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美队hhh那个扔的圆盘是井盖嘛没看清试图锁机器人喉车门当盾牌都是美队经典桥段哈哈哈哈你又说机甲片你又取个名刑天 你让我如何不跳戏(当然这跟电影如何无关啊,只是取名好逗)整个看下来我以为是灵笼前传(如果最后任务失败应该就是了)机甲...我以为灵笼、星际争霸、守望DVA、反浩克装甲那种全包裹且块头大的应该比这种外骨骼装甲更符合机甲吧(当然这也是设定,呃,考虑到可能有很多人喜欢这种,我觉得也没啥问题就因人而异呗)剧情就不说了身边朋友都觉得漏洞太多,我觉得人重心是机甲打斗所以无所谓剧本如何了(反正处处跳戏)玩了好多尬的,有人说独行月球后面强行煽情,这部就纯纯自我感动了。
我还以为能对标明日边缘,结果最后就一个烟雾四起就赢了,话说回来,我觉得片尾曲《逆战》倒是和明日边缘那首《Love Me Again》都不错
古天乐尽力了,但不是尽力了就有好结果《明日战记》这部电影,我在2018年12月28日的时候,就在豆瓣上标注了"想看"。
一晃4年,直到走出电影院打分,我就猛地发现,原来我关注了它这么久。
而关注它的原因不外乎:古天乐监制和主演、香港第一部机甲类科幻电影。
对于一个疯狂喜欢钢铁侠和机甲的男人和影迷,实在把人的胃口和期待值拉满。
当时放出的概念图,我还历历在目,一个字:屌。
投资4.5亿,耗了10年时间,1700个特效镜头…这当中台前幕后的付出,可想而知。
古天乐在不久前的香港金像奖上还说:我一定会搞掂《明日战记》。
他也在各种宣传上不遗余力,势要拿出这个可能会是香港电影在科幻领域的"代表作"。
今天,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1.我会给这个电影打及格分。
而这个及格是打在及格线以上的。
吊打什么《上海堡垒》这种国产耻辱。
😕2.因为你真的可以看到香港电影人,在里面对视觉、特效场景、道具的打磨。
诚意看到了,观感也有了。
3.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像一个游戏demo(原型),一个发生在香港的副本里,一群机甲人打一个叫潘朵拉的外星人的过关游戏。
军官角色,任务是改造外星人,或者启动B计划杀掉,但又设定了会杀害一众平民的冲突设定,建构主角为何而战的剧情推动力。
4.世界观并没有太大的意外,末日元素,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人类被局限在天幕之下,但"潘朵拉"这个外星生物竟然能净化空气,只是下雨就会疯狂生长,破坏城市和危及人命。
5.这电影前半小时的内容,节奏特别慢,但信息量却不多,人物关系也异常简单,甚至你可以说无脑直给,一个个过场交代完毕,什么机器人,什么兄弟关系,什么父女情,什么目标任务,都一清二楚了。
6.电影的故事可以说放在好莱坞里面,能有1吨类似的剧本。
又是外星怪兽,又是阴谋的军方,又是孤胆而受伤的英雄,而电影里末日下的设定,展示的内容聊胜于无,格局和空间死死地被按在香港这个范围内。
7.大家关心的机甲元素,细节上还是到位的。
但也没有带来过多的惊喜。
而且电影剪辑之快,让你以为自己在看《谍影重重》,很多战斗镜头是中景+近景组合,然后突然来个交叉闪现剪辑,唰唰地就没了,你有种爽了但又说不出哪里爽到了的感觉,说隔靴搔痒不是,只能说间歇性爽到。
我觉得是预算受限有关,因为这样的作品要真正达到高质量,这点钱可能还真不够,只能用剪辑去置换出呈现空间。
8.整部电影在1个小时后,是比较让我满意的"佳境"。
两段戏非常好,古天乐和刘青云等4人小分队去拿基因炸弹时,与机器人的危楼对抗战,以及高架桥上的开车与刑天、穷奇的街头枪战、肉搏追逐战,能让你分泌多巴胺。
属于有佳句无佳篇。
9.说起来,也想吐槽一下,现在科幻片可能都喜欢用"指挥室叙事",《独行月球》里是这样,《明日战记》也是,而且后者的人物真的从头到尾基本都在室内空间完成了可有可无的戏份。
刘嘉玲、张家辉、谢君豪这些影帝影后全部变成工具人。
😰10.而最让我最想不通的是,我们的渣渣辉同志,太快暴露自己而且竟然没人怀疑。
什么叫你亲手打造的天幕,流露出没了天幕我可怎么办的表情,也太直给了吧。
😂😂我搞不懂为啥凭借一人之力就可以控制所有机器人,屏蔽一个区域的通信,还到了很后面才搞清楚情况。
(还有你们随时随地都开着麦,能听到每个人说话,这又是什么鬼设定啊。
)11.因此,人物的脸谱化,剧情的游戏化(还是那种没有什么特别的),草草收场的大团圆结局,细节的欠奉,急促的剪辑,直给的表演,一根筋的逻辑,都让整部作品,只能停留在及格线上,这是近很多年来,可以站在华语科幻类电影的及格线以上的作品。
12.我觉得不要拿它跟《流浪地球》去对比,因为后者有原作打底。
而《明日战绩》更像古天乐怀着信念和梦想,实打实,脚踏实地又难能可贵的尝试,这份诚恳和耐心,坚持和执行力,已经是站在华语电影的山峰上的人了,既有勇气,也有能力去做到如今这份作品,我觉得并没有辜负观众吧。
13.从此之后,华语科幻类电影会多了古天乐的名字。
而他对于香港电影,更是不可磨灭的存在,年年劳模拍片,资助行内电影人,躬身入局,努力电影付出和投入金钱、技术和精力、影响力,发挥自己的极致,我们值得为古天乐以及这部电影台前幕后付出的人员鼓掌。
14.电影里有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不是尽力了就有好结果的。
"这很像打工人被老板训斥时的话,让人会心一笑。
但这何尝不是古天乐对自己这部作品说的呢?
那又如何呢?
我们有那样认真地前赴后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吗?
为了这个古铜肤色的赤子,你值得掏这张电影票,去目睹一份来之不易,即使它有瑕疵。
在明日战记口碑一直不佳的情况下我拉着我的科幻迷老母亲一起来看了(虽然她一度想提前退场剧情和特效分开讲吧首先是剧情:老套且没有转折,看之前听说是自己人内斗我还以为潘多拉是自己人发明来拯救世界的,好家伙出乎意料真就是内斗一点暗线都没有,像喝白开水。
然后就是煽情的部分,插叙太乱太频繁眼睛都晃瞎了,晃得人根本看不进去。
兄弟情你可以简单插叙一下,但是你女儿这些剧情零零散散我根本带入不进去,导致后面小女孩一有啥事儿就哭我都要疯了,一个我毫不关心的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被用力过猛的古仔含泪抱住,我尬得要扣出两室一厅了。
然后每个电影里都需要一个衬托主角的才叫角色,但是这部电影里的菜鸟太离谱了,枪不敢开也没有任何军事素养你是怎么能进军队的,而且还是这么重要的任务,近来度假的嘛?
我寻思你爸也不是司令官吧?
诸如此类的剧情bug太多太多了,比如结尾高潮那段不打回去给总部直接跳反派脸逼得反派必须杀主角团,我真的看不懂啊啊啊啊啊,编剧出来挨打啊特效方面,不知道是不是缺钱怎么能做到第一个特效就掉帧而且画面糊得像是电脑炸了一样,分辨率能不能高一点啊求求了,然后汽车这些特效在打斗的时候脱模很严重啊啊啊啊就感觉是飘着的一样。
其他缺点也很多,特效方面只能算中等偏下了但是我真的很感谢古天乐,我毫不后悔今天在百丽宫花了这一百大洋。
现在国产电影什么氛围?
敏感题材不让拍(话说真的敏感吗),全是爱国电影和饭圈电影,评价高的院线电影全是国外成功ip的翻拍,我都要看吐了。
我真的很佩服你们想做出像美式科幻靠拢的硬科幻,尽管电影诸多不足但是在大场面上花的钱观众都能清楚感受到,但是很遗憾这部作品真的算不上佳作,希望下一部作品能更好
如果说香港电影圈有谁能真正符合大侠的标准,那一定是古天乐了。
出道这么多年,拍摄了一百多部电影,有粉丝戏称,只有太阳才能黑他——确实,他是用行动和作品践行了金庸先生的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谓大侠,敢于力挽狂澜,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而古天乐和他的心血之作《明日战记》,就是这样的孤勇者。
说到这部暑期上映的本土科幻大片,当然不得不提2013年由他亲自创立的“One Cool天下一”电影公司。
香港本不是一个长于科幻电影创作的地方,多年来香港影人的勤奋耕耘更偏重于爱情、喜剧、动作这类灵活、快速的轻类型(真像极了这城市的质感!
),却较少涉及“重工业”“高概念”这类现代大片要素。
因此,“天下一”公司的崛起,是逆行的异类更是星星之火。
尤其借助视效制作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优势,不得不让大家对“十年磨一剑”(尤其光后期就磨了五年)的《明日战记》寄予希望。
甚至在我看来,《明日战记》的意义几乎就相当于内地的《流浪地球》。
它是香港这座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浴火重生、重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作品(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将它选为开幕影片)。
和好莱坞大片相比,它在视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不遑多让,更重要地是,它的的确确展示出了本土大片鲜明的特色。
比如,它很巧妙地把香港武打设计的精髓融入到了科幻类型中。
拳拳到铁,硬桥硬马的写实武打风格,被用在了古天乐、刘青云和机器人刑天、穷奇的打斗中。
而机甲和机器人的港式打斗,加上对游戏视角的运用,让从武侠电影开始的港式动作设计,又开辟了新的视听风格。
同时,我们在影片中还看到类似香港警匪片中经典的兄弟情元素,将孤勇者力挽狂澜的热血,和拯救苍生的悲悯带到了科幻电影中。
想一步到位地打造属于世界公共文化产品的科幻类型,确实是不现实的。
但《明日战记》的经验给我们带来启示,那便是借由本地成熟的、优势化的复合类型元素(如武侠、警匪等),匹配上足够过硬的视觉技术呈现,我们的科幻大片有可能在制作和文化多个维度上“弯道超车”。
当然,我还特别感兴趣《明日战记》中对“明日”的设定,这关乎我们对香港这座具有复杂历史过往的城市的想象。
片中,地球因环境污染而破败萧条,空气污染下,昔日繁华的城市已成为废土。
一颗陨石带来的杀伤力极强的外星生物潘多拉,让地球出现了转机。
科学家找到了驯服改造潘多拉的方法,古天乐饰演的泰来率精英部队执行改造计划,改造成功,可保住地球平安,一旦任务失败,plan B将以16万人的生命为代价保护地球。
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来保全整体,还是齐心协力背水一战,这道选择题在过去几年人类跌宕的时代无疑成为现实的隐喻。
废弃的医院中张牙舞爪的外星怪物,和无序扩张的潘多拉,也像是那病毒和贪欲的映射。
但,好在我们还有自己的英雄。
看到电影中手持盾牌的古仔,有一刻,我觉得那就是我们的“香港队长”。
最后,如果说前不久公映的《七人乐队》是以胶片为媒介“向昨天告别”(杜琪峰语),那么《明日战记》,就是通过科幻类型的架构,由今日念及未来。
——尤其身处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两部影片的接连上映,像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
就让我们在电影中守望星辰,祝福明日吧。
福利:欢迎大家转发,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择优送出五张《明日战记》电影兑换券。
先说结论: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因为想支持古仔给爸妈买了两张票,又因为各种唱衰差评差点没来,看完出来的感受是,幸好来了。
真喜欢古天乐啊,真喜欢刘青云啊。
故事确实不好,我认为情节上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舍得做取舍,还是那个问题,想要的太多了,舍不得放,于是很满,满到没有空间去铺垫,去做人物,去做孤光。
可能就是太想展示机甲,战斗,大场景,打外星人了。
可能就是又想表现古天乐父亲的身份,又想展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
可能就是太想做一个扫黑反腐谍战风云了。
可能就是太想描绘年轻一对的爱情了。
可能就是太想什么都要了,于是最后呈现出了的是看似摆烂了的结果。
都有。
又都没有。
篇幅是有限的,没有足够的铺垫,全员都成了工具人,角色立不住,观众代入不进去,于是古仔对女儿的感情不感动,抱着盼盼哭不感动,兄弟和解不感动;张家辉就差把我是反派写在脸上了,所以他最终被识破也丝毫没有大快人心,然而这原本是一个可以相当丰满的反派角色,只能说最后自杀是表明了这个野心的但无法顾及展开不了;整个节奏几乎是紧绷状态,没有张弛有度,没有逐渐提升难度,没有一点点加大代价,紧张感严重不足所以最后完成任务大获全胜也没有觉得我靠太棒了。
以上是很多人都说过的问题,我只是再重复一遍,对,我认可。
但我为什么开头就说值得一看呢?
因为它的定位,是爽片啊。
我是一个科幻爱好者,也是一个内容从业者。
我也常常陷入想做想坚持想追求和迎合市场挣钱第一的痛苦纠结之中,我想如果我也具备古天乐这么优秀强大的能力,或许我也会愿意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做一个很有可能会赔本的项目。
机甲也好科幻也好,在中国的科幻土壤上(没有土壤),大概率是不挣钱的项目呀,可这不仅仅只是古天乐自己的热爱,也是国内这个类型的一大步尝试,如果没有第一个敢的人,我们离世界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纯论电影的视觉呈现,绝对称得上诚意满满,特效目前国产电影之最,这是没争议的吧,电影里的机甲全部实拍,质感细节也是没得说的吧。
打怪物,打机器人,打内鬼,拯救世界,当成一部非常简单粗暴的打打打爽片来看,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吧。
或许这些年观众早就被好莱坞爽片养刁了胃口,对我们自己的爽片便有些不得劲。
但没办法呀,商业就是残酷的,市场环境就是竞争的,没法要求大众吃下这口情怀,也不能强制要求观众去宽容评判。
道德绑架可不行。
但我出自私心,还是想说一句,是古天乐和刘青云啊!
他们的表演不值得一张票吗?
我的天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以后怎么办啊,香港演员真的如此青黄不接了吗,没有他们以后谁来演戏啊。
(虽然全员工具人但唯独对谢君豪完全摆设我是最不满意的[苦涩])最后借用一句热评:《明日战记》,香港影坛的孤勇者。
刘嘉玲布置完任务,古天乐跳出来说,“显影液多久可以有反应啊?
没反应是不是可以马上收队。
……我可以送死,但我不会让兄弟们陪葬。
”可以说对于这种敢死队性质的任务,这种问题完全是抬杠。
如果没人能给出答案,那是不是就大家坐在这里等呢?
而后刘青云出来说了几句毫无内容的片汤话,大家就立正敬礼心甘情愿的走了。
所以你说这一幕是全体官兵给空降领导的下马威,告诉他县官不如现管,倒更让人信服。
万国鹏全程都是累赘,找基因炸弹的时候,他很识趣的问刘青云,“我是不是很没用啊。
”,刘回答,“不会啊,每一个岗位都有他自己的作用。
”那意思就是说,你丫的不要串岗才是最好的。
而他女朋友在被上司问信号丢失的原因的时候,居然恨恨的丢下一句“我男朋友在飞机上”转头就走。
我要是刘嘉玲,白眼得翻到脑后。
作为全队唯二有机甲,并且是唯一正经战斗部队的人,在寻找至关重要的基因炸弹时,就因为小女孩的一句别走,就让一个坐指挥室的穿个老机甲,带着个累赘去了。
还真是为了不让幼小的心灵失望,世界毁灭又如何啊。
当然这也是为了之后在危急关头突然出现一幕做的拙劣伏笔——这种伏笔之后又在刘青云身上用了一次,方法同样拙劣——就算古天乐走了至少车上还有一个姜皓文,可当姜皓文走的时候,独自一人的小女孩居然能俏皮的比手势。
像是在说“走吧走吧,我一个人没问题的。
”真是主配角不是一个命啊。
你别走
你走吧 死里逃生的几人发现了渣渣辉的犯罪证据,第一反应居然是单线联系他说,你收手吧,虽然你坐在动动手指就能掌握最新科技机器人的豪华办公室,而我们几个弹尽粮绝在没人知道的地方,但你只要收手,我们就不会赶尽杀绝。
好吧。
所以你理解为什么之前姜皓文会自己开车跑了吧。
这帮人脑子的确不太好使。
最后一场戏,我不知道这被机器人扯掉的装置是什么,但我判断至少是一个助力装置,也就是能将人类挥拳的力量和速度变成与机甲相匹配的程度,如果被毁掉,你当然还可以挥拳,但就变成了你的拳头。
这个时候你再打到钢铁身躯的机器人身上,即便自己不疼,对它们来说是不是应该不痛不痒呢。
或许是一时着急使上了黯然销魂掌。
除你武器
其实是释放封印 最后基因炸弹炸开瞬间植物也不动了,动物也玩完了。
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能让植物休眠的基因,也能让动物感染,你造炸弹的时候可还不知道有这么一种生物存在。
那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
然后地球就开始绿意盎然了,你对基因炸弹的设定是病毒进入母体会让潘朵拉将自身提问降到零下30度,进入休眠。
首先休眠的潘朵拉为什么还能净化毒素,这种休眠似乎是你要的全留下,不要的全带走。
单单就是将自身温度降到零下30度这件事,你没想过已经包裹全程的巨型植物自身温度变成零下30度,会不会让你这里瞬间变成西伯利亚。
零下30度
最绿色的零下三十度 或许电影在机甲主题以及特效处理上下了功夫,但依然无法掩盖剧本上的不用心。
一个讲不好的故事,即使框架再大,也经不起推敲。
一部片聚集了这么多个影帝影后,怎么能错过呢?
光冲着这个组合,就值回票价了。
更何况进电影院还能支持古仔的公益事业,何乐而不为。
从影片来说,与其说是科幻大片,倒不如说是科幻警匪片,故事延续了港式警匪片的典型风格,特效不算太突出,但也还融合的不错,毕竟故事的设定就注定不需要宏伟的特效场景,这点从爽感来说会吃亏,却又能理解,毕竟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期待国产后续能有我们自己的钢铁侠。
没有专业的鉴赏能力,从以我个人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电影实在欠佳。
虽然科幻电影强调特效,但也不能缺少优秀的科幻设定及节奏有度的剧本啊。
这部电影把一大堆元素堆叠进去,但剧情台词都没与之匹配的能力,无论是那个小女孩代表的父女之情,还是独眼代表的兄弟情,或者两个通讯兵的爱情以及为了人民牺牲的家国奉献的精神。
一部90分钟的电影这四个点一个都没讲立体(小女孩出现了,但接下来的剧情无法让人感受到真切的与其他人物间的情感上的联系,独眼龙由怕死到无畏也没有合理发展,最后突然就变了,强行煽情,通讯兵就流泪流泪),只让人觉得是例行公事,必须加进去而不管好坏。
再说那个反派的角色也塑造的太烂了,前期露个头,就因为自己计划要停所以就丧心病狂了,虽说勉强合理,但你好歹多写两笔,不然只让我觉得这种脆弱的一言不合就发疯的人怎么进得军队。
然后说核心设定,外星植物与机器人,和前面一样的问题,雨露均沾,点到为止,给人感觉就是为了噱头直接硬塞进去,外星植物可以大作文章,但编剧只让他做了个背景,让他打了个飞机,丢出几只虫子,就完了。
机甲机器人大有看头,剧中打斗也确实爽了,但因为前面各种问题的累加,就让人觉得像游戏动画一样,是为了让你打而强行让你打。
最后结尾就不多说了,批评的人不少。
总而言之特效不差,很爽,有时给我我在打一款游戏的感觉,但剧情和台词都很烂,像是剧组把钱去搞特效和请演员,没钱让人写剧本。
因为是国产,毕竟得慢慢起步,可以谅解,但夸赞鼓励的话就留给其他各位了吧。
这部电影真正的做到了大片既视感,是完全超出我预期的燃和热血,让我看到了机器甲大战的壮观,外星生物的奇妙,明日世界的未知。
从开头到结尾一如既往的高能,演员演技全程在线,如果是立体特效的话也许效果更佳。
首先,这部电影题材突出,不俗套。
这部电影构建了一个新颖的世界,赋予了该世界一个新的价值观,其次特效十足,让观众震撼人心的同时沉浸式观影。
紧接着情节合理一点不拖拉,不会让观众看着古板,也不会让观众容易困倦。
我从小到大都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看变装之类的,这次的变装超级燃酷,也是从所未有的。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类型,也钦佩影视人做电影的态度,单说态度这一点质量就是有保障的。
电影中人类想磨灭的居然是可以改变环境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居然是外来的生物带来的,只有一个好的目的,这种设定非常文学且有创意,而且国产电影就是总是大团圆的美好的让人看着舒服,让观众思考电影背后所带来的共鸣与思考,我觉得非常不错。
所以说,为了古天乐说的一个机甲梦想,也为了坚守初心的老戏骨都必须去看。
他们都是对民众非常贴心的,相信选择他们就是选择口碑跟流量。
首部国产机甲爽片,绝对是把特效做到了极致。
影片中无数的特效水平非常高,堪称是国产特效天花板,甚至有点达到好莱坞的水平。
这着实体现出了国产科幻片制作工艺的日益成熟。
几位主演的演技也都时刻在线,尤其是三兄弟:古校长、渣渣辉和刘青云,他们的表演都是影帝级别的。
另外姜皓文和刘嘉玲的表演也都挺不错。
但影片最大的硬伤还是剧情故事。
全程最多的还是机甲与人类之间的打斗,虽然看得非常壮观,但又觉得这些大场面很多只是为了凸显特效,对于剧情的推动没有太大作用,故事线不是很完整。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在影片中看到如此多高超的特效也值得了!
剧情和特效比「流浪地球」好一点点,票房就差亿点点。😂
怎么形容咧?「为中国科幻片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果然港片的尽头还是捉内鬼,机械骨骼的确挺帅,但续航时间太短,增压动力太弱,武器也落后,就这么样的装备也能干掉外星人也是挺扯,张家辉也没啥可发挥空间,所以就改了鼻子,连表情都没变过,好莱坞的主题,港片的内核,和中国风格没有任何关系
我给《独行月球》道歉。
好无聊 好烂说好看的影评人到底收了多少钱总之现在坐在电影院的我就是非常后悔如坐针毡 如芒刺背 如鲠在喉
对电影工业有帮助的就值得鼓励,剧情逻辑实在不走心。
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影。先说缺点吧,剧情太单薄,人物太纸片,隐喻太直白,且有缝合《环太平洋》《星河战队》《明日边缘》等经典科幻片的意图。那么优点呢,自然是帅气的机甲和华丽的动作场面了。从科技角度讲,外骨骼机械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发明。Hottoy已经拿下了古天乐和刘青云两款机甲战士的版权,将近2000元的售价也让人有所期待,谁让它们的机械设定还是相当耐看的呢。
感觉除了古天乐和刘青云别的角色都没啥存在感,单纯为了剧情推动。不过我喜欢,我就想只盯着古天乐哈哈哈
机甲特效真的很棒!三颗星全部给机甲!除了好莱坞,很少见质感这么好的机甲特效了!但电影故事的逻辑,就相去甚远了,追踪显影液时,观众肯定会问,你为啥不用无人机?!当然,用无人机,就没有后续了!看两小年轻的恋爱戏,就感觉到了,戏剧套路还是TVB老一套!家辉虽然只是客串,但眼神的戏还是有些层次变化比较好!关于菜鸟,情绪已经被《光年正传》磨没了,小配角不讨喜,眼睛能瞪那么大,却不会表达情绪就很膈应!续集,希望编剧换个人吧,电影毕竟还是讲故事为主!
我愿意给7分,虽然剧情有些问题,后期特效与道具都很不错,有些打斗场面也是帅惨了。也算是国产特效新的尝试,多给一分。
这是最近几年国产科幻电影“爽片”里非常不错的一部。我对爽片的定义是剧情流畅,画面精美,动作酷炫,坏人死掉,好人活着的完美结局。
还不错啊,特效在线,音效震耳,无脑爽片够了啊。PS:《扫毒》都过去九年了,张家辉还是不肯放过古天乐和刘青云吗。。。╮(╯▽╰)╭
虽然故事老套,情节一般,视觉和科幻元素也多有似曾相识的东西,但以我有限的科幻电影和动画游戏见识来鉴别,看不出有明显抄袭的意味,都有用心在做设计。这个片子如果想摆烂,想骗钱,想省钱,有一万种办法。可以增加无趣的文戏,可以不做那些机甲变形特写,可以不拍打斗的慢镜,甚至可以不费力不讨好的设计一个丑了吧唧的螳螂怪。但是古校长知道我们到底想看什么,知道怎样拍出来我们才会看得更爽,知道中国科幻片需要有人做点实事出来,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有这样的态度还不够吗?
三星半,特效确实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准了,台词免不了会被一顿吐槽,尬得不像三次元的人说的话,小女孩这个角色出现意义不明,如果纯粹是当做一个逆风局充电宝显得比较多余,打戏挺帅,大场面少了些,希望票房能有好成绩,第二部经费足一些。
尽力唔等于做好!
鼓励一下。
三星半,特效及设计上的进步肉眼可见,大大缩短了与好莱坞大片之间的距离。对产业来说意义重大。进一步增强了制作华语科幻电影的信心。但从观众角度看,确实情节人物过于单薄,其实并未吃透科幻类型的叙事模式,世界观也没有展开。镜头运用显得凌乱不清晰。值得鼓励但难称标杆。
你们这些没脑子的烂嘴喷子闻多了美国p吧
想收获惊喜就去看4DX版,会给你极致痛苦的美妙感觉。
全是技巧,没有情感,真的是一点剧情都没有啊……不过东西确实挺帅的,特别是刘青云那个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