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滴神啊

OMG: Oh My God!,噢,我的神啊

主演:阿克谢·库玛尔,帕莱什·拉瓦尔,米特胡恩·查克拉博蒂,欧姆·普瑞,康柯纳·森·沙尔玛,索娜什·辛哈,普拉部·地伐,马赫什·曼杰瑞卡,Govind Namdeo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英语年份:2012

《偶滴神啊》剧照

偶滴神啊 剧照 NO.1偶滴神啊 剧照 NO.2偶滴神啊 剧照 NO.3偶滴神啊 剧照 NO.4偶滴神啊 剧照 NO.5偶滴神啊 剧照 NO.6偶滴神啊 剧照 NO.13偶滴神啊 剧照 NO.14偶滴神啊 剧照 NO.15偶滴神啊 剧照 NO.16偶滴神啊 剧照 NO.17偶滴神啊 剧照 NO.18偶滴神啊 剧照 NO.19偶滴神啊 剧照 NO.20

《偶滴神啊》剧情介绍

偶滴神啊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售卖佛像的古董商人坎杰(Paresh Rawal 饰)是个无神论者。他把佛像视为玩具,不明白那些花招百出的宗教仪式,希望把女儿培养成飞行员,把儿子培养成板球球员。古董店寄托着他全部的希望和感情。 某一天热闹的祭祀仪式上,坎杰为了把参与活动的儿子揪回去,开了神的玩笑,被教派的头目警告会遭到神的报应。当天天气突然由晴转阴,且引发了一场地震。其它店铺无一受损,唯有坎杰的店被震的面目全非。本以为投了保险可以挽回损失的坎杰被保险公司告知这属于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不在承保范围内。一无所有的坎杰一纸状书把神告上了法庭。而被告人则是那些借助神灵名义四处捞金的教派头目们。一场看似离奇的官司就这样展开,而神灵(阿克谢•库玛尔 Akshay Kumar 饰)本人似乎也对此事很感兴趣,他隐藏在人群中,来到了坎杰身边,也改变了坎杰对宗教的看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恶狼老米家的婚事开封奇谈先出布败犬:后篇索命暹罗之按摩师火线之上无迹可寻旺角老炮闯东北一闪一闪亮星星灵魂歌王冒牌家庭白云桥下水井掌脸小爸妈欢颜监狱疯波侠探锦毛鼠之真假白玉堂我们的逆青春有言在仙来看我吧阿斯特拉罕叠影狙击宝物岛母亲/机器人美洲狮俱乐部跳,亲爱的办公室第九季警匪游戏

《偶滴神啊》长篇影评

 1 ) 故事不错,可惜不够严谨

一开始我以为像那个著名的故事一样,一位神官诅咒了无神论者,然后诅咒显灵,那个人向神官索赔,说是神官的诅咒导致的,然后神官证明拼命神不存在来撇清关系,而无神论者证明神存在的故事,但比我想的要差,宛如儿戏的法庭,虽然表达的内容值得肯定,但辩论部分有点不严谨和儿戏了。

几乎全程都是主角在输出他的观点,反派没一点有建设性的发言,唯一的策略居然是要求对方证明是神干的证据?

主角不看经书难道你们也不看的吗?

而且这和保险公司有啥关系?

不是神的问题怎么就是保险公司的问题了?

虽然不厚道,但保险公司确实写明了天灾不是受理范围,还点名了地震,我以为逻辑是因为是神干的,所以是有神故意破坏而不是天灾,保险公司该赔偿,但主角的逻辑让我不懂,为什么要么神来赔偿要么保险公司来赔,意思是不是神干的就不是天灾?

如果不是神干的那就是自然灾害了啊,保险公司更没必要赔偿啊。

而最后法官怎么判的也没有说明。

其实应该是七八分的水平的,但豆瓣没有七分。

 2 ) 三哥开大,《偶滴神啊》

“信仰与信念会让人上瘾,一旦上瘾,就不会轻易放手。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很随意的就想起来之前曾在内陆上映的《三大傻宝大闹好莱坞》。

不对,似乎是《三宝大闹傻莱坞》,还不对,好像是《三哥开大默秒好莱坞》。

不管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一部电影名字能翻译的这么绕口我也真是醉了。

《三傻》一部神片配了个傻名字,这部《OMG》同样是一部好片,谁又脑洞大开翻译的这么不伦不类,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有道是:一三五三哥,二四六棒子。

介于棒国电影良品率较高的原因,距离看上一部三哥电影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这不《鸣梁》还没来,三哥又喋喋不休的念起了夹杂新德里英文的印度语。

影片讲的是一位头脑灵活,思路清晰的奸商,先是遭了天谴,而后超神,最后成神的故事。

整部影片看下来有搞乐、有震惊,最重要的是有颠覆。

过去有一段时间连续看了几部有关于“信仰”的西方电影,这部《OMG》一出场,又以批判的态度解构了大众所谓的信仰。

影片主旨说复杂也不复杂,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却不偏不倚的刚好说中了一大部分人。

若是刨去什么主旨主题中心思想,看三哥就为图一乐,但看无妨。

饰演奸商的第一男主角因长的没男二号帅,暂且不表。

片中的男二号是号称“印度成龙”的阿克谢库马尔。

1967年生人的阿克出演超过125部电影,拥有自己的电影公司。

最重要的是年近五十的阿克依旧保持着健美的身材与姣好的面容,看起来完全是三十岁的样貌。

阿克谢库马尔在影片中饰演的是“只要拿起武器就能一下阻止摩诃婆罗多战争”的神,开着一辆大摩托,手中钥匙链绕的飞起,大部分时间保持着招牌式的笑容与酷炫的POSE。

那个号称“韩国周润发”的老大爷,“印度成龙”都成神了,我就问你怕不怕。

除了这位“默秒全”的神,片中还有一位矫揉造作的反派非常特别。

这位反派三哥整部影片都保持着一个扭捏的姿势,虽然看起来十分欠揍,但作为片中的大反派,三哥中的三哥,他却能把事情看的非常透彻。

在奸商三哥拿着“物理学圣剑”正在开大超神之时,反派三哥说了一句非常到位的话,“信仰与信念会让人上瘾,一旦上瘾,就不会轻易放手。

”反派三哥这么一说,片中所谓的信仰看起来就非常像是时下的一种现象。

从“我也真是醉了”到“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从“我就问你怕不怕”到“默秒全”。

有人标新立异,就有人盲目跟风。

片中的信仰就像时下的流行词语,一旦出现,随处可见。

随着宝莱坞电影开挂一般的发展壮大,三哥也逐渐成了世界的三哥。

还好印度的数亿观众口味独特且喜好专一,试想三哥电影若是去除特立独行的歌舞,再把片长稍微控制一下下,其独特的思考角度与不断进取的创作精神必将成为在韩国电影崛起之后的亚洲又一电影巨头。

那么问题来了,国产电影哪项强?

 3 ) ----------妳的神 --------- 不,是你的神

本片高明的地方是在于它并没有将有神论和无神论至于极端对立的两面。

影片通过一个无神论者向宗教和神职索要赔偿而发起斗争,需要注意的是他针对的更多的被商业化的宗教和腐败贪婪的神职人员,这种立场显然是折中和明智的,在印度这样的宗教大国,不止有佛教,更大的宗教形式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如果将无神论直接冰冷的放在信仰者的面前,显然会遭致祸端和不满,在影片中,一个真正的神帮助了主人公战胜了腐败的神职人员,而不是战胜了真正的神,不仅将宗教信仰和无神论者的矛盾化解,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商业化和经济化的宗教,祠庙的不满和对信仰伊始纯净的初衷的向往。

神有没有不是需要给个明明白白答案的,重要的是在这个日益信仰贫乏的时代,我们内心需要一种力量和信念。

本片绝对是2012印度的电影的里程碑作品,在这样的宗教国家能出现这样探讨宗教信仰的作品,值得我们尊敬和深思

 4 ) 影片最关键的对白其实就两句话

@彩虹_战士:印度大片《偶滴神啊》相当不错!

乃“造神国度”强大“造神经验”的总结之谈。

片中“神的替身”演员无论选角还是表演都很适度,让人看着有新意并且有好感。

至少是一个现代青年,帅哥一个!

如果你了解奎师那的历史传说,就更会明白他的服饰、吹笛子习惯、偷吃奶油、妻子众多等对白和剧情的调侃意义……他最后的话还是非常在理的:神在万物之中。

补充一点:万物向神学习,神也向万物学习。

影片最关键的对白其实就两句话,是神的替身对男猪说的:1.我只创造了人(言下之意宗教是人创造的事情)。

2.不要毁去宗教,因为人们还会赋予另一个(言下之意没准新的还不如旧的呢)。

就凭这两句话,就能判断编剧的水平,还是相当过得去的!

至少没给神抹黑。

片中神是作为朋友来帮助男猪的,而这正是印度教原典的本义。

(群交流摘录)来自“电影禅:http://blog.sina.com.cn/contn”

 5 ) 敬仰天上的神明

宗教对于任何国度都是一个敏感话题。

我尊重宗教,敬仰神明,但是我没有信仰。

也许这部电影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共鸣,可是印度不一样。

电影一开始我就在想这导演胆子真大,印度作为佛教发源地,他却谈信仰谈宗教,何其大胆。

一直以来,宗教对于大部分人们来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他们在饭前祷告,他们在庙宇跪拜,他们在教堂祈祷,他们不辞辛苦一路朝拜,他们在绝望面前仍然坚信不疑。

他们信因为神而存在,他们愿为了神而存在。

然而,我对宗教不甚了解。

我只知道我们大部分中国人说盘古开天辟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

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然后女娲因为觉得盘古开出的世界太过寂静,于是用泥土造就了人类。

圣经又说是耶和华创造了世界。

然后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他们创造了人类。

……我并不了解世界到底从何而来。

然而每一个宗教都有一个上帝,那便是神。

电影一开始就在讲kanji的无信仰,到了一种极限,他漫不经心,他毫不在乎,他丝毫不相信。

可是在他穷途末路的时候,神出现了。

(当时我觉得印度电影又开挂了!

)他救kanji于水火中,然后不断地为他指明方向,他只是作为一个指引者而非英雄。

然后balabalabala……最后这个无信仰者成为了最真诚的follower。

尽管他仍然是个无神论者。

只是他终于了解了。

我简单的思考了一下,大概导演要传达的就是当今的印度作为佛教发源地却宗教混乱,一大群盲从者却只有寥寥真正的信仰者。

并且在神圣的光环下那些披着佛祖外衣的神职人员却利用着人们的虔诚敛财,将人们的信仰放在了最底层的位置。

不断富足自己的腰包。

很多时候进寺庙发现现在的蜡烛和香越来越贵,然后那些卖东西的人就告诉你贵的怎么怎么好。

拉萨是至今我感受到宗教气息最为浓郁的地方,它的神圣都几乎成为了一种传统,是一种传承,流淌在每一个藏族人的血脉。

然而那些将信仰作为赚钱工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记得在布达拉宫门口有无数假装朝圣然后乞讨的人。

却也记得在八角街那么商业的地方我见到一个藏族人挂着胶皮,穿着胶鞋,手上绑着木块,围着八角街朝圣,最重要的是,他好像真的是心无旁骛,他只是看着天空,然后一直微笑着,做每一个动作。

kanji在病痛中恢复过来的时候,神为他展示了这一个月以来发生的所有,kanji发现自己变成了人们的信仰,有了自己的雕塑……这时候神告诉他,其实宗教是因为人们而存在的,而人们却不是因为宗教而存在的。

神并没有承认过宗教也完全不在意人们所谓的供奉,宗教是因人而生的。

你有信仰便不需要宗教,然而也别企图剥脱别人对宗教的信仰,不然你会变成新的宗教。

(想到邪恶力量里面出现过很多次所谓异教神,突然觉得看了这个电影觉得美国人真的对别人有诋毁,什么因为没有人信仰供奉而杀人吃肉的异教神啊,某一集lucifer杀了北欧神,印度神,等等神啊,哎。

)我记得当时一个朋友告诉我,布达拉宫的墙壁全是去朝圣的人们自主泼上去的牛奶盒蜂蜜。

这就是宗教的力量和信仰的伟大。

谁都没有资格去亵渎它,它是不可侵犯的。

其实我们对宗教的认可是因为希望,可是我们对宗教的不在乎却是因为那些亵渎神明的人带来的曲解。

宗教和政治一直都算是人与人之间的敏感话题。

然而我们都不得不谈,我们害怕所以去爱。

然而又因为心中有神,信仰神明,而无畏无惧。

真正的信仰不是祈祷不是供奉不是诉求,而是把神明放置心间,去感受,去体会,去了解,去寻找。

他无处不在,他是风是水是沙是万物是空气,是每一个人。

只要你爱他你信他,你自然能感知。

我家人几乎都是信佛教,也有信基督,只有我那过世的爷爷一生都固执信仰GCD。

我非信教徒,但也不是无神论者,我相信神的存在,然而我唯一的信仰只有我的母亲,我因她而生,如果需要也愿为她而死。

敬仰天上的神明,热爱自己的女人。

PS:在印度谈宗教就等同于在我大天朝谈政治,幸好用了比较喜剧的方式来呈现整个故事,我相信导演想要讲道理想要据理力争想要与现实相搏,然而若是太认真地阐释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被弃尸街头。。。

不过虽然是喜剧片但是确实很多阐述都发人深省。

PPS:最喜欢这个神拿着行李箱戴着墨镜西装革履走近kanji家那会儿而且又是三叶草又是asics,潮爆了!

PPPS:片子的小正太太帅啦

 6 ) 惊艳的思辨,冷酷的曝露

首先说说佛教在我家的“遭遇”。

我爸妈是虔诚的佛教徒,每年必会上南海观音道场朝拜。

由于家住内陆,每次爸妈朝拜回程,都会带上大箱小桶,满是鲜活海鲜。

到家那场景,尤为滑稽:老妈在客厅烧香,老爸在厨房宰鱼。

我真同情菩萨,我们所崇敬的,信仰的到底是什么?

坎吉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无神论者。

或者是被无神论者。

well,现在的宗教,已经鲜有是为普度众生,弘扬佛法的,他们的功利性,已经让太多人,对信仰失望。

对佛法感兴趣的人,也许多少会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想到“狮子虫”的隐喻,正式冷酷的曝露了当下宗教的惨状。

传教者不法而传,信教者不知何以为信,不信教者不明为何不信。

神在哪里?

宗教是什么?

我们究竟该如何信仰?

在残酷的宗教事实下,展开惊人的思辨,是这部电影的绝妙之处,引导众人走向内在,坚持但不上瘾的信仰,是最深刻的精彩。

 7 ) 对传统的保留,反思与革新

牛逼的电影很多,这么神奇的电影还是第一次见。

很羡慕印度电影能做到把娱乐性和批判性结合得如此巅峰。

印度教占印度80%人口,是印度民族叙事,文化传统的基石。

这部电影展现了当代印度社会的三点:1. 文化传统保留得非常好2. 已经能对传统作出非常复杂的现代化,世界化视角的批判反思和创造性革新3. 这种颠覆性的批判是被大环境允许的其他具体涉及印度教的细节就不讲了。

简介里面把男主的店说成卖佛像的就够扯了。

宗教是文化的起源形式,是思想,艺术,社会关系,家庭结构等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发源。

不了解宗教,就无法了解一个文化与社会的根源与演变,无法面对现代性的挑战以及思考将来何去何从。

研究这种文化根源的重要性是不能被神存不存在的问题给否认的。

二战结束后,摆脱殖民的第三世界国家经历了一系列革命,获得了独立主权,迎来飞速的现代化进程与嫁接西化过程中的种种挑战,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伊斯兰世界里不少国家退回保守传统主义来抵抗全球化影响。

日本似乎找到了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突飞猛进,一方面又保护发展传统的方式,印度虽然社会拉了,但是许多电影都表现出了深度的对传统延续与创新的意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与印度教哲学和瑜伽,冥想等修行也在如日本文化一样风靡西方社会,成为中产阶级的装逼利器。

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所谓文化自信,文化输出,民族凝聚力等等,都是建立在对传统的保留,反思,与创新上的。

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传统割裂,另一方面又以所谓的被架空的民族传统与国际社会割裂。

这种内在矛盾的逻辑将会不断面临全球化进程的挑战。

 8 ) 个人的神性——印度电影《额滴神啊》碎碎念

卖神像为生的店主坎吉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任意编纂故事把低价购进的神像以高价卖出,还为了不让小儿子参与祭祀活动,编出神等着信徒喂牛奶和奶油的瞎话驱散祭祀人群。

随后一场意外的地震震毁了他的商店,索赔保险却遭遇“神力毁坏不赔”(即不可抗力)的条款,坎吉索性把神使与神告上了法庭。

无神论者在法庭上陈述他无法理解的神职人员的腐坏与信仰者的盲目,化身为人形的神走到他生活里协助他找反击的理论用以对抗全城的祭司。

坎吉在法庭上的质疑和锋利的讥讽看的人半夜大乐,虽然是以轻松基调为主的印度喜剧电影,但这样的题材和故事竟然会出品自种姓与宗教权威森严的印度,不得不让人赞叹惊喜。

我的童年少年是在家里的宗教大战中度过,曾任小学校长的祖父是个威严的传统知识分子,严格意义上是个规矩的儒教信仰者,他敬天地父母宗师,有近似尺规般分毫不错的立行品德要求;祖母是个主教学校长大的虔诚基督教徒,她风雨无阻的去教堂礼拜,但从不劝诱他人走入这个信仰,善良温和待我很好;父亲是个倨傲的无神论者,遗传他父亲我祖父的骄傲混合着山上下乡以及WG中知识分子家庭里被打压的少年人的顽强和混不吝;母亲从传统佛教家庭而来,在她后来因为重病转投基督教之前,一度是个极度虔诚不理性的佛教徒。

祖父的儒教成为我童年少年的蒙学,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是在进入小学前的必修课程,奶奶则酷爱带我去礼拜堂的主日学吃饼干唱圣歌,而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带着我去参加各种菩萨诞辰的素斋筵席。

曾经因为信仰冲突的问题,四邻八里都夸赞至孝的母亲和我的奶奶爷爷有过极大的冲突,甚至导致他们一度愤怒搬离母亲购置的新家,还是因为信仰问题,父亲和母亲因为某个宗教仪式的方式争吵到冷战,年少的我不得不替双方沟通传话试图弥合争执。

这种种最终培育出一个前16年被佛教徒后13年被基督教徒,行为处事却一贯默认亲孝伦常的奇葩。

8岁那年学校组织的远足是去山里的寺庙,当身边所有的同学都低头虔诚跪拜,连平日教育我们不要迷信的老师们都从签筒里抽出签诗去求解的时候,某种狂热让我迷惑不解,身边的大人问我为什么不跪拜,我不耐烦的提着水壶把水壶放在软垫上提线做出叩拜的样子,惹来一顿好骂。

母亲在我16岁那年因为重病被亲戚传道突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狂热的基督教徒。

她去礼拜教堂的次数开始多过她曾经不满的婆婆,她砸掉了家里所有的佛像还丢掉了我最爱的一块龙团端砚(龙与蛇是基督教撒旦的象征),她因为我要离家读书逼着我立信基督教并一把把我推进教会的受洗池说要把我交给上帝来保护。

为了让她安心,我成了一个不相信基督教的基督教徒,而她与我父亲接下来数年的纷争就成了一个传道一个不信,于是母亲争吵愤怒抗议,直到我用我不相信的《圣经》理论对她说:主是万能的安排了一切,那所有相信敬畏都是预计好的,相信会有时,该相信的有一天必到他面前,所以催不得急不得,总有一天会自己信得。

母亲才作罢。

依托某宗教信徒的身份,也依托前媒体工作者的身份,这些年我目睹过太多所谓信徒与信仰。

那些借宗教敛财的骗徒和伪神职人员,不止散落在民间拿着假造的度牒和光头欺骗信众购买护身符,也堂而皇之的在寺庙供奉的神像身边行欺骗甚至欺诈。

我见过伪装基督教徒实则非法聚集精神催眠软弱信徒借以欺骗的“家庭教会”,也见过狂热的捐尽家财沉沦信仰导致家庭失和夫妻反目的宗教信仰者。

寺庙旁开光的天价佛像和巨大的香烛,山野间购买“赎罪符”的无知民众,还有那些公众教堂里跪倒一片口中呢喃哭喊着所谓“天使的语言”的自以为虔诚的说连自己也听不懂的话就是靠近神的教徒众…..信仰的意义是什么?

神又在哪里?

都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信仰多元丰富的社会,我们有本土自创的道教、儒教(儒家的规范条文及逻辑观点孕育出来的尊崇信仰者应该也是宗教),舶来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少数民族或相对小众信仰的伊斯兰教,各地或民间传统信仰的妈祖、元始天尊、齐天大圣……可这一代的中国人,在物欲横流城市化进程加剧贫富分化加速的社会里,中国人变成了最没有信仰的一个民族,或者说,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信仰对他们来说是避免恐惧交换利益的赌博手法或投资方式。

因为认为相信就得到庇护,不管行怎样的恶也不畏惧被责罚;认为供奉更多就会获得财富,所以不吝啬香火与布施,却从没有一丝一毫的心和同情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依靠宗教而拥有权力、名声、威望,进而披着神圣的外衣行恶。

而对另外一部分群氓之众而言,把自己交托给一个宗教或神,比起让自己负担自己生命的痛苦与恐惧,未知的挫折坎坷而言,要轻松的多,所以逆境都是被惩罚,需要更敬畏,叩首祈祷好过想办法改变与解决;所有自己的软弱和不能完成,多供奉多布施多礼拜似乎就能改变困难的现状,就会水到渠成自然消弭。

如果不能,是的,宗教告诉你还有来生,你今生的苦是还上世的债,你今生的虔诚是为了来生的福。

在这样的信仰里,你将变成怎样的人?

功利到只剩交换,跪拜礼敬时总是说如果你能让我如何,我愿折损我愿吃素我愿虔诚还愿;懦弱到不争取,因为现在的苦是在还,而明天的苦是为了未知生命的福报;不自强不坚持不努力,所有都交托给帮我度过帮我修改帮我获得帮我争取;丧失真正的同情心,在盲目宗教信仰里行的善是为了福报而非爱与关怀。

我对外一概宣传我是个伪基督教徒,年少也常和别人辩论何为信仰的虔诚与坚定。

作为一个受洗多年却从不去教堂礼拜,不和人过多谈论宗教与神也不劝人信教的基督教徒,唯一的祷告只有每餐饭前的感谢,因为我认定的信仰和敬畏方式和普世不融合也就不想多言。

我是一个坚定的有神论者,但更是一个坚定的怀疑论者,所有寺庙教堂里的道,所以表征和宣扬的神我都抱质疑的态度,信仰于我是一个内在的逻辑。

也许神代表一个不可抗拒的力量,不可抗拒的安排未来的轨迹,但所谓冥冥中指引的路和路上的困难挫折,是让人成长与坚持自己形状,并酝酿出独有芬芳的安排。

而信仰更多的应该是教习一个人懂得敬畏生命和自然、懂得恐惧而接近勇敢,懂得顺应不可改变的现状而努力争取人生的突破,是一个生命的出口与自我孤独的交流。

我喜欢坎哈大叔的质疑,因为所有法庭上的疑问都是我问过的天和探索过的不解,也许只有无神论者和怀疑论者才能见到信仰真正的路,因为辩证的过程,是自我完善的某种融合,把敬畏生命和自然融进自己的血肉身体,如神在旁,如爱在旁。

 9 ) 挺有特点的

影片还不错,有好几场台词非常精彩,男主角表现也很棒,电影要反映的点也非常独特,很到位,对于很多影迷,看完整部片子,肯定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一些问题。。。

电影中的几段歌舞弱了一点,比较普通,再就是关于生活,印度电影总爱刻画得太过于梦幻美好,这一点依旧是觉得难以接受。。。

影片是挺有特点的,但是否经典就不好说了。。。

 10 ) 看影片中的三类人:神职人员、信徒和无神论者

看完这部片时,我不得不再一次想起一个小故事:释迦牟尼佛晚年涅磐时,魔王波旬对他说:“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

他们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佛祖听了魔王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

魔王见此,率众狂笑而去。

先来看看这些本应是神法理的最虔诚传道者的神职人员(片中的几个大祭司)。

2000多年后的今天,寺庙和神职人员真的将宗教改变成了一种最赚钱的生意,少林寺都想上市了,方丈改名叫CEO了,一根香都要收几千块了。

修行人从释迦时代的化口斋饭,到后来的出家人以弘法为名求赞助修大寺庙彰显自己的功德(求名),再到现在的僧人将寺庙变成敛财的工具(求利),巧立名目向信徒索要各种香火钱。

人们到寺庙没有得到这些神职人员的正面影响,不是求得对佛法真谛的更多领悟,而是向一位放弃一切名利情欲的佛祖,求升官、发财、生儿子,捐几个钱,就妄图与神做交易,这是对神多么大的不敬。

今天相当多的所谓神职人员正如此片所展现的一样,他们正从这个信仰体系的内部来破坏迷惑人们求得正信的方式和途径,而这来得最直接也最有效。

再来看看信徒,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自不必说,古今有之。

这个中士,其实就是我们广大的信徒了,有信仰,但摆不了俗世的纠缠。

平时在家拜一拜,有条件到庙里敬敬香,大家都信的时候,他也信;忙时或者环境一对修行者不利,就放下了。

普通信徒由于理解能力,投入的精力不会比全职修行的人多,对真理的理解自然就相对较少,平时多是向这些更靠近神的神职人员请教学习,当神职人员走偏,甚至变成"无间道"以敛财为目标的时候,这些普通的信徒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自然偏离了正轨。

在神看来,这些普通的信徒最无辜最可怜了,完全被不良的神职人员操控,有求得真信的渴望但却不得正法,不关心身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花大钱大心思在那些石头做的神像上。

神想帮助这些信徒,想涤清自己的神职人员队伍,想给那个下士(无神论者坎吉)一个机会,所以神来了。

神选择了从无神论者(坎吉)身上着手去解决这一切。

坎吉是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只专注于养家糊口的神像店,是神职人员敛财体系的旁枝末节,他之所以不信神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神的《圣经》等书。

他的不信,是来源于他的不了解、不关心、不在乎,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反感是从何而生,只是一味的不信。

当官司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化身凡人的神告诉他:圣经等神作里面有能帮他打赢官司的证据时,他才认真的读一遍了。

当他终于从神作中掌握可以赢得官司证据的时候,他依然不信神。

神给了他一个教训,并给他展示了一件神的烦心事:宗教。

重病醒来的坎吉发现自己一个无神论者竟然被推上了神坛,有了信徒和神职人员(原先他的跟班),还塑了神像,一个以信他为神的浓缩版宗教快速诞生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变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屑、最反对的人物,他愤怒了。

至此神显现真身,告诉他,神从来都没有承认过宗教,宗教是人弄出来的。

见到神迹的坎吉也终于至此明白,神是真实存在的,而自己一直以来所讨厌和反感的,并不是神本身,反倒是这些曲解神意和盲目信从的信徒,以及那些由神职人员把控并伺机借此敛财的宗教体系,才是让他始终不愿意信神的真正原因。

他砸了自己的神像,解散了自己的信徒,并驱赶了利用他的神职人员,还世界一个清静,还自己一个清白。

同时他也明白神无处不在,真心有信仰,不用执著于任何物相(神像和神用过的物品),向内心找就行了。

做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发祥地的印度,现今只有0.8%的信徒,其他人都信了印度教、伊斯兰、基督教、锡克教等,导演想借此片说明的是在派别林立的印度,宗教问题已经变得腐朽败落,信教的人不知如何正确信教,不信教的人也不知为何不信,更何况还有一些贪欲极大的人占据了神职人员这样的重要位置,将整个国家的信仰推向无底深渊,影片看起来象个喜剧片,其实是个悲剧。

如果不用这种平衡和喜剧的手法去表现这个尖锐而庞大的宗教问题,导演及创作团队估计早就被宗教极端主义者砍死在街头了吧,呵呵。。。

《偶滴神啊》短评

聪明的导演。吊诡的编剧。(6)

9分钟前
  • LynnX
  • 还行

3.5主题非常棒,哲学味很重!期待有其它国家的另一个版本,让故事更加紧凑细腻。真正的无神论者才会是真正虔诚的信徒。也不能阻止别人去信神灵。赞

14分钟前
  • Mia
  • 还行

印度片对我来说都是滑稽剧..被问到种姓问题时,坎杰只是说他们只需做自己,不管在什么阶层,听起来像是逃避问题。影片的观点是,人有自己的信仰就够了,宗教是不起作用的工具。不敢苟同。

16分钟前
  • 遥远
  • 较差

神片,喜爱进行哲学思考与探讨的印度人,这两年神片不断啊。。。里面关于宗教的想法正是我所想的

21分钟前
  • Solo
  • 力荐

神片啊

22分钟前
  • 正义B胜
  • 推荐

看之前很难想象影片的内容会是这个样子,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如此“大逆不道”的论调居然来自印度这样一个全民敬神的国度。心境澄明、意志坚定则胸中自有神灵,种种物质化的形式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用来自我安慰的途径。

27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1.传统宗教与现代精神的融合2.信仰之国的宗教觉醒3.风趣的幽默与犀利的反讽4.物质化的形式不过是为了自我安慰5.“你有信念,便不需要宗教!”OMG.!.

30分钟前
  • 古都孤独Z inc
  • 力荐

还可以更拖沓一点。。。

33分钟前
  • Maggie
  • 较差

我就不喜欢。

37分钟前
  • 猪先生
  • 还行

什么乱七八糟的,看一半关了。

38分钟前
  • 蘸水兔
  • 较差

近期看的第二个宗教好片儿

39分钟前
  • fight for you
  • 力荐

Akshay Kumar好帅~

42分钟前
  • 七 仔
  • 还行

道理谁不会说呢?但用不断逆转的情节去铺成,最后抵达预设的终点,并获得平衡,真是非常难得,电影看多了忍不住会元神出鞘猜度情节进展,看这部的时候真是乐趣多多启发多多。

43分钟前
  • 歌尔德萌
  • 推荐

没那么好啊,又冗长。

47分钟前
  • 超人
  • 还行

在我看来不如pk自然,说教味太重,神亲自现身降低了逼格。但是在群众基础广泛的印度,这样处理更有现实意义。神希望我们把信念藏在心中,神在天地间,不在庙宇里。然而因为信众不是爱神而是怕神,他们必将重返庙宇

48分钟前
  • 肥嘟嘟左卫门
  • 较差

跟我妈看的。。。。后来睡着了。。。

51分钟前
  • 我不吃香菜
  • 较差

有點太拖沓,也被怪力亂神的印度宗教文化弄糊塗了。最後半小時值得四顆星。

56分钟前
  • N
  • 还行

《冒牌天神》印度版,虽然有点自说自话,单纯却也不失可爱。

57分钟前
  • 铁志
  • 还行

花千树推荐。还可以吧,挺轻松论神片儿

1小时前
  • Jiajiachan
  • 还行

信仰

1小时前
  • 無需男人姐有手
  • 力荐