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周星驰的西游情节还是蛮深的,在1995年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影视公司框架下,联合老搭档刘镇伟推出了让他先苦后甜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
《大话西游》系列电影虽然如今被称为是后现代主义的神作,但是在当年却并不能被更多的观众接受。
该系列分为《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分别于1995年1月和2月在香港上映,按照以往周星驰的票房号召力,该系列电影应该会创造新的票房记录,不过现实给周星驰接连浇了两大盆凉水。
影片上映后并未出现预想中的火爆,最终《月光宝盒》香港累计票房2500万港币,《大圣娶亲》香港累计票房2100万港币,虽然同时打入香港电影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但是两部之和还不及周星驰曾经的单部作品票房多。
多年后的2013年,已是满头白发的周星驰推出了他的又一部西游题材电影《西游·降魔篇》,只不过他退出了台前的工作,升级为了导演。
事实证明,即便不在片中出演角色,周星驰的电影依旧是拥趸不少,再加上之前《大话西游》的基础,影片最终累计票房高达12.5亿,不仅成为当年春节档票房冠军,而且还是华语影史第4部过10亿票房的影片。
2017年在由徐克执导的西游题材影片《西游·伏妖篇》中,周星驰担任制片人,虽然该片的口碑远远不及前作,但是凭借之前的积淀,该片票房高达16.5亿。
现在的周星驰作品数量大幅度减少,并且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进入2023年当他再次进入广大影迷们的视野时,竟然是因为一部动画片。
很有意思的是,这部动画片也同样是西游题材,而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作《美猴王》。
比较特殊的是该片是一部好莱坞制作,而周星驰再次担任制片人。
好莱坞拍中国故事的电影,早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早前就有《花木兰》和《功夫之王》,但是文化的差异所致,影片呈现出的总体效果会很奇怪。
在《美猴王》中可以看到好莱坞动画的强大优势,尤其在做工精细度上,可以明显看得出好莱坞影人对于电影的严谨态度。
但是对于剧情的编排,虽然可见导演之前是下了一番功夫去研究《西游记》故事内容的,所以在仅有德90分钟故事里,就为我们展现了孙悟空出世、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偷吃蟠桃、偷吃仙丹、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等名段落。
虽然看上去排的很满,但是导演安东尼·斯塔基却用了一贯的好莱坞风格去拍摄,片中充斥着戏谑和散漫,属于是魔改的性质,这就明显的在挑战我们国内观众对西游故事的固有印象。
可能对于欧美观众来说,这部影片的风格是比较契合的,但是对于我们国内观众来说,观看来大概率的会很难受,大有如坐针毡的感觉。
因为用外国人的视野来拍中国的故事,怎么着也不过是借着一个外壳而已,其中的精髓是他们远远体会不到的。
当然,最让我们惊讶的是,这般魔改作品,周星驰居然会做制片人?
【END】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猴子的形象是什么,很难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就西游记而言,猴子破石而出,当上美猴王,出海修炼求长生,再到东海冥界天官,猴子本质就是“求长生”加“求自由”的双重结合,“长生”意味着“入仙班”,所以猴子有个弼马温的身份,但受不了天庭的官僚气,后面就500年,然后证佛果。
这条线其实没什么问题,在西游记里,神仙都是被妖魔化了的,毕竟猴子打了多少关系户,神仙形象小丑化也能接受。
但这部电影猴子就只有一根棒子,72变,金刚不坏之身,火眼金睛,都没有体现出来,形象上还是很单薄的。
故事也挺单薄,毕竟西游记里很多形象都被写了很多遍,比如二郎神、哪吒、牛魔王等等,因为形象太多了,所以导致这种单薄的故事线很难讨喜。
开头看手机消息没看,片子看完以为是迪士尼的动画,剧情故事完成度都很好,可能中国观众开始会有点不适应,毕竟改的有点大,其实你把它看作是西游背景的一个故事看就好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猴子有点丑,但是造型风格就这样,如果是迪士尼或皮克斯比的话,人物造型,场景画面估计会好看精美很多,还有另外一点,歌也会好听很多。
总体上还是想给五星的,但是对孙悟空的设定属实扯淡。
外国人对西游记的故事还是没能上去。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神力的获取。
认为孙悟空是先天就有神力,而不是学习学来的。
但是在战斗的时候全部依靠棒子,这就同功夫之王相呼应,他们都是以棍子为核心论,忽视了个人的作用。
首先,孙悟空没神力,怎么禁入龙宫的,难以解释。
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画风、打斗场面,每一帧都是刻意丑化,以及对经典文学的严重亵渎,这已经不是”魔改“或是”无厘头“这么简单,从头到尾充斥着恶趣味、美式幽默,笑点低、硬煽情。
我已经努力尝试通过”粤语“版本去重新认识这部片子,可惜了......看很多影评都在说这是魔改,这是无厘头,要懂得欣赏?
之前看评论和开分都不高(豆瓣5.5,IMDB5.8,烂番茄58%),还以为有多烂,居然并没有。
我个人最喜欢的要数音乐。
龙王两个小跟班唱的儿歌很可爱,龙王唱歌好听而且声音性感,片尾曲也挺好听的。
其次是孙悟空的人物性格突出,活泼、善良、自大同时很乐观,当看到生死簿上写着他没有家人时,他第一反应是「哦!
我独一无二」,当时我就笑了:哦,心态真好!
再者其他人物的性格塑造,动画造型,以及打斗场面都蛮有看头的。
佛祖的半透明造型我很喜欢,很符合我对「至高境界」的理解,让金箍棒会变色、有自我表达也很有趣;而孙悟空和阎王打架,分身斗分身的部分,还挺有想象力,动画和视觉效果也很不过,挺符合我的期待的。
故事选取了《西游记》大闹天宫的一段,有赖于原著的故事底子,电影整体叙事保持了流畅性。
如果它不是改编自《西游记》,分数可能要更高一点。
可惜,你一旦选取了一个大IP,就不可避免地要被比较和审判。
Netflix《美猴王》一共四个配音版本,英文版、标准普通话版、台湾国语版和香港粤语版,可见基本是面向欧美观众和各地华人观众。
首先,除非对中国神话比较了解,不然英语观众估计很难理解里面各种神佛的地位。
虽然电影开头已经交代了各种神仙的位置和作用,同时大量简化了里面的神仙类别:删掉了四大天王、二郎神、哮天犬等神仙,仅保留最容易理解的龙王、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和阎王。
但这也让故事失色了不少,毕竟大闹天宫这段故事最重要的是「大闹天宫」的部分,当你把神仙删减得所剩无几的时候,自然也闹不起来。
没了大闹天宫,那怎么体现孙悟空的性格呢?
本片用了比较讨巧的方法,就是让孙悟空分别闹了龙宫、地府和王母娘娘的宫殿,一边保留了他「闹」的本质,一边借助「升级打怪」的套路,展现孙悟空的能力。
可能编剧和导演觉得这样英语观众比较容易理解吧,但自然就造成了另一个问题:太套路化。
不是说电影不能套路化,但对华人观众,尤其面对四大名著里可能最为人熟知的《西游记》受众来说,这种套路化实在很难令人满意。
没有了大闹天宫跟四大天王、二郎神打架就不说了,我原本有点期待的偷桃,居然只是把孙悟空骗到一个假的桃园里,让他吃了桃子后说出「we are 伐木累」这样老套的台词……我当时就蚌埠住了。
有很多观众诟病造型太丑,或者增加的女主很奇怪……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
本片最大的问题是主题不清晰。
一开始你以为它想通过孙悟空不受期待与女孩的命运互文,以表达「小人物也可以改变世界」,但后来它又仿佛在说「人犯错是为了获得爱」,最后它又似乎想说「女孩和孙悟空在互相帮助下都变得更好」。
就像女孩小琳在五指山跟孙悟空告别时说:「你在石头里出生,被所有人抛弃,众神恨你,你想要的不过是被爱……但你确实被爱了!
你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作出改变,我们都做到了!
我是你的头号粉丝!
」,而我be like:你到底在说什么?
哪一段情节表现他需要被爱了?
他又怎么确实被爱了?
你们都作出什么改变了?
救命,你的逻辑在哪里???
每句话都很符合西方价值观,合起来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其实加人物和重写故事,对西游记来说不是第一次,我们自己就干过。
2015年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加入了江流儿这个人物。
江流儿是不是唐三藏其实没关系,而且故事情节也跟原著出入极大,但《大圣归来》依然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动画电影之一。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充分展现了孙悟空非常厉害帅气的一面,是真正的孙大圣而不是什么野蛮发疯猴子;另一方面故事讲的其实是孙悟空在跟江流儿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心灵成长的一个过程。
虽然也是传统的主题,但因为纯粹而集中,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实在我看来,加入的小琳目的只是再一次利用「大叔与萝莉」的对照,讲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类似的可以参考《这个杀手不太冷》《无敌破坏王》等电影。
可惜,改编没改好,想讲一个新故事,又舍不得原本的故事逻辑。
本片由美国、大陆和香港三方共同制作,为了突出周星驰是监制,动画里还不忘致敬了一下包租婆和少年足球,可惜这点彩蛋不足以拯救逻辑混乱的主题。
包租婆卡通
大话西游酷帅pose
周星驰的周“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借用看真人版西游记老艺术家的名句开头,六老如果看到这动画电影可能会气的抓耳挠腮紧皱眉头了吧。
不过,乱编的新鲜感不禁让人感觉酸爽,假如照原版的故事发展拍,只是换换角色形象和画面,让观众很快猜到接下来的情节,那就太没意思了。
不过,仅仅有新鲜感是不够的,动画效果尤其是打斗场面比较一般,故事比较疏散,看不到连贯的情节,缺点也挺明显的。
不过,值得说道一下 就是致敬星爷的元素了,包租婆的卡通形象太有辨识度了,可惜武力值太低。
还有,下到地府以后去找猴子的生死簿,在堆满的资料中赫然展现的“周氏家族”,太明显了还能是谁。
总体一般,冲着星爷看的,期待星爷真人出演的作品。
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还以为周星驰导演,结果制片,就像监制某某仁,电锯惊魂
星爷出新片了?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那是因为他是执行制片人。
说不是,那是因为他没有演,也没有执导,这只是一部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上线的是流媒体,集合了喜剧、动作、动画、奇幻和冒险等元素,观感十分丰富。
没错,这部动画片是——《美猴王》。
92分钟,我看完,发现这还是我们很熟悉的故事,讲的是孙悟空初生牛犊不怕虎,闹东海,闹天宫……可以看出来,《美猴王》结尾的设置,是有意继续拍下去的。
只是看口碑,续集不一定了。
豆瓣超过4000人评价,其中44.4%的网友选择了“还行”,评分目前是5.6分。
“能看出来星爷真的监制了,有无厘头风格”、“这很难评”、“算是比较有创意的改编”、“一言难尽”……看来,网友的评价各有各的观点。
其实不管什么作品,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说说《美猴王》的优点,画风有特点,中西结合,也有一些现代化设计,可谓天马行空。
特别是当我们看到这位有点类似“包租婆”的角色出来时,星爷那种熟悉的风格又回来了。
当然,很多人就说了,包租婆这个角色,不一定是为了致敬。
但无可否认的是,当我看到这个角色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功夫》里面包租婆的角色。
甚至对应还想到一句台词:“包租婆,怎么突然间没水了?
”这是有点意思的设计,或多或少都有致敬经典了。
再说说《美猴王》的缺点。
虽然看的动画片不多,但如果按成人观众的视角,这剧情发展是可以猜到的。
甚至,有不少角色的“功能”设置,也是类似的。
这也就导致了我在观看的过程中,逐步开始无聊。
即使《美猴王》画风不错,想象力也有,但就是架不住这剧情的常规化发展。
按理说,星爷对西游题材是情有独钟的。
从《大话西游》系列,到《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可以看出星爷对西游题材的创新与想象力。
这次在《美猴王》中星爷是执行制片人,具体参与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虽然有加入了农村女孩Lin,村长夫人,以及金箍棒“人性化”等创新元素,甚至还请来欧阳万成和杨伯文等演员来配音,但还是差了点意思。
经典故事,要做出新意,是不容易的。
温馨提醒,《美猴王》是有多种语言和字幕可以选择的。
不要以为上线了流媒体,就要看英文版和英文字幕,我是建议大家看粤语版。
你会发现,粤语版会是别样的天地。
也就是看粤语版,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整体观感加分不少。
看完《美猴王》这部动画片,我发现星爷在社媒平台也有发布了动态,恭喜这部片的导演和监制。
星爷啊,什么时候有新片上映啊?
《美人鱼2》、《少林女足》、《功夫2》……
你执导的就好。
要是你主演的,那就更好了。
故事和打斗场面不错呵(以下是剧透)一出生就异于常人,双眼冒金光,还扫了天庭上的玉皇大帝,大帝呢也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后面有多个场面多次被打扰。
一点没废话,直接去龙宫取了金箍棒,回来就打败了住在水帘洞的一个妖怪,接着就开启了打怪升级之路,打100个呢是火怪这个场景呢,意外地看到了嘴巴叼烟烫头的包租婆,介绍自己是村长,真是星爷影迷的一大惊喜打完怪了呢还不是大仙儿,咋办呢,在“助手”小石头的协助下进了墓园,一番较量让自个成为半仙,虽说可以免除年龄上的束缚,但可以战死战场这哪行啊,目的是全仙儿,还是在小石头的诱导下,去了假的蟠桃园,妄图通过吃桃子达到长生不老,无功而返在金箍棒的指点下去天庭找王母娘娘配神仙水喝,与王母打斗中水也配好了小命都丢了差点没喝上,获得长生不老之体回到凡间与小石头打赌在水下憋气,让小石头拿走金箍棒交给龙王。
为讨回棒子与龙王打斗,龙王哪里是美猴王的对手败下阵来大胜后,美猴王开始变得疯魔,油米不进,这时候如来佛祖来了,两人还打赌看看猴子能不能飞出五指山,显然失败,被压其五指山下。
猴子的赌性真强五百年后,唐僧师徒三人出来,为首揭掉神符,电影戛然而止
确实拍出了无厘头的效果,无厘头的烂也是一种目标达成
框架還是那個框架,但內容和風格完全不同了,其實這個項目還是挺有意思的,可以說是東西方文化的一個鮮明的對比,同樣的框架,東方的敘事和風格與西方的敘事和風格真的是天差地別,也算是一次文化碰撞的實驗了。電影本身也是中規中矩,比較套路化,但是這次周星馳倒是沒有完全在划水,加入了不少自己之前電影的元素在裡面,而且一些關於東方文化的細節還是對的。就是這個佛祖怎麼搞的跟大白偽裝的似的。還有最後小琳竟然不是金蟬子轉世有點說不過去了。美猴王擺了好幾次周星馳《大話西遊》裡的經典姿勢,這部電影又何嘗不是一部《美式大話西遊》呢。
审美在线,色彩丰富
美猴王原来是来自热带椰子林?石头里蹦出来,东海龙宫抢到金箍棒,打败一百个妖怪,地府里划掉生死簿,王母娘娘处偷到长生不老药,大战龙王重夺金箍棒,但最后还是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讲了个啥啊,甚至在魔改的路上都走得太远了一些。唯一值得称赞的是对孙悟空被同类被神仙排斥却凭借不服输的精神弑神杀魔逆天改命的描绘。林这个角色的加入显得莫名其妙,无非是想说明再强的人也需要一个伙伴。玉帝天天开party,王母画得像女鬼。龙王出门要坐浴缸,离开水时间久了会皮肤干燥这个设计有点好笑。
借用警言: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不愧是低幼向...我只是很好奇,这孙猴子不就是金箍棒的傀儡吗???没有了之后从高空摔下来都会挂掉的那种猴子...生下来眼睛就会发生激光,结果...屁用没有,服气了
非常好莱坞但所幸没有魔改 没有塞进太多的大道理 而且非常无厘头 观感不错
比较普通甚至有点老套的改编吧 混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元素 喜感不足 动画制作过于米国工业 也就前面那段2D动画比较有意思 肥龙太丑了 猴子动起来的时候还行 霓虹灯金箍棒效果不错 但有时能自己动有时不能非常奇怪 而且总有种金箍棒才是神器谁拿谁NB而不是和猴子配合强上加强的感觉 总之中规中矩 剧情没什么新意 看下霓虹灯画面效果可以
泼猴。
这创意是真不错,笑点满满,也有很多周式的点子和趣味,可惜会被容易破防的国粹小玻璃吐槽成恶意魔改哈哈哈哈!
我觉得还可以
一言难尽啊
开头看了十五分钟,还觉得有点小期待,看到后面完全就是地铁老人脸。不愧是擅长写大数据故事的奈飞。这故事不就是那些自产欧美青春片加了一层中国猴子皮吗!!甚至我都没有耐心看下去!
金箍棒会说话这个设定我挺喜欢的。
视效不错,故事不伦不类,不太成功的对经典的改编
简单快乐很好看,还是需要这种陌生化的
金箍棒会说话这一个设定我就受不了🤦♀️亮灯像最土的荧光棒,声音就像个坏了的音响,出点难听的音效,竟然还有个配音演员…全场除了配音演员是华裔,和一个致敬包租婆的村长夫人以外…纯美味儿…美国动画电影工业没得说,但是真的是完全没啥文化的一个国家,什么东西拿到他们那都是嬉笑玩乐,find your way 那一套…我的大圣呀!真是糟蹋了…
打破规则,值得五星
还不错,自从看了吴彦祖的猴子相,还有什么样的美猴王不能接收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