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象深刻的地方是,Katherine 自首被关起来之后,警长审问她,她可以堂而皇之的探讨governments change这种问题。
以及因为还没被起诉,她犯了这么大的罪,仍然可以保释出来。
电影中几场语言对话台词都很精彩,比如女主和律师探讨,女主和警长探讨等等。
当然英国政府不要脸的地方也很多啦,比如不准她和律师讲细节,把她老公遣返等等。
2. 真正的记者马丁布莱迪客串了一个镜头,在办公室叫演员记者马丁接电话。
3. 2003年的电脑屏幕这么薄了?
04年我家的电脑,学校的电脑还都是那种超厚的😂,可能毕竟英国发达嘛。
4. Katherine 上司让她上交北京的报告,然后Katherine 听录音,其实是一个台湾腔,不是北京口音。
可能剧组不懂得分辨,刚好找到了一个台湾演员念这个录音。
5. 结局律师Ben和他前同事ken在海边聊天钓鱼,问ken为什么让女主被起诉前担惊受怕那么久,ken说因为政府不想丢脸所以不能早早放弃,ben生气啦傲娇的让ken滚远点哈哈哈,这里我笑出了声。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当官方机密成为战争谎言,英国女间谍选择揭露真相,深扒某国不要脸行为!
这片太狠了,我们没做错事,我们也没有做过任何对的事。
电影也许就从布局和表演上未必是满分, 但是这种电影的意义本身就不是比拼什么电影的艺术和技巧,而是看是否讲述了一个有价值的故事。
这才是这种电影的生命, 正如我的标题, 所以我给打了5星, 就是想表扬和推荐这部电影折射出的意义。
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本质就在于道德的树立,人性的尊重,以及良好秩序的建立。
正因为这些核心的东西,我们有别于草原山岭上弱肉强食,任性杀戮的动物世界。
国家作为一种人类社会负责维护这些核心价值的强力机器,本质是要看是否维护了这些核心价值,否则这就是一个邪恶的国家。
比如纳粹德国,肆意践踏人权,国家机器沦为某些阶级强取豪夺,甚至通过战争手段抢劫的邪恶国家。
这种邪恶国家当然很快就灭亡。
但是很多国家,并没有达到纳粹这样邪恶,但本质上却并不尊重这些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所以要出很多问题。
比如现在的美国,实际也成为一些人掠夺的机器,但是它也有好的一面。
整个欧美社会都是如此。
电影反应的当然是美好的一面。
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战争本质就如上所说,国家机器被操控,千百万人的福祉被当作筹码, 那么这和纳粹的做法有什么分别?
欧美反战人士奋起反抗, 就是要维护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
所以女主对政府没有忠诚, 对国家是极度忠诚。
因为对国家,大家希望都是人间天国,政府是轮更交替的, 国家才是那个唯一不变,去维护核心价值,人间正义的机器。
理解这一点, 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女主的叛国并不成立,前提是政府已经违法。
人性的光辉熠熠发光,照亮了人间的黑暗,这是电影讲述的最大正能量。
当然,保证实现这个的前提,是已经建立了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体系。
所以法治的胜利,也是本片中的核心表现之一。
无论多么强势的政府机关,也必须尊重法律,尊重人权,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我们那个被关了251天的苦命孩子, 看这个电影恐怕也更加满面泪流。
看了这个电影, 你才知道 看到守法普法的警官是怎么作为,看到律师是如何维护法律正义, 理想中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子。
1.凯拉奈特莉的演技真好!
2.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但又都是怯懦的,有的迫于无奈,有的迫于压力,有的性格使然,这时候就需要偶像的力量!
所以,媒体、公众人物的导向十分重要!
3.政府就是特权,想干嘛干嘛,政府违法了,就是审判也轮不到你老百姓;你可以看不惯,看不惯你的单位、同志、政府、社会等等问题,你抱怨抱怨就完了,和你的领导说一说发泄一下得了,你还发大字报去揭露,那就说不过去了!
一个百姓,这是要造反啊!
但只有靠这些坚持斗争,坚持人性,坚持真理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和《副总统》很多情节能够对上,但又又一些对不上,那就是说美国对英国也撒了谎,美国连盟友都骗,都是利益!
尤其在政府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任何事都是资本交换,资本政治就是拿不上台面的恶心玩意!
5.审讯这玩意真厉害,不用什么科学产品,问两句你就麻了,一般人心理根本承受不了6.信仰与仇恨无关,人天生都是善良的7.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有信仰的人有交际洁癖8.蛇吞象这种事,你得有象这种朋友才能办成!
最近喜欢上了朴素的剧情片。
因为大多是based on a true story,所以能切身代入的感觉更强烈,给到现实的思考也会更多;再加上没有太多的情绪的宣泄,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你可以在这其中看到不少普通人的挣扎与选择,更让自己有直观的自查。
电影《官方机密》就是这么一部朴素的剧情片。
懂中文的前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的翻译员Katharine Gun,在2003年接到了一封来自上头的邮件,要她监听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从而帮助英美获得进行伊拉克战争的合理性,但Gun将邮件泄露给反战的伙伴,后来又流转到了媒体手中,发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Gun也遭受了起诉,即使最终无罪释放,但战争已经是事实。
照打不误,伊拉克还是生灵涂炭,没有明显的英雄,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对,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没有惊天动地的背景,也没有一骑绝尘的智商,也没有思虑周全的谋算;摊上了一个其实也很普通但也很不普通的事儿,用了她觉得应该去做的方式,到最后,一个普通人的选择与坚持,什么都改变不了?
那么其意义何在呢?
穿绿裙子惊艳屏幕让我等跪舔的KK,在这部影片中贡献了自己有史以来最低的颜值,不仅仅是演员素颜,整个电影的手法也很普通,没有艺术技巧,平铺直叙的讲述方式甚至让人感觉有些枯燥。
但就是这样一部影片,结合最近发生的武汉肺炎,让我不禁思绪万千。
普通人面对宏大的历史进程,还在坚持那些微小的、真实的、对心中良知的坚守,还记得在柏林墙倒塌后,审讯当时射杀东柏林平民的军官,法官当庭指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那时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你应该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重新思考“枪口抬高一厘米”,这或许就是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反思。
当Gun明知道泄露邮件是叛国,她还是复制了邮件给反战朋友,我其实当时在怀疑她的动机:她是不是太想当个人英雄了,而没有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利益?
但当调查组的人过来,一个一个盘问时,她可以演得很好没有破绽,但为了不让其他的同事替她受罪,她顶着所有的压力,主动坦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个选择让我思考:我会选择坦白么?
如果我相信我是对的,相信战争是邪恶的,应该反对的,我会不会心安理得地享受“匿名”的感觉?
我会不会在想象后果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一方?
正如在电影里,Gun的人权律师Ben Emmerson说到:“ 当你知道自己的决定带来的后果是,你将会失去一切,你的丈夫、工作、名誉和地位,但你仍然做出决定。
这是一场你极有可能失去全部,却什么都无法得到的赌局,你却依然坚持自己相信的良知,对此,我非常尊敬。
”普通人没有影响世界的机会,但我们每天都在做权衡,做决策,即使是那些微小的事情。
仔细回想每天的决定与行动,我们妥协地太多,只为求更多的生存腾挪的空间——我们需要一份“工作”,需要别人的“喜欢及认可”,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选择说什么做什么,不要让自己得罪人,关系要处理好,做人要圆滑。
但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觉得什么都可以,更重要的是“只要不影响我(的利益),什么都可以”!
面对老板不道义的决策,面对竞争者更世故的处理方式,面对家人、面对朋友……你自己心中的尺子究竟是什么?
有什么是不可妥协的?
是不可让步的?
你为谁而发声?
你看重什么?
你要维护的是什么原则?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两件事情:一个是批评与质疑的勇气,另一个是不断修炼自己良心的坚持我很难想象,一直都是“只要不影响我(的利益),什么都可以”!
的人,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追求心中的正义么?
会真正地去承担所有后果么?
行动是一种习惯,习惯需要一复一日的培养。
仔细反思一下自己,我觉得我现在没有勇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挺身而出,我只会做一个怂包,躲在后面,不做任何错误的事情,也做不了任何对的事情。
而在2020年,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有原则的人,一个大嘴巴,一个受人讨厌的,但更受自己尊重的人。
当你服务于国家秘密机构,你的一切就不是你的了!
但是良知、公理依旧在那!
很多人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坚守道德底线,还是屈从于国家意志?
这个选择题根本没有答案!
凯瑟琳是英国情报机构的翻译人员,有个西亚血统的男友,在英国过着简单的日子。
一封来自美国情报机构的电子邮件送到她面前时,她的世界动荡了!
为了一份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议得到通过,美国竟然要求盟友提供安理会成员的个人信息,其中蕴含的潜台词不言而喻!
暗箱操作什么的骚操作,美国不要太熟练!
还拥有良知的凯瑟琳把情报送到英国反战分子手中,希望能曝光这个事,教训美国人!
可是,本来很正义的事情,因为媒体的大肆报道而成为一场情报领域的轩然大波。
这期间英国媒体的多方求证让我看的获益匪浅,人脉、资金、推理、决断,一出出精彩的媒体大戏夺去了情报站的彩头!
最后,当英国媒体报道出来却因为秘书多此一举的“拼写检查”操作,被人指出美国知情人说英式英语的笑话!
让这场情报与媒体风波失去原本的正义。
在这期间,经过一系列诉讼程序,凯瑟琳身心受到重大打击,她为之敬仰的祖国,竟然会伙同美国干出如此违反人性的事情,世界观随之崩塌,未婚夫差一点被强制遣返,生活陷入水火!
虽然,最终无罪释放,但是,战争依旧,死亡依旧,公理和秩序在强权面前成为废纸,冲下下水道!
这个世界不安全的因素不是恐怖分子,而是美国!
相信每个看完电影的人都会得出一样的结论!
凯瑟琳原型接受采访时的表态
同为真实事件改编,同为女性,同是身居要职,同是与英国政府对抗,同是为了阻止战争,这部电影跟之前的《红琼》可并称反战泄密姐妹片。
同时也让我惊诧于,英国真是有太多为了人民的福祉而不惜自己的前途和名誉,遵从内心呼唤违背职业信仰,勇敢做出选择。
对于强权的畏惧,对于失忠于民的不安,对于谎言的不能容忍,以及对于哪怕用妥协退让交换原谅和宽容,她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而正是一直以来西方世界所宣扬的普世价值在这样的小人物以此身体力行的体现和执行,才深刻反应了西方民主与文明的下沉式影响力:你看她没有政审就进入了回家安全机构,她自己承认后被调查也可以请律师甚至来自高层的人权斗士,你看即使出卖了重要情报,也会被当权者钦佩和夸耀,这不一而足的是在以退为进的炫耀西方价值观的正确性,谎言一定会被揭穿,正义一定会被神掌,是的,我们也这么想,这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是公德是良心。
凯拉奈特利那奇怪的表情真是好奇怪,但在这样的矛盾和压力充斥的小酒馆里,那个刻意的,矛盾的表情还真是妥帖。
费恩斯的出场一下hold住全场,他的气场他的深沉使得隔着屏幕我们都觉得安心踏实-她,女主一定会赢得诉讼,赢得尊严和跟一切阴暗勾当斗争的胜利。
我出戏的只有演员每一个都太有名了。
王冠女王丈夫的眉毛和眼神,小动作有点多多。
古迪的娃娃脸也出了戏,他和线人的对话可以再老油条和圆滑一些,可以表现更有层次的性格。
那个时候的新闻果然都是一堆理想主义者。
拉叔脸刚出来我就感动。
他台词和微表情精准又不刻意。
女主那张脸太像刀刻的一样坚毅了,和于佩尔一样,脸的出现就写着坚毅和不服输。
原型出来的时候,小小的个子,肉肉的脸,看起来是被保护的形象。
但声音那么坚定有力,不愧是做出这件事的人。
结尾,检察官理直气壮的没有欺骗显得过于高高在上
这样的电影尺度很大,有勇气、有信仰,台词很专业,叙事很细致,断断续续的看了四次才看完。
小人物往往难以窥全局,凡事倾心尽力而已,而一个国家就是在各种约法和制度下运行的巨大机器,个人意志微如蝼蚁难以影响大局,国家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就很难停止,一般由精英控制着方向盘,民众自下而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机器的走向。
有时候挺喜欢西方的这一套立法、司法、行政体制,羡慕高效的监督制衡效力,就像港片《寒战》和美剧《纸牌屋》系列中的感觉,不过港片中的政治始终拍不出大气磅礴的感觉。
西方哪一套制度玩的好确实是武林绝学,玩不转就容易成前期的香港、火灾的澳大利亚和当代的韩国。
希望祖国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越来越好!
🐜🐜🐳🐳希望新冠肺炎疫情早点结束🙏🙏🙏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正是国内网络上因为FF的日记在海外出版,被众人口诛笔伐,认为是对伟大祖国的抹黑,甚至有人将FF认为是汉奸,卖国贼,叛国者。
如果按照这些人的标准,我想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所作所为,可以被他们枪毙一万次,恨不得挫骨扬灰。
一个在情报机构为政府工作的女人,将国家的秘密公之于众,让政府和友邦在国际上丢尽颜面,甚至把政府发动的战争视为非法战争。
这样的行为,放在国内,怕是早就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了吧,可是在那么多人都看不起的英国,政府居然放弃了对她的起诉,还有那么多的媒体和律师去支持她,把她视为英雄一般,果然腐国药丸。
我想,那些指责FF日记抹黑祖国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国家和政府的区别,永远也不会懂,当政府试图把人民拖入战争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样的“叛国者”,自己只能成为战争贩子的牺牲品和炮灰。
最让人悲哀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大多数人,既无力决定自己的命运,亦不会站出来,试图去挡住权力肆意发动癫狂的脚步,甚至会为战争而欢呼。
当权力不受制约的政府和当权者将整个国家和人民绑上战争车轮的时候,谁是真正的叛国者呢?
最后,用影片中律师的一段话来结束吧:“in fact,by leaking information to try and stop a war,i’d argue that you chose loyalty to your country over loyalty to your government,your marriage and yourself.”
还行吧,就还行,这卡司不行的故事也能整行了。换句话说,这卡司是浪费了的。英国在伊战这事儿上当了他美帝的走狗也确实不算secret。
没意思。。。
这种反思的电影越多越好。
导演可以 有影子写手内味儿了
简单的“信源——传媒——官司”三段平铺直叙,任何一段都有珠玉在前,衬托本片的平庸,当不起事件本身的分量。
佩服,平凡却伟大!真实事件改编
女主在选择外泄机密的时候,并不确知战争本身是否违法,多是出于义愤。后来审判撤诉,也并不是因为女主行为不违法,而是政府出于自身利益选择了不予追究。所以没有挣扎,只是博弈,更无关正义。类似的家国挣扎题材,不如前作天空之眼。
看不下去
道不同不相为谋
片子拍的怎样不评论,就这个故事实在是喜欢不起来。女主就是好日子享受的太久了,对独裁国家和极权统治没任何概念。作为情报机关工作人员泄露情报,你要是以一种舍身取义的理想和态度去做,做完了认罪认罚,那你还算是个人物;但是你这仅凭天真的幻想,做了坏事还不认帐,以为能walk free,就太别扭了。
3.5
片名取自Official Secrets Act,因为主演选用Keira Knightley明星的原因,片中不得不反复纠缠于不让人信服的告密“良心”和强行加戏的夫妻面临危机(穆斯林),而较少篇幅介绍于媒体作用和庭审(事实上虚构辅以真实影像已经努力在增加信服力和营造危机氛围);片后有Katharine Gun本人的访谈,她也大概介绍了下近年的生活:目前在土耳其,有了小孩,给别人教中文(片中非杜撰,的确是中文).....
conscience
乏味至极的西方样板戏。倒是全片最后一个镜头有点意思——当被公权力欺凌之后,普通人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喊一句fuck off,与之决裂。然后呢?有多远滚多远。黑色幽默了。
每个人都比女主演得好😅
英国版的”吹哨人”(whistlebrower)的故事。不管是在民主国家还是非民主国家,撒谎和欺骗都是政府的天然本性。两者的区别在于,民主国家中对政府的监督有一套有效运作的吹哨机制,普通公民为了朴素正义发哨,媒体为了寻求真相吹哨,而吹哨人一旦被迫害,又有人权组织人权律师施以援手。 倘若这个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国家,吹哨人的下场一定很惨。
虽然发生在情报部门,但却不是谍战片,取材真实人物故事,讲美国用谎言为萨达姆罗织罪名作为入侵伊拉克的借口时,英国情报人员不能接受美国人的窃听和欺骗向媒体吹哨并且惹上官非的故事,宣扬的是在大是大非的价值面前,个体的良知是否能对抗体制性的压迫和非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这个所谓的“正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虽然结果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要是萨达姆真的有WMD,那风评恐怕又不一样了。只是吧,盎撒人总是有一种能力,坏事做尽,但是他们内部有好人,正面反面的典型都会有,甚至还会自己黑自己显示我高尚,就像有个民族,有人负责激进,有人嘴上不认同激进,但是好处从来不撒手。
不喜欢政治,更不喜欢真实的政治事件
太白左了
“政府会更替,而我是为英国人民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