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产军旅剧虽已改变了“重陆轻海”的创作传统,但空军题材剧集依旧是寥若晨星,尤其是空军青春剧更是稀缺罕有。
《飞行少年》称得上是令人心喜之作。
剧集利用一群少男少女放飞空天报国梦的故事,将青春励志、激昂热血、懵懂情感、诙谐幽默等诸多元素巧妙相融,点燃人们心头的爱国主义情怀。
剧集以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创立为背景,讲述一干花季男女生年怀揣飞行梦想走出象牙塔,成为飞行预科班成员,在训练中历经磨砺,与天空相伴成长,获得翱翔的力量,成为肩负国人重托的蓝天雏鹰。
故事没有采用少年报国的宏大叙事,完全是以青春做调色板,奋斗做颜涂料,情感做油画笔,三者相加来描绘出懵懂少年们如何铸造梦想。
此种表现形式,更易于传递青春正能量,且被年轻一族所喜闻乐见。
剧情内容上则是情感为基,以人物们的经历起伏为耳,使固有的青春剧模式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发挥。
演员们也在塑造人物的形象及性格上有了自己更加清晰地脉络。
其实,剧集玩得是一种群像青春的概念。
一帮性格迥异的小伙伴们带着各自的动机齐聚精锐班,把一个有关飞行的故事装饰得五颜六色。
程束阳酷爱音乐,却是天赋异禀的飞行天才,看似吊儿郎当实则热血无畏。
于欣然不爱红妆爱武装,拒绝父母安排的芭蕾进修,一心想当飞行员,超级学霸外冷内热很坚强。
徐冰性格说话直来直去不绕弯,性格鬼马脑回路很清奇,活活的脱线少女一枚。
高松身为飞行员后裔,努力摆脱父辈加身的光环,高傲自负的勤门生渴望凭能力自我。
还有陈翔宇、张栋梁、陈墨……而范世錡、孙铱、李墨之、杨仕泽、张哲、韩明霖、倪美诗等有颜值的年轻演员,在剧中组成元气满满 “飞行少年天团”。
他们的样子观之可亲、见之忘俗;表演虽然稚嫩,但却较好地显露着青春不掺假的天然纯色。
教官孔新对飞行少年们屡屡的高强度严要求的训练,铺开剧情持续地发展。
他与这些少年少男少女此起彼伏的冲突与矛盾,构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一幕幕师生间对峙与对抗情节,潜藏着无数趣味,也叫人真正认识到一个优秀飞行员是怎样炼成的。
此番,严屹宽化身冷面魔鬼教官,身着戎装的造型显得英武又帅气,简直宛如现实中的飞行员灵魂附体。
他紧紧把握住角色的人格特质和精神气质,突出表现孔新的“严”字当头。
他对学生们总是一脸严肃的态度,做事严谨认真,用严苛的训练、严厉的训教,一步步培养学生们成才。
同时又严于律己。
他在喜怒哀乐等情绪表达的多层次,把一个退役飞行员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后辈的殷切希望的用心良苦给予默默显露。
正是他的言传身教使得这些飞行菜鸟们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他说出的那句“祖国需要你们的保卫,雏鹰终将翱翔天空”,听之不禁热血沸腾,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为国而战的慷慨豪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剧集堪称是青少版的“壮志凌云”。
少年强则中国空军更强,显然是要传达的理念。
一帮少年历经磨练后,一个个飞上蓝天,让祖国的蔚蓝天空成为他们挥洒青春的主场。
而透过该剧,人们更以感受到是一代代中国空军飞行员,是如何在天际保家卫国,树立起一块巍峨天碑。
该剧已于9月23日在爱奇艺上线播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年。
而在持续追剧中,势必会有更多青少年立志成为守卫祖国空疆的蓝天卫士!
作为70周年献礼剧,在这部剧还没有开播之前,看到了预告片,就已经非常期待这部剧了,这是一部热血 青春 正能量 爆棚的军事题材的剧,范世錡在里面饰演的飞行天才程束阳一个正直、勇敢、善良为梦想会付出一切的人,也是让教官头疼又喜欢的刺头程束阳,在预告片和花絮里面看到了所有演员以及工作人员在拍摄期间的付出和辛苦,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东北拍摄所有春夏秋冬的戏份,大家都非常暖心的互相帮助,老范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是他拍过最好哭,最正能量的一部剧,看到了成片以后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里面满满的暖心的同学情,真的良心推荐这部剧
程束阳,爱了爱了,范世錡演技棒棒哒,痞,帅,优秀,你就是个天才,哈哈哈哈,从第一集,你就开始挨打,真的是心疼你3秒,然后我就哈哈哈哈,爽,谁叫你那么痞,这部剧,不知道我又要看几遍了,反正,这6集,看的我意犹未尽,心慌,好想看全集啊啊啊啊啊啊啊,现在就坐等25号后面集的开始慢慢更新了,有的时候看一部剧,真的要深入了解了,你才明白一部剧的精髓,或许每个人的看法观点不一样,但是真的觉得这部剧的每一个演员都挺难的,期待后面集数的更新
最近老姐跟我说看了一部飞行题材的电视剧,我问她是啥,然后进来看了两集,真的感觉吃了一大坨屎一样。
把我们航空行业看成啥了?
中国机长一出,朋友圈里一大堆挑刺的,我还觉得人家至少还合理,结果这是啥?
你一个空军你就牛逼能飞民航客机?
飞行员有这么严重心脏病还能过飞行员体检?
这个人莫名其妙就进驾驶舱了?
怎么没掏出小手枪把他突突死啊……中国的导演队伍怎么就没有类似于豪斯医生这样的专业剧呢?
可能受家庭因素,从小就有一种很强烈的军人情结。
但凡哪里又出了什么军人题材的剧,都要去围观一下。
今晚很巧,不小心点开271首页推送的一部剧,叫《飞行少年》。
看了几集下来,真的只有一句感叹:如果让我待在剧里,我可能1集都撑不下来~先来感受下在成为飞行员之前,日常训练的模式:“ 非一般”体验的新式站军姿:头顶立水瓶,双膝夹硬币……保持动作一小时。
难度再往上一点,滚沙地、平衡桩、爬网绳的障碍训练,雨雪天不间断那种。
来回重复几遍,一下午就过去了……
好不容易捱到晚上,依靠睡觉为自己补充体力。
但为了锻炼学生们的临时反应能力与应急速度,冷不丁就有教官的紧急集合。
《飞行少年》里我大概数了下,半夜被叫醒的次数3+。
集合太慢 ? 小错误不断?
对不起!
罚跑1万米!
以上,对于体能好一些的人,时间久了或许就会适应。
但克服生理障碍上的训练,你不行自然会有人逼着你行!
水下憋气训练,超过五分钟才算合格。
但如果你怕水?
放心,后面会有人踢你下去……几千米高空的跳伞,这个像不像真人版的吃鸡?
如果你恐高?
也会有人踢你下去……为了训练学员们的前庭、空间定位能力,会增设很多的旋转训练~旋梯、转椅、固定滚轮、活动滚轮……总有变着造型的圈圈等着你转。
对于初级接受训练的学员来说,转到医务室是平常事。
对于空军飞行员来说,40秒能坚持100圈而不晕,是最低标准。
训练射击打靶,瞄不准红心,就去练憋气
时不时被放逐到野外,实战演练。
枪是彩弹枪,但狼是真狼啊~
作为一个刚升大学,还处在军训阶段的学生,每天踢踢正步、站站军姿的训练,都感觉已经累到虚脱,晚上回来追追剧,看到比自己还惨的人,突然间觉得自己幸运多了。
后面那些跳伞、憋气,更是让我一个恐高的人听着就腿软。
所以将心比心,我一直都很佩服敢把命运交给蓝天的人,在我印象中,他们也不过20岁出头的年龄,就担负着国家的责任。
相对比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就苦叫连连的我,真是感到惭愧。
每天的军训结束后,都来刷刷这部剧,就当为自己加油鼓励吧!
文/满囤儿以年轻人为受众的影视娱乐项目不一定要事无巨细地严谨写实,也不一定要对社会问题有太过深入的反思,但一定要有强烈的正能量感染力。
最近囤儿一直追的这部剧》,看完几集,昔日内心的空军梦又再次被点燃。
在被70周年华诞等刷屏的9月,《飞行少年》带来的震撼,与国防力量增强、后生可畏的民族骄傲感相得益彰。
这部戏的一个特点,就是选取了网生代的人气偶像来饰演军队中的偶像级兵种——空军,并且着力于这群少年在“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学习和磨砺。
不进让囤儿想起小时候看的《足球小将》和《灌篮高手》,那些获取成功前的汗水、努力、克服困境、战胜强敌,都是青少年最热血的燃点。
而这种历经坎坷与磨砺后的成长,都是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虽然这些年轻演员的演技稍显稚嫩,但他们青春的气息与角色天然一致。
以主人公——范世錡饰演的程束阳为例,他出道于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出道后的作品也都是网生代所喜爱的《画江湖之不良人》《火王之破晓之战》《追球》等。
有了这份熟悉,年轻观众看到他演的程束阳,便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飞行少年》选取的题材也特别独到。
在年轻人心中,空军飞行员是一个有偶像全能气质的兵种,不但体能优质高于常人,文化课都是学霸顶尖水平。
囤儿至今还记得高中时学校选报飞行员,班里所有顶尖同学全军覆没。
飞行员的门槛,一下变成了遥不可及的高高在上。
当时囤儿特别想知道,究竟要优秀到什么程度才能成为飞行员。
《飞行少年》便把这个偶像级的兵种呈现了出来,而且还不是仅仅呈现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飞行员,而是呈现了一整套现代化的、信息化的、甚至带有近未来色彩的航空人才培训系统。
在真实的空军基地中,一群帅气靓丽的年轻人接受全息投影的授课,在飞行模拟器上训练,这些画面不仅仅是内容意义上的,更是视觉上的直接刺激。
如果这时候用一部优秀作品激发热血,将对他们价值观传输产生深远影响。
本剧的受众大部分都属于年轻群体,人生阅历尚浅,极易被引导。
99%的观众或许都不会选择成为空军的一员,但他们会因为追看了这部剧,被爆棚的正能量所感染,在心中埋下一颗奋勇争先、热爱祖国、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种子。
全能天才程束阳,虽然音乐是毕生梦想,但是!
却被伟大的飞行员而吸引,并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
虽然一幅吊儿郎当的模样,却是拥有飞行员所需要条件里最优秀的一位,但他仍然努力着。
在队友遇到困难时,努力想办法帮助他们,让他们团结起来。
一副孩子气的模样却又一颗细腻而又责任的心。
值得我们一看,也值得我们向伟大的军人致敬!
随便换电视看到的,正在播找两个士兵的情节,拖沓的不行,看到后面我只求狼群把这些人一锅端。
自己瞎跑跑到狼窝里,口口声声保护战友安全,干的事儿都跟不带脑瓜子一样,狼到底做错了什么遇到你们一群憨比。
特效堪忧,煽情突兀。
说是飞行少年,为啥可劲儿跟一个林子过不去,刚看的时候还以为是讲护林队的故事……真的是难以下咽的青春剧,还以为是多么热血的题材,整了半天就是在林子里找战友,躲狼群。
到底要表现点啥????
战友情也没看出来啊,就听着一群人各种咋呼。
除了脚力得到了训练,这段林子戏的意义何在?
一群有梦想年轻人,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面对挑战、苦难绝不放弃,永不退缩。
程束阳虽然皮,但在学习飞行时全力以赴,在平时训练时绝不偷懒,在遇到困难时绝不退缩……他是好学生、好哥们、好战友,是下一代飞行栋梁孔教官虽然严厉,但刀子嘴豆腐心。
尽最大的努力来为祖国培养飞行栋梁,为学员的成长、飞行尽心尽力。
每一位演员在为这部剧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其实这剧特效用的应该不算太好但是这部剧演员话费了很多精力 大家都把细节眼神等等考虑得很到位 而且这部军旅剧又加入了感觉有点搞笑的内容 有细微的感情戏 显得不那么死板 所以这部剧还是值得去看的 尤其是老大 哈哈哈哈哈 演技很🉑️为这部戏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大家也都不容易 还记得这部戏后面有一个镜头是 那个车要翻下悬崖了 虽然那个悬崖不算很高很高的那种 但是大哥这个就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就在那吊着 所以演员也给这部戏加分了 值得大家去看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