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插入的bgm,富有青春感的光影,从来不崩的作画,就凭这四点就已经可以四星了。
本番可以很好的说明我喜欢二次元的原因了,四位性格迥异的少女,在南极之旅的同时也是成长之旅,不懂什么是友情的结月收获了真正的友情,有着被孤立经历的日向在朋友帮助下(ps最喜欢的一集)向过去发出了呐喊,拒绝绝交的小决也和小慧拥有着“秒读”的友情,沉醉于追随母亲的报濑也爆发了内心最真实的思念。
正是这四人之间神仙促成了这一切💞“还能回头说明旅途还没有开始;当你无法回头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旅途!
”嗯,这个番是不切合实际的,现实中没有高中生有一点机会去南极,但是“比宇宙更远的地方”不仅仅是南极,更是心中的不切实际梦想。
我们会因为“现实”而一次一次的放弃,但是内心仍然会想“如果决心下的更强一点就好了呢,如果不对现实妥协就好了呢”我们这些对现实妥协了的人青春中只有题海,乏味的校园生活,难搞的人际关系。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让我们见证了这群志同道合的少女如何排除万难,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纪念她们与众不同的学生时代。
望着主人公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梦想绝不仅仅是幻想,对于曾经说服自己做出妥协的我们来说,无疑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以及难以言表的感动...“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那绝不是被风雪所封闭的监牢,而是蕴含一切可能性,尚未开启的世界第一宝箱。
”后面的剧评借用了b站大佬评论❤️❤️希望自己可以早日开始真正的旅途,来到“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漫评一,故事梗概 小南极讲述的是四个性格迥异的女高中生(报濑,小决,日向,结月)克服重重困难,加入到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各自的目标,收获了友情与成长的励志物语。
从日常的琐碎到南极探险的激动,从点滴的铺成到汇聚成情感之流的宣泄,Madhouse用不同于京阿尼而属于自己独特细腻的手法,刻画了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情节上一集一个小高潮,每一集都不会无聊,故事推进很快,却又不显得急促,彰显出创作的团队在节奏把控上的游刃有余。
二次元中的故事却有着三次元中的真实,无论你身处何处,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而动画人独有的浪漫也在本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现实与幻想交织,也许才能使我们有勇气面对生活的琐碎,真实与浪漫共存,也许才能迸发出最治愈人心的力量。
二,人物 小决(玉木真理):一个平凡的女高中生,从小活在朋友的关怀之下。
可温暖燕窝里的雏鸟也会向往广袤的天空。
想脱离温暖的环境做出改变,却缺乏开始的勇气。
直到他遇见报濑,他被那不惜一切的执着渐渐影响,这种选择与报濑一起去往南极。
他的南极是摆脱日常的枷锁,勇敢地迈向外面的世界。
故事的最终,他跟随好友去到了南极,也到达了自己心中的南极,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
报濑(小渕泽报濑):母亲在南极考察时杳无音讯,生死未卜。
于是,去南极为目标疯狂打工赚钱,哪怕被嘲笑也从不放弃。
但她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打工只是填满空虚的内心,以至于真正到了南极后,她又因失去目标而感到迷茫。
等到最后发现母亲笔记本里的那1000多封邮件,她才真正与自己和解,那份压抑在心里的感情如同瀑布般宣泄而出。
最终她将母亲的电脑和100万日元都留在南极的时候,才真正获得了成长。
余下的人生,她便可以不为心中对母亲的执念而活。
此外报濑身上还有最闪耀的特质就是执着,他所认定的事情,无论谁都无法改变,即使性格恶劣,也即使闹出不少笑话,也还是能吸引其他三个人成为朋友,她在人格上闪烁着光辉。
日向(三宅日向),乐观坚韧的外壳下可能是一颗渴望被关爱的心。
日向一出场时就展露出超过同龄人的成熟乐观。
时不时做一些富含哲理的感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
而以退学和与报濑的机票事件为伏笔,作品的后半部分才为我们打开了日向的内心世界。
因为初中时期被孤立造成的心灵创伤,让她始终戴上完美的面具,不敢对任何人坦露心声。
幸亏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她才卸去伪装,收获了真正的友谊。
当报濑面对镜头面前伤害过日向的朋友,说出了憋在日向心里始终说不出来的控诉,一向成熟的志向,第一次在剧中流下了眼泪,那一刻一定有一束光打进了她的心房。
结月(白石结月):特别想改编一下日常的句话“你所经历每一个平凡的日常,可能正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奢望”。
结月就是那个奢望别人日常的女孩。
她童星出道的生活早就已经被作为经纪人的母亲规划好,就像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
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各地奔波,每一段友情都无疾而终,甚至孤独是她这份工作必然的代价,也正因为这样,她的内心比任何人都渴望朋友,从受邀时做的奇怪的梦,到离别时给朋友的友情承诺书。
她用自己稚嫩的方式呵护着来之不易的友情。
在四人中,可能结月是唯一一个没有体现出成长的人物。
但其实她在刚结交朋友,参加到高中生南极小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改变了,即使工作的变动难以维持长久的友情,不过她十分幸运,在有生之年结交到了如此要好的朋友。
正如在离别时日向说的“就算不能在一起,也还是能在一起”,真正的友情永远不会因为离别而结束,而她们的青春一定会再次启程。
三,主题 关于梦想 在报濑母亲的眼中,南极是比宇宙更远的地方这里埋藏着她的梦想。
而对南极小队四人来说,去往南极是她们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属于她们的旅途还远没有结束。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南极”。
可能是我们最终的梦想,是旅途的终点,也可能只是现阶段的目标,是旅途中的一站。
但无论如何,当你看到报濑一行人在经历嘲笑,危机,困难,甚至闹出许多匪夷所思的笑话之后,还是成功抵达南极时,或多或少能点燃一些你的热情。
纵使梦想是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他们也一定会追逐它奔向远方,而他们面对种种际遇时的乐观,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欢笑,更多的是面对生活庸常的勇气,我想这才是这部动漫打动人的地方。
关于友情 友情可以像夏天的冰镇气泡水,愈发清冽凉爽,也可以像冬天的一壶烈酒,愈发浓郁醇香。
而小南极可以满足你对友情所有的幻想与期待。
小决和小惠从小就相互陪伴,小决一直受小惠保护,而小惠也一直在被小决依赖。
当小决要去南极,小惠发现自己已经习惯被小决依赖,而那是她唯一感觉自己有价值的地方。
最终小惠向小决坦白了自己暗中阻挠南极计划的真相,并以伤害小决为由提出绝交,而小决则是以“绝交无效”拒绝。
从小决从南极回来的时候,却收到小惠从北极发来的照片,她也决定改变自己,不受小决的依赖。
真正的友情绝不是占有,而是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哪怕在无意中伤害了对方,也能够与其和解。
最终双方都能摆脱芥蒂,收获更加坚固的情谊。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想拥有一个“完美”的朋友,ta能够完全理解自己,无条件相信自己,在最难过的时候,有ta可以依靠。
可是正是因为矛盾之后的相互理解,人格的互相吸引,所以才选择相信你,因此才会发自内心的关心你,才会选择成为你的依靠。
也许有时我们太在意旅途的终点,却忽视了脚下的路,在经历过千山万水之后,才发现忘记了旅途本身的意义。
而在感情这条路中,我们经历过重重考验,分分合合,有些人更好,有些人闹掰了,却忘记了经历这些过程本身才更有价值。
也希望每一个热爱动漫的人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与朋友相识到相伴的初心。
倘若你目前还只是孤身一人,这部作品一定能够给你些许宽慰,希望你能像日向一样敞开心扉,像结月一样交到相伴一生的朋友。
其实我知道动漫里的事情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我还是喜欢幻想,依旧热爱那个美好和神秘的世界。
哪怕只是飘渺的乌托邦,我也能切实的感受到它的温度。
人生应该有无限热爱与期待,期待一朵木香花的盛开,期待樱桃的成熟,期待朝夕与落日的重逢。
正如海子所言:“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天,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楸树”,而动漫回应了我的期待。
那些和我一样热爱动漫的人啊,愿我们的每一片黑暗都被照亮,愿我们每一片美好都能得到祝福。
轻音少女南极篇?
jk过家家?
终末旅行还是小未闻花名?
立一个靶子再把几个人聚在一起。
每个人设置一下高潮点,程度参差排列,其间利用配角进行细节拉扯,装进友情,刷上成长。
再用一些伏笔衬托衬托人物,搞几个泪目环节,啪的一下就完成了这样的一部作品。
作画情节台词配音全拉满,冲突把控声音切入不得不佩服疯房子,对这些的赞美也是珠玉在前。
相对来说,我更想看作品的社会和人性。
作画质量配音拉起来,作品的质量就不会差。
剧本不是太拉胯,细节把握到位再会抓冲突,那么就能是佳作。
但是社会与人性就如灵魂,如果不加考究就会失真,就只能是一部作品。
而这一功底往往着眼于配角的行为和塑造上。
主角团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或者元气但循规蹈矩渴求契机,或者圆滑但略显虚伪,或者无奈但引人唏嘘,或者逃避而难以和解。
简单说,剧作只说了两个字,“缺乏”。
他们每个人都缺乏着一些东西,又在渴求又在互相给予和成全。
大团圆结局也好,选择离开也罢,到不能说都在成长,但至少互相圆了一点,满了一点。
生活本就充满了“缺乏”,大部分人遇不到互相成全的人,更多的则是田径队队友一样的无奈与惴惴不安。
去了北极的慧也好,嫉妒绝交的慧也好,自我沉醉又不愿和解的慧也好,她的缺乏谁来圆满呢?
我们的缺乏谁来圆满的?
总的来说,还是很厉害的作品的。
虽然我不能如萧红一般说“这不就是她们的黄金时代嘛”,但至少我也能说“当无路可退,则已在途中”
一开始是因为去南极这个设定才决定看的,没想到就停不下来了,看到后面几乎每一集都忍不住泪目,即使哭成狗可是心里却是暖暖的,一生中有这么几位朋友一起成长,堪称无憾。
故事描述了四位各有故事的女主角,因为去南极这个共同的目标而联系在了一起,由陌生到朋友,因为是高中生的设定,少了一些现实的丑恶,更突出了友情与梦想的难能可贵,让人不止一次的感叹,青春真是美好啊,虽然如此,讲故事的可是我们成年人啊,那些人生的道理,一个也没有落下。
女主小决是一个内心有点大条的女孩子,升入高二后偶然间发现自己刚升学时写下的一些想在高中阶段完成的事情,比如逃一次课啦,来一次没有目的的旅行啦,享受青春之类的,可是写下之后就搁置脑后了,在基友的鼓励下,她决定要去实现那些事情,但当她真的准备好出发的时候又退缩了,她对基友说:“开始尝试没做过的事情时,我总是在想万一做不好该怎么办?
失败的话会很不爽吧,会后悔吧。。。
在最后关头总是这样。。。。。。
我的这种性格。。。
我最讨厌了。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她遇到了另一位女主报濑丢失在车站的一百万日元,由此得知了这一百万是报濑不停打工为了去南极准备的资金。
报濑拿出一本书《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作者是她的妈妈,妈妈曾是南极观测队员,不过在她上初中的时候就失踪了,没有尸体,没有遗物,什么也没有被找到,所以报濑想要去南极找妈妈,不管周围的人有多反对,反对她一个小孩子办不到这样的事情,被当怪人她还是坚持要去,“然后让那些说不行的人好看”。
小决被感动了,“就算被大家那样讥讽嘲笑还能真心坚持要去”,她决定和报濑一起去南极,为此她开始打工筹措资金,在便利店打工的时候遇到了同龄的第三位女主日向。
日向是一位看上去非常开朗的女生,但她没有上学而是选择了自学参加联考升入大学(吐槽一下,什么时候天朝也能这样呀),她在听闻了两位的去南极计划之后非常爽快的也要加入,想在升学前完成一件事情。
“就这样做着包子和关东煮结束真的好吗?
我的十六岁!
”而她相信两位陌生人的理由是:“我啊,很受不了团体里一团乱麻的那种感觉,所以没办法上高中,但我觉得你们两个很好,没有说谎的感觉。
”(这里是一个伏笔,后面有一段剧情燃爆又感动哭。
)报濑联系了妈妈当时去南极的民间团队,被告知经费的问题,正在犯愁的时候,她们遇到了第四位女主结月。
结月是一位现役偶像,由于童星出道,从来都没有朋友,她拒绝了作为经纪人的妈妈给她安排的去南极的工作,因为她想在升入高中之后能够交到朋友,所以妈妈就来拜托三位女主只要能够让结月去南极就可以让她们四个人一起去,她们开始去游说结月,可是在得知结月想交朋友的心情之后就抱着她忘记了目的。
当她得知三位女主才认识了一个月并非从小认识的挚友的那个晚上她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三位女主爬窗户邀请她一起去南极,梦醒之后她拿起手机发现同学们纷纷退出了聊天群,因为从小是偶像的关系,没有时间去交朋友,偶尔关系亲近的同学们也不过因为她的偶像身份可以炫耀罢了,她一直孤单一人,正在这时门铃响了,三位女主在她的房门前因为得知她要去东京工作希望可以和她一起去,没有任何目的,仅仅是陪伴。
由此四人集结开始了去南极的日常,伴随着青春与成长,这四个人对待友情与梦想的态度,从来都没有令人失望,不由的多么希望当自己在那个处境的时候,身边也有朋友这样对你,当看到心中所想的画面出现在镜头中的时候,忍不住就落泪了,而导演也通过四个人的口向我们表达了她对于友情的一些看法:“我想朋友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大概既没有形体也没有语言,什么都没有,朋友跟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不同,这种关系很模糊,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人需要去负责,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自由,才能在一起。
”“看着(手机)屏幕,有时哔的一下,出现了已读的标记,有时回点什么,有时回的很快,有时回的稍晚一点,有时是在半天之后才回,每次看到这些总能感觉我能理解,啊,她现在在学校,她在睡觉,她想回信却又不知该回点什么好之类的,我知道她脸上是怎样的一副表情,对我来说朋友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不好意思,能请你们不要再纠缠三宅日向了吗?
日向退学感到伤心痛苦,你们可能认为她每天都会因为想起社团的事情而哭泣,但是根本没有那回事,她正在和我们一起向前迈进,你们就继续怀着内疚的心情活下去吧,你们可是伤害了别人,带给了别人痛苦啊,你们就抱着这种心情活下去吧,这就是伤害别人的代价啊,是伤害了我的朋友的代价啊。
”
动画漫画和影视作品里,都越来越少见友情的描写了。
最常见的大概就是“相信牌组的力量”“因为我们是XX的尾巴”“友情破颜拳”之类的热血口号,喊多了就成了笑料。
占据业界的一般都是狗粮番,京紫式也好,蘑菇式也好,百合们和基佬们也好,能磕CP的叫座,能勾起初恋的回忆至少也能叫好。
其次就是亲情,常常用来打催泪牌。
而朋友嘛,不就是每个主角身边都有的那几个NPC,构成人际圈的背景。
除了撕逼和NTR,似乎没别的可多写了。
友情一向被视作最脆弱的一种亲密关系,在虚拟和现实世界莫不如是。
友情没有排他性,没有血缘的维系,没有契约性,没有承诺感,即使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友人,最终都难免因为异地、生活圈改变、成家等大大小小的原因而变得疏离——不管你多么在乎也好。
用长辈催婚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你的朋友最后都会有自己的家庭,谁还管你。
小南极着墨的就是这种最普通而脆弱的亲密关系。
友情是一种模糊而捉不住的亲密关系,制作班底从编剧到声优都以最精致的制作,力求用语言和画面赋予它完整而坚固的形体。
虽然主要写的还是四个高中女生,在友情尚处于大部分人生活重心的阶段,但是细致程度已经足以追溯到这亲密关系的本源,展示它的复杂和细密,柔软和坚定,以及长久的承诺。
小南极有很多主题。
青春、梦想、冒险、勇气。
但对我而言,正是对最不“亲密”的亲密关系的友情的探索,恰是这部作品的无可取代之处。
1.小惠最初的触动来自于第五话的小惠。
另一篇短评写的非常令人动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看第一话的时候,小惠就一直让我在意得不行。
她对小决说要去南极、追着报濑一切表示淡定,但那内心该有多不平静。
到底是在压抑自己的感情,还是在偷偷地力挽狂澜,我一直都替小惠着急,毕竟怎么看,她都只有小决啊。
直到第五话,镜头才终于转到了幕后的她身上。
好朋友一直只依赖我,她是属于我的。
这样的她找到了新的小团体,她要离开我了,还要去南极那种鬼地方。
她不问我想不想去,反正我也不想。
反正去不成就最好了。
“其实她居然从来不曾属于我。
”在小惠终于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该有多恐慌。
她们迄今为止的关系都不复存在了。
但是小惠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才是依赖小决的那个人。
一直关注着某个人的自己,在此刻变得一无所有。
小决要离开她了,和新的、有着相同目标的友人一起,前往一无所有的世界。
小决离开之后,她的世界也随之变得一无所有。
幸亏她的小决是个会坚定地追上去说“绝交无效”的好姑娘,于是她也下定了决心,放开了手,踏出了脚步,前往没有她的世界。
这是成长的第一步,你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也是独立的个体。
小惠最后决心从那让自己不安、嫉妒、恐惧的过度依赖中挣脱出来。
她的嫉妒和阴暗来自于被抛弃的焦虑感,焦虑感来自于个人边界不清。
依赖着她的小决让她觉得他们曾经是一体,这是少女间常有的暧昧友谊。
高中时代“爱过一个妹子”的妹子太多了。
“在乎一个人在乎到失去自己的地步”,绝对不仅限于爱情。
但这所谓“友情以上爱情未满”的真相,只是人际关系与个人边界模糊不清。
当对方单方面地离开时,个体会觉得被撕扯、遭到背叛,启动许多不健康的防御机制。
所幸,小惠有勇气向小决坦白一切,小决也能哭着说“绝交无效”,她大概不会想到这句话对小惠的自我重建多么多么重要。
对角色产生认同感和联结感,往往来自于强烈的个人投射。
像小惠一样,我曾经被“抛弃”过,尽管已经不再拘泥于个人,却十几年间从未摆脱过那时候被抛弃的恐惧感留下的阴影。
直到现在我还关注着小惠的故事,在小决发的每条LINE背后的小惠的心情。
前往没有你的世界,迈开步子,从来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那时候小惠已经意识到了,“我只有你”是个错误的陈述。
可是小决对她来说,一定会一直是所有朋友之中最特殊、最不可取代的那个人。
2.结月(yuzu)早年出道的爱豆的朋友多数是别的爱豆。
毕竟和一般人生活圈子太不一样了,生活中关注的问题、成熟程度也不一样。
结月跟现实的爱豆有些差距,她努力地想要融入一般同龄人生活的倾向有点不写实,但也让这个角色变得很有意思。
攻略结月是在3-4话,但其实结月线真正收好还是在第10话。
结月拿出一纸像结婚申请书一样的契约书出来让她们签的时候,真觉得又有趣又难过,也特别理解这种心情。
就像之前朋友之间开过玩笑说,“要是三十岁还没结婚的时候就一起住好了”,谁敢把这种话当真呢。
小决抱住结月说,“你不明白啊,不明白吧”。
这么复杂的事别说结月了,我大概也不太明白。
和其他亲密关系不一样,不是家人,不是爱人,我怎么就知道我们是朋友呢,怎么就知道对方和我怀着一样的心情呢,怎么就知道你们不会离开我呢?
结月的疑问最后在生日蛋糕端出来的时候自动消解了,并不是被解答,而是心中的郁结终于消解,发现了自己提出一个没有解答的疑问。
契约书是未来的保证,但是朋友能够一起享有的,只有不确定的无数个“当下”而已。
即使之后回忆起来再说,“还记得那时候吗,当时多开心呀!
”但也再也找不回那种心情了。
友情的亲密感最强烈、最无懈可击的时候,就是在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时候。
一起去南极。
一起庆祝生日。
难过的时候一起哭。
但是一起怀抱着对未来生活的模糊期待并不在这范围内。
承诺只属于伴侣。
妄图从友谊中获得承诺感,只会让这份关系变得沉重不堪,自己也被折腾得疲惫不已。
大概结月终究还是会一个人回去演电视剧、出道、和小决她们的生活分道扬镳。
你们会一直是朋友,但是也一直只是朋友。
不要妄图逾越友情的界限。
3.小决(kimari)小决的全名是玉木真理,读作Tamaki Mari,因此得绰号Kimari,日文是“决定、决心”的意思。
开头她是个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的姑娘,看到后来才知道这个名字是她的真名。
外向的人看起来总是那么耀眼,小决是故事的推动者,气氛的缓和者,和报濑不同的行动力的化身。
要说完全理解小决,可能还得回溯到结月生日那集,她谈起她发给小惠的LINE,谈起她所理解的友情。
小决就像个神仙,“像云一样的人”,看似对什么都不在意,其实透彻得很,大概是一种可遇不可得天分。
依恋关系心理学上把这种人称为“安全型”。
她坚定而完整,即使依赖小惠,也从来不会失去自己的步调。
小决也说过自己曾有过度依赖小惠的时候,但所出此语,并不是个人边界模糊不清、以求在另一个人身上获得安全感和完整感的“依赖”,只是憧憬小惠的冷静和理性,注视着她的时候,也同样关注着自己。
小惠对她说绝交的原因的时候,小决想必大部分都听不懂,后来听明白了,也很难很难感同身受。
安全型几乎不可能理解那种焦虑,但是却可以安抚她,告诉她该怎么做,怎么摆正这份关系,怎么理解“朋友”的意义。
小决自己同时也在学习,也在理解自己和小惠的关系,然后她告诉不懂友情是什么的结月:发LINE给小惠的时候,经常都是已读不回,一开始还会想,她为什么不回呢,是不是还在生气?
但是后来渐渐理解了,这时候小惠在睡觉吧,在上课吧,或者看了以后会心一笑,一下不知道该回什么,就先放在一边了。
她知道这些事,在她看来这就是她们是朋友的证据。
那么模糊的答案,结月没有明白。
我也想了很久很久。
说着这段话的小决,仿佛是平常跟小惠在一起的她,她熟知小惠的个性和生活,也明白小惠有自己的生活这个道理。
于是她保持着一直以来的交流模式,没有因地理和时间的距离而扭曲,小惠也一直都是她心中的小惠。
思念固然一直都在,但她从不会因此而乱了自己的脚步。
就像第五话时那样,她不会被强烈的感情波动感染,也就不会因为小惠的焦虑和索求而与她产生隔阂。
跟小决交朋友大概会特别舒心,也不得不需要承受一些痛苦吧。
4.日向和报濑日向和报濑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
四个姑娘之间的chemistry各有不同。
小决是当之无愧center,结月大概是没有过朋友的缘故跟大家都特顺。
小决和结月里表如一,但日向和报濑不是。
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日向来说是极度困难的事。
在新加坡丢护照的时候就有所见,11话则是彻底揭示了这个创伤的原因。
日向和报濑是同类。
这两个女孩因为来自周遭环境的种种压力,而不得不在自己的真心之外构筑起坚固的外壳:日向是游刃有余的笑容,报濑则是孤僻和强大的愿望。
这是她们的防御机制,应对的是同样来自外来的痛苦。
因此她们对他人的反应和痛苦,也比小决和结月以及大部分一般人要敏感得多。
新加坡那会儿报濑能察觉出日向的问题绝不只是因为两人能分到一个房间。
而十一话报濑能察觉到日向压抑的情绪也并不只是因为只有她偶尔看到日向发脾气。
日向怕自己出问题影响团体,来自于之前在田径部被排挤的经历,怎么告诉自己不能在意也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过度在意他人、把自己摆在最后一位的讨好型人格倾向。
所幸有“小气”的报濑。
至少在我这个屏幕外的旁观者看来,报濑对日向来说是救赎般的存在,虽然日向只说,“谢谢你带我来南极”,除此之外她就没有再奢求别的了。
失去过太多了,也不敢继续向周围的人要求什么,笑容表面下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向,最后还是报濑代替日向向那些“队友”说了:她现在和我们一起,早就向前迈进了。
你们就一直内疚着生活下去吧,伤害别人还奢望什么原谅?
看过那么多探讨欺凌问题的作品,但是只有日向是得到了真正的救赎——牵着她的手往前走,并且永远,永远站在她这一边的朋友。
5.队长和贵子队长和贵子的线,目测得要最终话才能迎来高潮。
这也是全局铺得最细、最漫长、也是最沉重的一条线。
大人间的感情,很难在像高中时代那样外显而纯粹,陷于复杂的人情世故之中,慢慢就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消去了形体,如同浮于空中的云,远看着如此静好,却怎么都触碰不到,即使好不容易凑近了,想要触碰的时候却发现根本就不存在。
这大概不是贵子说的“像云一样的人”的意义。
她的话的意思已经随着她的消失变得无可解。
对队长来说她就成了像云一样的存在,怎么都够不着的存在。
她曾经对她诉过的理想,也成了队长一直前进的理想。
可能难免有人会想,队长这样一直思念着贵子,用自己的一生来缅怀,到底有什么意义。
连报濑在寻找母亲的途中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可贵的存在。
虽然友情的亲密关系最强大的时候只有当下,但只对某个人而言,这份心情最强烈的时候,就会看到过去的幻影,沉浸其中,将它融入自己的“现在”。
一次次缅怀,一次次追溯,在记忆里不停地翻找,在未来建起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诺言,就能当作那个人不曾从自己身边消失过,一直存在于自己的灵魂里。
就像贵子一直存在于队长和副队长的言语之中。
这世上一切不符合“亲人”和“爱人”的自然定义的亲密关系,大概都能笼统地归于“友人”。
再不可定义的情,也需要一个正名,一个合理的身份,一个确实的形体,让它得以存在于世间,存在于你我之间,不至于承载一切误解,尽管多少有无奈。
我们不是亲人和恋人,但是我对你的思念也能比这更加强大。
这份思念让队长再次来到了南极。
想在她最后消失的地方,建起一座观星台。
她消失之前最后的话是,这里真美。
我也能够像这样喜欢着你吗?
很赞,关键人物性格立体且互补、把人物冲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情节环环相扣…这样的作品怎么不让人拍案叫绝?
玉木很单纯,在团队里承当润滑剂调节气氛,天生胆小、犹豫不决、没有勇气踏出那一步。
三宅性格开朗一举一动都大大咧咧,非常理性且勇敢,也正因为如此,才不愿意让人看到她的伤口。
白石就很明显,出身艺人体验不到普通人的生活,简单到交不到朋友,缺少友情。
瀬,我反而觉得她才是主角,作者在她的身上花了居多笔墨。
看似最成熟出现紧急情况却很慌张,大多数难言的事都会害羞,也是队伍中最感性的那个,在南极四人小队承当知心大姐解开各位的心结。
去往南极的决心、与母亲同行队长的心结、临到终点胆怯没有自己想要的答案… 都把这个人物刻画得立体形象。
其实在南极找不到什么,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只是放不下去南极的母亲,她害怕到达目的地自己始终无法放下… 直到看到母亲电脑自己发送的未查收的邮件、剃掉长发重新开始。
在剧情上的编排也很到位,前面几集交代各角色的基本属性,中间增加各种困难磨炼意志,随着接近末尾慢慢让角色成长,完成她们自己的“任务”。
很喜欢护照那集,一方面让瀬在友情与梦想做选择,另一方面为三宅倔强的性格做铺垫。
不管怎样,去南极这是一个痴人说梦的想法,但她们起码付出了行动在做,你如果想进球,就得尝试去踢球。
关于旅行瀬的总结做得很好,旅行并不意味着你能看到多美的景色、去多牛逼的地方,而是你遇到的那些人,经历过的那些事。
最后,事实上,动漫中表现得都特别美好,现实中调整可并不如此。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让我知道去南极要经受测量、锻炼体能、避免晕船…等训练,想对应的,能收获到一直在海平线上“落不下山”的太阳、能体验到破冰带来的真实感、能亲眼看到太阳柱与极光,搞得我都有点蠢蠢欲动了。
终于看完了小南极,感慨万千。
某种程度上,我感觉这部番一直是我失落的一个灵魂。
它播出的那一年我就想看,记不清是谁的安利了,说小南极非常青春非常有活力。
那时我正好高二,就想以这部番作为我高三努力的开头。
结果没看下去。
到了高三,想以这部番作为我高考努力的开头,结果还是第二集就没再看下去。
高考完后,想要以这部番作为我大学的开头,但还是终止了第二集。
然后一直放到了现在,我大三快要大四的当头,我终于看完了它。
小南极的故事很耀眼,讲述了四名女子高中生前往南极的努力与见闻。
番名《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起得很妙,“比宇宙更遥远”是个非常感性的比喻,足以让纷扰的心灵寄托去远方,一个比宇宙还要遥远的彼方。
那里冰天雪地,荒无人迹,一片白色浸染世界。
奇妙的是,生活中却常常能看见到它,让它可以作为一种执念而存在。
完成这样一份执念,是多么耀眼的青春啊。
可我的大三、我的大学、我的学生生涯已经快要结束了,即将实习、即将工作。
焦躁感一直沉沉浮浮在我身旁。
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完了小南极。
一开始,我对小南极的态度很无所谓,抱着“终于把拖延症又解决一个”的任务心态去看。
每每看到每集最后的青春闪耀部分,我的心都在咧嘴笑,“青春真好啊,可惜我没有”。
她们真的好闪耀,我也好羡慕她们,也想成为她们。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就感觉胸口一阵锥痛。
像是在提醒我,虽然你还没如她们闪耀般地绽放过,可你的青春之花已经要枯萎。
看着她们努力的身影,我愈发感觉我与她们的遥不可及。
这样的无力感一直持续到了第十二集。
黑长直的执念终于完成了。
看着她对着电脑屏幕哭泣的身影,我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虽然此前我与主角们有着距离,但此刻我的心却与之贴近。
奇妙的充实感填满了我的心。
真的是非常奇妙,在这个青春的终末路口,我的生命与热爱也将收敛的时刻,我看完了充满青春幻梦的小南极。
让我的心得到了踏实的慰藉。
人物情感的刻画,主线支线的分配(去南极为主线,采访;个人情感刻画等为支线),音乐的穿插,声优的演技,画面的表现都称得上成。
通过人物性格描写而使人物不脸谱化,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而非脸皮,这是难能可贵的。
能在这么短的时长里塞下多个人物具体性格的描写,且描写的不错,是不容易的。
基本上都是半集时间塑造好了一个人物,并随着集数进而丰富。
一个故事/小剧情发生前都有一个铺垫,这样在观看时候可以将整个剧情串起来,尤其是主线剧情里穿插分支剧情,可以使得剧情饱满。
剧情本应该就是一环套一环,大环套小环的,这也符合实际生活情况。
一次将之前从未有过铺垫/说明的剧情一下子拿来出并且叙述完,那会让观众观看时产生割裂感,不像是一个连贯的剧,反而像是单元剧(诸如哆啦A梦,奥特曼)亦或是平行世界的故事。
名为去南极旅行,实际上是少女们的成长过程。
本剧并没有标准化上的主角,是群像的描写。
注重的是塑造整个去南极群体的多个人的描写。
从中挑选出几个代表性人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刻画。
这就使得在分析剧情的时候,不能根据单个角色分析。
时隔一年半后再看:剧情设计的很好,女三(日向)和女一女二认识只花了两分钟的剧情时间,女二和女一发生争执(说不想去就不要去,然后扭头就走。
刚走又返回找女一),这些剧情都大幅缩短了剧情时长,做到精简干练废话不多,因此才能在有限的13集里把更多时长放在情感塑造上。
女主在剧中看起来是一个拖油瓶的角色,但换个方式去想,女主的存在是多余的吗?
四个人的性情都不一样,可能缺一不可,需要互相调和。
因此女主可能不只是因为从她的视角出发,是一个触发剧情的导火索,只在剧情上起着作用而在四人队伍里拖后腿。
剧情人物设计时候势必是有他的考量之处,不会将一个引子作为主要角色。
要在保证人物精简时做到剧情细致的描写,因而每个人都缺一不可,但凡少了一人,构成整部剧的房梁就会坍塌。
就在不久之前,我陷入了一低潮期。
那时候的感觉,是孤独吧,孤独到寂寞,寂寞到讨厌周围的一切,更讨厌我自己。
我开始远离人群,独来独往。
可我心理难受的感觉,却没有像以往一样通过独处得到疏解。
一个睡不着的夜晚,我看到了小诗的一条发泄般的说说,就在那一瞬间,一场大胆的旅行在我脑海中形成。
“五一时出发来山东找你,去爬泰山吧!
”我对她说。
而且是夜爬,因为那样会在破晓时到达山顶,看到第二天的朝阳哦!
尽管那个时候人一定多到爆炸,天气也不好,说不定我们还会突然来大姨妈,累到不行……可是还是想出发一场啊,单纯的来一场痛快的挑战😄命运的安排也是奇妙。
出发的当晚,在火车上,我看完了那部动漫《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四个不同性格的少女,因为去南极这个目标,成为了一个世界的人。
她们也有过低谷,也感受过来自他人的恶意,可是她们就是决定了,还非常努力地去出发,不抛弃,不放弃。
看到最后,我的眼泪都快流干了。
我开始这段旅途,看似是出于一时冲动,可其实我的内心,也是像她们四个一样,有渴望的。
渴望着改变自己平庸的人生,渴望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渴望见到少年锦时的挚友、找回一点赤子之心。
感谢我,出发了。
也感谢她,这个宅女,愿意和我一起。
明天就到达目的地了,现在的这份心情,不会被浪费掉的(*˘︶˘*)
感动,每集都被触动到无法言语,毫不煽情但就是让人想流泪。
如果说摇曳露营是清新自然到令人畅快舒爽的茗茶,那小南极就是浓郁辛香却不呛人还很温暖的胡辣汤。
(可…可能表达不太准确,将就看吧(›´ω`‹ )都挺好……好想看第二季啦!
最后,谢谢你们,带给我这么棒的一次旅行,还有那颗想要大步大步向前迈进的心。
PS:报濑师傅,请务必教教我打日麻!
放心,我放铳很拿手的!
(`・ω・´)PPS:我也好想去南极啊!
去拿报濑留在那里的一百万!
(¥ ▽ ¥)
我也一定会踏上“真正”的旅行!
自从上船之后,故事就向着样板化飞速套现。虽然看起来好象愉快但是食之无味。
质量在线,别的没了。
救命 但是好幸福 但是好臭 但是好幸福
番剧可以,治愈,旅行,梦想等,但是第九集你涉政,你就完了,还什么战败国,给个垃圾地,还破冰破冰,去你妈的,中国要是崛起一定灭了日本,管你吗二次元。
轻音四人组的南极之类,青春,友情,梦想,冒险,能将这样老土的主题表现得如何细腻而不俗套,花田老贼真的牛逼。音乐无敌,每集插曲响起的时候都鸟肌。之前看的时候我就跟同学说,看了她们的旅行感觉自己的内心回到青春时代,或许只是这一瞬间,但已经足够。
题材超棒,女孩子们的友谊亲情超棒,但是男凝还是无法避免的存在,淡淡的恶心,以及剧情很平淡其实
少女向,到达梦想的地方!(我还停留在第五集最好看的阶段)。
竟然能看到有人和轻音比,我真是无语了,疯疯颠颠几集,几个角色吵的不行又无趣,塑造的也不行,长得又难看,垃圾中的垃圾
前几集感觉很细腻,声优让我看了下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越看到后面越烦躁。最后是逼着自己看完的。
这样的青春真好哇,充满了勇气、友情和成长的元素。人物的情感和互动十分自然,非常具有感染力。南极这片冰封大陆,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探索欲望,从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人类探索的目标。每年,无数的探险家、科学家与游客都会前往南极,寻找着这片神秘的大陆所蕴含的各种秘密。虽然到南极探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并且还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困难和挑战,才使得南极的探险如此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PS:之前看过的《帝企鹅日记》、《南极大冒险》和《南极料理人》也很棒。
治愈捏 但是幼稚捏
看了两集……就……看不下去了。休息休息再尝试着看看
不能说不是佳作,但是错过也并不可惜。台词雕琢得过于刻意反而让人难以投入感情。非常不喜欢这种偶像片的风味。
很无聊
说一句老生常谈:至亲离去痛哭往往不会,最恐怖就是看到一个普通的物件……比如没发出去的思念信,比如刚收到的极光图,那代表着她/他想念你,而你再也见不到他/她。那种痛苦,撕心裂肺。真·一月霸主,实至名归!
迷茫 不懂为什么风评这么好 45话的时候有一点起色 但是仅此而已了 十二话的泪点虽然感人但是也有一点刻意. 我个人觉得是略输京紫 但是是一个水平上下
“被欺负”?“刁难”?受害者?观众是有国界的
从触动到感动,女孩子青春期秘而不宣的小心思和别扭劲,均被这部番娓娓道来。而且最神的是,明明切入点(事件)都很小,但它做到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描绘友情这一看似最平庸却最不好拿捏的情感,有点小任性,且无比坦诚。
我是真心觉得不行 观众评分这么高 那我拿它来和一流脚本比肯定不过分 近年来同主题的高分作品有京吹一二 甚至两部番的系列构成也都是花田十辉 但真要比起来 这部想表达的东西以及表达的方法显然都太过低龄
制作是挺精良 但第一集就能猜到结尾那种 太刻板的治愈风 厌烦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