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下来.每一处我注意到的伏笔后面都全部有交待.没有一处落下.金泰浩开头带了一袋米去失物招领处.用那袋米换一点钱去开棺看找到的尸体是不是自己的女儿.这里面进招领处开棺是要付钱的.那袋米是从朴虎那偷走的.朴虎打牌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但是他没有怀疑金泰浩.而是怀疑船长.包括朴虎提到的工具箱.电池.都是金泰浩偷走的.
沙利文第一次杀花郎.没有成功.影片第一次展示垃圾清理工们的工作.那个一大群人都在抢的太空垃圾.最后被主角一行人抢走了.里面就装着花郎.捕获地点剧中给出是拉格朗珠附近.而且表明是UTS的财产.所以沙利文是打算把花郎扔到拉格朗珠里面.让她自生自灭.金泰浩的飞行技术非常爆炸.而且远近闻名.这里为他是原护卫队最强的飞行员打下伏笔.那些清理垃圾的工人都很怕金泰浩.因为他们知道只要金泰浩开飞船来抢他们的货物.一定会成功.这里他们在讨论的那个"他"虽然没有提到名字.但是指的就是去地球招领处看棺材的金泰浩.
影片很多次给了金泰浩的光脚特写.因为他太穷了买不起鞋子.而且金泰浩是四个人里面最穷的.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电磁鞋"的.刚捡到的电磁鞋修好了想自己穿最后被拿去抵押给失物招领处的老板了.影片最后金泰浩买了10双鞋.应该够穿好几年了.
超新的新鞋.jpg机器人巴博斯是女性.影片前面给了无数次.真的是无数次伏笔来描写.所以那些到结尾觉得惊讶的观众让我也觉得很惊讶.1.巴博斯有很多衣服和鞋子.全片下来队伍3个人除了工作服外基本没换过衣服.但是巴博斯经常换.因为女孩子就是爱美的啦.
黄衣服那套我想要同款!!!!BTW巴博斯打牌的时候反驳的那句"我没有嘴啊.你怎么这么敏感"让我把嘴里的饭笑喷了.2.巴博斯不止一次(基本上是每一次)看杂志的时候都在看美妆频道的广告.图中的标价分别是人工皮肤移植.骨骼再造.两项一起.以及最后是咨询电话.
3.中间巴博斯给花郎化妆.看得出她化妆很熟练(虽然化的不咋地...不过这是因为她自己没有皮肤.所以没办法在自己脸上练习)4.给花郎化妆的时候花郎叫巴博斯姐姐.因为小孩子比较纯真.大人的行为在花郎眼里都很简单.所以她能很容易地分辨出来巴博斯有很多女性的行为特征.所以她叫了巴博斯姐姐.然后巴博斯脸红了.并且跟她说自己一直就想去做皮肤移植和骨骼重塑.但是因为不好意思没去.(其实是没钱.她才不怕别人笑话.她一拳一个....)巴博斯很早就知道花郎不是机器人.而是货真价实的人类小女孩.在化妆的时候巴博斯盯着花郎突然说了一段话.因为她那时候就发现了花郎是人类.这段话看的时候觉得很莫名其妙.但是后面就懂了.后来船长在宣布花郎是人类的时候.大家都很惊讶.只有巴博斯说了一句"我早就知道了"这也是个梗吧.因为大家经常都说巴博斯喜欢马后炮.这是她全片唯一一次没有马后炮.
后期他们被护卫队追.飞船的管道关键时刻破裂了.原因是因为前面刚打完牌他们打起来了.朴虎跟船长单挑的时候.被船长用头撞晕之后.倒地的时候脚绊到了线.并且头磕坏了一块钢板.
朴虎是第一个提出不愿意把花郎卖掉的人.也是最疼爱花郎的一个.因为朴虎当毒贩的时候就很喜欢小孩.对小孩子都很好.巴博斯在给花郎化妆的时候提到过.
朴虎提到的砍手梗.当时巴博斯随口说她也想要.最后朴虎真的给了她一个.可以说是热心小朴了.
圆梦大师小朴给花郎化妆的时候巴博斯说船长嘴里有自爆装置.这个传言是真的.船长嘴里真的有微型炸弹.就是用来杀沙利文的.但是最后被沙利文抓住后被他拔下来了.
后续再补..
Space Sweepers is a pretty solid ride with great CGI especially when you consider the budget was around 21mil (USD). I see a lot of people saying that the acting was subpar for some of the cast and supporting cast, but how can you truly gauge it when you're more than like watching it in another language.It met the expections I have for these Netflix Sci Fi films. If you enjoyed Wandering Earth then you will more than likely enjoy this as well.
东亚太空歌剧有钱就行速成指南《胜利号》固然是可以被归类为一部太空歌剧的,带有古典而鲜明的太空歌剧特征;同时它也是极具有韩国与东亚色彩的,对传统的太空歌剧创作方法论进行着东亚视角的修正。
比起《流浪地球》那天时地利人和带来的并不太容易再现的成功,在商业化运作与通俗性上均做得更好的《胜利号》更像是一个可供借鉴甚至是可复制的研究样本。
本文非严格意义上的影评,借韩国第一部太空歌剧《胜利号》讨论科幻类型片因何流行,以及关于韩国太空歌剧的种种。
太空歌剧:何时源起、因何流行回望文学史上太空歌剧百余年的历史,已经很难说清作为一种风格的太空歌剧(space opera)出现于何时。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早期的太空歌剧带有鲜明的殖民色彩。
实际上,太空歌剧的核心就是冒险故事范式,这个核心被认为是探险和殖民征服的神话表现形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早期的太空歌剧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建立起一种把行星是为假想中的国家或殖民地,从而把地球上的领土争端移植到太空之中的叙事模式。
而后在不断发展与修正的过程中,其内涵逐渐演变成异域色彩浓厚的冒险故事(脱胎于殖民视角的叙事模式)、理想化的男性主角(一种对于殖民者的演绎)以及黑白分明的善恶斗争(贸易战争的隐喻)。
于是时间来到1977年,在传统太空歌剧的汲养下、结合来自黑泽明与西部电影的灵感,太空歌剧的不朽杰作《星球大战》横空出世。
《星战》系列不仅重振好莱坞低迷的科幻片市场,更是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作为流行文化最成功的IP之一至今未衰。
以《星战》为代表的太空歌剧太过成功,拍出自己民族的太空歌剧成为了一种对于电影产业无形而又极具压迫力的期盼。
几十年后我们已经可以看清楚上世纪好莱坞太空歌剧成功的历史背景。
在无论是作为一种神话的西部、还是作为一种类型片的西部片对公众的吸引力越来越低的大环境下,以太空歌剧为代表的科幻片接过了西部片的大旗,扛起了流行文化领域满足公众对于他者想象的责任。
如同西部文学诞生于西部开垦结束、地理意义上的西部不再神秘,需要一个艺术领域的符号满足公众对于西部的想象一般,上世纪美国太空歌剧的流行是那个太空探索热情高涨、科技进步致使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下的必然结果。
目光回到《胜利号》,与美国上世纪技术主导下的太空歌剧流行不同,韩国电影对于太空歌剧的尝试更多的是电影产业化与电影文化发展的结果。
这一段历史不少观众都已经耳熟能详:1997年面对电影解禁后好莱坞电影的冲击,韩国电影人以南北为题材,学习好莱坞商业类型片方法拍摄出《生死谍变》为回答。
《汉江怪物》这部融合了386世代烙印、后殖民色彩与千禧年想象的作品开韩国科幻类型片先河。
《雪国列车》作为当年的“冲奥”力作更是科幻类型片包裹下的韩国文化同西方文化结合的尝试。
而另一方面,从当年三人三色的作家主义导演洪常秀、李沧东与李光模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再到怪才金基德冲击三大,以及最终同时摘夺金棕榈与小金人的奉俊昊。
电影产业化愈发现代与成熟的同时,韩国电影作为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后起之秀越来越引人注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电影终于攀向向电影产业化的高峰太空歌剧,丝毫不令人意外。
传统与模式《胜利号》拥有《萤火虫》式的故事,以典型的太空歌剧创作方法论进行创作,但也有着独有的韩国色彩。
如同不少评论所提到的一般:《胜利号》的开场有着非常典型的科幻类型片气质。
未来年代破败的地球与直入云天的太空电梯赋予了电影赛博朋克的第一印象;做作的宣传片与理念极端的反派奠定了电影反乌托邦的基调;而第一场空战(或者说太空抢垃圾)无论是音乐与美术都像从那个科幻黄金年代穿越而来。
而很快观众又会发现这并非毫无韩国特色的好莱坞流水线产品。
一边是垄断着财富、暴力机器、文化甚至是生存权力的少部分人,一边是留在地球等待死亡和流浪于宇宙中随时可能死亡的大多数人——这一设定很难不理解为对于韩国现状的隐喻。
而对于财阀的批判更是在捡垃圾不仅赚不了钱还得倒贴罚款、辛劳的工作收入却都进入了以银行为代表的资本家口袋中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这是一部韩国出品的太空歌剧。
当然《胜利号》也如同绝大所数太空歌剧一般,有着过于娱乐化的情节。
电影大致以小女孩以自己的能力挽救行将坠毁的胜利号为中点,胜利号船员一行的动机也由“牟利”转向“拯救”。
船员们身怀绝技却因种种原因先进落魄的设定是太空歌剧常见的范本,对小女孩情感的变化生硬和刻意、主角Tae-ho的过去更是相当老套。
以现有的语言概括与定义某个国家的电影应当是什么样子极其容易陷入刻板印象与偏见的陷阱。
但如同镍币影院与电影宫塑造美国电影平民与奇观的双重传统,历史与传统或多或少会在艺术作品中所展现,《流浪地球》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便是很好的例子。
在呼应本国文化这一点上,《胜利号》并不成功。
十五年之后再度审视:《汉江怪物》结尾,青春而矫健裴斗娜举起了象征着韩国传统的弓箭、用386世代再熟悉不过的火焰瓶所引燃,射向来自美军基地的“怪物”充满着象征与预言的气息,那似乎是世纪初的一种宣言。
作为一次尝试可能并不太成功的《胜利号》同其他作品一道,隐约回应着当年那一幕。
《胜利号》是由赵圣熙自编自导,宋仲基、金泰梨、陈善圭等主演的科幻电影。
该片讲述了发生在二十一世纪2092年的科幻故事。
2020年9月16日,描绘了在星球之间穿梭的冒险故事、韩国影史上首部高成本科幻巨制《胜利号》纳入华谊兄弟“H计划”第七季片单5大篇章的远瞻国际视野篇章。
《胜利号》是韩国首部外太空探险电影,是一部以宇宙为舞台,讲述了发生在2092年的科幻故事,往返于星球之间一艘太空垃圾清理船的乘员们偶然发现一个人形机器人后卷入危险交易的故事。
标记了一年零八个月想看,今天终于找出这部电影看了。
因为疫情隔离整天不知道干什么,心还静不下。
就不想看过于烧脑的电影,也不想看无脑的纯垃圾,但又需要打发时间。
无意间看见一个评价,说是还是韩国电影那种小温馨的结尾,我就找来看一看吧。
刚开始看,听见背景独白又是地球环境问题,末世逃离,以为是那种大俗套的故事。
没想到侧重点并没有放在这方面。
其实整个故事也不咋样,但好在特效不错,特效搞得没的说。
整个未来的太空景象就像我脑海中有概念但却没有具现化的样子。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卫星排列的场景,未来居住的人造卫星竟然跟我多年前看的一篇科幻玄幻小说的样子差不多,全是把我脑海里的东西具象化了,而且极其自然。
演员演技就不评价了,每个角色的过往经历也是老套+不合理,但是打发时间吗,毕竟女主还是挺好看的,小姑娘也很可爱,还有点像我的一个同学,虎跟机器人我也很喜欢。
宋仲基就拉倒吧,无感。
放眼看去,有哲学家 经济学家 生物学家 宇宙学家 逻辑学家 思想家 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家 科学家 反正就是太牛了!
而且杠精到极致…如果流浪地球能上七分这个上不了????
一个爆米花电影又不是纪录片又不是什么严谨的知识普及视频课…特么的你居然因为什么科学理论不严谨看不下去?
那么哪个剧本是你写的?
你在哪里发表过自己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看了几部电影都能称家?
佛了…我是真的佛了!
在特效方面,作为一部同样是大制作的科幻片,真的没有浪费这一亿多的投入。
但让我过后仍不断回味的,是主角作为一个小人物所展现的电影视角,故事发生在一个会开飞船的天才身上,但他却只是一个平凡人,不是很聪明,也不算善良,在地球“末日”里踽踽求生。
仅有的爱全给了那个阴差阳错抱养来的顺妮。
而对着同样天真可爱的花郎,他却一直吝啬于给她一个微笑,心中只一心想着卖个好价钱。
在一次面对队友倒的倒,周围的人几乎都死了的情况时,主角还是膝行到大boss面前捡起那用来嘲讽他的百万美金,因为他实在无法放下这么多年想要再见女儿一面的执念。
这就是小人物的现实世界,他们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微弱的善念,面对危险时会茫然失声。
但他们也会质疑自己,会因后悔而改变主意。
对一个想要活下去的人来说,爱钱不是羞于表达的事。
无论是在末世还是和平年代,物资什么时候不重要呢。
而电影中的boss出场设计也还可以,作为一个和主线并行的支线剧情,电影用单独剧情刻画了boss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让他一出场就与主角团作对,这点让我看的很舒服。
值得一提的还有,电影中来自各个国家的不同语言的融合,在这方面不得不说导演其实很大胆,因为处理不好就可能会成为整部电影的尬点。
但是奇异的是这些语言的大杂烩很快就让我适应良好,甚至觉得太符合这个电影的多国背景了,带来一种理想主义上的各国统一的感受。
最后想说的是,这是一个难得的没有掺杂个人英雄主义的科幻电影。
可以说主角除了开飞船比别人快了点,其他方面都一无是处。
可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让我目不转睛的看了两个多小时还觉得很振奋。
主角不蠢,但智商也不算天才,电影不捧杰克苏,可就是能让人感到温暖在蔓延。
致敬各位导演演员和幕后人员。
2/13/2021
胜利号是一部顶级的成功的科幻商业大片 足以满分首先故事曲折又精彩 最后的神转折虽然在其他影片中也有类似 但是绝对让当时观影的观众意想不到 而且泪流满面节奏流畅 2个小时的时间没有一点拖拉 塞入了众多元素和剧情 感叹 温馨 激烈 悲伤 喜悦各种场景和情绪也无缝衔接角色表演也十分到位 主角 配角到反角都表演自然 入木三分 有些科幻片过于迷信自身的科学性 不好好展开情节 整片絮絮叨叨向观众科普自己发现或者理解了什么高深的科学知识但是好的科幻片就象胜利号那样 把握住了科幻重点在于幻而不在于科 很快就交代好了背景 直接进入剧情和画面的欣赏 对于一些需要交代的道理 也直接以“不知道会怎样”“不知道为啥会这样”说明 反而体现出真正的科学心态
影片还给人一种“大成”的感觉 相比之下 某些影片过于集中表达 元素贫乏失去了丰度 而某些影片想同时容纳众多想法 却处理不到位就变成了“大杂烩”只有细节做到位 不遗忘不硬塞 该重点的适当突出 该放轻的适当带过才行 这点影片处理得很好比如影片在体现时代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时 很自然地出现各地域人群和语言 但又不会特意安排什么场景(比如开会)去展现 给人一种很正常很适应的感觉影片中引入的思考包括环保 太空垃圾 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 新阶级 基因歧视等等 都没有刻意去提出和尖锐化 最后的坏蛋公司也没有被毁灭 这方面有一种亚洲人的内敛和包容 没有去掩盖也没有去完全否定 换句话说 有垃圾也正好给收垃圾的多条路走 这也算一种乐天精神通常贯穿影片的其实除了故事 还有角色的心路 包括主角和反派 有些影片恨不得用旁白来说明 但是好的影片自然而然让这一切通过细节展现出来
这部影片最高潮的时候 也是最有艺术体现的时候 打开的仓库门 涌出的美金 倒计时的氢弹 牺牲的觉悟 反角的狼狈和自我怀疑 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有 “燃爆”和“泪目”可以形容
丰满而不刻意 专心致志地讲好一个故事 处理好细节 打动观众 影片自然就胜利了影片里最酷的角色我得说是那个机器人 主角脸型偏圆了点 显得有点过于年轻不太符合年龄交代 (另一个科学家爸爸倒比较对头而且也好看)(那个152岁的反派是例外 毕竟明显交代采用了特殊黑科技的)
最后一点瑕疵是结尾交代太多了 到主角和原来的女儿告别之后就该结束了 后面的生活气息和整个影片风格不贴合 差点拐到生活片连续剧的套路上了 给小女孩找5个家教的话压根不合适出现
三星 多的半星给演员片尾曲蛮不错的。
演员演技很不错,宋仲基的长相完全是喜欢的类型(小奶狗hhhhh)。
泰🍐演技一如既往地让人忘记她其他的戏,这次是霸总(好帅!
)。
小女孩也把真人和机器人的状态演得很好。
剧情就还是套路。
科幻电影到最后又变成了拯救人类,反派总是关键时刻留主角一命,主角总是能最后关头创造奇迹。
反派死于仁慈和话多。
还有一个槽点是画面很工地风,毫无美感,且极为杂乱。
伊甸火星也设定的太粗糙了。
还有逻辑也不通。
男女主都是天才设定,明明恨反派,但也只是在反派打造的混乱太空中艰难求生存。
如果没有小女孩出现作为转机,他们就还是生活在那个规则下,和人设不符。
还有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
总之,不愿再看。
故事的大背景跟《极乐空间》很类似,就是地球环境恶化,只有部分人有特权可以移民环境优美的空间站。
主角团队有一些类似《银河护卫队》《冲出宁静号》的影子。
故事线和感情线又有点采用了典型的韩式煽情的风格。
总体上可以说,有创新,但也欠缺一些深度。
韩国科幻片很少涉及太空题材的,本片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太空类型的科幻片,除了对花费巨大的特效要求高,也需要过硬的数学物理知识背景。
在知识准备不是很完备的情况下匆忙出品的影片,往往会在知识逻辑上被批的体无完肤,能达到《星际穿越》《地心引力》那样知识水准的影片凤毛麟角。
大部分太空题材的科幻片都可以被普通观众多少找出一些知识硬伤。
敢于向好莱坞的最强领域发起挑战,勇气可嘉。
影片的知识点是纳米机器人,是个很好卖点,但也有一些逻辑问题。
比如开始说可以用核弹来消灭纳米机器人,但最后是小女孩控制的纳米机器人在核弹爆炸时候保护了胜利号和全体船员。
那么核弹可以摧毁纳米机器人吗?
还有就是大反派外形依然是个欧美白人,这样的设定出现在韩国影片里,也不能说不合逻辑,就是感觉上有那么一点怪怪的。
科幻片的世界里,向来是好莱坞一家独大的状态,可以说每年所有排名靠前的科幻片里,好莱坞出品的可以占到九成以上,剩余不到一成份额留给其它地区。
在那不到一成的份额里,韩国影片近年来逐步开始展露头角,是可喜可贺的。
但是受限于韩国电影工业的规模和文化单一性,对好莱坞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没有太大的影响。
科幻片本就是基于对现实的批判,都不敢批判现实,再华丽的场面和再炫目的特效,也不过就是空有其表而已。
好莱坞的经典科幻片,要么充满了对顶层的讽刺,要么就是来自于正义感的爆发,所要打破的就是包裹了科技外衣的某些看似坚不可摧的秩序。
韩国原本跟我们类似,对影视作品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直到80年代末期金大中的上台,才废除了原有的电影审查制度,这以后,韩国电影工业迅速发展,并逐步取代了日本和香港在东亚电影体系里的地位,成为东亚电影的领跑者。
但依然受限于其民族文化的单一性,很多时候其电影能触及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但起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特效象星战,剧情可忽略。
《极乐空间》+《正当防卫》+《超体》。套了个科幻壳的韩国犯罪片。我是真不知道韩国商业片为什么老是喜欢为一堆陈辞滥调强塞那么多室内戏,婆妈废话又破坏节奏。这部片子就应该剪到120分钟以内快点把最后一场动作戏端上来就好了。打一星纯粹是因为不亚于《釜山行2》的烂俗结尾,是不是不允许悲情元素存在成为了韩国商业片独有的ZZZQ啊?
反派智商有问题,不太可能建立uts以及活到152岁。
《狼少年》的导演拍的科幻片,有Netflix参与,就科幻题材来说,真的是一部很吸引眼球的电影,特效不错,故事、人物设定很好莱坞。尤其配乐,竟然有种《星球大战》的即视感。宋仲基和朴宝英长得真的太像了,彻底被陈善圭圈粉儿,柳海真“演的”机器人没想到,虽然只有声音,但是明明柳海真就在眼前。唯一金泰梨的表演有些夸张,这个女船长和她的气质太不搭。
很标准的爆米花商业大片,该有的特效也有,就挺好。虽然剧情非常眼熟,但是各种套路拼接在一起,也并没有特别狗血。最后煽情部分不错。
韩国人的科幻电影,特效做的还可以,动作场面很多缺乏逻辑一惯性。故事就更别说了,秉承了韩国人一贯的“故事不够,硬凹来凑”,这一点还是挺让人佩服的,不管是现实电影还是科幻电影,韩国人都能贯彻这种糊弄三岁小孩子的讲故事方式,真是不知道是他们的制作人2逼,还是编剧导演2逼。这个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也真是很奇葩,好电影是真好,虾扯蛋时候也是真能扯淡。
太空电梯打工人,飞船渔叉捕垃圾,重军火入侵迪斯科卫星船坞大逃亡,手提激光枪携蓝领舰队大战无人机群大富豪机甲;没鞋穿的前官府精锐部队军佬飞行员,牙藏炸弹的前革命军领袖船长,擅长花牌的前战争机器人垃圾回收员,收藏断手的前斧头帮老大机械师,纳米机器人开挂小屁孩……故事幼稚无相干,中二漫画般的设定先行挺好,对应科幻中的科学含量偏低也没办法;动作细节处理模糊不清貌似中韩特效大片的通病?
主角团一个没死,反派又是蠢死的,可爱的小姑娘加分了,
宋仲基很帅,比想象中要好看很多,韩国的特效不得不说实在是进步的太快了
以科幻电影来说该片做到了特效与真实感的极致,虽然环保的主题听起来有点老调重弹,但整体节奏与故事讲述的把控同特效保持了一致的水准,非常不错!
我甚至都没有兴趣看完,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星给特效吧
流水账的剧本明显配不上这烧了大钱的特效细节和场景设计,解释不清的情节推进、急于求成的节奏把握,加上泛滥的Cliché,就像用奥罗拉钢笔写了一篇5分作文,制作方应该后悔死了吧,竟然把钱投给这种不成熟不入流的导演兼编剧,心疼特效团队。然而短评里的那些反韩战狼们倒也不必出征,能接受流浪地球的世界观,却无法接受本片,不是自大双标的杠精是什么?
韩国人太空历险记,听起来就好像有点不搭。但抛开最近对韩国棒子的个人情感,客观的讲,片子制作水平确实还可以,人物、情感、卖萌、动作、科技等方面都有一些亮点,还是值得一看的。但如果要加上个人情感的话,韩国人征服宇宙?韩国人拯救地球?这不是开玩笑呢嘛,只剩一星了。
宋仲基还是那么帅
《流浪地球》一星,《胜利号》两星——它俩是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科幻烂片中的难兄难弟。
不难看,就是很乏善可陈,剧情套路到不能再套路,燃点比不过《流浪地球》,笑点跟《银河护卫队》差远了,全片都在等什么时候演完。
还不错啊,韩国最近科幻片蓬勃发展啊
韩国电影进军宇宙题材商业大(烂)片,果然套路俗,还带点东亚大片永不灭的幼稚气。韩国电影咋那么喜欢街头混混式的主角团人设和动作风格。但太空战斗和追逐场面紧张激烈,近地空间画面壮观,人造天体的机设合理、细节极为丰富。
太空科幻爆米花爽片
3.5。还过得去吧,但这种电影还是适合去电影院看啊!女主角我愣是快到结束才看出来是谁,还蛮惊喜的,毕竟这个角色也驾驭得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