有的!
汉子,会有的!
-吐槽专区---1.首先本人要沉痛检讨自己肆意攻击K阿姨三围的恶劣行径,在K阿姨面前胸围什么的从来都是浮云。
但是检讨归检讨,作为一名在黑粉泥潭中陷得太深的小粉丝,该黑的时候本人绝对不会手软。
K阿姨我对不起你但你一定要明白我黑你有几分对你的爱就有多深!
不信你看我真诚的双眼(☆_☆)2.两位美丽的女主和同样美不胜收的服装自然是加分点,但是人和衣服再美又有什么用啊到头来她俩还不是要围着一矮屌丝打转!
这TM就是鲜花插在XX上俏媚眼做给瞎子看啊!
K阿姨伊娃小姐你们受委屈了!
3.K阿姨饰演的不老女巫祸害了法兰西几个世纪,这事都得赖缺乏职业素养的法兰西打手。
哪个神经正常的人在处决危险罪犯时会采用把人打晕了再扔进海里这种极端低效的手法啊!
万一人家会游泳怎么办啊当狗腿子也要有点敬业精神啊!
实在想怒海沉尸好歹先在人家腿上绑个铁球啊you idiots!
4.本片中男猪脚那毛手毛脚的偷盗技术和咸猪手有什么区别啊?!
拜托人家罗平同学好歹是个神偷哎,人家要是真像你们演的这样他都不知道能蹲多少次号子了!
巴黎的各位贵妇被咸猪手了居然一点没察觉到难道她们都没有视神经和触觉神经吗?!
导演玩人不是这样玩的!
5.为什么在K阿姨参演的双女主or多女主电影中,阿姨她总是被揩油揩得最彻底的那个?
各位导演你们是都串通好了还是肿么的?!
K阿姨就那么好欺负人家的油就能随便揩吗?
K阿姨只能让拉尔夫大人和艾玛纽尔·塞尼耶来碰,其余闲杂人等都给我住手!
住手!
很早就下了这部电影,但看豆瓣上的评分不高,就迟迟没敢看。
前几天终于忍不住打开看了,觉得真的不错,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一口气就看完了,没觉得丝毫枯燥乏味,影片给予的信息很多,第一遍可能有些地方不明白,我是看了第二遍才搞清楚的第二遍看还是觉得很好看!
这里我要为这部片子说几句好话:首先,影片男女猪脚都很养眼。
Eva Green可谓天生丽质,如果你看过“裂缝”就知道她有多美了,而且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男猪脚很帅,机智幽默,风度翩翩,身手敏捷,那一次次偷盗都很有看点啊,火车上与教会人员的交锋,教堂里众目睽睽之下的拿走十字架……还有两段轻松带过的偷盗,游船上和赌博场内的,虽然有些夸张,但就视觉效果来说还是不错的啊,电影又不是教人怎么偷盗的那从游轮上跳水的那幕让我记忆深刻,那姿势美啊,可以和运动健将媲美了:)其次,影片的布景是我喜欢的英国古典风,人物的服饰也都挺不错的,配乐也很好听。
最后,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没有丝毫拖沓、繁琐,很耐人寻味,让你一步步接近真相,结局很出乎人意料。
有两个情节我印象最深:一是那个卡利奥斯特罗伯爵夫人越狱的手法;二是女猪父亲死了之后验尸时夹出眼珠的场景,并发现了藏於其中的秘密。
有如此多亮点的影片我真没理由不喜欢。
最最后,附上一点亚森罗平的资料可能会对理解本片有所帮助:亚森·罗平,莫理斯·勒布朗笔下的侠盗亚森·罗宾,法国的国贼,侠盗界的鼻祖。
精于易容之术,可以随时化身为任何身份的人,有时也以侦探的身份登场,因此,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人物,事实上却几乎无人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亚森·罗平出生于1874年法国布卢瓦城,他是Henriette d’Andrezy和Theophraste Lupin的儿子,他主修电学,同时又学习了法律和医学(从医学中他获得了一些易容术的知识)。
他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极具语言天赋,但还不止这些,最重要的他还精通格斗术,(他爸爸是拳击和体操教练,他自己同时又是一个截击术教练)。
这些技能使他在任何场合和任何人物周旋都能游刃有余。
他同时还是一个艺术鉴赏家,他对艺术有很深的认识,对油画有很强的鉴赏力。
进去时并不知道这是哪的片子,看了一段后问同伴,这不是美国片吧,答称,法国的,我点点头:“看出来了。
“感觉叙事方式,电影语言运用,总有那么一些别扭,不习惯,对我而言。
情节也够复杂,曲折,起伏的波浪虽多但太平均,没有最高的波峰,遂体会不出个抑扬顿挫来。
结尾也让人感觉不明不白,处于完满结局与无穷想象空间之中那段尴尬的位置,不知该说什么好。
总之,法国电影有些像鲁迅的部分文字,常感生硬拗口,属于艺术片转向商业片还未转顺那当口,不够流畅,不够通俗,正如文言文转白话文的开始阶段。
(连主角的外貌也不是大众所理解的那种帅,当然法国人的审美观俺素不了解滴啦.)
当警察帮不了穷人的时候,估计穷人们就希望劫富济贫的侠盗出现了。
侠盗一直是个褒义词。
这片子看来有点象中国的武侠片。
侠盗有爱情,有痛苦,有快乐。
侠盗是人,同时也是非凡人。
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这种片子,大概是因为他可以不受法律约束的干坏事且来去自如,人们只是羡慕他把
今天看了个绅士大盗。
讲罗平父亲让人杀了,然后自己长大也做大盗,然后混迹各种社交场合,偷女人的饰品。
后来和约瑟芬找国王的宝藏。
这扮演约瑟芬的女演员,好像很熟悉,在很多电影都有。
法国,英国,很多片子都见过。
反正是消磨时光,还能看下去,呵呵!
周末去电影院,不想看prada什么什么的,就选了这个法国片看也许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很久很久没有看到法国人拍的娱乐片了。
当然这个故事看得出还算是经典的。
法国文学里,本来《三剑客》之类的复仇故事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看《绅士大盗》这样的片,很失望呢。
更不幸的是,看到的是删节版。
总算电影票是别人请客,不然我肯定心疼死了
上高中的时候,意外得到一本《侠盗亚森罗平》,印象中它是一系列文字简单情节曲折的悬念故事,我很喜欢,反复读过几次。
也是在那个时期读了一点《福尔摩斯探案集》。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亚森罗平可比福尔摩斯对胃口。
不知道为什么影片非要从亚森罗平的身世开始说起,父亲、母亲、妻子、儿子、情人纷纷出场。
也许拍一个简单的侠盗故事不能满足法国人的“人性”情结。
他们一定要设计一个复杂的情节序列,最好涉及人性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供有兴趣的观众研究亚森罗平其人的性格深度。
可惜改得不好。
人物要么简单,要么故弄玄虚缺乏逻辑。
如果原作家看到这部电影,恐怕要从坟墓里坐起来,大骂改编者那假惺惺的文艺调调。
也许连时下的唯美腐败之潮流也一并骂了。
其实也难怪,上个世纪之交,知识分子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潮流,同情弱者不需要什么理由;这个世纪之交,知识分子怀恋起资产阶级古典时代的风流,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被同情——所以,亚森罗平也不再做什么侠义的事,他只要被人同情就够了。
---画面蛮漂亮,从画面上还能看出法国电影的品质;还有那么多漂亮的首饰,喜爱首饰的人真该去看看
情节不记得了,却总记得片名和那种夜礼服假面的感觉
07.04.30
有点悲催的命运,我想象中的亚森罗苹应该是风流倜傥型的啊!导演太出人意料的选角....
没什么,就是很喜欢,很多年前。
心中的经典!
烂死了..
妈逼,我剧烈喜欢这部。
不知道,为何豆瓣不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拍的挺好的,悬疑反转复古元素都有,而且角色都很鲜明,不错
伊娃格林当年这么弱啊。。。KST美的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这部应该是看过的啊 好像有船上的打斗
真的很好看
Kristin.Scott.Thomas 太美了
主要是看男主,罗曼真帅啊!多的一颗星也给他
法国男人就是帅!!绿小姐哭的时候依然表情僵硬,哎,演技什么的就不提了
男主角长得不好说!
我最爱的男人前三
吕克贝松,你敢不这么烂?
一个人在电影院看吓死了......这部片子都过去七年了????
太胡编了,罗平真爱粉很愤慨,求法国哪位大爷好好拍一个[水晶瓶塞]
这一次就连演员也没能挽救烂剧本,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