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柯南系列动画是给有脑子的人看的,不管是普通的动画还是特别制作的剧场版,每一集都会让你有所思考,跟着整个案情的发展,心里也是波荡起伏的。
在电视上跟着每集每集看动画片后。。
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对侦探动画的渴望。。
于是被DNA推荐了剧场版。。
更加深刻领会了“真相只有一个”的真谛。。
有意思!
看个动画也能那么多想法,不过柯南绝对不是简单意义的动画片,去电影院感受一下吧很棒!
(除了配音)
漆黑的追踪者明显是柯南的一个转折点,比如说:1、黑衣组织们不搞地下活动转地上了直升机呼呼的飞,机关枪硄硄的射啊东京塔应该只是偏僻山村的一不起眼的小建筑物,成了马蜂窝可警察依然不理2、不仅柯南本事见长啊,以前跳个楼开个飞机拆个炸弹都已经是小事一桩了,现如今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地上的灯在地上追啊小兰可以超近距离躲开子弹了……您的空手道不用再练了……内狙击手强大啊同样的距离子弹可以精确的打碎人手中的芯片,可是……却看不到一个正在逃跑的孩子……您内眼神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啊?
……GIN的眼睛白内障了显示器那么清楚都看不见柯南直升机都爆了您老人家还安然无恙强悍的无与伦比的美丽啊日本警察智商开始负数了难得那么多警察欢聚一堂共度今宵居然都整不出个所以然来群马县的傻鸟警官,您的证件以同样的形式在TV版里就已经露过一面了,当时我们就已经很悲哀了没想到,您还要以事实证明,悲剧再重来一次……3、服部平次和柯南的BL越来越明显了那温柔的眼神……暧昧的话语……看的我们这些柯南迷们春心荡漾啊那个小激动啊这样以一来您把我们基德大人放哪呢?
本来人家和柯南暧昧的火热呢你们这三角恋我支持谁不支持谁呢?
……要不按照迷们的意愿,再加上白马探……你们四个人幸福到老吧柯南小组成员们今后将不再纠结于小兰何时发现柯南真身份,从此只关心你们纯纯的爱情不要辜负大家的祝福的哇4、由推理剧向科幻剧的转型。
可以堪比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惊险与刺激73大叔还真是不审片啊被搞成这样了还在家里避难……明年的演出会更精彩……
柯南十三弹,从去年看完12后开始倒数计时,从开到绝伦的预告开始无数次意淫,从今年4月日本那边正式放映开始板着手指头期盼。
跳过中间偷看剧透、国内上映传说等细节过程,突然间它就冒出来了,还是码好字幕的。
弄得我手足无措。
迅雷很争气地用了3分钟把这部片子搞定,就等着我静下心来瞧瞧。
谁知却怎么也消停不下来,一心多用地把它看完(只在哀殿出场的时候专心致志地研究下。。。
)而且竟然还会产生不吐不快地念头。
牺牲睡眠时间,噼噼啪啪打几个字出来吧。
总体感觉,和预期相比还是失望有余惊喜不足。
虽然早知道不可能像预告那样柯南的身份在剧场版中被揭穿,但是那预告做得玄之又玄而事实却还没广告的一半惊悚,寻求刺激的心受伤了。
毕竟往剧场版中插入黑衣组织只是出于票房考虑的噱头——还是个不如前辈第五弹运用地出色的噱头。
唯一让人称道的应该是Irish的出场,不是说这个人物设定有多出彩,而是剧场版敢为原创漫画之先,随便变个和组织有关的大活人出来。
在还未猜透谁是Bourbon之前柯南饭们又有的耍了——猜Irish的身份、样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八卦周边……反正这家伙铁定是一死,娱乐娱乐无妨。
提到组织,这部剧场版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是Vermouth越来越像柯南她姐了。
知道的了解她因工藤新一和毛利兰而不惜对组织有二心,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就是FBI派在组织的卧底呢。
漂亮姐姐把柯小弟照顾地恰到好处——既不会让他像无头苍蝇那样威胁地乱飞乱撞,也不会教他不劳而获:“给点提示,忙你的去吧,记得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哦!
”贝姐的潜台词不过如此。
难怪越来越多地同人文把她往正义的方向引。
这整一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啊其次是GIN,不变的是“白化病”的趋势,可能是因为灯光的缘故,Gin原先那一头漂亮的金发早已不见天日被“雪”藏了,取而代之的是白花花的银发。
难道是受真人版雷神Gin拖布头造型的启发?
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末了Gin的那声惊异的“なんだ、なにものなんだ”,这是我听过的Gin最不淡定的一句台词了。
看来柯南躲子弹和打飞机的功夫着实把见多识广的Gin老大吓了一大跳。
还想说说这部剧场版的反传统。
片头大惊喜了。
除了那个曾经惹无数人热血沸腾的柯南的噩梦外,片头大野克夫的招牌音乐响起,万年不变的几句台词过后,和其他剧场版的不同显现出来了。
没有介绍博士给柯南发明了什么东西,没有介绍这集要出场的谁谁谁直到江户川柯南的真实身份,而是气氛一变,开始和TV版接头了。
用心良苦啊。
闪光点是讲到宫野志保的时候不再是那几个镜头了,竟然有了穿着白大褂的志宝帅帅地指挥人的模样。
虽然还是没有给志宝画眼睛,但还是给加分——突破了青山的限制,让我们能从更多面了解她。
片尾也变了不少——经人提醒才发现果真这集片尾不再是一如既往的搞怪风或温情戏,而是很严肃很认真的气氛。
本来我还猜又是新兰戏呢,兰把在正片中没有打的电话打给新一,然后又惹一大票人跟着稀里哗啦的感动。
结果还算是小惊喜,竟然会有哀殿出现。
颇感安慰颇为满意。
我最最关注的灰原哀的变化。
从当年的第二代三无少女掌门人到如今的毒舌日渐长,“死鱼眼”日渐鼓,哀真是越来越有人情味儿了。
看来73让她转型是必然的了。
却不知为什么,我从这转型中隐隐地嗅出了不安。
不过这集又让哀迷们有收获,除了刚才说的志宝的新动作造型外,和志宝有关的人物资料又可以多添一笔——志宝的姐姐明美喜欢听“老歌老调”,比如Beatles。
其实严格来说我不算是柯南迷。
我这么拼死拼活地追柯南看的动机很不纯——只为了看灰原哀,和主线沾边也会拿来瞅瞅——就像是现在90%的看柯南的人一样。
没主线就杯具了,这可是事务所民工汉化的人自己说的。
好在这集又有伪主线(黑暗组织),又有戏份不少的哀登场,还大篇幅削弱了新兰感情戏,我没什么苛求了。
至于主体的推理故事,估计没多少人会在意——人家都是来看Irish的。
可还是有让我哀嚎的消息出现:据说M13在影院放映时是以第14弹明年继续出击的广告结束的。
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明年4月份,至少还有这么长时间柯南不会结束,至少还有这么长时间我们看不到正果。
这时间就是靠这么多次的休刊两周积累起来的。
主线断了又休刊,最近的漫画还真是够杯具的。
姑且就在TV版年终之内不停歇这样的消息中寻求安慰吧。
ps:声优部分。
终于多少能听出关西腔是有些奇怪了(这里完全没有鄙视服部同学的意思),和叶的声线确实和明日香的是一致的。
这写在没关注之前都不注意的。
但还是有疑问。
柯南让大牌声优跑龙套的本事不是盖得。
这集就请来了置鲇龙太郎(绫小路警部)和小清水亚美(上原刑事),这些当然是从cast里看到的。
等我返回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两个角色……是我的问题,我掩面而逃。。。
最后的最后,和神谷明小五郎大叔说声さよなら。
先说影片质量还是强也前几部的,希望质量继续回升。
就是场面小气推理牵强弱化了。
最最可怕的不知道剧本怎么写的 ,居然不知在那弄来武装直升机对世界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东京地标东京塔发动打靶射击,要论实力拉登兄简直就是撒尿和泥的档次了,他要是也能弄个武直玩,还费什么劲拿民航玩啊。
套用现在的流行话——被雷到 了
看柯南剧场版第一部的时候,好像是7年前或者8年前的事情,我刚刚上高中一年级,元旦期间,班里面刚刚安装了电脑和投影仪,有人带来了《引爆摩天大厦》的碟子。
同时期看的还有《午夜凶铃》和《王牌大间谍》。
我和秃子边看电影边安静的下五子棋,用圆珠笔把条条的作业本变成格格,用铅笔画X和O,用橡皮擦掉,直到把纸擦烂,再换一面,就这样用掉了整整一个作业本。
很奇妙,是吧,隔了这么久,我什么都记得。
引爆摩天大厦的细节,那只猫,那盏灯,那个对称的名字,那根剪断电线,我都清楚的记得。
我还记得我看到最后新一对小兰说你随便减吧,不管怎么样,我都陪在你身边,然后两人都倚着那面墙,等待答案的揭晓。
仿佛那个时候我有流泪的冲动,觉得这是多么美好的一段感情啊,然后默默地在想,十五岁或者十六岁的我,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一个男人来保护我呢。
现在回忆起那时候的事情,好像还在上个礼拜一样。
柯南断断续续的看,妈妈跟我一起看,小鱼跟我一起看,我们都喜欢柯南。
记得我来新加坡以后,妈妈说电视上又开始放柯南了,她看了蓝色古堡那一集,很是害怕,吓得哆哆嗦嗦的,我说我也一样,但是看到最后还是蛮开心的,那洒满阳光的庄园是最美好的遗产。
小鱼告诉我,她看了两个姐妹争夺一个男朋友的一集,感慨颇多,说以后如果我们两个喜欢上同一个人她会让给我的。
云云。
柯南没有长大。
可是我却长大了。
今天我看了剧场版第十三部。
在离开家的第五个中秋节里,抱着我的本本,安静的看。
今天去图书馆了一天,好像一直在做事情,又好像没有进展。
晚上和马来西亚小mm吃了饭,把我屯的月饼分她了一个。
我告诉她也告诉自己,今天晚上我不要做事情了,我要看柯南。
一分三十秒的时候,柯南的噩梦中。
被琴酒识破了身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很害怕,我迫使自己按了暂停,开始稳定心情。
我是个思路很跳跃的人,我想如果哪一天柯南真是死了,我一定会很难过的。
会有多难过,我不知道。
不想做太多的剧透,甚至说我看完几乎都要忘记情节了。
12部的交响乐,11部的深海,10部的游乐场,上大学以来看的几部都有明确的主题或背景,这次的不同,很散,很乱,主题不突出,仿佛埋了很多条线,但根本分不清哪个是主线。
每个人的戏份都不是很多,推理也不是很出乎意料,打斗场面没有很激烈,东京铁塔虽然是海报的主题,但也只是在里面做个样子而已。
有些情节有点虎头蛇尾,比如服部平次很深情的说柯南你一定要来大阪我请你吃饭,比如为什么大警察会被易容术掉包,比如毛利小五郎最后跑到哪里去了。
等等。
如果我是站在挑剔的角度的话。
但是,我不是,做为柯南近十年的追随者,我们都熟悉了里面的情节发展和推理模式,三个嫌疑犯,里面一个大boss,犯罪的理由可能很让人同情,死去的反是让人恨之入骨的;柯南总是很冷静很酷,有时又要装撒娇可爱;小五郎就是负责睡觉和看美女,顺便往柯南头上敲个包;兰负责专心致志的等待新一回归,同时用暴力手段解决倒数第二关键性危机。
对么?
我们都知道,我们翻来覆去看的,从第一集到现在的546集,从剧场版第一集,到现在的13集,还有无数的番外篇,特别版,真人版,其实都是一种模板套上不同的外衣而已。
可是为什么,我们就是放不下呢。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多少人都可以陌路,多少事情都可以忘记,为什么柯南让我们总会牵挂呢。
可能是一种习惯吧。
习惯了小兰和新一的咫尺天涯,习惯了小五郎邋遢却有温情的一面,习惯了灰原细腻忧郁的模样,习惯了少年侦探团的天真勇敢,习惯了佐藤的率性温柔,习惯了目暮的义气胆量,习惯了园子的娇气坚持。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什么新的东西,就是这些熟悉的人,做着熟悉的事情,让我们看着他们的努力,看着他们好好地安然无恙就好了。
其实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吧。
我不想长大,可是我不得不长大。
经历了一些事情,觉得有时候平淡真的是好事情,我不需要激情,我只要一个温暖厚实的怀抱。
庆幸的是,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很熟悉,很平淡,很默契。
突然觉得很多事情都能释怀了。
趁着中秋,祝福了前男友和他的新女朋友幸福。
联络了许久没有联络的干妈祝快乐。
这边马来西亚小mm发短信过来,说我给她的月饼是她今年唯一的一块。
谢谢我,她说她很爱我。
我们认识三年了,生日也是连着的,互相吹捧,互相鼓励。
都是很奋的人,讲起话也没什么顾忌。
感觉很舒服,我说没什么,这个四黄白莲蓉给你吃我觉得非常幸福。
咱俩谁跟谁哈。
嗯,跑题了跑题了。
不晓得要怎样结尾,那就这样吧。
大家中秋快乐,今天新加坡阴天,没有月亮,那我也就不看了。
月饼今天吃过了,甜腻腻的幸福啊。
柯南剧场版拍了13年13部了,我开始看的历史大概十年,这么长时间的老观众,这么长寿的历史,早已不是一两句影评能表达的了,闲暇之余就只能做做统计了。
我从第三部上映时开始看的剧场版,感情最深,胶片和当时VCD的颗粒色彩带来的感觉难以抹去,影片本身的素质也是历代上乘,而历代的电影票房基本上也代表了我的心中排名《引爆摩天楼》 11亿《第十四个目标》 18.5亿 《世纪末的魔术师》 25.4亿《瞳孔中的暗杀者》 25.1亿《通向天国的倒计时》 29亿《贝克街的亡灵》 33.8亿《迷宫的十字路》 32亿《银翼的魔术师》 28.5亿《水平线上的阴谋》 21.5亿《侦探们的镇魂歌》 30.3亿《蔚蓝色的灵柩》 25.3亿《战栗的乐谱》 24.2亿《漆黑的追踪者》 34亿在前5部30亿以下的票房梯队里,《天国的倒计时》第一次提及黑暗组织的剧情而票房飙高,和《漆黑追击者》本次创造新纪录的理由类似,主线剧情能吸引观众入场。
而第三部《世纪末的魔术师》算是柯南能够常驻每年4月档期的开始,因为第一部才刚打开局面,第二部增加不少但其实质量不高,第三部涉及人气配角怪盗基德,沙俄秘宝的历史气息浓厚,票房得以继续高速攀升。
《贝克街的亡灵》可能因为编剧野泽尚的原因,长时间保持票房纪录,而《贝》也是历代主题最为深刻,甚至有些悲观的作品,成人向的取向反而意外的获得了高票房,可惜野泽尚自杀,后面的编剧没有再尝试这样的主题。
《迷宫的十字路》之后,柯南采用了数字化制作,我觉得从这以后剧本的严谨性就开始不够了,即便是有些炫耀技术的部分,因为场面不够有张力,反而不如前面的反响好,票房也是一路下降,这是前6部导演小玉兼嗣最后一部,之后就换成山本泰一郎。
《侦探们的镇魂歌》因为是十周年纪念,所以票房有了回升,但这一部和下一部换了编剧,可以说是恶评如潮。
总之7以后新的团队,没有能给剧场版带来更多新意,唯有靠第二次用怪盗基德的剧情和十周年挽回点颓势。
连续的下滑,制作组也只有再次搬出黑暗组织的主线剧情来扳回败局,这是久违的主线剧情,我没有同时期漫画主线的进度,但漫画印象中要精彩的多,大银幕却太缺少话题了。
说到正题,有了《侦探们的镇魂歌》预告片的教训,知道这次《漆黑的追击者》的预告片不能相信,Gin不可能直接面对柯南,不是做梦就没有其他可能性了,果不其然,预告片里另外一句很危险的话正片也没有出现。
这次柯南完全单兵作战,警察那边来了个大聚会,漫画中各县市干警齐聚一堂,柯南再在场镜头就不够用了,理由就不剧透了。
少年侦探团也脱离柯南自行解决了相关案件,算是表现最自立的一次了。
总是这次很明显编剧营造了一个相对独立分离的破案流程,最后收拢得还不错。
这次也是兰表现最少的一次,基于同样的理由,因为柯南单兵作战的需要,不过最多的动作镜头却在最后留给了她。
这次也是唯一一次,演职员名单后的小剧场不是搞笑的,这让我很意外,看来编剧是要保持这一部严肃的主调。
柯南剧场版一贯弱化推理,所以也不用太在乎是不是猜出犯人是谁之类的,不过这次的案件还算有曲折,提示的小细节和误导都设置的不错。
本次最大的不足反而是一贯的动作场景淡化了,也是唯一没有引爆任何东西的一次吧,看来制作团队下了决心不靠这些老三套。
虽然刺激性不够,因为是主线剧情,悬念还是有的。
恭喜本片刷新了票房纪录,同时也非常期待国内上映,这一部不算差,只希望能够有原声版本,不过面对儿童的影片不可能有原声的。
每年4月日本剧场上映, 苦等半年后才有种子. 年年如此. 已经是第十三个年头!!! 上周迅雷上终于有可下的柯南剧场版. 对于我这个追了10余年的大Fan来说, 鸡冻的心情可想而知!!!
坦白说自从第7弹以后,个人感觉剧场版就没有特别亮眼的佳作,每年都略有失望。
今年这一弹虽仍无法逾越之前的经典,感觉比8—12弹都要好看。
最精彩的当属前半段,节奏紧凑,案件设置扑朔迷离,充分调动人的各个感官,精神高度集中。
后半段就略略逊色,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大场面还是没少。
画工就不用说了。
气势非凡。
画面都用镜头语言。
把一部卡通当成真正的电影来做。
可见工作室敬业的态度。
两个悬念交错设置,三个谜题有待解答。
谁是案件犯人?
谁是混入警察阵营的黑衣组织份子?
翅膀上贴了胶带的独角仙暗藏了什么悬机?
特别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几乎集合了柯南有史以来所有的警察角色。
性格各异。
趣味横生。
如果是单看可能没什么感觉,像我这种经年的老粉丝,对每个警察了若指掌的,就分外觉得亲切和有意思。
呼应回合还是一绝。
每一个镜头都在后文有对照,没有浪费的。
看到最后真相大白。
直呼过瘾。
当然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哪个罪犯杀了人还留什么dying message, 而至少有1/3的柯南TV或电影走推理dying message的套路,这一部也是一样。
不过娱乐么,也无需认真推敲。
柯南从秋冬走到春夏,13年漫漫修远,其间73大人——柯南之父和柯南的配音员结婚又离婚,感慨。。。
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结局。
又希望它会永远这么绵延下去。
如果那个黑衣组织的人,把新一的指纹和柯南的指纹的匹配度告诉组织上头的人,那么这部连载了那么多年的柯南就该结局了。
然而,柯南并不可能那么快就结局的,于是乎,那个黑衣组织的人就背叛了组织,还被组织的两个傻蛋打死了,我真的无言以对。
后面的追逐戏真的蛮精彩的啊,算是一部较激情的剧场版了
十多年之后,还记得首次在电视上看到这套动画片的那种激动地感觉;十多年之后,江户川柯南依然在读小学一年级;十多年之后,工藤新一和毛利兰仍旧是相逢何必曾相识;十多年之后,毛利小五郎还是整天没心没肺,目暮警官也是一个案子也搞不定;十多年之后......我们迎来了这套动画片的剧场版13弹,《名侦探柯南:漆黑的追踪者》,依然是那个味道,什么都没有改变。
笔者不是一个柯南饭,起码动画剧集也只是跟了200多集,倒是剧场版一部不落。
印象中,似乎在第十部《侦探的镇魂歌》保持很高的水准之后,后面两部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一般来说,剧场版算是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加入了更加丰富的情节,使得电影的格局显得比较大,而《战栗的乐谱》和《绀碧之棺》所做的差不多算是加长版的动画片。
到了本作,其实故事格局还是一般,只不过在一层故事上面又套上了一个故事,两条主线环环相扣,使得二者毫不脱节,也让故事的结构显得比较庞大,再加上精良的制作和结尾处的动作场面,令本作更像是一部电影,比前两部要好,但还是无法达到几年前剧场版的水准。
关于电影的最大的卖点推理和解密部分,想必在经历十几年的发展,青山刚昌的货还是源源不断的涌出,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新鲜了。
本片中的一些推理场面有点俗套,一筒七筒和北极星北斗七星的联系笔者这次终于在电影情节之前便猜出,这不是自己变聪明了,而是电影情节变简单了。
而一些套路情细节更成为一种模式柯南用脚踢出的足球比狙击步枪还准,而用瞄准镜射出的麻醉针却又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真正的罪犯在被柯南拆穿落网之后,回到警局对口供时也没有一个人把这个古怪的小孩供出来,而小兰姐也是越来越厉害,结尾处跟反派的PK颇有打女之风。
每部剧场版里都会出现一两个人气配角友情客串,本作中没有出现呼声较高的怪盗基德,而是黑衣人组织。
对于看动画片不多的观众来说,片中之前的铺垫还是很有帮助的,否则会造成对剧情的理解不便。
本作中黑衣人嚣张程度可见一斑,在警力充足的大都市,开着阿帕奇狂泻大口径航炮弹,但为什么他不发射火箭呢?
答曰“人家是秘密组织嘛,怎么也得低调一些。
在电影里又插一脚的老面孔是服部平次,还是那么黑,而且从其对红颜知己冷淡和对工藤新一的态度对比上来看,不由得让人想起超越动画片以外的事情...... 不要忘了,这只是一部动画片,柯南之所以热播十多年,就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套路和推理故事,以及一成不变的人物和性格,在全球范围内积攒下了超高的人气。
不可否认,没有电影里这些套路模式,《名侦探柯南》会变成什么样子。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电影里这些似曾相识的人和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模板套路,更多的是一种时尚。
初见柯南的时候,我小学五年级,北京台从头一集开始播;走进电影院看这部剧场版的时候,我大学毕业,出入职场……时过境迁,我从小学生变成了OL,柯南还在读小学一年级……所以当一开始的旁白说“灰原哀,和我一起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笑声,回过头看看,都是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观众,都是一脸心照不宣的笑容。
剧情不想论,中规中矩,我就想说说这配音,据首都电影院买票的小妞说,他们这儿还真没有原声版的。
就凑合看配音版,可实在是……前十几分钟的适应期,25一份儿的爆米花,由于我的哆嗦,被撒了一地……柯南天真烂漫的声音一出,脑子里就不自觉地想起喜羊羊;光彦的声音很像头一版的懒羊羊……步美的声音像极了美羊羊。
我小声儿跟闺蜜说,她还挺不忿儿:“你出门之前是不是又看这个了?
错觉吧!
”然后目暮警官一张嘴,闺蜜几乎嚷嚷出来:“我KAO这不是村长么?!
”然后,整部影片就在我们哭笑不得的YY中渡过了……PS:回家之后找了两部作品的配音表,发现均无重叠……可惜了……
满足不了胃口。
经过几年的熏陶,我已经习惯不要对剧情和推理抱有期待了,纯看看主角,于是这一部感觉非常好,尤其是最后十五分钟的追逐戏,相当满足主角控的爱好呀!
例行公事
没什么刺激的柯南
一般吧,本着对柯南的热爱
剧场版12
排队是排了多久才看到- -
后来那记忆卡去哪了?
这部太精彩了!!!各种主线人物啊喂
完全不见推理的内容,只有高来高去不可思议的打斗场面,人物们个性残存,智商却不见了
后半段比前半段要好很多,中文配音要死人啊!
~~剧场办质量 不想说了~
cctv6刚播完。。。原来我多年不追柯南后,它就变成这种程度了么。。。
欣赏无能
这一部可算作人物画风和叙事方式的分界线,人物表现更有棱角,动作戏也更多更重更凌厉。剧场版中首次以组织为主线,组织成员轮番登场,独创角色爱尔兰真是一位有血有肉富有魅力的成功反派。小侦探的强力道具全部物尽其用,没有太过赘余尴尬的台词与情节,孩子们的戏份也不再生硬,而是恰到好处地推动了剧情。更大气的色调与布光,更精细的CG制作,更酣畅的环摇与镜头切换,拳拳到肉的近身搏斗,极具破坏力的枪战追逐……跃然屏上的大片质感。而且导演掌控节奏很纯熟,一个案件牵引整个故事,不是抽丝剥茧而是逐层递进,最后东京铁塔上的戏份把故事推向澎湃的最高潮。无论故事还是手法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不过相比之下,本集的犯罪线就显得黯然失色了。剧本如果在这里再多下点功夫,那么这一部将会是非常出色且值得铭记的作品。
唉,对剧场版的推理早就不指望了,纯变惯性了……
服部和工藤搞基篇。我等你,一定要来哦!
牵强
这是TV版吧...
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