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的剧,便感叹,传说中的黄子华真是有才。
即使那样貌不惊人,也有颠倒众生的魔力。
嫁人应嫁麦提爽!
这是又是一句名言?
大爱麦提爽啊!
连带着他搞笑无敌的黑色雨衣,红格子衬衫和白色T恤。
男人怎么可以如他一样,绝顶聪明又玩世不恭,嬉笑怒骂却有种看透世事的淡定。
大概因为自己是学经济的,于是,对麦提爽的名言金句佩服之极。
以往听说的他,终于在这部戏中化为现实。
可以不帅,可以没钱,但是,男人啊,一定要有才华。
对于佘诗曼,喜欢,但是从没有爱过。
如今,看完这部戏,应该爱上了。
三水妹,绝对的前无古人啊。
香港制造,麦提爽一语中的!
从没想过高贵温柔如她可以如此放得开,把市井到极点的女子演绎的生动可人。
连表情都变得如此动人!
小奸诈,小邪恶,却掩饰不了大大的可爱。
必须要表扬她的衣服,真是眼花缭乱啊。
各种靓装,很少重样,让我大饱眼福。
更加喜欢阿爽和三水妹的对手戏,精彩啊!
太久没看过这样的精彩了。
过瘾啊!
比肉麻的我爱你,你爱我过瘾多了。
太喜欢他们之间的试恋爱,试分手,试结婚。
一切都水到渠成,自然 清新!
感动加心动,真是美好啊。
最后,看过这样的故事,也学会了快乐和淡定。
看了后半段,09年的港剧激起小时候放学无意中刷到电视港剧的很多比较深层记忆,而且现在看这个剧的过程中,能够更全面理智地俯瞰过去的港剧对个人成长与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的很多具体点。
只不过过去是憧憬,现在更真实地理解了剧中哪些东西是相对剧情需要架构出,而哪些是香港人生活的真正真实,哪些是我们后续可以作为成年个体仍要努力追求捍卫的点,哪些部分是剧中看似不需要努力的基础配置但实际现实对个人却是极为靠运气和努力才能获得的珍贵之物。
之前的港剧看佘诗曼少,后来看她就是倚天屠龙的周芷若,印象真不太好,那部倚天屠龙美女实在太多,佘诗曼反而并不那么出彩,很多时候都被比了下去。
而这部剧让我对佘诗曼的演技与独有的美 有全新的观感,也可能09年她状态更好吧。
在这部剧中的不同篇章不同场景,佘 的“三水妹”(林淼淼)能够同时驾驭呈现出很多位面的香港女性形象,无论是职场打拼的泼辣收租人、撒娇的闺女、恋爱中的小女生、爱慕购物囤货的市侩、敢做敢当敢发脾气敢提要求的对等朋友……很多微表情在轻喜剧当中完全都拿捏到位。
2025年初看这个剧,完全是主角配角演员的其他更出名角色的认知,比如周芷若(佘诗曼)、郭靖、陈友谅、郭襄(李琦红)、慕容复……慢慢开始欣赏这部剧,主要是黄子华的男主角麦提爽 在剧情中的很多思维思考问题方式很有价值,虽然很多操作到现实都有事情弄砸的概率,但其思考他的生存处境和事务优先级,以及面对犯下的过错这块,一直是头脑非常清楚,逻辑始终贯穿。
而且小时候看剧,香港台湾演员 真记不起来有他。
最后说一说这剧其实为了给观众传达商业和金融知识,对白和剧情是又很多强行加入,但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一种大众通识教育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的很多常识真的就是从港剧中学到的,无论是律政剧,商战剧,印象中吃不干净的东西会得霍乱(《大时代》中,方展博 对 小油太的台词),这是人生第一次知道“霍乱”这种疾病,后来才知道霍乱的文明史故事和生物微观机制这些。
除此之外 港剧大时代 频繁出现的 恒生指数、金融期货、汇率波动 乃至东南亚金融危机 这些也是最初从这个剧学到的。
这些知识其实对应试几乎没有用,而且看剧反而影响应试刷题,但是如今再看,这些知识却是极为珍贵对生活和认知周边社会行业运转 是极为必要的入门的带故事的让人印象深刻的科普,是人往上走的很多阶梯(如果一直躺平心态,那真也没啥用)。
港剧的这类不单为了刷流量的剧,故事情节中带着行业领域知识的科普,带着精英人设带着小人物的关切与伦理思考,又充满市侩气质,是香港闪耀为东方之都的各种华丽折射面。
很可能这里沾染夹杂着英国文学与中国传统的话本故事的不同血统,又融合很多殖民地的法治传统(最近十几年香港乃至港剧港片有一些是在褪色,往另一些传统演进)。
本剧当中涉及硬核商业知识的倒不是很密集,但也蛮不错的,比如零售餐饮业的定价策略可以使用“合理化烟雾”(实际是心理学当中人的认知锚定 的定势)、企业和个人最好努力探索蓝海战略、玩期权的风险大一定记得要搞对冲 、旧城区改造对顶层大佬只考虑赚钱不考虑其他副作用、创一代(米家)要把企业交给创二代需要很长时间的接班人培养历练……这些都融会在剧情故事中。
虽然相比于直接读管理学和大学课堂的商业知识学习集中度不够,但是现在越来越理解带有故事情节和蒙太奇方式的 知识信念植入方式,对人的信念系统影响更有持久效率,而且故事情节能更容易渗入到人的长效记忆系统中,必要的时候配合内核信念运作 ,在极少数的人生选择时刻让我们审慎抉择。
不如我地试拍拖、试结婚、试分手啊。
呢个系麦提爽对感情噶一个无安全感噶表现。
其实情感中,呢个试字无处不在,只系用左不同噶方式,例如试拍拖就唔系天荒夜谈,经常都听到试用期啦,呢度一个试先。
试结婚,难道我地噶同居就唔系试结婚咩?
同居噶情侣一样会起身整早餐煮午饭晚餐宵夜,一样会一起散步睇电视上网,一样会嘈交,所以“试”结婚,无结婚咁恐怖,毕竟系试,所以无责任。
至于试分手就常常会出现啦,一句唔买两句就话分手啦,讲到分手好似你吃左饭未咁普通,之后就冷战,之后一句老婆/老公我爱你就又无事。
几儿戏。
麦提爽只系将呢个现象用一个夸张噶形式表达。
睇左三套09年TVB噶戏,第一宫心计、第二巾帼枭雄、第三绝代商骄,排名系我睇噶时间,都系近呢两个月睇,但睇得最快噶都系绝代商骄,绝对唔系因为绝代商骄集数少D,系因为内容,我基本系无日无夜咁睇。
我绝对系估唔到噶系,原来,黄子华可以咁矫情,但又一D都唔浮夸,好似讲到我好文绉绉咁,直白讲,我一直觉得黄子华噶才华到男亲女爱噶间断已经系巅峰,另一个就系一个又一个噶talk show巅峰,无可否认噶。
但呢一出戏无左《奸人坚》噶浮夸,其实我觉得奸人坚同绝代商骄系同一个戏路,但黄子华演呢个麦提爽真系一绝,系商业噶角度,我睇到低调,系情感方面我睇到真诚,一个缺乏安全感噶男人点去认真对待一个感情。
两天看完了这部剧,我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所以听到一些管理学定律还是很亲切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片头没有,每位剧中人的大头像下面,都写了个绰号,“白武士”、“购物狂”“情圣”、“CEO”、“白饭王子”、“抢钱夫妻”剩下全部叫做“好朋友”,站在创作者的角度上,没有预设反派,这是本部戏的一个亮点。
回想TVB的很多剧集,为了讨好师奶口味,总有一个坏女人,第三者,设置了种种阴谋,种种误会,最后当然是大团圆结局,一般是定格婚礼抛花束。
还好没有为了完美女主角,把她的ex编成杀人犯或是阴谋家,反而没问题呀,只是因为不和,就这没简单,支持一下。
剧中的精彩对白,支持一下。
男女主角的演技也很好,“慕莲”的气质很好,作为管理理论的入门教材也不错
很多久没看过这么酣畅淋漓的电视剧了,紧凑简短。
好把,我的胃啊可能是被《宫心计》和《富贵门》搞残掉了,午休的时候看啊,我的手一直忍不住按快进,高潮啊高潮在哪里?
《绝代商骄》绝对是部值得一看的小品,对得起它的投入和产出比。
看完后我有如下感受:(啧啧,像在作报告啊)1。
香港的房价是那么的令人羡慕,一个收破烂的随随便便就能买个海景房,一个失业的还能租的起一厅N房,好说也有70、80平把,那二、三百万就可以轻松把市区二手房拿下。
香港一大学毕业生月薪达二、三万,这跟内地比没个10倍,四五倍总有把。
对比内地,这里哀鸿遍野,蜗居蚁族,好点当蜗牛,那也是背着重重的壳啊。
听说抄房团们已经杀过去了,只希望这股社会主义风不要吹的太盛才好。
2。
言归正传。
这部戏是彻头彻尾的小成本制作啊,一共就这么几个地方,绕来绕去这么几个人,衣服也不够华丽,由于剧情需要,我们的男主角就一套衣服,T恤+格子衬衫+防水风衣。
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好看度啊。
但食家和武士这两段戏好像被人为剪辑开来,不知道是演员们档期不够,还是怎地。
剧组啊,你也不能小气成这样啊。
3。
黄子华一点也不帅啊,对他的影响还停留在奸人坚的印象中。
但男人嘛,长得帅能当饭吃麽?
钱多能随便给你花麽?
所以麽,聪明、能干、有责任感,有趣,默默帮你摆平一切还不告诉你,这样的男人基本能迷倒众生了。
借用周讯的话说“他满足了我对男人的所有想象”。
哈哈,扮花痴状。
佘MM这次演了个泼辣干练的收帐妹,要扯着嗓子说话,还要动手动脚的,也许小小的转变,能撑起场子。
李绮红演了仔的妈,好怀念那个可爱的小郭襄,想想我们都老了。
其他配角大家用屁股看看就知道,都是混的不能脸熟的龙套们。
对嘛,这样才像我喜欢的TVB。
40岁的黄子华很了不起拉,一直觉得他演什么象什么,但最能诠释他的角色就是当年男亲女爱,现在可以说仍然是宝刀未老。
蛇诗曼演的算是不错的拉,还是觉得当年dodo姐和他的组合是绝配,至于商业理论也只是小儿科入门级别的,完全是普罗大众的噱头,看下即可。
偶然瞟到一集,get到了黄子华和佘诗曼的cp感,遂追完。
典型港式幽默叙事风格,虽然剧名涉及“商业”,实际上却着重阐述如何平衡情感和钱财名利的生活哲学,话题“离地”,但故事“贴地”。
各色角色在满满烟火气的场景中穿插往来,故事节奏轻松快乐,适合下饭,虽然只有22集,亦能收获十分酣畅的观影体验。
很喜欢男女主角的人物设定:阿爽被设定成智商情商双高的天才,兼有玩世不恭与善良守正,加上被母亲抛弃的悲惨童年和辜负了老友等身世,完美人设+老套设定,容易让人物离地失真。
但黄子华确实有自己特殊的表演实力,金句频出而不油腻媚俗,生活懒散却又清醒出世,人物丰满而接地气。
佘诗曼饰演的三水妹,直肠直肚,善良大方,重情重义,对生活有魄力又不会偏激怨愤。
有时冲动误事,亦不会回避问题,得理不饶人,爽快承认,尔后继续以饱满的状态补祸以及面对未来的挑战。
陷入爱情时的小表情,可爱自然,不会娇气嗲气。
会像小女孩一样撒娇,希望男友疼爱偏袒,但遇大事不会不明事理地埋怨,而是化身坚固后盾,始终坚信阿爽的秉性。
而且在遇到感情矛盾时,会正面沟通,不拖拉畏缩,不会顾着女孩子的面子而不做主动的一方。
面对已无感情的初恋,快刀斩乱麻,不耽误对方的发展。
遇阿爽总是讳莫如深,不愿讲述忧虑,则直指问题,一下洞穿阿爽的顾虑。
爽直开朗,很讨喜。
演技确实不俗。
感情线特点是细水长流,前期让位主线,没有过早搞暧昧,影响故事主题的表达。
虽然没有明确的感情进展,但你能感受到两人如何从欢喜冤家,到成为逐步合拍默契的挚友,再到紧张对方、用情至深的伴侣。
显然,阿爽完全没有恋爱经验,又因母亲的抛弃,对男女感情缺乏安全感。
即便在金融投资方面得心应手,这份理性却导致他将感情评估为高风险、无规律的产品,恐惧潜在矛盾、恐惧不够懂对方导致分手。
屡次“试”错,却不敢肯定承诺。
一方面他视林淼淼为“不可犯错”的对象,十分珍重;一方面又因难以控制风险,而不敢踏出尝试的第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林淼淼反而是这段感情更为主动的一方。
直率、果敢,一方面很沉浸于谈恋爱的过程,有自己的要求而不是一味迁就;另一方面又相信对方的真心,即使因他古怪的恋爱方式屡屡生气离场,但并没有不给他机会,而是很耐心地指出他的问题,等待阿爽改变。
她似乎刁钻港女,但实际上只需直白的爱意便能满足。
自从克服了购买癖,她在生活价值观上,和阿爽是默契的:快乐第一位,金钱不重要。
她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一种近乎冒昧的态度传达出去,面对什么事都憋在心里的阿爽,死缠烂打也要问出他不开心的缘由,反而冲破阿爽为了保护自己的不安全感才铸起的高墙,让他感到真正的可靠可依。
麦提爽有普通人的懒散怠惰,但他的人物经历仍然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例子。
为金钱害了朋友,便立即清醒,自此视金钱如粪土。
为Martin一家、森哥夫妇、武士集团都花过填债且不求回报,身披浪子回头的圣父光环,被不同人道德绑架仍默默隐忍承受,想必观众看了也会替他委屈。
黄子华的演绎让麦提爽成为一个极其可爱的角色。
对身边人好,却又撇清自己的功劳,不敢与别人建立紧密的关系,怕重蹈Martin的覆辙;金句百出,劝慰遇到困难的每一个人,可靠却又没有架子;他委屈、隐忍、回避、苦涩时,偏偏又是他善良宽容的人格魅力闪耀之时刻。
阿爽常穿一件画了个黑洞的白t,正正代表了他人物形象中很突出的特点:“空”。
安于家徒四壁,物欲低下,房屋“空空”;没有朋友,不好名利场,人际“空空”;母亲走佬,父亲病逝,回避爱情,家庭“空空”。
他自嘲自己的住所什么人都能闯进来,但又并未真的阻止他人闯入,其实暗示着他本心是希望有人来关心他、在乎他,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挽留这些人。
他坐在空空的家中,接待“食家”夺权战前上来拜访的Johnny,却意外得到对方赠予CD帮助他安眠。
有人往阿爽空空的心里强行塞入了真诚的关爱,那瞬间,他双眼明亮,语气欢快,便可知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我总是会因这种人性的灵动而着迷。
再看回主线,本剧科普了很多的经济学概念,但商战部分属实有些平淡,更多时候阿爽扮演上帝导师的角色,操纵全盘,而无实力相当的人能与他对抗。
最后一个单元,和Martin的终极对决建立在唐氏父子降智的基础上,一个大公司的转型投资,基本的风险评估却做得匆忙简单,不太合理另外,在老剧里找《爱回家》的演员是一大乐趣,配角里有很多熟面孔。
比如吕慧仪,这部剧中的演技仍然生涩,且眼妆让双眼显得失焦无神。
如今妆容则大方明丽,演技更自如,很是感慨。
既然大家都说好,我也就屈服于大家的口碑下。
确实不错。
当然剧本粗糙了点,很多地方并没有交代清楚。
总有少少遗憾。
如果是美国佬来拍这个,情况又会点呢?
起码能拍三季吧。
相比宫廷剧豪门恩怨剧,这种有生活感的故事还是很受欢迎的。
掌声也更多。
有这样一个男人:当别人汲汲营生的时候,他在努力维持家徒四壁;当别人在追逐一季又一季时尚的时候,他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永远都是同一款(幸好不是同一件);当别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一遍遍地清扫着他的蜗居;当别人在花花世界里尽情释放的时候,他只是来来回回地按着电视机遥控器(这习惯我喜欢);当别人都在努力寻找同伴一路同行的时候,他永远只会乘坐一个人的升降机上上下下;…………他不是特立独行,他只是经历过太多。
齐记是斋叔一生的心血,即使400万需要经营20年,淼淼依然不愿放弃。
可是当她成为收购项目的独家代理商的时候,当收购价可能过千万的时候,劝说斋叔放弃的人是淼淼。。。
价格不同而已。
麦提爽说,始终都只是钱的问题。。。
宾果!
这个世界应该会有钱买不到的东西,但是齐记肯定不是。
麦提爽估计确实是拿自己当救世主了,否则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拯救“食家”。
上一辈的恩怨当然应该在上一辈结束,只不过他是这一场恩怨唯一的牺牲品,只不过他的母亲对他说“我真后悔生下你。。。
”。
不记恨已经是一种境界,以德报怨。。。
对不起,这对我来说超班了。
看过黄子华几部电视剧:《男亲女爱》、《栋笃神探》,还有现在的《绝代商骄》。
一直都很喜欢他举手投足间看似很随意却总是能透露出那种隐约的睿智。
印象中在电视剧里他似乎很少穿得很正式很庄重,总是有点吊儿郎当邋邋遢遢的,说话总是没半点正经,总爱和人斗嘴抬杠,却总是个好心肠讲义气敢承担的男人。
从《男亲女爱》到《绝代商骄》,身边配戏的从郑裕玲大姐到已嫁人的蔡少芬再到如今的TVB当家花旦佘诗曼,女伴越来越年轻,而黄子华却似乎永远是那个年纪。
岁月在他的身上几乎是不留痕迹,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
唯一增加了的,或许就是插科打诨里透露出的越来越深刻的人生见地。
一时走眼曾经以为黄子华和郑嘉颖是同年出生,还很起劲的把这两个都挺喜欢的男演员做了个比较分析,后来经人提醒才发现原来年龄相差有整整十岁。
狂汗自己“走眼”的本事之余,也还是继续说说他们吧。
正好在《绝代商骄》前看的就是郑嘉颖的《烈火雄心3》,拿来说说也不算是翻旧事了。
郑嘉颖和黄子华,都是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演员,但他们却是那么不同的范儿。
有些简直就是完全相反。
郑嘉颖一直都是精干的短发,衬衫牛仔裤,随时挺直腰板,说话正正经经,浓眉大眼掩饰不住的英气,又是那样深情。
而黄子华,总是一头齐肩乱发,穿着随意,走路吊儿郎当,说话没个正经,长的比较普通,那小眼又总是有点那么种狡黠的味道,对女人又总是没心没肺的样子。
可就这么两个大大不同的人,我却都很喜欢。
琢磨来琢磨去,发现了在他们几乎完全不同的表象下一个掩藏的共同点(我是指在电视剧里,现实中没有深究):为人深明大义,重义气,敢承担,敢为朋友两肋插刀,为顾全大局而宁愿独自扛起所有冤屈,独自品味苦涩。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两部,《烈火雄心3》里,郑嘉颖全力帮助王喜,情愿被同事误解甚至影响升职,现在的《绝代商骄》里,黄子华被师傅陷害,感念于一场师恩也什么都不说,但也在积极努力的采取行动挽回。
我发现我比较喜欢他们这样的男人,话不会说的很花哨,行动却是最积极而有效的。
也大概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共同点,我才会喜欢他们这两个范儿完全不同的演员了。
现在回过来说说这《绝代商骄》。
看完《烈火雄心3》紧接着看这个,就像一道大餐下去后的调味小菜,清爽,但不会说是看完一集立马就想接着一路看下去。
就这么拖拖拉拉的一两天一集的速度看着,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寻常的家长里短,渐渐的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味道。
不知道是因为黄子华这回扮演的角色给我这个不学经济的带来了全新的知识领域的触碰,还是因为黄子华和佘诗曼这对全新搭档竟也看着很是顺眼,到最后几集,开始让我连轴转的看了。
坦白说,对佘诗曼不讨厌也称不上喜欢,长的不难看也说不上好看,但她和郑嘉颖配戏,和黄子华配戏,完全不同的腔调和感觉,她竟也能拿捏得十分到位,这点我还是挺佩服的。
以前总觉得她只是演那种苦大仇深不苟于言笑的角色,如今演个讨债的“三水妹”吵吵闹闹很有主张也很有个性倒也很顺眼,无愧于“视后”的封号,没有拘泥于本我的限制。
这电视剧呢,明显也是有意拍的诙谐幽默,那么高深莫测的经济问题,在这里也就是调味小菜一般带出林林总总各色人等,蜻蜓点水一般的浮水掠过,真正要表达的仍是TVB对人和生活的探讨。
所以啊,TVB的电视剧总是说着那么多不同领域的人和故事,又总是说着很相似的人生道理,变化纷繁复杂,又总是万变不离其宗,这或许也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都始终吸引着我们的原因所在了。
三星半 蛮好笑
阿佘演得很有魅力,但是很多句子都贬低女性
laughing sir还没出名。英雄主义,反拜金
黄子华的独角戏?
我不喜欢黄子华,就是不喜欢
剧情好夸张啊 但黄子华和阿佘的表演真的没话说 笑死了~~~
哈哈!黄子华D戏都系好搞笑,但系又学到野喔!估唔到啊佘都几搞笑可以。
可惜又是高开低走,后面几集实在是无聊…
黄子华,李绮红,看到你们,太好了...
也就这样吧,没多神!男主很不帅女主不太美,又没有好的剧情来凑!实在很一般吧
比起烈火雄心好看多了!子华真强悍~!!!
一星为了黄子华,一星为了佘诗曼,其余真的不怎样,剧情好一般,没有吸引我看下去的冲动~
睇晒呢部又翻煲男亲女爱 十二月约定你啊啊啊啊黄子华!!!!!!!!!!!!!!!!!!!!!!
总体来说实在不咋地,无聊加幼稚。
好耐冇追tvb劇,但係《絕代商驕》一出promo我就已經mark定日曆。本來有黃子華就預咗搞笑,點知今次唔單止搞笑,仲真係有嘢學!所以家陣晚晚8點半就坐定定等住播!你話如果tvb劇集部部都咁好睇,仲點會咁多人有網癮先。(之後嘅烈火3...promo到好似好勁咁,點知爛尾,勁悶!)
为什么不是50集!!不是100集!!!
对佘诗曼刮目相看。
我爱子华~
8012年了对这部剧印象还是很深 轻喜不好拍 黄子华个人风格也太明显
这片千万不能当商战片来看(太多不合逻辑),乐呵乐呵就够了。laughing哥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